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這些指控,證據是什麼?

這些指控,證據是什麼?

這幾年來,臺灣最不缺的就是薄弱牽強、乃至於毫無實證的指控。 舉例來說: 看到公共工程,就有人指為「祕寶」。 看到能源轉型,就有人指為「貪汙」。 看到疫苗採購,就有人指為「舞弊」。 看到基礎建設,就有人指為「錢沾」。 --- 這些指控,證據是什麼? 不需要證據啊。 反正在這些人的認知架構裡,自己所討厭的對象就是壞人,壞人所作的就是壞事。我罵壞人,需要什麼證據? 然後,等到真有貪汙案爆發,檢方把涉案金額跟犯案過程算清楚、說明白的時候,這些人反而顧左右而言他,又或者講一些「起訴不等於定罪」之類的話。 是的,起訴不等於定罪。這句話本身沒有錯。 但之前那些被痛罵的「壞人壞事」,又何嘗有被定罪? 怎麼到了今日,就突然知道要審慎節制了? --- 說到底,這些人其實根本不在乎什麼證據不證據、定罪不定罪。 有素材可以咒罵自己討厭的對象,才是重點。 如果是自己支持的對象涉案? 這時候,就算要他們相信「助理願意捐出加班費」這種奇幻式辯解,對這些人的認知架構也不會有任何障礙的。
陳怡凱 2023-08-14
俄烏戰爭造成全球能源大漲

俄烏戰爭造成全球能源大漲

在辯論能源政策之前,應該正視俄烏戰爭造成全球能源大漲的問題。 即使現在全球能源價格開始緩降,仍然是比戰爭前高出許多。 俄烏戰爭之前,台電採購國際燃煤價格平均大約是90美元/噸,但因為戰爭、疫情等因素,讓煤價一度突破450美元大關,這是4 - 5倍的漲幅。天然氣的部分,俄烏戰爭前,長短約平均價大約是10美元/每百萬BTU的價位,但俄烏戰爭開始後,氣價創歷史新高,甚至達到70美元/每百萬BTU。 事實上,台灣仍有核電機組服役中,而核一、核二廠則是服役年限到,同時遇到燃料池滿、無處放高階核廢料的問題,甚至部分機組因此需要提早停機。 因為戰爭,國際燃料大漲造成電業虧損的問題,是全球共通現況,這樣的燃料價格波動,包括核電占比跟電價都超過台灣的法國跟韓國,同樣要面對高度虧損的問題。 公務預算補貼、電業承擔虧損,並不是只有台灣這樣,其他國家的情況,也要跟大家報告。
經濟部 2023-08-14
悼念 台獨前輩林樹枝

悼念 台獨前輩林樹枝

悼念 台獨前輩林樹枝(1946-2023) 生長在民主化之後的新生代,很難想像,在威權統治下,人民沒有言論自由,戒嚴時期的台灣人民永遠生活在恐懼中,隨時會因為說錯一句話,換來牢獄之災。林樹枝在25歲時,卻因為一封信,被警總逮捕坐牢,開始他的人生坎坷路。 林樹枝,1946年12月18日生於台灣中和,黨外的朋友都習慣叫他「枝伯」。 1971年3月,因為與友人丁振隆通信,批判國民黨貪汙腐化言論,他的信件被警總郵電組抽查到,被以懲治叛亂條例逮捕入獄,判處有期徒刑十年。1975年因為蔣介石去世而減刑三分之一,1977年11月7日,因為減刑提早出獄。 1979年12月10日,爆發警民大衝突的「高雄美麗島事件」。 12月13日,國民黨清晨展開大逮捕行動,施明德在警總人員圍捕下脫逃,施明德逃亡26天後被捕。1980年1月12日,林樹枝因為協助藏匿美麗島事件的施明德被捕,4月29日與藏匿施明德的高俊明牧師10人,因「藏匿施明德案」,遭懲治叛亂條例起訴,觸犯的是「藏匿叛徒罪」及「明知匪諜而不告密檢舉罪」。「藏施案」誠如高俊明牧師在審判的最後陳述所言,「現在我們的社會裡,像猶大的人很多。⋯⋯但像這九位被告那樣,願意為困苦的人犧牲自己的人很少。 在「美麗島事件」瘋狂全島大逮捕行動的第一天,施明德則逃離台北市信義路封鎖現場,他在倉皇中首先跑到陳婉真父母在萬華經營的自助餐店,由於該處顧客出入複雜,才由陳婉真的弟弟送到曾經也是政治犯的林樹枝中和住處,林樹枝慨然同意收留他。 林樹枝兩次也都被嚴酷刑求,第一次在南警部看守所遭受三天兩夜的嚴刑逼供,對他灌水、電刑、將他裝入麻袋吊在半空中用圓木棍毆打。第二次也同樣被嚴刑逼供,然而,有過被關經驗的他堅持不屈服。「藏匿施明德案」的高俊明、許晴富被處有期徒刑七年,褫奪公權五年,林樹枝被判刑2年,再度入獄,因為5年內再犯的政治犯,必須補足以前減刑的3年4個月,林樹枝因為「藏匿施明德案」的牽連,實際坐了5年4個月的黑牢,他是一位歷經火燒島12年黑牢的政治犯。 1985年5月12日,林樹枝自仁愛教育實驗所出獄後,開始著手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口述歷史研究,將這些政治犯的斑斑血淚史挖掘出來,在黨外雜誌投稿。他加入黨外編聯會,毫無所懼的投入黨外組黨工作,擔任黨外公政總會的執行祕書,也是「黨外公報」的主筆之一, 1986年9月28日,他更是民進黨圓山創黨相關籌備布置與租借場地的重要幹部之一。他也曾擔任台灣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秘書長,1988年底與黃華、鄭南榕、林永生一起推動「新國家和平改造運動」,擔任新國家總本部副召集人, 1994年5月19日起,擔任「基層之聲」地下電台台長,後來因為生活困苦,一度在艋舺擺攤賣烤番薯。 林樹枝自身亦是政治案件的受難者,不但擁有許多親身經歷,出版寫作指證國民黨利用國家暴力的「刑法一○○條」惡劣法律,來整肅政治異己份子,他從政治難友的口述中,掘出險被塵封的黑獄風雲與刑求傷痕,他勇於揭發國民黨政權的黑暗面,常藉著惡法逮捕、拘禁、甚至槍決不少政治異議人士,白色恐怖時期,很多民主先烈都是因為這一條法令冤死刑場。 林樹枝出版過《出土政治寃案》、《白色恐怖X檔案》、《良心犯的血淚史》、《火種=泰源監獄革命演義》、《震撼1987=台獨勢力的崛起》等著作,他的《火種=泰源監獄革命演義》被改編成劇本,最近被姚文智要拍成泰源監獄風雲電影。一生以台灣獨立建國志業終不悔,林樹枝為獨立建國而戰鬥,這幾年,義無反顧地推動台獨大旗隊,他追求獨立建國精神令人敬佩。 昨天下午林樹枝未能來參加小俠的告別禮拜,今天早上打電話給他也無人接聽,小駱和廖耀松去淡水租屋處關心,無人開門,才知大事不妙了。2023年8月14日中午,被發現過世於新北市淡水租屋處,享壽77歲。 2009年12月,林樹枝參加美麗島高雄事件30周年紀念晚會。  
邱萬興 2023-08-14
微信,對我來說就是不信

