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觀點

正副議長選舉難逃黑金復辟?

正副議長選舉難逃黑金復辟?

  九合一選舉結束,議長爭奪戰開打,黑金勢力班師回朝,地方民主政治備受威脅。 正副議長選舉向來是利益均霑的跑票旺季,四年前的台南市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當時民進黨議員席次明明過半,未料由黨團推舉連任的賴美惠卻意外落馬,國民黨的李全教多三票逆取議長寶座,當晚台南市議會黑影幢幢。 事後推估,民進黨至少有三位議員跑票,黨紀失靈,黨德淪喪,當時社會譁然,市民議論,對民進黨大失所望。 而李全教勢力為首的議會磨刀霍霍,市長賴清德不願任憑宰割,堅持在議長賄選案水落石出前不進議會,展開長達兩百卅四天的終極抵抗,這已是賴清德第二次為了杜絕黑金而與議會對抗,這一回他孤立無援,沒人看好。 最終,李全教被判刑定讞入監服刑,取消議員資格 。賴清德承擔政治責任,付出被彈劾代價。但台南市議會得以倖免於黑金染指,未淪為分配油水的錢坑,再次奠定台南綠大於藍的執政基石。 這場民主與黑金之戰,過程驚險,而賴清德立場鮮明,拒絕模糊搖擺,甘冒終結政治生命的風險,堅持不與黑金勢力妥協的性格,也在此役顯露無遺,議員之所以能偷偷摸摸跑票,全仗「無記名投票」制度,台南議長選舉風暴中賴清德的抵抗,終於促成日後修改「地方制度法」,改為「記名投票」,一來落實政黨政治精神,二來杜絕議員跑票空間,是稱「賴清德條款」。 但制度再好,人性卻總貪婪,弊端未能禁絕,只是提前對決。 「賴清德條款」雖使各黨各地議員不敢跑票,但黑金勢力見招拆招,將戰線提前至黨內協調階段開打,藍綠皆然。 選上議長,大權在握,若有非分之想,不啻如魚得水。即使爭不到議長,副議長是無魚蝦也好。 譬如都更,帶來的是百千億的巨大利益,誰不垂涎?不敢妄斷每個爭議長者都作如是想,但若說有人心存此念並不為過。 但市民託付議會,旨在為民謀福,而非由黑金復辟。過去人民唾棄國民黨,就是因黑金政治敗壞,派系利益至上,因而寄望於民進黨。若綠營淪落不堪,人民為何要繼續支持? 民進黨九合一選舉慘敗,中央一個頭兩個大,無暇他顧,黨主席懸缺未補,正好提供地方同志混水摸魚的良機。所謂「天下大亂,形勢大好」,少數同志顧不得吃相,手段盡出,弄得市民側目,掩面嘆息,也在所不惜。 部分縣市在國民黨重返執政後,黑金勢力重回議會,人民雖感失望倒不覺得意外。 但人民對民進黨的標準遠高於國民黨,綠營執政縣市若自家同志也推出黑金正副議長人選,則兩顆蘋果一般爛,人民為何要再投票給民進黨? 坐視黑金同志進軍正副議長,再讓地方百姓失望第二次,一旦演變至此,緊接著的立委補選,也就別抱太大期望了。 九合一敗選後,有人對民進黨仍抱希望,有人則不做此想。 平心而論,民進黨在這次議長選舉所推舉的正副議長人選,能否杜絕黑金、令人觀感一新,將是人民決定是否繼續支持民進黨的指標,民進黨宜愛惜羽毛,勿令人民再次失望。
莊榮宏 2018-12-12
橫跨港台看「舔共」

橫跨港台看「舔共」

從東奧正名公投到吳寶春聲明,近來看到一些台灣人表態「舔共」到已經麻木,高人氣、政治零分的準市長韓國瑜也大聲疾呼九二共識,其實是非常悲哀。對於為台灣民主打拼之前輩,深感抱歉。 筆者生於香港,求學以來長居台灣,每年都會回港探望親友,親身見證香港回歸中國之後逐年的改變。台灣親中派廣宣的好處,便是不反共轉而舔共的國民黨津津樂道的「拼經濟」。事實上,香港湧入大量中客中資,結果是房價繼續飛漲,一呎兩萬港元(約281萬台幣/坪)已非罕見,平均成交也達一萬五千港元/呎。傳統店舖難敵租金,旺角街頭金舖珠寶店林立,藥局取代傳統商店,原因只是中國人民自己不相信中共政府,連奶粉都寧願來特區爆買。加上中客種種惡行,終獲「蝗蟲」劣名。近期港政府被中共要求支付大量預算的港珠澳大橋,完工後只是讓廣東人湧入東涌,繼續搶購民生物品。 連親中、統一的唯一優點「經濟」不過如此,遑論背後種種代價。西藏血腥屠殺、新疆集中營離或許我們太遠,回歸後香港堪稱五十年不變,但近年從各方面被中共侵蝕,諸如銅鑼灣書店、高鐵站管轄權。最令筆者錯愕莫過於司法的墮落:行普通法、受英國陶冶百五十年,被罔顧法治的中國統治數年即打回原形。被三度閹割的民主選舉,民主派選出的議員,只因為形式上的宣示問題,即被「DQ(Disqualified,取消資格)」,罔顧比例原則(相較之下,台灣李慶安完全不合資格,卻輕騎過關),殺雞儆猴迫使香港不同意見者噤聲。 中國商業環境惡劣,台灣人自己也明知,多少台商被坑殺,卻仍爭相西進,然後怪罪政府。何況台灣真經濟惡劣嗎?筆者上週日經過知名壽司店,動輒四五百元之消費,卻要排隊兩小時;身邊親朋好友出國似喝水,去日本如回老家,履歷上交換留洋經歷比比皆是。當然,弱勢人口依然存在(哪一國沒有?)但社福已相較完善。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但人均兩萬五千美元、購買力逾五萬兩千美元之台灣,不師法歐美日,反求發展中之中國,則是不明究理。況且中國完全欠缺民主法治概念,教育水準遠不及台灣,號稱共產,社會主義福利卻遜於台灣,統一可預期者,僅為劣幣驅逐良幣。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中國可比糖霜、毒品,一旦沾染,快感一時,痛苦一世。君不見中國高官顯要均以持外國籍為傲,以雙腳投票「來生不做中國人」?台灣人若被貼上中國人之標籤,國際形象貶值,到時烙印要去除,難矣哉! (作者出生於香港,就讀台灣大學法律系)
劉宇軒 2018-12-12
吳寶春為何讓人難過?

