鯨魚觀點

為落敗英雄喝采

為落敗英雄喝采

  東奧賽事至今,台灣代表隊累積得牌數,已經突破雅典奧運紀錄,相信仍會有爭金奪銀的捷報傳來。 台灣隊的第一塊獎牌是柔道好手楊勇緯,以初生之犢過關斬將所奪下的。雖在金牌戰受制於經驗老到日本選手的戰術而屈居亞軍,不能為奪金而落下英雄淚,我們只能說「非戰之罪也」! 以三破奧運紀錄,為我國奪得東奧首金的舉重女將郭婞淳,返國受訪時一度哽咽。我國桌球男女混雙林昀儒與鄭怡靜,以直落四大勝法國隊贏取銅牌,終結廿一年來桌球項目的奧運獎牌荒。獎牌入袋後「學姊」鄭怡靜,為足堪告慰自己多年的苦練,和全國觀眾的期待而潸然淚下。相信楊、郭、鄭三人所流下的都是興奮喜悅的眼淚。 但被寄予奪牌厚望,也是世界排名第一的五十七公斤級拳擊女將林郁婷,在第一場賽事,遭遇菲律賓籍的世錦賽金牌好手,竟然爆冷出局而難過落淚。 旅日「柔道女王」連珍羚,為了這次奧運連家人重症住入加護病房都放棄返台探視,足見犧牲有多大。十六強戰遭遇斯洛維尼亞女將,一開戰從連綿不絕的攻勢中可見其爭勝的企圖心,輸給裁判主觀的三次「指導」判決,連一旁觀戰的日籍教練都深感「殘念」。 此外桌球男單「小林同學」林昀儒,先是與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選手樊振東鏖戰七局,讓對手嚇出一身冷汗而不幸落敗。與德國選手爭奪銅牌時,已勝券在握保有四個賽末點,卻在暫停之後豬羊變色,輸掉了到手的銅牌。 做掉南韓名將金鎮優,粉碎南韓射箭隊連兩屆奧運「金滿貫」夢想的「湯包」湯智鈞,可惜在後繼乏力情況下,與銅牌擦身而過。 為國征戰多年的網球一哥盧彥勳,和持續為桌球男子團體賽拚搏的五屆奧運老將莊智淵,也都在男單的賽事中箭落馬,但他們努力不懈奮戰的精神,足以鼓舞全國民眾。 無功而返的人只能獨自舔舐傷口,勝負的世界就是如此殘酷,這是作為一個運動員的宿命,此時我們只能以「美好的仗你已打過」這句話,來勉勵落敗英雄們,世界體壇不乏東山再起的實例,也許今後你將與孤獨寂寞和高強度的訓練為伍,但只要有心,三年後的巴黎奧運,重返榮耀依然可期! (作者為國家級拳擊教練,科技大學體育講師)
李政達 2021-08-02
國際聚焦南海的機會

國際聚焦南海的機會

  過去這麼多年,輕忽了中國透過政經力量大肆向外擴張的戰略行動,已經構成美國主導國際秩序的嚴重挑戰。(彭博資料照)     近月以來,美中兩大都在有意塑造今年不排除「拜習會」的可能,最新的時間點指向十月。美國副國務卿雪蔓前幾天的天津之行,即使雙方依舊針鋒相對,但是降溫鋪路的用意,仍廣受區域各國所注視,尤其身處其中的台灣,不可能會掉以輕心。 美國長期以來的對中戰略,多數時候是外交與軍事雙軌分行,前者側重預防,後者強調震懾;到了川普執政時期,才罕見出現合流趨攏的態勢。今年拜登總統上台後,普遍認為政府在既定結構下,延續了相同的路線,但是多位交往政策時代的民主黨老臣重掌高位,他們的言行與動向,還是會牽扯到不少國人敏感的神經,這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於是針對中國問題,台美之間,事前的溝通,事後的簡報,現在成為累積兩國互信的重要基石。 在觀測美中關係演變之際,一個訊號頗具有一併參考的價值。那就是我們的盟邦私底下坦承:過去這麼多年,確實輕忽了中國透過政經力量大肆向外擴張的戰略行動,已經構成美國主導國際秩序的嚴重挑戰;南海即是首當其衝的火藥庫。這個星期開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與東南亞國家密集視訊對話,副總統賀錦麗未來也打算要出訪新加坡及越南,與此一重新把東南亞列為涉外優先區域的政策反省,具有直接關聯。 除了公開與各國進行外交補強,美國也發現到,過去低估了「一帶一路」做為落實習近平霸權主義的效用,亦是一失策;最近正對相關國家展開了檯面下的勸阻措施,特別是遊說南海諸國退出中國的帶路計畫。 東協多國面對思考的課題包括,中國尋求建立自身規則與標準的戰略謀劃,其實是「新殖民主義」的體現,其在各國推行的基建合作、醫療援助、數位合作,都是擴張性外交政策,目的在強化區域影響力及控制力,然而與之合作的國家,均陷入「債務陷阱」困境,中國再藉由豁免受援國債務,交換戰略資產,進而獲得對該國的經濟支配權及政治影響力。 同時,這也是中國文化擴張與侵略的計畫。中國藉由「銳實力」影響南海各國的決策,謀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企圖在國際經濟權力真空地帶輸出意識形態,卻導致合作諸國遭受嚴重污染、農地破壞等問題,無益當地經濟發展,並剝奪當地工作機會,不惜因經貿利益傷害當地人權。如今這些後遺症刻在逐步顯露。 美國將焦點集中於東南亞,亟欲拆解中國佈局,不僅已經排上了行事曆,其實由稍早在歐洲先行發生的若干變化,已經可以看出國際勢力重整的威力。例如推動G七集團全球基建計畫、美二○二一戰略競爭法案、美「清潔網路」計畫、美日澳「藍點網路」計畫、歐印「連通性」夥伴關係計畫、歐亞互聯互通計畫等相關合作方案,全是如火如荼反制中國的倡議看來,現在民主盟國在南海的耕耘與成效,也應該可以期待;台灣在地緣位置上,與東協鄰邦不是一朝一夕的累積,今後可以扮演的角色,可以爭取的機會,相信更將應運而生。如果探知了這個風勢的方向,我們在監視美中發展的同時,可以有更多的自信定力與靈活策略才對。
鄒景雯 2021-08-02
紀政的支票 黃培閎的台灣T

