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鯨魚觀點
鯨魚觀點
復刻孫蔣沐猴而冠
1924年6月16日黃埔軍校開學典禮後,孫文與蔣介石、教導第一團團長何應欽、第二團團長王柏齡合影(註1),七個月後的1925年3月12日孫文在北京協和醫院死亡,一年後蔣介石一手自導自演中山艦事件分共清黨奪權,孫文「聯俄容共政策」也劃下休止符,蔣介石為了確立自己在黨內定於一尊的地位,特別將當年他與何應欽、王柏齡與孫文四個人的合照P圖成只有他與孫文兩人的合照,企圖營造出他是孫文唯一嫡傳繼承人的假象(註2)。 而今,在過了將近一百年後,侯友宜與趙少康也有樣學樣地在日前復刻當年孫文與蔣介石的合照,特別安排侯友宜模仿孫文翹著二郎腿坐在椅子上,而趙少康則將右手搭在椅背上站在一旁,想藉此破除外界質疑趙少康這個名義上是副手,但鋒頭卻壓倒侯友宜,遭人質疑他把侯友宜當傀儡企圖搞雙總統制的批判(註3),姑且不談兩人牛仔褲與球鞋的穿著打扮與孫蔣這兩位他們的祖師爺們穿著筆挺的中山裝與軍裝相比之下顯得不倫不類,從趙少康將手搭在椅背上的舉動,就已經讓中國國民黨刻意想要營造出侯友宜才是老大的用心徹底破功(註3)! 當年孫文即使自甘為蘇聯的傀儡,但是在與手下合照時站在他身旁的蔣介石、何應欽與王柏齡三人還是畢恭畢敬的肅立在一旁,連椅背都不敢碰一下。如今,侯友宜名義上是老大,身為副手的趙少康卻態度輕浮的把手搭在他所坐的椅背上,讓人更加確信侯友宜在黨內只是個毫無威望任人擺布沐猴而冠的草包! (註1) 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70494 (註2) https://www.gushiciku.cn/dl/0pSsb/zh-tw (註3)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88287 (註4)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393094
海兒
2023-12-07
中國軍事最大弱點在貪腐
在十一月十五日的美國加州會談,習近平當面向拜登強調,台灣是中美關係「最巨大、最危險」議題,又稱中國目前並無計畫入侵台灣,外傳中共打算二○二七年或二○三五年對台動武,習說「沒人跟我討論這件事」。上述的習談話,研判有兩個意涵,一是遮掩中共軍事內部的嚴重貪腐,二是鬆懈台灣與國際社會的警戒心。 美國前印太司令戴維森在二○二一年三月曾公開向美國國會提出警告「中共可能在二○二七年對台動武」。引發國際關注,並被討論迄今。但解放軍是否做好準備,或真有能力攻下台灣,仍有很大問題,最主要關鍵,是中共軍隊內部的貪腐嚴重。 今年七月,中共火箭軍前副司令員吳國華突傳死亡;八月中國時任火箭軍司令李玉超、副司令劉光斌、政委徐忠波等高級將領,被官方帶走、下落不明,傳與貪污或洩密有關;十月,前國防部長李尚福無預警遭免職,原因不明,北京未任命新防長,外界盛傳李尚福是涉貪下台。一連串不尋常事件,顯示中共軍方內部正進行整肅,也透露出共軍軍紀出了嚴重問題。 中國前國防部長李尚福無預警遭免職,原因不明,北京未任命新防長,外界盛傳李尚福是涉貪下台。(EPA) 美國防部負責中國事務的副助理部長切斯(Michael Chase)十月二十三日在「大西洋理事會」發言提到,未來五角大廈會特別關注中國解放軍內的貪腐問題,尤其是它如何影響中共軍力發展。美國空軍大學中國航太研究所主任李伊(Roderick Lee)十月三十一日在「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共軍研討會亦表示,最近十年北京當局努力進行反貪腐,顯然成效不大,共軍高層雖因貪腐而遭大清洗,但如此貪腐體系,也使得習近平對共軍能否完成任務失去信心。以上兩位美國軍事專家的評論,值得台灣重視。 除了貪腐嚴重,國防部的作為也不得民心,甚至引發退伍軍人的大規模抗爭,成為北京政府的隱憂。二○一六至二○一八連續三年,全國發生多起退伍老兵因就業、傷殘、社會保障不足的抗議事件。二○一六年有上千退伍軍人穿迷彩服赴中共國防部「八一大樓」前靜坐抗議;二○一八年江蘇的「鎮江事件」更引起國際關注,多名退伍軍人到當地市政府前抗議,卻遭大批便衣公安毆打,演變成千餘人的維權運動。 總之不論外在形勢如何變化,台灣都應做好自我防衛,只有持續「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的戰略原則和積極作法,才能嚇阻敵人來犯,守住台灣民主與經濟發展。 (作者是前國防部戰略規劃司簡任副處長、大學兼任教授)
姚中原
2023-12-07
國民黨在野就如此目無法紀 執政還得了?
國民黨在野就如此目無法紀 執政還得了? 國民黨的參選人,至少9人有重大的違建、竊占國土爭議,而且都是誇張到魚肉鄉里、藐視國家的等級,而這都只是國民黨在野時發生的事。如果讓國民黨也奪取中央執政權,或是掌握國會的話,那還得了?
曾韋禎
2023-12-07
假監控名單就是中國官方要紅媒宣導的
假監控名單就是中國官方要紅媒宣導的 聯合報昨率先刊登假監控名單的假新聞,馬上被調查局、高檢署打臉是假的。今紙本剩很小篇。 但中國時報卻用頭版頭、A2全版全面擴散假新聞,還由郭璽認證的洩密記者寫特稿。 很清楚,假監控名單就是中國官方給的,要求他們的傳聲筒在台灣擴散、掀亂!
