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台灣自強不息,以不變應萬變

台灣自強不息,以不變應萬變

  世局日日新,庸者自擾,勇者自強。俄國入侵烏克蘭之後,筆者提出戰爭的三大啟示,一是世界保守主義上升,二是中共處境更艱難,三是台灣更安全,隨著戰爭膠著,我又認為世界歷史到了一個新拐點,民主與獨裁兩種體制進入總決戰的新階段。 台灣與烏克蘭相距十萬八千里,台灣也沒有自外於這場戰爭,中華民國譴責俄軍侵略行為,向烏克蘭捐贈了27噸醫療物資,截至3月7日,台灣民間捐贈烏克蘭善款達三億三千萬台幣。相反的,對岸的中共,開戰以來偏幫俄羅斯,與俄國肩併肩背靠背,直至昨日,中國紅十字會才不得不向烏克蘭提供五百萬元人民幣人道救援「咁大把」。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聳人聽聞的說法,一度在台灣大行其道,隨著俄軍失利,國際制裁擴大,這種說法已不攻自破。現在台灣人在說的,都是要靠自己,要修改兵役制,更特別的變化是,多年沉寂的台獨訴求,突然在短時間內爆漲,民調顯示希望台灣獨立的政治主張已上升到超過百分之五十。 烏克蘭遭俄軍蹂躪,遍地斷垣殘壁,美麗的城市一朝變成廢墟,人民生離死別的場面催人淚下,那些無辜死亡的婦孺和衛國戰士,根本無法統計,逃離家園的難民,正面臨長時間的流離失所之苦。戰爭的悲慘場面,沒有令台灣人害怕,反倒令台灣人堅強,這是什麼道理? 獨裁者貌似強大,其實外強中干,這是俄烏之戰教會我們的基本道理。非正義的戰爭,不但得不到國內人民的支持,也遭遇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的唾棄。烏克蘭遭難,不是烏克蘭一國的不幸,是對全世界愛好和平和嚮往自由民主的人民的公然挑戰。全世界一夜之間明白一個簡單道理,你想與獨裁者和平共處,獨裁者卻隨時可以要你的命。要制止獨裁者的瘋狂,唯有消滅他們才是長久之計。 烏克蘭人民的抗戰,也教會全世界一個簡單道理,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就是哀兵必勝,就是不要指望有救世主,要保護自己唯有靠自己。烏克蘭無險可守,兵力懸殊,居然把俄軍打得丟盔棄甲,台灣有海峽天險,有強盛國力,有先進的武器裝備,只要人民不腳軟,台灣絕對有機會打得比烏克蘭更好,問題只是志氣和犧牲精神而已。未打先怯,只是對中共戰爭冒險的鼓勵,先企定,後備戰,有同歸於盡之心,便有制敵取勝之法。 俄國發動侵略戰之後,民主國家全線援烏,金錢與武器源源不絕,高科技情報明顯佔優,甚至國際援軍也「明目張膽」參戰。反觀俄國,陷入全世界圍毆的困境,國內經濟瀕臨崩潰,內亂正在醞釀,現在看來,普京之死只是時間問題。中共有俄國前車之鑑,對於發動戰爭的代價會有更清醒的認識。中共膽更怯,台灣氣更壯,此長彼消,優劣立判,如此,台灣一定會更安全。 俄國入侵烏克蘭之後,美國政府一再強調台灣的地位與烏克蘭不可同日而語,拜登派出一個官方代表團訪問台灣,就是宣示美國的立場,安撫台灣民心的動作。與官方代表團前後腳到的前國務卿蓬佩奧,公開承認台灣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主張美國與台灣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美國不是特別愛台灣,美國只是要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已。 蓬佩奧不是官方代表,說話盡可出格,但下一次美國總統大選,如共和黨重新入主白宮,難保蓮佩奧的主張不會變成現實,但那畢竟是幾年後的事了。在拜登任內,這件事當然不會發生,民進黨政府也不必急於求成,因為保持現狀以待世變,這才是最好的策略。 最近中共舉行的政協全國會議,對台灣問題不置一詞,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對台灣的新提法是「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這是什麼東東?其實什麼東東都沒有,是中共已經沒有了具體的對台政策方向,只好把它虛化,變成一個虛無縹緲的「總體方略」。和統武統都走不下去了,具體政策都行不通,還有什麼「總體方略」可言?既然沒有方略可言,就只好把它按下不表,把它虛化,把它擱置。 在俄烏戰爭面前,向對岸喊話還有什麼意思?派軍機襲擾還有什麼意思?白白把錢花了,把自己搞煩了,既沒有面子,也沒有得益,只顯得黔驢技窮而已。與其做什麼都沒用,不如什麼都不做,這就是「總體方略」的真正底細,這種大話也只是說給自己聽聽而已。 雖然,所有的獨裁者都是偏執狂,希特勒如此,斯大林如此,普京如此,習近平也如此,但中共經過俄烏這一戰,對美國與西方的軍事力量,對自己的家底,對國際的大勢所趨,不得不重新評估。習近平性格偏執,但中共內部識時務者﹑機會主義者畢竟佔大多數,發動對台作戰,是比俄國侵烏更大的冒險,只怕渡海不成,反為自己掘墳墓,這種虧大本的生意,只好忍手為上。台灣只要自強不息,以不變應萬變,台灣就能保境安民,做好自己,靜待時代巨變,如此豈不更省事?
顏純鈎 2022-03-10
拜登的厚顏無與倫比