紀政的支票 黃培閎的台灣T

  飛躍的羚羊紀政女士說過一個故事:一九七○年代我成績最好的時候,曾被愛迪達公司邀請作客,離開時,他們給了我一張空白支票,我拒絕了。因為,作為一個田徑選手最重要的武器,就是自己的釘鞋,我一定要擁有選擇自己的武器、穿自己的釘鞋的自由。這是個令人動容的隱喻:我們要擁有選擇做自己的權利和自由,也要有為自己尊嚴而拚的決心和勇氣。 羽球男雙麟洋配二:○狂贏中國隊,拿下奧運金牌,麟洋臉書說:我來自TAIWAN,我是台灣人。很多人可能都和我一樣,情緒在雀躍狂喜後轉而低盪遺憾,在金牌頒獎時喊的是CHINESE TAIPEI。蔡總統在臉書表示:「讓世界看到台灣」,然而,我們的球員隊服上寫的是CHINESE TAIPEI,中國雖輸,立刻反面收割台灣戰果,贏的都是中國。難道台灣國手一生的心血,是為了CHINESE爭光?究竟世界看到的是TAIWAN還是CHINESE? 要走出去、要做主人,簡單一句就是:I WEAR WHAT I WANT. 我穿我想穿的,我叫我想叫的名字。前排球國手「光頭神舉」黃培閎,二○一八年站出來挺東奧正名,拍CF時他靦腆地笑著:「穿著台灣T,就好像沒穿衣服一樣,非常自然舒服。可是出國卻只能穿中華台北。」他說:「台灣就是一個鮮明的icon!對我來說,這是一個自我認同的問題,我是台灣人,台灣就是我的名字。我們總有選擇我們自己名字的權利。」 黃培閎言下之意:如果不是穿著CHINESE TAIPEI這麼彆扭的衣服上場,而是TAIWAN,相信國手們驅動力更強、為何而戰的目標更明確,台灣隊一定比現在的成績更好!當台灣選手,能名正言順、昂首闊步以台灣隊名,站上奧運獎台接受歡呼時,才是驕傲! 現在,日、美、德、韓等媒體相繼主動幫台灣正名,可悲的是,當過八年總統的馬英九及國民黨竟說:正名對台灣不利。 台灣民意已很清楚,政府應與國人一同努力爭取台灣隊正名。期待巴黎奧運時,大會能像一九六○年代那樣以TAIWAN介紹我國選手出場,台灣的選手也都能穿著有TAIWAN的運動服參賽! (作者曾任二○一八東京奧運正名運動文宣部執委)
朱孟庠 2021-08-02
勇敢自信,世界同行

勇敢自信,世界同行

這次東京奧運有個過去沒有的變化 台灣民眾像是辦喜事一樣的歡天喜地,贏了開心,輸了擁抱 選手敢拚又有鬥志,每個都有自己的特質,個個都不怯場 而輸給台灣的各國選手,不僅恭喜我們晉級,甚至還會替台灣加油 以上這些,都是過去沒有的現象 勇緯輸給日本選手,高藤直壽特地舉起勇緯的手向他致敬,接受現場歡呼 射箭奪銀,台韓日選手親密融洽,一起開心合照 羽球日本地主隊輸給麟洋,渡邊勇大比起大拇指說聲恭喜,祝福台灣一定要拿金 小林輸給德國選手奧恰洛夫,前世界球王上前握住小林的手.拍拍他的肩膀說小林你真的很棒 湯包射下韓國高手進入前四,韓國鄉民竟然說:好可愛的台灣選手,這麼緊張又超準,請一定要拿下獎牌 尤其是麟洋晉級四強,打贏印尼魔王組合那一戰,賽後麟洋主動走上網前,向印尼傳奇球王鞠躬致意,這一幕觸動了所有人 印尼球迷紛紛被感動,「台灣選手實在太有禮貌」、「他們值得晉級」、「支持你們拿金牌」、「令人尊敬」、「我原本很生氣,看完直接被融化」 這就是台灣的改變,變得更強.更自信.更和善 曾幾何時,一個沒人想跟他交朋友,一個沒很強也自卑的人 短短幾年,不僅變成強者,更變成一個自信謙遜,在奧運到處受歡迎的人? 我想答案只有蔡英文總統曾經說過的八個字 "勇敢自信,世界同行"    
James Hsieh 2021-08-01
爸爸,你看到我拿下奧運銅牌了嗎?

爸爸,你看到我拿下奧運銅牌了嗎?

「爸爸,你看到我拿下奧運銅牌了嗎?」 今年的台灣選手是在拼誰比較感人嗎 稍早在男子高爾夫拿下銅牌的潘政琮 深深親吻了太太林盈君 第一天打完倒數第2名、第四天打完第3名! 展現驚人的堅韌意志 他的故事值得大家細品: 潘政琮5歲開始練高爾夫球 全國高爾夫球場旁一塊無人管理的山坡地 就是他的訓練基地 在爸爸的教導下 他、哥哥、爸爸 每天就從山腳下徒步跑上「祕密基地」鍛鍊體力 在雜草叢生的空地上揮桿 這個秘密基地也在三人的揮桿下 慢慢變得有如高爾夫球道般平整 從這個描述大家就可以知道 潘政琮家裡並不寬裕 高爾夫球是貴族運動 潘政琮只能以最克難的方式展開訓練 他連全新的球具都負擔不起 下場比賽的第一套球桿也是撿球友淘汰的慢慢湊齊 在外縣市比賽時 因為經費不多 他和爸爸也只能睡在車上 好在潘政琮非常爭氣 從小就打出好成績 連李登輝總統都送他們球具,並幫忙協調場地 還獲得政府與各界的贊助 12歲那年在菲律賓國際青少年錦標賽摘下冠軍 15歲那年在杜哈亞運奪得銀牌,成為年紀最小的銀牌得主紀錄 這樣的好成績讓他拿了高爾夫獎學金到美國念高中 並在美國展開職業生涯,屢屢奪得賽事勝利 潘政琮將賺到的錢拿來辦青少年高爾夫比賽 並自掏腰包贊助台灣青年選手參賽 這樣不忘本的故事讓人感動 如今獲得奧運銅牌,更是實至名歸 他的太太是他的桿弟,拿牌的那一刻他吻了太太 這一刻完美落幕 唯一的遺憾是 父親沒有看到他拿到奧運銅牌 潘政琮的爸爸為了訓練他打高爾夫 辭去教職改當夜間保全 做了諸多犧牲 上山下海、訓練比賽 只為了讓潘政琮成為職業選手 但是潘政琮去美國讀高中時 爸爸潘榮和就罹癌去世了 而且他還不能見爸爸最後一面 這是潘政琮人生最低潮的時候 從此他將與爸爸約定的冠軍夢 深深放在心中作為前進的動力 我想 雖然父親無法親眼見證潘政琮的優秀 但潘爸爸在天之靈 一定會很欣慰吧   台灣選手一個個都那麼催淚是想怎樣!      
鄉民抓漏 2021-08-01
把力氣放掉 戴資穎

