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米洛斯對話」的啟示

「米洛斯對話」的啟示

  和中國比較起來,台灣是相對的小國,隨著中國崛起,台灣人民的土地主權,逐漸受到中國惡鄰挑戰,幸好來了美中貿易戰爭,這場戰爭正在改變中台兩國失衡狀況。圖/中國外交部 這篇文章標題,也可以稱為「米洛斯的困境」。這種困境普遍出現在類似台灣這種小國家身上,這些小國的地理位置,因為處於帝國的夾縫之間,於是自由和民主,以及土地主權都受到威脅,在威脅下,逐漸失去自我的獨立性,甚至興起向大國投降的心態,或者用「中立騎牆」之姿,企圖擺脫厄運,這就是小國寡民失志的悲哀。 台灣和中國比較起來,台灣是相對的小國,隨著中國崛起,台灣人民的土地主權,逐漸受到中國惡鄰挑戰,幸好來了美中貿易戰爭,這場戰爭正在改變中台兩國失衡狀況,以目前戰爭發展來評估,西方世界正在拋棄中國,周邊國家正與中國交惡,阻擋「一帶一路」,包括中亞、俄羅斯,全球經濟政治現狀,已經不利於中國發展。簡單說,我們可以用即將沉沒的大船形容中國,可是,國內的藍紅聯隊政客昧於事實,現在各個政客神氣十足,才剛仗著紅色網軍和資金介入,鹹魚翻身不久,就迫不及待,替中國併吞台灣當起馬前卒,故意迴避中國經濟發展慘遭修理的客觀事實,趁著9合1地方選舉大勝,開始「唱紅打綠」擁抱中國,甚至主張重啟服貿和貨貿協議,還把「大家一起發財」掛在口頭上。 以中國目前的經濟狀況,崩盤速度之快,許多台商想要出逃,仍擔心腳步太慢,還要應付老共刁難,這時候台灣人若還想依靠中國發財,不只是癡人說夢,根本是中了紅藍詐騙集團的迷魂藥步數。 川普發動美中貿易戰爭的目的,不只是要弱化中國,甚且預計讓中國發展倒退20年,更簡單說,川普對中國的經濟攻擊就是避免兩個強權陷入終須一戰的「修昔底德陷阱」,畢竟經濟就是國力和軍事武力的根本,一旦國家沒錢,打仗的事就不必提了,歷史上最會玩經濟政治把戲的人,就是德川家康,德川幕府可以把日本從戰國時代的血腥暴力,視人命如草芥,帶引到兩百多年的和平,方法很簡單,鼓勵地方大名們建寺蓋廟,好好享受生活,把所有大名的金庫掏空,讓這些大名安於現狀,不在有興兵作亂或侵略野心。 讀過軍校的川普,很顯然對經濟和軍事的作用了然於心,所以在G20川習峰會之後,立刻對中俄兩國拋出限武的倡議,打鐵趁熱,因為俄羅斯經濟下滑,景氣不振比中國還要嚴重,限制武力發展議題,對俄羅斯有吸引力。 以中國來說,今年10月,中國國家財稅收入,首次下滑到負數,表示沒稅金可收,前三個季度的經濟成長,只剩下4 %,意味著春假前,將有2,500萬員工下崗。川普給老共90天的緩兵之計,肯定無法使中國經濟起死回生。最近中國把欠稅100萬不能出國的門檻,改成欠稅10萬,就不准出國,中國稅務機關,進行強力追討稅收時候,法令更改如同兒戲,勢必會造成大量民怨和外逃資金,川普弱化中國,使中國降低軍事開銷,對亞洲和平必定帶來助力,對台灣安全也相對提高,而這一步棋已經有了收穫。 研究強權的競爭歷史,很多政治學者推崇西元前431年發生的「伯羅奔尼撒戰爭」,這場超過30年的戰爭,可以看到大國波斯退出地中海後,雅典和斯巴達兩個強權的衝突,卻忽略了在夾縫中生存的弱小城邦,其中愛琴海的城邦「米洛斯」,情況和台灣處境幾乎雷同。 修昔底德所撰寫的這部長篇史詩,「伯羅奔尼撒戰爭」描寫雅典的崛起之路和斯巴達的衝突,被隱喻為古代的世界大戰,很多希臘城邦無形中被捲入戰火,小城邦為生存苟活,只能被逼迫必須選邊站,選擇加入雅典提洛聯盟,或者是斯巴達伯羅奔尼撒聯盟,唯獨位於愛琴海上一個小島米洛斯,卻選擇了中立,而中立替米洛斯帶來了厄運,這個島上的統治者多利安人與斯巴達有血親關係。 西元前421年,雅典和斯巴達經過多年戰爭後,簽屬「尼西阿斯合約」,雙方暫時停戰,但是停戰期間,雅典並沒有閒著,因為他看上了愛琴海上一個中立國米洛斯,這個島國生產富裕,位於克里特島和希臘之間,而且具有海上橋梁戰略位置,西元前416年,雅典派出388艘軍艦和3,000名戰士,包圍了米洛斯,逼迫米洛斯棄城、投降、納貢,於是雙方展開勸降的對話,所謂「米洛斯對話」就是因此而來。 米洛斯告訴雅典人,米洛斯是中立國家不想淌混水,雅典如果對一個中立國宣戰,那麼許多中立的城邦,也會團結起來,以雅典為敵人,甚至上帝會站在公義這一邊,協助米洛斯人打贏勝戰,或許戰爭中,斯巴達也會很快到戰場幫助米洛斯人,如此一來對雅典根本沒有好處,但是雅典說,「強者咨意而行,弱者只能忍受」,這個世界就是如此,所謂正義只存在兩個強者之間。 「伯羅奔尼撒戰爭」描寫雅典的崛起之路和斯巴達的衝突,被隱喻為古代的世界大戰,很多希臘城邦無形中被捲入戰火,小城邦為生存苟活,只能被逼迫必須選邊站。圖/網路共享資源​ 雅典拒絕聽取米洛斯的話語,米洛斯人也拒絕投降,經過六個月圍城之後,米洛斯城內糧食耗盡,城內有人信心動搖,開始串通雅典人,出賣了米洛斯,最終結果就是城牆被攻破,米洛斯男性成人全部被屠殺,小孩和女人淪為奴隸。經過10年後,西元前405年,斯巴達打敗了雅典,米洛斯終於被解救,重新加入斯巴達的同盟。 在戰亂時代,保持中立者,在兩強之間無法全身而退,最後的命運就是悽涼,歷史上的米洛斯很像台灣處境,如果自認缺乏自保能力,又不願意在美中戰爭中選邊站,卻只想討好雙方,最後就是裡外不是人。國際上如此,國家政治也是如此。今天,民進黨檢討敗選原因,也看到施政的錯誤,在於改革上企圖兩全其美,這也是蔡總統施政上,以為可以討好雙方,下場結局卻是兩邊不買單,成為丟掉地方政權的主要原因。 「米洛斯」的命運不是自己找來的,就好像台灣一樣,地理位置已經決定他的命運。從歷史來看,台灣曾經被幾個帝國統治,從海權大國荷蘭,到海上霸主鄭氏王朝,以及中國和日本,在四個帝國的輪流統治下,400年以來,塑造成台灣民族缺乏自主性。中研院吳叡人教授把這種缺乏自主性,稱為「賤民的困境」,從人格來看,台灣人比較現實,重利,世俗,這種個性很容易受到統治者收編。(詳見吳叡人,一個讀冊人的懺悔)。 台灣實施民主30年來,還停留在選票可以買賣的階段,只要以50元的雞排誘惑,就可以出賣神聖的選票,所以自古以來,出賣台灣和台灣人的也都是台灣人。 經歷這次的選舉,台灣人民會發現,在網軍假訊息攻擊下,我們民主的脆弱以及可操作性,只要包裝的謊言和詐術,就可以使選民失去獨立判斷能力,所以說政治是最高明的騙術。 歷史上,實施政治騙術的經典人物就是希特勒,現在則是老共。藍營選舉勝利後,老共學者開始宣傳,台灣人民亟待被阻國併吞,大家一起共榮發財,聽了這些話都感到噁心。 1928年,納粹黨候選人加入國會選舉,企圖在威瑪政府奪取席次,希特勒交代所有候選人,在演說時,絕口不提「反猶太言論」,並且把文宣口號改為「德意志民族共同體」欺騙選民。一直到1933年希特勒順利當上總理,奪權成功,才暴露反猶太真面目,當希特勒走上獨裁舞台時,連德國威瑪憲法也被公然毀棄了。相對照今日國民黨政客的行徑,具有高度相似,選前連黨徽都羞於見人、「一中原則」也隱藏起來,自賣自誇清廉膏藥,最後選上了,這些黑金真面目就紛紛出籠,而吃完雞排的傻瓜選民,還在網路上「古哥」甚麼是92共識?這又是台灣另一種悲哀,傳播假消息的媒體報紙,公然販售、公然傳播,當你每天吃下假的精神糧食,台灣人民如何不被紅色中國毒害? 中國經濟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遭受國際制裁,台灣傻瓜呆商出手救援,死裡逃生的紅色中國沒有感恩圖報,卻以恐嚇威脅回報台灣,如今再度遭受美國貿易戰爭重擊之下,中國經濟勢必走向下坡路,台灣人會再出手相助嗎? 從這次選舉中,可以看出藍綠兩黨的路線,同樣親美,但是藍營用親中騙選票,綠營卻抗中不力,失去選票,以為「中立騎牆」可以讓國家永保安康,看看米洛斯下場,台灣人應該知道「養虎貽患」的故事吧,選擇堅決站在美國這邊,幫助美國一起抗擊中國,讓紅色邪惡中國走向衰弱,台灣小國人民才可能得救。
洪博學 2018-12-08
「核」去「核」從?

