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鯨魚觀點
鯨魚觀點
時空錯亂的成語
在「反攻大陸,殺朱拔毛」的年代,沒聽過「兵凶戰危」,也沒有人敢說,除非想搬到綠島去住。但現在習近平開口,台灣紅色鸚鵡,成群學舌鼓噪,「為匪張目」。 追隨蔣介石流亡,也要追隨他反攻大陸的政客,對台灣高喊和平與兵凶戰危,那是天大諷剌。應受警告的是習近平—戰爭不是單行道,打人也會被打,戰爭的毀滅性禍害是雙方面的。 古人爭戰,兵器只是刀、箭、干戈,傷亡是出征的兵丁,詩人哀嘆「古來征戰幾人回」,現代武器的戰爭不但武器更凶險可怕,更沒有前方後方之分,小國也能讓大國感受兵凶戰危。 蔣介石要「解民倒懸」,不理「兵凶戰危」,要強調「毛匪」「色厲內荏」、「外強中乾」。老毛虛張聲勢,對外咄咄逼人,內部民不聊生,「反攻必勝」論就假定「國軍登陸,人民起義以迎王師」,推翻毛家店。 這些成語用錯時代、用錯對象。在「反攻大陸」與「解放台灣」對撞的時代,「兵凶戰危」適用於雙方;但武力反攻早已放棄,民主的台灣只求和平共存;只要中國尊重民主,放棄使用武力,台海不會「兵凶戰危」。 蔣介石喊的「色厲內荏」和「外強中乾」,倒還適合習近平的中國。他吹牛中國崛起,民族偉大復興,東昇西降,放棄老鄧韜光養晦不稱霸,想主導國際秩序。 但中國「崛起」的泡沫經濟,依賴西方資金、技術、市場,現在百病俱發,人口老化,外資落跑,出口慘跌,技術轉移受限制,房地產大戶破產,失業人口暴增,社會不穩,軍隊腐化,「中乾」畢露。 台灣的紅色鸚鵡,學習近平恐嚇台灣,卻忘了「兵凶戰危」應該是對習近平的嚴厲警告—他可以吹牛逞強,但一動手,國力耗盡,中共政權將難以倖存。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23-08-29
為何說中國的經濟數字不可信?
20230828 為何說中國的經濟數字不可信? 2023年以來,中國經濟成長的數字到底如何?中國統計局說成長了5.4%,不過我們知道不能相信它。不如這樣,自己動手算算吧! 中國經濟分成3大部分:外貿、固定資產投資、內需消費。2023年上半年以美元計價,貨物貿易淨順差4087億美元,服務貿易一如既往的逆差,要減997億美元,因此淨順差是3090億美元,比2022年同期衰退10.3%。以7元人民幣兌1美元的簡單算法,估算外貿生產毛額為2.16兆元人民幣。 再來是固定資產投資,2023年上半年規模是24.3兆元人民幣(以下同),比起2022年上半的27.14兆元衰退一○.四%(但是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是成長3.8%,差異請詳附圖)。以統計局公布中國上半年GDP(國內生產毛額)為59.3兆元計算,外貿加固定資產投資的規模是26.46兆元。這個數字比2022年上半年的29.37兆元少了9.9%。中間有點差異是因為人民幣貶值。 59.3兆元減去26.46兆元是32.84兆元,這應該都算內需消費。這數字真實度多高?統計局有另外一個數字是限額以上單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統計,按照中國的規定,營業額5百萬元以上規模的消費品企業,以及2百萬元以上的餐飲業,每個月的營業額要上報統計局。這是中國消費企業比較有實力的企業,金額更低的應該衰退更嚴重,但是我們只用比較強的消費企業來估算。 2023年上半年這樣的企業營業額是8.53兆元,比起2022年上半年成長5.1%,其他最大的兩個消費類別銷售是汽車與挖掘機,分別在2023年上半年成長2.8%以及下跌44.4%;其他的消費項目都比這3樣規模小,全部加減一下,看官頂多只能說中國的消費在2023年上半成長5.1%,以外貿加投資算一半的權重加上另外一半權重的消費成長5.1%,你只可能得出中國上半年經濟衰退4.7%的結論,這與中國統計局的數字有著來回10%的差別。 對此,中國政府又是提了促進民營企業31條,又是促進消費方案,除了不想印錢也沒錢可以掏之外,所有能拿出來講的嘴炮方案幾乎都提出來了。如果促進消費的障礙是人民沒有錢,同時又因為不能直接發錢再引發一次類似1947年的金圓券事件,那麼好好做一波人造的A股股市行情,就是中國政府唯一能使力的方向。 這會讓人民口袋有錢,至少股民口袋有錢;要知道,2022年中國居民增加的人民幣存款為17.84兆元,2023年第1季增加15.39兆元,不論以任何角度評估,這都是一筆大錢;如何引導乃至於強迫居民,把儲蓄從銀行裡轉出來給經濟輸血,就是中國政府目前的施政方向。 下略…… 圖一:中國統計局的數字拿來除,你會發現根本是衰退。 圖二:中國習主席連任後,參觀延安詐騙集團的歴史。
印和闐
2023-08-28
日本核電廠排水加劇中國房地產危機
日本核電廠排水加劇中國房地產危機! 雖然聽起來不可思議,不過歷史以一種難以預料的方式發生了。中國民眾為了避免核污染,購買蓋革計數器檢測海洋食品,結果多數未發現核污染。 不過既然買了蓋革計數器,自然也會拿去測量其他物品。一測之下竟然發現不得了的事情,八成檢測的上海住家與辦公大樓的核輻射超過上海環境輻射標準的上限! 連央視都加以報導。 檢測之下發現,中國的建材普遍有超標核輻射的問題,這讓不少中國民眾大驚失色,其他城市也紛紛效法檢測,初步顯示中國建築輻射污染的情形恐怕並不罕見,民眾開始對房地產商抱怨,也懷疑其中是否有官商勾結。 從恒大、碧桂園到SOHO的財務危機本來已經讓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如今民眾發現原來核輻射污染不是來自海上,而是來自住家與辦公室,每天暴露在超標的核污染中。這個發現無異於對正在墜落的房地產市場落井下石,讓中國經濟陷入更大的困難中。
沈榮欽
2023-08-29
經濟學人 失敗的習近平經濟模式
