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時事新聞
財經資訊
財經資訊
傾中代價 GDP腰斬 保2變保1
主計總處砍到1.56% 6年新低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主計總處昨公布再次令市場驚嚇的經濟成長率(GDP)預測值,在中國經濟減速及「紅色供應鏈」等因素衝擊下,「保二」破功,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腰斬到一.五六%,創六年新低,並較五月預估的三.二八%大砍一.七二個百分點,且中國風險將持續干擾台灣。 這是主計總處連續第二度下調台灣經濟展望,若與二月預測今年GDP高達三.七八%相比,短短半年已大幅下修二.二二%;在二○一二年時,主計總處曾九度下修GDP到保一邊緣。 五月主計總處預測今年各季經濟成長率都有三%以上水準,但昨大幅調降第二到第四季分別至○.五二%、○.一%、一.九%,全年不僅無法「保二」,還面臨「保一」甚至「保正」風險。 台灣第2季GDP 在亞洲墊底 其中,已發布第二季經濟成長率的亞洲主要經濟體中,台灣以○.五二%墊底,主要競爭對手南韓二.二%,新加坡為一.八%。 主計總處官員指出,下半年經濟成長率下修這麼大,主因是外需成長轉弱,包括國際景氣走緩,造成廠商庫存去化受阻,以及中國供應鏈自主化提高,排擠台灣出口空間。 主計長石素梅表示,今年景氣是「外冷內溫」,明年將溫和復甦,預估明年經濟成長率可來到二.七%。 主計總處也表示,未來經濟確實有三大下行風險,首先是中國經濟走緩及供應鏈在地化對我國的排擠效應,其次為美國升息時程、日本及歐洲量化寬鬆(QE)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最後是其他新興經濟體受到原物料價格低迷,以及貨幣貶值效應後續衝擊。 外冷內溫 恐惡化為外冷內虛 「消費信心同樣不樂觀!」一位公股行庫主管認為,手機大廠宏達電宣布大幅裁員是項警訊,若產生連鎖效應,民眾恐提前縮衣節食,一旦「外冷內虛」,將成為全年能否「保一」的關鍵。 主計總處預估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將由正轉負,降至負○.一九%,明年則為○.七四%;主計總處官員表示,CPI年增率往下,主要是反映油價、電價,而扣除後的核心CPI仍會上漲,沒有通貨緊縮狀況。
盧冠誠
2015-08-15
人民幣重貶 亞洲金融危機再現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彭博報導,人民幣近日持續重貶、引爆全球匯率大戰的情況,和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時存在雷同現象,包括房市及股市資產價格泡沫化、匯率長期釘住特定水準、投資人尋求高受益而低估風險、關鍵匯率大波動導致危機引爆等。 人民幣近日重貶,引爆全球匯率大戰,市場觀察人士指出金融市場若干現象雷同於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情景,值得警惕。(路透) 人民幣貶值全面波及亞洲貨幣,造成17年來最大的兩日兌美元匯率貶勢,越南央行甚至宣布擴大越南盾兌美元的交易區間,抨擊人民幣貶值對其經濟造成「負面影響」。馬來西亞貨幣令吉週三盤中貶破4的整數關卡,為1998年來首見,週四匯價小幅反彈後仍處於4.0107兌1美元水準。印尼盾週三則創去年12月中旬以來的最大單日貶幅。 國際貨幣基金(IMF)工作人員1998年曾解釋和分析當時金融市場的情勢:首先,經濟過熱壓力上升,明顯反映在不動產和股市價格高漲。 其次,匯率長期釘住特定或不可持續的水準,使貨幣政策效果難發揮;第三,匯率被視為匯兌價值的隱性擔保,鼓勵企業向海外融資及對外匯曝險。 第四,歐洲及日本的成長遲緩、利率低,國際投資人於歐日的投資機會無利可圖,為尋求高收益的投資而低估風險。 最後,關鍵利率大幅震盪,導致國際競爭力改變至不可維繫的水準,成為引發危機的誘因之一。 瑞士信貸經濟學家Michael Wan形容,亞洲正遭遇「一場完美風暴」襲擊,財政政策緊縮、信貸成長減緩、對中國曝險增加、大宗商品價格直直落,「區域經濟成長預期將非常黯淡」。
楊芙宜
2015-08-14
宏達電年底前全球裁員約2300人