「核」去「核」從?

以核養綠公投 林義雄投不同意票(來源 中央社)   關於核電的去從,一些所謂核電專家與擁核人士最津津樂道的,一向有三:一、核電絕對安全!二、核電最乾淨!三、核電最便宜!事實,又是如何呢? 首先,從核電或科技的觀點看,美國、前蘇聯、日本都佔有重要的先驅地位。在美國三哩島、蘇聯車諾比、日本福島相繼發生核電廠輻射外洩意外後,核電廠絕對安全的神話已經變成讓人笑不出來的笑話!什麼防震幾級、防海嘯幾公尺,都出現人算不如天算的疑慮!今天,純粹從機率的觀點看,全球運行中核反應爐為數四四0座,加上少數先前已除役者,其中竟然有三座出過聳人聽聞的輻射意外,比率之高,是統一發票對中二百元機率的兩倍,嚇不嚇人? 其次,燃煤發電有空污、太陽能版內藏世紀之毒、風力渦輪帶來噪音污染,都是事實;問題是,核電廠排水口附近的珊瑚白化,同樣是事實,加上核廢料的遺毒,那來的核電最乾淨? 核一廠一號機的運轉執照於本月五日到期,後續的核電廠除役作業,台電規劃花廿五年完成建築物拆除和土地復原,預估耗費成本可能達上千億元(經驗告訴我們,台電最後的實際花費,應該比預估的高出許多許多)。這還是可以花錢消災的部分!更讓人頭痛的是,核一廠(以及核二、核三)的核廢料,不是要再花多少千億去終極處置,而是根本境內、境外都無法找到終極處置的問題!有核電廠就一定有核廢料,核廢料未來要如何終極處置、要花多少錢都未知的情況下,核電的成本根本無從算起,又那來的核電最便宜? 擁核的中國國民黨,其從政黨員朱立倫、侯友宜,對重啟核四已不約而同亮出推三阻四的態度,對新北市成為核廢料最終貯存場更是斬釘截鐵說「不」,無異是對核電狠狠打臉!只不知道,台北柯文哲、台中盧秀燕、高雄韓國瑜,有誰敢說出歡迎核廢料最終貯存場設在台北、台中、高雄的?吾人拭目以待! (作者為台灣教授協會前副秘書長,新竹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張國財 2018-12-08
反日急先鋒

反日急先鋒

  反日本核災地區食品進口公投過關,日本外相表示可能會影響台灣加入(CPTPP),引發反日本核災食品進口的公投領銜人郝龍斌不滿也是情理。但郝龍斌解釋成「戳破台日史上最友好」的謊言,這樣的解讀,暴露了郝龍斌的低能。 國與國之間的友好表現在各個層面,有國防的結盟等友好、有文化、有藝術交流等方面的友好。日本核災地區食品是否有害人體健康,日本方面以科學數據表示,核災地區食品沒有問題,而世界各國除了台灣和中國(中國已表示將解禁)不允許進口外,台灣的反日本核災地區食品公投過關,表現對日的不友好,日本政府為其農民有這樣的反應,說幾句強硬的話,也在情理之中。 但郝龍斌卻把這種攸關台灣加入跨太平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重大利益,操作成反民進黨的語言,這是多麼無知的政治動作。如果不是無知,那就是根本不把台日關係的友好當一回事,還在操作藍綠之爭。 賴清德院長回應表示,公投結束後,日方有這樣反應可以理解,也不意外,這的確是台灣加入國際組織非常艱難的挑戰。行政院發言人Kolas說,台灣為了加入(CPTPP)已經做好包括法制面和制度面修正等許多努力,就等著加入。但因公投變數,會請相關部會、單位向日方說明,尋求諒解,爭取繼續支持。 擔任反日本核災食品進口公投的領銜人郝龍斌,在這個時刻把台灣加入(CPTPP)的變數倒打民進黨一耙,不夠厚道,製造問題後,又把問題丟給別人。 (作者曾任記者,彰化縣民)
洪世才 2018-12-09
畫家與政客