Economist Aug 24th 2023 出了什麼問題? 1978年中國重新被納入世界經濟體系後,成為了歷史上成長最多的經濟體。農村改革、工業化以及收入的增加,讓將近八億人擺脫了極端貧窮的情況。中國的GDP在1980年時,僅為美國的十分之一,現在已經達到美國的三分之二。但中國政府在2022年底放棄清零政策後,經濟並未如預期地回升,而是在一個又一個困境中掙扎。 今年第二季的經濟成長率只有3.2%,這令人失望的數字,在美國經濟成長率可能接近6%的情況下看起來更糟。房價下跌,而傾向出售預售屋的房地產開發商已陷入困境,這又嚇跑了買方。消費支出、企業投資和出口均未達到預期的數字。而在全球許多地方因為通膨導致抗議時,中國卻面臨了相反的問題:截至7月,消費者物價都是下降。一些分析師警告,中國可能會陷入類似日本1990年代所經歷的通縮困境。 但如果用「日本化」來開解藥的話,對中國來說可能太過溫和。因為中國人民較貧窮,所以長期的經濟成長不足對中國來說是更糟的。而1990年代時,日本人民的平均生活水準是美國人的60%;但今日中國人民生活水準只有美國的20%。而且,與日本不同的是,中國面臨的問題,比需求疲軟、龐大債務更加嚴重。中國的許多挑戰,源自經濟政策制定的失敗 — 而隨著習近平集中權力,這些失敗正在加劇。 大約十年前,中國的技術官僚被視為專家。首先,在他們主政下,產生一場經濟奇蹟。接著,中國是唯一一個對07年至09年全球金融危機做出足夠刺激的大型經濟體 — 一些評論家甚至認為中國拯救了世界經濟。在2010年代,每次經濟出現波動時,中國官員們都藉著降低信貸成本、基礎建設或刺激房產市場,來擊敗災難性的預測。 但在每次事件中,公共、私人債務都持續增加。房地產市場繁榮的可持續性、基礎建設的必要性,也引起懷疑。現在,官員們陷入了困境。明智的是,他們已經不希望有更多的「白象(譯按:消耗龐大資源卻無用的建設或公共設施)」產生,也不希望讓房產泡沫繼續膨脹。但他們也無法提供足夠的財政刺激措施,比如說增加年金支出、向貧困家庭提供援助來刺激消費,因為習近平否定了「福利主義」,使得中國政府僅能想辦法讓官方赤字維持在GDP的3%。 結果就是,中國對經濟疲軟的回應顯得蒼白無力。官員甚至不願意大幅降低利率。8月21日時,他們對一年期利率進行了0.1%的微幅下調,令投資者感到失望。 有關經濟成長下滑、通膨的虛弱回應,是一系列錯誤政策中最新的表現。中國的戰狼外交政策、重商工業政策加劇了跟美國的經濟衝突。而在國內,中國無法適當地處理對房地產投機的誘因;而房產開發商擁有龐大債務,導致他們成為系統內重要一環,中國政府同樣也無力處理。2020年以來,監管機構制裁他們認為不受約束、壟斷性質高的消費性科技業,這讓市場大受打擊。在疫情期間,官員透過封城來爭取時間,但未能利用這段時間為足夠的人民施打疫苗,之後被高傳染性的Omicron變異株席捲。 中國政府為何持續犯錯? 原因之一是,中國共產黨不再把短期的經濟成長視為優先目標了。有跡象顯示,習近平認為中美經濟衝突將持續,且要準備潛在的軍事衝突。因此,今日的習近平強調,中國追求的是民族復興、安全跟韌性。他願意在物質方面做出犧牲,來達成這些目標;而他想要的經濟成長,必須是「高質量」(譯按:使用中國語法)的。 但即使用習近平的標準,中國共產黨的決策還是失敗的。清零政策的崩潰,傷害了習近平的威信。對科技業的打壓,嚇跑了企業家。如果中國持續通縮,因為拒絕刺激消費的緣故,債務將以實際價值上升,對整個經濟產生更大的壓力。最重要的是,除非中國共產黨能一直提升人民的生活水準,否則掌權的正當性將減弱,也限制了與美國競爭的能力。 因此,這些一連串的政策失敗,看起來比較不像是嶄新、為了國家安全而犧牲的利益,而比較像是單純的錯誤決策。這些失敗,也與習近平集中權力,在高階職位上起用忠心人士而非技術官僚的手法相應。中國過去容許對經濟的辯證,但現在卻誘導分析師進行虛假的樂觀預測。最近,中國停止公布青年失業率跟消費者信心不振的數據。中國政府高層仍有許多優秀人才,但希望官僚在高層傳遞「忠誠度第一」的氛圍中有辦法理性分析、創新的想法則太過天真。相反地,決策越來越被某種意識形態左右。這種意識形態,融合了左派對富人的懷疑,以及右派不願對窮人紓困的立場。 中國的問題從上層開始,意味著問題將持續下去。而笨拙的政策制定者,面對經濟日益嚴峻的挑戰,問題甚至可能會惡化。中國人口正迅速老化;美國對中國的敵意持續加深,試圖掐住中國經濟命脈的戰略重點(比如說晶片製造)。中國越趕上美國,雙方差距就越難進一步縮小,因為計畫性經濟體更擅長模仿而非創新。 自由派對中國的預測,通常一廂情願。二十世紀初時,西方領導人錯誤地認為貿易、市場和經濟成長將促進民主和個人自由。但中國現在正在做相反的測試:更專制是否會損害經濟?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確實如此 — 在經濟快速成長了四十年後,中國正進入一個失望時期。 原文
mlkj
2023-08-27
聯合報主管明知是假圖還發來誤導視聽
聯合報主管明知是假圖還發來誤導視聽 聯合報主管黃國樑,今天晚上拿假圖發文,抹黑日本排放福島核處理水,導致生物突變。 底下有人戳破,這一定是修圖,那人也比較像中國人而非日本人。黃國樑才說,當然是修圖。 怎麼會有這麼惡劣的心態?
曾韋禎
2023-08-28
評郭台銘政見
#評郭台銘政見: 1.台灣成為亞洲首富。 評語:你的資產有85%放在中國,而不是台灣,對台灣如此無信心,如何讓台灣成為亞洲首富?你乾脆說要讓台灣成為世界首富,不是更好聽? 2.台海未來50年和平。 評語:即使讓你當兩屆總統,也只有八年,憑什麼保證50年和平?你乾脆說「千秋萬世,直到永遠」不是更爽? 3.強力捍衛中華民國主權。 評語:請問您的中華民國有沒有包括全大陸?如果沒有,而只限於台灣,那你是在搞台獨;如果中華民國包括全大陸,你勢必要消滅中華人民共和國,才能捍衛中華民國,這不是討打嗎?這不是挑釁嗎?你每次到北京,就把你那頂繡有中華民國國旗的帽子摘掉,如何捍衛中華民國主權? 4.台灣未來20年內超越新加坡。 評語:一樣,即使讓你當兩屆總統,也只有八年,你發誓期限20年, 比王寶釧苦等18年還長! 5.經濟成長率超過百分百。 評語:這麼客氣?既然要當膨風水雞,何不開高一點,百分之兩百如何? 6.燃燒自己照亮台灣。 評語:你要效法鄭南榕烈士嗎?告訴你,鄭南榕的人生哲學,你是學不來的!在我看來,你是要燃燒台灣,照亮中國!
