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資訊

中國國家隊失靈 再現千股跌停

中國國家隊失靈 再現千股跌停

〔編譯方琬庭/綜合報導〕雖然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中國官媒近來連續發文反駁「看空中國」論點,但市場憂心中國資金加速外流、外匯存底大幅縮水,中股昨再現股災,上證綜指昨午後急殺,收盤大跌六.四%、到二七四九點,跌破去年八月股災低點,創近十三個月最低;中國滬深三百指數下跌六%,滬、深近千檔跌停。 上證綜指昨午後急殺,收盤大跌六.四%、到二七四九.七九點,創近十三個月最低。(路透) 受油價崩跌影響,週二亞股全面下挫,MSCI亞太指數下滑一.六%,日股大跌二.四%,南韓和台灣股市跌幅各達一.二%及○.八%。另亞洲貨幣普遍疲弱,韓元貶○.八%,印尼和泰國貨幣也分別貶值○.四%及○.三%。 中國人民銀行(人行)昨擴大注資,但無助穩定市場信心,總計上證綜指今年來已跌逾廿二%,較去年六月的高點下滑四十七%。去年曾準確預測中國股指期貨、創造六二○○%報酬率的中國避險基金經理人黃衛民表示,中國今年上半年中國股市恐再跌十五%。 週二國際油價一度跌破卅美元大關,刺激全球股市同步走跌,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隨後喊話,不排除與俄羅斯等非成員國合作,拉抬油價;路透引述伊拉克石油部長稱,雙方可能達成協議,有望帶動油價回升至每桶四十至六十美元。 OPEC喊話 油價回穩 紐約西德州原油期貨價格繼週一大跌五.八%後,週二盤中下殺至每桶廿九.四一美元,跌幅超過三%,隨後回升至每桶卅.二二美元;倫敦布蘭特油價跌幅也縮小至○.七%、報每桶卅.三○美元。 OPEC秘書長巴德里(Abdullah al-Badri)呼籲,產油國應共同改善油市供應過剩情況;但沙烏地阿拉伯國營石油公司Aramco指出,油價短期內將回穩,計畫持續投資增產;科威特官員也表示,OPEC召開緊急會議的可能性低,預期今年油價將維持低點。 世界銀行週二公布報告,下修今年油價預測,由每桶五十一美元降至三十七美元,主因是伊朗恢復原油出口速度較預期快、美國產油量出現更大彈性。
方琬庭 2016-01-27
索羅斯示警 中國經濟難逃硬著陸

索羅斯示警 中國經濟難逃硬著陸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億萬富豪投資人索羅斯(George Soros)警告,中國經濟朝向「硬著陸」、嚴重下滑情況是無可避免,將使全球通貨緊縮壓力更大。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新報告也指出,二○二○年前,新興國家將持續被中國龐雜經濟轉型所拖累,市場面臨動盪。 索羅斯指出,中國經濟正朝向「硬著陸」,將波及全球面臨更大通縮壓力。(彭博) 中國GDP僅官方公布的一半 索羅斯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接受彭博訪問指出,中國其實已無法避免經濟「硬著陸」,「我不是希望它發生,只是觀察到了」。他沒有闡釋所謂「硬著陸」的定義,但指出中國目前經濟成長率僅三.五%,遠低於官方新數據所顯示的去年第四季成長率六.八%。 索羅斯說,中國資本外逃、負債已達無法持續下去的程度,都是經濟硬著陸的跡象。彭博數據顯示,去年一至十一月,撤出中國的資金高達八四三○億美元。 索羅斯表示,中國經濟降速、油價重挫,以及匯率競相貶值,將使世界通縮的風險上升,這將使二○一六年成為市場「困難」的一年,讓投資人難以適應;即使中國決策官員有資源管理國內產生的種種後果,其經濟下行會出現外溢效應、衝擊世界其他國家。 高盛︰中國將步日本後塵 索羅斯還批評,美國聯準會(Fed)不該於去年十二月啟動近十年來首次升息,通縮預期已經出現,民眾不可能以擴大消費支出來因應利率降低;若聯準會再度升息,他會感到「意外」。 高盛也指出,過去從來沒有像中國這麼大經濟體完成如此複雜的改革,即使能達成,「轉型不可能平順」,呼籲客戶調整在新興市場資產的曝險程度;換言之,這意味中國不僅今年、且未來五年都會引發市場動盪,新興市場可能受到最大衝擊。 高盛示警,中國股市或出現類似日股於一九九○年代泡沫破裂後的崩跌,中國唯恐繼續促貶匯率,促使新興市場跟著競貶匯率及資產收益率走低;高盛預測,未來兩年人民幣貶幅十至廿%。
楊芙宜 2016-01-23
低薪 台灣經濟關鍵障礙

