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新聞

中國詩人居花蓮 稱台灣「目前最適合我」

中國詩人居花蓮 稱台灣「目前最適合我」

2017-12-07 11:1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生於上海,曾移居美國與香港,現居於台灣的中國現代詩人孟浪受訪表示,台灣目前是「最適合我的地方」。 長期關注中國人權議題,為獨立中文筆會創辦人之一的中國現代詩人孟浪接受《中央社》訪問,分享自己在香港和台灣居住的經驗,說「台灣,目前是最適合我的地方」。自2015年,孟浪協台籍妻子從居住9年的香港移居台灣花蓮。 生於上海,曾移居美國與香港,現居於台灣的中國現代詩人孟浪受訪表示,台灣目前是「最適合我的地方」。圖左為孟浪,圖右為獨立中文筆會會長貝嶺。(路透) 孟浪指出香港的政治、社會和言論環境過去幾年「在這些方面的倒退,非常迅速、非常嚴重」。2013至2014年,香港晨鐘書局負責人姚文田、香港政論雜誌「新維月刊」創辦人王健民與咼中校3人被捕與判刑,促使孟浪想離開香港,脫離「中國的黑影」,也因此聲援香港2014年的雨傘運動。 台灣政治方面,孟浪評論,比起香港和中國,「台灣基本上是個能完整表達創作、寫作自由的社會」,也說台灣有相對完整的現代政治,「人民既可一人一票選出領導人,也有權利批評及監督領導人及下屬官員」。孟浪另指出,台灣保留中國已消失的仕紳社會,人民「非常善良、相對純樸」,中國則是金錢利益至上,喪失「人與人之間、乃至於政府的誠信」。 孟浪說,自己本期待中國步向自由化,但現在中國「所謂權利現在只有領導人才有,他有權提『中國夢』、『兩個100年』,其他人呢?」,並稱中國當今是「高汙染、低人權」社會,「政治空氣」和「自然空氣」(霧霾)都不好,促使他移居台灣,不想返回中國。最後,孟浪認為很多中國人想移居台灣,「只是不說出來罷了!」,也建議台灣對中國人的移居政策可「放開一些」。
自由時報 2017-12-07
朱立倫愛將許志堅貪汙護航都更 二審仍判10年

朱立倫愛將許志堅貪汙護航都更 二審仍判10年

  新北市長朱立倫的愛將、前副市長許志堅,前年被控收受建商的名表、金條與「假薪資」賄賂,涉貪758萬餘元,高等法院上午宣判,許志堅仍依不違背職務收賄罪判刑10年。(資料照,記者錢利忠攝) 2017-12-07 10:41 〔記者項程鎮/台北報導〕新北市長朱立倫的愛將、前副市長許志堅,前年被控收受建商的名表、金條與「假薪資」賄賂,涉貪758萬餘元,高等法院上午宣判,許志堅仍依不違背職務收賄罪判刑10年,另犯違反商業會計法、可易科罰金的4月徒刑、較一審輕判1個月,還可上訴。 許志堅一家涉賄3人判刑、沒收5人贓物 其餘被告,許志堅之子許士耘、胞兄許志遠,依違反商會法不實憑證罪,各判刑3月,可易科罰金,另外,許志堅的父親許昭英、女兒許儀彬為沒收程序參與人,兩人和許志堅、許士耘、許志遠所收贓物皆判沒收。 弘盛開發負責人兼白手套周麗惠,因協商認罪,獲得輕判,依交付賄款判刑8月,另有商會法3罪併判7月可易科罰金,褫奪公權1年,緩刑3年,支付公庫500萬元;樂揚建設總經理鄒雪娥被依行賄罪判刑6月可易科罰金,褫奪公權1年;建築師蔡哲義、弘盛開發會計周佳萱也依商會法各判刑4月,蔡、周皆緩刑2年。 前年8月檢廉收網,複訊後聲押許志堅獲准,同年11月起訴後續押,直到去年3月獲300萬元交保,共被羈押8個月。 北檢起訴認定,許志堅在副市長任內,身兼新北市都更審議委員會、都市計畫委員會主委,涉收受建商賄賂,幫助建商快速通過都更審議案。 起訴認定,許志堅自2011年5月至2015年7月間,涉收受周麗惠賄賂現金652萬餘元,包括每月支領的現金11萬元,其中許子許士耘、許兄許志遠,在周麗惠的弘盛開發公司掛名員工,按月支領各4萬元薪資,周女每月付許志堅3萬現金做為許父的扶養費。 許志堅並被控趁嫁女兒的機會,收受周麗惠、樂揚建設總經理鄒雪娥贈送的2支香奈兒名表、蕭邦名表;周女還在許志堅的生日過後幾個月,送金條給許當做生日禮。 高院10月19日開庭時,傳訊許志堅1家5口,許的父親、胞兄、兒子和女兒都出庭應訊,許仍表示沒犯罪、卻「陷全家三代於不安」,希望高院判他無罪,合議庭今天宣判,但許和家人都未出庭聆聽判決。
項程鎮 2017-12-07
川普承認 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川普承認 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以國稱讚 教宗籲尊重現狀 巴勒斯坦痛批「對中東宣戰」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無視國際社會反對與警告,美國總統川普預定美東時間六日下午一時(台灣時間七日凌晨二時)在白宮發表重大聲明,承認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共同聖地「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自特拉維夫遷往耶城。此前川普已致電多個中東國家領袖,告知此決定,但遭逢一面倒的警告此舉將為和平與穩定帶來危險後果,巴勒斯坦駐英特使哈薩席安(Manuel Hassassian)更痛批這是「宣戰」。不過,美聯社引述美方官員強調,興建新大使館過程複雜,至少還要等三到四年才能搬遷。 不滿川普即將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巴勒斯坦示威者六日聚集在加薩,焚燒美國和以色列國旗。(法新社) 以色列與耶路撒冷位置圖 無視國際警告 美使館將遷耶城 一名高階美國政府官員匿名透露:「川普即將宣布,美國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他認為,這是既成事實,也是歷史事實」。過去美方對耶城地位一直態度審慎,不過,「承認耶城是以國首都」,則是川普的總統選舉政見之一,而川普女兒伊凡卡和女婿庫希納則是「正統派」猶太教徒。 川普在致電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時強調,他仍然致力以巴和平協議,阿巴斯則反批搬遷使館將威脅和平努力與區域穩定,外交特使哈薩席安(Manuel Hassassian)揚言此舉形同「對中東宣戰,向十五億穆斯林、成千上萬的基督徒宣戰」,重創中東和平,有違國際法。約旦、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與埃及相繼警告此舉將「挑撥基督徒和穆斯林」,耶城地位是「穆斯林的紅線」。伊朗宗教領袖哈米尼稱這顯示美國的「無能與失敗」。 包括聯合國、歐盟、法、德、英與中國都相繼對美國提出警告。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則呼籲美國尊重耶城現狀。 阿巴斯領導的巴解組織(PLO)警告,一旦美國大使館遷至耶城,可能考慮撤銷承認以國,並撕毀雙方協議。激進組織「伊斯蘭抵抗運動」(即哈瑪斯,Hamas)指出,遷移使館「踩到每個人的紅線」,揚言發動另一次「起義」。 對於川普的決定,以國表示讚許,耶城市長巴卡更稱美國使館搬家「只要兩分鐘」。不過,美國官員指出排除安全疑慮、籌措資金、設計及建造,可能耗時三至四年。
劉宜庭 2017-12-07
陸委會補助「統一大同盟」立委批離譜