李筱峰
2023-08-28
捍衛台灣的神聖「使命」被汙名化!
烏克蘭當局26日表示,3名空軍飛行員25日在一場空中相撞事故中喪生,死者包括知名飛官皮爾希契柯夫(Andrii Pilshchykov)。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在每晚例行談話中證實了這起事故造成3名空軍飛行員喪生,並表示他的國家將「永不忘記保衛烏克蘭自由天空的每一個人」。 烏克蘭空軍王牌飛行員皮爾希契柯夫(Andrii Pilshchykov)呼號「果汁」,25日不幸在2機相撞意外中殉職。(圖擷取自烏克蘭國防部) 飛官皮爾希契柯夫少校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初期,曾在基輔上空與俄軍戰機纏鬥,因而聲名大噪。他曾向英國廣播公司(BBC)提到,加入烏克蘭空軍是他的畢生「夢想」,他視為「使命」!烏克蘭空軍發言人伊格納特(Yuriy Ignat)在社群媒體發布悼詞:「皮爾希契柯夫少校將自己短暫而光輝的一生獻給空中戰鬥,他夢想駕著F-16戰機在烏克蘭天空翱翔!」 相較於台灣在2024這場總統選戰之中,藍、白的三組人馬幾乎口徑一致的,以「想要戰爭就選賴清德」恐嚇台灣人;以「和平、和談」要台灣人放下武器投降中國共產黨。在「反台獨」與中共唱和的聲浪中,台灣人捍衛台灣的「神聖使命」被淹沒、被汙名化! 副總統賴清德8月18日剛結束出訪行程,共軍隨即進行演訓警告「台獨」勢力。捍衛台灣民主自由的神聖使命經過國共、紅藍白認知作戰、內外夾殺,策略性操控台灣人民仇視本土政權,造成社會對立、瓦解台灣民主自由、扶植親中政權、進而併吞台灣,這是統派一以貫之的戰術策略。 郭台銘不斷操作「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論述,每次演講都提到「不要戰爭」,他假惺惺表示:「他想不通耶,賴清德民調支持度越來越高,我問台灣的老百姓,你們想要戰爭嗎?想要戰爭就選賴清德!」甚至加碼恐嚇台灣人「烏克蘭跟蘇俄打到現在為止,死亡、重傷50萬人,不要以為戰爭離我們很遠!」 事實上,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開始全面入侵烏克蘭,導致雙方數十萬人傷亡,造成歐洲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戰爭開始的六周內有430萬難民離開烏克蘭,另有710萬人在烏克蘭境內流離失所。然而至2023年4月,已有破百萬烏克蘭難民選擇陸續回國,選擇捍衛自己的國家。 中國一旦發動戰爭侵略台灣,即使高掛中華民國的「國旗」,中共也必然消滅中華民國,則此,「捍衛台灣」就是具體展現捍衛台灣民主自由的意志;不願意做為紅色中國共產黨的奴隸,是台灣人的「神聖使命」。 誠如烏克蘭飛官皮爾希契柯夫向英國廣播公司(BBC)所言,加入烏克蘭空軍是他的畢生「夢想」並視為「使命」!如烏克蘭人民選擇選擇捍衛自己的國家。在此引用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話:台灣,「永不忘記捍衛台灣民主自由的每一個人」! (退休大學助理教授)
陳慶坤
2023-08-28
郭台銘正式宣布參選2024總統
郭台銘,正式宣布參選2024總統! 我必須要道個歉,因為我這幾個月一直在節目上說,郭董不會參選,畢竟他過去開芭樂票的經驗太多了,連川普都敢唬爛,但看來那都是以前「年輕氣盛」,現在已經成為穩重的男人了。我聽說很多支持民進黨的好朋友都要幫他連署,幫郭董一圓選總統的夢,可千萬別讓他們失望! 民進黨還是要小心,因為選舉到了這個階段,現在最關鍵的勝負在於國會過半。從這個角度看,在野陣營有3隻母雞,簡單的數學,3大於1,本來局勢可能會像2016年那樣發展,母雞無力拖累小雞崩盤,現在則要看郭董這隻雞有多強?不過昨天看到郭營大將楊志良的發言,就稍微沒那麼擔心了。 侯侯選到好像人間蒸發、民眾堂主變票房毒藥,現在小雞們有郭董可以靠,難道朱主席的「嚴厲口頭警告」就能阻止郭董幫忙站台嗎?我想很難,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當然是小雞自己的選情重要,誰管你國民黨會不會泡沫化呢?這也是對政壇板塊影響可能最深遠的地方,值得觀察。 因此看到郭董參選,我此時此刻的心情就像這張圖,先不要笑、戒慎恐懼。我也相信賴清德無論是面對2個、3個甚至100個對手,仍然不會鬆懈,照自己的步調繼續走,爭取最多民眾支持!
林俊憲
2023-08-28
知識型網紅的責任
知識型網紅的責任 當年紫光運動結束不久,奇遊團裡面有一點點關於我要不要再繼續寫臉書文章的討論,有成員建議我如果要寫就鎖朋友。因為一個人的思考常常會有盲點,甚至偏執,尤其像臉書這樣的媒體,自己想什麼就寫什麼,沒有經過討論,或長時間的思考,如果衝動就把想法第一時間貼出來,風險很大。 我不知道自己犯過多少錯,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犯下大錯,造成我的臉友唾棄,但到現在已經寫了快10年。 我覺得寫臉書有讓我自己變得更好,頭腦更清晰,更把握時間不能留下空白,要寫東西總要做些什麼事情,思考些值得寫下來的想法。 那一天一群人吃飯,免不了又談到跑步的議題,我在念博士時到紐約去開研討會痛風發作,坐在輪椅去參觀大都會博物館,二十年後去跑紐約馬拉松。有一個朋友說正常不是應該要反過來?想到女王說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很奇怪,的確很奇怪。我覺得這是我寫臉書文章最大的收穫,在思考社會的問題之外,同時也思考自己的問題。 知識型網紅有特殊的責任,首先要確保資訊的正確性,要保持客觀,不能先被自己的情緒干擾,還要持續學習,最重要是正直行事,避免商業或其他利益的影響,妥協了自己的價值或原則。 當知識型網紅很累,運動型比較輕鬆愉快,充滿娛樂性避免衝突,可以涵蓋很多不同黨派和價值思考的人,可惜我一直跑太慢,無法轉型成功。 寫一天、算一天,總有一天在某個議題上,我會讓臉友極度厭惡,那就不用寫了!
