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鯨魚觀點
鯨魚觀點
為下一代的棒球做一些事
威廉YT新片與大師兄林智勝打球及對談 威廉:智勝我對你很欽佩耶,你很熱心公益,像現在就是原棒球的理事長。 智勝:當初就是以回饋的心情,來回饋這些花東的小朋友,慢慢的有籌到經費了,就開始辦一年一度的關懷盃。然後謝謝賴副,幫助偏鄉的球隊,還有一些經費的投入,讓花東地區的棒球環境能越來越好。 威廉:很高興能跟你們一起參與,你們也都花了心血,在照顧這些偏鄉的小孩子嘛!我球迷為下一代的棒球做一些事,是感覺到很光榮的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dNvXYkpXcM YOUTUBE.COM 【我們,棒球人 EP.02】如果我們不是天選之人 feat.林智勝 @TIBDA |賴清德 【我們,棒球人 EP.02】如果我們不是天選之人 feat.林智勝 @TIBDA |賴清德
福爾摩沙向日葵
2023-07-28
柯文哲轉移了多少焦點?
這外交造謠件事之後,柯文哲轉移了多少焦點? 還以為大家都忘了嗎?細數幫大家回憶一下: 1、暗指北流董事長黃韻玲是「太監」說。 2、指林珍羽為他「幫道歉」是墊高自己。 3、指蔡英文總统是「慈禧太后義和團」。 4、切割黃國昌佔國有地,回收法務部長。 5、吳子嘉取消高雄開講,「我們沒付錢沒辦法」 6、716遊行切割柯粉,「這跟我們無關」。 7、切割館長公審「A4女生」,「我只是來賓」! 8、歧視女性言論,「拒不道歉,媽寶上身」。 9、北流1.9億爭議款「欠債不還、爭功諉過」。 10、前瞻計畫拿100億「自己沾錢、駡人錢沾」! 這就是和柯文哲「纏鬥」最讓人厭煩的地方。 他不斷的幹「新的壞事」,讓你忘記他「舊的壞事」 你忘了累了,然後你就輸了!他就可以繼續幹壞事! 所以,面對他,要如同米蘭.昆德拉所說的: 「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
張益贍
2023-07-28
柯文哲認為桃園人不配有軌道建設嗎?
柯文哲把軌道建設抹黑成錢坑,是認為桃園人不配擁有便利的軌道建設嗎? 獲得最多中央補助的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昨天帶頭誤導民眾,貶低桃園負債狀況。 柯文哲的公平正義,就是貶低努力做事的人嗎? 從財政部國庫署的公開資料可以看出,柯文哲擔任台北市長8年,獲得統籌分配稅及一般補助款加總,比桃園市整整多了2300億元。 柯文哲聲稱桃園負債狀況嚴重,但事實上,從2023年6月六都未償還的長短債來看,台北市累計共850億,桃園市累計共296億,柯文哲刻意不提台北市的債務狀況,反過來批評桃園,我想這是非常不厚道,也沒有同理心。 其實,中央超過一定金額的補助,每項公共建設都必須提交各項計畫書、綜合規劃以及財務規劃,並且歷經地方、中央、專家各部會審查才能通過。 柯文哲昨天在臉書上指出,從桃園市110年度總決算審核報告,有提到桃園市核定辦理1億元以上之重大施政計畫,包括含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在內,計有150案,扣除中央補助款外,未來5年共需要編列1716億元。 但這個說完全在誤導,是錯誤的! 柯文哲當過市長一定知道有所謂「自償性的經費」,這些經費不需要編入公務預算。以捷運建設而言,營運收入、土地開發收益、租稅增額收益,這些在計畫核定時,都必須扣除,桃園市政府的150案的自償性財源約1,208億元。 所以,桃園市政府五年共須編列重大建設509億元,平均一年102億元,約占本市總預算規模1400億元的7%,根本不是柯文哲所說那樣。 以上,我提到的資料都是公開的,身為公眾人物應該實事求是,而不是為了選票聲量,睜眼說瞎話。 柯文哲做過台北市長,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在上任前,歷任市長就完成便利的軌道建設,現在,貶低資源相對少的其他縣市,這還有公理嗎?
魏筠
2023-07-28
保防教育
保防教育 針對呂美玲嗆民眾爭議:駐軍和使用彈藥庫防衛台灣對抗中國的侵略,是討打,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幫中華民國照顧基隆。 中國國民黨針對自己的從政黨員這樣的言論,幾乎完全沒有任何表示不對的聲音,這就是中國國民黨,還有他底下支持者的心聲。 唯一有反應的大概就是基隆市長謝國梁,因為他是當地市長不得不反應,但看看他說什麼: 基隆市長謝國樑表示,呂的訴求是希望遷移彈藥庫,在談的過程中,雙方難免有情緒,都沒有惡意。民眾的立場是說彈藥庫有它的戰略功能,要保家衛國也沒錯。 他說呂沒有錯,只是情緒,而民眾也沒有錯,他不敢有對錯。兩個不同優先順序的問題,可以被他刻意模糊成都沒有錯。 以前我接受黨國教育的時候,總覺得為什麼國民黨的領袖蔣介石、蔣經國這些要花這麼多力氣一直重複強調保家衛國的重要性?國家如果有正確的教育愛護土地和人民,怎麼必須要有這麼多類似宗教的政治儀式和保防體系,不管在軍隊、學校或公務機關、甚至民間團體都到處橫行?因為他們要針對的是一群不正常的人。 「不信任」就是中國國民黨整個政黨最核心的價值,他們的領袖相信他們的黨員沒有辦法做出正確的選擇,個人利益可以凌駕在黨的利益之上,而黨的利益可以凌駕在國家的利益之上。 蔣介石和蔣經國非常了解中國國民黨的核心價值和歷史,曾經在蔣經國身邊,包括馬英九等人,現在都投降中國了,希望中華人民共和國趕快來照顧台灣。 原來這些愛國、保防教育全部都是要針對這種現象和這些人。時間證明這些教育完全沒有用處,而我們只是被連累了。 女王最近老說支持紅藍白的這些人幾乎沒有一個正常人,要不是自己生活上的許多問題無法面對,就是沒有深刻思考的能力。 中國國民黨的精神就是像蛆一樣的活著,想要脫離自己被奴役的命運就是討打,以前台灣在專制的時代沒有辦法顯現出來,在總理和總裁面前的保防教育(槍)下跪臣服,等到有了自由和民主,這種像蛆一樣的行為自然而然表現的一覽無遺,還全黨有志一同! 證明蔣經國這些人的保防教育徹底失敗,匪諜就在你身邊,蔣經國你有感覺到嗎? 中國國民黨不倒,台灣人就要忍受有一群像蛆一樣的和你生活在一起! (圖片來源:太郎「把你的髒手給我拿開」)