陸委會補助「統一大同盟」立委批離譜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昨審查陸委會明年度預算,民進黨立委張宏陸發現,陸委會竟補助「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而且補助計畫名稱還「密不錄由」,相當離譜。陸委會主委張小月解釋,補助是宣揚台灣的自由民主價值,都有客觀標準、禁得起檢驗,對兩岸關係有幫助才會補助。 陸委會主委張小月。(記者廖振輝攝) 陸委會聲稱「宣揚台灣自由民主價值」 張宏陸質疑,陸委會補助「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華人愛知行有限公司」,補助理由是「密不錄由」,這些名稱看起來奇怪的團體,難道是在宣揚「統一中國」、「三民主義」嗎? 張宏陸強調,陸委會應就其執掌評估相關補助,而不是沒有任何規範、標準,只要與對岸相關的就補助,更不是有壓力就給錢,反而得到反效果,沒有好好把關,一不小心就變成「被統戰」工具。 民進黨立委谷辣斯.尤達卡指出,「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下週六將在中正紀念堂舉辦兩岸交流卅週年紀念活動,宣稱「深化交流、融合發展、兩岸一家親、牽手心連心」,而活動募款開設的帳號竟在中國。 谷辣斯也發現,陸委會過去與婚促會多所互動,張小月還曾與該團體合照,照片就掛在婚促會網站上。谷辣斯提醒,這樣的團體是真正爭取中配的人權?還是別有政治動機? 陸委會法政處長蔡志儒坦承,該會與婚促會有互動、也有一些聯繫。張小月解釋,有些團體表面上看起來是正常民間團體,但卻不知背後是否被有心人士利用,而成為中國對台統戰的工具,這部分需進一步了解。 中國公布反間諜法細則 破壞統一算違法 此外,中國國務院昨發布「反間諜法實施細則」,除針對境外組織、代理人、敵對組織、間諜器材等做出定義外,還認定「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等,屬間諜行為外的危害國家安全行為。
鍾麗華 2017-12-07
台南與日本山形市 締結友好城市 