2015-08-13 18:25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宏達電(2498)今日宣布,為達成減少35%營運費用,其中包括縮減預計15%的全球員工,人數約2300人,整個計畫將在2015年底完成。 宏達電宣布全球裁員15%。圖為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記者王憶紅攝) HTC宣布營運規劃,透過明確的組織再造、積極的執行力與高效的管理方針帶動企業永續發展並邁向獲利。 宏達電今日宣布營運規劃,以更精實與靈活的營運模式,帶領公司邁向顯著的獲利成長。此規劃包括設立全新事業單位,以更明確的目標帶動包括高階智慧型手機、虛擬實境與智慧生活連結裝置等關鍵領域的獲利成長。 同時,透過精實整體營運規劃,HTC目標達成減少35%營運費用,其中包括縮減預計15%的全球員工,人數約為2300人,整個計畫將在2015年底完成。 HTC董事長暨執行長王雪紅表示:「HTC是間充滿啟發的公司,擁有一群勇於創新的員工,整合軟、硬體專才、尖端科技與領先全球的卓越設計。目前我們正積極發展智慧型手機以外的多元領域,需要富有彈性與活力的團隊,確保我們於智慧生活連結的領域中,把握所有機會並取得優勢。」她更進一步表示:「此項營運規劃將確定各事業單位專注於明確目標、擁有適當資源與專業人才,以在全新市場贏得勝利。」
王憶紅
2015-08-13
台幣再貶3.85角 進逼「彭淮南防線」
單日貶幅 4年來最大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亞洲貨幣戰爭因中國加入,衝突升到最高峰,新台幣匯率展開近四年最猛烈的貶勢,已有匯銀交易室評估,若引爆新一波金融危機,新台幣恐貶至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任內最低價:三十五.一七四元的「彭淮南防線」。 亞洲主要貨幣8/12對美元貶幅 人民幣繼前天跳水重貶一.七九%,昨盤中再貶近二%,眼看韓元、星幣、馬幣、印尼盾跟進狂瀉,新台幣被迫回擊,終場重貶三.八五角,創二○一一年九月歐債危機以來單日最大貶幅,收在三十二.四六五元,創五年多新低,台北及元太外匯經紀公司總成交量維持在高檔二十六.三六五億美元。 短短兩天 跌了7角多 新台幣短短兩天大貶七.○五角或二.一七%,同期間韓元、馬幣亦走貶逾二%,星幣、印尼盾分別以一.九%、一.七六%貶幅緊追在後;而貶勢最凶猛的就是人民幣,昨收盤前貶幅雖有收斂,但近兩個交易日已重挫二.七八%,高居主要亞幣之冠。 「外資持續上演大逃殺戲碼!」外匯交易員說,外商銀行連續兩天像瘋子,拚命抓美元,反倒是出口商惜售心態慢慢顯現,甚至有前天拋售美元的客戶開始捶心肝,抱怨太早賣了。 一位資深匯銀主管表示,自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到二○○七年美國次貸危機並引爆隔年的全球金融海嘯,這次人民幣重貶,外資紛紛撤離亞洲新興市場,每十年一輪的金融風暴是否提前引爆,成為近期市場熱議話題。 外資大逃殺 急撤亞洲 該主管指出,國際美元走強,加上美元利率上揚,曾引爆拉丁美洲金融風暴、亞洲金融風暴;如今亞幣競貶,以及美國聯準會(Fed)將重啟升息循環,一旦最壞情況發生,新台幣不排除直接挑戰彭總裁任內最低價。 彭淮南自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五日出任央行總裁至今,新台幣最低曾於二○○九年三月全球金融海嘯期間,貶至三十五.一七四元低點,隨後受到先進國家紛紛採取量化寬鬆(QE)衝擊,熱錢湧入導致匯價走揚至二○一一年五月的二十八.六三二元高點。 外匯交易員認為,中國加入亞洲匯戰後,新台幣與人民幣連動性大幅提高,短線何時止穩,唯人民幣是問,至於中長線考量Fed升息,仍將具有一定程度的貶值壓力。 為因應亞幣競貶衝擊,加上今年經濟成長率堪憂,央行本週起引導「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走低,短短三個交易日下滑○.六個基點(一個基點為○.○一個百分點),宣示維持寬鬆意味濃厚。
盧冠誠
2015-08-13
黃天麟︰台幣貶輸 成就紅色供應鏈