畫家與政客

    幾年前在經營「綠逗咖啡館」時,有一對在桃園務農的夫妻不時會抽空來捧場,有幾次還帶著在台北唸大學的兒女一起來。先生原本白手起家,靠自己的努力打出一片天,當選過農民楷模,做人阿沙力、很會開玩笑;太太則溫柔賢淑,但下田種菜、飼魚養雞,毫不含糊。在尖尾上任前兩天,曾和老婆特地去他們家吃喝玩樂一整天,還抱了一大堆的菜蔬花草回來。他們近年來已經把農地轉讓給年輕農友,自己只保留一小片耕作自娛,不再奔波忙碌,於是先生有很多閒暇「論政」,太太則開始拜師學畫。據說她在作畫時,先生在旁會翻開一本政論文集,大聲唸出一段他喜歡的論點,兩人就興高彩烈地討論起來,這本政論集叫《老綠男有意見》,信不信由你。   今天下午,畫家太太的老師與同學組成的畫會有個聯展開幕,在台北的吉林國小藝廊;她展出的是一幅「家是一窩豬」,畫中有一隻躺著的母豬和一群吸奶的豬仔,還有三隻吸飽了在一旁玩耍。對尖尾而言,任何一件和豬有關的東西都具有「致命的吸引力」,當然欣然前往。其實更不能錯過的原因是,她之所以選了這個主題,正是因為上次我們在她畫室看到一幅得獎的「黑面琵鷺」畫作,脫口說出:「如果畫的是一群黑毛豬就更好了。」想不到她接受挑戰,果然以這幅豬畫再次獲獎。   尖尾以前聽過對貝多芬的稱讚:「鋼琴上的88個黑白鍵,天才能使用、一般人也都能使用,但我們就是寫不出『田園交響曲』、『月光奏鳴曲』。」的確,貝多芬作曲時能使用的音符我們都能用,但尖尾連「三隻老虎」之類的兒歌都寫不出來,怎能不服氣。同樣的,畫家調色板上的基本顏色,也沒有多一個平常人禁用的顏色,但是我們就是只能站在別人的傑作前目瞪口呆,暗自抱怨「人生而不平等」。   或許你認為「天生我才必有用」,從事政治也不錯呀,但在我心目中,職業雖然沒有貴賤之分,但還是有高下之分;若要就一個職業成就的難易做品評,畫家與政客正是兩極。一個成功的畫家能支配的素材,是人人皆能信手拈來的,但只有畫家能「化腐朽為神奇」;相反的,政客所握有的素材,卻存在極端不公平的分配,譬如家世背景、派系人脈、壟斷特權、金錢財富等等,再加上朋黨「交叉持股」的手法、權貴近親繁衍的傳統,種種的先天優勢,沒有一樣是一般人能夠望其項背、甚至公平競爭的。所以台灣大多數耀武揚威的政客,除了天生性格裡的「威權遺緒」與「西瓜效應」之外,沒有什麽特殊的從政才華或治國理念,只是靠著「本錢雄厚」而出人頭地,不過是贏在「起跑點」上的投機者。   我對政客的「歧視」,近來益加嚴重。為什麽呢?話說週二「監院談話會」中,尖尾照例有提案,是建議院長敦請蔡總統依《憲法》第44條,行使總統獨有的「院際調解權」。事由有二:第一、近日監察院與司法院為了職權行使的界面,有嚴重看法歧異,對來院陳情人民的權益,有極大妨害;其次、監察院自從新進委員加入運作,所需人力、物力倍增,行政院為本院編列的預算若不適度鬆綁,並經立法院審查支持,將使監院運作效率大打折扣。這兩件事都造成跨院的緊張關係,而又無法自行協調解決,需要總統親自出馬。   本來這有利監察院的好事,不分藍綠都沒有理由反對,⋯⋯錯了,監院藍委中作風最強勢的「大姐頭」,非得反對一下;如果講出一番道理也就罷了,但千萬不要低估她說「X話」的能力。首先,她認為:「《憲法》第44條是《五五憲草》時就有的,今天的情勢和當初完全不同了,最好不要去碰它。」這段「話術」真是巧妙,拿一個正確的命題去否定另一個正確的命題,讓你同意也不是、不同意也不是。《五五憲草》是中國國民黨第四屆六中全會決議、並在1936年5月5日宣布的憲法草案,不但不是全民制憲的產物,而且有許多不合時宜的規定,這一點沒人可以反對。問題是現行《憲法》裡的條文絕大多數承襲自《五五憲草》,前者的第44條就是後者的第45條,兩者其餘條文也有驚人的相似度。若是以該憲草「過時」為由,要涷結總統的「院際調解權」,請問要不要先凍結現行《憲法》「總綱」裡有關國名、國旗的條文,不容否認這些不但都來自《五五憲草》,而且在情勢變遷下,更加不合時宜。   接下來,她認為請出總統幫忙爭取預算也不可行,理由是:「監察院要增加預算,立法院不可能通過,自從總統改為民選之後,連進入立法院都不准進,怎麽可能召集立法院長會商?」這一個論點若非出於她的無知,就是有意顛倒事實:自從直接民選之後,總統的確沒有再正式進入立法院,原因不是立法院可以給總統吃閉門羹,而是總統現在是向人民負責、不再向國會負責,因此只有行政院長需要到立法院接受質詢。換句話說,總統不進立法院,不是不能、是不為;在總統制下,總統地位不但沒有低於國會,反而超過。既如此,行使院際調解權就更名正言順了。   最後要問的是:何以不樂見蔡總統行使《憲法》賦予的總統職權?如果只因為目前是民進黨的總統在位,就找一堆理由去限制她,這不是政客的所作所為是什麽?   蔡總統就任兩年多來,似乎還沒有機會展現出領導者的氣魄;在這次敗選後,蔡總統也曾說出:「最需要改變的是我自己」。誠心期盼她能藉這個總統職權的行使,讓大家見識到一個充滿信心、勇於承擔的新領袖。
陳師孟 2018-12-08
這匹馬,真的很夭壽

這匹馬,真的很夭壽

這匹馬,真的很夭壽 馬英九執政,政府帶頭用華為產品 http://m.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725901 外媒:台灣大量使用華為產品,恐有國安漏洞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812080033.aspx
打馬悍將粉絲團 2018-12-08
不造謠不會選

不造謠不會選

禁止散播假消息? 這樣中國黨怎麼打選戰喇! 不造謠不會選惹啦! 新聞連結: https://taronews.tw/2018/12/07/196485/ 散布假消息要修法重罰++國民黨竟不認同不贊成
只是堵藍 2018-12-07
不可不注意的症候群