把力氣放掉 戴資穎

​​喜歡看戴資穎打球,特別是那種看似不經意擺動球拍,實則落點犀利到難以應付的調球。 ​無論滑拍、收吊,還是靈活的網前打法,小戴打起來都輕鬆寫意,但實際上,從雙腳、軀幹、手臂、手腕到指尖,需瞬間掌握並動用肌肉的無數細節,才得以打出足夠刁鑽的球路;除了對身體的精細掌握,那看似簡單的動作背後,更必定需仰賴成千上萬次練習。 ​那些我們為之擊掌歡呼精彩好球,是國小三年級開始練球的戴資穎犧牲青春玩樂歲月,反覆磨礪身心而來的輕盈。 ​/ ​小戴舉重若輕的,可不僅球技,還有抗壓力。說小戴是目前全國最受矚目的運動員,一點也不為過,27 歲的她所承擔的心理壓力,絕對是我們難以想像的,亦不亞於背負舉國奪金期望的看板球星。 ​然而,不管是社群媒體、電視,還是她接受過的眾多訪談,我們看見的戴資穎,總是開朗樂觀,甚至散發一種與場上霸氣有些反差的少女心。 ​今日,我們能在五環殿堂望見小戴近乎出神入化的靈巧,是她扛住眾目睽睽的許判及數不清的流言蜚語而來。 ​/ ​這屆奧運,我們看到小戴好幾次在擊球瞬間將力氣放掉,讓對手原以為強而有力的一拍攻擊,轉為過網後的急墜落地得分。這招絕技,正如她明明肩扛龐鉅壓力,卻能適時將負擔釋放的心靈。 ​可惜今晚好幾球都被強勁的對手救了回來,或者沒能順利過網。 ​無論如何,願小戴今晚可以在她的寶貝枕頭陪伴下,好好放鬆地睡一覺。 ​然後,我們一起相信,今夜把一些氣力放掉之後,明天開始,一直到三年後,這顆球會扎扎實實地過網,然後在最適當的時間點落地。 ​小戴晚安,你在台灣大家心目中依然是最棒的。好夢。 ​——​ ​(圖片來源/體育署) ​#2020東京奧運
黃銘彰 2021-08-01
參加奧運會的台灣人都住在台北嗎?

參加奧運會的台灣人都住在台北嗎?

很多香港年輕一代,不停在問,為什麼台灣參加奧運會,叫什麼「中華台北」,難道所有參加奧運會的台灣人都住在台北嗎?拿金牌的時候沒有國旗和國歌又是什麼原因? 1964年東京奧運,1968年墨西哥奧運,奧委會將台灣官方代表名稱改為「Taiwan」(TWN)。不過,國民黨政府堅持代表中國,拒絕「Formosa」或「Taiwan」,因此連續三屆向奧委會提出抗議並以中華民國之名參賽。 1976年奧運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因為加拿大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加拿大拒絕給予中華民國奧運代表團簽證,要求代表團必須改稱「台灣」才能入境。國際奧委會同年也決議「中華民國」奧運代表團改以「台灣」奧運代表團參賽,但國民黨政府拒絕,因此未出賽。 1979年,國際奧會執委會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台灣)的會籍名稱多番修正與表決,決議台灣的中華民國奧會改為中華台北奧會(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參加奧運會。國民黨政府不滿決議,多方抗議,甚至由奧會委員徐亨向瑞士法院提出控告。 1981年3月23日,中華民國奧會同意更名為中華台北奧會(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中華台北奧會也與國際奧會在瑞士洛桑簽訂協議書,解決多年來國際奧會中的「中國問題」。中華台北不得使用國旗與國歌,僅能使用中華台北奧運會旗以及國旗歌,中華台北參加奧運時的入場序是T(TPE;Taipei),中國則是C(CHN;China),將兩者區分開來。 1984年洛杉磯奧運,台灣首度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TPE)參加奧運。 此後,奧會模式的「中華台北」幾乎成為台灣參加任何國際組織的官方名稱。而「中華台北」奧會模式就變成台灣參加國際組織的不得已選擇。 其實…… 如果當年(1964)台灣政府接受了 Taiwan 這個名字,今天又會是怎樣呢? 當然,歷史和買房一樣,沒有「如果當年」。  
杜汶澤 2021-08-01
相信所有的挫折,都是最好的安排