拜登的厚顏無與倫比

03/09/2022星期三 拜登的厚顏無恥真是無與倫比。昨天他宣布了停止從俄羅斯買石油之後,到德州時被記者問到:油價這麼高,你有甚麼話跟老百姓說?他說:油價會繼續漲。記者說:你會做些甚麼(穩定油價)?他說:現在能做的不多,這是俄羅斯的責任。 他推得一乾二淨,而且他是笑著說的。 首先,美國油價上升在烏克蘭戰爭之前大半年已經開始。戰爭只是加速漲價。 昨天說過,美國有七成以上國民支持杜絕俄羅斯汽油,不惜多付點錢買汽油。但這不表示美國人都心甘情願地多付幾倍價錢買汽油。現在拜登明顯認為:既然你們都願意多付錢買汽油,我就樂得不用擔心了。還可以將過去一年的責任都推到普京身上。這是甚麼樣的一個總統? 不只是他,現在所有民主黨的支持者都跟他一個調調。電視晚間節目主持Stephen Colbert前天在節目中這樣說:今天美國的油價達到歷史新高的四塊錢(一加侖),OK,這讓人心疼。但是要對得起良心,多付一兩塊錢是應當的。這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我願意付四塊錢一加侖,甚至願意付15塊錢一加侖。因為我開的是Tesla(電動車)。 台下響起如雷掌聲。這些人真是白癡。他們知道Colbert的年薪高達一千五百萬美金嗎?電動車比一般汽車貴三倍以上,是你們買得起的嗎?何況充電更是一個大問題,更不要說幾乎所有的電池,電池原材料不是來自中國就是俄羅斯。現在戰爭就在眼前,拜登一夥又要跳到另一個共產黨國家的圈套中。 NBC,CBS等也立刻將拜登的話當作是金科玉律。CBS的女主持Gayle King首先響應說:「他(拜登)說得很清楚,他的(能源)政策沒有影響到本國的石油生產,他要將這事時說清楚。」跟他對話的是CBS那個華人女記者Weijia Jiang,她也回應說:「對的,因為共和黨一直這樣說,說我們這邊為什麼不可以增加生產。總統說了,石油公司有(執照)可以開採,只是他們不開採。我們也跟很多這行業的專家談過,他們說這說法完全對。」之後她還為拜登解釋,現在去跟伊朗跟委內瑞拉買油是「沒有辦法中最好的辦法。」 那個極左MSNBC幾位主持跟嘉賓也一致說,這都怪美國人愛開大車。只有讓他們加油時感到心痛,才能改變他們的習慣跟想法。 如果不是川普能在短短三年時間,做到能源自給自足,還有剩餘外銷,真的很難證明拜登一夥的白痴程度。但是有這樣多人幫他打邊鼓,所以他可以一錯再錯,做一個白癡總統還能夠每天笑口常開。
袁曉輝 2022-03-10
生存或毀滅?

生存或毀滅?

「生存或毀滅? To be or not to be」 身為台灣人該看的演說 澤倫斯基演說撼動英國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昨天在英國議會的演講,再度振奮自由世界的人心。演講中強調,他引述了莎士比亞作品《哈姆雷特》的獨白「To be or not to be」。對於自由世界,他表明「烏克蘭堅決要生存、要自由,將不計代價奮戰到底,不投降,也不會失敗」。 我們認為,這正是台灣面對中國威脅的態度,是我們堅決保障民主制度應有的根本價值。 澤倫斯基提醒英國與歐洲應「彼此同理」,英國人不會想失去他們的國家,進而希望保護自己的家園,請同理烏克蘭人民的痛苦。他描述著俄羅斯的殘忍與烏克蘭人的奮勇抵抗,使人們一如親臨戰場。 由於在英國議會演說,澤倫斯基亦引用了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著名演講《我們將戰鬥到底》的一段名言: 「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we shall fight on the seas and oceans, we shall fight with growing confidence and growing strength in the air, whatever the cost may be. 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 we shall fight in the streets, we shall fight in the hills,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我們不會投降,我們會走到最後。 我們將在海上、空中戰鬥到底,我們將繼續為我們的土地而戰,不惜一切代價。我們將在田野、在海岸、在街上、在山林戰鬥。 澤倫斯基深知,英國與其人民身經百戰卻也對戰爭深有體悟,無論在歐盟、在北約、在自由世界,喚起各國對於兩次世界大戰的悲痛與反抗的精神,才能喚起自由世界對烏克蘭的精神與實際協助。 同在威權帝國邊緣的台灣人民,聽到這樣的演講,怎能不動容、同理?怎能不團結捍衛自己的自由與生存權利,反對極權中國對台灣無時不刻的武力威脅? https://youtu.be/TlkA5HGPCCo  
台灣基進 2022-03-09
俄羅斯的「去軍事化」變成幫烏克蘭「再武裝」

俄羅斯的「去軍事化」變成幫烏克蘭「再武裝」

戰車越打越多台,俄羅斯的「去軍事化」變成幫烏克蘭「再武裝」了。 俄軍入侵烏克蘭已將近兩週,原本「3日亡烏」的夢想已經無法達成,更糟糕的是俄軍士氣低落,根據許多被俘虜的俄軍指出,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何出現在烏克蘭,師出無名不知為何而戰,因而烏克蘭戰場上出現許多被俄軍遺棄的坦克和裝甲車、飛彈車等重裝備,全部被烏克蘭俘獲並再利用。 原本在戰前,烏克蘭只有數百輛較老舊的冷戰時期戰車以及極少數的新型T-84戰車,但是俄軍入侵以後,有許多新式的戰車、裝甲車不知為何被俄軍遺棄,人員不知去向,但車輛完好無損,於是烏克蘭直接把這些車輛漆上烏克蘭國旗,蓋過俄羅斯的標誌,反過來對抗俄軍。這種送敵人裝備的戰法實在非常新奇。 不過,這也顯示出烏克蘭陷入持久戰的一大隱憂,就是使用俄系武器的後勤問題。以子彈為例,烏軍使用的俄系AK子彈是5.45口徑,目前只有俄羅斯大量生產這種子彈,而西方國家的輕武器全是北約標準的5.56口徑,無法與烏克蘭現有的槍枝通用,未來若陷入短缺,西方的援助將非常困難。除了輕武器外,其他大型的戰車、飛機更是如此,這也是美國積極協調波蘭等國提供米格機的原因,可以讓烏克蘭空軍不需轉換直接使用。 俄烏戰爭點出了比較少人注意到的武器系統後勤問題,不過幸好這樣的情況在台海不會發生,台灣多使用美系武器、採用北約標準,而解放軍則是完全自成獨立的一套系統。換句話說,解放軍的運補必須完全仰賴運輸艦送來,一但海峽被阻斷,已登陸的解放軍就會陷入絕境,後勤崩潰的下場,這次俄羅斯已經展示得非常清楚。 無論如何,希望俄烏戰爭能夠趕快和平收尾,否則俄軍邊打邊掉裝備、俄克蘭農民開著拖拉機四處撿走俄羅斯的戰車,簡直是在幫烏克蘭「再武裝」,跟普丁宣稱的要求烏克蘭「去軍事化」完全反過來了,那這場仗還有什麼意義呢?  
林俊憲 2022-03-09
調查局兵分14路搜索8家違法中企