不可不注意的症候群

  國內慣稱的「居禮夫人」,在其母國波蘭稱她為「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Maria Skłodowska-Curie)」。圖/公有領域 本年9月21日,《中國時報》曾刊載一則不甚引人注意,並未激起譁然大波文教新聞。然而正如漫天亂雲,陣陣驟雨預示颱風來臨,這則新聞也是本次選舉民進黨大敗預兆之一。 新聞內容,是審核教科書的教育部課審大會,所通過自然科學課綱草案,有一段「科學史上重要發現的過程,以及不同性別、背景、族群者於其中的貢獻」,據官員解說是今後教科書提及(已婚)女科學家時,應使用其婚前本性而非夫家姓氏,以深化性別平權理念。 又據官員說明,這一原則也將適用於其他學科領域,所以不僅「居禮夫人」須改為其波蘭原姓「斯克沃多夫斯卡」,「蔣夫人」也須改稱「宋美齡」或「蔣宋美齡」,今後教科書遇有前此所使用「夫人」稱呼,也一律依此原則處理。 既然「去夫人化」成為通則,其他如柴契爾夫人、甘地夫人等女性歷史人物,教科書也須「正名」稱以婚前原姓。至於「太后」和「皇后」,更明顯標示女性附屬地位必須矯正。所以老佛爺既不能稱慈禧太后而須改稱葉赫那拉,當今日本皇后也只能稱正田美智子。若有出版商不慎踩到紅線,則送審教科書被退外,也有可能招致有關單位來函「關切」。(所謂關切,在此即是恫嚇施壓的代名詞,很有名著《1984》所稱Newspeak之風,以動聽名稱掩飾殘酷現實。所以國人聽到政府要有所關切,也即應提高警覺) 「去夫人化」象牙塔思維是現任政府高層進步價值症候群 若再將邏輯推展下去,則不唯「張太太」、「李太太」傳統稱謂不符性別平權,現行人民從父方姓氏也可能被認定為父權思想,男性沙文主義流者,而必須修改民法採行父母雙性別。柯市長要改稱「何柯文哲」,馬先生身份證登錄也必須是「秦馬英九」,以貫徹性別平權精神。人民若不同意,即表示跟不上進步價值需要好好調教。 甚至鄭進一撰寫的名曲「家後」,也可能涉嫌美化女性歸屬丈夫,而被視為大毒草。演唱會若出現此歌,也又可能招來「關切」。 本文以上所舉各種狀況,不論是必將發生或可能發生,都是源自以「去夫人化」促進性別平權理念。國人聽來恐都有無謂、無聊,甚至滑稽之感。這也正是象牙塔裡自以為是思維產物,是現政府高層「進步價值症候群」的顯現。 性別平權確是崇高理念。然而老佛爺改稱葉赫那拉,對追求這一目標又能有何助益?國人所慣稱西方先進國家,也多已是女性自主意識覺醒女權抬頭,但未聞有一國要更改居禮夫人稱謂。教育部官員是否見識高人一等,認識到這是促進平權一劑良藥,抑是在沒事找事瞎忙? 若和修改民法保障同婚,以及正式廢死這等重大議題相較,「去夫人化」確實不致嚴重衝擊主流社會價值,但也同樣是自以為輕舉妄動,同樣顯現知識的傲慢和道德的傲慢,同樣是導致本次民進黨敗選的根源。 很悲哀的是,高唱入雲成為顯學的所謂進步價值,其實並非民進黨的核心價值,而僅是黨中央當權派心中的珍貴光環,如今也竟致全黨被拖下水承受苦果,也難怪萬千擁護者有不該敗而敗,死不瞑目之感。 民進黨擁抱特定「進步價值」遭眾多庶民否定需冷靜檢討自己 民進黨的核心價值,該黨往昔眾多先進曾付出慘重代價追求的目標,是為台灣人爭公道,是反威權、反極權。演化到今天,也該是反併吞爭獨立,不是把居禮夫人改成斯克沃多夫斯卡,不是硬要表現於追求並非當務之急,甚或嚴重違背民意訴求。但這道理顯然不是執迷於進步價值症候群人物所能接受。 當今民進黨高層必須認識到,擁抱某種特定「進步價值」,未必即表示已佔據道德高地。如果發現自己的進步價值遭到眾多庶民否定,也不能一味執拗怪罪別人跟不上,而應該冷靜檢討自己是否過於浮躁過於偏激。如果定要「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那也無可奈何。 所謂進步價值,也不宜純就字面解讀,認為凡事只要冠以進步價值兩字,即必然具備正面意義,若反對即是頑固守舊反動。要知「進步」含義即是向前走,是否良性則要看是走向何方。如果進步是走向迦南許諾之地則自然是良性。反之如果進步是導引你進入沼澤流沙地,這種進步即是不要也罷。所以莫要輕易被「進步」二字所愚,或是政治人物必須牢記在心時時警惕。 「進步」確是很迷人美譽,很能引得人心猿意馬,失控提出荒唐主張。當年中國本土,曾有知名人物提倡採用全無任何民族使用的「世界語」,被共產黨封為聖人的魯迅,也曾主張要消滅漢字(「漢字不滅,中國必亡)。所以,如今蔡政府教育部宣示要消滅居禮夫人也不足為奇。 然而當年中國主張改採世界語人士,或要消滅漢字的魯迅,都僅止是社會名人,並非有權利訂政策政府高官。如今則彷彿自「最高當局」以次,眾多黨政要人皆沉醉於「進步價值症候群」,政府似已被激進社運團體接管,而導致現政府和廣大庶民漸行漸遠。影響所及,現下能看到者是92共識派已大獲全勝。再接下去又會有何發展?「內地化」和「特區化」是否將加快速度進行? 古有清談誤國之說。如今台灣是否有進步價值症候群誤國禍國之可能? 蔡政府教育部的「去夫人化」,初看大概是滑稽而已,但若細細一想,應也是一種不祥徵兆,是症候群的另一顯現,所以似值得做一身論,幸勿視為危言聳聽為幸。
敏洪奎 2018-12-08
公投反映台灣人的無知

公投反映台灣人的無知

【公投反映台灣人的無知】 公投「反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將阻擋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台灣若無法加入,在關稅競爭力上將處於亞太經濟合作區的弱勢;公投以核養綠卻反對核廢料就地掩埋,不知2025年後已不可能繼續用核電,也不知核廢料一定要以鄰(蘭嶼)為壑;你可以不喜歡同性戀,但你沒有權利用反同公投剝奪同性戀者的公民權。公投最大的「幫助」是台灣與中國更親了,「害處」是台灣與日本、美國更遠了。 兩年前,國際市場諮詢公司——英國「易普索莫里(Ipsos MORI)」針對40個國家27250名16歲(或18歲)到64歲的受訪者的受訪者,進行一項「無知指數(Index of Ignorance)」的調查,提問問題包含國家人口數與未來人口數、誰當選美國總統、保健開銷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國人快樂指數、國人擁屋比例、財富比例、該國的穆斯林人口佔比、同性婚姻…等。 依據調查結果,「最無知」國家前十名分別為:印度、中國、臺灣、南非、美國、巴西、泰國、新加坡、土耳其、印尼。而最「不無知」國家前10則是:荷蘭、英國、南韓、捷克、馬來西亞、澳洲、德國、義大利、挪威、瑞典。 當時看著國際媒標題大字These are the world’s most ignorant countries--People in India, China and Taiwan know the least about their homelands. 我高度懷疑這家國際市場諮詢公司,是在用民調招商,中國與台灣怎麼可能分列「最無知國家」全球第2名、第3名!新加坡、南韓無知比台灣少,我可以理解,但泰國、土耳其、印尼、墨西哥、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無知比台灣少,就很難理解。 朋友說台灣人英文閱讀能力不好,無法看英文的世界書報,才會這麼無知。我說韓國人、日本人英文閱讀能力也不好。他認為或許這跟台灣受科舉文化之害有關。而一般學生只重專業,也較功利。我比較傾向於如果台灣人真的與中國人無知相近,我會解釋為與媒體被中資污染有關。 3天前,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公布一份民調顯示,台灣民眾非常關注能源政策發展,但只有32%受訪者正確瞭解目前主要發電方式,高達44%錯認台灣主要靠核能發電。其中30歲以上族群更有超過5成搞錯。去年全台各能源發電量占比,由高至低依序為:燃煤 39.2%;天燃氣;38.6%;核能 9.3%;再生能源 4.9%;燃油 4.8%;氣電共生 1.8%;抽蓄水力 1.4%。 經過這次反智公投與3天前台大能源發電量占比民調,我現在比較相信台灣人是「最無知」國家第三名了。但我還是極不服氣。 網路常常謠傳「美國正式宣布基因改造食物含有嚴重的毒素」、「甜玉米、紫地瓜都是基因改造食品」、「條形碼以『8』開頭的是基因改造食品」…澄清也澄清了,偏偏有人喜歡謠傳。台灣寧可與美國貿易戰,也要禁止含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的美豬、牛進口,要問的是美國人到底吃不吃含瘦肉精的美豬、牛?美國人有可能賣「瘦肉精」的美豬、牛給台灣,出了事不怕被告到死? 美國人到底吃不吃基因改造食物?絕大多數科學家認定基改食物無害,絕大多數美國人都吃基改食物,但台灣人不知道。每次外甥(美國疾管中心主任)返台,我都問同一個問題,每次外甥都覺得我這個舅舅給中資媒體下毒了。
三際信息站 2018-12-08
你所不知道的現代史