相信所有的挫折,都是最好的安排

「相信所有的挫折,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是舉重女神 郭婞淳 KUO, Hsing-Chun深深感動我的一句話。 前些日子跟大家分享過,運動競技讓我學習的人生課題: 學習面對失敗,學習欣賞對手,學習接納自己的不足,學習從挫折中站起來。 今天看完比賽,想跟大家分享另一個從運動學到的課題: 「追逐夢想,別輕言不可能」 17年前,雅典奧運奪得2金2銀1銅,創下台灣參加奧運史上最佳成績。 沒人想得到,再給臺灣四屆奧運的時間,就能超越這個成績。 賽程才走到一半,就創下「2金、4銀、4+1銅」的佳績。 許多未能得牌的項目,也都突破臺灣最佳紀錄。 更沒人得想到,臺灣這屆奧運可以在「一天之內」得到「2銀、1+1銅」。 這樣的好成績,是許多人不敢想、不敢相信。 但臺灣的選手們,帶著我們做到了 謝謝 戴資穎/ Tai Tzu Ying、李智凱 Chih Kai Lee、潘政琮C.T. Pan、黃筱雯 Huang Hsiao Wen 感謝你們帶著臺灣人美夢成真。 16年前不敢想的夢,今天已經成為現實。 今日,很多人不敢想、不敢追求世界正式承認臺灣的存在。但若我們揮汗耕耘,16年後,誰說不可能呢? 東京奧運,臺灣人真的太幸福。 不只創下史上最佳成績,甚至讓我們有一點點幸福的貪心,因而在選手惜敗之後感受到巨大的失落。 能看著選手奪冠是幸福的,因選手未能奪冠而失落,我們也是幸福的。 因為有期待,才有失落;有奪金的實力,才有未能奪金的遺憾。 而我們面對失落的方式,是文明的。 我們擁抱為臺灣奮戰的選手,告訴他們,輸了一場奮戰到底的比賽,你還是最棒的,我們依然愛你。 戴資穎長期排名世界第一,實力毋庸置疑。 不過還是有一些人會攻擊他 「只是很會賺積分,沒拿過重要大賽冠軍,不是真的世界第一」 2018年8月,戴資穎在印尼亞運,為臺灣摘下亞運羽球史上第一面羽球單打金牌。 賽後有一名中國記者問小戴: 妳長時間排名世界第一,但是在這個比賽前,還沒拿到大賽冠軍證明自己。你心急嗎?你覺得這是對全世界球迷、對自己最好的證明嗎? 小戴平靜回答 「沒有什麼需不需要證明,就是這樣子比賽,贏了就贏了,輸了就輸了」 中國記者還不死心,繼續追問: 「你不想向全世界球迷證明,你能夠拿一個大賽的冠軍,來證明自己世界第一的寶座是實至名歸嗎?」 小戴一句話神回: 「#這需要證明嗎?」 這就是強大的臺灣人。 面對外界的質疑、否定,甚至羞辱,我們不卑不亢。 我們不用分數、獎牌來定義自己,我們不畏懼挑戰,我們享受付出的過程,我們贏了不貶低對手,即使輸了,我們承認對手的成功。 臺灣四百年歷史,難道還缺挫折嗎?我們有輸過,但我們沒放棄過。 臺灣的歷史,就是一部越挫越勇的歷史。 臺灣人已經學會,不要把國仇家恨的重量,壓在揮汗奮進的運動員肩上。而是每個人共同承擔讓國家前進的責任。 百工百業,各有任務,我們共同分享榮耀,我們一起接納失敗。 今日臺灣的選手帶著我們實現夢想,未來,讓我們帶臺灣站上更揚眉吐氣的舞台。 謝謝每一位發光發熱的臺灣選手,讓臺灣在奧運舞台上閃耀。 讓我們一起祝福所有的選手順利健康完賽,達成心目中最佳的自己。 在未來的每一天,我們臺灣人還要一起打拼、一起贏! —— 畫面來源:我自己有訂閱,也請使用盜版盒子的人趕快去訂閱的 愛爾達體育家族   
苗博雅 2021-08-01
當年羽協改革是成功的因素之一

當年羽協改革是成功的因素之一

舉國慶賀羽球摘金的當下,簡略回顧當年羽球協會的爭議,以及後來的順利改革。 YONEX從2010年起贊助中華羽球協會,當年的羽協不知是疏忽還是只看利益不顧選手權益,竟然簽下的合約內要求,若羽球選手代表國家出賽,都必須使用YONEX提供的鞋子、衣服、球袋、球拍等等。 但許多選手其實另有贊助廠商,或者使用習慣的運動品牌,被逼迫比賽時得換上不熟悉的裝備,等於還沒開戰先輸一半,更嚴重的是選手只能透過中華羽協,才能報名參加國際羽總舉辦的全球賽事,導致中華羽協可以強迫所有選手就範。 幾年間不少選手教練因這合約被罰款,選手長期被壓迫直到2016戴資穎球鞋事件爆發才獲得社會關注,2016巴西奧運戴資穎因為沒穿YONEX的球鞋傳出會被懲處,而戴表示因為尺寸不合,廠商才另外提供了合適的鞋子。 2016年八月,全國排山倒海的批評與抨擊中,形象重創的YONEX與羽協終於道歉,表示不會懲處戴,並且從此取消合約中球拍球鞋等要求。 隔年2017國民體育法修法前夕,不顧體育署與民間的多方勸阻,執意要在修法前改選的羽協,召開會員大會改選理事長,但改革派而且是選手出身的張國祚陣營逆轉獲勝,拿下全部35席理事,從此中華羽協走入全新的時代。 前一年戴事件當下,張決定投入選舉改革協會,提早逐一拜會各縣市選手及羽委會,收集各方改革意見,整理出各種改革方向與政見,終於在隔年歷來最踴躍的97%投票率中獲勝,張國祚陣營拿下的35席理事含7位國手、14位地方代表、14位個人會員。 相信這次奧運羽球的好成績,當年羽協改革也是成功的因素之一,這可能也是各個中華體協,最成功改革舊勢力的一次戰役。 回顧這段歷史的原因在於,所有人都得有很重要的認知,各個體育協會都是民間團體,無論誰執政都無法直接伸手控制,好的執政黨可以將官方設施例如國訓中心,從像廢墟改建有各種舒適的環境設施,也可提供更多預算直接用在選手身上,但各個民間協會的權力與責任,絕對不下於政府甚至更大,而民間協會則需要各方有志之士投入選舉,只有透過協會改選的時拿下關鍵位子,才能驅除那些尸位素餐的守舊勢力。
文行遠 2021-08-01
靠拳擊扭轉人生的黃筱雯

靠拳擊扭轉人生的黃筱雯

#靠拳擊扭轉人生的黃筱雯 每個人出生都帶了一副鑰匙,鑰匙開門後是老天給的恩賜或考驗... 黃筱雯一歲時父母離婚,父親因為吸毒,至今已入獄過三次。 從小雙親離異,沒有父母教養,只能靠阿公開計程車帶大。 「家」曾是讓她自卑的所在,但也推著她長大獨立 面對不順遂的人生,黃筱雯選擇正面迎戰。 黃筱雯說:「我改變不了原生家庭的環境,但我能改變我自己的命運,甚至,我想改變家人的命運!!彼此互相支持與祝福,在生命個體上活出自己的人生 #我想當爸爸的榜樣」 父親是刺青師,於是黃筱雯請父親刺青,帶著父親的作品來到東奧舞台 黃筱雯接受運動媒體「動誌」表示: 「刺台灣主要是出去比賽想讓大家認識台灣,不然大家都以為我來自中國,至於美人魚則是我最愛的卡通。」 謝謝黃筱雯,你不但撐起自己的人生、撐起爸爸 還讓處於逆境中的人看見,愛可以有多大的力量 8/4 四強賽,黃筱雯加油 #加百列 圖片來源:路透社 引用文字:動誌 https://sportz.im/huangwen/
水鏡政經學院 2021-08-01
這樣的台灣,你能不愛她多一些?