吳寶春為何讓人難過?

◎ 林泰瑋 中國近年來對於台灣的打壓層出不窮,或許使得我們都麻痺了,就像是住在隔壁的惡鄰居時不時上門咆哮,而我們選擇大門深鎖且冷眼旁觀。但吳寶春為了在中國發展事業,發表認同兩岸一家親且支持九二共識的聲明稿,更說到「身為中國人,是我的驕傲」,這卻掀起了超乎想像的巨大討論,更令多方人士皆感到憤慨且難過,我認為這是因為他戳中了台灣人心中的痛處。 吳寶春過去有著「台灣之光」的光環,原因在於他邁向事業成功的過程,就是我們台灣人引以為傲的「水牛精神」-不管出身、學歷、職業,只要肯認真打拚,就有機會成功,完成「向上流動」的夢想。吳寶春成為很多人崇拜的對象,關鍵就是他鼓舞了年輕人「有為者亦若是」的豪情。 然而,今天吳寶春的一紙聲明,除了徹底戳破當年他令人讚賞的霸氣:「中國巿場雖然有十三億,但全世界有七十多億,我不會把眼光只看在中國」,我們還可以看到,技術是否創新、產品是否優質、國際是否肯定,已經不是重點,重點是:要進入中國市場,就要向中國共產黨低頭,甚至不惜踐踏「中國是中國,台灣是台灣」這個台灣人民的高度共識,也就是說,吳寶春今天這紙聲明,代表了他的妥協、轉向,甚至出賣。 台灣人對吳寶春事件的憤慨、甚至流淚,都是正常的,不過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擦乾眼淚,振作奮發,重新展現「我不會把眼光只看在中國」的霸氣。而吳寶春,不過是個商人吧,誰管他中國人驕傲什麼! (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生)   吳寶春打臉韓國瑜 ◎ 賴彥丞 「中國巿場雖然有十三億,但全世界有七十多億,我不會把眼光只看在中國。」兩年前,麵包大師吳寶春曾如此對外霸氣宣告,如今看來卻相當諷刺:為了將產品打入中國市場,而稱自己生於「中國台灣」,支持「九二共識」,還說「身為中國人,是我的驕傲」。 雖然吳寶春在「降中」聲明惹眾怒後找韓國瑜救援,但其言論已經狠狠打臉選前言之鑿鑿要「政治零分」拋棄意識形態、選後卻立刻承認「九二共識」的韓某。證明「九二共識」本身就是「政治一百分」的強烈意識形態,背後「一中」思想之終極目標就是中國要統一台灣,將台灣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版圖。 韓國瑜說,吳寶春只是個單純的生意人,能夠在不過度碰觸政治下開創事業云云,實在荒謬。試問:一個生意人好好經商,竟要被逼發聲明承認九二共識,難道這不是強烈政治干預所造成的?韓國瑜既然自認是為了「保護市民」而和吳寶春開記者會,那就該大力譴責那些以政治壓迫霸凌市民的中國政府及網民才對啊!可惜,把九二共識當神主牌的韓某只是中共的奴才! 從吳寶春事件可以看出,韓國瑜雖未上任卻已經不及格,因為,未來要是高雄遭中國打壓,可以預期韓市長會像吳寶春一樣,把尊嚴擺一邊,任由中共踐踏、蹂躪! 吳寶春的聲明不過是中共當局「以經促統」的冰山一角罷了,如果我們台灣人會對吳寶春之言感到憤怒、從而認清九二共識的險惡(有些人還天真以為九二共識是一邊一國),那就更該譴責以認同九二共識作為縣市合作前提的韓國瑜,以及那些高喊兩岸一家親的泛藍政客。 (作者為中興大學學代會學生議員,台中市民)   何必花力氣生他的氣? ◎ 古志誠 說實在的,吳寶春要到中國做生意沒人攔得住他,如果要「背叛台灣」,也沒人攔得住他,這些都是他的選擇,自甘淪落當中國共產黨同路人,我們何必花這麼大力氣生他的氣?中國五毛逼迫吳寶春就範的「目的」,不就是要看台灣內部分化、互鬥互罵嗎? 中國處處打壓台灣國際地位和空間,吳寶春這齣戲,不過就是「以商逼政」的老套,目的在於破壞台灣人的團結,因此,蔡總統迴廊談話希望國人「一致對外」,她的心情不難理解。但是,別忘了,團結也是我們每個台灣人的責任,吳寶春胳臂向外,就隨他去,台灣「內部的靈魂」此刻更要團結! 我認為,沒有靈魂當內餡的麵包,是不會好吃的,尤其摻雜混沌黑心的「九二共識」和兩岸一家親的「虛偽餡料」。好不好吃往往看心情,這就是為什麼柯文哲一句「兩岸一家親」,就被台灣年輕人和網友視如寇讎了!
自由廣場 2018-12-12
譴責國民黨人權日施暴

譴責國民黨人權日施暴

十二月十日「世界人權宣言」發布七十週年,當天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查促轉會明年度預算時,中國國民黨杯葛議事,甚至當場翻桌,這意謂了什麼? 享有充分人權,是長期以來人類追求的崇高理想,是無數志士終身奮鬥的偉大目標。一九七九年的十二月十日曾發生美麗島事件,當時國民黨的威權統治,扼殺了台灣人民爭取人權保障,大家忘記了嗎? 我們實踐世界人權宣言所稱「鑒於對人類家庭所有成員的固有尊嚴及其平等與不可剝奪權利的承認,乃是世界自由、正義與和平的基礎」,大家要幫助政府落實轉型正義,使人民得到應有的人權與福祉,遵行世界人權宣言及人權兩公約的精神,讓每個人的人性尊嚴和價值、自由與平等的權利受到應有的保障。 台灣是國際社會的孤兒。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人權兩公約等,已於二○○九年國內法典化,台灣人爭取人權保障一定要繼續往前走。然而十二月十日看到國民黨在國會施暴亂象,意圖阻斷轉型正義的推動,已讓這一天成為「黑色的世界人權日」,令人痛心!我們應嚴厲譴責這起「國會暴力」事件。 (作者為台灣北社理事)
陳逸南 2018-12-12
我們賣商品,不賣尊嚴