低薪 台灣經濟關鍵障礙

巴克萊建議新政府 鼓勵企業加薪   可刺激消費 GDP最快半年改善 〔記者羅倩宜/台北報導〕外資巴克萊證券昨宣布撤出台灣市場,並發布最新策略報告「Show me “more money”」,直言低薪已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關鍵障礙,呼籲新政府要讓民眾看到更多新台幣;報告建議應祭出政策,鼓勵企業替員工加薪,在加薪後將可刺激消費,最快下半年台灣GDP(國內生產毛額)就可見到改善。 巴克萊證券昨宣布撤出台灣市場,呼籲新政府鼓勵企業替員工加薪,將可刺激消費,提升台灣GDP。(彭博) 巴克萊不敵全球金融市場低迷,昨正式宣布結束台灣及南韓業務。不過巴克萊以「Show me “more money”」為題發表台股策略報告指出,選後新政府面對國內外各項經濟挑戰,在國內,低薪一直是民進黨關注的議題,而過去十年,台灣平均加薪幅度僅二%,為全亞洲倒數第二。 巴克萊指出,低薪的主因是經濟低成長導致企業主緊縮成本,另台灣工會較為弱勢也是原因;報告認為,解決低薪問題,長期須調整產業結構,但短中期可透過提供稅負優惠,鼓勵企業替員工加薪。 巴克萊分析,加薪並不會造成雇主太大負擔。主因是台灣企業的成本結構中,前年薪資平均僅占企業營收的四.六%,但各行業比重略有不同;服務業勞工成本較高,例如金融業及餐飲業,但已高度商品化及PC代工業,薪資占營收比重較低。 巴克萊估算,每加薪一%,企業獲利平均將下降○.六五%,「如果新政府提供稅負優惠,對企業獲利的衝擊更小!」 台灣經濟續疲 今年中恐探底 巴克萊指出,台灣內需消費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惡化,經濟疲軟已有一段時間,一般預料今年中可能探底;若再加上政策鼓勵加薪,國內消費最快在下半年就可看到改善。 但國內工商大老包括工總理事長許勝雄、商總理事長賴正鎰、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都曾表示,為了留才,企業都會主動替員工加薪;工總副理事長、豐興鋼鐵董事長林明儒更說過,「八○年代台灣經濟繁榮,根本不用政府鼓勵,企業都會提供很好的薪資福利。」
羅倩宜 2016-01-22
去年接單6年首衰 海外生產比創高

去年接單6年首衰 海外生產比創高

全年衰退4.4% 上個月大減12.3% 〔記者黃佩君、林筑涵/台北報導〕經濟部昨公布外銷訂單統計,去年十二月僅三八八.一億美元,連續第九個月衰退,年減高達十二.三%,創金融海嘯(二○○九年六月)以來單月最大跌幅;去年全年外銷訂單年減四.四%,也是六年來首度衰退;去年海外生產比達五十五.一%,則創下新高紀錄。 馬執政8年來外銷訂單變化 經濟部統計處長林麗貞表示,因前年比較基期高,去年十二月各主要貨品訂單全數衰退,十二月外銷訂單年減達十二.三%;其中除化學品略有回升、年減六.五%外,其他都呈雙位數衰退。原表現不錯的電子產品年減十.一%,精密儀器、基本金屬、機械、塑橡膠分別重摔二十五.七%、二十.七%、二十.三%及十七.八%。 以去年全年表現來看,僅資通信產品訂單出現四.八%的正成長,其餘全數衰退,包括電子產品年減二.六%,是六年來首度衰退;另精密儀器年減十六.三%、基本金屬減十五.四%、塑橡膠也衰退達十三.四%,顯示台灣外銷動能僅靠蘋果等品牌手機新產品挹注。 春燕恐跳過Q1 Q2才有復甦跡象 因外銷訂單慘過預期,出口「春燕」恐會跳過第一季,要到第二季才有復甦跡象。 林麗貞坦言,第一季為電子業傳統淡季,春節工作日數也較少,會抑制資通信等前三大貨品接單;而油、鋼價恐持續探底,也會衝擊到相關傳統產業;第二季因各品牌推出手持新品,預期將慢慢好轉,並帶動電子產品、精密儀器等,「還算可以期待」。 資通信海外生產比92.6%創新高 展望今年一月,林麗貞說,恐還是雙位數衰退,目前對一月預估約為三三○到三五○億美元間,因去年部分手機品牌熱賣時間長,一月訂單達三九○億美元,在比較基期仍高下,預估衰退幅度在十%到十五%間。 外銷訂單衰退,海外生產比卻持續提高。去年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高達五十五.一%,改寫歷年最高,訂單中唯一成長的資通信產品更達九十二.六%新高。馬執政之初,海外生產比約四十七%,近八年來大增近兩成。
黃佩君、林筑涵 2016-01-21
野村︰台今年逐季降息半碼