李忠憲
2023-07-28
呂美玲和「護台哥」對話 見證台灣人民主體性覺醒
基隆祥豐營區彈藥庫爆炸9人受傷意外發生後,地方一片遷移聲浪,但國民黨議員呂美玲嗆「護台哥」賴文中的「你討中共打」的言論,除引發爭議,更爆發眾怒,呂美玲已坦承失言並緊急致歉。 國民黨議員呂美玲(左)一句嗆「護台哥」賴文中(右)的「你討中共打」言論,引發民怨!稍早呂美玲在她的臉書貼文坦承失言「公開道歉」!(報社合成/資料照) 呂美玲此次不只失言,部分觀點也錯誤,首先,呂美玲和「護台哥」對話時,許多發言已脫離此議題的現實,諸如要遷移到蘭陽平原、桃園、甚至台中,上述觀點顯然不切實際、毫無建設性,因要考量北部的軍港不可能遠離補給處上百公里外,等彈藥送到,仗都打完了,標準的遠水救不了近火。 其次,呂美玲面對護台哥回應「是中共想打你啊!」,但呂美玲對護台哥說:「中共不想打你,那是你討打,要打早就打了,是你討打!」,犯了幫侵略者極權中共說話的嚴重錯誤,忘了自己是台灣這個民主國家的議員身分。 第三,呂美玲說:「中共如果打來,先炸我們這」;護台哥回應,彈藥庫在山裡,沒那麼簡單被炸,且彈藥庫是台灣救命基地,怎能遷走,民意代表、財團要這塊地只是蓋房子,都沒想到國家,護台哥點醒呂美玲身為地方議員,以捍衛國家人民利益為第一,而非財團或其他政治勢力,此題呂美玲未回應。 最後,過去呂美玲發言常有爭議,曾說過「如果中華民國不保護基隆,那就請中華人民共和國來照顧基隆人」等荒謬言語,但護台哥的出現,也代表台灣人民對台灣這個國家主體性的認同和捍衛,呂常用兩岸開戰那你要上戰場嗎等問句,威脅和消滅不同的聲音,此為統派最常使用的伎倆,而護台哥在對話提及一旦兩岸開戰,他也願上軍艦參戰,就是兩千三百多萬人這樣團結護台的心,才能真正防衛台灣,確保國家安全,同樣,台灣這個國家遭到外敵侵略,筆者也願意行動參戰。 (政治工作者、教育博士)
張天泰
2023-07-28
柯文哲對台積電的無知與惡意
前幾天發文,說聽柯文哲講產業經濟頭很痛,接著就聽到他講台積電/半導體/晶圓廠,一樣頭很痛! 柯文哲的最新影片,其中短短的一分多鐘,就讓人血壓升高(還好我天生低血壓XD) 為了不要被說斷章取義,以下是柯粉最愛的逐字稿(感恩身邊年輕人幫我聽) —— 3:56 那我們來討論我們現在最熱門的題目晶圓 3:58 最近巴菲特把他手中的台積電股票賣掉 4:03 他說台積電管理很好,獲利也不錯是一個很好的公司 4:09 但是我不喜歡它的地點,不喜歡的地點這有幾個原因 4:13 台海戰爭危險,還是一年它還是存在,產業界最怕的就是風險 ——— 這裡暫停一下。柯文哲講巴菲特還算正常,以下講台積電,就開始歪了⋯ 4:19 他就說這地點不好,但是其實還有一個問題,台積電在台灣的發展,難道沒有實質的問題嗎 4:25 有啊缺電、缺人才,我們現在幾乎台積電把我們整個台灣所有的工學院電機學院的學生幾乎都吸光了都還不夠 4:35 所以台積電如果在未來發展,它到底能不能在這個地方繼續發展,有效的蓬勃去發展其實是有問題 4:43 為什麼台積電,它自己會移工廠到美國Arizona移到日本九州,移到德國去 4:52 其實它是有原因的就是說這地方還是風險太高,對它將來的這種長期發展還是有問題 4:59 那我們就要思考一個問題,如果連台積電都在跑,那我們其他產業,我們將來的出口,我們可以繼續出口的這種產業在哪裡 5:10 市場在哪裡,何去何從,這就是我們要去思考的題目 ——- 柯文哲上面那段話,熟悉半導體的me 簡直聽不下去⋯統整他話語,最大的偏誤是這些: 「台灣太危險了」、「台積電在台灣發展問題很大」、「連台積電都要跑!」 因為台灣這地方風險很高,所以台積電「自己」要移工廠去美國、日本、德國 台灣企業連台積電都要跑,其他產業、出口怎麼辦? 以上,柯文哲對台積電海外設廠的思維,根本是自己腦補的鬼話。事實是: 「台積電沒有要跑!」 台積電在台灣蓋廠、生產,練兵30年,流程、進度順得不得了,整體成本比國外低多了,台積電為什麼要跑?! 好了,如果台積電在台灣過得這麼舒服,為什麼要去國外設廠? 因為美國、日本、歐洲,各國政府捧著大筆鈔票補助,再加上當地客戶要求,請台積電去蓋廠啊! (補充:和美國狀況類似,日本、歐洲都以各自以略為不同的方式,拜託台積電去當地設廠。一樣也是回應政府+當地客戶共同的需求,除了當地政府提供鉅額補貼之外,當地客戶日本、德國,甚至參與出資蓋廠。) 好了,又有人會說: 「吼你看台積電是被逼著去美國的喔?難道不是美國人擔心台灣太危險嗎?」 廢話!半導體現在已經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戰略物資,誰不擔心台海危機會衝擊半導體供應鏈,所以才會出現供應鏈「去台化」的話題。 如果可以,全世界都不會希望半導體供應鏈、尤其是先進製程晶片,過度集中在台灣這個兵兇戰危的島嶼。 但問題是,半導體「去台化」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至少可預見的將來做不到) 前兩天我發文才寫到,台積電美國廠進度落後,同時先進封裝廠落腳銅鑼,就凸顯了這個事實: 「半導體要離開台灣實在太難了!」 其實,現在台灣已經用半導體,綁架了全世界!!! 就算美國廠4奈米、3奈米未來幾年順利量產,未來也不過佔台積電總產能5%左右。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有美國政府幾百億美元的補助,才做到這樣。 這跟柯文哲的說法,應該差很多吧?! —— 但是,即使現在在台灣運作、發展很順利,台積電應不應該向外移動、走出去? 當然應該!因為台灣資源有限,台積電要做世界的台積電,一定要向外插旗,利用全世界的資源壯大自己! 即使初期遠離舒適家園的篳路藍縷很辛苦,也得要硬著頭皮去當開路先鋒! 就以美國廠來說,即使張忠謀一直對美國政府喊話,美國廠成本高出台灣至少50%,但台積電最後決定接受邀請去美國設廠,絕對是正確的。綜合所有因素考量,其實沒有不去的選項。 