微信,對我來說就是不信

微信,對我來說就是不信 我所有的朋友已經幾乎無中國人,不僅現實社會,甚至網上也不交往中國人。 某日,有臺灣人介紹的生意上的中國人,對方問能否加我微信,我說雖然我有微信,但我從不加友也不私下聯繫,必要時我只用line和FB,對方說我們國內都用微信,不用微信你跟國內人聯繫會很不方便啊。 全世界都能用line和FB,就你們不許用,你們沒有覺得不方便?另外搞一個與世界不聯網的處處受監控的微信,我是自由世界的人,拒絕你們的微信,因為我對流氓掌權的國家早已不信。 如果堅持要用微信,抱歉,我們不聯繫也罷,世界那麼大,我不在乎非要跟井裡聯繫。對此,介紹生意的臺灣人說,你拒絕使用微信,那樣會失去很多生意失去很多市場的喔。 抱歉,做生意也是首先有做人原則的,你臺灣人做生意發大財如果依賴的是中國人,那是你的選擇和自由,我也有選擇不沾中國腥味的自由。 事實上對我來說,沒有什麼所謂的中國商機,我日本的生意都來不及做,事實上那個國家帶給我的危害和危險遠高於利益,而且所謂的利益也充滿著各種額外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所以,我現在沒有一個中國人朋友,因為不需要,虛擬世界我也不加任何中國人網友的微信,除非此人先放棄使用微信。這些年我不用微信,覺得生活安全安心多了,看不見太多的中國爛事,真的是眼不見為淨。 有人會懷疑我怎麼可以撇的這麼乾淨,畢竟國內還有家人親戚朋友吧。是的,當然有,但是如果三觀不合的話,最終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話不投機又何必再聯繫呢?就讓各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井水不關河水,何況我是海水,更加格格不入他們的井水。 該醒悟的並且有條件的親戚也早已潤出去了,所以那地方對我來說,我不擁有一寸土地,不擁有一分錢的財產,不擁有一絲的權利和福利,我又何必去用微信,或者介意不用微信而失去什麼呢!我不擁有任何的地方,也就不存在有什麼失去,更不會接受任何人的情緒勒索。 微信的世界對我來說是個巨大的勒色桶,你會因為每天不去看看勒色桶而感到生活中有失落感嗎?在日30多年的生活經歷告訴我,遠離中國,就沒有什麽壞事,靠近中國,絕對不會給你帶來什麽好事。 東京博士 2023年8月14日  
東京 博士 2023-08-14
中共狼性不改 死不承認台灣的國家主權

中共狼性不改 死不承認台灣的國家主權

  賴清德副總統13日抵達美國紐約展開過境行程,中共官方組織一如往常發動黑道抗議,中國外交部更聲明,賴清德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是徹頭徹尾的麻煩製造者。中共這樣的反應台灣人習以為常,只是台灣那些受到一些中共好處的人,不知道該用何種立場繼續幫中共講話。 賴清德副總統13日抵達美國紐約展開過境行程,中共官方組織一如往常發動黑道抗議,中國外交部更聲明,賴清德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是徹頭徹尾的麻煩製造者。(中央社) 賴清德畢竟是用中華民國副總統的名義出訪,跟所謂的台獨立場有何相關?可見中共要對付的不是台灣獨立,而是中華民國的存在。中華民國的存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言永遠是最大的反共招牌,而中華民國更不能沒有了台灣這塊招牌,因為沒有了台灣,中華民國就不會是一個國家。 這當中的奧妙中共當然非常理解,所以只要是台灣以國家的名義出現在世界的場合,中共總是用盡各種手段打壓抗議,無非就是在宣示他所謂的一個中國的原則,想要告訴世界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錯誤印象。 中共的官員出訪世界各國,從來沒有看過台灣的僑胞在現場抗議,因為台灣人都尊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這件事。然而台灣的總統副總統出現在國際場合,中共總會想要動用各界力量給予威嚇抗議,是因為中共從來不把台灣或是中華民國看作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件事。 然而台灣的總統副總統出現在國際場合,中共總會想要動用各界力量給予威嚇抗議,是因為中共從來不把台灣或是中華民國看作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件事。(中央社) 我們只看到台灣的反對黨在那邊貶損賴清德出訪過境美國這件事,在所謂等級上的象徵爭論。卻沒有看到他們秉持國家主權團結一心的力量,跟著政府一起抗議中共無理的批評並攻擊台灣國家主權獨立的事實。只能說中共的抗議,台灣人早已麻痺,而反對黨的冷血,才是台灣人最失望透頂的。 (政戰人員退伍)
陳啟濃 2023-08-14
中國僑民戳破中共抹黑伎倆

中國僑民戳破中共抹黑伎倆

  副總統賴清德出訪巴拉圭並過境美國,中國馬上進行軍演恫嚇,甚至收買巴拉圭當地媒體,要來帶風向,還安排陳抗及發動網路攻擊,接連釋放醜化我國外交工作的假訊息,對國人進行認知作戰,企圖干擾賴清德出訪。但卑劣的手段與伎倆,真能瞞得過世人嗎? 當賴清德抵達紐約下榻的飯店外時,不僅有大批僑胞熱烈歡迎,還有一群流亡美國的中國僑民齊聚一起,歡迎賴到場,他們手中高舉中華民國與美國的國旗,高喊「不能讓台灣失去民主!」。一名中國僑民受訪時說:「我們不希望中國武統台灣,讓台灣人也失去自由、民主,台灣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堅持住,所以我們勇敢站出來支持台灣,支持台灣民主,反對武統台灣,支持賴清德!」。 來自中國的華人新移民,在紐約的酒店外歡迎賴清德。(林丹/大紀元)   台灣有句俗諺說「雞卵密密也有縫」(比喻事情總會有破綻,不可能天衣無縫),中共縝密的大外宣及認知作戰,被一群來自中國且最瞭解中共的僑民,一針見血,戳破一貫的欺世謊言,也對台灣目前還對中共仍存有幻想的親中人士,當頭棒喝。 中國或許可收買媒體、進行軍事武力恫嚇,但無法扭曲及否定台灣已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事實,賴清德出訪,將讓國際社會了解台灣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及維護印太和平穩定所做的努力,而從中國僑民所說出的肺腑之言,對照台灣內部親中人士不斷附和中國之抹黑行徑,極力想矮化、醜化自己國家的副元首出訪,毫無國家主權意識,只能讓人搖頭。 (作者為法務人員)
沈法秤 2023-08-14
台灣媒體統戰工具化

台灣媒體統戰工具化

台灣媒體統戰工具化的程度真的令人難以想像! Billy Drummed   認識我的人都應該知道我有多討厭公開討論政治,所以本人以下的發言是陳述事實而不是要帶風向,但也可以讓大家看看現在新聞都是怎麼被「製造」出來的。 前幾天接到了某單位一通電話,邀請我做艾美獎得獎的專訪,但就像我之前說的,我不覺得身為這麼龐大的幕後團隊的其中一角有什麼好拿出來說嘴,我很自然婉拒這種把焦點放在我個人身上的訪問; 於是對方以「是否可以站在為台灣的產業帶來經驗與大家談論這個獎項」的出發點邀請我做一個簡單的電話專訪我就同意了,因為我覺得如果今天我可以把在國外的專業經驗帶回台灣做些什麼小小的貢獻,我真的非常非常樂意, 於是乎今天下午接到了電話,我準備了非常多「如何從台灣出發與國際產業接軌」的談話重點準備接受訪問時,對方提出來的問題讓我覺得.. 我似乎進到了某個特定意識形態的圈套。 「身為一個美國三大獎得主,以您的國際視野來看是否會覺得某總統參選人被貼上性別歧視的標籤是有心人士的操作?」 「您是否認為台灣某政黨被貼上親中的標籤是網軍帶風向的手法之一?」 「您覺得若需要政府在各產業類別進行輔導,是否應該與美日等強國脫鉤、走出屬於中華民族的一條路?」 這些問題.. 族繁不及備載。我完全不想回答因為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屆時這些專訪的標題會怎麼下.. 「美國艾美獎得主認為XXX是政治迫害」 我不想捲入任何台灣政治遊戲,我也要在此澄清,如果接下來看到任何關於我所論述的任何觀點之新聞都是虛構,因為我完全沒有針對這些問題做出回應,更甚者,我直接明白了當地在電話裡面說道「我不回答與任何台灣政治與意識形態的問題,我會答應這個電話專訪完全是以產業發展為出發考量」 我很後悔接電話的當下我沒有進行錄音,是我天真了;我以為真的有單位、有媒體會在乎我們這些產別從業人員的努力,我更天真地以為我能夠透過這些訪問來盡我身為台灣人一份子的綿薄之力.. 台灣啊.. 我只能說,我祝福這座島嶼的每個人,但我真的感到非常、非常、非常的難過。
李忠憲 2023-08-14
我們今天能笑,是因他們當年哭過