野村︰台今年逐季降息半碼

中國今年GDP成長剩5.8% 瑞銀證︰中續雙降難挽衰退 〔記者羅倩宜/台北報導〕外資野村證券表示,全球經濟看淡,台灣央行今年可能降息兩碼(一碼為○.二五個百分點);中國今年GDP成長只剩五.八%。瑞銀證券則預測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六.二%,且將再降息、降準,但貨幣寬鬆難以扭轉成長下滑之勢。 金融界對中國經濟看法 另,台北美國商會(AmCham Taipei)昨發布「二○一六商業景氣調查」,僅四成七受訪美企對未來五年台灣景氣感到「樂觀」或「有點樂觀」,較去年高達六成銳減,這也是二○一一年發布報告來最低。另相較中企積極併購台灣企業,未來一年僅四%受訪美企評估併購台企,凸顯中資恐另有目的。 美商會︰逾半對台景氣悲觀 美國商會會長Dan Silver表示,對台灣景氣樂觀度下滑因素很多,除了全球及台灣經濟趨緩,還有台灣能否加入TPP、會否被邊緣化等不確定性。 野村證券認為,今年美、中GDP成長均趨緩,預估美國將從去年的二.四%降至一.九%,中國則從去年的六.八%降至五.八%;受此影響,台灣今年出口將持續下滑,央行恐再降息因應。 野村預估台灣今年每季降息一次,每次半碼,年底基準利率將降至一.一二五%;而新台幣上半年將持續走弱,第二季貶至三十四.二元兌一美元。 中國貨幣政策也將持續寬鬆,但難挽經濟成長減速的頹勢。瑞銀證券認為,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今年還有兩碼的降息空間,存準率調降的空間更大,目前存準率為十七%,但二○○五年之前僅八%。 瑞銀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中國降息、降準等政策,只能防止經濟出現「斷崖式下滑」,但「很難指望政策逆勢而為,把經濟成長減速變成加速,我覺得這個要求太高」。 瑞銀指出,目前中國企業面臨的情勢「非常嚴峻」,主要是需求很弱,產品價格一直下滑,營收和利潤也跟著走低;另一方面,融資利率雖走低,速度卻趕不上產品價格的下滑,因此企業融資成本實質上是增加的,債務及還息負擔非常沉重。
羅倩宜 2016-01-20
桃園航空城泡沫化 土地成交量萎縮95%

桃園航空城泡沫化 土地成交量萎縮95%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桃園航空城土地交易持續探底,業者推測恐有一堆投機客面臨套牢命運。根據官方製作的桃園航空城房地交易透明平台發布去年第3季最新的土地實價揭露件數,竟僅剩40件,不但相較上季衰退近3成,對比2013年第2季高峰期高達742件,買氣更僅剩約5%。 桃園航空城土地交易件數與價格變化 航空城土地單月交易總金額 業者推測恐有一堆投機客套牢桃園航空城,根據官方製作的桃園航空城房地交易透明平台發布去年第3季最新的土地實價揭露件數,竟僅剩40件。(資料照,記者邱奕統攝) 上季買賣數量剩40件 不但土地買氣相較高峰期衰退將近95%,本季土地交易總額約5.48億元,相較上季土地交易總額7.52億元,出現27.13%的衰退幅度。其中該計畫內的農業區土地價格更出現崩跌,去年第3季農地每坪實價均價約5.40萬元,相較上季每坪均價約7.49萬元,價格也出現將近27.90%的跌幅,更相較去年第1季農地每坪最高均價約9.39萬元,價格出現42.49%的跌幅,農地價格崩跌快要5成。 農地價格崩跌近5成 至於本季的農牧用地以及甲、乙種建築用地價格則出現回溫,每坪均價分別為8.04萬、9.76萬元,相較上季大漲22.94%、29.10%,不過,相較土地交易價格高點,本季農牧用地價格則有11.45%的落差;本季甲、乙種建築用地價格則有37.99%的落差。 建地價格回落近38% 信義房屋不動產研究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航空城過去因有開發契機導致土地交易熱,但由於現階段開發進度還不明朗,加上目前房地產市場偏向修正階段,導致整體交易停滯,特別是低單價的農地修正幅度驚人。 根據桃園市地政局最新統計的土地、建物買賣登記移轉量,去年11月土地移轉筆數為42筆、建物棟數為18棟,相較前年單月平均土地移轉筆數動輒超過百筆的水準下,便可看出去年土地下滑趨勢,去年單月移轉土地筆數則縮減到40筆左右。 短期價格難止穩 對於航空城土地價格出現如此大變化,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分析,因前幾年航空城話題性過熱,計畫區內農地價格超漲,在去年九合一大選前便已出現漲多回吐現象,之後更形成交易價量齊跌。 目前更因為買方接手意願偏弱,預期短期內價格暫難止穩。不過,桃園市長鄭文燦上任後仍積極推動航空城計畫,更強調是反黑箱作業,而不是反對航空城。預期中央政權輪替後,中央應會全力奧援桃園市發展航空城,屆時將會帶動航空城內與周邊不動產價格止穩,價量走勢是短空長多。
徐義平 2016-01-19
皮賽克︰ 馬單押中國 搞砸國民黨選情