理由很簡單: 美國幾個大客戶佔台積電7成的營收,你做生意難道能不理最大客戶的需求嗎? 美國政府的龐大補助,難道台積電要放棄,讓給對手Intel、三星拿去嗎? 台積電要保持領先,就必須持續拉大和對手的差距! 再說一次,台積電到美國設廠,回應美國政府和大客戶的需求,是很重要的。 這不只讓美國總統拜登有面子,實現晶片製造回到美國的政治承諾,也綁定美國大客戶,讓美國大客戶沒有任何抱怨、跳槽的理由。 這樣的結果就是,美國自家的Intel直接在旁邊玩沙,IDM模式被迫分拆,晶圓代工獨立運作⋯ —— 如果覺得我的話不夠有說服力,下面我要請出張忠謀,來幫柯文哲/柯粉上課: 美國供應鏈不完整,推半導體在地製造難成功 美國積極推動半導體在地製造,以奪回半導體製造的市占率。張忠謀認為,美國半導體供應鏈不完整、生產成本高,若要推動半導體在地製造「不可能會成功」,「這是不可能的『逆轉時鐘』,如果要再平衡、美國建立供應鏈,花費上百億美元仍會發現供應鏈不完整且不可能,且付出比現在更高的成本」。 至於台灣半導體產業,張忠謀認為台灣的半導體非常有競爭力,不過營運要在台灣。 最後,大推張爺爺以下這段:(應該有回應到柯文哲說台灣很危險這件事) 兩岸發生戰事,台積電不會倖免「一切都會被摧毀」 美國要發展半導體製造業,更該投資台灣安全 張忠謀認為,半導體晶片製造複雜,又需要大量高品質勞力,「如果美國以為靠砸大錢就能搶進全球最複雜的電子製造市場,那就太天真了。」建議美國如果要打造可信賴的半導體產業,更該持續投資台灣安全,因美國想做的,台積電早就完備了。 #繼續疲勞轟炸直到解除警報 #不要忘記教父柯里昂的警告 #誰說要重啟服貿 #誰就是叛徒 柯文哲講台積電海外設廠,不只跟事實不符,還充滿對台積電/半導體/出口產業的無知與惡意。
許美華
2023-07-28
兩小報看不到呂美玲的愛國表現
兩小報看不到呂美玲的愛國表現 國民黨呂美玲愛中國至極,辱罵台灣討中國打、歡迎中國管基隆的愛國言行。兩小報竟然看不到! 自由:A3版大篇幅、豐富圖表完整呈現 聯合:地方版角落,標題完全看不出是什麼 中時:隻字未提,明明這就是中天的傑作,難道是被國台辦關切了?
曾韋禎
2023-07-28
為什麼中國不可能去清理壞帳?
20230727 為什麼中國不可能去清理壞帳? ……(上略) 中國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這應該已經是市場共識。按照成功開出美日資產負債表衰退救援藥方的經濟學大師辜朝明的看法,應該要先認壞帳,然後大幅增加中央政府的財政支出,進行全面的財政刺激,這個藥方應該沒有錯,但是本欄以為中國政府不太可能用這招。 中國政府現階段絕對不可能清理壞帳,這牽涉到中國政府統治的穩定性。朱鎔基時代可以清理壞帳,那是因為準備改革開放,手中有低廉到幾乎無成本的國有土地可以揮霍,這有特殊的時代背景。 但現在土地已經沒人要買,再打一次壞帳是沒有多餘資金可以支援,還會動搖人民的儲蓄,清理壞帳會激怒原本已經火大的人民,讓整個國家體系無法運作。河南村鎮銀行倒閉,人民銀行決定用自有資金墊付眾多小額存款人虧損的存款,就是中國「維穩優先於一切」的表現。 中共的執政權是搶來的,不是人民選出來的。因此即使我們知道在陷入通貨緊縮的過程中,進行量化寬鬆不可能造成通貨膨脹,中共也不敢做。為何?他們絕不允許再製造一次如1948年的金圓券大通膨,這是危及統治合法性的動作。 中共的所作所為,最重要的考慮,不是解決包括經濟在內的所有問題,而是維持執政。即使一路走到黑,哪怕是轉型成為北韓模式,只要能維持統治,也是可以直接硬幹的。 還記得2012年習總書記即位後,帶所有黨員一起念的書叫什麼?托克維爾寫的《舊制度與大革命》。習總書記要共產黨員思考什麼問題?蘇聯為何崩潰!結論是:蘇聯共產黨裡面竟無一人是男兒,無法阻止蘇維埃崩潰。那次的讀書會為習近平執政時代確認了主軸:維持中共執政。 同樣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日本與中國有兩大不同。第1個不同是,中國房地產帳面上的價格與實際上的市場價格差別巨大,中國的資產價值禁不起市場交易驗證,政府如果要印鈔票救市,到底得印多少?無從合理估計。 而第2個不同則是,《美日安保條約》的軍事同盟關係從頭到尾沒變過,日本在1980~1990年代雖然也曾經被美國制裁過,但從來不曾被其他國家去風險(de-risking),進而移除供應鏈。日本還從頭到尾保持低失業率,可以透過不斷地加班工作修復家庭與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國則不是這樣。因此,即使中國用上辜朝明的藥方,大規模催動財政刺激拯救經濟,是否真的會有效?目前看大有疑問! 要解決房地產定價的問題,「房住不炒」政策所帶來的交易限制就一定要放開,並且準備好足夠的資金拯救準備要倒閉的銀行;要解決失業人數大增,釜底抽薪的辦法,就要跟歐美日等帝國主義外部勢力好好低頭認錯,不再從事破壞式的軍事對抗動作。前者關係到中共政府的面子,後者關係到中共政府的民族主義路線,都不可能輕易變動。 近期《人民日報》發表社論,鼓勵中國青年吃苦奮鬥,「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揮光和熱」。這很顯然是文革式的「農村下鄉奉獻」召喚,而非改革開放式的「讓一部分人富起來」。文中讀不到中國政府準備改變路線的任何線索,這意味著讓中國陷入日本式停滯30年的悲慘情境都不可得,剩下來的唯一選項,也許只剩北韓式的閉關鎖國。 ……(下略)
印和闐
2023-07-27
公平正義永遠比選票優先