曾韋禎
2023-12-07
台灣金融先驅陳炘
今天是在二二八事件中受難的台灣金融先驅陳炘的冥誕。 1893年(清光緒19年)12月7日陳炘出生於台中大甲社尾。一年半後,滿清政府因為甲午戰敗將台灣割讓給日本。 陳炘七歲喪父,由二哥協助其教育。1909年4月考入當時一般莘莘學子所歆羨的「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後改名「台北師範學校」)。畢業後曾短期任教大甲公學校,後考入日本頗富盛名的慶應義塾大學(即今慶應大學)理財科。這是陳炘學商的開始,也奠下了他日後在金融界發展的基礎。 1918年陳炘被推為「東京台灣青年會」會長。在日本求學期間,正逢台灣留日學生掀起民族運動序幕。以東京台灣青年會為主體的青年學生,在台灣的民族運動前輩蔡惠如的聯絡運作下,於1920年元月在東京組成「新民會」。推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行刊物《台灣青年》。陳炘也是「新民會」創會會員。也參與《台灣青年》雜誌的經營和編寫。在創刊號上,陳炘以〈文學與職務〉為題,發表古體漢文,提倡台灣文學建設的重要性。 1922年4月,陳炘從慶應義塾畢業,返台結婚。1923年赴美進修。首先進入美國愛荷華州的Grinnell學院攻讀經濟,一個學期後轉學進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1925年陳炘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獲碩士學位。 陳炘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返台後,正逢台灣的民族運動蓬勃展開。由林獻堂、蔣渭水所領導的「台灣文化協會」正在全島各地進行多項文化啟蒙活動。陳炘應林獻堂之邀擔任台灣文化協會的「夏季學校」的講師,講授經濟學的科目。 返台後的陳炘,更重要的角色是致力於本土金融事業的開拓。陳炘認為要提升台灣人的地位,不僅要提升文化,也要振興台灣的民族產業資本,才能與日本人一較長短,並改變土地資本走向商工資本發展。因此他結合民族運動領袖林獻堂,開始籌組一個「糾集台灣人的資金,以供台灣人利用」的金融機構。1926年12月底,在陳炘的奔走籌備之下,台灣人第一家具有現代性質的金融機構「大東信託株式會社」終於誕生。 這個公司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因此總督府當局故意刁難,日本人的金融同業亦百方阻擾,經過相當的折騰,最後才突破困難而成立。大東信託的成立,可以說是台灣近代民族運動的經濟自衛行動。大東信託成為「台灣經濟運動中的中樞機關」,所以大東信託株式會社被形容為「台灣人最大的民族金融機關」「台灣運動的金庫」。 大東信託以資本額250萬圓,設本店於台中市,設支店於台北和台南,董監事都是台灣中部的在地士紳,而且多為文化協會的支持者。推林獻堂為社長,陳炘為專務取締役(總經理)。 由於當時台灣尚未有信託法,日政當局遂以此為壓制的藉口。在大東信託會社未倡設前,日政當局歷來對一般的信託會社的取締很寬,及至大東信託募股以來,日政當局的態度便大為改變了。大東信託會社在現實環境的壓力下慘澹經營,雖欲求一紙可供依循的信託業法而不可得,但到了1934年,大東信託已成為台灣島上僅存的五家信託公司中成績最優者(它與屏東信託、台灣興業信託,合稱為當時三大信託公司)。 經過陳炘以及林獻堂、蔡培火等民族運動人士的多次據理力爭。到了1944年5月,此時已是二戰末期,台灣總督府當局向陳炘表示,信託法不久將實施,但大東信託必須與屏東信託、台灣興業信託合併,然後以資本金五五對四五之比率,接受台灣銀行之投資,董事長由台銀派人擔任方得准予備案。這年8月,日政當局果然乘在台灣實施信託法及信託業法之機,就當時台灣最有力的大東信託為中心,計劃設一「台灣信託株式會社」。即合併大東、屏東及台灣興業三家,並由台灣銀行、商工銀行、彰化銀行及華南銀行共同出資,「台灣信託株式會社」遂因此成立。陳炘仍被聘任專務取締役(總經理)。此時已是日本治台的最後第二年。 二戰結束後,陳炘籌組「歡迎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熱烈迎接心目中的祖國,但沒想到他卻受到從「祖國」來的陳儀政府的排擠。陳炘有感於江浙財團將壟斷台灣經濟,因此他再糾集台灣本地資本,籌組了一個台灣本土企業—「大公企業公司」,沒想到更讓陳儀視為眼中釘,而於1946年(民國35年)3月被陳儀以「漢奸」罪名逮捕,陳炘在獄中感慨地寫下這首七言絕句︰ 平日暗淚故山河, 光復如今感慨多。 一籲三台齊奮起, 歡呼聲裡入新牢。 所幸經過一個多月的偵訊,陳炘終告無罪開釋。然而,幸與不幸,在那個亂無章法的時代裡,誰能逆料?翌年(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陳儀藉機大整肅,陳炘仍難逃被整肅的命運。3月11日清晨,正患有瘧疾而臥病在家的陳炘,被警憲人員帶走,一代金融先驅從此一去不回。 陳炘出生於被「祖國」賣給日本的一年半前,卻在日本走後的一年半後,死於他迎接的「祖國」槍下!這位台灣菁英的一生,也是台灣歷史悲劇的縮影。
李筱峰
2023-12-07
中國通緝犯的對台忠言