皮賽克︰ 馬單押中國 搞砸國民黨選情

3大錯誤 降低貿易防線、人民不服、沒備案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財經專欄作家、巴隆週刊亞洲版(Barron’s Asia)執行主編皮賽克(William Pesek)昨在該週刊網站撰文指出,馬英九總統八年來經濟傾中政策犯了三項錯誤,包括降低貿易防線,造成台企與中企間的競爭轉變成跟中國「國家隊」直接打鬥;還有在中國數千枚飛彈威脅下,台灣人民不必然願當中國附庸;最後是除中國以外,馬忽略設計「Plan B」備案,造成這次國民黨選情如此艱辛。 台灣民眾之前上街抗議馬習會,並要求停止貨貿談判。(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他直言,這意味著如果蔡英文勝選、成為台灣首位女元首,將沒有太多的「蜜月期」;在台灣一般民眾多未受惠於馬宣稱那樣大的中國成長利益之際,蔡英文必須儘速行動,分散依賴中國的經濟成長引擎、鼓勵創新和尋求和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皮賽克文章以「台灣的中國賭注搞砸了(Has Taiwan’s China Gamble Gone Wrong)?」為題,開頭就揶揄馬英九自二○○八年上任以來,就過於認真實踐所謂房地產投資三要點「地點、地點、地點」,致力把台灣經濟推近中國,但這個策略正產生驚人的反效果,週六大選外界預期國民黨將遭遇挫敗。 兩岸貿易激增50% 台經濟卻衰退、貧富擴大 文章指出,馬政府和中國簽了超過廿項協議,促使兩岸貿易激增五十%;問題是,台灣去年經濟成長預估僅一%(相對於中國七%左右),同時薪資停滯、貧富差距擴大、企業獲利減少。如此的經濟表現,成為馬英九總統任內最佳代表作。 文章說,馬英九的經濟政策犯了三大錯誤:首先,馬降低貿易防衛,造成台灣企業從與一般中國企業的競爭,轉為和中共黨國支持的全中國大咖競爭;此外,馬忘記台灣是個有制衡制度的民主國家,二千三百萬人民不必然願當中國附庸、被數千枚飛彈對準;最後,馬忽略了設計「Plan B」備案。 中國經濟減緩 馬「只靠中國」政策更加危險 文章指出,中國經濟減緩之際,馬「只靠中國」(China-only)的政策比任何時候都要危險;過去他若把成長引擎分散一點,台灣今天不會走到這一步。 皮賽克還批評,馬英九二○一四年欲倉促強行通過服貿協議,更是巨大失策,不但引發太陽花運動,被迫擱置立法,連去年十一月馬習會都無法達到提振選票的效果,中國鎮壓香港年輕人前年街頭示威,反使台灣年輕世代感到不安,讓他們更傾向台灣獨立。
楊芙宜 2016-01-14
30美元近了!國際油價暴跌5%至12年新低

30美元近了!國際油價暴跌5%至12年新低

國際油價週一重挫,紐約及布蘭特原油期貨雙雙跌破32美元大關,位於近12年低點價位。(路透) 2016-01-12  08:34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國際油價週一重挫,由於中國股市暴跌,引發市場對經濟前景擔憂,紐約及布蘭特原油期貨雙雙跌破32美元大關,皆位於近12年低點價位。 2月NYMEX原油期貨11日下跌1.75美元或5.3%成為每桶31.41美元,刷新12年來新低;2月ICE布蘭特原油11日下跌2美元或6%成為每桶31.55美元,也創下近12年低點價位。 分析師指出,紐約原油跌破32美元為技術性支撐關卡,跌破關係重大。而中國經濟放緩、油價產能持續位於高點,以及美國升息造成美國走強等因素,仍影響油價走弱。 由於美元走強,週一國際金價小幅走跌,2月COMEX黃金期貨11日收盤下跌1.7美元或0.2%成為每盎司1096.2美元。
自由時報 2016-01-12
經濟傾中嚐惡果… 彭博預測 台灣恐進衰退俱樂部

經濟傾中嚐惡果… 彭博預測 台灣恐進衰退俱樂部

連兩季GDP萎縮機率逾五成 〔編譯楊芙宜、記者鄭琪芳/綜合報導〕彭博調查經濟學家預測顯示,去年全球表現最糟糕的經濟體大概無法寄望新年新氣象到來,委內瑞拉為首的經濟十大悲情國家恐將延續去年境況;台灣受到對中國出口大減的衝擊,今年GDP(國內生產毛額)連兩季負成長機率過半,有可能淪落成為「衰退俱樂部」一員。 主計總處進兩年經濟成長率預測 根據統計,台灣去年十二月出口連十一個月下滑,創金融海嘯以來最長衰退紀錄,全年出口年減十.六%,是六年來最差;這也使台灣GDP從去年首季正成長四.○四%,遽降至第三季負成長○.六三%,主計總處預估去年全年GDP成長一.○六%,勉強「保一」。 經濟學家預估今年成長率二% 彭博在去年十至十二月的調查顯示,經濟學家預估台灣今年GDP成長率二%,在全球調查的九十三個經濟體中處於後段班、倒數第廿九,遜於南韓二.九%及香港、新加坡的二.三%,且連兩季GDP萎縮可能性達五十五%,恐陷定義上的「經濟衰退」。 台灣以外,經濟學家預測其他可能進入此「衰退俱樂部」國家還包括:烏克蘭和阿根廷衰退機率皆達六成,俄羅斯六十五%、巴西七十五%。 台灣去年也被列「麻煩十國」 台灣不只衰退榜上有名,去年也被列「麻煩十國」(Troubled Ten)之一,理由是和中國貿易關係緊密,導致貨幣易遭人民幣貶值效應重創。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表示,今年GDP衰退的可能性確實滿大的,因為去年第一季GDP在內需支撐下還不錯;但今年第一季出口將持續衰退,要靠年終獎金帶動消費又不太可能,在基期高的情況下,GDP可能負成長。 邱俊榮指出,全球景氣趨緩,尤其今年中國經濟下行速度將是全世界最糟糕,因此跟中國連結愈深的國家,受害就愈大;台灣對中國依賴度太高,受到的衝擊當然比較大。另外,近來貨幣競貶非常嚴重,但此舉是「飲鴆止渴」,靠貨幣貶值因應需求減少,廠商還是維持生產,結果是增加庫存,問題根本沒有解決。 在彭博調查中,全球兩大經濟體美國、中國今年GDP成長率預估分別為二.五%、六.五%,衰退機率各達十五%、十二%;歐元區估成長一.七%,衰退機率十五%;表現最佳的是印度,成長率估達七.四%,且被認為沒衰退可能。
楊芙宜、鄭琪芳 2016-01-12
賜死熔斷、國家隊護盤 中股匯止跌