我們今天能笑,是因他們當年哭過

我們今天能笑, 是因 他們當年哭過。 今天下午和女兒去柏林史塔西(德東共產黨政權的國家秘密警察)檔案局看《流麻溝十五號》。前天晚上已先來看了陳芯宜導演的VR電影《無法離開的人》。 兩部電影,述說的都是以上世紀中國國民黨在戒嚴台灣的白恐時代為背景。前者是以真實歷史為基底的劇情片,後者則是以特殊VR 3D方式拍攝的紀錄片。 兩個「故事」 - 其實都是有所本的「事故」- 裏面有兩個女兒。一個是未出生的女兒日後才收到「政治犯」父親被槍斃前寫給包括妻子及被捕時尚末出生的女兒之遺書。 (妻子約好的認屍方式是「手插口袋」,因為擔心每一具屍體都是面目全非。) 一個是在獄中產下並和媽媽住在裏面的女兒,三歲時眼睜睜地看著媽媽被叫出牢房,說是「特別接見」。 雖然才三歲,女兒已經知道,「特別接見」就是「槍斃」的代號,立刻抓著媽媽的腳根,淒厲地狂喊:「我媽媽不是壞人,你們不要槍斃她。」 。。。 放映完畢,女兒眼眶紅紅地看著我。 我說,「今天的我們能笑,是因為當年的他們哭過。」 回到家,已將近八點。我即著手準備說好今天要作給女兒吃的謝氏義大利麵,因為這幾星期,雖然已是暑假,我卻忙到翻。 我們晚餐的笑容和下午的內容很不搭,不,成反比。 但是我們心裏深處都知道,今天我們能笑著一起吃晚餐,是因為當年他們連最後的晚餐都無緣一起吃。 連遺書都要超過一甲子後才收得到,更別說為女兒煎個荷包蛋了。 *** 對了,殘暴的白恐加害者不是「當時的政府」,而是「當時的國民黨政權」。 至今未曾有一名加害人「出現」,遑論受罰或至少「懺悔」。 當時最常用的「罪名」就是「匪諜」、「附匪」、「為匪宣傳」等。 這些本已過份,但今天看到他們對中共的諂媚阿諛、甚至聯手威脅台灣,實在令人無言! 至於號稱「受害人」家屬而欲選總統者,竟也能同時跟老K和老共眉來眼去,同樣令人無言。 *** 在此對台方的導演、製作人等及合作的德方轉型正義單位,還有一起在這三天一起播放的香港紀錄片(反送中)導演及團隊,表示謝意和敬意! 對台灣文化部的大力支持及柏林在地的台僑策展人和主持放映後討論時段的香港人同樣表示謝意和敬意。  
謝志偉 2023-08-14
〈烏鴉和阿龍〉張彥勳

〈烏鴉和阿龍〉張彥勳

「阿龍實在高興的不得了,一想起世界上還有比他更貧窮的人,或像自己這樣貧窮的人也能讓別人得到快樂,的確是值得慶幸的事情。」–張彥勳〈烏鴉和阿龍〉 以上這段文字,是善寫兒童文學的張彥勳的作品〈烏鴉和阿龍〉文中的一句話。 張彥勳筆下的阿龍,是一個失去雙親的窮小孩,和阿公住在山上的破屋。貧窮讓他自卑,甚至認為連樹上烏鴉的叫聲都在譏笑他:「阿龍貧窮,阿龍貧窮」。他決心辛苦做工賺錢去買枝獵槍,要把譏笑他的烏鴉全部打死!阿龍去買槍的路上,先遇到一位衣著破爛的飢餓的乞丐,向他行乞,阿龍心生憐憫,從口袋裡摸出一些錢給他;接著,又遇到三位托缽的和尚,臉色蒼白,阿龍又從口袋裡掏出錢捐給三位和尚;之後,阿龍經過一家鳥店,結果如何?請看張彥勳生動的原文: 他看見兩隻小鳥在鳥籠裡悲哀地一邊叫一邊振動著翅膀。牠們也許還不習慣籠子裡的生活吧,拚命用嘴尖啄著鐵絲網。 阿龍覺得那兩隻小鳥實在太可憐,就走進店裡。 鳥店的老闆是個禿頭的老人,他用輕視的眼光看著一身破爛的阿龍。 「伯伯,這兩隻鳥兒賣給我好不好?」阿龍問。 「好啊!只要肯出錢,就賣給你呀。」老闆用傲慢的態度對待他,心裡似乎是說:哼!像你這樣窮的孩子怎麼會有錢呢! 「兩隻多少錢?」 「二十五元,你有這麼多錢嗎?」 「好吧,這是二十五元。」阿龍拿出錢交給禿頭的老闆。 「嘻嘻,太好啦,嘻嘻嘻,籠子免費。」主人的態度馬上變得很溫和,笑容滿面的說。 「不要籠子。」 「為甚麼?」 「因為我要放走它。」阿龍說著,就隨手打開籠門把鳥兒放走了。 「嗨……有趣的孩子。」鳥店的老闆把眼睛瞪得圓圓的。覺得這件事很奇怪,他不了解阿龍為什麼這麼做。 阿龍愉快地走出鳥店,終於到了賣槍的店,可是那時候身上已經沒有錢了。 獵槍買不成,阿龍只好回家去了,但是他心裡覺得無比的快樂,邊走邊唱,有時候還像兔子一樣蹦蹦跳跳地一路跑著。 回到家裡,阿龍把乞丐、托缽和尚和小鳥的事情都告訴爺爺。爺爺摸著阿龍的頭,很為他高興。 然後,爺孫倆和往常一樣在油燈下吃飯,吃得津津有味。 爺爺拿出酒來,邊喝邊唱,阿龍也興奮起來了。 「阿龍,聽聽!烏鴉又在叫了。」 「啊,真的耶!」 「怎麼叫的?」爺爺問他。 「咦──奇怪!今天晚上的叫聲可不一樣!」 「怎樣叫的?阿龍。」 「牠呀,拚命地叫著『阿龍好漢,阿龍好漢』哪!」阿龍笑嘻嘻地說。 「嗯,對!確實在叫著『阿龍好漢』哩,哈哈哈。」 阿龍從窗口仰望天空,看見橡樹上那隻被月光給照得好亮、好亮的烏鴉,正在拚命地叫著『阿龍好漢,阿龍好漢』,他心中充滿了無比的幸福,於是,他離開窗睡覺去了。 張彥勳這篇〈烏鴉和阿龍〉,是1978年兒童文學創作獎首獎的作品。 張彥勳出生於1925年(日本大正14年)的今天(8月14日),台中后里人。他的父親就是從日治時期到戰後初期十分活躍的台灣社會文化運動者張信義。 張彥勳就讀台中一中時,志趣文學。1942年他和台中一中同學朱實等人共同發起組織文學團體「銀鈴會」,並主編 同人雜誌《緣草》,提倡新詩創作。1943年,18歲的他就出版了日文詩集《幻》,2年後又出版了《桐葉落》。 「銀鈴會」後來發展成一百多人的團體,是中部地區唯一存在並活躍的台籍青年文學團體。 二戰後,由於語文的隔閡,有些「銀鈴會」同仁放棄了寫作,《緣草》一度停刊。張彥勳努力學習中文,準備重新出發。 1948年,《緣草》改名為《潮流》復刊。 1949年,發生「四六事件」,白色恐怖開始降臨,,同日楊逵也因 (和平宣言)一文被捕,「銀鈴會」成員被牽連而受拘捕、通緝的不少。張彥勳也曾經多次遭受約談和拘捕,七天至三個月不等。在白色恐怖的陰影下,張彥勳將「銀鈴會」相關資料和他自己的兩冊日文詩集一起焚毀。 跨越語言障礙之後,1958年張彥勳以中文在文壇上重新出發,以創作小說為主,反映台灣人民的生活,描寫台灣的現實。到了1971年,他因為眼疾導致一隻眼睛失明, 另一隻眼睛視力僅0.3。失明對一位作家,猶如失聰對樂聖貝多芬一樣,是莫大打擊!張彥勳因此開始轉向兒童文學、少年小說和翻譯。他重要的兒童文學作品有《兩根草》、《阿民的雨鞋》等。張彥勳說他的兒童文學創作題材,大多來自實際的教學經驗和生活觀察。從事兒童文學創作,是他眼力喪失之後最溫馨的生活慰藉。 張彥勳任教國民小學30多年,生活淡泊簡約、憨厚樸質的他,寄情於寫作。他的寫實的文筆,寫出世間的困苦與歡樂,也為兒童帶來激勵、進取與同情的慈悲、向上的意志。 他寫作不輟,直到1995年辭世。
李筱峰 2023-08-14
論賴副總統出訪的意義