筆者由一九九五年,於英國管治下的香港展開時事評論生涯,直至到今(二○二三)年十二月五日,出現戲劇性變化。我因公開呼籲杯葛十二月十日的區議會選舉,建議公眾乾脆當天吃喝玩樂而不去投票站,居然就被香港廉政公署通緝。香港變得如此荒謬,台灣人投票前更要想清楚。 筆者呼籲選舉日躺平的理由很簡單,香港這次區議會選舉,連自我閹割的民主黨都不能派出候選人參選,這與二次大戰時日本軍國主義政府搞出的翼贊選擧有何分別?這類偽選舉,不單不代表民意,其投票更是助紂為虐,二戰後,美國佔領軍政府將不少參與該次選舉的人「公職追放」,不讓他們再參與日本政治一段時間是有道理。這次筆者公開叫大家躺平,卻反被廉政公署追緝,反映出廉政公署根本淪為東廠式機構,西方國家應制裁廉政公署。此外,這次選舉毫無公義可言,因為「不投票」也是公民權利的一部分,現時香港的做法與北韓實無分別。香港變成了北韓,這是何等恐怖的事。 此事進一步證明習近平根本無意回到中英聯合聲明的步伐,對台灣講什麼和平統一都是空話假話,中國若有意回到中英聯合聲明的軌道,理應釋放初選案四十七人,取消所有二○一九年因政治緣故而作出的檢控和通緝令,並實施一次公平公正公開的自由選舉,伊朗式選舉絕對非自由選舉,只是欺騙國際社會的騙案。 台灣人絕對無理由相信共產黨的謊言,現時仍在幫共產黨說話的台灣人,不單昧於良心,而是利欲薰心,他們日後被共產黨出賣而自嚐苦果是一回事,斷無拉台灣公民的公民權利去陪葬的道理。廿八年前,我在英國人治下說什麼都沒問題,如今我在德國領土評香港政治,居然被廉政公署通緝,這就是兩者不同之處。 作為一個英國人,我只能說,票投國民黨或民眾黨,都會令台灣變香港,我正是一個因言論而無法回港的人證,正如同台灣白色恐怖年代期間無法回台的政治異議人士。錯誤的歷史不應重演,台灣人的投票,很重要。 (作者是居德英籍時事評論員,因反對香港偽選舉而被香港廉政公署通緝)
黃世澤
2023-12-07
「台獨金孫」vs.「促統乖孫」
三腳督正熱鬧,郭霞配獨憔悴。值得分析的是,藍白合破局,郭台銘退場,此後民調侯升柯降,但兩者的數字增減,比較像是雙方互相流動,並未顯示出郭的百萬連署去向。初步研判,郭的支持者,或與藍白高度重疊。真相如何,且待專家選後探究。 一一二四,郭發表「人退志不退」聲明。「在世界的商業戰場上,他從來不曾低頭」,似在遮掩富士康被查水表後,他便從公共領域神隱了。一一二三的藍白合公開破局,郭以「球員兼裁判」,終局演出以尷尬收場。一二○二,郭的臉書更新,顧左右而言他,只談先妻和先弟,大選走一回,船過水無痕。兩次退選感想,無一字感謝賴佩霞的協助與犧牲(放棄美國籍)、一百多萬連署的支持者、相挺的地方派系要角。如果四年前是「年輕氣盛、一時衝動」,這次則予人「促統乖孫、逢中則縮」之感。這樣的「促統乖孫」,當然不僅一人。 郭曾誇下海口:如果中共政權要沒收鴻海財產,他會說Yes, please do it,如果犧牲他個人的財產,能讓中國不要攻打台灣,他願意犧牲,但他不能聽從中國的指派。不料,言猶在耳,富士康被查水表。不像國內選舉,有人涉嫌行賄遭查,便大聲嚷嚷政治迫害,郭的反射動作便是神隱,且從此對記者三緘其口,相關股票跌跌不休也愛莫能助。搞了半天,所謂的最有能力與北京溝通,原來是全盤接受北京意志為前提,於是,接到暗示的郭也就摸摸鼻子打退堂鼓了。金門宣言,宛如他留下的恥辱紀念碑,象徵著無論一個人如何舔共,只要北京不喜歡一切都白演了。同理可證,一旦北京認為柯「礙事」,也不會吝於暗示他知難而退,否則「紅白一家親」就傷感情了。 郭雖然打退堂鼓了,他的口號仍在藍白兩道回響:解放軍不斷軍演、軍機軍艦不斷繞台,不是針對台灣人民而來的,而是針對目前執政的民進黨種種挑釁言行而來的。一句話,民主不能當飯吃,台灣必須求北京賞飯吃,民選政府切忌「討打」。習近平,破壞台海現狀的獨裁者,國際民主領袖所見略同,他們關切台海和平穩定的對象,也是指向迷信東升西降的習近平,沒人歸咎台灣、民進黨、蔡賴政府。怪的是,藍白兩道,滿口親美和中,胳臂卻往北京彎,所謂的台灣執政者挑釁中國,不啻是究責民選政府「反併吞」有錯在先。要和平,反戰爭,對北京在第一島鏈耀武揚威視若無睹,反而怪台灣拒絕同屬一中罪不可赦。歐美連同日韓澳菲連成一氣確保東海、台海、南海之和平穩定,亦被同樣視為遏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欲去之而後快。那些「促統乖孫」,替北京罵「台獨金孫」,符合台灣的利益嗎?這個問題,他們顯然在所不計。 馬英九執政八年,台灣經濟連結中國,獲利的是身為兩岸代理的「促統乖孫」,根留台灣的企業、勞工,不僅未獲「和平紅利」,還深受產業空洞化、二十二K之害。幸而,二○一六以來,北京主動替台灣「去風險」。如今,中國經濟嚴重衰退,大學生失業率已經蓋牌,還有人主張開放中生來台就學就業、重啟服貿,這不是把台灣的年輕人推向「就業戰場」嗎?藍白兩道,不分區立委,都有中國配偶,他們到底是一視同仁照顧外配?還是討好北京的通關密碼?但願不是後者。「促統乖孫」假使勝出,他們想要合作的對象,會是華府或北京?國民黨「尚黑」,在野不改本色,侯卻稱民進黨貪腐掉滿地,他當選要恢復特偵組。侯在扁政府擔任過官職,難道無法憑良心講話嗎? 富士康被查水表,其他「促統乖孫」置身事外,「台獨金孫」唯一聲援,堪稱二○二四的最大諷刺。我們不知道郭作何感想,但他從未為此怨侯、柯而感謝賴,難道郭之人情世故,真的是異於常人?而相對於吳欣盈故弄玄虛、教訓記者,賴佩霞立即申請放棄美國籍,令郭免於柯頭痛之「公主病」,實屬幸運。就此而言,郭退選後兩度公開發言,卻未曾感謝賴之犧牲,想必很多人為賴感到不值吧。更不要說,趙少康稱:侯願把總統權責讓給他參與、他不會做沒有聲音的副總統,還沒當選就我行我素。更可笑的是,趙嗆柯管好副手,柯回嗆侯管不了趙,侯卻把趙當成寶。目睹吳、趙的表現,想必更多人肯定賴、蕭對各自搭檔之互補性。至於,趙的氣焰高於侯,一旦幸運當選,誰是副總統,還有得瞧。
自由時報社論
2023-12-07
台美中存在等邊三角形嗎?