我們賣商品,不賣尊嚴

梗自 陳定南教育基金會 We sell merchandise,not dignity. 我們賣商品,不賣尊嚴。 ---------------------------------------------- 1966年,陳定南台大法律系畢業後,在服預官役擔任軍法官期間,目睹司法的不公與黑暗,遂決心棄法從商。經歷廣告公司、台塑企業、亞中鞋業等歷練後,自己開設貿易公司經銷鞋類。 . 曾有一位外籍客戶為了殺價,批評他的鞋子是爛貨並擲之於地 陳定南當場正色說: "We sell merchandise, not dignity.” (我們出售商品,不賣尊嚴) 那老外連忙道歉,表示願意購買,但希望能打個折扣。 陳定南回答說: “But we discount price, not quality.” (我們價錢可以打折,但品質絕不打折)。  
抓到了!這梗很綠 2018-12-11
【極度備忘祭品文】

【極度備忘祭品文】

【極度備忘祭品文】 韓國瑜政見一覽表置頂備忘 免得 藍莓 / 華寶 / 網軍  之後趁大家忘記偷洗掉 . ❂高雄迪士尼樂園 Kaohsiung Disney Theme Parks . ❂ 旗津設國際賭場 ❂ 愛河摩天輪 . ❂ 人口增加到500萬 . ❂ 太平島挖石油 設立資源開發企業 . ❂ 貨出去,人進來 高雄發大財 ( 無具體說明什麼貨 還有發大財的程度 ) . ❂ 高雄人 人均薪資全台最高(首富) . ❂ 提供青年 1000億 創業金 ❂ 歸還所有 3000億 負債 . ❂ 推動  俄羅斯 郵輪 遊艇 來高雄港停靠觀光 . ❂ 保證豪雨 高雄路面不會有任何缺損 . ❂ 觀光醫療 鼻咽癌120美金、乳癌200美金 . ❂ 北漂人口 大量返回高雄 . . 到時候跳票沒做到的 . 投給韓導的 總共 89 萬 2545 名高雄人 . 有誰超有信心 韓國瑜政見全部達成 要先來開祭品文的?  
拷秋勤 2018-11-27
這是國民黨對白色恐怖的反省?

這是國民黨對白色恐怖的反省?

時間已經走到2018年,沒想到還會看到這一幕:白色恐怖政權的餘威,用暴力脅迫白色恐怖受害者的後代。 2018年12月10日,立法院審查促轉會年度施政計畫及收支預算案,由促轉會代理主任委員楊翠列席報告。 報告還未開始,只見國民黨立委群起使用暴力、罵人、翻桌、拉椅等手段去對付楊翠。國民黨不僅阻饒會議進行,更拒絕審查促轉會預算,完全不讓促轉工作順利進行。 這就是國民黨說的反省嗎?曾經口口聲聲說要反省白色恐怖時期,威權侵害人權的國民黨,原來才是真正的幹話之王。 #國際人權日 #白色恐怖 #促轉會 控促轉會代主委報告非法 藍營推桌阻撓議事 https://goo.gl/mPTaWV 人權日被翻桌杯葛…楊翠錯愕「有點超現實」 蔡英文重申:促轉會不是東廠! https://goo.gl/y6Z6sC 祖父楊逵冤罪獲平反 促轉會代主委楊翠:遲來儀式總算等到了  https://goo.gl/hU9zU9 國民黨將杯葛促轉會預算 政治受難者:雙手沾血真正東廠 https://goo.gl/3XgE3S 政治受難者奉還「東廠」名號 痛斥國民黨不知反省 https://goo.gl/aoRM1Z
台灣賦格 2018-12-11
我曾經認識吳寶春

我曾經認識吳寶春

我曾經認識吳寶春。 2009年年底,就在那場日後讓他揚名立萬的麵包大賽前夕,我應太太麵包同好的請託,前往內湖瑞光路協助他備賽,備賽的場地與設備則是由一家食材商義務提供,顯然當時看好他的人已經不少,一開始我能協助的事情很有限,不過就是幫他找木工釘了一座符合比賽要求的巴黎鐵塔底座,好讓他把完成的麵包固定上去,等到後來發現吳寶春在麵包擺設上有點捉襟見肘時,我終於出手協助,並非我有麵包專業,而是純粹用我的美學經驗幫他排列出看起來比較順眼的組合而已,最後我排出了大家都滿意的組合,也拍了照讓他比賽時參考。 得獎歸國後,也許是為了答謝我的幫助,吳寶春邀我幫他的新店做設計,還找我下去高雄看了好幾個地點,包含高雄市政府提供的幾個店面,結果他都不滿意,最後他終於找到都廳苑,還興高采烈地告訴我,說平常一個月要一二十萬的店面,建設公司的老闆打算免費租他好幾年,當時我努力勸阻他說免錢的最貴,現在不收你房租,但是日後要你配合的事情保證很多,更何況你有的是本事與知名度,為何一開始就要欠下如此人情? 我不是吳寶春的誰,這種建議他當然沒接受,也許覺得我的話刺耳,所以高雄的案子最後也沒找我幫忙,往後的幾年中,偶爾在某些場合見到面,也只是點個頭而已,所以慢慢地他的面貌也開始模糊了。 雖然我不再認識吳寶春,但是我還記得當年備賽時那些長棍的味道,對比近年在他店裡買到的麵包,只能說這些麵包老早就不太吳寶春,小規模的連鎖店也就罷了,等到你要進軍中國時,你的麵包甚至連學徒麵包都不是,而是工廠麵包,但是他在乎嗎?當年備賽時,就在那台巨大的Bongard烤爐前,我確實聽他說過,說他很享受做麵包的感覺,那時他一面講話一面在入爐前的法國長棍上快速劃刀,那種神乎其技的感覺與單純的初衷,讓我由衷欣賞這個南部上來的年輕人,所以我從來未曾想過,在不久的將來,這一切會僅剩品牌價值而非麵包的味道,更不要提這次的台獨事件,在崛起過程中從來無須面對政治的他,選用「九二共識」牌的消毒劑想必只需一秒鐘,那些當年買他的書,聽他以台灣囡仔的角度,訴說他媽媽是如何辛苦地拉拔他長大的讀者們,大可不必難過,因為我猜他也搞不清楚甚麼是「九二共識」,況且人性本就如此,當你心中被功成名就的慾望塞得滿滿的時候,其他事情並不重要,包含孕育你的地方,以及規模小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市場。      
孫德鴻 2018-12-11
麵包戳破的九二共識