賜死熔斷、國家隊護盤 中股匯止跌

〔編譯方琬庭/綜合報導〕中國人民銀行本週一連促貶匯價,引爆中股大跌,人行昨首度調高人民幣中間價○‧○二%、至六‧五六三六元,終止連八天貶勢;另在中國證監會「賜死」才上路四天的熔斷新制,市場猜測「國家隊」又出手護盤下,上證綜合指數終場收漲一‧九七%,但今年來總計仍重挫一成。 熔斷祖師爺︰中股應放寬門檻 中國證監會昨緊急宣布取消熔斷新制,避免恐慌性賣壓,且傳證監會主席肖鋼週末將引咎辭職;彭博引述消息人士稱,中國國家隊本週至少兩度進場,昨更增持金融藍籌股,激勵股市走高,滬深三百指數收盤大漲二‧○四%,單週跌幅縮小到九‧九%。 美股熔斷機制創始人、前美國財長布雷迪(Nicholas Brady)指出,美股雖在經濟大蕭條的一九八七年十月及二○○八年金融海嘯期間,曾單日大跌七%,但中國股巿過去一年來,就已七度出現七%以上跌幅,中國應放寬熔斷門檻,否則觸發熔斷的閥值過低,非但不能緩和股市波動,還會引發市場恐慌。 外媒分析,中國面臨熔斷不確定性、外匯存底下滑、大股東售股禁令解除、通縮及人民幣貶值等五大風險,恐進一步造成股市重挫;安聯集團顧問伊爾艾朗表示,中國熔斷機制缺乏完整配套措施,預期取消熔斷後,中股將暴漲暴跌。 外資唱衰 人民幣還要貶 此外,人民幣去年兌美元貶值四‧四%,但本週貶幅已衝上一‧五%。根據路透報導,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為舒緩市場焦慮,擬下令限制銀行本月購買美元額度,防止資金外流;中國媒體指出,市場預期人民幣今年續貶,部分銀行業者甚至以外幣不足為由,避免投資人拋售人民幣。 摩根大通將年底人民幣匯價由初估的六‧七元下調至六‧九元;瑞銀預測,人民幣兌美元今年恐續貶四到五%;麥格理集團則估年底前貶幅將擴大至八%。
方琬庭 2016-01-09
慘!12月出口年減13.9% 全年衰退10.6%

慘!12月出口年減13.9% 全年衰退10.6%

2016-01-08  16:12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財政部下午公布12月出口220.6億美元,年減13.9%,連續11個月衰退,且連續7個月2位數衰退。12月進口則是178.9億美元,年減15.6%。 財政部下午公布12月出口220.6億美元,年減13.9%,連續11個月衰退,且連續7個月2位數衰退。(資料照,記者王孟倫攝) 財政部統計處長葉滿足表示,出口持續疲弱不振。(記者鄭棋芳攝) 財政部統計處長葉滿足表示,出口持續疲弱不振,主要是全球景氣成長動能微弱,農工原料價格低檔盤跌,半導體廠商持續去化庫存,加上中國產能過剩及紅色供應鏈排擠效應。 累計去年全年出口2804.8億美元,較前年大減10.6%,為近6年來最差,亦即金融海嘯以來最糟表現;去年全年進口則是2289.2億美元,較前年減少16.5%。進、出口相抵,由於進口減幅大於出口,去年貿易出超515.6億美元,增加118.9億美元。
鄭琪芳 2016-01-08
台股摜破十年線 收盤跌138點

台股摜破十年線 收盤跌138點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受到北韓核爆成功、國際原油價格跌跌不休與蘋果手機i6s將減產等負面消息影響,美股重挫使得亞股早盤開盤後一片綠油油,陸股更是開盤15分鐘就啟動「熔斷機制」,創下時間最短的新紀錄,而台股早盤同樣開低走低,大跌百點摜破10年線,終場重挫138.33點、以7852.06點作收,成交量為1167.74億元。 台股早盤同樣開低走低,大跌百點摜破10年線,終場重挫138.33點、以7852.06點作收,成交量為1167.74億元。(資料照,記者王孟倫攝) 台股開盤後不僅跌破7900點關卡,更跌破10年線7882點。法人認為,2016年新春開盤至今,僅4個交易日但指數卻直直落,陸股更有兩日啟動「熔斷機制」,雖然長線不看壞,但短線來說只能建議投資人保守為宜。 台股今日仍由大型權值股領跌,包括台積電、鴻海、大立光、聯發科、國泰金及富邦金等跌幅都不輕,再加上蘋概股持續破底,股王大立光跌破1900元關卡、可成開盤後也跌停來到226元,市場信心脆弱,而國際油價走低,使得塑化股頻頻探底,台塑四寶中僅台化(1326)小幅翻紅,但台塑、台塑化仍持續低迷。 台新投信投資長莊明書表示,人民幣持續走貶成為現階段市場風險高度因子,急貶造成金融市場動盪再度提升風險意識,也意味新興市場貨幣、亞洲貨幣有跟貶壓力,引發資本加速外流,而熱錢拋售亞洲資產將引發外資撤離風險性資產壓力,恐不利金融穩定。 法人則建議,雖然官股連續3日買超,但大型權值股仍持續重挫,顯示多頭格局已遭破壞,而本週又是去年12月營收公布的高峰,指數壓力不輕,估計本周台股都會維持弱勢格局,投資人操作上宜重視持股水位。
張慧雯 2016-01-08
「熔斷」釀股災 中國急喊卡

