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資訊

史上最長衰退!4月外銷訂單連13黑

史上最長衰退!4月外銷訂單連13黑

2016-05-20  16:32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經濟部今公布4月外銷訂單為破紀錄的連13個月衰退,較金融海嘯衰退時間更長,減幅也超出之前預期的5%,達11.1%的雙位數衰退,官員坦言「較預期差很多」,主因高階手機動能不如預期,資通訊產品訂單衰退超一成。 經濟部今天公布4月外銷訂單連12個月衰退, 近一年外銷訂單表現。(記者黃佩君攝) 經濟部公布4月接單金額311.6億美元,年減11.1%,以新台幣計算年減7.4%,呈現接單連13黑,打破金融海嘯時的連12個月衰退,刷新史上最長衰退紀錄。 經濟部統計處長林麗貞表示,4月外銷訂單不如預期,主因資通信產品年減高達一成,高階智慧型手機銷售動能不佳,且逢新舊產品交替期,導致接單減少。此外電子產品也因通信產品需求減緩,拖累晶圓代工、DRAM等產業鏈,年減9.8%。 而以面板為主的精密儀器也持續重挫,訂單年減達26.4%,為各主要接單貨品中衰退幅度最大者。但傳統貨品接單雖仍衰退卻有部分起色,包括4月油價止跌反彈,塑橡膠、化學品接單衰退雖仍達17.6%、6%,但減幅已有縮小情況;基本金屬也因鋼價走揚,減幅縮小至10.7%。 對4月訂單不如預期,林麗貞坦言「一下子是掉蠻多的」,而5月訂單可轉正的樂觀預期也恐轉彎。林麗貞表示,目前情況需重新估算,五月份接單轉正難度將比較大,轉正會延到什麼時候「要持續觀察」。她也強調整個經濟情勢變化很快,「3月訂單表現得還不錯,但4月就掉比較多,我們要持續觀察」。 展望未來,林麗貞表示全球景氣動能還是不足,國際需求仍減少,而高階智慧型手機銷售不佳、平板電腦需求減少等都會造成資通訊產品接單不利。但未來仍有樂觀因素,包括中低階智慧手機仍持續成長,加上互聯網、大數據等有助晶圓代工、封測手機晶片等電子產品訂單增加,而因油鋼價慢慢回溫,傳統貨品接單相對止跌回升,預期可逐漸恢復平穩。
黃佩君 2016-05-20
蔡英文未談92共識 台股漲幅擴大

蔡英文未談92共識 台股漲幅擴大

蔡英文發表就職演説,針對最敏感的兩岸議題,她未提及92共識,只談「1992年會談後,兩岸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尊重這個歷史事實。」(記者王藝菘攝) 2016-05-20  11:54 〔記者羅倩宜/台北報導〕新任總統蔡英文發表就職演説,針對最敏感的兩岸議題,她未提及92共識,只談「1992年會談後...兩岸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尊重這個歷史事實。」這個論點在11點30分發表後,台股攻高向上,漲幅擴大到70點,報8166點。 蔡英文總統11點30分在演説最後強調,尊重1992年兩岸會談後累積的政治事實,並以「兩會會談及求同存異」、「台灣現行憲政體制」、「兩岸過去20多年來協商和交流互動的成果」「台灣民主原則及普遍民意」等幾項來定義她所謂的「歷史事實」,呼籲對岸也予以尊重。小英同時強調將做和平的積極溝通者,與「相關各方」建立常態緊密溝通,並未特別提及中國。 分析師認為,新政府表達的立場是平穩、中性,不挑釁也未矮化台灣立場,對於台股有穩定軍心的作用。小英演説期間,買盤敲進中鋼(2002)、矽品(2325)、漢微科(3658)等個股,兩岸中概股也穩在盤上,未有下跌,輪胎廠正新(2015)午盤小漲0.9元,報66.9元。「若照目前盤勢發展,此次520台股將可打過去大跌的魔咒。」
羅倩宜 2016-05-20
《台股青紅燈》馬英九民調公司

《台股青紅燈》馬英九民調公司

  猜猜看!馬總統卸任倒數前,哪個部會最忙?是國發會!在馬下台倒數百日,傳奉總統府指示,國發會猛做馬意民調,被視為是「財經小內閣」的國發會,淪為幫即將卸任的總統擦脂抹粉,不知是不務正業、還是提前「懷念」起馬英九! 研考會在前年初併入國發會,也將相關職掌業務納入。國發會去年一整年相關民調次數是掛零,前年及大前年也不過進行4次及3次民調,但隨著馬下台倒數,今年起格外認真,5個月來已進行8次民調,光是馬的倒數百日內,就進行5次民調,次數之多與密集,恐讓民眾會誤以為國發會是不是「馬英九民調公司」。 相較過去民調多是針對彈性放假、核四公投、奢侈稅開徵、女性工作地位或美牛進口等公眾議題,今年以來國發會發布民調,可說是馬意沖天,與民眾真實感受是天差地遠。 其中「民眾對馬總統8年施政成果的看法」,13項施政的滿意度竟全數超過不滿意度,難怪藍委轉述馬談話,稱馬自豪說「民眾會懷念我」;但從問卷內容來看,都是正面陳述且佐以各圖表或數字等,來引導民眾作答,如此民調,難怪只有馬會自嗨! 還有6成2民眾認為馬有必要巡視太平島、7成8民眾支持派艦到沖之鳥礁護漁;5成5民眾贊成命名「經國廳」等,幾全是馬意識的強烈指導。與其讓馬團隊浪費公帑幫自己化妝,那還不如快點下台,相見不如懷念的好!(費特曼)
費特曼 2016-05-19
台灣消費刷手機 普及率僅0.01%