麵包戳破的九二共識

圖片來源:中央社 不是第一個公開支持九二共識的政商名人,同樣是聲稱自己支持九二共識,何以吳寶春會引起軒然大波? 撇開吳寶春在中國設立分店的股東背景、資金結構可能造成的商業利益考量,吳寶春於 12 月 10 日對外發表的聲明當中,台灣人口中不常出現的「中國台灣」這個說法,讓為數不少的台灣人們心碎。原來,這些台灣人以為的九二共識,不是他們那樣一廂情願的九二共識。 圖片來源:截自吳寶春麥方店臉書 「中國台灣」這幾個字,正是吳寶春對外聲明稿中,觸動台灣人敏感神經的字眼。沒想到這幾個字,讓這些平時以為政商可以分離的人們,玻璃心碎了一地。 鴕鳥的「保持現狀」派的台灣民眾當中,某些人一直以為,台灣可以單純接受九二共識。百姓只要在概念上迎合中國,仍然可以舒舒服服的賺錢、不需要顧慮政治問題。 「我支持九二共識、但沒有支持台灣成為中國台灣」這樣的說法和概念,在這天晚間爆量的網路言論中,成為一種讓人莞爾的錯亂邏輯: 以為中國僅是台灣之外的另一個市場。 以為可以「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
以為可以在中國「單純」做生意,不需要表達任何政治言論、意識形態、統獨立場。 以為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即使中國早已公開表示,中國不接受這種說法的立場,仍有許多台灣人假裝看不見的鴕鳥心態,在台灣喊「各自表述」)。 無知的以為,只要不要檯面上衝突,聲稱自己「保持現狀」,就可以苟且安居、當做一切沒事。 殊不知,中國早已在步步進逼、以商逼政,並且以大量、廣泛領域的滲透,讓台灣人以為的「保持現狀」,朝向中國想要的實質統一方向前進。 九二共識,早已被一再說破,就是「沒有共識的共識」。「各自表述」也僅是國民黨用來在台灣面對社會大眾的欺騙口號。國民黨昔日的敵人、他們現在麻吉麻吉的中國共產黨,在近年不斷強調只有一個中國。而那個中國,當然不是國民黨只會在台灣喊的「中華民國」。 九合一選舉後,中國國台辦首次舉行例行記者會。發言人馬曉光重申堅持「一中」、「九二共識」等立場。圖片來源:中央社 如此荒謬的「共識」,既非條約、亦不具備任何實質約束。就如此的要求台灣人硬生生吞下、接受? 吳寶春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台灣人該生氣的,不只是吳寶春說出的「中國台灣」。 台灣人該生氣的,是為什麼還那麼多台灣人看不清,政治、經濟永遠不可能完全分開。你想在非民主、不正常的國家體制下賺錢,卻不想面對可能帶來的人身自由威脅、政治風險。世界上沒有這麼好的事情。「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就是幻想。 「只有龜苓膏,才歸龜苓膏。」
秋山 2018-12-11
吳寶春做了很愚蠢的商業決定

吳寶春做了很愚蠢的商業決定

我認為吳寶春做了很愚蠢的商業決定。 吳寶春這樣的台灣品牌一定已經被中國金主追求多年,他們都把十三億人口市場講的天花亂墜。但食品零售業要擴點,資金來源不重要,設點城市的消費者性格才重要。因為到頭來,品牌就是消費者的情感投入。 吳寶春在台灣,可輕易贏得消費者情感,一來是他 "台灣之光" 光環,二來是他苦學奮鬥故事。這兩點離開台灣馬上沒用。尤其中國,童年比他苦,發跡前比他更努力的成功人士太多了。 因此他往外發展,一要靠紮實的市場調研與科學管理,二要選對城市。最合理第一站應該是新加坡這種對台灣友善的國際化城市,再來是洛杉磯或矽谷這些具有高收入台灣移民人口的美國城市。這些市場可預期度高,消費者品味穩定,亦沒政治風險。 上海雖然也有相當數目的台灣移民人口,但一大問題是政治風險高,還有全世界最善變,最沒品牌忠誠度的消費者。因為上海人富歸富,其發跡時間卻還沒長久到足以養出自身品味。上海人總在追新。看上海硬體建設,雖已不輸東京,國際化程度也不輸東京,但它打造跨國品牌的能力依然大大落後東京。 這是你怎麼支持九二共識都沒用的。上海是一個餐飲品牌汰換無比快速的市場。中國人連對自家品牌都萬分無情了,何況對台灣品牌? 而且,還是一個如今在台灣勢必會快速式微的品牌。 P.S. 有臉友提醒我吳寶春合作對象的經營實力。這麼說吧,雖然 Bread Talk 可提供營運力,品牌力還是要靠吳寶春自己。吳寶春品牌不同於競爭者一點,就是高度依賴 "台灣之光"光環。如今他政治表態已親手滅掉這光環。所以就算 Bread Talk 營運力很好,我看法不變。
顏擇雅 2018-12-11
拼經濟追求幸福