調查局兵分14路搜索8家違法中企

調查局今天動員百餘人執行全台大搜索,分別接受台北、士林、桃園、新竹及台中等5個地檢署指揮偵辦,鎖定IC設計、第三代半導體及電動車相關零組件產業,共有8家公司遭搜索,檢調大規模查辦攸關國家安全的侵害營業秘密案件。 兵分14路搜索全芯智造、柏森、中星微、印星科技、芯原、硅谷數模、北京開易弘、聚力成科技等8家違法在台的中企或研發中心。 行政院也將在這個會期,提出中國商業間諜相關修法,將大幅加重相關刑責和罰鍰。
王定宇 2022-03-09
「維持現狀」的迷思

「維持現狀」的迷思

台灣民意基金會發佈了有關台灣人統獨立場的調查結果,當中盼望台灣獨立的超過半數,而這個選項在過去15年來都一直是佔最大比例的,至於「維持現狀」這個選項,比起去年七月的數字大跌近10%,達到了歷年的最低點。對此,基金會強調台灣政府不分藍綠長期對內外宣傳「台灣人希望永遠維持現狀」,是一種蓄意製造的假象、迷思與謊言,並指對台灣整體利益的傷害是重大且深遠的。 在這次民調中發現,「維持現狀」的選項,比起去年七月的數字大跌近10%,達到了歷年的最低點。(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不過,先不論對台灣利益的影響,但筆者認為台灣政府並不是刻意主導「維持現狀」,而是民間對統獨問題一直沒有共識,無法有壓倒性的呼聲去令政府「改變現狀」,再加上長期以來受到中國的威脅、滲透及認知作戰影響,令統獨問題更為複雜,而只要台灣社會一直爭論統獨問題,對中國來說就是最有利的環境,可以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和機會進行滲透,直到他們扶植的傀儡掌權,就可不費一兵一卒奪下台灣,特別是在烏俄戰爭爆發後,烏克蘭在這場軍力不對稱的戰爭中仍然能堅守至今,是中國意想不到的事。而台灣不論在軍備或地形上,防守都比烏克蘭更有優勢,「武統」並非對中國最有利的做法。當然,若烏俄戰爭擴大,台海局勢就會急速惡化。 然而,從俄國的行動可以看到所謂的「維持現狀」,需要雙方共同維持,而中國的所作所為,明顯就沒有打算與台灣和平共處。因為按照中國的立場而言,在台澎金馬上的這個政體,事實上就是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而這就是所謂的「現狀」:我們有自己的政府、貨幣、體制、軍隊等。而這個「現狀」說穿了就是「獨立」的狀態,推動「台獨(或華獨)」與否都不會改變中國這個想法,甚至也說不上是「改變現狀」,而這也是筆者認為為何美國前國務卿龐皮歐在月初來台,在演說中呼籲美國政府外交承認台灣本來就是獨立國家的背後邏輯。台灣的民主與自由,本身已是對中國最大的「挑釁」,就差在習近平會否像普廷一樣,隨便找借口來入侵而已。 (台灣基進國際部專員)
康駿銘 2022-03-09
澤蘭斯基對英國議會的視訊演說

澤蘭斯基對英國議會的視訊演說

03/08/2022星期二 今天波蘭宣布願意將他們擁有的一隊米格29 (共28架) 交給烏克蘭使用。並說他們願意先將這些戰鬥機飛到德國的美軍基地,再由當地送進烏克蘭。這消息傳出,美國官方所有人都表示意外,並稱波蘭沒有事先跟他們談過,而且完全不支持這樣做。 美國方面擔心,這飛機送到烏克蘭境內的過程就有問題。他們說,不論是誰輸送這批飛機,烏克蘭人他們自己,還是德國機師,美國機師,普京都會當作是宣戰行為,都會點燃戰火。但問題是,波蘭為甚麼不跟美國商量就宣布?是否北約國家出現裂痕?是否波蘭都在幫烏克蘭著急了,等不及美國那邊一再拖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星期日才在一個電視節目Face the Nation中說得很清楚:「北約國家願意將戰鬥機給烏克蘭,我們開綠燈。事實是,我們正在跟波蘭的朋友談這問題。例如,事後我們要補什麼飛機給他們,填補空白。」 所以很奇怪,過去幾天都聽說美國在扯後腿,阻止波蘭這樣做。但國務卿兩天前才說開了綠燈。烏克蘭過去一個多星期不斷要求禁飛區,或是給他們飛機…這些都顯示,美國在這件事情上永遠是舉棋不定,能拖就拖,懂得看的人都看清楚了。可惜這些人太少。 到了下午,國防部發言人John Kirby在記者會中明說,沒有綠燈這回事。這表示國防部打了國務院的嘴吧。 俄羅斯這幾天繼續在東部,北面及南面不斷的轟炸,而且多數是以民居為目標。除了公寓大樓,另外有兩百多間學校,三十多間醫院被炸。連逃跑中的難民都被炸死。不過總的來說,俄羅斯軍隊明顯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南面的黑海港口Odesa屢攻不下,(原來以為三天前就攻下,俄軍就完全控制黑海的邊界)。東面幾個城市占領後又失守,因為居民頑抗,(偉大的烏克蘭人民),俄軍又不夠人手維持。最糟糕是北面60公里長的俄羅斯車隊,一個星期了一寸也沒移動。一來被烏克蘭人襲擊,破壞,二來很多俄國士兵承認,他們根本不知這次任務是來攻打烏克蘭,一些士兵說他們以為來這裡接受訓練。甚至有俄國士兵棄逃,投降。烏克蘭說他們殺死了一萬俄國士兵,即使是美國國防部提出的比較保守的數字2,000-4,000俄羅斯士兵被烏克蘭人殺死了,都是相當驚人的數字。所以據說普京震怒。 但這兩天聽到很多「軍事專家」說,因為俄羅斯的失敗,將使普京更為堅定決心,未來24-72小時將是關鍵,他一定會有大動作,全力進攻。這些專家很奇怪:當普京贏了,我們要小心。當普京輸了,我們更要害怕。專家都很懂得說四平八穩的話。 立場堅定不移的是澤蘭斯基,他今天在一項直播電視,向英國議會演說。他並引用了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在二戰時一篇「永不投降」著名演講,說他們都會留在烏克蘭,戰鬥到最後,「我們會在森林,在田野,在海岸,在街頭作戰。在每一條河的支流,戰鬥到最後。我們不會輸,在海上,在空中,…」最後他直接稱呼首相約翰遜,說「我們需要你們的幫忙,所有文明國家的支持。」(下圖:澤蘭斯基對英國議會的視像演說之後,全體議員起立鼓掌。)   最後他要英國承認俄羅斯是恐怖國家,提升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並確保烏克蘭空中安全。他仍然穿著綠色的軍人汗衫,演說完畢,全體議員,包括約翰遜起立鼓掌一分鐘。之後約翰遜說,他代表英國及盟邦,會盡全力對俄羅斯提出壓力。
袁曉輝 2022-03-09
柯文哲的「綠色」成分趨近零檢出