李忠憲
2023-08-28
《浮士德》作者歌德
「你要批評周遭的風景,也得先爬上屋頂去觀看。」–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 浮士德博士為了尋求生命的意義,在魔鬼的引誘下,以自己的靈魂換得魔鬼的幫助,經歷了愛慾、歡樂、痛苦、神遊等各個階段和變化,於生命的最後時刻,領悟了人生的目的。這是德國著名作家歌德的作品《浮士德》的故事架構。 台灣好像也有這種想和魔鬼交易的政客,到頭來會不會賠上台灣的生命?或者他們本身就是魔鬼? 另外一部讓歌德一夕成名的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描寫多情的維特迷戀已有婚約的女人,這幾乎可以說是歌德的自傳小說。不同的是,維特最後自殺,但是歌德則在痛苦與掙扎中繼續煎熬。《少年維特的煩惱》最後變成「老人歌德的煩惱」。 猶如他的愛情與女人一樣繁複,歌德一生的角色也很多元,他擁有很多「家」–文學家、戲劇家、評論家、畫家、政治家、教育家、自然哲學家、植物學家、生物學家、詩人、新聞工作者。 歌德於1749年的今天(8月28日),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這位一生與女人和病痛糾纏不清的文學巨匠,於1832年病逝,得年83歲。
李筱峰
2023-08-28
跟立陶宛前總統一起看戲
立陶宛前總統葛寶思凱德(Dalia Grybauskaitė)日前率團來台,適逢世界盃男籃熱身賽在台北舉辦,偕同蔡英文總統觀賽,為立陶宛國家代表隊加油,並贈球衣給蔡英文。葛寶思凱德身披立陶宛國旗圖案加油毛巾被眾長人國手包圍,照片傳回國後,引發政治聯想。 立陶宛前總統葛寶思凱德致贈立陶宛球衣給蔡總統。(T1提供) 台立兩國擁有很多共同點,除國土面積同樣不大及鄰國強權威脅外;兩國政府體制類似,立國採取半總統制,總統為國家元首,全民直選產生,任期五年,得連選連任一屆,總統負責外交與國防事務,擔任三軍總司令,由總統提名的總理則是政府最高行政首長。葛寶思凱德於二○○九年首次當選,是該國第一位女性國家元首。 本身是空手道黑帶高手的葛寶思凱德,擁有立陶宛鐵娘子稱號。二○一四年連任,在擔心俄羅斯強權再起氛圍下,她贏得百分之五十八選票,成為第一位連任成功的立國總統,亡國感正是決定勝負的最重要關鍵。葛寶思凱德在選戰中公開承諾:「為了保護國家安全,我會親自拿起槍枝撼衛立陶宛。」 兩任十年總統任期於二○一九年屆滿後,現年六十七歲葛寶思凱德一度被視為下屆北約組織秘書長熱門人選,現任秘書長史托騰柏格兩度延任後,眾會員國樂見由第一位女性秘書長接任掌舵。只是烏俄戰爭爆發後,葛寶思凱德對俄羅斯強硬鷹派立場,反而變成卅一個會員國共識決的阻礙,她向《紐約時報》坦承出線希望不大,形同退出角逐行列。立陶宛將於明年五月舉行總統大選,立國民眾在網路上發起連署請願,希望葛寶思凱德重披戰袍再度出馬。人在台灣訪問的她,則是拋開紛擾世事悠閒看戲。 葛寶思凱德日前到士林台灣戲曲中心觀賞《徐九經》,筆者有幸同席目睹,她低調入座。傳統戲曲「唱做唸打」背後有著深厚文化底蘊,在沒有翻譯字幕下,她兩個半小時全程看完,並未提早離席,結束後還到後台與演員合照打氣。在密集拜會行程中,抽空指定觀賞藝文表演,且不是熱鬧有餘的專場演出,而是走進劇院與本地觀眾一起看戲,流露不平凡人文素養,葛寶思凱德為本地政治人物做了最好的示範。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陳永昌
2023-08-28
五大信賴產業的基礎
有別於非綠陣營總統候選人仍陷在內部矛盾的泥沼中,選情相對穩定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已提出未來的治國願景。賴副總統說,因應地緣政治變化,在全球供應鏈重組過程中,將發展包括人工智慧(AI)、半導體、軍工業、監控產業與通訊產業等五大「信賴」產業。 而對照蔡總統上任之後提出的「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或許國人會納悶,難道是「蔡歸賴不隨」嗎? 細究可發現「五加二產業」的前面五大產業(物聯網、生物醫學、綠能科技、智慧機械、國防產業)是重點產業的深耕與創新,所謂「加二」(新農業、循環經濟)則是產業轉型模式。而賴副總統提出的這五大信賴產業的特質則是開創可領先國際的產業,也就是他所說的「讓台灣成國際可信賴合作夥伴」。但如果沒有之前五大創新產業的深厚基礎,所謂「五大信賴產業」就很難成功了。因此,實質上產業政策應該是有延續性的。 但是,難道化工、機械等傳統產業就要被忽視了嗎?更重要的是,在「加二」中的「循環經濟」,應該也是上述這些「信賴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元素。再講得更直接一點,以半導體產業為例,除必須使用大量的稀有金屬材料外,更耗用大量的能源,水資源,以及產生廢溶劑、廢酸等難以處理的廢棄物。因此節能、節水的技術與設備之研發,以及建構完整的資源循環產業體系,才是支撐產業得以永續發展的命脈。 台積電到國外建廠,但營運無法如在台灣順暢,除了民族性的差異之外,我們有完整的產業體系,除上游的原料供應鏈外,以及下游靜脈產業的緊密配合,更是成功要素。舉例而言,我們有資源回收業者可以將半導體業者產生的高腐蝕性的氫氟酸廢液回收,用來生產氟化鈣(螢石),而作為煉鋼製程中的助熔劑,在化工與建材等用途也十分廣泛。也就是說,因有這些健全的傳統產業,才能維繫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國家長期的產業政策必須有脈絡可循,不能是跳躍式或即興式的喊口號。因此是否能提出穩定的產業發展政策,或許是大家可用來檢視合適的總統候選人的條件吧。 (作者為台灣資源再生協會常務理事)
陳文卿
2023-08-28
國民黨又自我矛盾
駐日大使謝長廷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反而對身體有益,例如北投溫泉、日本玉川溫泉,因為兩地溫泉都有一種特別的北投石,含有微量鐳,研究對健康有益」。 有趣的是,部分國民黨政治人物自動「腦補」、「滑坡」的將謝長廷這段分析溫泉品質的發言,解讀為是要幫日本排放的福島含氚廢水「護航」,更批評如果謝長廷認為福島含氚廢水沒有問題,那要不要每天喝。然而,國民黨犯了兩個錯誤,第一,名詞置換。第二,自我矛盾。 首先,謝通篇在談溫泉,隻字未提福島,批評者卻硬要將兩者混為一談,這種作法非常不科學,無助討論,還有誤導之虞。 其次,按國民黨邏輯,任何人若認為一個東西沒問題,就要用天天接觸來證明,那麼為何國民黨沒有一位有頭有臉的政治人物,願意住在核電廠旁邊?為什麼侯友宜選總統時要核能,選市長時又不讓核廢料留在新北? 事實上,不論是溫泉品質,還是福島含氚廢水,都有科學儀器可檢視是否符合國際標準,對人體又會造成哪些影響。很可惜,面對一個有機會成為全民科普,讓社會大眾「長知識」的契機,國民黨展現的格局卻只有因人廢言的成見。 (作者從事公共服務業)