〔記者王孟倫、歐祥義/台北報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連兩日重貶。前國策顧問黃天麟表示,相較亞洲各國貨幣,新台幣一直處於強勢、該貶而未貶;中國這波人民幣重貶來勢洶洶,如果新台幣貶幅低於人民幣,無疑是「成就」中國扶植半導體產業,將嚴重威脅台灣業者。 新台幣貶值誰家歡喜誰家愁 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的黃天麟指出,近年來包括日圓、韓元等亞洲貨幣都紛紛走貶,只有新台幣一直維持強勢,該貶而未貶;有人說「不要參與亞洲貨幣競貶,這樣不好」,但問題是,人家在貶值、我不貶,所以我們要當好人,然後犧牲台灣經濟嗎? 他指出,近來台股表現不佳,固然是因人民幣急貶、國際股市走跌等負面因素,但台股畢竟跌比較多,很重要一項原因是我們出口表現不佳,貨幣卻比他國強勢,該貶而未貶,當然引發連鎖效應。 黃天麟強調,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政府又積極推動扶植半導體產業,更要讓「紅色供應鏈」崛起,人民幣貶值有利於其出口。如果這波新台幣貶值幅度,未能超過人民幣匯率,對台灣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將帶來很大衝擊與影響。 此外,黃天麟也點出,過去台灣經濟過度依賴中國市場,許多法人或散戶一窩蜂搶進人民幣商品與定存;如今人民幣匯率大貶、其資產價格迅速滑落,首當其衝成為受害者。 人民幣投資客 出現提早解約 星展銀行理專王宛琪就指出,人民幣週二開始大貶後,昨天確實有很多存戶打來關切,詢問人民幣定存該怎辦?王宛琪說,以人民幣存款作業特性,每天開盤與收盤中間價差都達二%,儘管目前市場氣氛很差,但他們並不建議人民幣定存戶解約;不過因為無法預期會貶到多深,還是有客戶決定提早解約。
王孟倫、歐祥義
2015-08-13
〈台股青紅燈〉油價跌 反傷經濟
去年國際油價大幅崩跌後,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甚至是我國主計總處都樂觀預期油價重跌有如為全球經濟注入強心針;近來國際油價跌勢又起,這些國際經濟組織或我國主計總處卻紛下修經濟成長預估,那原來說好的GDP呢? 油價下跌反而傷害經濟,在台灣就是一例;依財政部日前公布的7月海關進出口統計就可發現,造成我國出口連6黑、GDP不保3的主因除中國外,就是油價下跌。 7月我國礦產品進口值年減40.9%,其中原油大減50.8%。對比與原油加工後出口相關項目,7月礦產品衰退高達53.6%,其中柴油、汽油、燃料油等出口都大減5成以上;化學品出口衰退23.8%,也是因石化廠歲修;塑橡膠出口衰退15.9%,也因油價又挫。 去年下半年國際油價腰斬時,歐洲、日本正擴大寬鬆政策,Fed升息還遙遙無期,資金潮未退,就算油價崩跌也難觸動通縮敏感神經;但現在狀況不同,中國人行加入亞幣貶值戰,新興市場資金外逃風險增加,全球需求正快速減弱,油價跌引發通縮風險已明顯增加。 通縮與經濟衰退僅一牆之隔,若Fed如市場預期在9月啟動升息,正式為長達7年的全球QE劃下句點,那油價下跌對全球經濟恐是弊大於利。 (費特曼)
費特曼
2015-08-13
人民幣重貶下台灣股匯市雙雙下跌
林楠森BBC中文網台灣特約記者 台灣股市與匯市周三收盤雙雙下跌,台幣貶值至五年來低點,股市則下跌至十八個月低點,分析員說這是受到這波人民幣重貶波及。 在人民幣的重貶下,台幣兌美元匯率持續貶值0.385台幣,收盤價為一美元兌32.465台幣,貶幅超過1%。 台灣股市加權股價指數收盤則下跌至8283點,跌幅約1.3%,其中跌幅最大的是受人民幣重貶影響較大的金融類股,一些大型金融集團的個股接近跌停。 隨著台灣近年開放的人民幣存款,越來越多民眾持有正在貶值中的人民幣,但台媒引述銀行業人士說,目前並未見大規模的人民幣定存解約。 台灣在馬英九政府執政七年多以來兩岸經濟關係越來越密切,連動性也越來越高,其推動這樣關係在去年太陽花運動遭到民間強力反抗,且隨著馬英九明年下台未來也可能會有所檢討。 政治評論員南方朔日前在《蘋果日報》的文章指出,馬英九的親中政策加速了台灣資本、技術與人力往中國流出,造成產業空洞化,整個台灣嘗到了馬英九親中政策的苦果。 他說台灣幾個月來出口的惡化是個非常危險信號,不管誰當選下任總統,如何解救這個爛攤子,將是個難題。 最被看好當選下屆總統蔡英文的競選活動中強調的是"在地經濟"。她在日前接受專訪時指出,台灣將在外生產計入國內生產總值結構,因此齣現經濟增長與實體經濟脫節的現象。 中國全國台灣研究會秘書長周志懷則警告說,蔡英文想創造不依靠大陸的經濟發展新模式會危害台灣。 周志懷被《中新社》引述說此一模式不僅不能建立台灣經濟的自主性,難以探討台灣經濟發展與亞太區域合作相銜接的路徑,反而會改變兩岸經濟發展的互惠互利關係,持續危害台灣經濟。 (責編:董樂)
林楠森
2015-08-12