柯文哲的「綠色」成分趨近零檢出

根據《菱傳媒》今天公布的最新網路民調結果顯示: 滿意與非常滿意柯文哲施政表現各為16.78%、18.83% 不滿意與非常不滿意的比例則為20%、44.38%。 交叉分析後顯示,在藍綠傾向方面,認同柯文哲施政表現的以藍營支持者為主: 自認接近泛藍與非常接近泛藍的滿意度分別為61.64%、48.56% 至於沒有政黨偏好的受訪者則有42.86%表示滿意。 以支持政黨來分析: 台灣民眾黨和親民黨,分別有95.42%以及70%受訪者表示滿意 國民黨的支持者則有43.39% 民進黨的支持者只有10.4%表示滿意,表示不滿意的則是「破表」,達到89.6%。 調查顯示,滿意柯文哲施政表現,呈現女性高於男性,年輕高於年長的現象。深入分析顯示: 20-29歲的女性尤其明顯,結果有高達56.68%受訪者表示滿意,強壓不滿意的43.32%。 結論: 1. 柯文哲在台北市毫無市場 2. 柯文哲現在的支持者本質上就是國民黨來的 3. 柯文哲的「綠色」成分已經趨近零檢出 4. 年輕女性最愛柯文哲   https://rwnews.tw/Article/Detail/2607 RWNEWS.TW 菱北市民調2/選總統先看政績!不滿意柯文哲施政達64.38% 強壓35.61%滿意 | 《菱傳媒》 RWNews 菱北市民調2/選總統先看政績!不滿意柯文哲施政達64.38% 強壓35.61%滿意 | 《菱傳媒》 RWNews
周軒 2022-03-09
為什麼阿富汗跟非洲沒疫情?

為什麼阿富汗跟非洲沒疫情?

之前阿富汗在打仗時推特上也一堆陰謀論者一直講,為什麼阿富汗跟非洲都沒疫情?這個疫情是不是西方媒體偽造的,所以西方媒體不在的地方都沒疫情? 這個原因有兩個 第一,在不發達的國家資訊公開度就低,在戰爭地區公開度會更低,所以一旦西方媒體記者不在當地,作為外國人幾乎無法知道當地的資訊,因為我們對當地的資訊差不多完全倚賴西方媒體才能取得,所以那些地方一直有疫情,非洲也一直有在採取防疫,只是你看不到資訊就以為沒有,發達國家因為有很多人默默在做資訊公開的事情,所以自由開發地區的城市人會以為那是天上掉下來,就跟以為水龍頭黏在牆上轉開就會有水出來一樣,開發國家花了龐大資源做基礎建設才有這種便利,沒做的國家就是沒有這些資源,不能用開發國家的條件想當然爾其他地方。 第二,戰爭地區的人禍危險性高於疫情,相較之下疫情就顯得不危險,只好先放一邊,武漢肺炎的感染死亡率百分之二,如果以假設散佈一年以後一成人口感染去加成,一年死亡率也才千分之二,這在文明和平地區還是難以忍受的數字,可是在好比非洲農村,營養不良跟瘧疾造成的死亡都還高於這個數字,既然死亡率更高的營養不良與瘧疾他們都缺乏資源去根除,哪來的功夫用開發國家的力道去防堵武漢肺炎?所以他們不是沒有疫情,是無力處理,而且相較正在面對的問題來說武漢肺炎不算需要首先處理的問題,同理放到戰爭國家,如果要按照和平國家的防疫流程,仗還打不打了?飛彈火炮會分辨防疫專車是不是?空襲躲到一半出來排隊打疫苗是嗎?不是戰場不用防疫,是優先性只能先顧好打仗。 城市和平白癡對於在天災跟戰爭時期,人命的價值會貶值到和平時期想像不到的程度,對這種事情毫無概念,我很擔心開放邊境之後面對疫情共存時台灣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其他國家需要亂上半年才能恢復秩序,可是台灣是一線的戰爭高危險地區。
周布雅 2022-03-08
習近平上了普丁賊船

習近平上了普丁賊船

  作者指出,俄羅斯侵略失敗,習近平也難逃西方國家制裁,一帶一路基本上完了。示意圖/擷自網路,民報合成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已經陷入纏鬥狀態,經過兩輪沒有結果談判後,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也升級到殘酷等級,基輔的淪陷只剩時間問題,支援烏克蘭的美歐國家也超前佈署,一旦烏克蘭首都基輔淪陷,未來戰爭如何進行,根據外媒報導:歐盟將幫助烏克蘭在波蘭建立流亡政府,持續抗戰,這將是未來方向,因為烏克蘭人不會投降,普丁也勢必佔領所有烏克蘭土地,除非在此之前,俄羅斯境內發生巨大動亂,普丁下令撤軍,或者普丁背後的支持者中共抽腿,普丁失去奧援,只能停戰,宣告俄烏戰爭結束,這種和解情況,並不是沒有,還要看國際給普丁和中共多少壓力? 有人把俄烏戰爭暗喻為中台未來的衝突,其實認真來看:俄烏戰爭更像72年前的韓戰,72年前,史達林藉著北朝鮮入侵南韓,把中共綁在侵略者戰車上,一直到現在,老共還在對當年「抗美援朝」政策,是否正確,提出檢討,沒想到,這一次俄烏戰爭,普丁再次把習近平綁上賊船,前幾天,中南海七常委為了「無上限支援俄羅斯」這句話,展開激烈討論,問題是中共想切割俄羅斯,動作已經太慢,無法杜絕國際悠悠之口。 二戰之後,以蘇聯為首的國際共產擴張,加快腳步,但是,擴張到亞洲時,蘇聯腳步產生猶豫,因為礙於「雅爾達密約」的協定,這個協定下,劃分南北韓,而金日成一意要併吞南韓,要求蘇聯出手幫助,史達林擔心如果開戰,勢必激怒美國,違反密約,因此內心產生矛盾,所以多次拒絕所求,同樣時間,老毛也要求史達林支援侵略台灣的作戰,最終史達林發現美國對「雅爾達密約」鬆動,想要賭一把,認為美國不會出手保護南韓,所以才拍板定案,先拿下南韓,再拿下台灣,還說:入侵戰爭發動時,蘇聯支援空軍,中共支援陸軍,加速進攻南韓,把毛澤東綁一起,這次,歷史又重演,普丁也學史達林,把習近平綁一起,共同面對民主陣營的反撲。 這是普丁的聰明,如果俄羅斯侵略失敗,習近平也難逃西方國家制裁。 北約雖然不正面參戰,擔心戰爭場面範圍擴大,傷及更多人,所以才被澤倫斯基痛罵軟弱,但是,北約暗助烏克蘭的援助不斷,也證明烏克蘭並不孤單。 普習兩人密謀侵略烏克蘭戰爭,證據越來越多被攤在陽光下,中共將快速失去歐洲社會信賴,一帶一路基本上完了,可以想見的是:很多國家會亡國,包括威權國家,但只有民主自由的國家,會持續活下去。 普丁、習近平兩人密謀侵略烏克蘭戰爭,證據越來越多被攤在陽光下,中共將快速失去歐洲社會信賴。圖/擷自CCTV新聞影片
洪博學 2022-03-09
國民黨會陣前「換蔣」嗎!?