這樣的台灣,你能不愛她多一些?

  到目前為止,台灣拿到兩金,兩銀,三銅,已經超越雅典奧運的紀錄,若今晚小戴能夠再為台灣摘下金牌,那麼,台灣就十分完美了。台灣不是體育大國,但在這次奧運中,台灣選手彬彬有禮,勝不驕,敗不餒,與對岸的中國恰成強烈對比。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男雙輸給台灣麟洋配的時候,抱著我們的選手:你們一定要贏!令人感動。 我在臉書上看到政務委員張景森留下的一段話:「這個世界不是大的打敗小的,而是快的打敗慢的!台灣一定要掌握迅速,靈活,主動的優勢啊!運動,經濟,戰爭都是這樣!」這正是「唯快不破」的最高境界。我在麟洋配對戰排名世界第二的印尼選手,結果只花了28分鐘,直落二解決對手,我有預感他們奪金可能擋不住。過去卅年來,印尼一直是世界羽球的霸主,這次只剩下男單金廷爭銅牌。 如果從獎牌數來看台灣這次的成績,台灣的二金,二銀,三銅,到目前為止,台灣排名第17,比一下亞洲其他國家,除了中,日,韓,台灣可算是名列前矛了。印度只有一銀,馬來西亞一銅,印尼一銀二銅,泰國,菲律賓各有一金。菲律賓的舉重女選手為菲律賓拿到有史以來第一面金牌,舉國歡騰,杜特蒂要送她一棟豪宅。把數字放在一起比,我們就會知道台灣多麽不容易。 就像5月台灣疫情出現破口,在野黨罵死陳時中,為了疫苗,全台幾乎大炸鍋,但近兩個月下來,台灣慢慢控制疫情,每天確診控制在廿例以下,對照其他亞洲國家,像7月30日的數字,印度41645,印尼41686,馬來西亞16840,南韓1537,日本10592,越南7717⋯⋯拿確診病例來比對,大家可以看到台灣有多麼不容易! 台灣和越南一直是亞洲確診個案最少的國家,如今越南確診已突破14萬,死亡1161人。以色列全世界疫苗接種覆蓋率最高,但30日仍有2280人確診,死亡6469人。人口少於台灣的荷蘭,有186萬人染疫,17821人死亡⋯⋯ 再看台灣第二季的經濟成長率高達7.46%,但仍然有很多媒體質疑造假⋯⋯台灣不可能凡事都盡善盡美,像疫苗不足,是台灣的痛,但經過這個防疫破口衝擊,台灣施打一劑疫苗履蓋率已達超過31%,這已經十分難能可貴了。 台灣5月以前面對缺水之苦,如今全台水庫都灌滿水⋯⋯台灣總是關關難過,關關過!這次台灣選手出國未坐商務艙,也引起外界議論,但台灣這次在東奧得到前所未見的關注,選手們的拼勁得到一致好評,這是滙聚台灣再起很大的力量。也許經過這次奧運,大家凝聚更多愛台灣的力量,我們都要愛台灣多一些!
謝金河 2021-08-01
我們走到的這一步

我們走到的這一步

  今晚的一切,都很令人振奮。這一周來,除了不同項目的好成績,我最喜歡看奧運選手受訪,或者看選手們的臉書。共同感想就是覺得我們的運動員好棒,有實力有企圖心,但也深知富而知禮、強而不霸的道理,是個見過世面的世界公民,也是個正直的臺灣人。 我曾經聽過一甲子前的國手說,那時出國比賽,少見世面,還沒上場就緊張。半個世紀前去美國打球的臺灣孩子,不是為了自己,而是成為為國爭光的工具。三十年來,很多因素的努力,我們走到了東奧。運動員說出「我台灣我驕傲」聲音的背後,都是以一個很清楚的自我為前提,運動之於他們的意義,要先被定義清楚,然後才有他們為了各種理由的努力,這是個每個人都很重要的共同體組成的邏輯。 這些改變,背後反映了當代的運動員社群,比之過去有著更完整的健全人格與分析表達能力,運動員可望因此而累積社會資本,如同運動風氣興盛的社會,運動員經常可以成為社會領袖或者民意代表。話說我的學生周思齊,不就是這樣的運動員! 然而,我們其實也有很長的路要走。還記得我們出發那天,總統與行政院長就出來道歉,這件事有很多層面,非常複雜,無法長話短說,但龐大社會力的關切,說明我們社會對於運動員支持的熱切,但也對於運動領域有許多的不知,因此還有運動員表現不好,而被發起攻擊,其實除了一直罵「我操」(東奧或者羽總為何沒處理此事,這個不違反奧運精神嗎?奧運精神最近二十年容受了很多新時代的價值,但我想不包括這一項吧)的人,運動員表現不好,沒什麼好責備的。那些喜歡躲在背後批評的人,要是知道專業運動員日常訓練的菜單,你就會知道走上那個舞台的人,不能被用那樣的言語對待。那些國手們,面對訓練菜單也很吃力,經常做到要吐出來,但這是他們每天要做的事。然後,還有很多要去忍耐的事啊…… 說到底,我們有過普遍運動經驗的人並不多,看得懂運動門道的人更少。看看我們不是太優質的體育新聞就知道了,這次奪牌的運動員,他們都是各種國際比賽的常勝軍,我們有經常看到媒體,特別是電視媒體的報導嗎? 運動在我們的社會文化中,也很少扮演什麼角色,例如足球盛行的國家,經常會說團體中,具有領導運籌帷幄的人,比喻為中場,那其實是對社會與運動都有著深刻認識下的普遍社會文化。大家只要看看每天晚上政論名嘴談運動,就會覺得很好笑,完全就是一個政治刻板套路的複製與貼上。 我們當然想走上健全的運動之路,就我所知道的,二十幾年來,公私立部門在這部分的努力很多,像是獎勵運動條例與運彩這樣的資源與制度,也一直再調整策略與規定,這個系統有進步,但還是有很多要改進的空間。但,我可以確定有能力的企業之支持很重要,哪些很喜歡把盈餘捐贈給自己家族的基金會的企業就不說了,而另一位呼籲要把金牌獎金改為一億元的人,不知道他的企業一年花多少資源支持運動?當運動享有極大的社會能量時,運動的投資或許有很多無窮的優點,日本許多企業支持運動團隊的理由,其實從老闆喜好、打知名度、抵稅、提升運動風氣促進健康、到增加公司向心力等理由都有。 這次奧運最大的收穫,是看見這個世代運動員。但我們也會驚訝別人的金牌,有時有個令人不可思議的職業身分,是研究員、播報員或者工程師,這背後其實是運動員訓練制度,以及更深刻的社會運動風氣與價值的問題。 我們的運動發展之路很特別,因此要走到那一步還要很遠,但有東奧這樣的開始,至少,我們看到了一點機會。 ps:其實,這次奧運光是讓我們從防疫爛劇中轉台,就價值無窮了。
謝仕淵 2021-07-31
台灣選手為什麼那麽受歡迎?