台南與日本山形市 締結友好城市 

  台南市代理市長李孟諺(前右)和日本山形市長佐藤孝弘(前左)6日正式簽署友好交流協定,盼能促進兩市進一步合作。(台南市政府提供)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傳真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6日電)台南市代理市長李孟諺和日本山形市長佐藤孝弘今天簽署友好交流協定,台南市和山形市正式締結為友好城市;行政院長賴清德也特別錄製影片慶賀祝福。 台南市政府今天晚間發布新聞稿指出,台南市和山形市正式締結為友好城市,除賴清德錄製影片慶賀祝福,駐日代表處人員向明德也在山形市見證簽署儀式,且宣讀駐日代表謝長廷的賀辭。 台南市和山形市締結為友好城市,是李孟諺這次訪日的重點行程;山形市位於日本東北,是山形縣廳所在地,台南市和山形市的交流,緣於山形商工會議所和台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1993年締結為姐妹會,奠定深厚友誼基礎。 佐藤孝弘去年底率團拜會時任台南市長的賴清德,雙方商訂推動兩市締盟;這次締結友好交流協定,範圍涉及觀光、經濟、文化、教育、體育等五大層面,期望在平等互惠框架下,強化多元實質交流合作。 李孟諺表示,台南市跟山形的交流情誼已有20多年,兩市正式締結為友誼城市後,將形成堅固的夥伴關係,促成台南和山形在官方和民間更多樣化的交流。 佐藤孝弘則說,這次簽署友好協定,一定能有效增進雙邊友誼,讓兩市在各方面交流更深入。 李孟諺12月3日訪日,預定行程5天。
張榮祥 2017-12-06
全台最大不義遺址「仁愛莊」 洪維健要求軍方釋出

全台最大不義遺址「仁愛莊」 洪維健要求軍方釋出

  2017-12-06 18:31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家屬、紀錄片導演洪維健今天(6日)傍晚指出,促轉條例母法通過後,轉型正義未來有開放政治檔案、識別不義遺址、拆除威權象徵、平反司法冤屈、還原歷史真相等五大工程待推動,其中戒嚴時期全台最大不義遺址,位於新北市土城區的「仁愛教育實驗所」(又稱仁愛莊),目前是軍方用地,應由軍方釋出,以紀念這個不義遺址。 位於新北市土城的仁愛教育實驗所,曾關過許多白恐受難者及政治犯,白恐受難者家屬洪維健要求軍方釋出。(資料照,記者李欣芳攝) 洪維健並主張,白色恐怖歷史真相的調查,應公布元兇蔣介石與蔣經國父子二人,而當年執行白色恐怖抓人與槍決的黨國體制軍警特幫兇,未來也應一併公布,並追究元兇與所有幫兇的責任。 知情人士指出,政府要紀念並保存全台各地不義遺址,但不能迴避這個關鍵問題,即軍方應遷移並釋出曾關過許多白恐受難者及政治犯的仁愛教育實驗所,不過,目前官方規畫的保存不義遺址,並未包括仁愛教育實驗所,主要是軍方對釋出這塊用地持保留態度,但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則要求納入。 曾關押呂秀蓮、盧修一 仁愛教育實驗所,又稱仁愛莊、生產教育實驗所,位於新北市土城區,是白色恐怖時期關押政治犯,進行思想教育的地方。仁愛莊曾關押前副總統呂秀蓮、前國代陳婉真、前立委盧修一等多名政治犯及白色恐怖受難者。 洪維健表示,仁愛教育實驗所雖已由軍方改建,與當年的樣貌不同,但應像同樣關過政治犯的綠島人權園區一樣,重建原址紀念。
李欣芳 2017-12-06
北市取消違建「特赦」?拆除要35億 預算才編1261萬

北市取消違建「特赦」?拆除要35億 預算才編1261萬

2017-12-06 17:41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市長柯文哲揚言砍除北市「阿扁違建特赦線」,意味著北市約10萬多件違建變成即報即拆,而根據建管處歷年預算編列及違建改善情形,平均1件違建改善費要3528元,意指若10萬違建要即報即拆將花費35億元以上。但根據都發局明年度「違建拆除」僅比去年多編列13萬元,等於只能多拆36件。 市長柯文哲揚言砍除北市「阿扁違建特赦線」,意味著北市約10萬多件違建變成即報即拆,預計花費35億元以上。但根據都發局明年度「違建拆除」僅比去年多編列13萬元,等於只能多拆36件。(資料照) 北市「即報即拆」新違建約2.5萬件、而暫緩拆除的「既存違建」全數約有7.5萬件,合計10萬件。但建管處補充,如果是像八德路一段的違建,過去沒有查報、列管記錄的「黑數違建」,則是未知數。 而建管處在明年度「建築管理及違建處理」預算項目上編列5.02億元,較今年的4.64 億元增加8.13%。而其中「違建拆除」編列1261萬元,僅比去年增列13萬元;「違建查報」編列460萬元,並無大幅度成長。 而2016年違建拆除編列1371萬元,該年改善3886件違建,平均每件改善費用約3528元;而市府明年拆除費用僅多編列13萬元來看,等於多拆除36件違建而已。建管處坦言,雖然每件違建因大小,或自行改善等改善費用不同,但坦言平均來算並無誤。
鍾泓良 2017-12-06
促轉條例三讀 蔡英文:台灣會蛻變成不一樣的國家