「熔斷」釀股災 中國急喊卡

中股崩跌 4天2度啟動熔斷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中國人民銀行昨再度大降人民幣中間價、促貶匯價後,掀起投資人恐慌及股票拋售潮,造成股市狂瀉不止,接連觸發跌五%、七%的「熔斷」暫停交易機制,開盤不到半小時就提早收盤,全部交易時間僅十三分鐘,創廿五年來最短交易的歷史紀錄。 中國股市昨一開盤就暴跌,再度觸發暫停交易的熔斷機制,結果開盤後不到半個小時就提早收盤;中股熔斷機制今年上路以來,不過才四個交易日,已經二度觸發熔斷而停市。(路透) 為了遏止中股崩跌情勢,中國證監會昨先宣布,上市公司大股東三個月內出售股份總數不得超過股份總數一%,自九日起實施;昨深夜十點半,上海等三大交易所再宣布,今(八)日起暫停實施指數熔斷機制。 中國股匯動盪恐慌情緒蔓延至全球市場,引發歐美亞股、新興貨幣、原油和金屬等資產賣壓。美股道瓊指數開盤重挫超過三百點、史坦普指數慘摔一.八%;但隨著中國證監會宣布暫停熔斷機制後,到台灣時間昨晚十一時三十分,跌幅已縮小。德股DAX指數一度跌深二.四%,為去年十月以來首次跌破一萬點;英、法股跌幅介於一.四%至一.七%。 中國股匯動盪 帶衰全球市場 亞股昨全面收黑,香港恆生指數重挫三.一%,日本、澳洲、新加坡、泰國到印度股市跌幅都逾二%,台股也跌深一.七%。布蘭特、西德州油價跌深至每桶卅二美元左右,原油朝向十二年低點、瀕跌破卅美元整數關卡。 知名投資人索羅斯警告,中國經濟仍在找尋新的成長模式,但成長趨緩及人民幣貶勢正把問題轉移到世界其他地區,破壞全球金融穩定,恐造成全球面臨和二○○八年金融海嘯相似的危機局勢。 A股交易僅13分鐘 史上最短 中股指標滬深三百指數於昨上午九點四十二分的跌幅已逾五%,依「熔斷」規定暫停交易十五分鐘,不料恢復交易後,賣壓更重,該指數跌幅迅速擴大至七.二一%,九點五十八分再度實施「熔斷」,暫停交易至收盤。這使A股昨實際交易僅十三分鐘、開市不到半個鐘頭,基準上海綜合指數、深圳成分股指數分別收跌逾七%、八.二%。 中國股民 人均慘賠53萬台幣 新年以降,中國A股啟動「熔斷」新規,但才四個交易日就二度觸發熔斷機制,股市呈現崩跌態勢。根據統計,A股兩個交易日熔斷四次,合計只交易了一五五分鐘,市值蒸發六.六兆人民幣,每位中國股民平均慘賠十.五三萬人民幣(約五十三萬台幣)。 另中國人行把人民幣中間價大降至近五年低點後,也帶動新興市場貨幣跟著大貶,盧布兌美元貶至空前低點,韓元、台幣也下貶。人行上月外匯存底大減一○七九億美元,創單月最大降幅紀錄,凸顯人民幣貶值引發資金嚴重外流,《華爾街日報》直指人行已失去人民幣匯率的掌控。
楊芙宜 2016-01-08
北韓搗彈、油價暴跌 道瓊重摔跌破17000點

北韓搗彈、油價暴跌 道瓊重摔跌破17000點

多重利空籠罩,週三美國股市大幅收低。(路透) 2016-01-07  06:3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北韓6日宣稱成功試爆微型氫彈,國際油價再度重挫,及憂心中國經濟前景等多重利空籠罩下,週三美國股市大幅收低,道瓊工業指數終場大跌252點,跌破17000點關卡,標準普爾500指數也跌破2000點大關。 綜合外電報導,6日上午北韓東北部發生地震,北韓中央電視台宣稱,成功進行氫彈試驗,引發全球市場緊張。此外,油價暴跌也令市場承受相當大壓力。紐約商品交易所1月交割的西德州中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美元或5.6%,每桶收在33.97美元,2月交割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19美元或6%,每桶收在34.23美元,均為2004年來低點。美股各主要指數在多重影響下,全面收低。 道瓊工業指數下跌252.15點,來到16906.51點,跌幅1.47%。 那斯達克指數下跌55.66點,來到4835.766點,跌幅1.14%。 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26.45點,來到1990.26點,跌幅1.31%。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18.27點,來到631.20點,跌幅2.81%。
自由時報 2016-01-07
中國國家隊進場 祭三招護盤