拼經濟追求幸福

  九二共識市長和九二共識麵包今天要一起出來開記者會,不知道台灣人在生氣什麼?高雄市那麼大都不在乎,一塊小小的麵包反而生氣了起來,要拼經濟不要拼政治,新北市都已經掛上美、英、澳、日本扺制的華為聖誕老公公,準備智慧城市、完美控制,對於一塊麵包,台灣人到底有什麼好生氣? 兩岸一家親、九二共識、中國台北都是台灣人自己的選擇,倒不如支持時代力量的公投補正,讓和平協議投票通過,台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入國統綱領第三階段,大家都可以成為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不過大家有沒有發現,真正有能力會拼經濟的中國人幾乎都是美國人,不然也是什麼加拿大、新加坡人等等。只有沒有辦法的才是真正的中國人,然後他們會萬眾一心地像奴隸一樣支持那些異化成西方人的中國人。 所以台灣的命運就是全部去當中國人,有能力拼自己經濟才能當美國人。不直接當美國人的朋友,繼續在世界有各種免簽的尊嚴對待,反而想要先當中國人再説。 我想這應該是一種像跑馬拉松般追求痛苦的幸福,只是馬拉松一定有終點,痛苦在預期的時間會結束,大家都能夠跑到終點。先當中國人,可能只有萬分之一的人可以跑到美國終點。拼經濟不能跑到終點,不拼經濟反而走路就能到終點,真是高深的哲理。 你只要一追求幸福,就得不到幸福... ~赫塞
李忠憲 2018-12-11
一個黨主席的大惑不解

一個黨主席的大惑不解

在當代政治史裡,我們很難找到類似的案例,時隔兩年餘的重大選舉之間,經濟數據稍具起色,重大失言不多,投票結果卻是豬羊大變色。由民調數據反推,從年中至十月中之間,中、彰、雲、高陸續應聲倒台,潰敗效應波及新興第三勢力。這群標籤各異的議員候選人,在民進黨地方首長敗選的選區裡,只有懂得避打民進黨對手的人(有的甚至貼過去),才有機會擠上當選名單;基進黨則是以最鮮明的色彩,得到聲勢與得票之間的最大反差。 基進黨一路壯士斷腕地戰,戰到知名度上翻數倍;相對地,民進黨則維持遲疑與觀望,選戰之中,沒有一個議題是由府院、民進黨黨部、重要縣市首長候選人所發動;就算送上門的東奧正名公投,有可能支持度過半,也迴避再三。是什麼樣的意識形態在支持這種坐以待斃的路線呢?答案:民進黨決策高層堅持了所謂的「政治零分」,讓全黨跟著禿子走,社會大風向也就跟著禿子與雞排走了。 就是「政治零分」,讓觀望風向取代帶動風向;就是「政治零分」,讓美中的新關係、東奧正名、中國在台的政經佈設、轉型正義、黨產等議題…無法被引入選戰;就是「政治零分」,讓該黨選後的檢討,迴避西方媒體指證歷歷的中國因素;就是「政治零分」,讓落第的選將們在選後還在靠「扮可愛」網羅人氣,無視自己的不力,所將帶來的二○二○危機;就是「政治零分」,造成從政這一行不再被視為一種塑造社會新價值的專業,而淪為一種民意調查業,最後因敗選,推著「社會尚無共識」踏上第一戰犯的位置,阻卻日後進步議題的推展。 選戰間民調數據的重大變化證明:民意是可以帶領的,基進黨一直相信這一點,也戰到最後一刻。但因為資源不足,無力抵抗「政治零分」的大風向,得到櫻花盡落的淒美結局;相對地,民進黨坐擁所有公資源,卻鼓勵一場不利於己的大風向,我們對此是大惑不解的。 二○二○危機能不能化解?當民進黨仍一直跟著禿子走時,基進黨可以扮演什麼角色來挽救局面?這是本黨未來十三個月最嚴肅的使命,我們深切以此自許;儘管選後一無所有,但我們的視野與抱負將是我們再度出發的豐富資產。 (作者現任基進黨主席)
陳奕齊 2018-12-11
迷惘的島國

迷惘的島國

  令人感慨的感言,是花蓮縣代理縣長蔡碧仲在議會總質詢後的談話: 「一個沒有廉能的花蓮縣政府,嘴巴講的幸福花蓮,統統都是騙人的;一個資訊不公開、神神秘秘的花蓮縣政府,說要讓花蓮幸福?這是不可能的。」 但花蓮縣民就是以七十%以上的選票,硬生生地把因炒股案被判刑關入牢裡的前兩任傅姓縣長的徐姓妻子,從中國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推上繼任縣長的寶座,維持了花蓮縣傅家政治王朝。 好山好水的花蓮,怎麼了?文化秀異之士輩出的花蓮,怎麼了!山的高聳、海的遼闊,造就的是這樣的狀況嗎?這難道不是一種特異現象,嘲弄著台灣? 「人進來、貨出去、發大財、成首富」這不是金光黨的口訣嗎?難怪從市井小民到達官顯貴,被騙財的人一大堆,被譏「又老又窮」的高雄,選民翻轉了發展的邏輯,竟還有一大堆人以為「九二共識」是「一邊一國」。 一大堆人為不甘陳其邁落選與他在駁二喝咖啡,聽音樂取暖,但這樣抵禦寒流,有什大用?高雄人,恭喜發財了。 再看看台中,一個市政亮麗、爭取連任的市長,眼看著花博的繽紛多彩,落選了。主要是紅黑派系大聯合,復辟成功。選後一週盧秀燕的網路聲量驟降為原來的三分之二,但又有什麼用?還不是黑道共治成形。 蔡英文總統執政風格未盡獲民進黨支持者認同,中央執政腹背受敵,被改革者反撲。但起作用的是北柯,他的「垃圾不分藍綠」,既打了中國國民黨,也毀昔日讓選的民進黨,挑起「世代衝突」為己用,成就了自己,不盡有益於台灣;而南瑜引風搧火、借勢發揮,引「階級矛盾」推倒改革的願景。 台灣人民的選擇考驗了台灣。如果台灣是正常國家,選舉結果或右或左,沒什麼。但既非左或右,而是台灣與對台灣有威脅、利誘的中國作用力的效應。台灣究竟怎麼了?是一個被詛咒的島!?不應該是,應該不是!是迷惘的島國?是的!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8-12-11
 好個「用人唯才」? 和能撈則撈丶能混則混!