促轉條例三讀 蔡英文:台灣會蛻變成不一樣的國家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左)6日在民進黨中常會中,對立院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向民進黨立院黨團及黨團總召柯建銘(右)表達肯定。(記者朱沛雄攝) 2017-12-06 15:00 〔記者蘇芳禾/台北報導〕為了平反威權統治時期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不法行為與結果,立法院院會昨晚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總統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今天在中常會前表示,期待這一天的到來,那就是在轉型正義完成之後,台灣不再有任何政黨,需要再背負威權統治的包袱。台灣會蛻變成一個不一樣的國家。 民進黨今天召開中常會,總統蔡英文也特別利用這個機會,感謝民進黨黨團所有成員和總召柯建銘在這一年多來的堅持和努力,讓促轉條例終於在昨天三讀通過。這是台灣自由民主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蔡英文說,她在今年紀念二二八70週年的那天曾經說過:「轉型正義的目標是和解,而不是為了鬥爭,這是政府會堅持的原則。當所有人民能夠一起面對過去,整個國家才能夠走向未來。」 蔡英文說,她期待這一天的到來,那就是在轉型正義完成之後,台灣不再有任何政黨,需要再背負威權統治的包袱。人民不再因為痛苦的歷史記憶而相互仇恨,台灣會蛻變成一個不一樣的國家。台灣的民主,也會更往前走一步。 蔡英文最後也感謝執政團隊和立院黨團的付出和承擔。
蘇芳禾 2017-12-06
打臉柯文哲?北市建管處:無人力即報即拆

打臉柯文哲?北市建管處:無人力即報即拆

  台北市建管處回應,當年就是因為違建數太多才分層處理,既使解除「特赦令」,讓暫緩拆除的既存違建變成「即報即拆」,以建管處現有人力還是沒有辦法拆完,仍得分級分類。(資料照) 2017-12-06 13:57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台北市八德路4段一棟老舊公寓昨天發生火警,造成1死1傷,經查其中4樓隔成大量雅房。市長柯文哲今天受訪時說,前市長陳水扁對違建下達「特赦令」,將83年以前的違建定調為「既存違建」,他有意要終結這條線,但建管處回應,當年就是因為違建數太多才分層處理,既使解除「特赦令」,讓暫緩拆除的既存違建變成「即報即拆」,以建管處現有人力還是沒有辦法拆完,還是得分級分類。 台北市違建總分為83年以前的既存違建,以及83年以後的新違建,若屬於既存違建則是除非有重大公安疑慮,否則都暫緩拆除;83年以後新違建則是「即報即拆」;另外,前市長馬英九也訂定處理三軌制,施工中違建、200坪以上大型違建及94年以後新違建,將優先執行拆除,意即83年至94年部分違建不在優先排拆範圍內。 相關新聞 違建問題延燒 柯文哲:將取消「阿扁特赦令」
鍾泓良 2017-12-06
促轉條例三讀過 教部:校內威權文物將適切處理

促轉條例三讀過 教部:校內威權文物將適切處理

  立法院院會昨晚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將依法適度更名或移除威權象徵。(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 2017-12-06 10:42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立法院院會昨晚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其中將清除威權象徵,而全台各地多所學校保有「中正」之名,或設立蔣中正銅像等,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將依法適度更名或移除威權象徵,後續將跟地方政府與各級學校研商。 潘文忠表示,因促轉條例剛剛通過,而學校本身也是公共場所的場域,因此所有相關的象徵威權時代的代表文物,都將適切處理,條例也規範明確,但執行細節會由地方政府、學校與教育部作共同會商研議。 台灣早期受國民黨威權執政,前總統蔣中正、蔣經國等人留下許多威權時代的象徵,校園更大規模受到影響,如各地有許多「中正國小」、「中正國中」,以及位在嘉義的中正大學等,都直接用前總統名字做校名,更多校園內也設立了「蔣公銅像」,使師生「瞻仰蔣公」,針對這些威權象徵,未來都可望依法進行更名與移除。
吳柏軒 2017-12-06
鄭麗君:依法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