論賴副總統出訪的意義

  副總統賴清德出訪友邦巴拉圭,去、回程將分別過境紐約、舊金山,此行格外低調,雖無會見美方重要國會議員的計畫,仍受到僑胞的熱烈歡迎,尤其是中國流亡美國的僑民,也拿著反對侵台的布條在歡迎之列。 只有國民黨人對賴的訪問行程冷嘲熱諷,說那麼低調很沒有尊嚴,不如不去,去了也只是去灑錢而已,有這樣的在野黨還需要敵人嗎?這種沒有是非的政黨,憑什麼下架別人?讓國民黨泡沫化才是真的吧! 紐約時報分析,素來對中國立場強硬的賴清德,想要藉由這次出訪,向選民與華府作出保證,展現穩健、可靠的形象,如果他當選,不會馬上改變台灣地位,台灣會很安全。 其實不需要改變,因為能出訪他國,又能舉辦總統大選,就是主權獨立的展現,何必改變什麼?如果要改變,就先改變黨國不分的國歌吧。 台灣至今仍受中國威脅,原因之一就是國民黨不自量力,與中國爭搶一中神主牌,否則與中國比鄰的一些國家,為何中國不敢說要併吞他們?只因為他們沒人要與中國爭搶一中神主牌。 與國民黨一樣糊塗的民眾黨,日前在其黨慶時說,台灣不能再陷入統獨紛爭中,也是很無知,畢竟台灣早已經實質上獨立,否則為何我們能舉行總統大選?目前台灣最重要的是維持自由與民主體制,不被專制獨裁所改變。 七年來,台灣在蔡政府領導下,各方面進步,有目共睹,如年改,得罪少數既得利益者,造福多數弱勢族群,有魄力的政治家理當如此。 國防、外交、經濟與人權的進展,也是十分可觀,如歐美各國政要、國會議員陸續訪台,美英法德日澳多國元首也說台灣前途與他們利益休戚相關,警告中國不可侵犯台灣。 侯自己在新北的施政已自顧不暇,為何腳踏兩條船?柯說蔡政府沒有照顧年輕人,自己就有嗎?社會住宅用租的都已那麼貴,年輕人又買得起嗎?為何與敵人哥倆好,卻嘲笑自己人? 總之,賴的出訪已證明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還需宣告獨立嗎?何必多此一舉?台灣已沒有統獨之爭,只有自由民主與專制獨裁之爭,而國民黨與民主黨都是威權政黨。 (作者為教師)
陳振 2023-08-14
台灣絕對不只是西柏林!

台灣絕對不只是西柏林!

  近日駐法代表吳志中接受媒體專訪,吳代表認為,「台灣局勢一如冷戰時代的西柏林,相信在世界各國注目下,引進世界各國的力量,台海就能保持和平」,不過筆者認為說法不夠精準,有精進空間。 我國駐法國代表吳志中接受法國LCI電視台專訪。(圖/翻攝自LCI Yt頻道)   的確,冷戰時的西柏林,是美國為首的自由世界與蘇聯為首的共產集團交鋒的最前線之一,一九四八年蘇聯封鎖西柏林聯外道路、致使美國為首的西方盟軍出動大量運輸機維持西柏林物資供應,發生首次柏林危機,之後又因蘇聯屢次要求美英法三國軍隊撤出西柏林,而在一九五八年及一九六一年發生第二次及第三次柏林危機,並成為刺激東德政府建立柏林圍牆的因素之一。 但,西柏林終究與台灣不一樣,在簽訂雙邊四國條約、達成德國統一以前,西柏林是由美英法三國盟軍負責軍事佔領、而由西柏林市民所選出的市議會及市長進行民政統治,行政上比照西德國內制度、但西德仍未獲得其主權的特殊地區,並不具有自我防衛能力,物資供應也必須仰賴東德當局與盟國協商後所特准的陸空通道來維持。 而台灣雖仍有舊金山和約後的地位未定問題,需要正式建立國際法意義的主權國家,但台灣是世界第廿一大經濟體能夠透過國際貿易獲取不足的物資,以維持經濟體的正常運作,也有不受他國直接統屬、能夠維持自治的國家形制,並且有自我防衛的一定能力,而無需如同西柏林般完全仰賴他國軍隊保護,因此台灣絕對不只是西柏林。 另外,雖然台灣近年來持續強化與美日法等先進國之間的經濟及安全保障等共同利益紐帶,台海和平問題獲得到各國重視,近日連印度退役的陸海空三軍參謀長都連袂出席凱達格蘭論壇、討論遏阻中國犯意的可能機制與國際共識,但,只靠世界各國的注目,仍然無法遏阻中國的侵犯意圖,過去幾十年有太多案例能證明「光是各國注目仍然無法遏阻侵略」,越戰時的南越如此、波斯灣戰爭時的科威特如此,甚至稍後的南斯拉夫分裂及晚近的俄羅斯侵烏戰爭等也是如此。 要遏阻中國侵犯及以武力吞併台灣的意圖,仍需透過台灣自身與國際社會抗中意志的強化、從內部防諜到國際安保機制的整備、與他國武備的採購與應用,到各國軍隊精進人員訓練的水準與合作機制等方式,不僅讓台灣擁有自我防衛的能力,更在國際上形成足夠壓力,以迫使中國放棄其侵台意圖。 (作者從事服務業、兼業作家)
吳哲文 2023-08-14
戰爭爆發再來買武器嗎?

戰爭爆發再來買武器嗎?