【深夜聊政策:公平正義永遠比選票優先】 今天我公布一份資料,整理臺北市受到前瞻基礎建設補助金額超過100億。 就有網友和媒體人(我不會隨便指控跟我意見不同的人就是側翼)質疑,臺北市只拿到100億這麼少,苗博雅怎麼不幫臺北市爭取經費?還想在台北市選舉? 剛好我是政策控。雖然已經很晚了,但還是花一點時間,把細節說得更清楚,給有心有緣的人看: ️ 我彙整臺北市獲得前瞻補助的項目和金額,不是要主張台北市拿很多錢。 我是要戳破「前瞻的錢不知花到哪去」「前瞻是一群強盜在分贓」「前瞻變錢沾」「前瞻拖垮國家」的籠統說法,只是沒有證據的政治鬥爭。 有些縣市首長、立委、縣市議員,明明自己的縣市也申請了一堆前瞻,對前瞻的規則和補助項目應該非常清楚。卻指控這是強盜在分贓,拖垮國家,錢不知道花到哪去,我覺得非常虛偽。 臺北市獲得前瞻補助超過一百億,其中比較重要的項目有: 「翡翠原水管」獲前瞻補助8億,解決臺北市颱風天的黃泥水危機 「捷運南北環段」總經費1369億,中央補助327億,其中55.6億來自前瞻 「臺北市班班有冷氣」獲前瞻基礎建設補助超過7成。 「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人才培育促進就業建設、建設下世代科研與智慧學習環境、2030雙語政策」獲前瞻補助超過8成。 「提升道路品質計畫」臺北市申請16案共1.7億,佔各該工程總經費35%。 「整建長照衛福據點計畫」臺北市申請6案共9700萬,佔各該計畫總經費30%~35% 「友善育兒空間建設:建構0-2歲兒童社區公共托育計畫」臺北市獲96案補助共3900萬,佔各該計畫總經費25%~35% 從民生飲用水安全、捷運建設、教育建設、道路建設、到長照幼托,臺北市十二區各個角落都有前瞻補助的案子。 如果當過首長的政治人物還要說「不知道前瞻的錢花到哪裡去」「錢沾」「強盜分贓」「拖垮國家」,那別忘了你也有領到贓款,在你的轄區走一走,就可以看到前瞻的建設。 當老百姓,要怎麼批評都沒問題。要擔任公職,就要把問題務實地研究清楚,不能故意明白人說糊塗話,誤導大眾。 如果政治人物覺得前瞻有問題,就直接具體指出是哪一條有問題,哪一條不該做。 一邊申請前瞻,建設自己的政績,回頭又籠統地罵前瞻是強盜分贓。我覺得不符合政治工作者該有的integrity。 ️ 臺北市前瞻只分到一百億,是不是太少? 我所盤點的100億,是依照台北市政府提供的350幾案資料,逐案盤點。如果依照審計部的資料,臺北市的前瞻補助是184億,全國各縣市排第9名,比我統計的更多。 但不管是100或184,如果直接÷8800,你一定會覺得台北市拿的錢太少。 但事實是: 前瞻有分成「競爭型補助」和「非競爭型補助」兩種。其中一種是需要地方縣市政府自行申請,並且要比較各縣市的計畫內容。如果沒有去申請,連參賽都沒有,獲補助的金額就會比積極申請的縣市少。 為什麼中央有錢等你申請,台北市不盡量申請? 因為前瞻基礎建設有中央補助和地方配合款,中央出一點,地方出一點,中央地方共同把建設做起來。 如果地方政府不想出配合款,沒有意願,不去申請,那中央也不能強迫地方。 換言之,前瞻的分到的錢多少,跟地方政府申請的積極度有關係。 有些縣市想要更多中央補助,所以積極申請;有些縣市不想出錢,所以消極申請,這沒有絕對的對錯,就是策略不同。 但如果申請案件的積極度比別人差,但又抱怨錢拿得比別人少,這就不對了。 ️ 不管啦,苗博雅是臺北市的,沒有幫臺北市爭取更多錢,給你落選! 先跟大家說一個數字: 2015年到2022年,中央政府給臺北市的統籌分配款加一般補助款,金額是「4367億」。是六都最多,全國之冠。 臺北市拿4367億,比第二名的高雄市足足多了666億,比第三名新北市多1008億。 也相當於基隆市、新竹市、嘉義縣、屏東縣8年加起來所獲補助的總和。 8年來,台北市從中央拿的統籌分配加一般補助4367億,相當於前瞻特別預算8年8800億的一半。 臺北市已經拿了全國最多的補助款,八年一口氣比隔壁棚新北市多了一千億,還在說前瞻只拿到100億太少。其他縣市的人感受如何? 我是土生土長台北人,一生居住、讀書、工作都在台北市。現在的工作是臺北市議員,正在爭取擔任台北市大安區的立委。 但我實在無法昧著良心說「中央給臺北市的錢太少」。 幾十年來台北市已經拿最多錢、最多資源,不應該有這種唯我獨尊的想法。 台北人很喜歡期盼「首都減壓」「促進區域平衡」「降低城鄉差距」。怎麼做? 答案就是中央給資源不足的縣市更多扶助! 首都要減壓,那台北周邊縣市的軌道建設、民生基礎建設就要做起來。區域要平衡,那中部、南部、東部的基礎建設就要投資。 其他縣市發展起來,台北市期待的首都減壓,台灣期待的區域平衡,才會發生。 如果站在「台北本位主義」說:雖然台北每年都拿了最多錢,但前瞻的錢台北還是要分到最多!恕我直言,我無法認同這種想法。 國家的資源要正確的配置。如果每個政治人物都只有本位主義,那國家就沒有團結。 雖然我當大安文山的議員,我也不會說「大安區一定要拿到全台北市最多的資源」。我當大安區的立委,我也不會很片面地主張大安區優先於台北市其他11區。 公平正義永遠比選票更優先,這是我的理念。 也期盼全國各縣市的民眾不要誤會臺北人都只想到自己。其實有很多臺北人支持全國各區域平衡共榮。 —— 支持苗博雅 https://portaly.cc/miaopoya 「前瞻的錢都不知道去哪裡了」?其實所有資料早就公開透明公布在網站 點進去就看得到全部的前瞻核定計畫。 如果有覺得哪一項不該做,可以具體指出來,大家理性討論。不要一竿子打翻全國的建設。 https://www.ey.gov.tw/achievement/CD3F697F8A501591 EY.GOV.TW 行政院重要施政成果-前瞻基礎建設-前瞻基礎建設已核定計畫 行政院重要施政成果-前瞻基礎建設-前瞻基礎建設已核定計畫
苗博雅
2023-07-28
拆穿「歷史主義」的卡爾.波柏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然乎?一個半世紀前,全球才三十幾個國家,現在越分越多,已近達兩百國了。哪有分久「必」合?這個「必」字未免太「歷史宿命論」了!在歷史哲學上,「歷史宿命論」又稱「歷史主義」。 最會拆穿「歷史主義」的一位學者,就是今天的冥誕壽星卡爾.波柏(Karl R. Popper)。他在1902年7月28日出生於維也納(當時屬奧匈帝國)的一個猶太裔中產階級家庭。卡爾.波柏幼年就開始涉獵哲學、歷史、藝術、音樂。 一次世界大戰時,卡爾.波柏曾目睹戰爭的殘酷,生靈塗炭,使他對極權主義、種族主義深惡痛絕,逐漸對各種意見、學說採取批判的態度。 他畢業於維也納大學。1928年獲得心理學哲學博士。 1937年,納粹勢力抬頭,奧地利將被納粹德國吞併,卡爾.波柏因而移民紐西蘭,任大學哲學講師。