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她的先生名字叫做許朝宗

她的先生名字叫做許朝宗

婦人挺著大肚子,來到基隆和平島想找尋已消失一陣子的先生,望著冷清清的大海,內心興起一股想跳海尋短的念頭,但又突然想起自己的兩個孩子,一個八歲,另一個才六歲,她如果真的死了,那兩個孩子要怎麼辦,想著想著,她就這樣獨自在海邊哭了起來.... 眼看先生留下的錢就要用罄,經濟即將陷入困境,為了孩子,婦人咬牙開起了小雜貨店,賣些糖餅、水果等,就這樣,她每天清晨三、四點就要起床,洗衣、劈柴、飼豬、餵小孩、出門補貨.....一路忙到半夜12點多,日復一日,省吃儉用的供孩子們讀書,也撐起一家的生計。 婦人的名字叫做許江春,她的先生名字叫做許朝宗,是八堵火車站的副站長,在1947年3月11日的『八堵車站事件』,被澳底砲臺臺長史國華所率領的士兵給帶走,從此音訊全無。 先生是火車站副站長,太太是礦場老闆的女兒,育有兩個孩子,即將迎來第三個小孩,他們本該是幸福美滿的家庭,卻沒想到會遇到野蠻的士兵,讓原本屬於他們的幸福進行曲就此變了調.... 照片來源: 聯合報(許江春女士)
Devan Cheng 2024-03-11
為什麼會有台灣人恨她?

為什麼會有台灣人恨她?

今天我看新聞,很多親中的媒體都在炒作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在民調中的「仇恨值最高」這件事情。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首先,我不太清楚為什麼台灣的媒體經常愛使用「仇恨值」這個詞。在我的印象中,別的國家有關政治的用語中,似乎很少用到這個詞。在民主國家,所有政治人物都在用自己以為正確的方法,來為國家做事情。你可以喜歡或不喜歡、支持或不支持,但用「仇恨」這個詞,我認為還是有所誇大了。 而且管碧玲這些天,就金門翻船事件,和中方周旋,為了維護台灣的尊嚴與主權,據理力爭。並沒有做出任何傷害台灣的事情。如果要說是對岸,對管碧玲懷恨在心,尚可理解。為什麼會有台灣人恨她?這些恨她的台灣人,為什麼要站在對岸的立場思考問題? 難道翻船事件之後,立刻卑躬屈膝、對於對岸的要求言聽計從、把相關海巡署的職員送到對岸接受中國法律的審判,是正確的處理方式嗎? 海巡署的官兵,是為了守護我們生活在台灣的每一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不辭辛苦,冒著風險守衛海疆的。作為海洋事務的主管官員,出事的時候,全力守護部下,不正是她應該做的嗎? 如果部下在工作上出現瑕疵、或者做出不符合規定的事情,自然有法律和內部規定可以處理。那是台灣自己的事情。現在還在和對方交涉,台灣社會需要的是團結才對。 最近有一種危言聳聽的聲音,好像是說,因為海洋委員會處理不當,可能會引發戰爭。但是我們看到,事發之後,中國軍隊沒有正式表態、人民日報也從來沒有提及過金門這件事情。人民代表大會上,不管是李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還是王毅外交部長的記者會,也都沒有提及金門這件事情。說明,對岸也不想把事態擴大。 對岸去年剛剛提出福建省的「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目標。如果金門的對立升級,對福建的經濟打擊也很大。現在對岸的種種操作,就是想借這一場翻船事件,製造台灣內部的對立、分化台灣社會。大家千萬不要上當。 #矢板明夫  
矢板明夫 2024-03-11
有人可以教教翁曉玲憲法跟邏輯嗎?

有人可以教教翁曉玲憲法跟邏輯嗎?

有人可以教教翁曉玲憲法跟邏輯嗎? 人民直接選舉產生的,除了立委之外還有總統。對於人民用558萬票(40.05%)選出賴清德作為國家元首,翁曉玲認為他代表性不足,需要二輪投票;但作為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的1/13,國民黨只拿了476萬的政黨票(34.85%),翁曉玲卻認為她自己以及國民黨立委可以舉著「代表人民」的大旗做任何事,包括解任官員與監委,繼續說下去可能就是解任總統及大法官,甚或是解任國營或民間企業董事了,因為在她不能受大家評論的憲法觀裡,立委代表民意,人民最大,所以立法院在所有憲法機關裡也最大,立委可以解任任何憲法機關的人員。 但如果照翁曉玲的這邏輯,獲得最多民意支持的是單獨獲得558萬張選票授權的賴清德,那麼賴總統是不是也可以解任國民黨的不分區立委?因為他所代表的民意比妳純也比你多,你翁曉玲充其量代表476萬/13,賴清德個人就代表了558萬民意,「民意」是可以這樣用的嗎?各憲法機關是依照「憲法」的權限劃分,各司其職,相互監督與制衡,那些監督與制衡的機制是寫在憲法裡,立法院沒有比較大,與其他機關間更不是上對下的關係。以民意為名,自行創設出超越憲法的機制,到底是在哪裡學的憲法?  
taiwandreamer 2024-03-11
不能讓國共聯手的不在籍投票得逞