  民眾黨四周年黨慶因著短裙的假空姐應援團勁歌熱舞,引起桃園市空服員工會開轟「集體性騷擾」,婦女新知批評「物化女性」,民眾黨硬拗不道歉,讓黨主席陷入「仇女又仇南」的風暴,沒想到柯文哲竟效法不肯勘災的習近平那般神隱,還勞動柯媽救援,坐實了「老媽寶」的說法! 自忖風暴已過,柯文哲又露面攻擊民進黨政府,說是財政紀律不佳,甚至主張軍購,除非遇到戰爭,不然要使用正常預算,而非特別預算。 台大副教授陳世民表示,「我們不可能說等到戰爭爆發以後,再去編正常預算;因為你編了正常預算,你可能還要一兩年幾年以後才能拿到武器;加上到戰爭爆發那個時候,武器裝備是根本運不進我們台灣的。國家安全來當作一個政治的鬥爭,這是非常不道德的!」 沒錯,從小至大,做任何事時,說河洛話的父母親常告誡我們「不要等到要出嫁時,才開始纏腳!」也就是中文成語的「未雨綢繆」,就是要「防患未然」,事先做好準備的意思。 柯文哲崇拜毛澤東,是個不折不扣的野心家;太陽花學運時自稱墨綠,是為了利用民進黨起家;後來主張「兩岸一家親」,則是引進中共勢力為後盾。柯文哲根本不在乎台灣有無民主與自由! 中共三不五時便揚言「武統台灣」,我們不能等到戰爭爆發了,再來採購武器,因為「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越是做好準備,對岸冒進的機率就會越小! (作者為台灣教授協會會員)
李欣芬 2023-08-14
來日大難:李嘉誠甩賣新盤的微言大義

來日大難:李嘉誠甩賣新盤的微言大義

來日大難:李嘉誠甩賣新盤的微言大義 李嘉誠七折賣樓,引起全世界震盪。有人說,李嘉誠賤賣新盤,是因為香港過去樓市升得太厲害,李嘉誠調低售價,只是預防香港樓市過熱的措施。 我還從沒見過地產商主動抑制樓價的事,樓市過熱,吃虧的永遠都是小業主,地產商趁樓市熱大賺,即使樓市冷下來,他也已經賺夠了。我不知道李嘉誠手上還有沒有其他樓盤,如果有,甩賣只是倒自己米,如果沒有,他不是要給其他地產商罵死? 李嘉誠此舉只有一個出發點,就是他對香港未來投一張不信任票,這不是一個樓市信號,也不是一個經濟信號,這是一個政治信號。 自中共國安法公佈,特區政府秉承中共意旨,實施嚴酷管控,香港的法治一路衰敗,港人的自由一路削弱,香港的政治環境惡劣,營商環境惡化,這是一個基本的事實。 無國界記者組織公佈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香港由排名68,暴跌至148;而一項人類自由指數,香港由全球第3跌至34。近年香港人移居外國的人數有四十萬人之多,其中大部份都是專業精英;香港與中國簽定貨幣互換協議,香港庫房成為中共的提款機;中共戰狼外交得罪全世界,香港也從萬人迷變成乞人憎。 政治環境的惡化,導致不少跨國公司將總部遷移至新加坡,外資大行也大量裁員以適應未來暗淡的前景。 香港的政治環境不妙,因為香港政府只是提線木偶,中聯辦與港澳辦是特區政府的太上皇,國安公署成為香港警察的頂頭上司。從前政府依法辦事,商人可據理力爭,此後商家們只是中共砧上肉。 經濟環境變,是因為政治與文化環境變,香港前景之不妙,建基於中國前景之不妙。李嘉誠七折賣樓,基於他對全局判斷的悲觀預期。 美中關係惡化,西方民主國家對中國在外貿﹑科技﹑外交﹑軍事上的制裁與圍剿永無止境,中共內部經濟處處爆雷,社會問題叢生,最致命的是政府束手無策。習近平對現狀絕望,對未來悲觀,全部心思只用在清理門戶與準備戰爭,已無心內政外交。 經濟惡化帶來民生困頓,社會不穩,民變四起,中國的政治大動盪正在醞釀之中,中共一旦崩潰,香港無以置身事外,到時天下大亂,地方割據,難民蜂湧而至,香港將成為失防的孤城。 對香港未來的悲觀,基於對大陸未來的悲觀,對大陸未來的悲觀,基於內外局勢不可救藥,李嘉誠七折賣樓,出於他高度的政治智慧與人生智慧。他在災難來臨之前預為之謀,走得快好世界,原因正是他對世局的認知比一般人更宏觀更前瞻。 李嘉誠一生勤奮用功,對知識如饑似渴,有過人的膽識,做生意進退有據,判斷政治動向和時代潮流高人一籌,他每每敢為人先,又能在危機來臨之前安全撤退。早在2013年,李嘉誠就拋售大陸地產項目,當年官方媒體以「別讓李嘉誠跑了」一文對他施加壓力,李嘉誠不為所動;多年來李嘉誠也先後拋售一些香港的項目,不過做得低調而已。面對社會輿論質疑,他顧左右而言他,多做事少說話,往往又在關鍵時刻快刀斬亂麻,我行我素。 李嘉誠長袖善舞,他與中共及特區政府維持體面交往,中共有求於他從不推托,但他又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不做賣笑爭寵的事,不做中共的跟班。中聯辦為梁振英助選,李嘉誠偏偏票投唐英年;反送中運動初期,特區政府暴力鎮壓,李嘉誠公開呼籲「對接班人手下留情」,冒被中共報復之險為香港說情,他愛惜香港又特立獨行,因為有主見有底氣,不作墻頭草。 他在香港發達,沒有香港就沒有他的一切,但這個香港主要是港英時代的香港,香港優良的制度,香港人的擁戴,造就他恢宏的事業。他對香港感恩,眼看香港在中共手上一路淪落,難免有不忍之痛,這是不問可知的。 李嘉誠七折賣樓,與其說是他在收拾細軟準備逃命,不如說是他在對香港人發出政治預警,提醒我們來日大難,早作打算,不管他有心無心,我們都不要低估他的政治智慧。想走不想走,能走不能走,大家都多預留一點迴旋餘地,以免災難臨頭時慌不擇路。 有人又會笑我想多了,我的人生哲學是寧肯想多不要想少。李嘉誠此舉有異,引人深思,以上推測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  
顏純鈎 2023-08-11
高雄最具爭議政治家族傳說