中國出手 亞幣競貶 台幣跌回32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無預警讓人民幣中間價一次性重貶近二%,為亞洲匯市投下震撼彈,同時宣告中國正式加入亞幣競貶行列;台灣匯市昨受此衝擊,一舉改寫三大波段紀錄,各銀行外匯交易室幾乎是亂成一團。 中國放手讓人民幣重貶,昨日衝擊亞洲匯市,台幣貶破32元大關,外匯交易員換牌告匯價換到手軟。(記者張嘉明攝) 央行放手 台幣5年新低 為因應中國突如其來的重擊,中央銀行罕見啟動「雙率雙降」貨幣政策,除了放手讓新台幣爆量重貶,還主導被視為升降息風向球的「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緩步走低,創三年多來首見;目前隔拆利率已由上週五的○.三八八%降至○.三八四%,給予市場未來降息的想像空間。 重頭戲匯率方面,新台幣直接超車韓元成功,終場重貶三.二角,貶幅一%,創逾兩年半單日最大,收在三十二.○八元兌一美元價位,重回「三十二」字頭,還改寫近五年新低;台北及元太外匯經紀公司總成交量暴增至二十八.六一億美元,為二○○九年六月全球金融海嘯後期的六年多新高。 台銀牌告匯價 換到手軟 新台幣高低震盪超過五角,具指標的台灣銀行牌告匯價也換到手軟,全日更新超過二五○盤,是平日的四倍。 中國人行昨表示,在外貿持續順差下,人民幣實質有效匯率相對於全球多種貨幣表現較強,與市場預期出現一定偏離;為「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人行昨放手讓人民幣重貶近二%,創史上最大單日貶幅。專家指出,人行此舉是為了拉回過高的人民幣匯率,以緩解出口增速下滑與穩增長壓力。 主要亞幣昨對美元貶幅,即以人民幣狂瀉一.八%最高,韓元貶幅一.三五%緊追在後,再來就是新台幣一%,且相較韓元貶至三年多低點,新台幣成功超車至近五年新低。 人民幣貶近2% 創紀錄 外匯交易員說,許多客戶看到三十二字頭,根本不敢置信,紛紛拋售塵封已久的美元帳款,土洋對作導致匯市爆出近三十億美元巨量,市場估計,外資單日匯出約十五億美元(近台幣五○○億元)。 匯銀主管指出,外商銀行瘋狂的美元買盤,一部分是要匯出,另部分為避險,預料新台幣短線將在三十二元附近震盪整理,待站穩後,可望再重啟新一波貶勢,主因除了「新同學」人民幣加入亞幣競貶外,美國聯準會(Fed)升息的議題,還會持續被炒作。 央行外匯局昨直到傍晚仍燈火通明,央行官員表示,會持續密切關注國際經濟、金融情勢最新發展,確保匯市維持動態穩定。
盧冠誠
2015-08-12
Fed:美經濟回歸正常 升息時刻很快到來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美國聯準會(Fed)2官員暗示升息時刻可能就快到來!聯準會副主席費雪說,低通膨現象僅是「暫時」,主要受油價等大宗商品價格拖累,但美國經濟已近乎完全就業;亞特蘭大聯準銀行總裁洛克哈特直言,美國經濟情勢大部分回歸正常,應很快會決定升息。 聯準會官員日漸認為,美國經濟逐步復原到接近正常水準,低通膨僅是「暫時」現象,暗示升息時刻可能就快到來。圖為聯準會外觀。(美聯社) 費雪週一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表示,當前低通膨很大一部分為「暫時性」,在油價及其他原物料等影響漸趨消退後,價格將於某個時點回穩;而利率不會「永遠」持續這麼低,必須要跟著往前看。 他指出,美國經濟處於「接近完全就業,但通膨很低」;全球通膨下滑趨勢雖「困擾」聯準會,但這只是他們觀察的眾多因素之一,聯準會法定職責首先是對美國經濟的責任,其雙重任務在「就業」方面表現算不錯,問題在於「通膨」。 近3年不曾達通膨目標 費雪提到,若聯準會唯一任務只有通膨,應盡可能採取更多寬鬆措施才對,但事實並非如此。美國新官方數據顯示,7月新增就業21.5萬人、失業率維持在5.3%;聯準會偏好的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6月份年增僅0.3%,自2012年4月以來就不曾達到聯準會2%通膨目標。 美銀美林經濟學家韓森(Michael Hanson)認為,費雪談話顯示聯準會對於9月是否升息,仍未完全下定決心。美國上週五公布7月就業數據後,華爾街交易商預期下個月升息機率達54%,費雪談話後機率微降至52%。 亞特蘭大聯準銀行總裁洛克哈特週一下午演說指出,即使聯準會沒有預設日期,「我認為『升息』時間點很近了」;美國經濟已取得很大進展,靠近可接受的正常水準,現在已不再是特殊情況。 今年具有投票權的洛克哈特表示,後續新數據將決定升息時點,他很傾向於9月聯準會政策會議上決定開始升息,但後續升息路徑應是「漸進的」。 洛克哈特的貨幣政策立場被歸類為中間派,他對美國經濟持續堅定看好的發言,被視為聯準會願採取升息行動的跡象。洛克哈特說:「相較於年初,我們了解更多,也能夠擱置一些顧慮。」美國經濟一步步更接近完全復原的狀態。
楊芙宜
2015-08-12
《台股青紅燈》 宏達電怎麼辦