不能讓國共聯手的不在籍投票得逞

中國共產黨處心積慮要併吞台灣,國民黨日思夜想重返執政,兩者只要達到目的都可以不擇手段,國民黨在本屆立法院取得相對多數後,不思如何福國利民,卻是優先推出許多極具爭議且違憲的法案,不過,卻都是有利於國民黨勝選的法案,尤其是不在籍投票,其動機及目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所以全民應該要反對到底,不能讓國共得逞。 圖為今年一月底(24日)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左)、王鴻薇(右)、陳玉珍與立委當選人廖偉翔等人所舉行的「藍委正式提案立法『不在籍投票法』!保障人民選舉權」記者會。(資料照)   所謂不在籍投票就是可以不用回到戶籍所在地投票,也就是可以透過通訊方式投票,這就是中共最想要的模式,國民黨口口聲聲說,歐美先進國家都是這樣,但想請問國民黨的是,歐美先進國家有像台灣一樣的處境嗎?假設今天有幾十萬台商在中國各地進行投票,是要在中國的公安廳進行嗎?這些台商可以照自己的意志選舉嗎?所以我認為,這不但是台灣國安問題,更是存亡的問題,如果讓國共聯手的不在籍投票得逞,那台灣的民主就可以由中國操控,國民黨鐵票增加,每選必贏,台灣政權成為中國的傀儡,中共不戰而收服台灣。 此次2024年立委選舉,國民黨成為國會最大黨,許多投票給中國國民黨的人都已經感到汗顏及後悔,希望台灣人早日覺醒,識破中共詭計,否則台灣民主將在中共的認知戰滅亡,屆時將後悔莫及,無以復加。 (科技公司主管)
阿興博士 2024-03-11
憑什麼只標售給財團建商?市地重劃部分土地應興建社會住宅

憑什麼只標售給財團建商?市地重劃部分土地應興建社會住宅

台中市標售市地重劃抵費地,引起內政部長林右昌、台中市長盧秀燕互槓。起因於台中市以高於市價兩成標售123筆土地,金額逾200億元,林右昌建議暫緩標售,以成本價讓售中央,做為興建社會住宅用地;盧秀燕認為前瞻計畫、營養午餐、老人健保補助等經費不足才需賣地,除非中央直接給一千億元,並稱林右昌擔任基隆市長也有賣地,林右昌說只是賣「面積極小的畸零地」,戰爭一發不可收拾。 台中市標售市地重劃抵費地,引起內政部長林右昌(右)、台中市長盧秀燕(左)互槓。(資料照)   台灣早在日治時期就有市地重劃,是執行都市計畫常見地政手段,都市發展利器,可提供公共設施及建築用地,消除舊市區窳陋情形,有存在必要。但如雙面刃,將帶動周邊房價上漲,令人望屋興嘆。基於公共利益立場,筆者贊成林右昌建議,保留部分抵費地,做為地方或中央儲備社宅用地,其餘則尊重市場機制,辦理標售,將售地收入用來填補重劃工程費用,並做為後續新興重劃區開發基金。 法規面上,依「市地重劃實施辦法」規定,重劃土地所有權人共同負擔公共設施包含道路、溝渠、兒童遊樂場、鄰里公園、廣場、綠地、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停車場、零售市場等十項用地。近年房價高漲,國人痛苦指數飆高,或許中央主管機關可思考修改法規,將只租不售的社宅,納入重劃公共設施之一,減輕社宅用地不足問題。 另一方面,業界普遍認為,市地重劃應用到都市更新,為先進國家所重視,未來隨著環境生態保育潮流,都市素地開發範圍勢將減縮,建築用地取得更加困難。惟經統計,全台被劃為「公共設施保留地」共有2.5萬公頃,政府財政困難下,無法編列預算徵收,等同是無限期占用人民土地,民怨迭起。在素地難以取得下,人口密集老舊社區又無法整合重建,中央及地方政府應加速解編公共設施保留地,以市地重劃整體開發,增加住宅供給量,以量制價,減輕房價不斷攀升壓力。 (服務業)
黃麗玉 2024-03-11
謝國樑必須回應四個疑問