高雄最具爭議政治家族傳說

【高雄好過夜:高雄最具爭議政治家族傳說】 今天深夜來跟大家說個老高雄人會有印象的故事。 高雄傳統有三大政治家族,陳家、王家、和朱家。雖然並稱三大,但其實發跡時間,乃至最後的下場都相去甚遠。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發跡最晚,手腕最狠的前鎮朱家。 朱家最早從政的是朱有福,在1968年選上市議員,隨即轉戰台灣省議會,連續當選2屆省議員,並在高雄市改制直轄市後再度參選市議員成功,且連續當選2屆副議長。朱有福之後並曾擔任第1屆國代,其子朱文慶也曾選上市議員。 但朱家獲得巨大影響力,並不是在朱有福這一系,而是他的姪子朱安雄。 朱安雄生於1944年,他的爸爸僅是台鹼的小職員,朱安雄雄商畢業後,到台塑會計部門上班,擔任基層的會計職員。在那時候認識了小他三歲,服務於高雄稅捐處的吳德美。 吳德美這個人很有生意頭腦,根據1988年的《天下》雜誌報導,她18歲的時候就在家裡隔出隔間賣船員夾帶的舶來品,據說收入是她在稅捐處的十倍,而且當然不用繳稅,懂得鑽營的天賦很早就顯露出來。 朱安雄生命的轉淚點在1972年到來,當叔父朱有福打算棄市議員轉戰省議員時,由於那時他的兒子朱文慶還在唸初中,因此他先找了自己姪子朱安雄出來參選,年僅28歲的朱安雄一戰成功選上市議員。 市議員的位置,讓朱安雄人生徹底改變,從政後也開始經營建築和遠洋漁業,廣結地方政商人物。同時,朱安雄也就讀高雄海專夜校取得專科畢業資格,繼而取得頗受爭議的舊金山大學學位,也自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研究班畢業。面子、裡子都有了。 1988年10月出刊的《遠見》雜誌,就對於全盛期的朱安雄、吳德美夫妻,有很詳盡的描寫。 朱安雄是議會最年輕的議員之一,剛入議會就大出風頭,曾任市議長的王玉雲,甚至有感而嘆:「這個囝仔精,真是鬥不過。」 據報導,朱安雄的自我期許是「選舉絕不能輸、做生意就要大」。市議員任內,朱安雄也經營起營建與不動產業,因此累積了不少資本。 1980年,朱安雄違紀(未被國民黨提名)競選監委,以十四票高票當選,成為監察院最年輕的委員。同樣是《遠見》報導:一位知情的前任市議員屈指替他計算,他為這十四票所投資的經費約在五千萬元左右,首開監委金牛之風。 在朱安雄當上監委後,妻子吳德美也投入政壇,1981年當選議員,1984年被中國國民黨徵召當選立委,並加入財經委員會。這時分別擔任監委與立委的這對夫妻,開始了利用職權擴展勢力之路。 朱家當時投資興建大樓,一二樓常常用高於市價的價格推銷給省屬行庫,價格高到只要店面成交,大樓的營建成本就回收了。而當時高雄銀行界的一位經理指出,「若是買主不夠爽快,身為監委只要聲言抽查銀行的逾期放款,再加上一頂『圖利他人』的帽子,往往就能順利掌握情勢。」 而朱家這時更看上了當時高雄蓬勃發展的鋼鐵業。 1984年7月,朱安雄跟拆船公會理事長許浩然買下中古廠房,成立盛餘鋼鐵公司。原本聲稱是要為了「中國」的鋼鐵工業技術生根,開發高級鋼板技術。 但朱安雄完全不用自掏腰包,超額貸到交銀策略性長期低利貸款。成立才二十個月後,他就與澳洲CRA集團達成合資協議,賣出49%的股權,並由CRA指派專人來台接任負責實際營運管理的總經理,董事長則繼續由吳德美兼任。此時,盛餘在經濟部登記的總投資額,擴增為15億。 1987年7月,朱安雄和股東又把剩下51%股權,賣出了36%給日商淀川鋼鐵與東棉商杜,全面改組董事會,由淀川鋼鐵指派代表出任董事長。朱家只剩7.5%股份。 也就是說,沒有鋼鐵業經營知識的朱安雄,靠著和商界、銀行的良好關係,做了無本生意後,快速出售獲利,而政府原先堅決不准外資握有「策略性工業」過半數股權的規定,也被他一舉衝破。 對於利用特權質疑,朱安雄不以為然,對媒體公然表示「政治影響力不能叫特權,」他辯稱:「政府的法令規章訂得不明確,才會讓特權有機可乘。」 朱氏夫妻影響力的快速擴爭,也讓朱安雄當上中國國民黨中常委,吳德美當上立院黨部副書記長,躍居黨政高層。而就在這幾年,朱家陸續擴充安鋒鋼鐵、振安鋼鐵、峰安金屬、海裕冷凍食品等企業集團,而因為家族企業還包含電影院,在其中還播放色情「牛肉場」電影,使得吳德美曾經多了個「黃色阿美」的綽號。 這是朱家勢力最輝煌的時刻,而朱安雄也一直有進攻市長的盤算。 然而問題來了,朱家善於利用「政治影響力」,但沒有商業經營力,其鋼鐵事業經營成績並不優異。 1997年,受到亞洲金融風暴影響,朱家的安鋒鋼鐵集團,因經營不善欠下龐大債務,朱安雄再次向公股金庫要求借貸數十億紓困,但是,公司的財報實在是一筆爛帳,且在朱家夫妻擔任監委與立委任內,已經向銀行借貸300多億,包含彰銀41億、台銀31億,因而金融機構拒絕再進行有去無回的貸款。 1998年,高雄市長選舉,吳敦義競選連任陷入苦戰,當時已回到市議會,擔任副議長的朱安雄就藉機放話要出來違紀參選,逼得黨產會大掌櫃劉泰英不得不出面,但當時開發內部分析安峰集團三家公司財務報表資產及營收都嚴重灌水;朱氏夫婦挪用資金,圖利私人;且鋼鐵事業低迷不振,安峰集團負債比率過高,已無繼續經營成功的機會,建議拒貸。 朱安雄聞訊後先是怒斥中華開發前往查徵的同仁,繼而吳德美到劉泰英面前哭訴。最後中國國民黨不得不妥協,以紓困名義協助安鋒鋼鐵,由中華開發和光華投資兩家黨營公司注資,結果貸款一撥下安鋒隨即跳票,黨營企業損失超過35億台幣。 但欠債數百億的朱家,還有最後翻身的指望,那還是他們的老本行政治。 朱安雄在2002年再度參選高市議員順利當選,這次他還是相信,選舉不能選輸,生意就要玩大,決定砸下重金直取議長。 在重金賄選以及國親兩黨支持下,朱安雄順利拿下44席中的25票當選議長。當時在投票前賄選傳聞就不斷,民進黨推出高宗英、張清泉參選正副議長以自清,並指派秘書長張俊雄南下坐鎮監控,但雙雙落敗。 朱安雄當選議長後,引起社會譁然,各政黨大加撻伐,檢調也立即偵辦搜索,多名議員都被搜出賄款、或主動交出賄款,正副議長朱安雄、蔡松雄等先後遭羈押,偵查結果34名議員遭起訴,為了對抗司法審判,高市議會連續召開臨時會以張開「保護傘」,與法院大鬥法,甚至拖延預算審查以自保。 2003年6月,交保的朱安雄首度到市議會主持會議,並承認賄選,但離譜的是,他竟然說賄選是台灣民主政治中本來就有的陋規,並指控檢調選擇性辦案,意圖幫自己開脫。 直到2004年9月25日,朱安雄因另涉賄選案判刑確定遭解職後,高市議會的頑強抵抗才告瓦解,但朱安雄於10月初潛逃海外(外傳是中國),到死都沒有回來。 最後,議會17人判刑確定解職,達到全面補選的門檻,可以說是高雄市議會恥辱的一頁歷史。 而朱安雄的妻子吳德美也因侵占安鋒集團近20億元,2009年被判刑8年6月定讞,有鑒於朱安雄逃跑成功,她被嚴加看守,沒能像朱安雄逃脫。入獄四年後吳德美於2013年保外就醫,於2015年過世。朱安雄因在逃亡中,並未奔喪。 朱家的政治勢力並沒有因為朱吳兩人被判刑而結束。朱安雄的女兒朱挺玗,2006年接棒競選市議員,然而,儘管朱安雄已經因賄選被判刑,朱家卻在選舉中繼續賄選。朱挺玗雖以26歲成為當屆最年輕議員,檢調卻查出曾任立委的媽媽吳德美涉嫌替她操盤買票,2年後最終被判當選無效定讞。 2017年,朱挺玗復出政壇,在國民黨黨主席選舉中擔任洪秀柱競選辦公室的發言人,不過2018年,儘管在韓流風頭力挺韓國瑜,朱挺玗仍差了一點,在前鎮小港選區成為落選頭。 韓國瑜當選後,本選定朱挺玗擔任高雄市海洋局長,因輿論強力反彈而告吹,在韓流退潮後,朱挺玗也在2022年初退出中國國民黨。 2022年,朱挺玗向民眾黨靠攏,當時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幫助錄宣傳車的語音檔支持朱挺玗,而前立委蔡碧如也到高雄陪朱挺玗到傳統市場掃街拜票,用實質行動支持朱挺玗。不過朱挺玗仍未選上,且得票率明顯衰退。 而朱挺玗在本次總統大選中,也公開繼續支持柯文哲,近期並猛烈攻擊賴品妤的父親,一副忘記自己父親是誰的感覺。 朱家的政壇故事還沒有結束,是不是會結合「白色新政治」開創新局,高雄人可以繼續看下去。 文:Claudius 圖為2022年朱挺玗參選市議員時和柯文哲合影之宣傳。 延伸閱讀有關朱家的幾則報導: 1988年遠見雜誌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08 1988年天下雜誌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5253 2003年今周刊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post/200306190027/  
高雄好過日 2023-08-13
中國客和中國人