台灣選手為什麼那麽受歡迎?

  #臺灣選手為什麼那麽受歡迎? 小編這幾天一直在關注我們的選手! 那些已奪牌的選手,都很有運動家精神… 而沒有奪牌,或「尚未」奪牌的, 也都讓人非常喜歡… 因為篇幅關係,我們只列舉圖片這5位: 1、 #小林同學: 小林同學之所以厲害,除了很努力之外, 更重要的是 #他根本就是在享受打球樂趣! 當其他選手一心只想奪牌時,他大概只想找高手一起打球而已… 這種對手真的爆幹可怕的! 難怪幾位球王都嚇出一身冷汗… 2、 #麟洋配: 這兩個大男孩也是超可愛! 雖然認真也努力,但他們非常尊敬自己的對手. 感覺起來就像是來玩的, 不小心打敗對手後還在想說「我有那麽強?」 是的,#你們就是那麽強! 3、 #戴資穎: 羽球排名世界第一的小戴, 根本不需要再向任何人證明些什麼了! 最大的任務大概就是多交幾個朋友而已~ (然後也幫臺灣交了不少朋友) 在我們的心中,#小戴早就是第一名了… 4、 #唐嘉鴻: 也是非常認真又可愛的大男孩.. 他就不是衝著獎牌來的, #只是來驗證自己的努力成果罷了! 那個人畜無害的笑容和大愛心, 不就是臺灣最佳的寫照嗎? 我們臺灣隊的選手,這次奧運向國際展現出最佳的運動員水準與精神! 勝不驕 敗不餒,樂於接受勝敗更是享受比賽過程… #只有真正民主的國家才能培養出這樣的選手! 為國爭光雖然很重要! 但我們的選手都知道: #成為一個真正的運動員比獎牌更重要!! 這次的國家代表隊真的是臺灣的驕傲….
抓到了!這梗很綠 2021-07-31
從地獄爬回來,登上奧運巔峰

從地獄爬回來,登上奧運巔峰

當時我在看這個新聞的時侯覺得好厲害 來自台灣的兩位選手,小組賽第一場就被直落二,可能準備收拾包包回家 兩位乾脆放手一搏,毫無後顧的打,竟然一步步逆轉勝 先打敗排名世界第一的印尼球王,接著打敗地主國日本進四強,再敗印尼大魔王傳奇組合 最教人驚奇的是,以上這些球隊,他們都沒打贏過 在打贏日本進入四強的那一天 王齊麟笑說:「難以置信,像從地獄爬回來。」 李洋:「就像齊麟說的,置之死地而後生,沒想到能先贏印尼,再贏日本,這兩組之前都沒贏過。」 麟洋最後展現強大的實力扳倒中國,替台灣拿下金牌 完全是此次奧運的大驚奇 從地獄爬過來,登上奧運最高巔峰 比金牌更動人的,是選手永不放棄的鬥志,是他們自己都不曾發現的潛力,是終於實現夢想的相擁對泣 麟洋不只是台灣之光 更是台灣人永遠不能忘記的勵志故事 當有一天你不幸身在地獄 你一定要想起從地獄爬回來,拿下金牌的這兩個台灣人  
James Hsieh 2021-07-31
【燦爛的星辰】8月1日  拉馬克

【燦爛的星辰】8月1日 拉馬克

  「生物可以從影響它們的環境中獲得新的性狀,且不同物種間的差異是由中間性狀消失導致的。」 這是法國的動物學家拉馬克(Chevalier de Lamarck)於1809年發表的《動物哲學》(Philosophie zoologique,亦譯作《動物學哲學》)一書中提出的要旨,他有系統地闡述進化的理論。拉馬克‘認為這既是生物產生變異的原因,亦即是適應環境的過程。「用進廢退」與「獲得性遺傳」可以說是「拉馬克學說」的兩個法則,奠定了進化論的基礎。後來達爾文在《物種原始》一書中曾多次引用拉馬克的學說。 這位進化論的奠基人拉馬克,出生於1744年的今天。他於1829年12月18日過世。 拉馬克的學說,讓我聯想到,國家的發展生存,是否也該在「用進廢退」中,求新求變?只是,生物的進化,非出於其本身的自由意志;而國家的發展,則可以凝聚國民的意志共同奮進!
李筱峰 2021-08-01
要中華台北到幾時?

要中華台北到幾時?