台灣消費刷手機 普及率僅0.01%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在各項電子支付工具中,行動支付(手機、平板電腦)最受矚目,但根據統計,我國行動支付累計交易金額僅八.七億元,佔我國每年消費支出比重僅約○.○一%;金管會強調,我國信用卡每年刷卡達兩兆元,未來可與行動支付「相輔相成」,擴大非現金交易比重。 主要國家、地區電子支付普及率 年刷卡金額2兆 刷手機僅1300萬 在國內,手機早已能「嗶一下」消費,問題是行動支付仍不普遍,其中,高達二十二家金融機構經營的NFC手機信用卡(採用OTA模式),交易金額僅一千三百多萬,顯示民眾目前接受度並不高,行動支付成長仍牛步化。 金管會銀行局長詹庭禎表示,目前電子支付、非現金交易佔最大宗的仍是信用卡,從擴大普及率來看,信用卡也同樣扮演「關鍵角色」,提供良好基礎,預估未來還有很大空間。 智慧手機可綁多卡 比重將增加 「支付習慣改變, 需要時間!」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呂蕙容說,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化,加上行動支付可綁入不同張的信用卡,比起傳統一張張實體信用卡還要方便,預期比重會慢慢增加。 對於電子支付發展前景,詹庭禎指出,每個國家因國情不同,電子支付有不同程度發展,像國內到處有ATM,現金使用很方便,但不能因此就說台灣是落後的;像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電子支付比重都比我國還低。 但詹庭禎強調,電子支付有其推廣與發展必要性,不僅安全性比現金支付高,還可減少現鈔處理成本及提高金融透明度等優點。
王孟倫 2016-05-16
亞泥中國踢鐵板 財報認賠71億

亞泥中國踢鐵板 財報認賠71億

2016-05-15  08:2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亞洲水泥前進中國踢鐵板,曾經在去年宣布收購中國山水水泥,但該公司出現高達66.9億元人民幣虧損,雙方已決定停止收購合約,不過,據即將在明天公告的財報中,亞泥提列了71億元資產減損,由股東承接這項損失。 亞泥第一季財報提列投資中國失利 71億元。(圖為遠東集團也是亞泥董事長徐旭東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自由時報》報導,亞泥和中國建材自可能收購要約發出後,山水水泥去年出現高達67億元人民幣的虧損,而且被獨立核數師發現,山水水泥2015年年報中的財報數字有「重大不確定性」,且海外債券中還有未償5.29億美元、中國境內超短融交叉違約額據報達72億人民幣,另有60億人民幣的銀行貸款,這些盲點數據,讓亞泥決定中止收購山水水泥。 但是,《工商時報》報導,亞泥早就啟動對山水水泥的股票收購,但山水水泥在香港至105年3月31日止,仍是停牌狀態,以停牌當天的股價每股HK1.8元計算,亞泥將在5月 16日公告第一季財報,減損約新台幣71億元。
自由時報 2016-05-15
入會一個月 阿里巴巴 被國際反仿聯盟停籍