你所不知道的現代史

1.以為是國民黨創立中華民國,結果其實是清帝國對袁世凱的正式授權。 2.以為是孫文帶領革命,結果發現他是看了報紙才知道革命。 3.以為抗日很高尚,結果發現國民黨為了資源和財富,抗日時用焦土戰術借機殺的中國人 是日軍殺的十倍,權衡輕重下發現反抗根本是多餘的,不反抗的結果跟被忽必列 統治也差不多,人家忽必烈都是中國了,還怕日本不會變成中國嗎? 日本人甚至都是中國人幹出來的,跟中國人同文同種,血濃於水~ 4.以為曾經將共產黨逼到死角,結果無法解釋為何後期共產黨越打越多最後草木皆兵,總 之都是they的錯。 5.以為丟掉中國是因為共匪太多,但結果共諜根本沒那麼多,是自己逼良為娼,將人命當 兒戲,當鬥爭和賺錢工具導致。 6.以為丟掉中國是美國調停沒有幫忙的結果,結果發現每場戰役都有美國幫忙,美援物資 甚至出現在市集上販售。 7.以為古寧頭戰役能底定自己對台灣的貢獻和意義,結果發現戰役其實是日本人根本博中 將和台籍兵打的,並且中共當時想打的是前中國的流亡權, 是為了除掉過去在中國作惡多端的蔣政權,而非為了併吞台灣澎湖而開戰。 8.以為823砲戰能砥定自己對台灣的貢獻和意義,結果戰役是日本人圓山顧問團白團和台籍兵打的,並且中共當時想打的是前中國的流亡權,是為了除掉過去在中國 作惡多端的蔣政權,而非為了併吞台灣澎湖而開戰。 9.靠杯岩里正男是日本人,靠杯南京大屠殺,靠杯731部隊,以為自己跟日本人勢不兩立,結果發現自己人在抗日時殺的中國人是日軍殺的十倍,發現中華民國建立和延續的關鍵時刻都靠日本人在維持,發現自己在澎湖販售雛妓,發現自己甚至靠戀童癖中山樵和石田介雄這兩個中皮日骨的中國人建立的。 10.以為二戰日本是輸給中國,結果歷史一讀才發現是輸給美俄,並同盟國們,日本當時是向每個國家投降,而不只是中國,甚至若只看殘餘軍力,日軍要全滅中國還是 綽綽有餘。 11.以為文化就是國家就是血統,還到處去講,講到外國去,結果暴露出自己的無知、狹隘的種族主義和夜郎自大的世界觀。 12.介紹阿里山神木時都會提到日本人把台灣的樹木砍光,結果發現國民黨砍的面積是日本的19倍。 13.以為小蔣和孫運璿做了十大建設,結果發現是延續日本規劃,由狄普賽設計(V.S.De Beausset)以美援執行。 14.以為經濟奇蹟是自己打拼來的,結果發現其實是美國設定好,利用二戰後的人口紅利,附屬於設定中:高級代工區日本的低級代工區,這一切的發展都是建立在美國設定好的計畫中。 15.以為中共一直以來都打著台灣的主意,結果發現是1976年文革後,鄧小平上台,為了轉移文革的錯誤,為了國家的和諧與政權穩定而以實務經濟及民族統一的議題, 來作為國家新一輪的奮鬥方針,以此做為一轉移人民注意力的手段所給出的假議題,此後中國的修憲,才將併吞台灣列入,在那之前毛澤東打的是消滅蔣政權,並支持台灣獨立的主意。 16.以為領土有秋海棠,結果發現實際領土只有金門馬祖,台澎綠蘭小琉球只代管的,而上面的人民只是依台北和約暫時被視為中華民國公民而已。 17.2014年以為國民黨從返執政就要633,結果發現連沒有立法、監察相關權力,陳水扁主 政下的跛腳政府的經濟都贏不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425000056-260202 18.超愛講陳水扁主政也不會做事,結果看過立法院公報才發現是自己支持的立法委員在作怪。 19.2004~2016年喊了12年陳水扁有罪,結果發現特偵組查了八年,每樣起訴都有問題,一 樣一樣無罪,這真的無法接授,讓人崩潰到集點了,人生有幾個12年?活著沒意義啦!! 20.2016年以為自己終於等到中國爸爸懲罰台灣人民的一天了,這輩子就等這天!!(感動, 天理昭彰、報應不爽),結果發現中國時施報復性政策懲罰的對象,卻是依賴中國經濟的自己 T T 21.以為美國會一起幫忙教訓台獨份子,結果發現眾議院院會於2016/5/16日下午「無異議 」通過六項保證,並於同月19日參議院議員提出參議院版的「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是美台關係的重要基石」共同決議案。(是說你全家都美國人有什麼好崩潰的呢?) 22.以為蔡上台後會雪崩式斷交,等著看好戲,結果發現:http://news.ftv.com.tw/NewsContent.aspx… 23.以為自己是中國人,結果發現中國民族這概念是1905年梁啟超自創的,跟蘇起自創的92共識一樣,自己原本是什麼東西早就忘的一乾二淨,(東非老祖先表示遺憾、不孝子!) 24.以為國民政府是播遷來台,結果發現其實是國民政府快被打到要跳海,美國看不下去,才用軍艦載來台灣。 25.以為當年是漢賊不兩立自己退出聯合國,結果發現是2758號一個中國決議案,將蔣介石等非法代表驅逐出去。 https://disp.cc/b/163-9pGg   DISP.CC Re: [問卦] 9.2親戚還在崩潰怎麼辦 - Gossiping板 - Disp BBS 這些滯台中國人一生中崩潰的次數還會少嗎? 他們早就習慣自己一生就是個笑話了吧~ 1.以為是國民黨創立中華民國,結果其實是清帝國對袁世凱的正式授權(見宣統退位詔書) 2.以為是孫文帶領革命, 結果發現第  
打馬悍將粉絲團 2018-12-08
盧秀燕的態度就是「你的前瞻不是我的前瞻」?!

盧秀燕的態度就是「你的前瞻不是我的前瞻」?!

盧秀燕的態度就是「你的前瞻不是我的前瞻」?! 過去曾經跟著國民黨團,一起在立法院杯葛前瞻建設預算案的前國民黨立委盧秀燕,在當選台中市長之後,今天公開表示她已經請國民黨團在立法院「台中的軌道建設一毛都不要刪」。原來,盧秀燕之前反對前瞻建設,不是因為當時聲稱的國家財政問題,只是因為彼時市長不是她。 過去曾經跟著國民黨團,一起在立法院杯葛前瞻建設預算案的前國民黨立委盧秀燕,在當選台中市長之後,今天公開表示她已經請國民黨團在立法院「台中的軌道建設一毛都不要刪」。(中央社) 台中市有這種將地方重大建設拒於門外前立委,幾乎已經不需要敵人;更可悲的是,這位前立委準備要當市長了。 台中市長林佳龍推動了十四年的「大台中山手線」環狀鐵路高架雙軌化建設,從一開始被笑說「空降台中,不認得台中的路」,到後來連前市長胡志強都比照跟進推出「山海環線」政見。 經過林佳龍四年任內的努力,大台中山手線已獲中央核定,其中的「下環微笑線」更將於明年完工啟用,讓台中海線及市區兩地往返更為便利;未來全線通車後,更可媲美東京山手線,成為核心都市的交通線、產業線,沿線的場站開發更可帶動區域均衡發展。 不料,新當選市長的盧秀燕,不知是否是因為不想成就林佳龍的政策,日前竟然說她不蓋山手線了。引發譁然之後,她又改口聲稱只是要測試中央支不支持,不知她究竟把人民的智商想得多低。 如今這位自稱「媽媽市長」的人,又生起了公主病,她說她願意支持山手線,但錢請中央全部埋單。令人疑惑,如果要中央埋單,那還需要妳支持什麼? 如今這位自稱「媽媽市長」的人,又生起了公主病,盧秀燕說她願意支持山手線,但錢請中央全部埋單。令人疑惑,如果要中央埋單,那還需要盧秀燕支持什麼?(中央社) 盧秀燕說是因為中央出太少,地方出太多,她之前才會說不要山手線了。但仔細看七百多億元的山手線總經費,中央出了三六三億元,市府則出一一八億元,她把自償性經費和用地經費全部算進市府負擔,打腫臉裝可憐,如果成功替市庫省下經費是好事,但如果堅持一毛不拔,若因此破局或延宕,她拿什麼還給台中市民?還是又要把責任全推給中央? 況且,建設是蓋在台中,帶動的是台中的發展,自償性的部分未來還會有收入,地方政府有場站開發和財務計畫,交通建設是城市發展的前導,可惜盧秀燕沒有投資的頭腦,盲目將建設拒於門外,勢將因小失大。 為了反對不是自己任內的政績而杯葛地方建設,為政治分贓而爭取國家預算,為推託責任而謊稱撙節財政,兩百八十萬位台中市民們,您們看清楚這位新市長的真面目了嗎? (台中市民)
王偉翰 2018-12-07
司法改革 重中之重