謝國樑必須回應四個疑問

看到NET今天廣告的這則表格,謝國樑必須好好回應四個疑問,這些都是要繳給基隆市民(庫)的錢… 1. 「固定權利金」,為什麼謝國樑要選擇1500萬,而不要3888萬? 2. 「年入庫金額」,為什麼謝國樑要選擇3835萬,而不要8361.8萬? 3. 上述項目,不僅謝國樑幫基隆市民選擇最不利、最少的,為什麼得標者竟然也只投與底標完全一樣的金額,一毛都不增加卻能穩穩得標? 4. 「20年維護重置經費」,為什麼謝國樑選擇1.5億,而不要4.08億的?  
王定宇 2024-03-11
看來還沒完全走出來

看來還沒完全走出來

最近看到國民黨提出一堆想要修改選舉規則的法案,什麼二輪投票啦、不在籍投票啦,剛結束一場大選就在搞這些,看來還沒完全走出來。 一輪投票得不出國民黨想要的結果,所以他們想要二輪,可是如果第二輪國民黨還是輸怎麼辦?到時再修法改三輪投票?這樣改來改去恐怕也不是辦法。 國民黨要就大方一點,少在那邊枵鬼假細膩,建議可以效法前人11次革命才成功的精神,直接提案要求改為11輪投票。11次聽起來很多,但規則很簡單,其中只要有1次國民黨贏了,就提前結束選舉,這樣總滿意了吧? 可是如果真的很不幸,選民不識抬舉,第11次還是沒有讓國民黨贏怎麼辦?這也很簡單: 「這是一個不公平的選舉!我們準備要提出,選舉無效之訴(破音)!」  
林俊憲 2024-03-11
為什麼大家都不知道?

為什麼大家都不知道?

不知道投給大國民黨跟小國民黨的七百萬選民,有多少人知道,他們投給大小藍之後,其實大小藍根本沒有在推動對國家台灣有益的法案 . 全部都在積極推動出賣國家、或是幫助自己進行政治鬥爭的恐怖法案 . 你說,那為什麼大家都不知道?因為傳統媒體被白藍控制,年輕人每天都泡在抖音裡面,又怎麼會知道台灣正在危急存亡之秋呢?  
TW觀察人 2024-03-11
關注美國總統大選走向對世界與台海的影響

關注美國總統大選走向對世界與台海的影響

  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在本月的「超級星期二」(Super Tuesday)後,川普與拜登幾無懸念將再次於年底的大選對決,這形同是2020年總統大選的延續戰,在美國二戰後,由兩位同屆競選者再戰一屆是空前的紀錄。可想見對美國國內將造成不小影響,同時也對於世界未來政治經濟的走向,甚至對台灣都有難以預料的風險。 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在本月的「超級星期二」(Super Tuesday)後,川普(右)與拜登(左)幾無懸念將再次於年底的大選對決。(報社合成/歐新社、路透社)   2020年總統大選可說是美國歷屆選舉以來,最激情關鍵的一次,雖然差距並不若2000年大選接近,但國內兩黨支持者對於選舉結果不滿與不接受,甚至最後演變成國會暴動事件,倒是美國史上的頭一次,也成了川普之所以能夠再戰的重要底氣。當年,台灣內部也為了支持誰成為總統,誰會對中國比較友好等,均有相當多論戰,特別是當年還有疫情,因此各界都對於選舉結果相當憂心。 我仍記得,自己在三年多前曾投書指出,拜登當選並不存在所謂民進黨押錯寶問題,也不會因此大幅改變美國對中貿易戰路線,特別是拜登屬於知台派,也曾訪台,特定人士不應擴大解讀結果。過去三年半也印證,拜登政府確實延續川普時代的抗中路線,甚至有相當長時間沒有拜習會,更不用說至今拜登都未曾訪問中國,這是美國歷任總統的創舉。台美更簽署「台美21 世紀貿易倡議」,是自1979年以來台美貿易協定重要的里程碑。由此可知,不管年底選舉結果如何,我認為台灣政府將依舊維持對美友好的總體路線,相信賴清德、蕭美琴都對此駕輕就熟,只要行政立法對美支持,台美關係定能持續合作! 這次拜登總統的國情咨文演說,特別在提到烏克蘭之後,罕見的提到他同樣會為保護台海和平而努力,已經由此可見,台海議題已經是進入美國國政討論,甚至可以預見也是美國總統大選論辯中的課題。相較於近期中國在台灣附近挑釁不斷,試圖在海巡議題上對台灣製造恐懼,甚至是內部分裂,我認為在美國的密切關注下,不論是習近平或王滬寧等對台工作領導高層,應該都不認為能在台灣議題上進一步討到便宜 不過,在國防與產經面向上,就值得更高度關注對台灣的影響。由於川普政府時期曾宣布售台的F-16V戰機,已經延遲交付台灣,是否能如期在2026年達到成軍的承諾,拜登政府與川普的立場就需要特別留意。另一方面,若按照共和黨多年的傳統,若美國最後選舉結果有變,台灣爭取先進武器的軍售清單,則也必須要有該做的沙盤推演,不可過度保守,務必要為台灣利益做最大努力! 至於產經面向上,雖然各界預測美國將會在年底降息,而這又對於股市走向高度相關,也牽動台灣與全球通膨可能的走向,但川普與拜登對此的態度是否一致,也是未來幾個月政府必須密集注意。尤其是台積電美國補助問題,雖然早在拜登上台之初就已在美國進行設廠工作,拜登也親臨剪綵,但有關晶片法的補助,台積電能否順利取得美國補助,也將牽動後續台積電的全球佈局,也影響台灣擴廠計畫。川普曾明言,若上台之後必會特別關注台灣的半導體商,是否也將課重稅,這部分台灣政府也必須要做好溝通,不宜在半導體產業積極向海外布局同時,卻增添太多不確定性。 總體來說,美國當前對台灣影響最大的兩大支柱就是經濟與國防,這兩項也是和美國政府運作有高度連動關係,是接下來期間外交部、國防部、經濟部等都需要審慎留意,「台美21 世紀貿易倡議」是否未來也有變化,政府都必須留意不同陣營的態度。此外,川普與拜登對台海與烏克蘭議題態度是否有別,美國對烏俄戰爭介入程度大小,未來可能都將影響習近平對台政策力道。不過,我依舊堅信台美關係體質是越來越好,兩黨不論何者入主白宮,台灣政府都能有自信的應對,我也期許台灣國會不分朝野都能共同支持台美關係,特別是國會外交工作一定要繼續努力,為台美關係再創佳績! (立法委員)
邱志偉 2024-03-11
台灣要小心的破窗效應!