中國國家隊進場 祭三招護盤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中國股市新年首個交易日市值蒸發五九○○億美元後,昨傳出中國國家隊再度進場護盤,包括政府資金買進績優股、上市公司大股東售股禁令本週到期後擬持續實施,加上中國人行向市場注資一三○○億人民幣,促使上證綜指終場跌幅縮小、滬深三百指數翻紅收漲。 中國股市新年首日開盤暴跌,傳中國國家隊昨天進場護盤,上證綜指終場跌幅縮小、滬深三百指數翻紅收漲。(美聯社) 中國股市週一實施熔斷新制首日,滬深三百指數就連續觸及崩跌五%及七%熔斷點,引發股市暫停交易至收盤。彭博報導,中國政府週二上午據稱進場護盤,買進銀行、鋼鐵等A股,試圖遏制有史以來最慘的新年開盤跌勢。但上證綜指終場仍收黑○.三%、深證成指下跌一.四%。引發週一中股熔斷(暫停交易)機制的滬深三百指數昨大跌逾二%後,最後收漲○.三%。 德銀看衰熔斷機制 波動更大 外資銀行也不看好熔斷機制緩和中股震盪的作用。高盛表示,中國股市交易以散戶為主,熔斷機制不會顯著降低市場波動;花旗認為此機制過於保守;德意志銀行報告則分析,熔斷機制實際上降低市場流動性,反而會「放大波動率」。 中國證監會週二罕見由發言人鄧舸在股市開盤前發表聲明,稱熔斷機制發揮穩定股市的重要作用,將繼續改善此機制,尋求舒緩市場相關擔憂。該會還要求證交所口頭通知上市公司,去年夏季股災頒布的六個月大股東賣股禁令,在一月八日到期後仍有效,持股逾五%的大股東不得減持,直到新規公布為止;上市公司也被鼓勵公告願暫停此類售股。 中國人行昨以逆回購(附賣回交易)操作向金融體系挹注短期流動性一三○○億人民幣,創去年九月以來最大注資規模。此外,匯市交易員也指出,中國人行進場干預,支持人民幣匯價。 中國官方干預措施雖有助舒緩股市賣壓,卻賠掉政府信譽。上海精熙投資管理公司投資長王征表示,官方資金短期內或可支撐股市,長期而言市場必須靠本身力量支持,不能總是依賴「國家隊」。
楊芙宜 2016-01-06
創史上最慘新年開盤日 中股暴跌7%提前收盤

創史上最慘新年開盤日 中股暴跌7%提前收盤

中國股市重挫,二度觸發了今天上路首日的熔斷機制,導致中國股市提前收盤。(路透) 2016-01-04  13:5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亞洲股市今天重挫,其中又以中國股市跌勢最慘,午盤滬深300指數大跌5%,二度觸發今天上路首日的熔斷機制,導致中股盤中暫停交易、提前收盤,最終上證指數暴跌6.8%,深成指重挫8%。 中國股市今天重挫,由於滬深300指數盤中大跌5%,啟動了第一天上路的熔斷機制,在13時13分左右開始第一次暫停交易15分鐘。 但在恢復交易後跌勢不止,滬深300指數跌幅擴大至7%,再度觸發熔斷機制,導致中國股市全日暫停交易、提前收盤。最後上證指數跌幅也達6.8%,深成指更重挫千點,跌幅高達8%。
自由時報 2016-01-04
觀光客破千萬無用 旅行收支連3季逆差

觀光客破千萬無用 旅行收支連3季逆差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二○一五年台灣觀光客突破一千萬人大關,創下歷史新高,成為馬政府大肆吹捧的政績;但諷刺的是,我國旅行收支卻連續三季出現逆差,為五年來最糟表現。 近2年台灣旅行收支 根據中央銀行統計,二○一五年前三季旅行收支逆差金額分別為○.七六億美元、七.○八億美元、四.七八億美元,合計為十二.六二億美元(逾新台幣四○○億元);旅行收支連三季逆差,創五年來最長紀錄,其中第二季逆差七.○八億美元,更改寫二○○八年第四季全球金融海嘯以來新高。 雖然來台觀光客創新高,但旅行收支逆差卻擴大,主要是中國觀光客來台大幅成長,但高消費的日本客減少所致,代表馬政府與中國高度連結的惡果正持續發酵。 中客大增 高消費日客減少 以去年第三季為例,雖然觀光客持續成長,旅行收入卻僅三十五.五八億美元,較前年同期減少○.八億美元,很大原因來自中國客年增六.七八%,日本客卻年減一.○二%,導致每位旅客每日平均消費額持續下滑,拖累旅行收入成長動能。 交通部觀光局統計,二○一四年來台旅客平均每人每日消費降至二二一.七六美元,年減逾一%;其中,消費最高的族群就是日本客,每人每日消費金額為二四三.三三美元,比平均高出超過二十美元,顯示日本客對台灣旅行收入貢獻極為重要。 不過,馬政府高度傾中,不僅讓台灣嘗到中國紅色供應鏈苦果,觀光政策全仰賴中國客,也無助旅行收支成長,未來幾季持續逆差機率甚至會大增;這種「重量不重質」的觀光政策,就算觀光客人數衝再高,也無助台灣實體經濟。 中資、港資一條龍 國內業者白忙一場 另外,中國客大幅成長,除了很難彌補日本客減少來台的損失,中資、港資「一條龍」的經營模式,也讓國內業者白忙一場,陷入「只見人潮、不見錢潮」的困境,還連帶影響國人生活品質,同時排擠國人旅遊的權利。
盧冠誠 2016-01-03
建築貸款餘額 創23個月新低