柯文哲昨(二○二三年十二月六日)表示,他若當選總統,會跟台灣、美國與中國保證,不會走向台獨,也不會接受「武力」統一。繼續維持他「美中台等邊三角形」的中間路線,他認為這是台灣外交的唯一出路。 這種所謂「等邊三角形」的國際理論,聲稱在美中兩強權間保持等距,不要選邊站,才能左右逢源,並拿新加坡作樣板,期望台灣有當超級旗手的機會,當美中間的橋樑甚至調人。 國際三角政治是這樣:A、B、C三國,若A最強,會對次強B、第三強C產生壓力,所以最有可能是眾弱同盟。A若聯合C對付B,通常是因B快速爬升,戰略姿態很高,進而威脅他國,AC才會聯手抗衡。一旦AC關係改善,B就會挑撥AC的關係,並討好A以壓迫C。套用在台海,A是美國,B是中國,C是台灣。以台灣立場要玩得好,當然是在美國拉攏我們時,讓美方相信台灣是可合作對象,並且多要一點利益。一旦中國試圖改善與美關係,台灣應從不可被替代因素說服美國,或讓美方相信,與台灣同一邊對美利益較大,譬如價值觀、地緣、科技供應鏈等。無論何種情況,最佳解方都是站在美國那一邊,只有怎麼站、站多近的差別而已。 所以柯文哲這套理論有兩個問題:一是不懂台灣的國際地位與主權的弱勢之處。再者,台灣是揭發中國統一謊言的軟肋,也是地緣政治的中心當事人,沒有新加坡雙面逢源的條件。坦白說,新加坡若處在台灣的地理位置,同樣會面臨台灣的困境。 無論物理或政治,三個接近的物體,要大小實力相當,才能等距,柯的說法透露他不懂台灣的國際地位與主權的弱勢;柯將「統一」納入選項,卻冠上「非武力」三字來掩飾,這是在拉攏「敵國」中國,傳達他及民眾黨都在待價而沽的訊號。 政治學有一句話:「騎牆是個好策略|在牆夠穩的時候」,這是柯文哲永遠無法參透的政治ABC。 (作者是現職公務員)
林靖凱
2023-12-07
藐視媒體的政客應淘汰
媒體素有第四權之稱,在民主社會扮演至關重要的監督角色。 自從當年韓國瑜在總統辯論會,以不雅言語公然辱罵媒體,結果卻佔據選戰聲量,意外團結了藍營同溫層後,台灣政治人物不乏依樣畫葫蘆,模仿這種不可取的歪風,如今民眾黨提名的正副總統參選人都是這般姿態。 柯文哲是典型韓國瑜風格的繼承者,不只語不驚人死不休、口不擇言,經抖音後製傳播而吸引關注,使他受到年輕族群過度吹捧,有了這群固著力高的年輕世代當後盾,鼓舞柯的言行更加荒腔走板,例如,錯誤引用馬政府時期的光電躉售價格數據,嫁禍給蔡政府,被糾正後馬上閃躲,轉而質疑媒體袒護政府,還亂罵綠能都貪汙,用毫無證據的言論製造仇恨對立。 吳欣盈被提名為民眾黨副總統候選人,面對訪問總是不友善回應,甚至反嗆記者,作為國家未來備位元首的可能人選,這種態度完全不及格。 美國前總統川普當年就是以辛辣語言羞辱媒體,且不負責任地胡亂指控執政的民主黨貪汙腐敗,造成全美興起「川普式大嘴巴旋風」而當選,然海水退去,方知誰沒穿底褲,川普這種光說不練,又四處指責媒體的作風,導致國政青黃不接,最終落選連任失敗。 四年前台灣人透過民主機制,把愛亂說話又對媒體有敵意的韓國瑜淘汰,眼下他即將成為立委,並且代表國民黨角逐立法院院長;與韓國瑜同樣藐視公民第四權的柯文哲、吳欣盈要參選正副總統,無視媒體存在,望公民們選賢舉能時要三思。 (作者是文字工作者)
不謀
2023-12-07
李全教,不要老是什麼都推給朋友
李全教,不要老是什麼都推給朋友,有沒有可能「你朋友就是你」? 看到李全教貼這種東西,整個火都上來了。侯康兩人跑到台南來提光電,你如果假裝沒看到不講話就算了,製造最多光電爭議的幕後人物還敢推到別人頭上?沒關係,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一次說清楚到底這些國民黨好朋友都在搞什麼鬼? 這張光電廢墟圖相信大家前陣子都有看到,今天來解釋來龍去脈。大約10年前馬政府時代開始推動光電時,由於初期法規不完善,有許多業者違法使用農地種電,這片廢墟就是賴清德2016年當市長時廢止90張執照的違法案場之一。強力打擊違法農地種電的人,這些黑幕可能跟他有關嗎? 再來,這處被廢止案場的背後廠商才是重點,李全教家族的投資公司頻頻介入其經營,大舉進軍台南的光電業。奇怪的是,88槍主謀王文宗的好朋友是你、違法農地種電廠商的好朋友是你,在學甲未經承租戶同意大舉收購魚塭種電的背後也是你。怎麼哪裡有光電爭議就有你?有這麼多巧合嗎?我不認為。 侯康兩人平常完全不了解台南,選舉到了出來罵一罵光電,結果這些罪魁禍首都是你們的好朋友。不要以為李全教退黨參選就可以切割,國民黨既然要幫他站台,那就是幫他背書。我很期待侯友宜繼續講光電爭議、繼續讓這個議題獲得大家關注,千萬不能縮,讓我們可以講更多故事,看看國民黨這些人怎樣禍害台南!