司法改革 重中之重

  一個政黨或政治人物最大的失敗,不是在選舉吃下大敗仗,而是不知道吃下大敗仗背後原因何在! 一一二四地方民代選舉吃下大敗仗的民進黨,選後也煞有介事在找敗得灰頭土臉的原因。找來找去,發覺是中央執政帶給地方選舉負面影響,算是找對了病灶;再往前找,找到諸如一例一休、年金改革等讓執政黨選票大流失,算是沒有輸昏頭了;接下來,蔡英文總統、蔡英文主席又找到改革引起大挫敗的源頭,是「人民趕不上改革的腳步」! 天啊!是這樣嗎?是蔡英文團隊改革自亂陣腳,還是人民趕不上改革的腳步? 改革不是請客吃飯。改革,一定有人鼓掌叫好,有人杯葛抗爭,這本不足為奇。這廂的改革都還在吵鬧不休,那廂馬上又另闢第二個,乃至第三個改革的新戰場,怎麼會進行這樣多管齊下、無頭蒼蠅式的改革,才讓人百思不解,不是嗎? 法律是死的,詮釋它的人是活的。沒有對人進行改革(也就是建立司法人員的汰除與選任機制),換湯不換藥的司法改革注定是一齣鬧劇。其後遺症是:透過行政法院、大法官釋憲,蔡英文團隊推動的一切改革,都極可能被打回原形、原點! 不信?請看選後第四天(十一月廿八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黨產會認定婦聯會為中國國民黨附隨組織處分案「停止執行」,解凍婦聯會385億財產;另外,中國國民黨不服黨產會認定458筆土地為不當黨產,並追徵8.6億元所提聲請停止執行一案,最高行政法院於十二月六日駁回黨產會抗告定讞。 透過司法,蔡英文團隊難得交出的黨產改革慘遭打回原點。可見,不改革司法,司法就會將改革之心改革掉! 年金改革,會是下一個被打回原形的改革嗎? (作者為台灣教授協會前副秘書長,新竹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張國財 2018-12-08
連一張嘴也輸給國民黨

連一張嘴也輸給國民黨

  民進黨檢討九合一敗選,有中執委指出,現行諸多「失民心」的政策,其實都是國民黨執政時拍板,民進黨基於政策延續性,「概括承受」的,如今卻成為始作俑者國民黨的攻擊箭靶。 以深澳電廠為例,朱立倫及其指定接班人侯友宜在選舉期間大力批判,殊不知,此案是朱任行政院副院長時於二○一○年三月召開「節能減碳推動會」,裁示經建會(現國發會)「儘速審議」的「火力電廠汰舊換新計畫」之一,並在當年和後兩年各編列約二至五億元不等預算籌建。然而選舉一到,相關人等立刻罹患失憶症,朱說「不能為了發電忽略市民健康」,國民黨甚至針對這個自己當年的政策提出反對公投,競相搧自己巴掌,偽善至極。 地價稅飆漲亦被認為是敗選原因。稅增與否,依「平均地權條例」規定,取決於「公告地價」,而公告地價調漲卻是源於國民黨執政時期內政部李鴻源部長的「將公告地價提升至市價九成」政策目標;而當時財政部力推的「實價登錄」,對地價稅、房屋稅和土增稅同樣有助漲效果。直到民進黨重返執政,才在一年半後大幅調降公告地價,包括眾所矚目的台中市,市區大降百分之六.三六。 其他招致民怨的議題,如空污(源於國民黨錯誤產業政策,民進黨上台兩年,細懸浮微粒濃度降幅逾一成六,紅色警戒次數降五成四)、新南向(為高度依賴中國善意的錯誤發展模式踩煞車)、年金改革(當年國民黨籍考試院關中院長對退休軍公教的「政府是給你養老,不是讓你養尊處優」評語,言猶在耳),也無一不是在幫國民黨擦屁股,或完成其未竟之業。 因此,民進黨與其檢討政策,不如檢討自己的一張拙嘴,此後積極說明政策來龍去脈與民溝通,勿讓民眾產生錯覺,以為前人當家時,這個家是乾淨的,愛河的水是可以喝的。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研究生)
羅鉦 2018-12-08
不是因為卡管,而是卡管拖泥帶水

不是因為卡管,而是卡管拖泥帶水

  台大自主聯盟日前於臉書發表投票結果,高達97%投票者同意,若教育部堅持不發聘,台大校長遴選案延宕多時恐衝擊2020年總統大選。圖/張家銘(資料照) 台大自主聯盟日前於臉書發表投票結果,高達97%投票者同意,若教育部堅持不發聘,台大校長遴選案延宕多時恐衝擊2020年總統大選。 立法委員蔣乃辛於質詢時表示,當初沒人想到民進黨會因北農事件輸掉高雄市長選舉,預估管中閔爆發力不輸韓國瑜,兩者都是非典型政治人物,教育部遲遲不對管中閔發聘,2020年民進黨恐重蹈覆轍。 筆者認為恰好相反,如果讓管就任台大校長,可能輸得更慘。畢竟「卡管」做得對,要當機立斷,因為這麼明顯違反學術倫理、無法無天的大案,不知有甚麼推拖的理由?如果做得對,絕對2020年對民進黨選情有幫助。就是因為前後兩位不學無術的教長,沒有魄力,始終在推諉、打太極拳、猶疑不決,才會衝擊此次民進黨選情。 平心而論,一般中小學老師升等或甄選校長,尚知利益迴避,也不可能有在外兼職不告知,更不可能涉嫌研討會論文抄襲還理直氣壯,為何身為台灣學術龍頭老大的台大,標準卻如此寬鬆?這樣的台大能成為台灣學術的領頭羊嗎?為何違規如此明顯,還有一些校內外「糊塗蛋」力挺?可見台灣學術道德早已淪喪,如何晉級世界百大? 國民黨難道忘了嗎?自己才是打壓學術的惡霸,否則以前台大哲學系事件與台大之愛,是誰在打壓校園民主?那時候的校長是透過民主機制選出來的嗎?如果沒有鄭南榕與民進黨人士的努力,大學能有民主選舉嗎?去年台大校長選舉有透明嗎?還是一些國民黨人在搞鬼?哪有人兼職資訊不公開,利益也不迴避的道理?國外校長參選人可以這樣嗎? 總之,此次民進黨選舉大敗,不是因為卡管,而是卡管拖泥帶水,讓許多人看不下去。其他改革也是如此,讓民眾看不到明顯成績,所以乾脆賭爛不去投或投別人。
郭靖 2018-12-07
民進黨九死一生