因第三季展望不佳,宏達電(2498)昨大跌近9%,以57.5元作收,再創掛牌以來最低。而根據彭博調訪22位分析師,竟無人建議買進宏達電,還有分析師酸說以宏達電市值跌到較帳上現金還低,hTC只剩現金,其餘資產幾無價值;那宏達電小股東該怎麼辦? 廣告 根據市調機構comScore最新調查,宏達電第二季在美國智慧型手機市占排名續降到3.4%,只有蘋果44.1%的零頭還不到;hTC在中國市場早被踢出10名之外,全球市占率僅1趴。根據資策會創研所最新調查,hTC今年上半年在台灣市場還擠下三星拿下第一;看來,全球只剩台灣還支持hTC這個「中國人品牌」。 從趨勢來看,宏達電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幾無翻身機會,因此近年來積極投入虛擬實境VR市場,除年初宣布與遊戲軟體開發商Valve合作外,日前也砸下3億元投資編寫格式開發商WEVR的15%股權。而宏達電首款VR眼鏡Vive本週也將在中國最大虛擬實境開發者大會SHVR亮相。 以目前在VR眼鏡市場領先的3大品牌來看,Oculus背後有Facebook,索尼有自家的主機平台;與hTC合作的Valve雖然在內容生產商不弱,且有平台服務的Steam,但別忘了,這市場還有微軟、三星等大咖虎視眈眈,hTC還有機會嗎? 假如在VR市場又失利,那宏達電小股東該怎麼辦?或許可問威盛(2388)小股東,就知道該怎麼辦。
費特曼
2015-08-11
中國7月出口下滑8.3% 近4月最慘
〔編譯方琬庭/綜合報導〕中國七月份出口額,年減八.三%,遠低於彭博預期的下滑一.五%;同期進口年減八.一%,貿易順差達四三○億美元。外媒指出,受到人民幣升值,以及海外需求放緩影響,中國出口再度拉警報,可能將迫使政府祭出更多措施拉抬經濟。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今年1至7月對歐盟出口額下滑2.5%,對日本出口更年減10.5%,反映海外需求疲弱。圖為全球最大貨櫃輪、中國中海環球號停靠於英國費利克斯托港。(路透)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七月份出口下滑幅度創四個月來新高,其中對歐盟出口下滑十二.三%,對日本和美國各減十三%及一.三%;同期進口自六月的下滑逾六%,擴大至下滑八.一%。且若按人民幣計價,七月進、出口跌幅更逼近九%。 上海交通銀行分析師劉學智指出,中國出口引擎熄火、投資降溫,經濟成長面臨下行壓力,預期官方將進一步提高基礎建設支出,擴大刺激力道。澳盛銀行認為,人民幣自去年來大幅升值,兌歐元更升值逾十%,加上海外需求轉弱,估計年底前中國貿易表現恐難出現回溫。 中國今年來,出口年減○.八%,進口年減十四.六%;七月貿易順差由六月的四七○億美元,縮小至四三○億美元,低於預期的五二九億美元。 中國上月進口鐵礦石和銅數量持續成長,原油和黃豆需求更大幅攀升,但受到大宗商品價格走跌影響,整體進口額仍明顯下滑;匯豐銀行指出,中國海外主要市場需求明顯放緩,今年下半年經濟成長可能須依賴國內需求支撐,預期政府將擴大寬鬆。
方琬庭
2015-08-09
對中衰退吞掉輸美成長 出口連6黑
〔記者邱柏勝/台北報導〕財政部昨公布七月份出口僅二三五.五億美元,年大減十一.九%,不僅連續六個月負成長,且連兩月衰退幅度達雙位數,是自金融海嘯以來最差表現。累積前七月我出口美、日金額都成長,但出口中國卻大幅減少九.四%、金額達六十七億美元;財政部官員坦言,中國「紅色供應鏈」崛起,已嚴重影響台灣出口前景。 一張表看懂出口衰退主因 連兩月衰退兩位數 金融海嘯以來最差 受主要出口市場需求疲軟、國際油價及原物料價格下跌等因素影響,七月份主要貨品出口均衰退,其中礦產品更因台塑等石化廠設備定檢歲修因素,出口額僅八.四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減逾五成,是造成七月出口減幅達雙位數的主因。 累計前七月出口一六五九.八億美元、年減七.八%;前七月進口一三六六億美元、年減十五.三%。出進口相抵,由於進口減幅大於出口,前七月出超二九三.八億美元,年增一○五.六億美元。 財政部統計處長葉滿足坦言,中國持續推動產業鏈在地化,不僅降低對我國產品依賴,更對我國出口造成排擠效應,其中又以電機、塑化產品為甚。以電子產品為例,今年前七月電子產品出口五五○億元,年減四.八億美元或○.九%,光是對中國及香港出口就大減十九.七億美元,減幅達六.八%,對其他國家的出口成長,完全無法彌補對中國出口的衰退。 另前七月化學品出口年減廿.八億美元或十五.九%,其中對中國與香港出口就大減十四.一億美元或廿.七%;而塑橡膠及其製品出口年減十七.六億美元或十二.三%,光是出口至中國與香港就減少九.三億美元或十五.五%,佔整體出口衰退的比重逾五成,中國市場「扯後腿」,加重出口衰退幅度。 油價跌礦產品也跌 出口不振主因 國際油價下跌也影響台灣出口表現。葉滿足表示,前七月礦產品出口年減五十一.九億美元,大減逾四成,也是出口不振主因之一。根據統計,包括油品在內的礦產品是台灣第四大出口貨品,主要輸往東協,其次是中國。 葉滿足說,在部分領導廠商看淡下半年景氣,且油價仍處低檔,八月出口規模雖會擴大,但在去年基期較高的情況下,出口轉正「幾乎不可能」,預期主計總處下週將會下修第三季出口估值。