黃惟冰
2023-08-28
因果句練習
因果句練習 地獄之門還沒有全關上, 因為 他的靈魂還沒有去報到。 地獄之門恐永遠難關上, 因為 不可能會等到他的靈魂。 地獄將等不到他的靈魂, 因為 他其實已經没有靈魂了。 他的確已經失去靈魂了, 因為 靈魂遭到他家暴而出走。 他狠狠家暴自己的靈魂, 因為 他的靈魂無情地鄙視他。 他的靈魂的確鄙視了他, 因為 發現他每次都說要改過, 卻只是佯裝有志要從良。
謝志偉
2023-08-28
「暴跳如雷」的東京阿波舞
“暴跳如雷”的東京阿波舞 日本全國最有名規模最大的阿波舞是四國地區的德島,關東地區最大規模的阿波舞是在東京高圓寺。說起高圓寺,我剛來日本的時候在那裏還住過一年半,而且那時每天要走車站前的商店街,就是每年阿波舞的舞蹈者們的必經之地。 因為疫情,包括跳阿波舞在内日本全國各地的大型活動都終止了,今年的高圓寺阿波舞終於無任何限制全面解禁,並於8月26日和27日連續舉辦了兩天,我剛去觀看回來,整理照片和影片供大家分享。 疫情自肅了四年後,今天的年東京人小宇宙大爆發,不僅參舞的連數量超多,而且每個連都與兩側的觀眾們互動,把阿波舞跳得簡直是“暴跳如雷”,最有趣的是很多連裏面還有不少在日外國人參與,甚至有一個專門的亞洲連,舞蹈者們身穿亞洲各國的民族服裝,色彩異常。 阿波舞通常是邊跳還一邊念念有詞,那些詞很有特色,經典不休的有“踊る阿呆にみる阿呆 同じ阿呆なら踊らにゃ損々(跳舞的是傻瓜,看舞的也是傻瓜,反正都是傻瓜,不跳就吃虧了)”、“やっぱり踊るのはやめられない(不管怎樣,跳起來就停不下了)”,今年又多了一句:“やっとさ、やっとさ(終於来了,終於又能跳了)”。 從下午5時大家一起大聲跟着喊5,4,3,2,1開始,一直跳到晚上8時,總算所有的連在我們眼前過場完畢,而且8時還是主辦方按規定強制結束的。 高圓寺阿波舞的主場地是在JR高圓寺車站南出口前,那裏人山人海其實很難進去不說,即使進去你也很難看暢快或者拍攝痛快。我因為熟悉地形,所以是在各連出發大本營的地鐵新高圓寺站的商店街一帶,那裏是他們的出發起點,可以近距離觀看,而且人相對不太多,全程拍攝了所有連的表演,我放在留言那裏,有興趣的大家可以挑選了看。 日本夏季各地都有類似的這種民族舞為主的節慶活動,一直要延續到10月,農耕民族很多的傳統節日是與歡慶豐收有關的,所以包括阿波舞在內,基本上也是農耕時代的傳統舞,盡管現在的都市人幾乎無人從事農業。從現場的氣氛和不再戴口罩來看,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那就是不管是跳舞的人,敲鼓的人,吹笛彈琴的人,還是不分男女老少的觀眾都笑得好高興,很放鬆,很自然。我發現大凡民主國家的人都這樣,人人有笑臉,而且是那種對陌生人無防備的笑,而獨裁國家的人,不僅幾乎不會對陌生人露出微笑,而且人人都長著一張生來就受盡欺負的苦瓜臉。 東京博士 2023年8月27日
東京 博士
2023-08-27
福島核廢水.中國抗議.美國淡定
【福島核廢水.中國抗議.美國淡定】 如果核廢水真的有很大危害,日本現在應該是面臨四面楚歌,韓國、加拿大、美國以及東南亞各國、太平洋島國,一定拉響警報。此時,中國完全有條件、有機會,輕易就可聯合至少一個利害攸關國家(例如:越南、菲律賓、印尼、巴基斯坦、朝鮮、緬甸、柬埔寨⋯⋯)對日本提出正式抗議,或在國際機構發聲。美國政府似乎無視這些潛在風險,全力支持日本的核廢水排海計畫。中國人或美國人反智?到底怎麼回事! 福島的一級冷卻水(核污水)裡面的多种放射性物質經過三大淨化系統處理後,已經達到了二級冷卻水的標準。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對福島核污水處理過程的調查報告,福島核處理水在排放前經過100倍的海水稀釋後,其氚元素密度大約是1500 Bq/L,這個數據是由國際原子能機構到福島獨立多次採樣,送到IAEA自己轄下位於奧地利與摩納哥的實驗室檢驗、並且還分送到法國、韓國、瑞士與美國等多個國家實驗室進行獨立查核後確認。這份報告有劉華的簽名。劉華是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幹事兼技術合作司司長,曾擔任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與國家核安全局局長。 日本排放核廢水,透過表層洋流,由西北太平洋往東北太平洋擴散,數年後再回到西北太平洋,一開始將沿著黑潮向東流,沿著北太平洋環流流向美國西岸。根據中國清華大學兩年前發表的研究,美國將首當其衝,因為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放第2400天後,美國南加州聖地牙哥測的濃度,將比上海、宮崎更高,原因是日本海域附近洋流較強勁,會沖淡廢水。 部份則受北太平洋中尺度渦流影響,約在排放一兩年後到達台灣附近海域,氚濃度約在排放4年後達到最大值。朝鮮半島位於日本以西,受洋流影響,核廢水進入韓國附近海域的時間將晚於抵達美國西海岸的時間。 網路上有人說「多核種去除設備ALPS」(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是透淅清除各式各樣爐心裡帶出來的放射核廢料,技術還不成熟且從頭到尾都只有東電自己公布的數據。這是假消息。 美國人可能不相信自己選出來的拜登總統,但不可能不相信為福島排放核處理水背書的國際原子能機構!這就是標準答案。
三際信息站
2023-08-27
檢測報告無違法事證,涉貪案情才不妙
新竹市長高虹安在涉貪遭起訴後,就對外宣稱新竹棒球場的檢測報告結果看起來「真的不太妙」,但之後公布的美國大聯盟場務專家的檢測報告,結果與前市府針對棒球場土壤及排水缺失,依照契約要求廠商進行改善的結論並無差異,而市府卻大張旗鼓的將報告書檢附翻譯送交新竹地檢署,筆者不禁想問高虹安,從報告內容有發現違法事證嗎? 新竹市長高虹安(中)。(資料照) 按一般常見的政府採購弊案態樣,不外乎包括技術規格不當限制競爭、洩漏招標文件、圍標、以外力脅迫驗收合格、 驗收紀錄登載不實、以虛偽不實之文件辦理驗收、藉故拖延驗收程序以求取不當利益、驗收過程施以詐術圖利廠商等違法情事,試問新竹棒球場有上述採購弊端嗎?有圖利廠商的明確證據?更何況球場工程尚未完成驗收。換言之,市政府在此階段有發現任何缺失,皆可依契約要求廠商改善,須改善至符合規定,始可支付工程款項。 此外,高虹安涉貪的起訴書,其相關證據清單及對話紀錄,可說是罪證確鑿,反觀高想從新竹棒球場挖出弊端,卻找不出球場工程有任何違反政府採購法或涉及刑法之「蛛絲馬跡」,其目的莫非是想轉移本身涉貪起訴案的焦點? (法務人員)
余夢蝶
2023-08-27
444公斤的鹽,是多少?