好個「用人唯才」? 和能撈則撈丶能混則混!

高雄市和台中市兩都由中國國民黨候選人「翻盤」而當選,短短一天就改口說「九二共識推行委員會」不成立了,甚至用「用人唯才」丶「適才適用」來掩飾一切,捂蓋一切黑煙。(網路合成) 高雄市和台中市兩都由中國國民黨候選人「翻盤」而當選,但選後第一時間就「凸槌」,都說要成立「九二共識推行委員會」,但短短一天又再改口,說不成立了。而宣佈一級主管時,韓國瑜任用了涉吸金四千萬元被依違反「銀行法」和詐欺起訴現在法院審理中的林國權,為凖原民會主委;盧秀燕則宣佈曾在前市府服務,兩度因公安和貪凟案「監督不周」被監察院彈劾的黃崇典,為市府祕書長。 先談率先説出要設「九二共識推行委員會」的韓國瑜,在競選時對他口中「又老又窮」的高雄市民,強調「政治零分、經濟一百分」,當選後又迫不急待的搞「政治一百分」的九二共識推動,翻臉如翻書,連在選舉中絲毫沒談到九二共識的反共義士之女盧秀燕,也「拿香跟拜」,也說要推行九二共識,原來一當選,高興沖昏了頭,忘記繼續遮掩嗎? 怪啦!兩人在政見中並未對九二共識有所著墨,為何一當選就表態?是要報答幕後主子的大力支持吧?但為何一天就收回,因這並不符合中共統戰「棉裡針」招式,太早暴露身分立場,會招來認清並抗拒,所以又不約而同收回,一個命令一個動作。 韓國瑜欲任用吸金案涉嫌人林國權,當民眾質疑他強調的清亷時,韓的説法是「聖人難找」、「他已受過處罰了」、「用人唯才」,而盧秀燕用黃崇典則是「適才適用」,「不要亂貼標籤」。 韓盧兩人都是睜眼說瞎話,「用人唯才」四個字成了金鐘罩丶鐵布衫,誰又要求韓要非聖人不能用?林國權現是被起訴而已,刑案尚在地方法院審理中,連一審判決都沒有,遑論定讞,他那裡受過處罰了?而黃崇典被兩次彈劾而下台,是假的?尤其第一案「阿拉夜店」大火案,燒死九人,第二案是警檢長期收賄包庇「歡喜就好」剝皮酒店業者非法營業,都發生在2011年5月和8月他任都發局長任內,所以他以監督不周而短短三個月內,被二次彈劾。其實,以黃崇典歷經三位市長的三朝元老,對市政之熟悉,他「只」被彈劾,已是萬幸,盧秀燕以他只是監督不週,代人受罪,故以「適才適用」起用昇任祕書長? 兩個市長當選人一當選,就露出紅色尾巴,又用「用人唯才」丶「適才適用」來掩飾一切,捂蓋一切黑煙,令人想起該黨主席吳敦義結交案底纍纍的角頭海外共遊,他「理不直卻氣壯」抱不平説是「更生人」有何不好,大怪社會對「更生人」歧視?黨主席都公然挺大角頭了,底下市長當選人用涉吸金四千萬的嫌犯,或「只」兩度被彈劾的人出任一級主管,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而此次大力助盧當選的原台中縣黑派掌門人,就是力倡「能撈就撈,能混則混」的陳庚金,當時在兩旁大聲叫好的,即是韓國瑜和盧的背後影武者前任市長胡志強(現為旺旺集團副董事長,而旺旺集團在中國事業,每年可得到十數億的「補貼」,難怪中國時報公然宣布贊成「終局統一」,而旺旺集團旗下中國時報丶中天電視丶中國電視等嚴重傾中染紅),以後台中市和高雄市府員工厲行陳庚金大佬「大撈特撈丶大混特混」時,韓國瑜和盧秀燕兩市長,可不能責怪喔!反而要給予獎勵才是。那兩人選舉所提倡「發財」說,至少先有一小部分人做到了,「實踐政見」是公職人員天經地義的事,何況是民選有民意基礎,誰曰不宜?
王伯仁 2018-12-10
我反對綠白合作

我反對綠白合作

  柯文哲從政策略是在自己利益極大化下,根據民調決定策略、絕不得罪中國。柯文哲在台北市勝選之後,氣勢更盛,但同時綠軍卻兵荒馬亂,舉止無措。因此,此時提名立委,白軍先勝一籌。若合作提名,應該會偏向白軍。但因白軍僅強於網路作戰,本身尚無堅實、從底層努力打基礎的民意代表。因此若提名純白軍,勝算不高。若借將綠軍偏白的,他們若當選,必然偏柯文哲。問題是這些人在立法院的發言,到底是挺綠?挺白?而當柯文哲偏向中國,他們的發言就可能偏向中國,這些綠白合作的立委若發言偏向中國,對綠軍、台灣的傷害,遠高於藍軍。因此綠白合作僅在奉送給白軍。 同時白軍從原本沒有立委到現在有立委,對白軍助益甚大,照柯文哲以往的行事風格,他會以得到好處而感恩回報嗎?不會。綠軍這樣做很清楚是養虎為患的作法。實在不應合作。 就以二○二○年總統大選來說,柯文哲以台北市長的位置所提的要求,應該是總統、副總統,至少是行政院長的職位,民進黨有沒有辦法給他?且柯文哲所不得罪的中國若出手,能給予的,或者威脅柯文哲的東西,可能比那些還大、還多,柯文哲最後還是會靠向中國所要的藍軍。那麼在白綠合作的大旗下,未來柯文哲砲轟民進黨的傷害,將難以計算。 綠軍現在的重點是:團結所有綠軍、向國民講清楚以往政策的重點與清楚概念。而非抓個白軍來腹背受敵。 (作者現任中州科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系主任)
林修正 2018-12-11
當中共想起人權,全世界笑了!

當中共想起人權,全世界笑了!