東京奧運羽球男子雙打冠軍戰31日順利落幕,本屆金牌 由台灣「麟洋配」李洋、王齊麟奪得,銀、銅牌則分別 由中國及馬來西亞拿下 (來源 中央社)   在2020東奧開幕式中,即使日本NHK主播和久田麻由子,刻意介紹走在正反面寫著チャイニーズ タイペイ/ChineseTaipei的名牌後面進場的隊伍是「台灣です」,卻無法改變郭婞淳、楊勇緯、羽球男雙組合李洋與王齊麟等人奪牌領獎時,聽到大會播報的名號是ChineseTaipei郭婞淳、楊勇緯、李洋與王齊麟,而非Taiwan郭婞淳、楊勇緯、李洋與王齊麟;看到升起的是代表「中華奧會」的「會旗」,而非像其它領獎牌者一樣,看到升起代表自己國家的國旗! 這荒謬而讓台灣人扼腕的一幕,源於1981年3月23日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沈家銘與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薩瑪蘭奇,在洛桑國際奧會總部簽訂的《國際奧會與中華台北奧會協議》(Agreement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Lausanne and the 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 Taipei),即所謂的《洛桑協議》! 《洛桑協議》至今四十多年之間,國際社會與國際奧會何嚐沒有「洛桑」變「滄桑」的例子?像立陶宛於1989年3月20日從前蘇聯獨立、並重新設計了新國旗!捷克斯洛伐克於1993年和平分離成捷克與斯洛伐克兩個國家,也自然有各自不同的國名、國旗!白羅斯駐華大使館,2018年3月16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告指稱,在聯合國正式文件和該國憲法載明,該國正式名稱為「Republic of Belarus」或「Belarus」,其中文譯名應該是「白羅斯」,而不是使用多年的「白俄羅斯」!2019年1月11日,馬其頓議會通過了一項憲法修正案,同意將國家名稱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荷蘭政府從2020年1月開始,不再使用「Holland」稱謂,一律使用官方的正式名稱「the Netherlands」! 包括國際奧會的國際社會,可以接納新國家,可以接受換國名、正名、改國旗,為什麼、又誰說的:獨獨「中華奧會」的名稱、會旗、會徽不能改? 其實,講白了,「中華奧會」根本就是殖民者的殘留違建。已當家作主的台灣人,好好地自稱「台灣隊」不要,非自己套上中華民國的枷鎖,自稱為「中華台北」、「中華隊」不可,這不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又是什麼?國家代表隊比賽服裝與夾克前胸、背後名實不相符的CHINESE TAIPEI、TPE等字樣,以及被矮化的「中華奧會」會徽圖案,台灣人看了不難過嗎? 委曲不能求全,而是被矮化!東奧頒獎台上,世人看到的是CHINESE TAIPEI/中華台北,而非Taiwan/台灣!天可憐見,全球有多少人能從CHINESE TAIPEI連結到Taiwan、能從中華台北看見台灣?台灣人,最不濟,在坐等被更多國際友邦、媒體替台灣正名之前,不該對自己正名台灣的意願有所宣示表態嗎? (作者為新竹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張國財 2021-08-01
奧運奪牌破紀錄,關鍵就在「自信」與「改革」!

奧運奪牌破紀錄,關鍵就在「自信」與「改革」!

奧運奪牌破紀錄,關鍵就在「自信」與「改革」! 昨天晚上羽球男雙國手王齊麟、李洋勇奪金牌後,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在本屆東奧已獲2金2銀3銅,創下參加奧運以來的最佳紀錄,並且還有可能持續增加,除了最重要的選手努力之外,我認為還有兩個原因,讓這次的奧運如此不同。 其實台灣選手獲得佳績不是偶然,4年前的台北世大運是個重要開端。當年台灣獲得26金、總獎牌數90面,全世界第三,或許還可以用地主優勢來解釋,但2年後遠在義大利的2019世大運,台灣依然拿到32面獎牌,位居世界第7,這樣的氣勢一直延續到今年奧運破紀錄,最重要的關鍵字就是「自信」與「改革」。 前幾天我也曾說過,這次奧運的特殊之處不只是選手的表現,還有全國觀眾的轉變,台灣人的自信心與光榮感近年越來越高,起點正是2017年的世大運。台灣首次舉行世大運就獲得空前成功,也是從那年開始,台灣越來越常出現在國際視野,體育不再是唯一的對外宣傳管道,選手不必再背負「台灣之光」的壓力,奪牌從對國家的「交代」變成選手對自我的挑戰,無論成績如何台灣人都會永遠支持他們,少了壓力多了自信,就有了好成績。 另外,在選手訓練的過程中,除了自身的努力與意志外,背後協助的後勤支援也非常重要。例如這陣子有非常多人提到的「黃金計畫」以及國訓中心的運動科學團隊都是重要功臣。其實常看職業體育的朋友都知道,職業賽事全是頂尖好手,差距僅僅分毫而已,致勝關鍵就在於如何協助選手以最精準的方式調整參數,此時就需要運動科學的投入,政府這幾年花了許多心力在這個領域,也盡全力提供選手需要的資源,雖然還有可以改善的地方,但成果是顯而易見的。 奧運每4年舉行一次,其實也是個讓人們檢視4年來轉變的機會。回顧2016年的台灣與如今的台灣,確實在很多地方都有所不同了,並且多是往好的方向前進,感謝選手們的努力提醒了我們這一點,東奧賽事還有一個禮拜,期望台灣健兒們續創佳績,我們也會在故鄉繼續為你們加油!
林俊憲 2021-08-01
為奧運場上的原住民選手喝采

為奧運場上的原住民選手喝采

今天是8/1原住民族日,我們為奧運賽場上的原住民選手加油,也要為各領域的族人喝采! 這幾天,原住民選手有精采的表現。其中,拳擊好手 陳念琴﹣I'm Nien-Chin,CHEN 在晉級奧運八強的那一刻,對著轉播鏡頭,大聲用族語喊出自己是「阿美族的孩子」,真的很振奮人心。 我也要告訴大家,不只是體育,台灣的原住民族裡,有出色的教育家,有盡責的國軍官兵,有產業界的中流砥柱,第一線的防疫崗位上,也有許多原住民醫師和護理師。原住民族在各個專業領域,都有傑出的成就。 除了推崇原住民族的貢獻,我更希望,我們對原住民族的認識,不會只停留在「原住民勇士」、「原住民公主」、「體育都很好」等簡單標籤上,而是可以一起認識原住民族各族、各部落多樣的歷史和文化,一起促成多元的互動和理解。 向原住民族學習,也向原住民族致敬,這就是 #原住民族日 最大的意義! 原住民族日展覽活動看這邊:https://reurl.cc/AkW5oQ 原住民族電子書城,好書線上看:https://alilin.apc.gov.tw  
蔡英文 2021-08-01
誰會反對環保呢?