東海大學應物系表示,根據海水鹽含量、輻射劑量、WHO規範的20000 Bq,而論,每天要吃444公斤的鹽,才能勉強達到過量。 444公斤的鹽,是多少呢? 如果把444公斤的鹽巴堆疊起來,是126公分高,大概就是習近平、柯文哲這些人的腰帶的高度。 如果你一天能吃到這麼多鹽,林靜儀醫師說,請別忘了注意您的腎臟功能健康。 如果您沒有,就不需要跟他們搶鹽巴,繼續正常生活、正常吃海產吧。
張之豪
2023-08-27
從「風評被害」到蘭嶼的藍
從“風評被害”到蘭嶼的藍 昨天掃盲了什麼叫“風評被害”,並且也告訴大家日本國內對排放核處理水的反對聲音究竟是怎麼回事。 結論就是那些處理水日本都有科學根據和數據公開,國際原子能機構也一直有專門監察小組全程監控,並且獨立測試附近的海水,因此日本的反對聲音主要是與漁業有關的。 誰都知道,日本是個海洋國家,世界上人均食用海產品數量數一數二的,人家那才叫歷史悠久,日本人食肉的歷史還不如食昆蟲的歷史長。 現在說起日本有什麼著名的和牛,其實牛肉真正上了日本人的餐桌,那還是戰後貧困食物嚴重不足造成的美援有關,美國的牛肉罐頭給戰後的臺灣帶來了今天的牛肉麵,給日本則帶來了牛肉消費的普及。 如果汙染了海洋,日本人不能再吃沙西米了,這個沈重打擊絕不亞於其他國家要面對大米和小麥粉不能吃的嚴重局面,所以真正最感到恐慌的應該是日本人自己。 問題是日本社會波濤不驚,昨天我看到了對這次排放決定的日本Yahoo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感到不安的約為26%。 有人可能會說26%也不低啊,4人中就有一人了,對,我也覺得不低,這個26%中可以說是擔心憂慮,如果你讓他科學地解釋一下為什麼擔心,用數據說話,大概大部分人都說不出的,只是朦朧的覺得不放心。 這其實是一種非精確的漠然的心理狀態,因為無知,因為周圍的氣息,因為傳聞甚至帶風向的謠言等等,所以這26%就會對整個社會形成一種彌漫的空氣,由這種空氣擴散造成對漁業經濟的影響和打擊,這就是風評被害。 日本國內反對的聲音主要是漁業,漁民們擔心的不是海洋被汙染,水產被汙染,而正是這26%形成的風評被害。 12年前的311大地震和海嘯造成了福島核電站事故,之後日本竭盡全力亡羊補牢,投入了巨資處理核電站的後遺癥,這才有了不斷擴建冷卻水汙染水儲藏達到了今天不得不減排的局面。 而且減排不是直接往大海裏一瀉了之,而是除了國內的除染設備緊急啟動,還早就從法國等核汙染處理先進國家購買了ALPS除染設備,日夜不停的將那些廢水進行除染處理,最終排放水只剩下氚,因為氚含有氫元素,與水分子有親和性無法去除,所以只能用大量的海水來稀釋至安全基準以下才能放出。 某國有不少人說,既然排放前已經處理成了安全的水,對人體無害,那為什麼日本人不喝,不用來澆地,或者排放在日本的內河或下水道?臺灣也有這種腦殘一樣的聲音。 使用大量海水稀釋後的處理水,它依然是海水,你怎麼不天天去喝海水? 有哪個國家用海水灌溉農田,或者排放到淡水河川或下水道的?你知道日本需要排放的處理水是什麼數量,經過上千倍的海水稀釋後又是多大的海水量嗎? 這就是26%的人不會去計算的原因,日本國民教育水準是世界數一數二的,信息自由度高,尚且有不少腦殘或準腦殘的存在,臺灣存在也就不奇怪了,沒有信息流通自由的國家那就更不談了。 所以在311之後,關於福島縣的人,無論是從事農業的還是從事漁業的,他們經受了12年的風評被害,直到今天都沒有完全消失,比如連我在超市購物時看到產地如果是福島縣的,我都盡量回避不買。日本是法律規定了農副產品必須明確表示產地的食安最嚴格的國家。 大家可能會說,你前面說的那麼冠冕堂皇的,連你自己都是不買福島產品的,你有什麼資格來說教別人?且慢!我要說的正是這個。 要說福島的農副產品,現在歐盟各國都已經解禁了,但是在311之後不久,由於對東電和日本政府的不滿,風評被害的形成也是很自然的,因此作為我個人,我就算吃點福島食品真的遭點輻射也無所謂,我又不再生兒育女,遭受微量輻射對我的余生健康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長崎廣島直接被爆的生存者很多人今天還活到了90歲以上呢。 但是我不想讓我的下一代有被核爆的風險,這應該是所有家長對孩子的保護責任,有1%的不安全,都不會讓孩子去遭受和承擔,這才是我在日本超市至今依然回避購買福島農副產品的主要心理,也是幾乎所有日本人內心的想法。 為此在311之後,我親自攜帶空氣輻射量線量測定儀進入了福島縣各處,我也不信誰,自己親自去測量輻射量究竟有多少。最後我一直驅車到達了離福島第一核電站僅1Km處,因為再往前是禁止入內的區域,就再也不能接近了,由此測得了第一手資料數據,以前我曾專門發過測試結果和照片的。 同樣,311之後,無論是個人旅遊還是因公出差到臺灣,我也會隨身攜帶線量儀,從南到北的測試臺灣各地的空氣中的輻射量,飛機起飛時測一下,在高空時也測過(比福島核電站附近的0.8微希還高,超過了1.0)。 最有趣的是2019年我去了離島的蘭嶼,據說蘭嶼的海邊有巨大的臺灣核廢料儲存工廠,那是KMT執政時代的產物,當初是欺騙當地人說要建設鳳梨罐頭加工廠什麼的。 蘭嶼的核廢料儲存工廠建成前後,真相被蘭嶼人知道了,遭到了蘭嶼人的強烈反對,雖然政府不得不補貼當地花錢滅火,但是反核運動在蘭嶼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要知道整個臺東是很藍的,蘭嶼其實也是很藍的,我家的臺灣人在蘭嶼時,還因為當地人同時懸掛青天白日旗和五星紅旗,跟他們發生口角,還差點發展為嚴重沖突。 我居住在蘭嶼的民宿,平時接待我們的是老闆娘母女,老闆不太露面,據說是蘭嶼的公務員。某日吃早餐,正與老闆娘在聊天,她老公也加入了進來。 才聊了沒幾句我就聽不下去不跟他啰嗦了,我們家的臺灣人可不行,一般這種情況往往跟“嬸可以忍,叔不可忍”是倒過來的,我們家是“叔能忍,嬸不能忍”。 接著是眼看快要吵起來了我趕緊滅火,我怕住在他們家給我吃飯時下點毒,老板娘不錯,但是無毒不丈夫啊,這把年紀的藍腦,就讓他去自生自滅好了。 可惜了他聰明伶俐的女兒,居然他爸說過幾年要送去中國留學,媽的,那時香港人還在拼命“反送中”都沒看電視新聞嗎?臺灣的藍粉居然還把自己女兒去送中,送了中,恐怕沒人給你送終了。 去蘭嶼有兩種方式,主要是從臺東市過去,坐小飛機(很小的螺旋槳飛機,好像不滿10人),或是坐高速氣墊船,到達蘭嶼之後,我特意在蘭嶼機場測了一下放射線量,還算正常。 