台灣要小心的破窗效應!

台灣要小心的破窗效應! 如果,濫權的謝國樑、及其違法招標的公務員與夜襲破門的警察們,都不必受到法律的制裁,相信所有奉公守法的公務員,都會感到被羞辱。 甚至,所有曾經也想從中接受廠商饋贈,長官「破格」提拔的公務員,也會蠢蠢欲動,心癢難耐吧。 政府資訊公開法,是民主政治中,為了落實國民知的權利,以及防止政商勾結,非常重要的法律規範。 政府採購法,更是公務員戰戰兢兢,謹守流程與規範的招標程序與規範。 基隆東岸廣場招標案的發展,從市長謝國樑拒絕公開招標結果的相關合約,到今天公務員在法律與社會壓力下,依法公開資訊後,真相逐漸被揭開。 請問,這個招標案的結果,符合社會一般常識跟政府採購法嗎?居然到今天,司法檢調都不必有任何態度。 請問,今後全台灣的公務員,到底是要聽縣市首長的一句話?還是要謹守政府採購法的相關規定? 基隆東岸招標案的最終結局,應該會是台灣究竟是不是一個法治國家;領人民納稅錢的全台灣公務員,服從長官命令與依法行政,倘有衝突時,究竟何者優先的最重要的示範吧。
陳增芝 2024-03-11
紀念二七部隊,代代相傳

紀念二七部隊,代代相傳

紀念二七部隊,代代相傳 今年紀念二七部隊,呈現的主軸是「代代相傳」。 41歲的二二八紀念館館長藍士博強調:「歷史不能遺忘,要一代一代相傳」。17歲的李恩齊說:「如果今天再發生不幸的二二八,我們這一代也會站出來對抗」。研究二七部隊的達人廖建超呼籲:「我們不能因為警備隊長黃金島、部隊長鍾逸人相繼過世,就不再紀念二七部隊」。 三位短講者不約而同,都在呈顯「紀念二七部隊,代代相傳」的精神。 昨天在寒風中,有兩、三百人參加。大家首先低頭沈思,由主持人陳彥斌朗讀紀念二七部隊的意義: 1、 悲慘的二二八事件,很多台灣人無端被抓,無辜被關,無緣無故被槍決。可貴的,是台中有一群青年勇敢組成二七部隊,對抗不義的政府。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因為不敢反抗的民族,是一個沒希望的民族。 2、 二七部隊深明大義,當國府廿一師兵臨台中,為免在市區引燃戰火,毅然退往埔里山城決戰。讓台中免於生靈塗炭的戰火之災。 3、 二七部隊弟兄,除了部份在戰役中犧牲。部隊長鍾逸人坐牢17年。之後的白色恐佈時期,警備隊長黃金島入獄24年、突擊隊長陳明忠22年、陳列珍33年......不計其數成員在黑牢中磨盡青春,但出獄後,仍然為台灣前途奮戰。呂煥章、蔡鐵城、古瑞明.....等,更是慘被槍決。 紀念二七部隊,為何吃飯丸?那是因為在動亂中,男青年投入二七部隊,對抗不義政府。女青年則集結起來包飯丸,提供二七部隊當伙食。這是台中男女青年,在二二八中一起保護故鄉的美麗佳話! 本文歡迎分享,但相片版權廖建超所有,請勿下載他用。感謝!
陳彥斌 2024-03-11
提案「藐視國會罪」的荒謬與不當