誰會反對環保呢?

07/31/2021星期六 很多人都以為,地球暖化,氣候變化都是環保議題,但是今天這些環保口號是如假包換的政治議題,是左派用來打擊政敵的工具。否則加拿大的綠黨The Green Party不會鬧分裂鬧得不可開交。 加拿大綠黨去年選出了新的黨領Annamie Paul安娜美保羅 (見圖),她本人沒有國會議席,所以是懸空統領。而綠黨本身在國會也只有三個議席,一個是由前任黨領Elizabeth May梅伊擁有。綠黨在政壇地位越來越高,都是受了環保議題被推崇的原因。本質上,這是一個單一議題的政黨,然而在很多問題上,綠黨都跟左傾議題掛勾。 今年五月,巴勒斯坦的哈瑪斯政府對以色列發動火箭砲攻擊,十一天的戰火中,發射了四千多枚火箭砲,幸而以色列有Iron Dome防衛系統,沒有造成太大傷亡。我這裡曾經多次報導,美國民主黨內的極左派就多次大力攻擊以色列,(防衛有罪?)與此同時,加拿大綠黨內也充滿了抨擊以色列的聲音。而新任黨領安娜美保羅是一名祖籍加勒比的黑人猶太人,在這件事情上,她明顯跟以色列站在一邊。所以在事件發生後,她的一名高級顧問Noah Zatzman發推特,指責黨內另外兩名國會議員有反猶太antisemitism之嫌。後果是其中一名議員Jenica Atwin不僅挑戰她的領導權威,還藉此機會跳槽加入自由黨。結果原來只有三位議員的綠黨,只剩下兩個議席。安娜美的領導地位也受到威脅,原來黨內決定在本月21日投票,決定黨員對她是否繼續信任,(也就是是否要拉她下台),幸好這投票臨時取消,但是她的個人聲望,及綠黨聲望大受影響。現在大選在即,綠黨的籌款能力已經被砍半,選舉表現肯定也會受影響。 原來大家會以為,綠黨就應當只關心環保議題,何必去為以巴衝突插上一腿。但是你可以拿出綠黨的黨章,(或是任何一個環保組織的黨章)看一看,環保只是他們努力方向的一小部分。好像加拿大綠黨,他們有六大議題:推動環境保護,反對暴力,社會正義,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節約),民主參與,多元化。也就是六大議題中,有四項是目前廣受左傾政客宣揚的議題。不僅如此,上一次大選時,他們有一位候選人因為不支持墮胎,就被黨部除名了。這不是一個單純的環保政黨。 我舉過很多例子,環保話題global warming是繼種族歧視racism之後,左派政黨用來攻擊政敵的一個工具(口號)。誰會反對環保呢?就像誰會支持種族歧視呢?但是自從有了這個口號之後,他們就可以將所有保守派都扣上這頂大帽子。過去是無往不利,以後也會立竿見影。大家一定要張開眼,否則就會跟著叫口號,把自己人都打死了還不自知。
袁曉輝 2021-08-01
因政治而分別,但因奧運而團結

因政治而分別,但因奧運而團結

曾任新聞局駐多倫多新聞處秘書郭冠英,曾以筆名范藍欽寫過2008年觀看中國舉辦北京奧運的情形: 「八一五下午在辦公室寫東西,忽聞外面女子慘叫,有如日本A片百人羣交的怪聲,聽之似喜,又似嘆。後知是中國隊對中華台北隊,已到十二上,中國三,台北二,六個女同事皆敵愾同仇,為中華隊落後而嘆。其中一傻女,有點傾獨,氣得不敢看,但更嚴重的是,幾位不獨,甚至分享我的愛國思想的,也在哀鳴。有一人還說:『輸給誰都可以,不可以輸給中國隊。』 ⋯⋯ 這些人絕對鄙扁,必然愛馬,但她們已如扁的自辯:『我至少把藍綠化了。』人者心之器,這樣下去是可慮。」 他說: 「我並不喜歡棒球,也沒有打過幾次,但我也曾為少棒隊徹夜不眠,因為那是中華隊,是代表中國出戰,可後來我看出棒球總有台獨味、東洋味,就愈來愈討厭這個國恥了。」 「我對『中華台北』奧運隊討厭,不是討厭體育,而是討厭那種『國家』榮譽,那種台獨意識 ⋯⋯ 台灣不是國家,又哪來國旗國歌?」 當然郭冠英的論述大多是荒腔走板的,但是他對體育的觀察大致上還是準確的。不僅一個國家流行的運動經常與戰爭和殖民有關,體育競賽也是建立國家意識的重要方式,沒有什麼比觀看一場棒球比賽的熱愛,更能夠區分兩岸人民的差異了。 即使是被視為對岸傳聲筒的《中天新聞》,在今天Live轉播王齊麟與李洋的父母觀看男雙羽球決賽時,播報員稱為「台灣隊」與「中國隊」的競賽(!),這裡沒有「中華台北隊」、沒有「大陸隊」,沒有任何時刻比此時更能夠團結台灣人心。 台灣本次奧運的大幅進步,不僅吸引多國媒體科普「為何台灣不叫台灣」、「誰是中華台北」,與「何以俄羅斯稱為ROC」一併獲得大篇幅報導。 也許更重要的是,儘管體協與體育署沈痾難解,但是新一代的台灣運動員,正逐漸趕上世界運動科學等潮流,相較例如越南本次參加奧運的17名選手,其中16名已經很快遭到淘汰,導致近億人口即使想全心投入奧運也無力可施的尷尬;台灣健兒在奧運的精彩表現,不僅吸引國內媒體的大幅報導,成為社交媒體的洗版話題,更將成為形塑台灣國家意識的重要泉源,無論每個人的政治傾向為何,為哪一隊加油的熱忱是無法隱藏的,這都是奧運帶來無可否認的副產品,台灣人民因政治而分別,但因奧運而團結。 感謝所有為奧運而努力奉獻的台灣運動員與教練們。
沈榮欽 202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