邱柏勝
2015-08-08
Q3不妙 宏達電跌停創新低價63元
宏達電今股價跳空跌停達63元,委賣張數逾2600張。翻攝Yahoo!奇摩股市 2015年08月07日09:06 宏達電(2498)昨天法說會釋出本季財測,預估將虧損半個資本額,今天股價跳空跌停以63元開出,再創歷史新低價。 宏達電本季旺季不旺,預估營收將滑落至190~220億元,每股虧損將達5.51~5.85元,前3季每股恐虧15元,外資紛紛調降目標價,已看到4字頭,今天股價跳空跌停達63元,早盤委賣張數逾2600張。(陳建彰/台北報導)
陳建彰
2015-08-07
准買不准空? 中股限縮融券條件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中國救股市再出新招。上海和深圳證交所週一深夜緊急修改融券細節,融券操作改為「T+1」,即投資人融券賣股後,須到次個交易日才能回補借券,藉著禁止空單當日沖銷及獲利了結,來遏制股市震盪。含中國最大的中信證券等多家券商週二因此宣布,暫停融券交易業務。 中國取消融券交易可當日沖銷,改為次一交易日才能結算,促使多家券商跟著宣布暫停融券業務,形成股市儼然只准做多的奇觀。(路透) 救市新招 激勵中股翻紅 受中國官方嚴查惡意炒作、限縮放空交易、券商停止融券業務等措施提振,週二上海證交所綜合指數翻紅,收盤報3756.55點,漲幅3.7%,為7月10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深圳證交所成分股指數收漲4.5%,報12711.56點。 上海、深圳證交所週一連夜公布新規定,即日起,投資人融券賣出後,自次一交易日起(T+1)才能透過買券或直接還券方式回補,無法像此前賣空交易可以當日沖銷(T+0)、於收盤前回補融券。簡言之,中股融券交易將無法在同一個交易日清算交割,獲利了結。 2證交所表示,新規旨在維護市場穩定和「健康」發展,限制投資人以較低成本於同日內多次融券交易,引發股價異常波動擴大。 中國證交所原已禁止當沖一般股票融資交易,如今將限制擴大至放空交易,相當於透過「T+1」結算制度,只准作多(long-only)股市。分析師表示,中國股市借券成本較高,融券放空少見且交易空間有限,新規象徵意義較大,可能有助於修復市場信心。 週二宣布暫停融券業務的中國券商包括中信、國泰君安、華泰、國信、齊魯、長城、銀河證券等,光大證券和申萬宏源則對外表示已於7月6日就暫停提供融券券源。 前日,滬深證交所甫暫停38個證券戶的交易,主因中國證監會調查涉及以程式自動交易放空股市的機構和個人。
楊芙宜
2015-08-05
《台股青紅燈》中國一來 台股萬點不來
台股從4月底盤中萬點「快閃」後,至今已跌掉快1500點;回顧過去台股幾度攻上萬點,那一次是得自於中國因素的助力?台股成不一定靠中國,但敗多因中國! 台股在1989年首次突破萬點,且創下史上最高點12682點,那次是由金融及資產股領軍打下江山;8年後,台股由華碩(2357)等電子股領軍上衝,1997年再度攻抵10256點的高點;但當2005年大眾電腦關閉台灣最後一條NB生產線、宣告全數西移後,台灣產業快速空洞化,只見法人或「馬友友」不時口水亂噴萬點行情,但台股再也見不到萬點。 台股昨大跌,跌得比日、韓慘,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歸因於GDP大幅下修;但我國GDP大降主因都與中國有關,一是商品輸出受中國經濟成長趨緩拖累,又加上紅色供應鏈夾殺,二是服務輸出受中客減少及三角貿易毛利成長縮減,造成增幅急踩煞車。 台股上市櫃公司中有7成多赴中國投資,整個台股早已中國化,快成為A股的附庸。 中概股可概分兩大類,不是仰賴中國內需市場,就是靠中國低廉生產成本賺代工財。從2項數據來看,中國內需冷得比台灣還快,一是今年中國車市恐出現17年來首度衰退,二是今年上半年中國藝術品拍賣成交價大跌近3成、成交量跌4成,是4年來首度被美國奪回榜首;另人民幣已一改過去穩定升值走勢,過去不少電子公司大玩人民幣套利來灌水盈餘,未來恐會偷雞不著蝕把米。 台股愈靠近中國,只會離萬點愈來愈遠!