民進黨九死一生

醫生在開藥治療前,最重要是要確認病人的狀況,才能對症下藥。同樣的道理,在為民進黨政府開藥之前,必須要確認現在的政治情勢。有些人從權力爭奪的角度看選後的情勢,其實是很大錯誤。因為民進黨現在的狀況是九死一生,根本沒什麼好搶的。 未來四百天的情勢應該是這樣,民進黨將力求振作,期待力挽狂瀾。但即使黨內團結,執政也帶來新的氣象,民進黨的奮力一搏只能換來一線生機,能不能挺過2020,還要看天意。這個九死一生的前提,才是檢視民進黨選後檢討的正確角度。 現在,整個執政團隊的檢討,仍在一個清理戰場,混沌不明的情勢。選輸了要反省,但不能永遠都是反省,台灣人民關心的是你們認錯反省之後呢?新氣象又是什麼? 人民要執政團隊負責,人民要執政團隊改變,那麼,就是要負責、就是要改變。(資料照) 這個新氣象要從兩個角度來檢視。第一個角度,就像蔡英文自己說的,最該改變的是她自己。小英一定要改變,她要重新找回大家熟悉、那個「有人味」的蔡英文,同時,她更要調整決策風格,變得更清晰明快。 從這個角度來看她的「迴廊談話」,算是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如果你觀察過去兩年多來蔡英文的行程跟講話,就會發現她經常受限於一個又一個「總統官式行程」,無法主動帶領政治議題,也沒有回應社會關心的政治話題。 接見外賓、頒獎典禮,以及被安全人員把她跟人民隔開的視察行程,讓她總是只能站上講台,做一段多數台灣人並不關心的致詞,即使內容貼近主題、充滿政策意涵,還是只能被虧讀稿。 所以「迴廊談話」的意義是什麼?有些人會說她在形式上仿效美國總統,或是技術上開始頻繁接受記者訪問。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意義,在於蔡總統開始主動談台灣社會關心的議題。 社會關心逼宮議題、團隊重整跟綠白合作,於是蔡英文就省去長長的致詞或開場,直接談這些題目,答案未必讓每個人都滿意,但確實是她改變的第一步。單刀直入、貼近社會,就是好的開始。 選後新氣象的第二個角度,則是人事更替。反省檢討最大的問題,就是人事安排一片混沌。我們看到行政部門開始檢討、準備做政策調整,但台灣社會跟媒體最關心的,還是民進黨中生代遲遲沒有跳出來扛主席大任,以及賴清德是否留任。 這個渾沌,在賴清德的清楚表態之後終於得到答案。他會為了穩定政局暫時留下,他也會為負起政治責任果決離開。如我一開始所說,不必以政治權力爭奪的角度來看賴清德,賴清德的宣示跟蔡英文的談話也沒有衝突,因為大家都知道,即使賴離開行政院長的位子,蔡賴還是會以其他形式繼續合作。 再強調一次,民進黨正在危險懸崖邊,能不能止住跌勢才是關鍵,否則,第一個掉下去或第二個掉下去,結果都一樣。 蔡英文的「迴廊談話」,跟賴清德的「時間一到就離開」,其實都是民主萬歲的結果。人民要執政團隊負責,人民要執政團隊改變,那麼,就是要負責、就是要改變。蔡英文賴清德這兩天的做法,就是嘗試改變跟負責。能不能沿著這個方向走下去,才是民進黨九死一生中,唯一的生路。 (基金會副研究員)
林國健 2018-12-07
1949.12.7 中華民國逃來臺灣

1949.12.7 中華民國逃來臺灣

  1949年,中國國民黨於國共內戰中節節敗退,全面潰敗。其代表的中華民國政權,開始思考要逃去哪裡,傳聞曾有中國西南、海南島、臺灣或流亡菲律賓等選項,最後鎖定日本建設50年擁有優良各式建設與工業基礎的臺灣。12月初在中國成都隨時可能被中共攻克的局勢下,12月7日蔣介石指示行政院召開緊急會議,在無視臺灣人民意願及違背其作為盟軍代表暫時軍事代管臺灣的角色,擅自通過中央政府遷往臺北並發佈總統令。 中華民國政權逃亡來臺,以武裝力量成為少數的外來統治者。除了仇家共產黨的威脅,更要面對人數佔絕對多數語言不通的佔領地人民 – 臺灣人,內心的焦慮不言可喻。他們一方面立即大量徵召臺灣人至前線替他們抵擋追兵,以臺灣的土地、資源、原有的各種建設作為籌碼得以續命,也將臺灣捲入戰爭深淵至今無解。另一方面為了維持其少數外來統治,以極權、暴力、恐怖手段對付臺灣人民,更透過全盤掌控的教育、媒體編造黨國神話欺騙人民以合理化自己的種種不義作為,許多人至今深信不疑: 「要不是我們帶來黃金建設臺灣,你們早就完了」 「要不是我們守護臺灣,你們早就被中共統治了」 一個簡單到不行的邏輯問題,一路被打趴逃竄追殺到無路可逃的殘兵,為什麼逃來臺灣忽然就能抵抗中共了? 大量的臺灣人從軍、日本留下來堅實的建設、影響臺灣戰後局勢最為關鍵的美援,在黨國神話中全數消失,拿來付殘兵軍費隔年就耗盡的黃金被說成建設臺灣的恩惠。原本繽紛多元的臺灣文化、語言、歷史記憶徹底覆蓋為單一中國價值,在長期的戒嚴思想改造下,多數臺灣人早已無法理解這塊土地的原貌、更不知道自己真實的歷史記憶,整個島嶼在認同錯亂的情形下持續糾葛內耗,難以走出困境。 也許這一切都是歷史巨輪下無奈的結局,但最起碼當時因此得以結束顛沛流離逃亡命運、在臺安身立命的人們,可否對這個島嶼的住民說聲「感謝」? 希望有一天,在這個島嶼共同生活的每一個人,都能謙卑面對這塊土地及其他的人們,以合宜的態度相處,把這裡當成無可取代的故鄉,一起為這個島嶼的未來而努力。 圖:1949年初於國共內戰中敗退中的國民黨軍。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8-12-07
獨立不會流血,統一才會

獨立不會流血,統一才會

有些人整天說:要獨立建國,那你去打仗你去流血啊! 錯了,從中國經驗來看,獨立不會流血,統一才會。
林艾德 2018-12-06
上台第一天就應該做的事

上台第一天就應該做的事

這原本是上台第一天就應該做的事情,台灣人民把所有的權力都交給她們,希望她們徹底改革。結果她們卻把整鍋民主饗宴都端給歷來囚禁、打壓台灣不遺餘力、不許台灣見容於世界的華老男藍享用。任由他們持續打壓台灣、踐踏台灣。整個執政團隊,足足有87分像個山寨國民黨。 終於,在四年任期過了67.5%,在期中選舉輸光整個台灣進步價值及半壁江山之後,民進黨總算認知到自己的存在價值與使命了。 只要清醒就不算晚,從2008年陳雲林事件至今,整整十年,民進黨不曾再與台灣人民站在一起,而是在國共聯手凌遲台灣、黨國機器血腥鎮壓吞打台灣人的時候,袖手旁觀,算計自己的政治利益。 這十年來我們孤單,無奈,但仍然努力堅持理想,在沒有奧援的情況下,承擔起捍衛台灣價值的責任。 很高興看見民進黨醒來,希望黨內有識之士,趕快把過去誤國誤民的那些黨國頑石搬開,把Taiwan找回來,把民進黨的創黨精神找回來。 《台灣就是台灣! 外館臉書專頁紛改名Taiwan換大頭貼》 NEWS.LTN.COM.TW 台灣就是台灣! 外館臉書專頁紛改名Taiwan換大頭貼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今表示,為了彰顯代表我國駐外使館官方臉書,臉書專頁名稱將從「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 in Los Angeles」更名為「Taiwan in Los Angeles」。「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2018-12-06
「華為」打了中國政協主席汪洋一巴掌