1946年遷居英國,任教倫敦政經學院,講解邏輯和科學方法論。 他原本自認為是馬克思主義者(那是時尚),但觀察許多馬克思信徒的激烈言行,他逐漸醒悟,批判馬克思主義成為他的學術重頭戲。波柏認為馬克思理論失敗的原因,完全是因為拘泥歷史主義所致,因為通過歷史而預言未來,是毫無根據的。馬克思主義只是一套意識形態,理論上既不能成立,經驗事實上亦遭否証,根本沒有馬克思所謂「歷史的鐵律」,波柏認為那是偽科學的教條。他說「資本主義有缺陷,不意味著社會主義就能做得更好。」 此外,波柏不同意馬克思的暴力革命理論,他主張溫和的改良,一切流血衝突事件都應該避免。工人階級的利益保障不需要用社會革命的暴力手段,完全可以採用社會改良和民主的手段達到其目的。 波柏的著作豐富精深,包括《研究的邏輯》、《開放社會及其敵人》、《歷史主義的貧困》、《科學發現的邏輯》、《猜想與反駁:科學知識的增長》、《客觀知識:一個進化論的研究》、《無盡的探索—思想自傳》、《自我與腦》、《開放的宇宙》、《實在論與科學的目標》、《二十世紀的教訓》,其中以《開放社會及其敵人》(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與《歷史主義的貧困》(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最具代表性,波柏抨擊歷史主義,捍衛「開放社會」,即自由與民主的社會。 波柏認為歷史主義不過是以權力主義和極權主義為根基的理論性假設,波柏除了批判馬克思主義,他對歷史上還有兩位歷史主義的代表人物,也重磅評論,他們是柏拉圖和黑格爾。 他認為柏拉圖的理想國充斥著極權主義、集體主義,否定個人自由的價值觀;而黑格爾的國家主義、民族主義,對法西斯主義有著巨大影響。 他認為開放社會應該是一項基於民主制度的漸進社會工程,社會工程應該是以排除人民痛苦優先,而不是增加快樂。 在政治哲學上,他要求社會改良政策需要具體的、有針對性的目標,而不是空談理想。他提出了政治哲學中的四個悖論: 一、「由誰統治」和「如何統治」的悖論。要知道「如何統治」才重要,而不是「誰來統治」。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在於探討權力制衡的方式,應該以合理溫和的手段來達到普遍的目的。 二、「民主」與「專制之效率」的悖論。開放社會必須是一個基於民主制的社會,它的目的不在於最高的效率,而是減少可能帶來的巨大危害。 三、「自由」與「平等」的悖論。不加限制的自由將會擊潰自由本身,平等絕不能以犧牲自由的代價來換取。波柏尤其反對將道德視為一種國家意志,那根本錯誤。開放社會應該是「政治道德化」,而非「道德政治化」。 四、「自由」與「寬容」的悖論。不加限制的寬容也會擊潰寬容本身。他主張民主制的寬容限度在於不能寬容反對民主制的人(其目標是法西斯主義)。 1965年波柏被英國女皇封為下級勳位爵士;1976年當選皇家科學院院士;1982年獲頒榮譽侍從勳章。 1994年9月17日波柏於倫敦過世。 *後記:波柏的政治哲學,足供我們台灣警惕!我們台灣若說是一個民主自由的「開放社會」,尚屬淺層,但是我們這個淺層的「開放社會」的內外,卻存在著一股反民主的敵人,正威脅台灣。波柏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很值得大家好好讀一讀(可惜侯、柯、郭,不善讀書)
李筱峰
2023-07-28
一次看懂《台灣國際團結法案》
美國聯邦眾議院院會於七月廿五日通過《台灣國際團結法案(Taiwan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Act)》,後續將送交聯邦參議院審議,該法案若經參、眾兩院通過後,再遞交總統簽署即可生效。 《台灣國際團結法案》對台灣未來的國際參與深具意義,筆者整理出重點,讓讀者一文看完即可快速掌握: 一、以「國會立法」方式,澄清事實、導正國際視聽,具體展現美國對台灣的支持 1.美國國會透過跨黨派合作,以立法方式實踐對台灣的高度重視,反制中國長期以扭曲《聯合國大會第二七五八號決議》來阻礙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惡劣行為。 2.中國片面宣稱聯合國大會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已經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逕自解釋為「一中原則」,根本是誤導國際視聽、意圖矮化台灣、剝奪台灣主權。 3.特別強調:「美方反對任何在未經台灣人民同意下,試圖改變台灣地位的倡議。」 4.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民主黨首席議員米克斯(Gregory Meeks)等,均曾公開表示對該法案高度支持,並指出若台灣被排除在聯合國體系之外,將會是全球的傷害。 二、《聯合國大會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只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沒有涉及台灣」 1.只決定「中國代表權」問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代表中國及中國人民。 2.驅逐蔣介石的代表: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駐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 3.三個沒有:沒有任何一個文字提到「台灣」;沒有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沒有授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代表台灣及台灣人民。 台灣是世界的台灣,即使中國不斷對台灣威嚇及打壓,都不會動搖我們走向世界的決心,同時也看見國際社會對台灣的堅定支持,相信台灣一定能成為區域及世界和平、繁榮與永續發展的關鍵力量。 (作者是大學講師、前立法院院長秘書)