提案「藐視國會罪」的荒謬與不當

是的,美國有藐視國會罪,但是美國的藐視國會罪是立基於其憲政設計與權力分立的結構,輔以大量對國會議員的規範與要求!在野黨為擴權立法院,未能理解國內外制度便提出藐視國會罪修法,真的是竹篙湊菜刀,胡亂移植拼裝。 未能在今年選舉贏得執政權的兩個在野黨,在立法院藍白合,掌握了一定席次,使國會成為其唯一且重要的展演舞台,若不擴權,便縮小了表演空間。因此,過往大家期待國會改革的方向,是要強化國會的自律和透明,不料搖身一變,竟成了各種荒謬提案的展場。 荒謬之一就是提出要訂藐視國會罪。在野黨說是仿效美國,然而,美國的藐視國會罪是建立在國會兩院制及國會的調查權和聽證權上。美國沒有監察院,且國會調查權的使用更多用於立法必要性的調查而非監督性的調查。在我國五權憲法下,監察院執掌監督型的調查,立法院則以委員會與公聽會等方式作為立法必要性的調查,加以大法官已經說明:立法院雖非不得調查,但行政機關有不受調查所限的行政特權,且即便立法院要調閱卷證,也不能妨害司法偵查,因此,在憲法和大法官的解釋下,提案要擴大國會調查權,且規定只要不配合調查就要加以藐視國會罪,實在不知道立委們想像中的調查到底是要調查什麼?深感提案委員們的檢察官魂上身,實不應擔任立委而應改去申請檢察官遴選。 其次,美國有藐視國會罪,相對應的是美國對國會議員有與眾多倫理規範要求和懲戒規定。以眾議員為例,眾議院有倫理委員會和倫理辦公室,負責收受關於議員和國會行政人員的不當行為。懲戒時要成立調查小組,程序嚴謹,對行為不當的國會議員可以做出:要求道歉、罰款、停權或限制出席會議、公開譴責、驅逐出會、甚至褫奪議員資格等。美國紐約州共和黨議員桑托斯(George Santos)在二○二三年十二月就被驅逐出會,喪失國會議員的身分。 我國立法院,除了一個手段溫和,無甚效用的「立法委員行為法」,自律和懲戒規定寥寥無幾,面對不能罷免的不分區立委,幾乎沒有任何制衡和監督的手段。提案藐視國會罪的委員們,要學美國嗎?歡迎整套學起來。新任立委們不趕緊去修正立法委員行為法,規範委員們各種荒腔走板的行為,反而還要不當擴權去壯大自己表演聲量,藐視這樣的委員,說真的,剛好而已。 (作者為陽明交大科法學院教授)
林志潔 2024-03-11
中國排核廢「氚水」 逾日本9倍

中國排核廢「氚水」 逾日本9倍

報載,中國二○二三年版「中國核能年鑑」記載二○二二年中國核電廠排放的水當中,所含輻射物質「氚」的數量相較於日本東電福島第一核電廠核處理水年間排放量的上限,最多達九倍。這反映出中國「只准中國放火,不許日本點燈」的霸道心態,而筆者也好奇中國政權的好朋友︱「中國國民黨」會如何「監督」民進黨政府處理中國食品外銷台灣的問題? 猶記去年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核廢水排放入海,國民黨隨即出面批評民進黨政府,表示日本核廢水將污染海洋、連帶影響水產及鹽等民生用品,但問題是福島核廢水排放後,國際原子能總署對該核電廠附近海水進行獨立採樣和測量,均確認氚含量符合安全標準。但國民黨人士卻直指日本是全球公敵,甚至表示民進黨政府忽視台灣人民健康。 倘若國民黨真的是以台灣人民福祉為優先,現在有一個大好機會讓國民黨表現了,中國核電廠的何廢水排放量可是日本福島核電廠的九倍呢!當初福島核電廠排放「對人類與環境的輻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的排放量,就已經被國民黨批評得體無完膚了,如今中國核電廠的排放量可是九倍以上,相信「以國民健康為第一優先」的國民黨,一定會在立法院好好監督民進黨政府嚴格管制中國食品進入台灣,不然國人吃到高於福島核電廠九倍的核廢水食物該怎麼辦? 國民黨可是目前立法院「第一大在野黨」,國人可是非常期待國民黨嚴格監督甚至限制中國食品進入台灣呢!就讓我們看看國民黨是「以台灣為優先」還是「遇中共就腳軟」?我們睜大眼睛看著。 (作者為教育工作者)
廖觀湖 2024-03-11
蘇丹紅「不是合法食品添加物」