鄭麗君:依法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

  公共場所紀念威權統治者象徵 應予移除、改名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文化部長鄭麗君指出,「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是促轉條例的重點之一,促轉條例通過,將成為中正紀念堂轉型的法律依據,原本文化部是基於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主管機關的身分推動轉型,「法案通過後,我們就有責任,必須依法來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 立法院院長蘇嘉全(右)5日敲下議事槌,宣布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三讀通過。(記者朱沛雄攝) 立法院昨三讀通過促轉條例,其中,移除緬懷威權政治者象徵的條文受到關注。條文規定,為確立自由民主憲政秩序、否定威權統治之合法性及記取侵害人權事件之歷史教訓,未來出現在公共建築或場所之紀念、緬懷威權統治者之象徵,應予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之。 條例也規定,威權統治時期,統治者大規模侵害人權事件之發生地,應予保存或重建,並規劃為歷史遺址。 鄭麗君表示,「促轉條例」三讀通過,代表這個世代對於歷史的深切反省,透過法律及行動,一方面彌補受到國家暴力侵害的受害者,共同理解傷痕歷史帶來的悲痛,同時也是一起確保社會將繼續往前堅持民主的步伐,深化民主的重大工程。 她認為,轉型工作需透過修正「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來處理,為凝聚社會對修法的共識,已經展開的「中正紀念堂轉型之社會討論計畫」,將在十二月舉辦四場願景工作坊;明年一月底、二月初舉辦為期五天的公民會議,以審議式民主的方式,聚焦討論為何轉型、如何轉型及轉型後之願景。修法草案提出後,還會擴大召開公聽會,全民都可參與,經過循序漸進深度討論,可以透過大家的思辨找出共識。 鄭麗君說,促轉條例通過之後,讓中正紀念堂轉型的腳步往前邁一大步,文化部將凝聚組織法修法共識,讓這塊地處台北市市中心少有的大面積空間,能真正達成空間解嚴,成為全民共享的生活場域。 中正紀念堂就位於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的選區內,他昨天受訪表示,希望能讓在世的受害者與家屬得到真相並平復不公,也告慰天上的前輩們,「落實轉型正義,就從中正紀念堂的轉型開始!」
楊明怡 2017-12-06
黨產歸公 用於長照、社福等事務

黨產歸公 用於長照、社福等事務

〔記者楊淳卉、林良昇/台北報導〕有關政黨不當黨產收歸國有後的運用問題,立法院院會昨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明定由中央成立特種基金,以專款專用方式,做為推動轉型正義、人權教育、長照、社福等政策,及轉型正義相關文化事務之用。 立法院院會昨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記者黃耀徵攝) 民進黨立委鄭運鵬表示,即使國民黨的黨產是不當取得,若國民黨現在願意走在法律和法院之前,放棄訴訟,自願捐贈給政府法律規定的長照或弱勢等基金,相信社會仍願給予正面肯定,這是不當黨產對國民黨的最後價值,也是國民黨最後的機會。 由於促轉會推動事項也提及黨產處理,有立委質疑恐與去年七月通過的「黨產條例」出現競合問題;民進黨團則提出再修正動議,規範政黨不當黨產的調查、返還、追徵、權利回復等,由行政院黨產會依「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條例」處理,促轉會不再處理不當黨產。 黨產會發言人施錦芳表示,台灣開始推動轉型正義的腳步已經太慢,很高興繼國家人權博物館正式立法通過後,現在促轉條例也三讀通過,大家共同為推動台灣的轉型正義工作而努力。 此外,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遭查封,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昨表示,智庫雖被行政執行署貼上封條,但現階段不影響智庫正常的運作,而國民黨也已提出行政訴訟等法律途徑救濟。
楊淳卉、林良昇 2017-12-06
平復司法不法 還原歷史真相 促轉條例三讀

平復司法不法 還原歷史真相 促轉條例三讀

政院設促轉會 進行真相調查 〔記者蘇芳禾、蘇永耀、林良昇/台北報導〕為了平反威權統治時期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不法行為與結果,立法院院會昨晚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將於行政院下設置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推動包括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處理不當黨產和其他轉型正義事項。 立法院昨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民進黨立院黨團在議場歡慶法案通過,持反對立場的國民黨團只能在旁高舉標語表達抗議。(記者朱沛雄攝) 法案三讀後蔡總統在臉書發文指出,推動轉型正義是民進黨對這塊土地與人民的承諾,「我們從來沒有在這個理念上妥協,許多長輩和家屬,一生都在等這一刻,我們的國家也是,台灣的民主即將往前再進一步!」 國民黨遺憾 不排除聲請釋憲 國民黨表示遺憾,強調促轉條例狹隘,包含行政權及司法權,有違法違憲之虞,極可能變成行政院的「小東廠」;國民黨不排除窮極一切方式,包括聲請釋憲等,凸顯促轉條例的荒謬。 三讀條例規定,促轉會應主動進行真相調查,還原人權受迫害之歷程,並釐清壓迫體制加害者及參與者責任。依本條例規定接受調查之有關機關、團體、事業或有關人員,無正當理由不得規避、拒絕或妨礙調查。違反者處新台幣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連續處罰。 在平復司法不法部分,條例規定,威權統治時期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侵害公平審判原則所追訴或審判之刑事案件,應予重新調查;得以識別加害者並追究其責任、回復並賠償被害者或其家屬之名譽及權利損害。 條例規定,若是有依照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等條例而獲得賠償者,或是經過促轉會認定的案件,有罪判決和處分,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視為撤銷並公告;而撤銷的有罪判決前科紀錄應予塗銷。
自由時報 2017-12-06
杜特蒂宣布 菲律賓共產黨為恐怖組織