國民黨會陣前「換蔣」嗎!?

國民黨會陣前「換蔣」嗎!? 蔣萬安與國民黨到底誰拖累誰!? 中華傳播管理學會日前公布台北市長選戰最新民調,衛福部長陳時中支持度33.6%,已趕超國民黨立委蔣萬安的30.2%。使得國民黨的「萬安警報」再次長鳴⋯⋯。 由於同一份民調顯示,北市民眾對國民黨的反感度最高,達36.3%。因此,台藝大廣電系教授賴祥蔚認為:國民黨反感度破三成,可能拖累選情。 蔣萬安 2 月 22 日在立法院受訪時,也針對國民黨的支持度越來越低,恐影響年底選舉一事,說「國民黨若拿不出讓外界眼睛為之一亮的改變作為,這樣的趨勢只會繼續惡化。」言外之意,似在抱怨國民黨拖累了他低迷不振的選情。 但是,國民黨到底要推出什麼樣的「改變作為」,才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蔣萬安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但是,為何同是國民黨籍的候選人,新北市的侯友宜就能不受黨的「拖累」,支持度一直都一枝獨秀,遙遙領先呢!?更何況,侯友宜還沒姓蔣呢!! 事實上,藍營名嘴朱學恒早在國民黨「四大公投」失敗後,就曾質疑蔣萬安:要選台北市長 「你魄力在哪裡,你戰力在哪裡」!? 「不能僅光靠蔣家人」。 至於,一向「友藍」的沈富雄大老 早先也批評蔣萬安 「貴氣太重,土氣不夠」 「如果繼續溫良恭儉讓、要死不活的樣子就危險了。」 但是, 對於集「貴氣」於一身的蔣萬安, 爆出極可能涉嫌「特權閃兵」, 當兵體檢時 就「要死不活的」椎間盤突出。 卻能身手矯健的打了20年籃球!? 對於如此神奇的「醫學問題」 沈大老就選擇沈默了⋯⋯。 但是,藍營名嘴陳揮文 日昨竟毫不客氣地直接開砲。 他質問國民黨 「推一個只當14天的人去當台北市長,大家會怎看?」!?!! 陳揮文還列舉出網友挖出的蔣萬安「打籃球」、「槓鈴臥推」的畫面。 直指:蔣萬安 「體格這麼好,每天在打籃球」 「國民黨還能怎麼辯護」!? 最後,陳揮文竟突破盲腸, 向國民黨喊話: 藍軍有比蔣萬安更強的人選」!!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 誰說國民黨的台北市長候選人, 就非蔣萬安莫屬了!? 反正,都還沒正式提名嘛, 國民黨會不會做出一個 讓大家「眼睛為之一亮」的決定: 陣前「換蔣」呢!?  
黃澎孝 2022-03-09
時代革命觀後感:為自由要付出什麼代價

時代革命觀後感:為自由要付出什麼代價

昨天中午跑去南紡夢時代看時代革命,兩個半小時的時間體驗香港失去自由的過程,然後再回到學校教授排隊理論的課程三個小時,這三個小時感覺是有史以來最漫長的上課時間,已經上了很多年的課程,即使再不專心也能夠流利地順暢完成,壓抑自己不可以講閒話,否則在那種熱情之下會沒完沒了,於是像個機器人一般完成自己該做的事情。 香港200萬人上街頭抗議,成千上萬勇敢的年輕人在這個時代革命,為什麼他們要承擔這樣的責任,為那塊土地的自由犧牲奉獻?裡面有個年輕人說他到現在為止一直都沒有被抓,一輩子的運氣大概都用完了。 年輕的時候,到野百合運動的中正廟去靜坐,當然沒有告訴父母,順利離開沒有衝突,沒有看到任何鎮暴警察的影子。太陽花的時候,情況相當的緊張,連上去看自己兩個在那邊待了很多天的碩士班指導學生,在美國的同學還擔心的提醒我:千萬要小心。但這場運動最後也和平收場。 跟香港比起來,近代台灣年輕人的運氣就是這麼好,或許那種流血革命的情況是在我們的前輩身上經歷過,但未來會怎樣其實還不知道。 自從太陽花運動之後,我就自我克制再也不踏入香港一步,2017年王美花帶領的以色列資安訪問團行程過境香港,我是唯一一個沒有經過香港的人。這幾年也收到了不少來自中國莫名其妙的邀請,中國、香港、澳門甚至在其他國家辦了什麼活動邀請我去當貴賓,也有所謂中國的學者寄來幾次他所謂內部的機密資料,我不僅沒有任何回應,也從來沒有打開過。 之前我去過香港很多次,維多利亞港、半島酒店、迪士尼樂園等等都是熟悉的景點,香港理工大學更是參加會議的地方,看到電影裡面大學校園的場景,不由得地搜尋自己記憶中的鏡頭與其對照,是天堂和地獄之間的差別。 看這部片的時候腦海裡面一直在想: 為自由要付出什麼代價? 為個人的自由要付出什麼代價? 為社會的自由要付出什麼代價? 誰來付出這些代價? 活得夠久的人都知道,為什麼而活著相當重要,會吃飯呼吸滿足動物的慾望,也可以算是活著,但那樣活著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太陽花運動的時候,説服我出來的那個法官朋友講:要保衛台灣就是靠這些年輕人,那種在威權和法律的束縛之下,不顧一切,真正讓台灣活著的是這種力量。 願意為自由付出代價的人,動機其實很單純,也不是什麼想當英雄的力量在背後驅使,他們只是不想像蛆蟲一樣的活著,自己是騙不了自己的! 自由是不怕失去什麼或實際上沒有什麼可失去,當沒有自由的時候,其實是一無所有!  
李忠憲 2022-03-09
俄烏戰事 將資訊戰推到新高度