然後租了機車開始環島遊,經過那個傳聞的核廢料儲存工廠前,有電光顯示板隨時顯示了此處空氣中的輻射量,為了宣傳安全嘛。我也不管它了,自己測定一下。 為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我連續更換角度和所在位置測試了3次,結果三次數據都是超過了安全基準的3倍左右,我很懷疑的看看那個電光顯示板,你在幹嘛呢? 臺灣有人也有政治勢力在無厘頭般的反核,但是他們是“兩岸一家親”的反對日本的處理水排放,同時又完全無視自己的核汙染問題,在這一點上,不管是民主化之後的臺灣,還是死不接受民主制度的某國,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民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政府或某個領袖突然一聲號令,社會就進步的,每個人如果沒有民主素養,民主不僅並不能拯救大量腦殘,而且別有用心者還會利用民主制度的寬容,自由和共存,來影響民主社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腦殘。 那天我在蘭嶼中午吃的是飛魚料理,晚上吃的也是飛魚料理,好像蘭嶼的食物也就是飛魚,炸的,烤的,一夜乾的都不難吃。但是我卻一直在想,究竟是我的線量儀出問題了,還是他們的電光顯示板出問題了? 要知道我這個線量儀在日本伴隨我出差日本各地,包括福島縣境內,雖然與官方設置在各地的測定站數據略有上下誤差,但從來沒有過小數點隨便被移位般的不同,看來蘭嶼的真正輻射量,也只有飛魚才知道了。 東京博士 2023年8月27日
東京 博士
2023-08-27
「務實台獨」何來爭議!
賴清德今年1月18日接任民進黨主席,成為民進黨角逐2024年總統參選人,他兩岸政策的主張與論述,當然備受國內外矚目。(資料照) 台灣具備主權國家所有要件 2023年1月18日,賴清德接任民進黨主席,成為民進黨角逐2024年總統參選人,他兩岸政策的主張與論述,當然備受國內外矚目。5月16日,賴清德出席政治大學學生會與學生議會共同舉辦「青年與主席有約」活動,回答同學提問時,他完整回覆:「務實台獨工作者」的內涵。 賴清德表示:「務實」就是根據事實,事實上台灣有土地、人民、主權及政府。定期改選組成政府,是主權獨立,不必另行宣布台灣獨立,與中國互不隸屬,未來要由2300萬人民決定,主張台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守護主權,反對中國侵略,美國、日本國際社會都很了解。本人逾40年研究國際法與國際經濟法心得,對賴副總統深具法學底蘊的敍述,因時間與場合考量,頗有淺嘗即止的自制。惟目睹若干政黨高層持續進行扭曲性批判,為提供國人正確資訊,爰樂予撰寫本文。 1933年12月26日,在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 Montevideo ) 簽署的「國家權利與義務公約」( Convention on Rights and Duties of States ) ,被國際社會公認屬「習慣國際法」( customary international law ) 的本質,亦即經由國家間的實踐或通例,被各國接受並形成法律的確信。換言之,習慣國際法乃國際社會應予遵守的法律,它被廣泛接受並演進為不可損抑的規範。習慣國際法不成文的外觀,藉由實踐或通例的習慣,但可經由「法典化」( codification )過程,例如制定條約方式而愈增明確,1933年的這項公約,係將習慣國際法法典化的適例。換言之,公約在形成條文前,國際社會經由長期實踐,咸認為應予遵行的法律。公約將國際廣泛接受不可損抑的習慣,予以法典化,當然愈加強化此等規範演進為絕對圭臬。 公約第一條揭示國家作為國際法主體,應具備資格有四:常住人口( a permanent population )、確定領土( a defined territory )、政府( government )、與其他國家建立關係能力( capacity to enter into relations with the other states )。賴副總統敍及台灣的四個事實,顯示深諳公約的學術底藴,也展現詮釋提問的莊重態度。進而言之,台灣擁有2300萬常住人口、3萬6千平方公里確定領土、一個被國際讚譽民主燈塔政府、與其他國家建立密切關係諸多事證。主張台灣為「主權獨立國家」,僅在敍述傲立逾70餘年無可爭辯的事實。台灣倘非「主權獨立國家」,何來有「總統」、「立法委員」等職位,一再被各界政治人士競逐而不倦?從而自我否定非「主權獨立國家」公民者,豈非迎合中共踐踏台灣尊嚴?倘勝選而接任大位,面對中國必然的覇凌,如何期待竭智盡忠悍衛台灣民眾疼惜的民主制度? 中共無法釋懷國共內戰的恩怨,拒絕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示意圖,路透) 中共無法釋懷國共內戰恩怨 拒絕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 公約第三條指出:「國家政治的存在,係獨立於其他國家的承認。即使在獲承認之前,國家有權利捍衛其尊嚴及獨立,為維護存續及繁榮,視其所須而規劃合適架構,訂定法律增進福祉,並執行服務,界定法院管轄權及職責。」( The political existence of the state is independent of recognition by the other states. Even before recognition the state the right to defend its integrity and independence, to provide for its conservation and prosperity, and to organize itself as it sees fit, to legislate upon its interests, administer its services, and to define the jurisdiction and competence of its courts ) 為完整詮釋賴副總統的政治涵養,值得一併介紹公約第四條及第八條。