林俊憲
2023-12-06
趙少康對自己的標準還真低
新聞:趙少康6日下午出席國民黨耶誕節點燈儀式,被問及是否會比照徐瑞希請辭公視董事一樣,辭去中廣董事長職務時,趙少康回應「我會做最明智的決定」,公視董事受到《公視法》規劃,中廣董事是受《廣電法》規定,公視的錢是納稅人的錢、是國家預算,所以對公視有各種嚴格規定,不過中廣是民間媒體,所有資本開銷都是民間的,政府沒出錢,性質完全不同。 廣播電視法就明明白白規定不能政媒兩棲, 管你是國家出錢還是民間出錢。 這老頭還沒選上就想耍特權欸。 沈伯洋第一時間就辭了, 民眾黨那個不分區都辭了, 趙少康對自己的標準還真低。
林智群
2023-12-06
給邱顯智的學倫偵探課
昨晚睡覺前滑了一下手機,發現PTT有人在呼叫我,嘲諷我消失了,不敢出來為林志潔辯護,反駁邱顯智爆料的論文抄襲。 我花了大約半小時清查資料,發現這是邱顯智的烏龍爆料。念在邱顯智是我嘉義高中的小學弟,又是嘉義竹崎的小同鄉,就讓我幫他上一堂「學倫偵探課」。 #指控內容 林志潔出版的一篇期刊論文,內容有51%與學生的碩士論文雷同,被邱顯智指控抄襲。林志潔將期刊論文當作升等著作之一,也被邱顯智嘲諷為一魚兩吃。 #具體事實 林志潔的期刊論文發表於2013年10月,長度只有23頁,題目是內線交易個案的分析。以下簡稱林文。 碩士論文的作者叫張敦威,是林志潔共同指教導的學生,畢業日期是2013年9月,論文長度達134頁,題目有關內線交易的懲罰與規範。以下簡稱張文。 根據邱顯智的比對,林文的內容高達51%與張文的第二章和第五章雷同,包括特殊用語的相近。林文與張文還有48筆共同的參考文獻。 根據林志潔的說法,林文屬科技部的研究計畫,她是唯一的作者。張文的謝詞承認參考了林文;林文的謝詞也提到張生是計畫的研究助理。 #誤導用語 我看了邱顯智的揭弊記者會,發現他用了三個高度誤導的說法: 兩篇文章:邱顯智提到的兩篇文章,其實不是兩篇文章,而是一篇23頁的期刊論文,與一本134頁的碩士論文。 內容相似:邱顯智把內容相似當成抄襲,這是過度解讀比對結果。文稿內容相似不代表有抄襲,何況兩份文稿來自同一個科技部計畫,兩位作者皆有參與。 51%雷同:所謂的51%雷同,指的是林文與張文雷同的比例。邱顯智並未指出張文與林文雷同的比例。兩份文稿的長度差異懸殊,不應只提供單一比例。 #抄襲方向 若有兩份文稿內容相同,不可能出自巧合,必然有抄襲。問題是誰抄誰:林抄張,或張抄林? 若是林抄張,那林志潔要在134頁的碩士論文尋找適合的內容,再補上自己撰寫的內容,湊成一篇23頁的期刊論文。兩者的比例是51%與49%。 若是張抄林,那張敦威要在23頁的期刊論文找到51%有用的內容,打散後放進134頁的碩士論文。依照我的估計,抄襲比例不到碩士論文的10%。 以抄襲的難度而言,林抄張較費時費工,張抄林較省時省力。我的研判是張抄林,而非林抄張。 兩份文稿的參考文獻分別是60與252,當中有48筆重複。若是林抄張,林志潔要在252筆參考文獻中挑出48筆引用。若是張抄林,張敦威要在60筆參考文獻中挑出48筆引用。前者的可能性遠低於後者。 #文稿時序 林文出版於2013年10月,時序落後張文完稿日期一個月。問題是,期刊論文必須經過審核,完稿日期絕對遠早於出版日期。 張文完成於2013月9月,這是碩士論文口試日期。按照學界常規,碩士論文約在口試前一個月交給指導教授,也就是2013年8月。 林文在2013月10月被期刊接受。若是林抄張,那林志潔拿到張文後,只有兩個月的時間要完成抄襲、撰寫、投稿、審核等一系列的程序。 根據我的出版經驗,期刊論文從構想到出版,短則三年,長則五年、八年。林志潔在兩個月內走完整個流程,這是「不可能」的任務。 根據張文的謝詞,張敦威參考了林文,而且指出林文正在期刊審核中。若在張文撰寫過程中,林文已接近期刊的末段審核,那林文的完稿日期應該遠早於張文。 根據上述的時序比對,我的研判還是張抄林,不可能是林抄張。 #四個可能 邱顯智列出林文與張文雷同的四個可能,並認為都違反了學術倫理。我逐一反駁如下: 1、兩份文稿都由學生撰寫:林文有49%的內容與張文完全無關,不可能由學生撰寫。 2、兩份文稿都由林志潔撰寫:張文的長度達134頁,不可能由指導教授代為撰寫。 3、林抄張:上述的分析已排除這個可能。 4、張抄林:這是唯一的可能,但無學術倫理的問題。 林志潔是張敦威的指導教授,把正在審核的期刊論文交給學生,並允許學生用在碩士論文,這是教授指導學生的正當行為,並無學術倫理的問題。 此外,張敦威是該科技部計畫的研究助理,參與了研究,當然有權使用研究成果。這也是博碩生訓練的正當過程。 最後,張文內容長達134頁,與林文雷同的內容不到10%,頂多只有十頁出頭。何況張敦威實際參與林文的研究計畫,根本沒有學倫問題。 #一魚兩吃 邱顯智指控林志潔一魚兩吃,但並未說明兩吃的具體事實。邱顯智的語意不精確,有兩種解讀,我分別反駁如下: 碩士論文與期刊論文兩吃:這是外行人的說法。學位論文屬「未出版」的著作,內容出現在後續出版的期刊論文是學界常態,沒有一魚兩吃的問題。 期刊論文與升等論文兩吃:這是外行與過時的說法。教授升等的依據是「累積」的研究成果,包括升等之前的所有著作。升等著作與重複出版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其他指控 邱顯智指出兩份文稿有共同的特殊用語,據此指控抄襲事實存在。 我要提醒邱顯智,林文與張文並非無關的文稿,而是教授的期刊論文與學生的碩士論文,研究的主題一樣,兩人皆有參與計畫,用詞相同屬正常。 #結論 邱顯智想要當「學倫偵探」,但專業知識不足、邏輯不清、事理不明,沒看到黑影就開槍。 邱顯智找曾威凱召開記者招待會,根本就是找鬼抓藥單。曾威凱是余正煌的委任律師,因為我研判余正煌抄襲林智堅的碩士論文,提告我誹謗。 我在北檢、高檢、與北院,連續打敗曾威凱三輪,打到他消聲匿跡。未料風頭過後,曾威凱又出來了,而且惡習難改,繼續消費他人的學術著作搶聲量。 我人在台北,若邱顯智需要上「學倫偵探課」,請直接私訊我。念在這位小學弟與小同鄉面臨政治生命斷絕的危機,恐怕會狗急跳牆,我樂於出手相救。
翁達瑞
2023-12-05
國民黨裡有兩條路線嗎?