建築貸款餘額 創23個月新低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中央銀行昨公布十一月購置住宅貸款(房貸)餘額為六兆○二七七億餘元,續創歷史新高,年增率也擴大至三.二%,為近六個月新高;但建築貸款(土建融資)餘額降至一兆六四六三億餘元,年增率下滑至一.九七%,為近二十三個月新低,國內不動產市場呈現「上冷下溫」的情況。 房市不景氣,11月建築貸款餘額續降,年增率已連續6個月下滑,降至2%以下。(資料照) 上冷下溫 房貸餘額突破6兆 根據央行統計,十一月購買住宅貸款餘額為六兆○二七七億餘元,正式突破六兆元大關,並較十月增加二九五億元,年增率為三.二%。央行官員表示,第四季是傳統交屋旺季,新成屋完工交屋轉入分戶貸款,加上「房地合一」稅制明年上路,不少人趕在年底前成交,因此推升房貸餘額持續成長,預料十二月仍將延續增溫趨勢。 銀行房貸主管也表示,第四季原本就是傳統購屋、交屋旺季,買賣雙方會儘快完成過戶,以便在農曆年前裝潢、入住;加上房地合一稅制即將實施,不少人趕在年底前買房,以搭上舊制的末班車;此外,央行降息帶動房貸利率調降,對房市買氣也有一定激勵作用,因此房貸餘額持續增加。 不過,十一月建築貸款餘額續降至一兆六四六三億餘元,較十月減少四十六億元,且年增率已連續六個月下滑,降至二%以下,為二○一四年一月以來新低。 景氣趨緩 建商推案轉保守觀望 央行官員認為,由於房市景氣趨緩,加上房地合一稅制即將上路、公告地價及公告現值大幅調整等,使得建商推案轉為保守觀望,因此降低對土建融資的需求;此外,新成屋完工交屋,使得土建融資轉入分戶貸款,也是建築貸款餘額減少的原因之一。
鄭琪芳 2015-12-26
我21家太陽能廠 歐盟豁免反規避稅

我21家太陽能廠 歐盟豁免反規避稅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好險沒遭中國拖累!歐盟對台灣業者的太陽能反規避案調查近日初步裁定,我國廿一家廠商是真正太陽能生產商,可豁免歐盟反規避稅,但另有七家業者因已停產、無產製能力或未回覆,可能被重課反規避稅高達六十四.九%。 歐盟初裁我廿一家太陽能廠,可豁免反規避稅,免遭中國拖累。(路透) 今年五月,歐盟太陽能板製造商協會EU ProSun向歐盟執委會提出控訴,中國太陽能廠商涉嫌透過台灣和馬來西亞廠商,將中國太陽能產品違規轉運至歐盟,以規避歐洲對中國進口產品的數量限制、或課徵的反傾銷稅及平衡稅。隨後,歐盟執委會於五月廿九日宣布對台、馬太陽能產品啟動反規避調查。 歐盟十、十一月來台實地訪查相關廠商後,本月廿二日發出「一般揭露文件」(General Disclosure Document),初步認定台灣廿一家廠商為真正太陽能生產商,可豁免反規避稅,其餘七家未豁免廠商及未填答歐盟問卷之廠商,面臨被歐盟課徵六十四.九%反規避稅。 經濟部表示,歐盟啟動本案調查以來,相關部會積極採行各項強化措施,包括要求自由貿易港區事業出口太陽能等產品需申請輸出許可、申請原產地證明書時應填寫貨櫃號碼、加強太陽能產品出口之通關查驗、從嚴處分違規廠商等。 經濟部說,歐盟文件為對原告及被調查業者揭露初步調查結果,相關各界若有意見,須於明年一月六日前送交歐盟執委會,以供考量是否採納;歐盟預計明年二月底前公告終判結果。 EU ProSun主席、德國太陽能世界集團(SolarWorld)公司副總裁尼奇克先前指出,約有三十%中國輸歐太陽能板屬於此類違規轉運情形,以不公平低價傾銷歐洲市場。
楊芙宜 2015-12-24
景氣冷吱吱 工業生產連七黑

景氣冷吱吱 工業生產連七黑

全年 恐見近四年來首度衰退 〔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經濟部統計處昨公布十一月份工業生產指數,僅一○二.○九,較去年同期減少四.九四%,是連續第七個月衰退。統計處坦言,雖然十二月份製造業生產有望回升,但預估全年工業生產恐將出現近四年來首度衰退。 近1年工業生產年增率走勢 十一月份工業生產指數月減三.三七%,其中製造業月減二.七四%;相較去年同期,工業生產減少四.九四%,其中製造業減少五.○三%,礦業及土石採取業減少一.四四%,電力及燃氣供應業減少十三.二二%,用水供應業減少二.○二%,建築工程業增加十七.七%;累積前十一月,工業生產年減一.二三%。 十一月份製造業生產指數僅一○二.一,年減五.○三%,除化學材料業因比較基數較低,年增二.九一%外,電子零組件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都因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疲弱而減產。另鋼鐵、機械持續出現兩位數衰退,國產汽車因受到進口車市占提高等影響,也出現減產情況。 統計處表示,因半導體庫存逐漸去化及進入農曆春節前備貨旺季等挹注生產動能,預期十二月份製造業生產可望止跌回升;但因下半年製造生產續冷,全年製造業生產恐衰退;全年工業生產指數也難回正,出現近四年來首度衰退。 經濟部昨也公布十一月份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統計,批發業營業額為七九五二億元,年減四.五%;十一月份零售業營業額三四八九億元,年增二.五%。還是出現末端消費成長,但機械器具、建材等上游批發業因出口衰退影響,持續低迷景況。
高嘉和 2015-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