美國援引域外管轄權,要求加拿大逮捕「華為公主」孟晚舟,並引渡到美國受審,消息震撼了世界。孟晚舟是中國電信巨頭華為創辦人任正非的女兒兼接班人,在中美貿易大戰的敏感時刻,此事意義非比尋常。 首先,許多人質疑,美國的域外管轄權未免管太寬了,憑什麼要求第三國逮捕中國公民?殊不知美國這套管制法雖然屬於國內法,但它管制的對象卻是物,而不認人別身分。也就是說,只要涉及美國認定管制的敏感產品,不管你是哪一國人,美國就是管定了,雖然有點鴨霸,也許真的有國安必要的考量,老共服不服氣是另一回事,這就是大國說了算的國際現實。 更有趣的是,消息被壓了五天才曝光,這當然與習近平的面子有關,才和川普吃了一頓鴻門宴,立馬挨了一耳光,中國外交部和五毛黨當然悲憤填膺。中國外交部發表強硬聲明,譴責美國嚴重侵犯「人權」,並要求加拿大立刻放人。 中美貿易大戰孰是孰非,可以有很多說法,但要說到「人權」,應該只有一種普世的標準,孟晚舟被拘留,可以通知家屬,可以聘請律師維權,也沒聽說她在精神或肉體上受到虐待,一週內快速出庭為自己辯白。相對於李明哲,八個月杳無音信,家屬心急如焚求告無門,更別說他們自己的數百名維權律師,有些甚至長達三年沒消沒息,有些人回來之後變成了啞巴傻子,更別提此刻還在新疆「再教育營」裡的百萬維吾爾族人了。 有消息說,孟晚舟可能擁有加拿大國籍,果真如此,加拿大逮捕扣留公民,天經地義,中國也沒轍。這也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奇談,中國有為數龐大的愛國藝人、愛國商人,他們對祖國充滿熱愛,動輒對不認同社會主義的外國人喊打喊殺,可奇怪的是,他們大都擁有美、加、澳洲等國籍,據估計中國持有雙重國籍者高達800萬人,嘴巴很愛國,行為卻洩漏了秘密,連馬雲也有意移民新加坡。 中國可以用種種手段抵制報復美、加,唯獨正經八百討伐美、加「人權」,實在有點搞笑的味道。中國所謂的「人權」長啥模樣?去問范冰冰和孟宏偉就知道,此時中國忽然索討人權,全世界都在笑。 (作者曾任新聞周刊副總編輯)
陳安 2018-12-11
台商重要,還是扎根在台灣的庶民中小微企業重要?

台商重要,還是扎根在台灣的庶民中小微企業重要?

  美中貿易戰引發台商回流。據稱,光台股上市櫃公司就有4.86兆元海外獲利未匯回,要不要號召滯留在境外的十幾兆元之資金回台,成為近幾個月各界議論之焦點。據了解,相關部會近期將召開跨部會會議討論「海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草案,給資金回台得享10%優惠稅率。問題是「回流台商」要照顧,扎根在台的中、小、微企業要不要照顧?何者為重? 台灣整體經濟在民進黨新政府努力經營下,兩年來表現亮麗,經濟成長率由馬英九二○一五年的0.81%提升至二○一七年的2.89%,WEF(瑞士世界經濟論壇)更把台灣評為「超級創新國」。但這些成就人民無感,筆者早在十月就對此提出憂慮(請參閱十月十三日拙文「經濟復甦人民無感,為什麼?」),認為政府拚經濟,如5+2+2計畫,均屬產業的上層結構,對基層的微小企業所下功夫顯然不足。 台灣有145萬家中小企業,佔企業總數之98%,若再加上微小企業其數更多。這一群因小沒有聲音,但沒有聲音不代表滿足,這一群也是最容易被誘惑滲透的社會群。 近兩年,中國對我方微小企業之入島、入戶政策相當積極。北京一面關閉了官方管道,但另一方面推動年輕一代、基層一線的「一代一線」統戰滲透工作。二月中國單方頒布的「三十一項惠台措施」及往後由各省市推出的「北京惠台55條」、「福州惠台68條」、「湖北惠台62條」、「杭州惠台60條」等都使其政策更貼近台灣基層產業與民眾。偏偏我方政府在「維持現狀」政策下,視「促進兩岸交流」為政策之一環,等於放任中國對我中、小、微企業之磁吸,形成上層經濟加油,基層經濟外洩之互沖現象,基層經濟當然感受不到復甦的果實。此次九合一選舉「韓流」之成為洪流,沖垮了民進黨選情,原因之一就是這群被中央所忽視者的集體反撲。 當今政院積極研議中的「海外資金匯回專法」,受惠者仍然是產業的上層結構,這些台商,早已享受了中國崛起的「紅利」,家財萬貫,但對長年默默耕耘替這片土地創造GDP和就業機會的中、小、微企業而言,是何等感嘆! 筆者並不反對給回流台商溫暖與優惠,但之前,何不給在地企業、根留台灣的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多一點關愛的眼神,挽回這兩年迅速流失的庶民之支持。 (筆者建議,凡合併報表,五十%以上營收、生產活動在台的扎根台灣企業,可考慮給予有感的大幅度減稅及其他優惠。中小微企業絕大部分營收、生產在台灣。回流台商亦可一併適用,無須另立專法。) (作者曾任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現任國策顧問)
黃天麟 2018-12-11
假菁英 從管中閔談台灣高教的崩壞

假菁英 從管中閔談台灣高教的崩壞

民進黨敗選之後,台灣統派媒體打蛇上棍,紛紛脅迫英賴政府說管中閔不上任台大校長,會影響民進黨政權等等謬論。本人以自己在美國R1大學任教30年的經驗,民進黨如果斗膽讓弊案纏身、私德不乾淨的管中閔就任台大校長,就等著2020年被台灣人民掃進歷史洪流內,永不超生。 台灣人民只要用常識去思考,「一個連自己申請校長的表格,都填不好,這種等級的申請人,如何去管理一個一年180億預算的國立大學?」 其實,管中閔事件只是台灣高教崩壞的表現。 哈佛大學以「真理」(VERITAS)為校訓,反觀台灣國內,像這事件中一些無法就事論事、不能堅守高道德水準的台大教師,這樣的學校如何變成一流大學? 台灣高教系統內「假菁英」的一個特點,就是集體裝眼瞎,說謊與不誠實,缺乏道德勇氣。管中閔台大校長遴選案,這種在國外早就因為管中閔不誠實,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故意不實、知法玩法的問題,不是管中閔自己退出下台,其他遴選委員早就大量請辭,不屑與這個缺乏道德的人同伍,甚或其他校長候選人也紛紛退出(因為不想和一位說謊無誠信的候選人競爭,列在同一場比賽的名單上)。台灣高教系統中的假菁英,可以耗上大半年,躲在虛無縹緲的大學自主與遴選法條的技術面鬼扯淡,其他大學的教授,也不敢出來把這些人轟下台,簡直丟臉丟到國際上! (作者曾任美國大學終身與退休榮譽教授,現居台灣)
林榮秀 2018-12-11
1979.12.10「美麗島事件」