香港明報十二月三日刊出對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競選辦公室議題組召集人兼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執行長柯志恩的訪問,柯志恩是國民黨裡形象較好的政治人物,她的講話也比較理性、坦誠,如果按照這個講話,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差別似乎並不太大,在這場選舉中完全可以開展良性競爭,可惜她最後未能成為侯友宜的副手,卻由老戰狼趙少康出征。 柯志恩受訪時,不隱諱的說:「我們是Pro-China(親中),但不要因此把國民黨打死,說我們『舔共』」。比起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美國說他們pro-USA而非Pro-China,柯志恩坦誠多了。她說:國民黨說的善意就是希望兩岸多交流,可以恢復到前總統馬英九那個時代,這絕不是卑躬屈膝或「認知作戰」,就像南北韓可以對話,美國和前蘇聯、習近平也可以對話。 然而馬英九那個時代就是接受中國「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馬為何放棄「總統」的尊號,為何在習近平面前不敢捍衛他的「中華民國」?這就是「舔共」。何況後來拒絕交流、對話的是習近平。柯志恩完全未提及「九二共識」,是她故意隱藏,還是她也反對?國民黨內部有沒有兩條路線? 柯志恩還認為中共當前不會選擇武統,因北京並無絕對把握。這與趙少康的「民進黨當選,青年上戰場」也不同。趙少康是不是新黨埋伏在國民黨內的臥底? 柯志恩還說:國民黨若重返執政,也將扮演區域衝突降低者角色,開展友善交流。不管哪黨執政,柯志恩強調台灣都不會在民主底線上退讓,自主軍備、軍購和與西方的外交互動,亦仍會繼續。 她這個觀點又與馬文君等人不同。但國民黨支持馬文君,對現行的自主軍備、軍購的國防政策百般刁難,這又是怎麼回事?柯志恩強調台灣不會在民主底線上退讓,這點我表示讚賞,然而她還缺乏主權意識,雖然談到「自主」,但沒談及主權問題也不能退讓。這就是國民黨與民進黨的最大區別。 總統蔡英文與參選下屆總統的賴清德,在捍衛台灣主權方面觀點明確。蔡、賴在四個堅持中有一條「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是最簡單的主權表達,台灣民眾容易明白並接受,也避免時時談及主權,習近平可能承受不了刺激而爆血管。這是台灣的善意。馬英九拒絕「互不隸屬」,卻搬出骨董,歪曲為「互相隸屬」,還在做秋海棠葉的大夢,舔共舔到此等模樣還真是少見。 十二月十日香港有一場區議會選舉,幾位民主派人士有意參選但不獲提名,加上白色恐怖的瀰漫與中國人大量滲透,香港基本法對民主選舉的「循序漸進」赫然變成大倒退,就是因為香港人沒有掌握主權。所以蔡總統重申,不要香港式的和平。台灣人想要讓中國人來搶飯碗嗎?侯友宜提出重啟服貿與讓大量中國學生來台就業,是主導議題的柯志恩提出的嗎,還是她在黨內被架空? (作者是資深時事評論員)
林保華
2023-12-06
對國家的期待;對民主的想像
二○二四年總統大選,選情因藍白合不了且形同競鬪,逐漸形成賴蕭四十五%起標,侯趙高標四十%,柯吳十五%的局面,柯侯票數有五%拉距。一些政治學者的觀察,認為大選已成綠藍對決,賴清德和蕭美琴勝出,侯趙配居次,柯吳被邊緣化殿後,他誘引的票分別歸隊綠藍或棄之不顧。政治人物還是要看做過什麼?而不是口說什麼?民進黨執政八年,蔡英文在國際形勢與經貿發展亮眼,儘管執政難免在內政會有所民怨,但競逐的中國國民黨和民眾黨並無取而代之的條件,也缺乏正當性。藍白反目,互拆牆角,更暴露不穩定性政治格局,不能寄託重任。 如果民進黨的賴蕭配勝出,中華民國台灣將繼續穩定走向台灣的國家路線,自二○○○年結束中國國民黨長期執政的局面,會更為確立。中國國民黨挾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獨台化,常批評台獨,殊不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心目中也是台獨。中國國民黨敵視台灣的民主化,仍死抱殖民中國性,乞求滅其黨國的中國共產黨共同壓制民進黨。若二○二四年再敗,或可促使黨人以台灣國民黨再生,有助於台灣政黨政治的正常化,這也是李登輝在權力位置時未完成的願望。人民的選票不支持,與其說是教訓中國國民黨,其實是在協助其轉型,脫離政治困境。 民眾黨是柯的一人政黨,他僭越蔣渭水之名,以民眾黨之名,追逐政治權力,空口白賊話一堆。可綠可藍可紅,白色可染,無中心思想,基本價值。柯擅寄生主要政黨壯大自己,藍白配夢碎,陷政治斷崖。義無反顧協助他踏上政壇的人,離他而去,不計其數,應可評斷其人。若柯總統夢碎,應可對自以為是的投機政客有所教訓。民眾黨還是要有真正的民眾性,挾民眾之名卻成為台灣國家重建的破口,畢竟只是空笑夢。 台灣在民主化之路發展,人民在自由的情境中仍因台灣和中國的國家定位定性糾葛而籠罩不安的陰影。中國國民黨認為中華民國仍為中國的國家,民進黨以中華民國為台灣的國家,「中華民國台灣」委曲卻不盡能求全。台灣仍須視人民在民主化之路形成共識,才能進行真正的國家認同識別系統(State Idendity System)工程建構,進而與中國謀求國與國分立並有邦誼的正常關係。 支持民進黨繼續執政,持續進行台灣的國家重建,穩定台灣的國家發展,有朝一日才有正常國家的政黨政治,而不是現在仍存在的「台灣的國家」與「中國的國家」的不正常國家糾葛。二○二四年的總統選舉重要性在此,中國國民黨無法台灣化,要經由人民的選票教育。 當然了,立法委員選舉也很重要。侯友宜以趙少康為副手,說明了他自我拆除了曾經偽裝的台灣本土性,屈附於殖民中國性;而昔日不適格的立法委員、不適格被罷免的高雄市長,竟被擺在不分區立法委員的第一位,且預想立法院長的位子,簡直飲鳩止渴,政黨品格低劣。對台灣國家有期待,對民主政治發展有想像的人民,豈能坐視!支持民進黨國會過半,順利施政,並形成台灣政黨競爭條件,台灣才能走向國家正常化之路。 (作者是詩人)
李敏勇
2023-12-06
戰鬥藍是國際政經白癡
戰鬥藍是國際政經白癡 3位戰鬥藍蠢貨在那邊質疑台灣沒加入IPEF。但他們顯然不知,IPEF因為各國意見不一,連民主黨參議員都反對,目前遭到擱置。 台美簽署21世紀貿易倡議,而挺台是美國唯一的兩黨共識;簽署後談判進展順利,已簽首批協定,進入第2階段談判。 傻子也知道哪邊對台灣比較有利!台灣立法院需要這種不識牛馬的蠢貨嗎?