「華為」打了中國政協主席汪洋一巴掌

中國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廈門舉辦的「2018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中向台商喊話,鼓勵更多的台灣企業進一步融入中國市場。然而,論者認為,美中貿易戰態勢升高,台廠應減少對中國大廠的依賴。香港《蘋果日報》 溫士樟/資深政治工作者   還記得幾天前在廈門舉辦的「2018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嗎?   或許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這項峰會的目的。該峰會的宗旨,就是要把台灣企業鎖進中國市場的未來命運。   峰會上,主責對台統戰的中國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對著台下一千四百位台商講了這一席話:「今年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但兩岸經貿合作逆勢上漲,台灣企業對外部市場和全球供應鏈依存度高,容易受國際形勢變化影響。但大陸經濟是一片大海,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不能掀翻大海。兩岸進一步合作能夠經受得住國際情勢風雲變幻的考驗」。   白話來說,就是鼓勵更多的台灣企業進一步融入中國市場。   但汪洋口中的中國大海,已正在狂風驟雨,兩岸企業的進一步合作,帶來的是對台灣廠商的毀滅性災難。   在汪洋講完話不到兩天,中國通訊產業巨擘華為的「二把手」孟晚舟以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措施為由,被加拿大警方拘留。當地法院預計12月7日舉辦聽證會,而美國政府也正在交涉引渡回美。   這一消息爆發後,引起世界譁然,而台灣卻是受害慘重的國家之一。   華為是一家年營業額高達900億元美元的世界級通訊廠商,營運規模是中興通訊4.8倍,也是全球第一大基地台及光通訊設備供應商。   如此大的中國跨國企業,台灣科技廠商當然想分一杯羹。然而,在風平浪靜時,台商可以穩穩地賺大錢。但當海洋波瀾起伏猛烈時,台灣科技廠卻是首先被滅頂的。   因為,在孟晚舟被拘捕的消息一出後,華為供應鏈包括台積電、大立光、聯發科等皆大跌,聯亞更在6日股市開盤後,直接摜到跌停板價。   從這個現象凸顯出,台灣科技產業鏈絕不是沒跟中國合作,反而是合作過於水乳交融,以至於當中國這片汪洋興起滔天巨浪時,台灣這條脆弱小帆船當然被拋得七葷八素,這是再清楚不過的常識。   但真正對台灣廠商更危及的時期還沒到來。   根據市場調查,華為基地台設備全球市占率約三分之一、光通訊設備全球市占率約四成,以上均為全球第一大設備供應商。中國基地台全球市場占有率約三至四成,光通訊全球市場占有率約七成。華為更是積極擁有5G的標準制定權。   對美國而言,這是完全無法接受的事實。美國霸權之所以能屹立不搖的基礎,並非在於軍事肌肉的展現,而是在科技技術領先全球、金融霸權的寡占性,以及技術標準和全球秩序的制定權。   如今,華為想要挑戰美國技術領先地位,甚至要威脅美國訂定的技術標準,美國再愚蠢,也不可能笨到繼續坐壁上觀、拱手讓出霸權地位。   未來,一旦華為遭受到美國政府進行晶片禁售制裁,其影響性恐怕是毀滅性的災難。試想,台灣廠商到時有可能倖免於難嗎?   美國和中國的貿易戰,已經不僅侷限在商品貿易,而是擴及到科技戰爭。一旦戰爭態勢升高,台灣只能被迫選邊站。台廠能做的是,在目前壓力仍可承受之際,盡可能減少對中國大廠的依賴,留下一些青山,做為未來再起的柴火。   聽完華為及美中經濟戰的故事,再回過頭聆聽汪洋的「兩岸進一步合作能夠經受得住國際情勢風雲變幻的考驗」這番話,想必汪洋此時的臉龐正感受到刺熱和紅腫吧!
溫士樟 2018-12-07
Let’s just 獨 it!

Let’s just 獨 it!

Let’s just 獨 it! - 如果解嚴超過三十年的今天, 還有人在嫌棄、在妖魔化「Taiwan 」! 外交部推動我駐外館處臉書使用「TAIWAN」字様的Logo,是個貼近現實、有利辨識、再正常不過的決定,竟然有人痛批,説是搞「台獨」等等。我作為台灣駐外人員,有義務為國人說明狀況: 2005年5月,我第一次赴德擔任台灣駐德大使時,我在台灣就印好的名片中文部分印的是「中華民國(台灣)駐德代表」,德文則是「Repräsentant von Taiwan」(台灣駐德代表),(見照片,2016年這次來一樣)。當時,國民黨立委在我赴任前就史無前例硬把我叫去立法院備詢,逼問我為什麼不寫「Republic of China」而寫「Taiwan」,並要我改過來。我當時答說:「第一,德國 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China」。第二,德國人不懂中文,所以不會管什麼「中華民國」或「台灣」,而他們平均大概一百個人裏就只有一兩個會搞得清楚「Republc of China」不是「China」而是「Taiwan」,因此我若拿台灣人民的納稅錢去作「Republic of China」的外交,就等於背叛「Taiwan」而幫「China」作免費廣告了。這與「台不台獨」無關,而是與「China」早已為「中國」所佔有關。我記得,我當時事後還與一位記者談到: 我們護照封面英文部份原來只有「Republic of China」, 沒有「TAIWAN」。「TAIWAN」是扁政府於2003年順應民意加上去的。為什麼?就是因為「Republic of China 」不但沒有「辨識功能」,反而有「害人效果」, - 持此護照的國人出國時常被誤認為是中國人而入不了境或出不了境、或根本卡在某國機場而(差點)搭不了飛機等(我就有此親身經驗!)。「一中各表」根本是幫中國來騙台灣人的。 那位年輕記者還頻頻點頭說,他自己就碰過這種難堪事。不過,最後,我那段話並未見報,原因為何,不得而知。當時國民黨包括馬英九主席及多位該黨立委、高階黨工一片罵聲。但是,由於民眾不分藍綠,很多人出國時都吃過這個虧,護照封面加註TAIWAN ,至今未改。誓言若再執政就要恢復「無TAIWAN」䕶照的中國國民黨於2008年上台後直到2016年下台也都沒改 - 因為人民出國多了,知道離開「中華民國」後,咱們的國家就叫「TAIWAN」,沒得商量,不必討論。 前兩天,我還和某德國政治人物談到此次選舉時,出自德東共產政權時代的他就告訴我「九二共識,一中各表」(Der zweiundneunzig-Konsensus und Ein China, Zwei Definitionen) 根本是幫中國共產黨併吞台灣的說詞!」 我回答說:  在戒嚴時代,只要批評當時的獨裁政權(Regime),罪名之一就是「台獨」,沒想到,解嚴都超過三十年了,還有人把「正常化」(Normalisierung)繼續「妖魔化」(Verteufelung)! 猜,他怎麼回應我:「我們就是稱你台灣大使(Botschafter von Taiwan),你們就是台灣,自由民主的象徵,叫你們「Taipeh 」是羞辱(Beleidigung),說你們是「China」的一部分,是陷阱(Falle)!」 兩天後,有人在台灣駡「Taiwan」。 好吧,如果叫「Taiwan」如此自然的事也可以駡是「搞台獨」,那 「Let’s just 獨it!」也只是剛剛好而己。
謝志偉 2018-12-07
立院公報還原 阿扁爭榮民權益卻遭韓國瑜毆打

立院公報還原 阿扁爭榮民權益卻遭韓國瑜毆打

原文出自 台灣賦格 Taiwan Fugue 臉書專頁。 藍綠惡鬥?怎麼看都是藍惡鬥綠吧! 韓國瑜當年亂打陳水扁,現在還扭曲事實,說是為了老榮民而打?結果立法院公報拿出來,發現阿扁雖然質詢語言辛辣,實則為老榮民發聲。 韓國瑜亂打人,還能裝聖人,這是國民黨的新路線嗎? #習大大style 韓國瑜:當年重摑阿扁 因扁說「養榮民等於養豬」 管仁健觀點》韓國瑜為何要在立法院裡打陳水扁? 談25年前痛毆阿扁 韓國瑜:前總統應心胸開闊一點
芋傳媒 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