蘇丹紅「不是合法食品添加物」

廠商違法加蘇丹紅,本來就要嚴辦、重罰!這全台灣都同意。 蘇丹紅要禁的理由,是它「不是合法食品添加物」 你要申請合法成為食品添加物才能加 就是「農地農用」的意思 用途要符合 而且蘇丹紅主要的問題 是如果誤食過多 會有肝腎方面的問題 所以主要問題本來就不是致癌性 然而一大堆無良媒體 不停反覆在大標寫「致癌物蘇丹紅流竄全台」 明顯錯誤的標題,卻從來不反省! 王婦還反智反科學的亂罵食藥署官員 他沒有一個字講錯,你就靠大聲逼人家道歉 有個屁用?妳也不會變成科學。 你是人民的公僕,現在講錯的就是你 現在道歉,我叫你道歉就是上對下。 真的噁心,聯合報和許多媒體這樣刻意誤導的標題 我已經講過超過十次 聯合報麻煩道歉。
杜承哲 2024-03-10
這部電影為什麼在中國叫座?

這部電影為什麼在中國叫座?

台灣電影《周處除三害》最近在中國上映,不到一週票房賣出將近3.7億元人民幣(約16億台幣),力壓趙麗穎的《第二十條》、以及賈玲的《熱辣滾燙》等片,而且成績持續攀高。甚至有人預測說,有可能成為今年最叫座的電影。 有趣的是,這部電影在台灣的票房並不突出。大約只有5千萬台幣。可見,中國和台灣的觀眾,欣賞口味並不一樣。 這部電影的故事十分單純。描寫的是一個自認為來日無多的殺人犯,發現自己在台灣通緝要犯排行榜上竟然屈居第三,於是決定要除掉在他前面的兩個人。 這是一部崇尚暴力美學的電影。導演是來自香港的黃精甫。敘事方式有點像日本的北野武所拍攝的黑道電影,登場人物一言不合就開槍,殺人者和被殺者之間並沒有深刻的矛盾。而且,殺人者不僅要殺自己想殺的人,連周圍的嘍囉和隨從也要一併幹掉。 說句老實話,我個人認為,這個電影的故事和節奏,和今天的台灣社會並不太符合。或許能夠吸引一些年輕男性觀眾,但其他族群應該不會太喜歡。 讓人感到奇怪的是,這麼一部可能存在爭議的電影,為什麼能通過中國當局嚴格的審查、在中國國內的電影院上映呢? 我認為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是電影中的中國要素。因為片名來自《世說新語》中「周處除三害」的典故。主人公名字叫陳桂林,讓人覺得非常「中國」、感覺「台灣並沒有去中國化」。這一點中國當局很喜歡。 第二、影片描寫了很多台灣社會的陰暗面。有黑道、槍戰、黑醫、還有邪教和愚昧的民眾。如果不了解台灣的真實狀況,只看電影的話,會以為台灣是這樣一個「弱肉強食、民不聊生」的地方。 至於這部電影,為什麼在中國叫座?我認為和這幾年經濟不好、當局對言論管控越來越嚴格、很多人生活越來越壓抑有關。看到電影裡,小人物用暴力反抗社會、大開殺戒的故事,會達到舒壓的效果。在中國的網路上,對「周處除三害」最多的評價是:這是一部「爽片」。 #矢板明夫 圖:電影海報  
矢板明夫 2024-03-10
印度證實中國利用網紅散播假訊息

印度證實中國利用網紅散播假訊息

【美國之音】印度證實中國利用網紅散播假訊息,並且讓印度民眾憎恨自己的國家! 看到上面這個標題,台灣人你是否有既視感? 印度負責監測中國活動的安全部門分析這些支持中國的網紅,發現他們似乎是受到利誘,幫助中國國家機構在印度進行宣傳,對印度構成嚴重風險。 他們在年輕人中擁有大量追隨者,有的以百萬計,因此他們的發言對於塑造印度的公眾輿論非常重要。中共的戰略是利用身在印度等對手國家的社群媒體網紅來傳播中國當局的訊息,其目的大多是駁斥媒體報道和學術研究,並反駁外國政府的聲明。 策略分析師馬達夫·納拉帕特教授認為,中共正在進行一場散佈假訊息(完全錯誤的敘述)和錯誤訊息(部分真實的敘述,但以得出錯誤結論的方式呈現資訊)的運動, 目標主要是印度和美國等國家。 他也說,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將中國呈現為溫和並充滿機會的國家,並不構成任何威脅,而且還想讓印度民眾對自己的政府產生懷疑,甚至憎恨自己的國家。 上面內容摘錄自美國之音的報導,印度尚且如此,台灣會沒有嗎?回頭看看部份台灣朱館便宜之流的網紅不都是這樣嗎? voachinese.com/a/ind… voachinese.com  
y.p.su 2024-03-10
讓翁教授來介紹翁教授