中國客和中國人

中國客和中國人 最近中國政府解除了該國人民團體出國旅遊,解禁的國家包括日本韓國美國在內80多國,事實上是恢復了武漢肺炎發生前的自由狀態。 日本媒體這幾天也好不熱鬧,都在討論這個問題,對即將迎來大量中國遊客褒貶不一,正面評價的當然帶來的消費經濟效益,但是負面評價也不少,主要是中國人在公共場所的公德問題,這個差不多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雖然也有日本人持樂觀態度,比如認為出國人次多了,很多問題也會被中國人自己意識到,尤其是比較年輕的層次會有所改善。 但我覺得只要中國人的旁若無人和巨嬰暴富心態沒有改變,其他細節都是難以期待的,大多數人認為自己是消費者是花錢的,有錢就可以任性。 他們窮日子太長了,鹹魚翻身時只知道個人享受金錢帶來的快樂,尚無精神冗余度去思考金錢以外,人還有文化享受,還有社會整體的完善。 家人說這幾天東京的電車內真的說中國話的人多了不少,日本人即使車廂內說話都是只有邊上的人能聽見,為什麼中國人說話個個都那麼大聲呢? 關鍵是中國人社會第一不講究隱私,第二在公共場所只有自己認識的人的存在,其他陌生人的存在一概當空氣無視,所以也就沒有羞恥感。 然後我就說你好可憐,在外面車上老是遇見中國人,躲也躲不開,然後好不容易回到家了之後喘口氣,又要面對我這個中國人,答曰:我是討厭那些不入流的中國人! 喔,那我算是入流的中國人了? 當然,你在日本這麼久了,整個日本社會的呼吸脈搏你都能感受到,並且與這個社會同呼吸共命運,早已經是中國人裡面的異類。 原來不入流的中國人是大多數,入流的中國人就是我這種中國人裡面的異類。當奔騰的大河遇到一片大海,一滴水搞糊塗了,我究竟該是融入大海的一分子呢?還是保持來自那條大河濁水裡的一分子? 東京博士 2023年8月13日  
東京 博士 2023-08-13
聯合報就是中國黑賴的在地協力者

聯合報就是中國黑賴的在地協力者

聯合報就是中國黑賴的在地協力者 外交部已經證實,中國透過海外公司,與巴拉圭主流媒體簽訂1個月短約,也協調瓜地馬拉、尼加拉瓜媒體,搭配中國官媒、台灣協力者要全面抹黑、攻擊賴清德出訪。 聯合報昨造假新聞、前馬市府發言人游梓翔上海峽衛視,都是同一種操作模式。
曾韋禎 2023-08-13
水泥烏托邦

水泥烏托邦

水泥烏托邦 Concrete Utopia 這兩天去看了電影水泥烏托邦,這部由漫畫改編的電影,「水泥烏托邦」翻譯的真的很好,在地震之後,只剩水泥大廈的建築物,所以稱為水泥烏托邦。 有唸過馬克思的都應該知道水泥烏托邦英文Concrete Utopia是什麼,就是所謂的「具體」烏托邦,它是一個與「抽象」烏托邦思考對立的概念。 它不是提議脫離當前情況的理想社會,而是在當前實際的潛力和條件下,尋求想像一個更好的未來。 黑格爾的室友恩格斯,馬克思的合作夥伴,是提倡「具體烏托邦」思想的人物。他認為人類總是希望和夢想有一個更好的未來,這些希望可以在文化、藝術和日常生活中找到。 水泥烏托邦這部電影基本上很適合現在的台灣社會,在生存之中選擇自己的立場和價值,電影面的人都不是好人,也都不是壞人,他們只是在這個惡劣環境當中,想要生存下去的人。 很少看到災難電影裡面,可以充滿這麼多哲學思考的因素,中文水泥烏托邦下面,還加了一個次標題「末日浩劫」,強調這是災難片,不是講烏托邦的哲學片,是部爽騙,並不是需要思考的影片。 這裡面可以思考的細節實在很多,從黑色和白色的圍棋,講到生存、身分認同、領導者的產生、道德與雙重標準等等,其實是很燒腦的電影,但卻又真的是一部充滿刺激殘忍的災難片。 災難來的時候,誰才是天選之人? 人性是為生存而不擇手段嗎? 那一天在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年會喝咖啡的時候,不免有些教授們又談到論文這些雙重標準的問題。 我說當然會有雙重標準,一邊是充滿希望想要建立一個具體的烏托邦;另外一邊卻是早已被中國共產黨收編,消失任何獨立自主的陣營。 這兩邊的標準如果是一樣也太神奇,所以絕對是雙重標準,一邊是欺騙、狡詐、懶惰、能撈則撈;另外一邊辛苦工作卻備受苛責,蒙受許多冤屈和不實的指控。 很多人驚訝的看著我:民主不是一個人一票嗎?雙重標準到底要怎樣才能勝利? 去看一下「水泥烏托邦」,就知道這個世界沒有那麼簡單,想要追求的烏托邦不一定能夠達成,但沒有堅持的道德,基本上早就自己承認失敗,提早放棄!  
李忠憲 2023-08-13
毫無作為是誰要說清楚

毫無作為是誰要說清楚

看起來8月3日南投縣長許淑華心情不錯喔,拍網紅照,水源、落葉、陽光、原鄉,如果中央給的警訊能夠及時處理,至少可以避免人員傷亡。 #毫無作為是誰要說清楚嘿。 南投縣政府就繼續推卸責任嘿 https://246.swcb.gov.tw/Service/DownloadAlertReport 246.SWCB.GOV.TW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防災資訊網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防災資訊網  
百柯全書 2023-08-13
「懸疑電影大師」希區考克

「懸疑電影大師」希區考克

「永遠都不要怕被人懷疑,除非他們能證明。」–希區考克 在英格蘭的一列火車上面,兩位旅客互相交談。 其中一位問:「對不起,先生,請問在您頭上的奇怪包包是什麼東西?」 『喔,這個呀,這個叫『麥高分』。』 「做甚麼用的呢?」 「是用來設陷阱捕抓蘇格蘭高原的獅子。』 「喔?但是蘇格蘭高原沒有獅子呀!」 「喔,那就沒有麥高芬了。」 以上是「緊張大師」大導演希區考克用來解釋「麥高分」(MacGuffin)的例子,是電影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指一些在劇情中有極大重要性,卻是子虛烏有的東西,「一個麥高芬,即什麼都不是。」 這是不是太虛無了?再看一個鏡頭: 在一間擠滿了人的房間裏,鏡頭從高高的天花板一路俯拍下來,直到拍成女主人握拳的特寫,手裏捏著一把重要的鑰匙....。 這是希區考克作品《美人計〉(1946)中的鏡頭,以令人目眩的純熟技巧製造懸疑。 希區考克後期最成熟的影片則幾乎都使用「蒙太奇」手法。蒙太奇到底怎麼奇?讀者若好奇,就請自行估狗。 這位有「懸疑電影大師」之稱的大導演、電影製片人,於1899年的今天(8月13日)出生於英國。 希區考克從1920年代的默片開始,在長達六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共拍攝了逾五十部電影,其中《蝴蝶夢》(1940)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有許多影評家說他的電影有著深遠的寓意與哲理內涵,但是希區考克卻說他的電影沒有超出娛樂之外的用意。他說“What is drama but life with the dull bits cut out. ”(戲劇就是切除無聊部分的生活)。 緊張大師有時也很幽默,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因為過度肥胖,沒有被徵召入伍,所以他曾開玩笑說「復仇是甜蜜的,而且不會發胖。」。 希區考克後來前往美國好萊塢發展,在美國拍了很多電影。並且於1956年入美國籍,但仍同時保留英國籍。 由於他在影藝上的成就,英國女王頒給他爵位,但是他沒有來得及參加女王正式的封爵儀式,在受封四個月之前因腎功能衰竭在洛杉磯去世,享年80歲。
李筱峰 2023-08-13
私有財產權保障 是自由民主礎石