俄烏戰事 將資訊戰推到新高度

  俄羅斯自二月底揮軍烏克蘭後,所有的消息面都由烏國掌握主動攻勢,其中包含心理、認知、輿論、訊息、假消息等各種領域的混合戰,已將傳統「政治作戰」進化為現代「資訊戰」,且提升到戰略等級的新高度。 烏國總統澤連斯基每天、甚至重要時段就直播,表達死守到底得決心,並譴責俄國的「師出無名」及各種屠殺平民的惡行惡狀,還在戰事最吃緊時傳簡訊給國民:「活下來,戰後我們一起吃飯」等語令人動容,加上掌握話題主動權:空戰英雄「基輔幽靈」、不分男女老幼的「人民戰士」、反侵略三寶(標槍、刺針、NLAW)、被擊毀或沒油遺棄的俄軍裝備、訓練不足的俄國士兵等等話題,不斷搶戰臉書、推特、YouTube等社群媒體的熱搜,但又嚴謹的沒有報導相關烏軍行蹤,使得國際輿論(除了白俄、中國)一面倒支持烏克蘭,逼得歐盟各國政府在民意的壓力下緊急給予軍備及人道的援助,連馬斯克都支援了星鏈衛星,使得俄國無法封鎖烏國的網路,這些作為成功將烏國塑造成歐洲阻擋俄國的守護者,也將俄國及總統普廷塑造成「反人類」的入侵者。 反觀俄國由於出兵不具正當性,加上後勤不濟,經過烏克蘭的反宣傳,呈現出戰事進不順、士氣低落、丟盔卸甲、棄車逃跑的狀況不斷被放大,甚至開放俄國媽媽上網認領戰俘,現在還有來自各國的義勇軍及旅外僑民不斷加入參與這場正義之戰,烏國所做完全符合政治作戰中的「鞏固自己、團結群眾、瓦解敵人」。 國軍可以思考: 一、 組織調整:將目前已不留守值星的輔導長、政戰士集中到心戰大隊,經營國內外的社群媒體,以進行相關準備。 二、 加強網路行銷相關訓練:含關鍵字、直播、數據分析、視覺化回報、增加流量及議題操作等訓練,不要只會傳統的心戰喊話。 三、 採購設備:如何在開戰後不被斷網、斷訊、封鎖帳號,成為重要的課題。 國軍的政戰制度此時更應參考烏俄戰事進行組織及功能調整,以因應世界潮流。 (作者是企管博士、醫療業主管)
諸葛風雲 2022-03-09
黑桃就是黑桃 台灣就是台灣

黑桃就是黑桃 台灣就是台灣

  美國前國務卿龐皮歐三月四日在台北發表公開演講,最令人耳目一新的一段談話,莫過於呼籲美國政府應該「外交承認」一個事實既存、主權獨立的中華民國(台灣)。這是吾人記憶所及,台美一九七九年斷交以來華府卸任外交國安高層的首次類似陳詞。 龐皮歐特別強調純屬退休官員的個人看法,外界也不致解讀為若合現今拜登政府的政策思考,我外交部發言人即時而適切地表達尊重,惟不做評論。但是龐氏公開道出肺腑之言,主張對二千三百萬自由民主愛好和平的台灣人民,給予一個遲到卻應享的「外交承認」,他的剴切心情,溢於言表。 筆者派駐華府期間,曾在龐氏國務卿任內數度應邀代表我政府,進出國務院出席由龐氏主持的部長級國際會議及頂樓國宴廳的餐會,討論有關打擊「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台灣參與提供掃雷資金,捐助行動醫院及難民人道援助等)、國際宗教自由、民主社群大會等主題。為慎重起見,代表處事先再三與國務院主辦單位確認筆者佩掛名牌、座次卡、站位卡、會議名冊的稱謂,避免出現不恰當或爭議性的狀況。畢竟在外交工作上,任何細節都可能暗藏玄機,不容輕忽。 美國國務卿龐皮歐對中國態度強硬,多次譴責中國人權問題,令中國官媒刊文嗆是國際亂源。(法新社)     實則國務院官僚體系對處理敏感的台美互動,也是謹小慎微,據側面瞭解主辦單位不止一次請示後,獲得的指示被形容為「黑桃就是黑桃(call a spade a spade)」,直譯「是什麼就是什麼」!職是之故,筆者的名牌,和全體出席人員與龐氏的同框大合照,龐皮歐以主席身分指名筆者發言,或會場大螢幕顯示發言國家,一路「台灣」到底,不多也不少!國務院高層認為「台灣就是台灣」,不需模糊遮掩,用心不言而喻。 徵諸龐皮歐一貫的友好態度,除了解密「六項保證」,公開申賀蔡總統連任,指示高階官員接待訪問華府的賴副總統當選人,更在離任前夕,宣布解除長達四十多年台美交往限制的「內規」(台灣駐美人員感受尤深),印證他此行在台北的公開主張,應是剛好而已!台美透過深化互信與共同努力,關係從「正常化」進一步「正式化」,包括駐美代表處適時更名,吾人應可合理期待! (作者曾任我國駐美代表)
高碩泰 2022-03-09
美國的人民車隊終於進到華盛頓DC

美國的人民車隊終於進到華盛頓DC

03/08/2022星期二 美國的人民車隊終於進到華盛頓DC,不過因為沒有阻擋交通,也因為烏克蘭戰爭,只得到很少的注意。不過路人的歡迎與一個月前在加拿大一樣熱烈。 數以百計的大貨車形成兩英里長的車隊,在星期日列隊進入首都,但是根據新聞畫面,他們只占據一條車道,加上是周末,只輕微影響交通流量。之後昨日在首都外圍64英里的公路(約一百公里)慢駛,以引起政府注意,取消對Covie-19的護照規定。下圖右是這些貨車在DC外圍Silver Spring 經過一個高架橋時,受到當地居民的歡迎。 據稱這車隊在環城公路上繞了兩圈。組織者說,雖然在首都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但是由加州開來的一路已經得到相當熱烈的歡迎跟支持。 不過他們經過的地方已經有多個州取消了對Covie-19的限制,只是拜登政府(跟加拿大杜魯多政府一樣),至今仍然不願意取消貨車司機出入境的疫苗護照規定。 據說這車隊的組織者今天會在華盛頓與多名共和黨參議員見面,包括Ted Cruz,Ron Johnson等,同時繼續在DC外圍環繞一次。
袁曉輝 2022-03-09
厚植戰力的新一代教召