讓翁教授來介紹翁教授

翁曉玲原為清華大學教授,擁有德國慕尼黑大學的博士學位。擔任立委後,翁曉玲的發言品質不符學經歷背景,引發民眾的嘲諷。 傲慢的翁曉玲大動作反擊,不僅在臉書貼出博士論文連結,還嗆聲她的法學素養與學問都輪不到這些人來評頭論足(附圖一)。 原來嘲笑翁曉玲還要有資格限制。既然如此,那就讓翁教授(達瑞)來介紹翁教授(曉玲)! #外行看熱鬧 台灣的大學教授深受社會尊敬,特別是在頂尖國立大學任教,取得國外博士學位,又擁有諸多兼職頭銜的學者。這是外行看熱鬧的結果。 事實上,符合上述條件的學者不乏招搖撞騙之徒,但外行人不易看穿。雖然同行心知肚明,但基於同僚情誼不便揭穿。 封閉的學界隱藏不少無良教授。他們學養不足,但仍能騙取社會的尊敬。就算露餡了,他們也不知自省,反而更加傲慢自大。翁曉玲就屬這類學者! #內行看門道 我在大學任教滿三十年,算是內行人,可輕易看穿翁曉玲的不長進。 翁曉玲的法學素養受到嘲笑時,她的反擊就是秀出博士論文。翁曉玲畢業二十五年了,卻只能炫耀博士論文。這代表她在取得博士學位後,並無足以傲人的學術發表。 翁曉玲的不長進全寫在她的學術履歷: 一、翁曉玲的職稱仍是副教授(附圖二)。按照學界的升等制度,擔任副教授六年即可升任正教授。翁曉玲擔任副教授已經二十年,卻無法累積升等所需的發表數量。 二、翁曉玲擁有法學博士學位,卻是清大科法所與通識教育中心的合聘教授。翁曉玲學非所用,法學素養值得懷疑。 三、翁曉玲的博士學位來自德國,但除了學位論文之外,她沒有任何德文著作。我嚴重懷疑翁曉玲的德文寫作能力。 四、我在谷歌學術找到四筆翁曉玲的資料,包括博士論文與三份中文著作。翁曉玲的博士論文只有九次引述,三篇中文著作引述掛零(附圖三)。翁曉玲毫無學術影響力。 雖然翁曉玲的出版清單落落長,但沒一份像樣的著作。翁曉玲的出版紀錄可用一句俚語形容:乞丐出門行頭多,但沒一樣值錢。 翁曉玲連報紙投書都列入著作清單,長達六頁,幾乎全是中國時報的投書(附圖四)。若報紙投書也可列入學術履歷,我早就著作等身了。 圖書館不會典藏報紙。隔日的報紙只能包油條,或直接回收。翁曉玲無料又愛現,竟把報紙投書列入學術履歷,而且還是中國時報的投書喔! #嫁雞隨雞或隨雞嫁雞 翁曉玲的丈夫是馬英九提名的大法官陳春生。我比對兩人的學術履歷,發現諸多重疊(附圖五): 一、陳春生畢業於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取得慕尼黑大學的博士學位後返校任教。巧合的是,當時翁曉玲是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的學生。 二、更巧合的是,翁曉玲大學畢業後,也到陳春生的母校慕尼黑大學攻讀博士。翁曉玲學成後回到國防大學任教。 三、最巧合的是,在國防大學過水兩年後,翁曉玲也回到中興大學法商學院任教。當時陳春生已是資深教授。 四、最最巧合的是,翁曉玲在中興大學法商學院晉升副教授時,陳春生剛好代理所長與院長。隔年翁曉玲轉任清華大學,至今仍無法晉升正教授。 我不知道翁曉玲與陳春生何時結婚,所以無法確定兩人的淵源是嫁雞隨雞,或隨雞嫁雞。夫妻的履歷多次重疊在學界極不尋常,但也可能只是巧合。 反過來說,若我家老闆想當大學教授,我確實可幫上大忙,包括幫她取得博士班入學許可、協助撰寫博士論文、運用影響力幫她找到教職、協助升等所需的出版等。 #結論 以上是翁達瑞教授介紹的翁曉玲教授。本文內容皆屬事實的陳述,並無貶損翁曉玲委員的意圖。若有貶損效果,那是事實所造成。 翁曉玲是擁有權力的國會議員,接受選民監督理所當然。翁曉玲擁有憲法學者身份,因此才被提名擔任不分區立委。上任後,翁曉玲也不吝吹噓她的法學素養。 本文質疑翁曉玲的學術成就,剛好而已!      
翁達瑞 2024-03-10
黑水溝不是浪得虛名