杜特蒂宣布 菲律賓共產黨為恐怖組織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今簽署公告,將菲律賓共產黨和其所屬的游擊隊「新人民軍」歸為恐怖組織。(法新社) 2017-12-05 22:4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今簽署公告,將菲律賓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the Philippines)和其所屬的游擊隊「新人民軍」(New People's Army)歸為恐怖組織。 綜合媒體報導,菲律賓總統府發言人羅奎(Harry Roque)今宣布,杜特蒂以菲律賓「人類安全法」為基礎,認定菲律賓共產黨及新人民軍為恐怖組織。羅奎指出:「菲共不斷從事暴力行動,在社會散布恐慌。」 被納入恐怖組織後,菲國的安全部門等相關單位便可以監控或凍結,國內外涉及菲共的資金流向。羅奎也表示,在菲律賓鄉村有許多商家受到菲共威脅而繳交「革命稅」,未來向菲共「繳稅」也等同於資助恐怖組織。 菲國軍方對此表示歡迎,認為這項公告讓軍警能更為有效的執法與掃蕩。在此之前,杜特蒂並不是沒有展現與菲共和談的誠意,不過由於菲共開出的不合理條件,以及在談判的同時伏擊菲國軍警,導致談判破裂。 不只菲律賓,美國早在2002年便已將把菲共列入恐怖組織的清單內。
自由時報 2017-12-05
促轉條例三讀 緬懷威權統治者象徵應移除、改名

促轉條例三讀 緬懷威權統治者象徵應移除、改名

  立法院院長蘇嘉全(右)5日敲下議事槌,宣布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三讀通過。(記者朱沛雄攝) 2017-12-05 21:22 〔記者蘇芳禾/台北報導〕為了還原威權統治時期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不法行為與結果,立法院今天晚間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未來將會設置一隸屬於行政院的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為二級獨立機關,推動事項包括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不當黨產之處理和其他轉型正義事項。 立法院5日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立委在三讀通過後齊聚議場,慶祝轉型正義即將獲得落實。(記者朱沛雄攝) 立法院院長蘇嘉全5日敲下議事槌,宣布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三讀通過,國民黨立院黨團立委在議場舉牌抗議該條例。(記者朱沛雄攝)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今晚三讀通過,條文規定,出現於公共建築或場所之紀念、緬懷威權統治者之象徵,應予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理。圖為中正紀念堂。(記者朱沛雄攝) 促轉條例經過多次朝野協商,終於在今天晚間三讀通過。上午也發生衝突,國民黨原住民立委鄭天財發言時質疑,促轉不包含原住民就是不正義;民進黨立委吳秉叡則在台下嗆聲,以前國民黨執政,沒提「原民轉型條例」?引發鄭天財不滿,隨手抓起保溫瓶,怒砸發言台,是三讀過程中的小插曲。 蔣家後代、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支持轉型正義,但他也認為,民進黨版有針對性、清算式的條文,讓促進和諧法案變調,也嚴重違反權力分立的憲法原則。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戰後已經有一百多個國家完成轉型正義,台灣的二二八和白色恐怖,死了多少人卻還沒人知道,也看不到加害者。 最後,全案於晚間三讀通過,條文規定,威權統治時期(民國34年8月15日至81年11月6日)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而蒐集,製作或建立之政治檔案相關資料,應予徵集、彙整、保存。區別類型開放應用。 出現於公共建築或場所之紀念、緬懷威權統治者之象徵,應予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理。侵害人權事件發生地應保存或規劃為歷史遺址。 威權統治時期,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侵害公平審判原則所追訴或審判之刑事案件,應予重新調查,不適用國家安全法第九條規定,藉以平復司法不法、彰顯司法正義、導正法治及人權教育,並促進社會合解。 在平復司法不法部分,得以識別加害者並追究其責任、回復並賠償被害者或其家屬之名譽及權利損害,及還原並公布司法不法事件之歷史真相等方式為之。 若是有依照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等條例而獲得賠償者,或是經過促轉會認定的案件,有罪判決和處分視為撤銷並公告。若不服促轉會,得以向高等法院及其分院設立之專庭提起上訴。 依本條例規定接受調查之有關機關、團體、事業或有關人員,無正當理由不得規避、拒絕或妨礙調查。違反者處新台幣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連續處罰。 政黨、附隨組織或黨營機構持有政治檔案者,應通報促轉會,經促轉會審定者,應命移歸為國家檔案。拒絕者處新台幣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連續處罰。 明知為由政府機關、政黨、附隨組織或黨營機構所保管之政治檔案,以毀棄、損壞、隱匿之方式或致令不堪用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蘇芳禾 2017-12-05
替辜仲諒付保釋金 金管會重罰中信金