厚植戰力的新一代教召

今年三月起國防部以提升戰備成效、維持後備戰力為由,改成新制教召十四天。第一批教召員報到日,透過媒體看到男女朋友十八相送的畫面,就像小時候看到爸爸在戒嚴時期被派去外島當兵一樣,讓人不禁想問:「是有這麼危險? 」「還是媒體想讓觀眾知道,這是史上最硬的教召?」 首批14天新制教召上周六正式啟動,陸軍步兵206旅為今年第一個驗證單位。(軍聞社提供)   想想以前父親的年代,七、八O年代,新兵訓練為期三個月,教召為期二十一天,之後因為台海情勢緩和,慢慢遞減訓練時數,直到現今的四個月兵役。台灣數十年來無戰事,替代役盛行,年輕人當兵吃不了苦,也難耐體能操練,天氣炎熱就收操,戰鬥教練動作要求也不高,訓練時數不足,加上軍中人權抬頭,周休二日伙食超優渥,與九O年代的我輩又差了一大截,難怪乎戰技不夠紮實。 看看國防部公布的教召流程,前三天的適應教育,第四到第十天的射擊和戰鬥教練,第十一天是營備戰任務訓練,第十四天就準備解召了,依照這樣的計畫,真正有操練的時間大約十天,與小孩的童軍營活動相差無幾,「嚴格訓練」或「加強戰技」似乎還搆不上邊。 現代戰爭是科技化的決戰,電腦通訊是工具、遠端監測是手段、真正可以給敵人迎面痛擊的卻是正面交鋒。所以軍人應該有優於常人的體能、戰技、榮譽和信念,後備軍人戰力對我國而言是絕對需要精實的一部分,嚴格訓練體能、強化精神戰力更是刻不容緩。以現役的軍人結構,志願役與義務役的比例,真到戰時恐怕完全不敷使用,義務役形同砲灰無益於作戰。徵兵制是否該因應台海情勢嚴峻而恢復,需要當政者的智慧考量。 (公務員)
楊永綨 2022-03-08
美國會吸取什麼教訓?

美國會吸取什麼教訓?

最近有兩個美國代表團同時來到台灣。一個是以美國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為團長的美國總統拜登的特使團,一個是前國務卿龐皮歐,他們一朝一野、一武一文,但來台講話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教訓」。 穆倫在與賴清德副總統會晤後誠懇的表示,烏俄情勢下,美國也學到相當多教訓,他認為危機也是轉機,可以重新省思過去的做法。台灣是一個民主燈塔,美國樂見台灣持續繁榮下去,賴的意見,代表團將會帶回美國華府討論。龐皮歐則在記者會上強調,很多人擔心承認台灣是種挑釁,但真正的挑釁是因害怕觸怒壞人而未能展現決心,反而助長威權國家的冒險主義,烏克蘭就是個教訓,我們不該重蹈覆轍。龐皮歐是不是在回答穆倫要帶回去討論的問題? 這次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事件,歐洲一些國家領袖被普廷所欺騙,美國的情報則相當精準,然而卻缺少相應的對策,甚至帶有歐巴馬時代的失敗主義觀念,不是幫助烏克蘭如何抵抗侵略者,而是一早表示不會出兵,準備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營救出來。所幸,烏克蘭總統與人民以自己的熱血捍衛國家,稍微扭轉了他們的觀念。西方國家也以軍事介入以外的其他可能性來援助烏克蘭。但是拜登的不出兵底牌讓普廷有恃無恐,甚至以核戰來威脅,拜登也在這面前顯得恐懼,又開始忙著安排烏克蘭如何組織流亡政府。這些不是不可以做,然而放出風聲是在瓦解烏克蘭人的在地心防以便早日結束戰爭嗎? 大國擁核本來就是一種恐怖平衡,如果拜登顯得害怕,失掉這種平衡,恐怕才真正引來核戰。請問,在美國核保護傘下的國家,還能信任美國嗎?那要不要自己發展核武來保護自己免受核國家的欺凌?如果對核戰表現的如此恐懼,當年甘乃迪總統與赫魯雪夫在古巴的對決是否錯了? 西方國家當然不能貿然出兵烏克蘭,但是如果烏克蘭最後就要亡國成為俄羅斯殖民地的關鍵時刻,出兵就不應該是被排除的選項。西方國家拒絕出兵烏克蘭的理由,是烏克蘭不是北約國家。然而北約出兵前南斯拉夫聯邦呢?美國出兵波斯灣呢?台灣在聯合國還沒有席位,還不是任何軍事條約組織的成員國,還沒有得到美國正式承認,據說這種「戰略模糊」可以避免觸怒中共,然而普廷不正是利用烏克蘭要加入而還沒有加入歐盟與北約的「模糊」時候先下手為強? 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希特勒出兵波蘭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波蘭是中立國家,阻擋得了侵略者嗎?盟軍的介入引發二戰爆發是錯誤的嗎?當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留下一句名言「在戰爭與屈辱面前,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得面對戰爭!」這才是真正的教訓,然而為何許多政治人物還是忘記了這一點?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林保華 2022-03-09
台灣新國家想像