私有財產權保障 是自由民主礎石

當今英國歷史學家Niall Ferguson,2011年大作「文明:西方與其他」( Civilization: The West and the Rest ) 指出:1411年時期,明朝中國在建造紫禁城,卾圖曼帝國圍打君士坦丁堡,相對包括英格蘭與所有的歐洲,都被黑死病、低劣公共衛生及無止盡的戰爭所摧殘。(彭博) 財產權是文明發展基礎 當今英國歷史學家Niall Ferguson,2011年大作「文明:西方與其他」( Civilization: The West and the Rest ) 指出:1411年時期,明朝中國在建造紫禁城,卾圖曼帝國圍打君士坦丁堡,相對包括英格蘭與所有的歐洲,都被黑死病、低劣公共衛生及無止盡的戰爭所摧殘。詎料僅經數百年的歲月,西歐竟完全凌駕這些帝國!Ferguson 以時髦電腦術語,所謂「殺手級應用」( killer applications ) 形容,有六項差異出現西方世界。那就是:「競爭」( Competition )、「科學」( Science )、「財產權」( Property ) 、「醫療」( Medicine )、「消費」( Consumption ) 及「工作」( Work ),而這些理念長期竟未在其他地方萌芽茁壯! 其中五個項目暫且略去,這位歷史學家如何詮釋「財產權」?他開宗明義引述英國享有盛譽哲學家約翰洛克( John Locke 1632-1704 ) 的不朽論述:「自由是人在其所歸屬法律的許可範圍,且該等法律未受制於任何人的專斷意志,可任意處分或安排其身體、行為、擁有的物資及所有財產,從而形成群聚團體來維護彼此的財產。」( Freedom is ⋯ a Liberty to dispose, and order, as he lists, his Person, Actions, Possessions, and his whole Property, within the Allowance of those Laws under which he is; and therein not to be subject to the arbitrary Will of another ⋯ The great and chief and therefore, of Men’s uniting into Commonwealths ⋯ is the preservation of their Property. ) 這就是約翰洛克所倡議「社會契約」( Social Contract ) 的理論精髓。 邱吉爾名言,對「文明」( Civilization ) 作出定義:「文明的核心原則,是統治階層順從於人民既定習慣,及憲法所明示彼等的意志者。」( The central principle of Civilization is the subordination of the ruling class to the settled customs of the people and to their will as expressed in the Constitution. )(美聯社)   邱吉爾:文明的核心 是統治階層順從人民習慣 約翰洛克上述稍嫌艱澀的文詞,吾人可以淺顯易懂方式詮釋。「社會契約」強調:人民擁有自然權利包括財產權,但為謀求獲得政府型態的保障,人民爰與政府建立市民社會,由政府提供保障人民財產的制度。人民則透過相互同意,而融入政府型態的社會。在這個過程人民同意遵守共同規則,並接受對應的義務,俾能保障自己及他人不受暴力或其他傷害。財產權保護既然如此重要,生命權與自由權必定無所差異。從而政府與人民建立的社會契約,政府存在的唯一目的,在增進人民財產權、自由權及生命權的保障。統治者權力係來自被統治者的同意,從而代表統治者的政府,倘違逆被統治者同意,無法增進人民財產權、自由權及生命權保障時,人民即有權力予以排除或更換。 Ferguson 引述邱吉爾的名言,對「文明」( Civilization ) 作出如下定義:「文明的核心原則,是統治階層順從於人民的既定習慣,及憲法所明示的彼等意志。」( The central principle of Civilization is the subordination of the ruling class to the settled customs of the people and to their will as expressed in the Constitution. ) 相對於數千年的中華文化,西元前11世紀至6世紀匯集的「詩經」,共有305篇詩歌,包羅萬象,反映勞動、愛情、戰爭、徭役、壓迫、反抗、風俗、婚姻、祭祖與宴會等等。其中影響中華社會至無可撼動者,莫過於「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這段文字!它敍述涵義或有見仁見智的差異,但幾千年歷史的慘酷實情,不正是「普天之下皆是王的土地,四海之人皆是王的臣民。」英國歷史學家Ferguson 詮釋私有財產權保障,終能孕育出西方世界的自由民主文明,並直言其他國家包括中國,則因欠缺私有財產權制度,致使未能淬化出自由權與生命權不容侵犯的文明。他如此洞察號稱悠久中華文化的醜陋真相,吾人實在無言以對! 試問「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的鐵律,至1911年清朝結束前,何曾遭遇任何博學鴻儒的質問?更遑論有如西方思想家公然闡明「天賦人權」的論述!遲至1919年5月4日爆發的「五四運動」,時任北京大學文學院長的陳獨秀,尚且提出著名的「德先生」( Mr. Democracy ) 與「賽先生」( Mr. Science ) 理論,認為「唯有這兩位先生,才能拯救中國於政治、道德、學術和智識上的黑暗。」陳獨秀作為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及初期領袖,他大聲疾呼的「德先生」與「賽先生」,正也是英國歷史學家Ferguson所描繪西方出現六項「殺手級應用」的重要內涵。陳獨秀未能帶領中國共產黨正確認知「德先生」,致使中共政權陷入不見天日的黑暗,應是陳獨見始料未及的抱憾! 邱吉爾幽默又充滿哲理提醒:「沒有人會誑稱,民主是完美無缺或全能的。事實上有人說,歷經試驗並確認比它更壞的其他制度外,民主是最壞的一個類型。」( No one pretends that democracy is perfect or all-wise. Indeed, it has been said that democracy is the worst form of Government except all those other forms that have been tried from time to time. ) 台灣目前擁有擧世肯定的自由民主制度,個人或企業均能各展長才而無所疑懼。(美聯社)   台灣民主制度 舉世肯定 台灣目前擁有擧世肯定的自由民主法治制度,個人或企業均能各展長才,無所疑懼私人財產被統治者奪取。非經法定程序的司法審判,更不可能有自由權或生命權的遭受侵犯或剝奪。回顧過去「寧靜革命」的演進路徑,這絕非憑空而降的禮物,值得全體國人呵護與珍惜!誠如邱吉爾的提醒,台灣民主制度必有瑕疵,民主也的確不能當飯吃。但倘若台灣失去自由民主法治的價值與制度,原屬個人或企業的專屬財產,無論你我政黨傾向為何?難道仍可永久確保並持續享有嗎? 中國積極與美國、歐盟分庭抗禮,爭取國際秩序主導地位的不爭事實。但中國並不認同邱吉爾的曉諭:「追求偉大的代價是承擔責任。」( The price of greatness is responsibility. ) 中國在競逐世界覇主過程,除毫不掩飾威嚇脅迫惡行外,亦未善盡國際社會的表率。致使迄今對基本人權乃普世價值的鄙視,竟多至罄竹難書的情事。包括:高度箝制中國人民的言論自由、人體器官的可能遭致強摘、未經法律程序無端剝奪中國人民的自由權及生命權等等。 中國對西藏、維吾爾及甚多人士惡劣的人權紀錄,並強烈阻撓國際調查的執行或報告的刊印。2018年6月,美國憤而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Council )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立即重炮回擊:「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促進和保護人權,奉行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成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人權發展道路。」如今目睹位高權重外交部長秦剛長達一個月「被消失」的事實,趙立堅縈繞國際社會隆隆炮聲猶在,但這「一條中國特色的人權發展道路」,台灣人民必定避之唯恐不及! 至於中國私有企業被迫安插黨員干預經營、國有企業凌駕私有企業的違反市場機能。並且在「共同富裕」的祭旗,2021年7月21日,「2021中國慈善榜」出爐: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捐款32.3億人民幣、中國恆大集團董事長許家印捐款30.4億人民幣、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捐款26億人民幣及其他多家企業紛紛上榜,掀起撒幣捐款浪潮。此等充滿「求避禍」的肅殺氛圍,或許基於政治考量,尚未施加於台商。但珍惜私有財產權保障的台灣企業家,應鮮有可能再被中國「惠台措施」或台灣無良政客所蠱惑。 (本文作者顏慶章,曾任財政部長,我國首任駐WTO大使)
顏慶章 2023-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