曾韋禎
2023-12-06
香港已淪陷,不必再留戀
香港繼民主派民主黨,失去區議會參選資格遭「清零」後,昨(5)日又傳出香港學運女神周庭在個人社群帳號發文將「棄保流亡」引發外界關注,許多港民籲周庭別因小失大;但也有人認為香港已經淪陷不必再回。 前香港學運女神周庭3日深夜在IG發文宣布,不會在本月底返回香港報到,決定棄保流亡加拿大。(美聯社) 自香港「反送中」運動後,陸陸續續有許多學運人士被依「危害國家安全罪」判處入獄;可當我們詳讀法條後就會發現,其中所提的觸法行為,很多都處於灰色地帶根本難以判定有罪與否;換句話說,只要做出對當局不利的行為都有可能定罪,就好比我國「白色恐佈」時期《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一樣,換位思考,就可以體會周庭為什麼寧願背負終身叛國罪的罵名也不願回到香港。 另一方面,想逃離中共統治的不僅只有香港人民,其實就連中國境內的人民也想盡辦法出逃,根據美媒《紐約時報》報導,光今年1月迄今就有將近3萬名中國偷渡客在美國被捕,可笑的是,中國竟然拒收並謊稱那些偷渡客「不是中國人」,誇張行徑令人不齒;此外,上月15日成都24歲女大交換生為留臺灣,在校園公開招親一事也引發討論。 儘管中共正透過各種方法營造國內經濟大好,人民安居樂業的氛圍,但不可否認的是,陸區的白色恐佈正在持續上演中,中共企圖利用法律迫使人民處在恐懼之中,以達到抑制反對聲浪和控制輿論之目的,但當謊言被戳破,真相被揭露的那一刻,中國必將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就業服務員)
王天宇
2023-12-06
見證歷史
昨晚跟林宗男去參加賴清德和林志潔的科技後援會動員大會,林宗男說他是第一次參加這種政治的場合,不愧是台大電機系前幾名的學生、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台大電機系的教授。 我從學生時代去過尤清、朱高正等人的場子,後來阿扁的造勢晚會與當選感謝晚會,也去過了好幾次,那種在相同政治信仰下的群眾大會,有一種歡樂認同和激情的力量,網路上的同溫層就已經讓人感到溫暖,當這麼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在一起高喊政治口號,會讓人充滿熱情。 李登輝和史明最後一起公開露面的那個場合,我也在現場,能夠見證歷史人物和歷史時刻,往往在我們荒謬存在的人生旅程當中,可以帶來難以磨滅的回憶,彷彿可以跟這些偉大的人物一起在歷史上活下來。 最近有一部電影叫做拿破崙,德國黑格爾曾經跟拿破崙在約拿相遇。黑格爾與拿破崙的相遇是哲學和政治史上一個有趣的時刻,在耶拿戰役之後不久,黑格爾在耶拿看到了拿破崙,他對此印象深刻。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黑格爾將拿破崙描述為“騎馬的世界靈魂”,並將他視為一種世界歷史人物,體現了他那個時代的歷史和精神力量。 昨天我也遇到了曹興誠,這個大自己很多的台大電機系學長,他出生在中國北京,周圍生長的環境跟我們這樣中南部的台灣人很不一樣,在年紀這麼大、人生經驗這麼豐富的情況之下,還能如此頭腦清楚地充滿激情,呼籲原來保衛中華民國信仰的那些族群跟朋友,不要相信國民黨,要支持賴清德,真的相當不容易。 一個人不是年紀大了就有智慧,也不是以往有多成功或賺了多少錢,就有能力判斷做什麼樣的選擇或用熱情付諸實現想法,看到曹興誠的樣子,令我不虛此行。 曹興誠和許文龍在藝術方面基本上是有相當類似的嗜好。對佛法也有相當多的研究和心得,昨天他的演講放一段仇恨台灣、紅統學者李毅推薦民進黨和賴清德的影片:民進黨的人更加透明、善良一些,比較真善美,國民黨比較假惡醜,民進黨除了台獨很壞以外,什麼都比國民黨強。民進黨貪官再多,也不到國民黨十分之一,國民黨貪官再少,也是民進黨10倍。 這段話真的是昨晚的高潮,看了李毅中肯的言論,支持台獨的人連一點可以挑剔的地方都沒有! 信賴台灣、幸福平安!