替辜仲諒付保釋金 金管會重罰中信金

  2017-12-05 17:58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金管會今天出手重罰中信金控!金管會主動調查發現,中信金替前中信金控副董事長辜仲諒墊付刑事案件保釋金,金額高達9000多萬元;金管會認為,中信金在內稽內控及法令遵循有嚴重缺失,除重罰中信金控1000萬元,並停止中信金控總經理吳一揆6個月、中信金控法遵長金延華停職3個月。 顧立雄今天宣布重罰中信金,痛批該公司遇到大股東,公司治理就就失靈。(記者王孟倫攝)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今天親自主持記者會,這也是他上任後,第一個出手重罰的金融案件;他上任之初後,就強調要落實公司治理,並要實施「胡蘿蔔與棒子」。 顧立雄表示,中信金為在職離職員工共墊付一億元保釋金,其中,辜姓離職員工、也就是辜仲諒,就撥付9260萬元;相關案件都是辜仲諒個人行為,中信金卻以辜是「因公」涉案,而墊付鉅額保釋金,顯然法遵觀念欠缺,內控制度有嚴重缺失。 「這已經是中信金第五次發生類似案例,我會用零容忍態度面對!」顧立雄不滿表示,中信金的公司治理每次遇到該位大股東(辜仲諒)就轉彎,從過去的紅火案等,「我要求落實公司治理不打折,也不希望中信金還有下一次」。
王孟倫 2017-12-05
他有意角逐台南市長 卻選擇了不一樣的路

他有意角逐台南市長 卻選擇了不一樣的路

王定宇與紙風車劇團合作,今晚在永康區南大附中演出,現場爆滿。(記者吳俊鋒翻攝) 2017-12-03 23:09 〔記者吳俊鋒/台南報導〕2018年台南市長寶座,民進黨內競爭激烈,立委王定宇也是角逐者之一,卻省下造勢活動的經費,連續辦了4場紙風車的表演,逾2萬5千位大小朋友同樂,他認為只要能看到孩子的笑容與幸福,「什麼都值得的」。 王定宇今天晚上在永康區南大附中舉辦「轉動紙風車、歡樂慶耶誕」的劇團表演,戲碼為「武松打虎」,吸引超過6千名親子參加,熱鬧、逗趣的內容,現場笑聲洋溢。 王定宇在自己的臉書上PO文指出,今年做了不同的選擇,捨棄大型造勢活動,沒有高喊凍蒜的政治味,而是與紙風車合作,讓更多孩子們獲得歡笑,「一切是如此美好與值得」。 王定宇說,今年共安排了4場紙風車表演,包含在佳里蕭壠的戲劇萬花筒、林默娘公園的雞城故事、新營綠都心的磨法師,以及今天在永康南大附中的武松打虎等,團隊努力策劃,不同的內容,卻一樣為小朋友帶來歡樂,辛苦付出絕對值得。
吳俊鋒 2017-12-03
前紐時記者談出版 兩岸三地僅台灣自由

前紐時記者談出版 兩岸三地僅台灣自由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5日電)從事媒體行業的人,最知道能自由發表言論的可貴。對於「被禁言」的前紐約時報記者杜斌來說,台灣是兩岸三地中僅存的一塊自由之地,讓他所寫的「禁書」得以出版和流傳。 杜斌今年45歲,現居北京,曾任紐約時報北京分社攝影記者,出版過「天安門屠殺」等書。2013年他被北京公安局國內安全保衛大隊秘密逮補,在看守所待了37天後,被宣布為期一年的取保候審(交保候傳)。 早在2010年上海舉辦世界博覽會期間,他撰寫及拍攝了一本談當地強拆問題的「上海骷髏地」,考量這本書的內容敏感,最後在朋友建議下於台灣出版。 被捕釋放後,杜斌無法再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被迫成為一名「自由工作者」,他開始投入歷史真相的挖掘,今年3月在台灣出版「長春餓殍戰」一書。 這本書談的是1947到1948年間,共軍靠著封鎖長春、不讓糧食進城也不讓居民出城的策略,兵不血刃贏了國軍,但也造成30多萬到40多萬人活活餓死。 比較特別的是,全書由那段時間的新聞報導、當年親歷者的書信日記等史料組成,目的是力求客觀呈現歷史。杜斌花了不少力氣,在找尋各種中文、英文、日文資料上。 前紐約時報記者杜斌說,「目前兩岸三地,只有台灣還有自由。」香港一家已經印了他5、6本書的印刷廠告訴他:「杜先生,你的書我們不敢印。」而這還是在2015年,香港銅鑼灣書店事件發生之前。(檔案照片)中央社   杜斌說,書賣得怎麼樣不是他能控制的,重點是「你寫了,你出了,這就夠了」。他很清楚與大陸有關的書在台灣銷量可能很差,但是有些事不去做的話,心裡會一直惦念著;「長春餓殍戰」就是這樣一本書,完成後,他覺得很欣慰。 或許是因為長春圍困之役牽動國共內戰過往,又是重大人道事件,根據出版社表示,這本書在台灣的銷量很穩定。 「目前兩岸三地,只有台灣還有自由。」杜斌說,香港一家已經印了他5、6本書的印刷廠告訴他:「杜先生,你的書我們不敢印。」而這還是在2015年,香港銅鑼灣書店事件發生之前。 杜斌對台灣還有一份特別的感情。20歲以前,他透過福建出版的「台港文學選刊」得到文學啟蒙,對台灣的小說、現代詩和流行歌曲都很熟悉。他認為自己能做一個攝影師、拍出好照片,也得益於對詩的感受和理解。 這樣一名仰慕台灣文學的大陸青年,壓根兒沒想過有一天會在台灣出書。 「我所有生命的熱情都給了我的書,那就是去寫有關中國歷史的真相。」對杜斌來說,台灣是讓他完成這項使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被捕釋放後,杜斌無法再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被迫成為一名「自由工作者」,他開始投入歷史真相的挖掘,2017年3月在台灣出版「長春餓殍戰」一書。(檔案照片)中央社
張淑伶 2017-12-05
認真的勞工都在工作 邱議瑩:外面抗議聲是錄音帶