蘇緯政
2023-07-28
柯文哲模式——抹黑三部曲
柯文哲模式——《做一個說謊者》《用抹黑煽動支持者》《抹黑別人轉移北流焦點》三部曲 習慣抹黑別人藉此墊高自己 做一個國家領導人需要研究數據,但柯文哲不需要理解治理國家千絲萬縷,反正說謊與抹黑的成本低,信徒都會被煽動都會信。而柯文哲自己的信譽呢,就跟他說的謊抹黑的內容一樣廉價。 我就問身陷北流赤字爭議的柯文哲前市長,有遵守財政紀律嗎?卻用抹黑方式指責別的縣市政府的軌道建設,真的以為大家都金魚腦? 蔡英文總統上任後2018年起逐年還債,2022年還債創下最新高,達到約1500億元,歲入歲出賸餘更大幅提高到4964億元。台灣年均經濟成長率為3.4%,高於同期間全球年均經濟成長率2.9%,也高於新加坡、韓國、香港及日本。經濟成長成果也與國人共享,因此有了普發現金6000、弱勢族群照顧、擴大租金補貼等政策。 以上數據柯文哲要選總統都沒掌握!柯文哲可以 習慣說謊成自然,習慣抹黑成自然,但我們可不能習慣這種人變成國家的領導人成為我們自然的每一天。 柯文哲屢次抹黑桃園軌道建設為錢坑黑洞,實際上,鄭文燦擔任市長時,爭取桃園鐵路地下化總計畫經費1047.93億元應該比照高雄市標準,把原來要桃園負擔超過40%的財務比例,降到25%,其中中央預算785.94億元,桃園負擔257.43億。真正省下桃園人荷包! 柯文哲做過台北市長,享受到公共運輸建設帶來的市民福利,卻一而再再而三把其他縣市軌道建設抹黑成錢坑,完全無視每項公共建設都必須提交各項計畫書、綜合規劃以及財務規劃,並且歷經地方、中央、專家各部會審查才能通過。 政策是延續性,不應該因為你要選總統,卻將其他地方首長擔任市長努力爭取公共建設一竿子打翻為錢坑,柯文哲當過台北市長占盡各種優勢,根本就是得了便宜又賣乖。 這個晚上柯文哲贏得了聲量,又用抹黑方式墊高自己,但為了利益寧願做一個說謊者,終將會失去信譽。
魏筠
2023-07-28
這樣的反對黨,簡直是內奸
呂美玲的言論真的超乎想像,在烏克蘭戰爭還沒有爆發之前,即使許多傾向於俄羅斯的烏克蘭政治人物雖然在各方面「站在俄羅斯的立場」,但他們不會有「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軍事行動」的說法。 國民黨的名代直接說保衛台灣是討打,然後希望中華人民共和國來保衛台灣! 有這樣的反對黨,簡直是內奸,台灣真的比烏克蘭還淒慘!
李忠憲
2023-07-27
哪來的厚臉皮吹噓財政紀律
這還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還有一堆第二預備金救命錢亂花,從來沒看過政壇有人這麼荒謬,不知道哪來的厚臉皮,好意思一天到晚吹噓什麼財政紀律。
福爾摩沙向日葵
2023-07-27
柯文哲的臉丟到日本去了
阿北的臉丟到日本去了 這題之前我們就說過了,只不過非本人出來澄清,我們不可能代替日方出來打臉柯文哲。 柯文哲這題丟了兩個臉 1.兩方的私下談話,在為了獲得政治利益的情況下,於公共場合引述出來,這不符合國際間的默契,#並且是外交事務的大忌!! 2.被日方本人出來打臉,#柯文哲說謊,繼美國葛來儀對柯的評價「dishonest」,之後,再次被日方友人認證。 對台灣來說,最友好、在國際上也最有力的兩個國家,我能想到的就是美、日兩國。 而一個正在爭取台灣下一任領導人,甚至有著極高民意支持度的人,接連被美日兩方友人認證說謊⋯⋯⋯⋯⋯⋯說真的,雖然我是個極度討厭柯文哲的人,但身為台灣人,#真心覺得丟臉!! 一個沒有性別平等意識和說謊成性的人,能當兩任首都市長,已經夠匪夷所思了,再加上他卸任後陸續爆出的市政爭議,他的不及格表現,#到底哪來依據他能當一個好總統?? #真的別把支持搞成信仰了,柯粉們 .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30727/2548613.htm ETTODAY.NET 柯文哲曝日政要稱「台不可能加入CPTPP」 本人打臉:絕對沒這件事 | ETtoday政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柯文哲曝日政要稱「台不可能加入CPTPP」 本人打臉:絕對沒這件事 | ETtoday政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音樂政治上班族
2023-07-27
世耕弘成:沒說台灣不可能加入CPTPP
#日本參議院幹事長打臉柯文哲 世耕弘成:#沒說台灣不可能加入CPTPP
我愛掀馬統
2023-07-27
中國國民黨本來就是共產黨
國軍在基隆的某處彈藥庫日前發生爆炸意外事故,中國國民黨籍的基隆市議員呂美玲帶著被視為「紅媒」的「中天新聞」到基隆市區進行街訪,在菜市場與攤商針對是否該將彈藥庫遷走一事發生激辯,呂美玲先是語帶恐嚇說:「中共如果打來,先炸我們這⋯⋯」,結果遭對方打臉表示:「彈藥庫在山底,沒那麼簡單炸啦,而且那個彈藥是我們台灣救命的,怎麼可以遷走,要放哪?到時候有船沒砲耶!131艦隊所有的砲 都是靠這個供應的。」,呂美玲竟惱羞成怒的反嗆:「中共不想打你,那是你討打,要打早就打了,是你討打!你要記得喔!真的打了,你一定要上戰場」。影片上傳到網路上後,立即引發網友們群情激憤撻伐直呼「拳頭都硬了」,痛罵:「這姓呂的才討打」、「姓呂的這種一定打仗時跑第一」、「最討打的應該是那些吃裡扒外去舔共的人吧」(註1)! 事實上,打從2000年政黨輪替後,中國國民黨政客發表類似像呂美玲的言論,台灣人早就已經耳熟能詳到習以為常,尤其是在2016年第三度政黨輪替後,中國國民黨再度成為在野黨,連馬英九這種曾經當過總統的黨內大老更是卯起來舔共舔得不遺餘力,不時就發表「首戰即終戰,美軍不會來」這種公然配合中國共產黨對台認知作戰的言論(註2),馬英九尚且如此等而下之如呂美玲之流的當然更是舔共舔得「紅到發紫」,全黨上上下下都是一副中共太監走狗的模樣,也難怪這個號稱「百年老店」的政黨支持度每況愈下,被成立至今只有三十七年的民進黨狠狠甩在後面(註4),畢竟,已經習慣現代民主自由文明生活方式的台灣人,絕對沒有人會想要被早該被丟進歷史垃圾堆的中國共產黨這個極權政黨所統治。 