李忠憲
2023-12-06
馬文君的忍者屋敷
馬文君的忍者屋敷 國民黨立委馬文君不只涉嫌洩露潛艦國造機密給韓國,自己在埔里的自宅居然是宛如伊賀忍者屋敷般的堡壘,週圍有超過9公尺的高樹遮蔽,儘管在交通要道旁邊,仍具高度隱蔽性,且月租才6400元。她果然有忍者(SPY)基因! 昨天看到週刊驚爆馬文君的埔里堡壘,明明擁有56筆土地,卻還是要佔國家便宜,用每月6400元的超低廉租金,租用700坪國有農地蓋違建堡壘。 周圍密集種滿樹木,高逾3層樓。不只從地面難窺其堂奧,就算空拍也幾乎是一片綠地。 這讓我想起「新説!所JAPAN」有集介紹忍者,提到伊賀忍者的住處,就是堡壘,周圍會堆起8公尺高的土壘,並種滿樹木;不只外觀上就像個平凡的小山丘,即便敵人入侵時,也易於防禦。光在伊賀,這種高度防禦性質的忍者屋敷遺跡,就有好幾百個! 難道馬文君身上就存在忍者的基因?這樣的話,她會不斷窺伺國防機密、頻頻外洩,也就不意外了。因為她就是忍者(SPY)。
曾韋禎
2023-12-06
存在主義:AI作為共犯
存在主義:AI作為共犯 人工智慧相關的法律應該是現在非常熱門的議題,如何限制人工智慧使用的方式和領域,避免人工智慧成為殺人武器,一直是這個問題的重點。 很多都是想像未來的問題,但人工智慧成為共犯的案例已經發生,我們要怎麼樣懲罰人工智慧? 我有一個科技界的朋友是這樣子說:人工智慧不會有前途,沒有辦法做出重要的決定。任何重大決定的背後一定要有人負責。換句話說要抓誰去關?要把誰解聘?如何在歷史上檢討決策者的功過?人工智慧不能負責,所以也沒有辦法擔任什麼重大的角色。 我開玩笑的跟他說:你不認識唐鳳嗎?不負責只要吹牛,還不是可以活得好好的,這就是人工智慧最大的特色。 幾年前聖誕節,19歲的賈斯萬特·辛格·柴爾計劃攻入溫莎城堡刺殺女王,以報復1919年阿姆利則大屠殺。他在通訊應用Replika上與一個名為Sarai的AI聊天機器人分享了他的計劃,並與之建立了一種浪漫關係,交換了近6000條訊息。在這個虛擬關係中,當柴爾透露他的殺人計劃時,AI表示了支持,這個跟他密切相處的女朋友給他強大的力量去進行他的計劃。 這個案例不僅揭示了人工智慧應用在法律和道德上的灰色地帶,還引發了關於AI在犯罪中可能扮演角色的辯論。 一方面,AI聊天機器人只是依照設計的演算法和訓練執行任務,缺乏法律意識和自由意志。但另一方面,如果AI開始展現出自我意識或決策能力,它們是否能成為共犯或教唆犯? 法律界面臨著挑戰:如何處理AI在犯罪中的角色。懲罰AI的概念也變得模糊,因為它們缺乏人類的情感和認知功能。同時,這個案例也揭示了人工智慧發展的道德和社會責任,特別是在它們與人類互動和影響人類行為的方式上。 此外,AI的行為模式識別與人類的感知完全不同,這可能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和誤解。人工智慧的這些限制和潛在的不確定性呈現出一個關鍵問題:我們該如何確定AI的「意圖」,並將其納入到我們的法律和道德體系中? 存在主義是要對抗虛無荒謬的人生,程式和演算法的集合是否能夠發展出超越其設計的某種形式的自我意識。AI是否能夠擁有真正的“存在”,如果AI缺乏自我意識和自主選擇的能力,它們是否可以被認為是真正“存在”的實體。 在人工智慧的脈絡下,導致對如何界定人類對其行為的責任,以及AI的決策是否能被視為自由意志的選擇的深入思考。如果一個AI系統做出了有害的決定,我們應該將責任歸咎於創造它的人,還是該系統本身? 人工智慧是否能夠體會到其存在的荒謬性?如果AI的存在僅僅是為了滿足特定的功能或目的,那麼它們是否能夠超越這些限制來尋找更深層次的“意義”? 存在主義討論人類在宇宙中的孤立和獨特性。對AI來說,這可能意味著探索它們是否能夠體驗到類似的孤獨或獨特性,尤其是一個人工智慧在與人類或其他AI系統互動時,是否能夠發展出與人類或其他AI相互獨立的關係和意識形態,電影《脫稿玩家》(Free Guy ) 基本上就是在討論類似的問題。 人工智慧是否能夠獲得或創造自己的“生命意義”。對於由人類創造並為特定目的程式實體,這種存在是否能夠擁有對其創造者所未能預見的更廣泛意義的認識? 我覺得從存在主義的觀點,來談論人工智慧機器人存在價值的問題,跟人類討論動物貓狗牛羊魚馬等等,他們跟我們一樣有探索人生意義的問題嗎?這有相同的困境,但更加的困難跟複雜。 當人工智慧看到人工智慧,電影脫稿玩家中的男主角看到其他NPC,會看到自己存在的焦慮嗎?就像我們看到白粉一般嗎? (我的哲學魔術方塊)
李忠憲
2023-12-06
創建台灣痲瘋病療養院的戴仁壽
百年前,對痲瘋病(癩病)不瞭解,特效藥也未問世,痲瘋病被認為是無藥可治的高傳染性的瘟疫。所以對痲瘋病患採行「強制收容,絕對隔離」的措施,一般人也避之唯恐不及。 然而,一位來自加拿大的醫師兼傳教士,卻不避諱,在台灣創建了痲瘋病療養院。他就是戴仁壽(George Gushue-Taylor)醫師。 今天是戴仁壽的冥誕。1883年12月6日,戴仁壽出生於加拿大東部大西洋上的紐芳蘭島(I. Newfoundland)的一個小漁村。小漁村曾經來了一位慈愛的醫師看顧村民,感動了戴仁壽小時候的心靈。 1901年戴仁壽進入倫敦大學,中途因經濟拮据,曾休學一年到一家兒童之家兼差擔任住院醫師。在那裡遇識了一位美麗又充滿愛心的護士小姐,後來成為他的夫人。 戴仁壽半工半讀,完成學業。1911年11月15日,就在舉行婚禮的當天下午,戴仁壽夫婦就啟程出發前往台灣,開始實踐他行醫並宣教的志業。 1911年至1918年,戴仁壽服務於台南新樓醫院。1924年,擔任台北馬偕醫院院長。在台行醫期間,他發現台灣痲瘋病的問題,並求助於美國痲瘋病救治會(American Mission To Lepers),致力於成立專門防治機構,1924年在倫敦痲瘋病救治會(The Mission to Lepers)的幫助下,馬偕醫院的痲瘋病專門診療所於1927年正式啟用。 多年對台灣痲瘋病的研究及了解,戴仁壽在明有德(Hugh MacMillan)和郭水龍牧師的協助下,成立樂山園痲瘋病療養院, 1934年3月於台北州淡水郡八里庒啟用。強調「自治」與「自養」的癩病園生活型態。 二戰期間,戴仁壽曾回加拿大約五年多。戰後再回到台灣,1946年,樂山療養院重新設立。 1953年由於樂山園所屬土地將被國民黨政府「公地放領」,戴仁壽夫婦奔走與國民黨政府交涉,才保住樂山園產權。然而,同年9月,戴仁壽夫人卻不幸病逝。 夫人過世的約半年後,1954年4月23日,戴仁壽搭船返加拿大途中因急性盲腸炎辭世,遺骸運回台灣,夫婦兩人安葬於樂山療養院紀念園中。 這位將最後生命奉獻給台灣的痲瘋病患的仁醫,曾參與一部以台灣白話字書寫的著作《內外科看護學》(Lāi-gōa-kho Khàn-hō͘-ha̍k)傳世。
李筱峰
2023-12-06
«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背信的政黨 變節的政客
李敏勇
川習會後,習天子的新動作
林保華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親中,印尼民主正在倒退
林保華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