台灣新國家想像

  大英帝國成為君主立憲國家和法蘭西帝國廢皇帝而成為民主共和國,兩個國家的民主轉型都以議會包容自由資本主義的右翼、保守路線,以及民主社會主義,兼容並蓄。大多歐洲國家也一樣,成為近代世界的政治範式。不像俄國沙皇帝國被革命推翻以後,孟什維克的議會民主制被共產主義的人民民主專制取代,經歷了蘇聯時代,解體後的俄羅斯仍然無法像主要歐洲國家真正走在民主的坦途。 清帝國被推翻,口號是民主革命,其實是民族革命,「驅逐韃努、恢復中華」才是真正的動力。中國國民黨以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為名、其實是為鞏固國民黨中國,面對中國共產黨的共產黨中國夢,什麼政治協商會議,各懷鬼胎。左右輪替根本不可能,硬是被革命推翻、取代。前者卅八年歷史;後者已七十三年──中華民國流亡來台也存留這段時間。 中華民國標榜民主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榜人民,其實都是黨國心態。因為革命前的清帝國是異民族統治,中華民國無法以立憲國家的形式存在,憲法中總統以虛位元首的設計,其實是有任期的立憲君主,但蔣介石時代就擅權了。這也導致無法政黨輪替執政,只能再武裝革命,改朝換代,就像推翻清帝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更標榜中國共產黨統治,以寡頭分享統治權力,後來也立下世代交替的準則。其實權力鬥爭現象嚴重,碰到毛澤東、習近平,規矩就破壞了。藍色革命,中國國民黨夸夸其民主、自由之言;紅色革命,中國共產黨夸夸其人民、社會,但傳統中華帝國堂皇思想包裝的邪惡權力意識烙印在骨子裡。 近代政治思想產生的民主化,在歐洲有君主立憲和共和制,更在自由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潮發展。歐洲的政治樣式以議會統籌了國家民主化的實踐。中國和俄國就模仿了歐洲形式,但據以變形,無法達到政治安定。美國是大英帝國殖民者在美洲殖民以歐洲發展出來的自由、民主思想,建立的新國家,只有兩百多年歷史,卻是近現代移民嚮往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榜社會主義新中國,黨政軍特移民多,台灣舊時代的中華民國黨政軍也一樣。 其實,台灣追求建立一個共同體新國家,就像美國一樣。想像兩百多年前,美國獨立先賢,來自大英帝國本土的殖民者在地位,追尋建立一個by the people、of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的新國家,成為移民首要之國。生活在台灣的人們,應如是觀。台灣的新國家想像屬於對自由、民主有憧憬的所有生活在台灣、不分先來後到的人民。 (作者是詩人)
李敏勇 2022-03-09
拜登終於宣布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

拜登終於宣布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

03/08/2022星期二 拜登今天終於宣布,美國會及時終止對俄羅斯進口石油及天然氣。他說這是兩黨一致的意願,他沒有說的是,最新民調美國有71%的國民表示,支持不再由俄羅斯進口能源,即使要付更高的油價都在所不惜。 拜登這是再一次證明,他是由「後面領導」。現在壓力大了,才採取行動。 (Win McNamee/Getty Images) 但是拜登不僅沒有承認自己政策的失敗,反而用許多謊言掩飾他的失敗。例如川普任內用了後面三年時間達到能源自給自足,(七十多年的首次),還有剩餘外銷。但是拜登說:不是我的政策阻止石油開採,都是因為Covid-19延阻了(經濟發展),我們現在開採的石油,跟川普上任第一年的開採數量相同。 這句話我也聽白宮發言人沙琪說過幾次。但是聽的人都是白癡嗎?川普上台第一年是奧巴馬剛剛下台,那是奧巴馬的開採量。你為什麼不跟川普最後一年相比?那才是他的政績。 拜登又說,(他禁止在國有土地開採石油),但是只有10%的開採執照是屬於國有土地,其他九成都是私有土地,而目前政府發出的九千開採執照,都沒有人動工開採。所以不是他的責任。這完全是謊言。拜登上台第一天的行政命令,除了禁止在國有土地開採,也禁止Fracking方式開採,此外還有多如牛毛的環保附帶條件。我們在加拿大非常清楚這些條件。他們可以列出五百項條件,讓石油公司卻步。不僅如此,現在有現成的例子,任何一間石油開採工程都有可能受到環保組織訴訟,要求法院發出禁制令,而任何一個左傾法官都可以裁決他們勝訴。工程就要停頓。 石油公司說,開採石油工程(經費)浩大,他們不想全部準備好之後受到騷擾,阻止,血本無歸。難道說有這麼好的賺錢的事,石油公司都不去做? 記得川普說他在任內取消了兩千多「箝制經濟發展的規定red tapes」,就是說,以前的政府每天添加規定,讓生意人做任何事都很困難。他舉例子,過去建造一條公路,平均要等18年,最多時等21年。才得到各級政府(官僚)批准。這期間預算可能已經提高了一兩倍。但是在他整頓之後,只需要兩年左右。而拜登一上台,最擅長的就是將這些條例又加回去。鑽石油的阻力就這樣一夜之間出現了。 另一個謊言是,油價上升都因為烏克蘭戰爭。誰都知道在俄烏戰爭之前的大半年,美國汽油零售價已經是直線上升,還導致40年來最高的通貨膨脹率。現在居然將所有責任放在俄羅斯身上。他真是以為國民健忘到這種程度。 說了這樣多謊言之後,拜登繼續強調,綠色能源是他的方向,這不是跟前面說的都相反?真是自打嘴巴。而且再度警告(石油公司),說他們趁機抬價的行為不可以容忍。這是沒有證據的指控。當然你不要寄望媒體去事後fact check,找出他的謊言。(如果是川普,他們會同步fact check,說他又說了多少謊言。) 拜登說了13分鐘之後說「我知道你們有很多問題,但是要等這些問題釐清之後才告訴大家。」之後就轉身走了。因為大家都知道,他正在跟委內瑞拉,伊朗,沙地阿拉伯等國商量買石油,取代俄羅斯的進口。這些都是沒有面子的事,他能說甚麼?一個是跟俄羅斯一樣的獨裁共黨政府;一個是視美國為寇讎,要消滅以色列的中東惡魔;另一個也被認為是資助恐怖份子的政府,還被證實暗殺了一個反對他的新聞記者卡休基Jamal Khashoggi。現在他是擺脫一個惡魔,再去跟更多的惡魔接頭,只因為他不要實施川普的正確的能源政策,只因為他要討好極端左傾的環保組織。
袁曉輝 2022-03-09
訴諸「環保」名義干預個人自由

訴諸「環保」名義干預個人自由

引用: 「環團也說,環保署也有責任,應考慮限用這些免洗的拋棄式生理用品。」   在我們這個時代,只要訴諸「環保」的名義,不管提倡對個人自由作多大的干預,都能披上一層貌似進步的美麗外衣。這些倡議對私領域的干預程度之深,簡直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而且還可以自居「公民團體」。 註:報導出處請參留言。 報導出處: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852871 NEWS.LTN.COM.TW 衛生棉、尿布年產約20萬噸垃圾 環團建議考慮限用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陳怡凱 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