可笑的是:每當中國國民黨被人質疑舔共時,他們的制式反應就是反控對方「抹紅」(註5),事實上只要稍微對中國近代史稍有涉獵的人都知道:中國國民黨本來就是當年孫文在政治信用破產走投無路下,欣然接受蘇聯的援助,採取「聯俄容共政策」,讓中國共產黨以化整為零的方式加入為條件,換取蘇聯提供資金、顧問以及武器所成立的政黨,在這樣的政策下,不但包括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國共產黨高幹在中國國民黨內位居要津,地位在蔣介石之上,連孫文個人的政治思想也起了很大的轉變,從原本主張採取西方的三權分立民主政治,改而擁抱蘇聯共產黨一黨專政、土地與大實業國有的黨國體制,可以說,中國國民黨其實就是沒有共產黨之名的共產黨! 也因為這樣,所謂的「國共內戰」說穿了不過是兩個共產黨的鬥爭,而蔣介石所領導的中國國民黨也因為本質上就是共產黨,所以即令祭出「寧願錯殺一百,也不放過一個」的殘酷政治整肅與白色恐怖統治,但還是沒能徹底清洗掉這個黨自誕生以來就存在的共產黨紅色基因,無怪乎在兩蔣死後,中國國民黨內蟄服已久的共產黨份子就立即春風吹又生,並在短短的幾年間就再次重新掌控整個黨機器,成為與中國共產黨隔海唱和的內應,因為中國國民黨本來就是共產黨啊! (註1)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3-07-27/881594 (註2)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008100293.aspx (註3)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328608 (註4)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328608 (註5)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362611
海兒
2023-07-27
挺「服貿」的柯侯郭,既無知又把台灣「重新鎖回中國」
2014年,馬英九政府的過度傾中政策以及未經充分溝通、授權下的強行推動《服貿協議》,最終導致了「太陽花學運」的爆發。當時超過五十萬人走上街頭,反對的不僅僅是破壞民主程序的「黑箱」,更是反對「中國因素」藉由馬政府草率並天真推動的「兩岸經濟一體化」進程,從而將不受限制地堂而皇之滲透進台灣社會的每個角落,包括攸關台灣國家安全的敏感產業與開放制度。 而在近十年後,明明「中國威脅」不但未減,甚至還與日俱增,「重啟服貿」卻成了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柯文哲與郭台銘3大「非綠陣營」的「最大共識」─也讓2024年的總統大選主軸,開始悄悄變成「台灣繼續走向世界」與「台灣重新走回中國」的對決。 「太陽花」吶喊猶在,柯文哲是「忘記了,還是不敢想起來」? 在此次總統大選中最先拋出「重啟服貿」議題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一下反反覆覆,一下又惱羞成怒;先是說自己「從沒講過要重啟服貿」,接著又主張「要先簽貨貿再簽服貿」,後來又承認自己「對這個議題不十分了解」──讓人看了頭昏眼花,還好意思說「斯斯有兩種、侯侯有三種」之類的揶揄,「柯文哲多重宇宙」到底又有幾種,恐怕他自己也算不清楚。總算,在一片支離破碎的邏輯與前後矛盾的論述後,柯主席拍板定下了「反黑箱,不反服貿」的(目前)最終版本。 柯侯郭身為(可能的)總統候選人,對國際和中國情勢的常識卻如此缺乏,或許還有可以「惡補」的機會─但最起碼令人「中國對台灣的經濟脅迫行為」,三人至少不應該感到陌生吧?(圖:合成) 但那曾也在立法院公聽會,甚至「太陽花學運」期間現場參與過的柯主席不可能沒有印象的是:當初他週邊的戰友,有多少人是「反黑箱,也反服貿,更反『中國滲透』」的。從印刷出版業者質疑開放不對等將導致出版文化樣貌丕變、電信資通業擔憂引進中資形同「木馬屠城」、農漁業者擔心兩岸貿易逆差持續擴大將無法承受中資衝擊,以及包括運動健身、美容美髮、身障照服等產業都有未來可能受中資低價、大舉入侵,以不公平競爭導致行業壟斷及生計喪失的憂心。 更有位醫界的知名人士曾說:服貿就是「螺絲釘戰術」,將讓台灣被「越鎖越緊」─請問如今的柯主席,可有印象當年在台大醫院擔任創傷醫學部主任的柯醫師曾經說過的話呢?還是,一心想取代國民黨成為泛藍新共主的柯文哲,如今也迫不急待要做「馬英九路線」的繼承人,跟侯友宜、郭台銘一起爭寵試圖獲得北京的青睞,而不顧歷史教訓與人民觀感,甚至也要徹底否定過去的自己了呢? 「去風險化」成世界趨勢,侯郭卻想讓台灣走「回頭路」 近十年後的國際情勢變化,早就讓「重啟服貿」失去了推動的理由。如今年G7領袖高峰會聯合公報、歐盟的「歐洲經濟安全戰略」都達成對中國「去風險化」(de-risking)共識,以抵禦中國的「經濟脅迫」行為。 當先進國家多在重新檢討過去經貿關係的對中過度依賴,以致讓中國政府得以利用「經濟脅迫」行為作為遂行其政治與軍事等圖謀的工具時,部分總統參選人反而要讓台灣透過「重啟服貿、貨貿」等方式,重新走回「兩岸經濟一體化」的馬政府時期「回頭路」,不僅是逆世界潮流而行,更對台灣「弊遠大於利」。 而中國去年的經濟成長率僅3%,不到前年8.1%的一半,為40年來的第二低,國際企業與中國民企更對其經濟前景有高度不確定感。再加上中國青年失業率高達21.3%,更有北大教授估計實際上至少有超過5400萬的青年失業人口。 中國自身經濟景況不佳,未來將更仰賴內需市場,且有龐大的「青年失業大軍」要顧及。連對外推動「一帶一路」都大受影響了,那些還在鼓吹中國政府會對台灣慷慨解囊、「大撒幣」推動「惠台政策」者,不是中國「大外宣」產業鏈的一部份,大概就是真的看不清現實的蛋頭鴕鳥─此刻還在期待台灣經濟要依靠中國才能「起飛」,甚至為加深與中國關係不惜要承認「一中框架」與「九二共識」的總統候選人,真的是傻到無可救藥了。 