1979.12.10「美麗島事件」

12月10日為世界人權日,也是臺灣美麗島事件在1979年發生的日子。 說起「美麗島事件」,長期以來中華民國政權以「警民衝突」、「暴力份子破壞治安」詮釋此一事件。但就如228事件,不單純是「查緝私菸」,背後是臺灣人在戰後一年內認清中華民國落後腐敗真面目累積出來的民怨爆發,美麗島事件也不是單一的「警民衝突」,背後是威權外來統治者,利用國家機器對付反抗者,從策動歹徒對雜誌社、私人住宅進行暴力攻擊及搗毀,到遊行時混入暴力份子製造事端作為鎮壓藉口,事後大肆逮捕判處死刑,兼對被逮捕者的家屬(母親+雙胞胎女兒)進行滅門屠殺,一連串有計劃的剷除兼對其它反抗者恐嚇示警的行動。 簡單來說,他們意圖昭告天下:「你們敢反抗我,下場就是如此」 想了解「美麗島事件」,就必須從中華民國政權戰後逃亡來臺,以武力進行外來少數者極權統治的脈絡談起。外來政權在戒嚴下以無孔不入的教育、媒體進行思想改造,將臺灣人改造成中國人以免自己成為實質少數,但不甘就此被不合理外來威權統治的臺灣人,依然前仆後繼的犧牲生命、家庭、自由爭取權利,推動民主化。 到了1979年民主浪潮逐漸升高,8月美麗島雜誌發行造成轟動,銷售量節節升高引起中華民國政權警覺。9月起,當局開始策動黨國份子對雜誌社的創刊酒會鬧場,之後情形愈演愈烈,雜誌社多次被歹徒搗毀。11月29日黃信介在臺北的住宅及高雄的雜誌社同時遭中華民國歹徒以斧頭等武器砸毀,警告意味濃厚,之後又於12月7日持槍砸毀屏東服務處,職員遭砍傷。 雜誌社計畫於12月10日於高雄舉辦世界人權日演講活動,遭到恐嚇要求停辦,但雜誌社不為所動決定如期進行。活動當天各報紙頭版大標竟出現「高雄戒嚴司令部公告:冬令宵禁提早自十日舉行」,中華民國政權出動軍警各式部隊及鎮暴車前往現場「處理」,對活動進行恐嚇及布局。遊行開始後,一如慣例隊伍中出現「來歷不明」之暴力份子製造事端,軍警以催淚彈對民眾展開鎮暴行動,引爆大規模衝突。 事發後幾日,林義雄、黃信介在內的多名相關人士相繼遭到中華民國政權逮捕,多人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雜誌社遭停刊並查封,雜誌一律查禁。 而威權統治的恐嚇手段並不限於法庭內,就在林義雄被拘禁期間,2月28日當天,被軍警嚴密監視的住家竟遭人闖入對雙胞胎女兒及母親亂刀砍殺,兩人慘死,兇手特別挑「228」當天下手,想表達什麼不言可喻。當然以上所有加害者,至今沒有任何人被抓到。 這一連串喪心病狂的惡行,卻在媒體操作下宣稱警方「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發動藝人探望受傷員警營造受害者形象。相信官方說詞的人民對於「破壞社會安寧的暴力份子」深惡痛絕,黨外人士遭逮捕甚至還有老師帶學生去雜誌社前叫好(圖左下)。 也許經歷了許多人犧牲的努力下,臺灣人的權益一點一滴的進步,他們無法再如當年一般動不動就將人逮捕處決滅門。 但事情,卻不曾過去。 許多人依然懷念威權時代「社會一片祥和」的美好、許多人依然歌頌獨裁統治者。 最重要的是,他們根本從來不認為自己有錯。 「他們根本從來不認為自己有錯」「他們根本從來不認為自己有錯」「他們根本從來不認為自己有錯」 當我們要去處理過去的不義行為,加害者集團及其支持者不但不避嫌,反而用各種話術規避責任: 「事情都過了還翻什麼舊帳」 「還不趕快拼經濟」 「敢辦我?一起來滅東廠」 這些話出自當年殺人如麻的真東廠集團,無疑是臺灣最大的悲哀與諷刺。 加害者陣營不道歉、不認錯,卻主張受害者要放下、要原諒的詭異邏輯,才是事情永遠糾結在此,社會無法往前邁進的根本原因。 如果你也覺得看這些亂象看得很煩了,不妨理性客觀的想想,問題癥結何在、合理的解決之道又是什麼。 圖左上:美麗島事件人犯受軍法審判 圖左下:民主運動人士遭逮捕,老師帶著學生至雜誌社門前歡呼叫好 圖右:介紹每日臺灣歷史大事的2019日曆 – 台灣獨曆,掛在家中、寢室、宿舍讓更多人了解被抹去的臺灣記憶,強力推薦:https://goo.gl/a7n4hL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8-12-10
聽過「壓不扁的玫瑰」吧?

聽過「壓不扁的玫瑰」吧?

今天,國際人權日,看看立法院發生什麼事? 聽過楊逵嗎?如果太年輕沒聽,總聽過「壓不扁的玫瑰」吧? 這張照片,坐者是政治迫害受難者楊逵的孫女,同時也是歷史學者楊翠,因為出任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委,在21世紀的台灣,仍要接受當年加害政黨的如此羞辱?
陳增芝 201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