黑水溝不是浪得虛名

台灣海峽黑水溝不是浪得虛名 資料來源: 氣象達人彭啟明FB facebook.com/share…
公共議題小怪獸 2024-03-10
宛如雞肋的窘況

宛如雞肋的窘況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赴新北市黨部參加國民黨中常委選舉投票。(國民黨提供)   國民黨這次改選中常委,首見「候選人數竟比應選名額少」的尷尬窘況。近年國民黨中常會弱化,加上未能奪回中央政權,中常委宛如雞肋,很難讓黨內有力人士提起興趣。不過這次黨內史上最冷清的選舉,也讓「選風丕變」,難得出現一次沒有「賄聲賄影」的選舉。 以往每逢國民黨中常委選舉期間,就是擁有投票權的黨代表的「好康」時刻,請客、送禮、招待旅遊乃家常便飯,甚至傳出「賄聲賄影」;為了選票極大化,還會組織「換票聯盟」鎖票、換票。這次每位候選人等同「包中」,昔日種種不良選舉現象這次罕有聽聞。有黨內人士坦言,「大家連選都不想選了,還換個屁票!」 外界關切這次中常委選舉黨內參選意願不高,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強調,其實登記人數有超過應選名額二十九席,只是候選人資格審查比較嚴格,才會造成這種情形,但事實是,總共也只有三十個人登記,其中三人或因登記資料不齊;或因身上現金不足,沒有繳交選舉作業費;或因抵達時已過了登記截止時間,未能取得候選資格。 據藍營人士透露,黨內競逐中常委熱度愈來愈低的原因,其實與中常會影響力被弱化有關,中常委提案發言未獲黨中央重視,而且每週一次的中常會經常只開二、三十分鐘就散會。 參選中常委除了要繳五萬元選舉作業費,當選後每年要上繳五十萬元黨公職募款責任金,平均每週開一次中常會要投資一萬元,讓人興趣缺缺。但話說回來,五十萬元募款責任金也不是什麼問題,中常會「虛級化」恐怕才是主因。
施曉光 2024-03-10
台灣之所以強大

台灣之所以強大

《台灣之所以強大》 今天台股觸碰2萬點,值得紀念 但藍白腦會說: 「蔡政府又沒有做什麼!」 「一定是熱錢太多的關係」 「台灣經濟又不好,民不聊生」 「2萬就下殺了,絕對不可能再漲了!」 其實蔡政府真的不用做什麼 只做了下面這一件事,就足夠 「讓本該在台灣投資的人才與資本回來了」 過去美國把生產丟給亞洲四小龍 美國的量體大,四小龍人口少 所以對美國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 但四小龍可以得到GDP大幅的增長 如果今天是反過來 台灣量體小,美國量體大 台灣把技術跟生產丟給美國 那台灣GDP就會被稀釋得乾乾淨淨 馬英九時代把台商的資金奉送給中國 企業在台灣沒有投資 就沒有工作機會 也就沒有相關服務業、餐飲業 所以台灣經濟下滑,相關產業無法發展 政府稅收不足,更難施政 更甚之,KMT把技術轉移給中國 幾年後,中國企業學會技術了 反過來進行傾銷,台灣產業根本無力招架 其他國家也是發現這樣的道理 過去投入中國的錢,無法匯出 技術被學去,也沒有智財權保護 再被中國低價傾銷,動搖國本 所以才有美國「去除紅色供應鏈」政策 以台灣過去累積的電子產業實力 只要資金與人才回流 立刻就展現超強實力 現在整個Ai浪潮席捲世界 領頭人物四大巨頭全部都是來自台灣 輝達:黃仁勳 超微:蘇姿丰 美超微:梁見後 台積電:張忠謀 再加上完整的Ai供應鏈,發揮群聚綜效 台灣早已是全球Ai的硬體中心 難怪「總裁簡報」(CEO Briefing)表示: 「由Ai引發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居然是海外華人引領的」 「而且他們都來自台灣!」 我們的經濟實力真的不容小覷 當全球都在稱讚台灣的時候 只有台灣人覺得自己民不聊生 當全球都在怕缺晶圓,會影響國力發展 只有台灣在怕缺雞蛋,貴了二元…. Ps. 除了台積電之外 今天幾乎所有股票坐了一下大怒神 該買還是賣?答案應該很清楚 台灣景氣訊號轉藍燈 三大法人可是買超406.88億元呢 誰賣的?一定是沒有看素素叫的人  
失去的元素 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