認真的勞工都在工作 邱議瑩:外面抗議聲是錄音帶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認為想賺錢的勞工都在工作,外面抗議聲只是錄音帶。(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2017-12-04 15:4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立法院今天舉行聯席會議審查勞基法部分修正條文草案,場內外氣氛都十分火爆,場外有抗議群眾聚集在立法院群賢樓外抗議,多次企圖衝進立院與警方發生推擠衝突,場內藍綠立委也爆口角,藍委張麗善嗆:「外面勞工的聲音你們都沒聽到嗎」,遭邱議瑩反駁:「(抗議聲)都是錄音帶。」 綜合媒體報導,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經濟委員會今天續聯席審查勞基法修正草案,會議表決通過委員發言4+2分鐘。國民黨立委張麗善上午11點許開始發言,抨擊民進黨行議事規則騙術,程序不正義,下午召委林靜儀讓議事人員宣讀修正動議,引起國民黨團強烈不滿,張麗善因此質疑,為何發言未結束就宣讀條文?大罵民進黨就是仗著人多,動不動就說要表決。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不滿,批評張麗善平常都不關心勞工,選舉到了才作秀「好噁心」,張麗善怒指綠委都放棄發言護航,令勞工寒心,邱議瑩則反駁:「認真的勞工、需要賺錢的勞工都在工作啦。」 此言一出,引來張麗善大罵:「沒聽到外面勞工在吶喊嗎?」邱議瑩則酸:「哎唷,那個都是放錄音帶的啦,放錄音帶妳也在聽?連抗議都不認真還放錄音帶,當年我們走街頭才不是這樣。」引來國民黨立委陳宜民駁斥:「不要汙蔑勞工朋友」,邱則強調:「那些是勞團,不是勞工」。
自由時報 2017-12-04
中國強制驅逐弱勢外來民工 學者曝不敢說的真正原因

中國強制驅逐弱勢外來民工 學者曝不敢說的真正原因

  旅美經濟學者指出,中共近日暴力驅趕這些弱勢民眾的真正原因,是擔心他們可能成為「社會不穩定」力量。(美聯社) 2017-12-03 20:0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不只北京,就連上海、深圳、福建、浙江等地也出現了驅逐弱勢族群的事件。旅美經濟學者指出,中共暴力驅趕這些弱勢民眾的真正原因是,目前中國經濟成長下滑,這些來自外地的人口一旦失業,有可能成為「社會不穩定」力量,從而導致中共政權的不穩。 旅美學者秦偉平:防「社會不穩定」力量 根據《大紀元》報導,日前旅美經濟學者秦偉平就曾表示,北京這次驅逐幾十萬人的真正的原因其實並不為公眾所知。秦偉平認為:「在經濟發展時期官方稱他們是新市民,經濟下滑沒有就業機會時,當局害怕他們鬧事於是一趕了之。」 秦偉平表示,當局認為這些大約5、6億的城市務工人口,收入微薄也沒有任何養老保障或醫療保險,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中共要在經濟全面倒下之前的節點上,讓危險人口回流。因此預測驅趕低端人口的舉措全國各大城市都會效仿。」對照近日中國其他城市發生的驅逐行動與秦偉平所言不謀而合。 秦偉平直指,「政府所謂清理低端人口其實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是,這些人口是一股巨大的社會能量。」秦偉平分析,有別於20年前的經濟成長期,現在已是強弩之末,「這點百姓不知道,但是當局了解。」。秦偉平表示,這些居住在城市裡「有眼界、有組織能力、有社會關係」的無產者,一旦經濟危機發生,他們所在的城市很容易引發危機,而這樣的情況讓中國政府恐懼。 也許中共認為半年到1年內經濟可能斷層 秦偉平點出,值得注意的是,現在離農曆新年只有2個月,而北京當局卻急於驅趕外地人,「蔡奇(北京市長)是個懂宣傳的人,知道輿論的後果,所以並非他選擇授人以柄,而是不得已而為之,必須提前採取措施,不能再等,所以強制。」 秦偉平表示,「也許中共認為在六個月到一年的時間內經濟可能斷層,如果大批人突然失業,生活無以為繼的話,他們給當局的威脅顯而易見。現在他們還有口飯吃,所以即便被驅趕也還不會造反。如果沒有了飯碗,估計當局開槍也打不走。這是當局無法說出口的理由。」 秦偉平更直言不僅是弱勢族群,「一旦危機爆發,中產階級也將被重創,可能財產蒸發,被打回原型。 」
自由時報 2017-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