費特曼
2015-08-04
景氣寒流!我PMI連四跌 進入緊縮期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國內景氣颳起寒流!中華經濟研究院昨公布七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六月的五十.八降至四十八.六,中止連續四個月的擴張期,正式跌入緊縮期。 7月我國製造業PMI跌入景氣緊縮期,顯示當前景氣面臨挑戰。(記者王孟倫攝) 各機構發布之景氣數據 重要經濟數據 接連壞消息 近來國內重要經濟數據接連傳出壞消息,包括工研院日前大幅下修今年「製造業產值」年增率至○.八六%;台經院編撰調查的「製造業景氣燈號」六月為連續三顆「代表衰退」的藍燈。 主計總處上週五公布第二季經濟成長率概估,從五月預測的三.○五%大砍至○.六四%,下調幅度之大,令外界跌破眼鏡。 六大產業 看壞未來六個月景氣 中經院昨公布最新製造業PMI,同樣傳出壞消息。根據中經院調查,今年四月以來,PMI指數一路下滑,至七月出現「連四跌」,且直接跌入「緊縮期」。PMI指標以指數五十做為景氣榮枯分水嶺,指數超過五十為「景氣擴張」,低於五十則是「景氣緊縮」。 另外,根據中經院調查,全體製造業看「未來六個月的景氣」,指數大跌十.五個百分點至四十二.六,創下二○一二年十二月以來最低;其中,製造業六大產業廠商全數看壞未來六個月景氣。 中經院院長吳中書直言,我國製造業出口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高達七成,全球景氣遲緩,對出口與景氣帶來一定程度衝擊;若下半年經濟數據仍不佳,今年經濟成長率想要「保三」,會比較困難。
王孟倫
2015-08-04
第2季GDP僅0.64% 四小龍最差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出口大逆風,第二季GDP竟「破一」!行政院主計總處昨公布第二季經濟成長率概估○.六四%,較五月預測數三.○五%大減二.四一個百分點,為近十二季以來最低,也是亞洲四小龍最差;今年GDP「保三」幾乎無望,若出口持續低迷,甚至可能陷入「保二」戰。 近2年台灣經際成長 保3幾無望 恐陷保2戰 若以較能反映景氣趨勢的季增年率(saar,季節調整後對上季增率折成年率)觀察,第二季GDP(國內生產毛額)季增年率負七.六五%,不僅是近九季以來首見負成長,更是金融海嘯以後、近六年半來最低。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簡任視察王淑娟表示,國內總體經濟指標轉弱,出口遭遇大逆風,外需疲弱;但消費、投資及就業仍溫和擴張,內需還不錯,呈現「外冷內溫」情況。至於國內景氣是否已轉折向下?她說,第二季是短期或長期現象,目前尚無法評估。 主計總處指出,全球景氣復甦力道滯緩,電子產品庫存去化速度減慢,加上中國紅色供應鏈排擠效應,以及原物料價格持續下跌影響,導致第二季商品出口大減九.八一%;此外,中國觀光客人次減二.九二%,整體來台旅客僅增一.五五%,加上三角貿易(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毛利成長略緩,導致服務輸出成長明顯減緩。併計第二季商品及服務輸出負成長一.三%,較上次預測大減四.五七個百分點。 內需方面,雖然汽車新增掛牌數減五.二八%,但油品銷售仍佳,行動裝置持續熱賣,第二季民間消費成長二.八一%,略高於五月預測的二.七五%。另外,雖然電子產品庫存去化有限,但實質設備投資維持正成長,第二季資本形成(包括固定投資及存貨變動)成長五.四二%,也高於五月預測的三.一八%。 主計總處五月才將今年GDP由三.七八%下修至三.二八%,預計八月中更新預測值;由於第二季GDP出乎意料的糟糕,即使下半年GDP維持原本預測數,今年GDP也只有二.六八%,加上第三季出口難好轉,今年GDP「保三」機會渺茫。
鄭琪芳
2015-08-01
慘!台第2季GDP掉到0.64% 全年保3幾無望
2015-07-31 09:14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景氣急轉直下!行政院主計總處上午公布今年第2季經濟成長率僅0.64%,為近12季以來新低,並較5月預測數3.05%大減2.41個百分點,主要是出口遭遇大逆風所致,今年全年GDP「保3」幾乎無望。 主計總處上午公布今年第2季GDP年成長僅0.64%,為近12季來新低;第2季GDP季增年率更跌至-7.65%,為2009年第1季以來最低。(記者鄭琪芳攝) 台灣出口遭遇大逆風,今年全年GDP「保3」幾乎無望。(資料照,記者黃建華攝) 主計總處簡任視察王淑娟表示,第2季GDP季增年率(季節調整後與上季比較折算年率)為-7.65%,不僅是近9季以來首度負成長,更是金融海嘯、2009年第1季以來最低,目前景氣處於「外冷內溫」情況,至於是屬於短期現象或長期趨勢,目前沒有辦法評估。 主計總處5月才將今年GDP預測值由3.78%大幅下降至3.28%,但因第2季GDP遠低於預期,加上第3季出口難以好轉,今年GDP「保3」幾乎已經無望。
鄭琪芳
2015-07-31
英媒:是什麼導致中國股市再次大跌?