前者敍明:「各國在法律上平等,享有同等權利,並有平等行使權利之能力。各國權利並非依附於獲得保有之權力,而僅取決於具有國際法律人格之簡單事實。」( States are juridically equal, and have equal capacity in their exercise. The rights of each one do not depend upon the power which it possesses to assure its exercise, but upon the simple fact of its existence as a person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後者強調:「任何國家均無權干涉他國之內政或對外事務。」( No state has the right to intervene in the internal or external affairs of another. ) 綜合公約上述條文,中共無法釋懷國共內戰的恩怨,拒絕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雖屬殊難理解的累贅與毫無必要的負擔,但這是中國主權的裁量事項,台灣及其他國家均無置喙餘地。惟中共罔顧公約第一條簡明至極的法律規範,逾70餘年否定台灣具備「國家」資格。與其他國家建交過程,更憑藉國際政治優勢,要求與台灣斷交,並逼迫對方承認台灣屬於中國所有。1979年與美國建交,美國僅表示「認知」( acknowledges ),而非「承認」( recognizes ) ,堪稱是唯一的例外。此等悖離公約條文的弱肉強食行徑!令人啼笑皆非的,國內不少政治人物未能同仇敵慨譴責中共,竟嘲諷台灣政府的執政不力!國人可明確回顧,刻意與中共「外交休兵」而重返執政者,台灣在外交領域可有任何嶄新突破?從而綜合公約文義,台灣必然「獨立」於包括中國及其他「主權國家」!因此,主張與「中國互不隸屬」,豈非公約唯一的正確答案? 賴副總統在出席上述政治大學活動,另一位同學提問「民進黨的和平與其他人主張的和平有何不同?」他表示:民進黨一方面主張「對等、尊嚴」的狀態,也要促進兩岸交流、和平發展,特別是為了兩岸人民福祉,民進黨主張的和平,靠實力的和平才是真和平,在野黨主張的是「九二共識」,是走向「一中」的舊框架,路線截然不同,得到的和平不會一樣。 「靠實力的和平才是真和平」的答覆,洋溢著歷史視野與勇者無懼!值得喝釆,但也令人哀傷。先談哀傷之處,若干政黨高層甚至總統參選人,無視中國已深陷經濟衰竭、金融危殆、財政失控及洪災蔓延的悲慘情勢,在無從知悉台灣與美國備戰用於止戰的極機密資訊,竟一再誑稱台灣「兵凶戰危」!如此言辭的立論何在?而最該譴責對象不是中共,竟砲轟台灣執政者,是何等敵我不分的邏輯錯亂!2022年中共多達1727架次戰機故意闖入我國防空識別區( ADIZ ) ,相對於2021年960架次及2020年380架次。恫嚇台灣青年上戰場者,竟是想嬴得2024年總統大選的政黨!這段期間台灣可曾有任何架次戰機闖入中共防空識別區? 圖為南京十朝歷史文化園「中華民國公元1912–1949年建都」立柱。(圖片來源: 姜朝鳳宗族BLOG https://bit.ly/2FNZBMT) 總統參選人應宣示 台灣與中國互不隸屬 本月中旬出訪巴拉圭新任總統的就職典禮,往返旅途經過紐約及洛杉磯。並做兩埸演講,與會者包括台灣僑胞及美國人士。他在紐約藉自由女神雕像的民主之都,強調台灣必須堅守民主自由,而這場選舉是「民主與專制」的抉擇。「彭博商業週刊」( Bloomberg Businessweek ) 正好在本月15日播出對賴副總統的訪談,他明確表示:「台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跟國際陣營追求共同的價值」。「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沒有必要另外宣佈獨立」。 在洛杉磯他承諾,將以和平作為燈塔、民主當指南針,帶領台灣繼續前進、走向國際社會、成為民主世界的MVP。賴副總統出訪期間,美國海軍研究協會報導:美國航空母艦雷根號打擊群部署在台灣東部外海。若干政黨人士目睹賴副總統圓滿完成出訪任務,於是批評他為了選舉,所謂「沒有獨立路徑」,就是在騙選票!本人不願加入如此爭辯,但這些人士倘認為賴副總統言詞是在騙選票,則全體總統參選人何不一致宣示:「這場選舉是民主與專制的抉擇,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總之,台灣民眾每天享受「美好寧靜的睡眠」,顯示對國軍抵抗共軍的深具信心。但目睹若干政黨人士高喊捍衛中華民國同時,一再以卑微身分與姑息姿態前往中國,迄未造訪南京「十朝歷史文化園」,抱頭痛哭在鎸刻「中華民國公元1912–1949年建都南京」的「墓碑」前!卻能在台灣口沫橫飛,大談「兩岸一家親」或「悍衛中華民國憲法九二共識」!如此這般的政治人物,早該被邱吉爾當頭棒喝:「姑息主義者有如餵食一隻鱷魚,僅在企求著最後才被吃掉。」( An appeaser is one who feeds a crocodile hoping it will eat him last. ) (本文作者顏慶章,曾任財政部長,我國首任駐WTO大使)
顏慶章
2023-08-27
«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AIT提二戰文件未定台灣地位 美國務院背書:中國刻意扭曲
黃靖媗
尼泊爾的警鐘 台灣不能走向親中自毀之路
羅浚晅
不反共不能救國
林保華
轉向背反 政治亂象
李敏勇
想像林佳龍和王毅兩岸外交部長在歐洲巧遇的現場
尤榛嚴
不是等紅燈!公館下午3點半大塞車畫面曝光 網轟藍委:別再造謠
劉晉仁
滲透無所不在 台灣最大隱患
林保華
核三重啟公投 屏東農漁、觀光界喊不同意
葉永騫
台灣的自由之路
李敏勇
黃國昌搶先宣布參選新北市長,然後呢?
尤榛嚴
天才與白痴的共產主義
李筱峰
坦承聽命黨中央 台中國民黨幽靈連署 34人皆認罪
陳建志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