柯侯郭身為(可能的)總統候選人,對國際和中國情勢的常識卻如此缺乏,或許還有可以「惡補」的機會─但最起碼令人「中國對台灣的經濟脅迫行為」,三人至少不應該感到陌生吧?從中共「貿易壁壘調查」、禁止台灣水果與農漁產品進口、暫停中國人來台自由行等,時機都每每挑在台美關係重大進展或鄰近台灣大型選舉前,其政治目的不言而喻。 台灣如果繼續「把雞蛋都放在中國籃子」裡,只會給對方更多能拿來對台灣進行政治與經貿施壓的籌碼,不僅對台灣的產業與經濟發展帶來宛若「不定時炸彈」的隱憂,長期對國家安全更是潛在風險。 蔡賴「繼續走向世界」vs.柯侯郭「重新鎖回中國」 過去「台商對中國投資」占台灣整體對外投資比重,在馬政府時期曾高達83.8%,在蔡政府執政六年後已成功降至33.6%。在降低對中依賴的同時,台灣無論是在對美國出口占比(連續6年正成長)、「經濟自由度指數」(全球第4,史上最高)、「世界競爭力」排名(全球第6,連續5年上升)等方面都有顯著成績─在在顯示台灣不僅在降低對中依賴與「去風險化」上的成效,同時在經濟發展與品牌建立上更受國際肯定。民進黨政府過去七年多來的努力,展現這樣的路徑選擇是正確、符合台灣的國家利益,也與世界潮流同行的。 因此,台灣未來要做的絕對不是「重回依靠中國的老路」,而是要擺脫對中國的過度依賴,建構正常的兩岸交流,並在民主與綜合國力上「壯大台灣」從而「走向世界」─這就是蔡英文政府過去七年來在努力的事情,也是目前檯面上的總統候選人中,唯一看到由賴清德提出的國家發展路線。 當台灣的民主和經濟發展走到今天,主流民意絕對無法接受居然還要走回屈從「一中原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的老路,更無法接受繼續把所有經貿籌碼和優勢都放進「一中市場」、要和中國重啟服貿、貨貿以讓台灣再次「鎖進中國」。台灣未來要做的絕對不是如何重新當「無法對中國停止依賴的台灣」,而是要思考如何能繼續做「世界上不可或缺的台灣」。2024年大選已經越來越不像是什麼「和平與戰爭」或「綠營與非綠」之爭,而是蔡英文、賴清德的「繼續走向世界」,與柯文哲、侯友宜、郭台銘的「重新鎖回中國」之間的選擇。 (台大國發所碩士)
王濬
2023-07-27
英美強化台灣經貿關係的意義
近日美國參議院在繼眾議院後,一致同意通過《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實施法案》,並將在總統拜登簽署或自動在十日後生效,台灣立法院也同步通過8項附帶決議。倡議的首批協定包括關務行政及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服務業國內規章、反貪腐、中小企等議題。倡議雖然並非自由貿易協議,並未對商品關稅或准入商品類別等作出改變,主要是在於技術、 程序、標準上的接軌,有助促進市場公平競爭、資訊透明化、降低企業交易成本,能促進台灣 經濟與產業的國際化,不但能為FTA鋪路,也將有利台灣加入CPTPP。對美國而言,台灣不僅是重要的半導體供應龍頭,雙邊的貿易和投資也能為美國提供大量就業機會。有共同價值基礎的雙邊合作,才能真正達致雙贏。 而另一方面,英國政府也宣佈將與台灣舉行新一輪貿易談易協商,承諾強化台英貿易關係。台英之間的雙邊貿易額實際上已高達86億英鎊(約3,474億新台幣),英國視台灣為重要、且極具潛力的綠電建設市場。協商的最終目標是以簽署備忘錄的方式確認「強化貿易夥伴關係 」(Enhanced Trade Partnership, ETP),主要針對雙邊投資、數位貿易、能源及零碳排等範圍。英國近來已成為CPTPP的一員,英台的協商自然也將同樣有利於台灣加入CPTPP。而英台在早前更簽署包括考慮雙方健保互惠的「醫衛合作瞭解備忘錄」,英國與台灣的交流在近來有更為密切的趨勢,加上英國早前向中國發出正式的外交照會(diplomatic démarche),反對北京在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意味著英國在對中立場上開始轉為強硬。 英國政府宣佈將與台灣舉行新一輪貿易談易協商,承諾強化台英貿易關係。(資料照,英國在台辦事處提供) 英美兩國加強與台灣的經貿合作,不但是在經濟上的雙贏,更重要的是令台灣加速走上國際化之路。然而,自稱擁有台灣主權的中國又再對這些能為台灣帶來實際利益的協議跳腳,表示「所謂『倡議』不過是美方打著經貿合作的幌子,對台予取予奪、敲骨吸髓的『指揮棒 』,是台民進黨當局為謀『獨』私利,不惜出賣台灣同胞和企業切身利益、『害台 』『賣台』的『投名狀』,是美虛化掏空一個中國原則的最新例證。」再次證明中國視台灣及西方民主國家為敵。台灣未來要繼續與能共締雙贏、有共同價值的民主國家合作;還是自損利益、斷送前途與野蠻敵國「交流」,就取決於我們的選票了。 (台灣基進國際部專員,原籍香港)
康駿銘
2023-07-27
聯合報惡質造假抹黑想掩蓋的事實
聯合報惡質造假抹黑想掩蓋的事實 聯合報從總編到工友,都有相同基因,這種噁心假新聞天天都有,分不清誰寫的。今天這整篇掩飾不了: 國民黨嚴重內鬥 侯友宜的投降主義、貶台為強國棋子惹美直接關切 柯文哲被葛來儀看破手腳,在美外交圈代名詞是dishonest 柯文哲羞辱親美路線是應徵白宮外傭
曾韋禎
2023-07-27
«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AIT提二戰文件未定台灣地位 美國務院背書:中國刻意扭曲
黃靖媗
尼泊爾的警鐘 台灣不能走向親中自毀之路
羅浚晅
不反共不能救國
林保華
轉向背反 政治亂象
李敏勇
想像林佳龍和王毅兩岸外交部長在歐洲巧遇的現場
尤榛嚴
不是等紅燈!公館下午3點半大塞車畫面曝光 網轟藍委:別再造謠
劉晉仁
滲透無所不在 台灣最大隱患
林保華
核三重啟公投 屏東農漁、觀光界喊不同意
葉永騫
台灣的自由之路
李敏勇
黃國昌搶先宣布參選新北市長,然後呢?
尤榛嚴
天才與白痴的共產主義
李筱峰
坦承聽命黨中央 台中國民黨幽靈連署 34人皆認罪
陳建志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