股市大跌造成股民恐慌 中國股市周一(27日)暴跌是今日(28日)英國報紙關注的主要中國消息。 《衛報》的文章評論說,即使按中國的標凖,昨天股市的大跌也可以稱作是非常「壯觀的」。 文章說,要不是中國實行的10%的跌幅限制,很可能就不是平均下跌8.5%,而是18.5%或是28.5%。 那麼到底是什麼引發中國股市的暴跌呢?文章的作者評論說,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沒有說到點子上。 因為北京種種「笨拙的」的救市措施已經把股市變成了一個大賭場,看看自己人為的干預措施到底能夠「挺」多久? 股市暴跌是遲早的事,這應該是人人都知道的。因為中國的股價高得超出正常範圍。 過去三周,北京自欺欺人地認為他們的救市措施已經奏效,但昨天的暴跌證明了北京的命令也無法消除人們的恐懼。 現在很難猜測中國政府的下一步棋。如果連續規定股市下滑限制顯得北京有點失控,丟面子。但是如果再次出動重武救市將會引發更大的問題。 而且再次降息恐怕也可能是適得其反。對北京唯一的忠告是,如果你已經陷入到一個深坑中的話,至少不要再繼續深挖不能自拔,這是最基本的原則,但估計北京對此將會充耳不聞。 讓市場自我調節 國際專家說應該讓市場自我調節,而非政府干預 《金融時報》文章的評論重點是,中國應該讓股市自己找到平衡點,自我調節。 文章說,一個以國家操動的股市牛市不應該成為中國計劃的一部分。 三個星期前中國出現股市危機,政府出手救市,使股市從最低點回升17%,但是好景不長。 周一股市再次出現狂跌,因此北京現在面臨艱難的選擇:是摘下它無堅不摧的面具;還是繼續加碼救市,越陷越深。 本來中國無需面對這個兩難境地,因為中國領導人已經面臨堆積如山的問題。 中國正處在經濟轉型的中途,讓服務業和國民消費在帶動經濟增長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而不是過分依賴於債務和房地產投資。 文章說,中國的股市並不是按客觀經濟原則來運作,而是更加受國家政府的一時衝動來決定的。 中國政府甚至通過相關部門釋放出讓上證綜指反彈到4500點目標的信號。 如果再來幾個像周一那樣的暴跌,那麼就會對普通家庭的收入造成損害,繼而可能會對中國經濟帶來沉重的打擊。 但最大的傷害還將是心理上的。中國領導人過去一向認為他們有能力引導經濟走向任何方向,現在則不得不將被迫承認他們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這將會給中國經濟信心帶來嚴重打擊,尤其是在經濟已經放緩的當口。 但問題是要讓共產黨停止干預市場規律不僅如鯁在喉,也與中國政治生活中的家長作風格格不入。 文章引用一位知名投資者的話說,市場「需要令人恐懼的數周」以變得更安全。 如果股市繼續下滑影響消費者信心的話,中國還可以有其他的杠桿來提振內需,而非以政府行為繼續買進股票。 文章最後說,如果中國領導人明智的話,中國股民應該預期未來更多動蕩不安的幾周。 編譯:凱露/責編:董樂
BBC中文網
2015-07-30
中國國家隊買股護盤 散戶套現離場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中國政府為挽救股市頹勢,頻頻透過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等「國家隊」進場買股護盤,不過官方數據顯示,如同驚弓之鳥的散戶投資人信心薄弱,選擇套現離場,促使股票融資交易餘額創3月中來最低水準,新開戶數一週大減26%。 中國政府為挽救股市頹勢,由官方性質的中證金公司等「國家隊」基金進場買股護盤,散戶信心潰散下則拚命售股,套現離場。(歐新社) 中股週三全天大幅震盪、多空拉鋸,走勢呈V型,滬深兩市成交逾1兆人民幣,量能萎縮至兩個多月新低、僅為高峰期一半。上海證交所綜合指數昨小幅開高後回跌,尾盤最後一小時在重工、交通、電力等國企股大漲拉抬下,收漲3.4%、報3789.17點;深圳證交所成分股指數則收漲4.1%。 上證指數27日暴跌8.5%、創近8年半來最大單日跌幅,主因投資人擔憂中國經濟前景不佳、北京救市措施可能退出。連日來,中國官方再度出手干預,除透過銀彈攻勢買股護盤外,重申禁止大股東售股、更揚言逮捕涉放空炒手,種種做法被視為反市場的行動。 上海證交所融資餘額創4個月來最低水準,迄週二,其融資餘額減少319億人民幣(51億美元),至8875億人民幣。據彭博報導,滬深兩市融資融券餘額截至週一,從6月18日下降近4成,減少1360億美元,至2300億美元。 深圳國信證券交易員劉彥(音譯)表示,投資人變得更加謹慎,不願意增加槓桿,尤其「股市反彈不是基本面所驅動」。 中股於6月攀上波段高峰時,每週新開股票帳戶數多超過100萬,融資融券餘額過去一年來成長5倍,推高上證指數飆漲150%。不過,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數據顯示,迄7月24日當週,股票新開戶數僅剩39.15萬,較前週大減26%,與5月底當週公布的164萬新開戶數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光大證券分析師趙揚認為,不論從7月份新增基金規模或上週股票新開戶數來看,中股的資金牛邏輯已不再存在,投資人觀望下,後市端賴能否找到槓桿資金的承接力量。 中股低迷、北京救市乏力,促使部分中國投資人轉進美國房市。近來,中資買家從過去青睞的加州、佛羅里達州,湧進房價低於美國東、西兩岸的德州,中國買家去年占德州房市國際交易的31%,僅次於拉美及墨西哥買家。
楊芙宜
2015-07-30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北京不把國民黨主席當回事
林保華
中國對台滲透統戰無孔不入 賴清德:盼朝野支持國安十法修法
陳政宇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解答「台灣地位未定論」
李筱峰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