入會一個月 阿里巴巴 被國際反仿聯盟停籍

電商鉅子假貨猖獗 會員反彈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中國電商鉅子阿里巴巴加入「國際反仿冒聯盟(IACC)」僅一個月,會員資格已被暫停,原因除了其他會員強烈反彈、醞釀集體出走之外,聯盟主席被揭發持有阿里巴巴股份、且和阿里巴巴主管關係匪淺,未告知董事會此「利益衝突」就允許其入會。 阿里巴巴加入「國際反仿冒聯盟」僅一個月,就被暫停會員資格。該聯盟會員強烈反對此中國最大電商入會,主因其網路商城山寨品橫行、打假不力。(美聯社) 事實上,由於不滿假貨猖獗的電商阿里巴巴加入,已有Gucci美國公司、Michael Kors、Tiffany等品牌退出IACC。總部在美國華府的IACC為擁有超過二五○個會員的非營利組織,致力打擊仿冒和盜版,常遊說美國官員和在國會作證。四月時,該聯盟建立新成員類別「一般會員」,讓正設法擺脫旗下網站假貨橫行印象的阿里巴巴得以入會。 不願同流合污 知名品牌出走 不過,IACC董事會十三日致函會員表示,未被告知主席巴切西和阿里巴巴有利益衝突一事,因該機構的「公司治理程序薄弱」,已聘請獨立公司檢討相關政策,並採取各項新措施;由於會員對阿里巴巴入會的顧慮,IACC正暫停新會員類別,以便「進一步討論和考慮」。 而且依新類別入會的兩家電子商務業者Wish.com和The RealReal也受波及,被暫停IACC會員資格。IACC會員原本僅限於品牌、律師事務所、社團組織、調查人員、產品安全專家、政府機構和大學,在阿里巴巴入會後,才開始接受中間商申請成為「一般會員」。 主席被踢爆 持阿里巴巴股票 美聯社最先踢爆,IACC主席巴切西持有阿里巴巴股票、和阿里巴巴主管關係匪淺,巴切西還內舉不避親,找家人來協助聯盟運作。IACC董事十一日收到會員匿名抗議信,指出阿里巴巴入會、巴切西和阿里巴巴副總裁巴希爾往來密切等多項擔憂,揚言若不撤銷阿里巴巴會籍,將掀起其他會員大規模出走潮。 報導指出,巴切西自阿里巴巴二○一四年上市以來,一直持有其股票;巴希爾二○一一、一三年分別在蘋果公司、ICE基金會聘用巴切西兩個兒子;而二○一二年起,ICE基金會每年都獲得IACC撥款一萬美元。 另外,放空大師查諾斯在拉斯維加斯SALT避險基金研討會上表示,即使以中國標準來看,阿里巴巴財務報表都相當可疑,許多部分缺乏透明,且有「爆炸性」資本支出,公司是否真正獲利,令人質疑。
楊芙宜 2016-05-15
谷歌再砸390億 彰濱建2研發中心

谷歌再砸390億 彰濱建2研發中心

美國之外 台灣將成最大營運基地 〔記者歐祥義、李靚慧/台北報導〕谷歌(Google)在台灣的投資非但沒有喊停,甚至還著手擴大投資規模!除第一階段第三期擴廠工程將於年底完工外,第二階段總金額十二億美元(約三九○億台幣)的投資已悄悄展開,將在彰化縣彰濱工業區興建佔地卅二公頃的Chrome及Nest研發中心,投資手筆比已營運的第一階段大一倍,完成後台灣將是谷歌在美國之外,全球最大營運基地。 Google資料中心的休閒區牆壁上充滿台灣味的塗鴉。(資料照,記者陳炳宏攝) 谷歌第二階段投資計畫已購進彰濱工業區土地,預計最快二○一七年就可動工。如果一切順利,據透露,谷歌還要在台灣進行第三階段投資,建廠地點將於彰濱及台南科技工業區兩地擇一。 近日中部地區傳出谷歌在台投資恐受阻的不實傳言,谷歌為此特別發出正式聲明,強調「我們於台灣擴建資料中心的計畫未曾改變」。事實上,為避免引起政治上不必要的困擾,谷歌的第二階段投資計畫相當低調,經濟部與相關局處也三緘其口;據了解,谷歌近期已在台北招聘一百多位新進員工,並成立Chrome及Nest研發中心,待第二階段投資計畫完成後,將全數移師彰濱工業區。 加碼第二階段投資 預計2017年動工 谷歌在二○一二年宣布在台灣投資興建亞洲最大的資料處理中心,二○一三年陸續完工投入營運,最後一棟工廠將於今年底落成;由於台灣電子產業發達,具有供應資料中心如伺服器、儲存、節能技術等主要設備的完整產業鏈,加上腹地比香港、新加坡等地足夠,是谷歌決定在台大規模投資關鍵。 谷歌第一階段台灣資料中心所需的大量伺服器,七十%都是由台灣的廣達等電子廠製造供應,每年在台採購金額超過數百億元。第二階段擴大興建Chrome及Nest研發中心,對國內伺服器等相關廠商將帶來可觀效益。 據指出,谷歌第二階段投資規劃用電量三十萬瓩,每天需水一萬二千噸,用電部份經台電確認沒有問題,用水則是由自來水公司興建中的福馬圳供應,該水圳二○一八年完工後,每日可供水五萬噸,谷歌未來若進行第三階段投資,用水也無虞。 谷歌的台灣資料中心使用非常特別的「熱能儲存系統」,此系統在晚上溫度較低和電力較充裕的情況下,可有效冷卻大量的水,並使用隔離的大型容器儲存以維持溫度,在日間、尤其是夏天溫度升高和發電成本較高時,資料中心會循環使用事前已儲存的冷卻用水。這種台灣特有的設計,讓谷歌台灣資料中心比一般的資料中心節省五十%的電力,而且可以循環使用節省冷卻用水,也不需排放廢水。
歐祥義、李靚慧 2016-05-11
殭屍經濟 出口連15黑破紀錄

殭屍經濟 出口連15黑破紀錄

超越金融海嘯最長衰退 〔記者吳佳蓉/台北報導〕財政部今將公布四月進出口統計,部長張盛和透露,四月出口仍是負成長,確定「連十五黑」,超越金融海嘯時期最長衰退紀錄;惟衰退幅度已收斂至個位數,終結連續十個月雙位數負成長。 近一年出口統計 四月衰退已減至個位數 張盛和表示,四月全月出口值,與去年同期相比,衰退幅度已縮減至個位數,表現較先前好轉,也符合國發會等預測機構認為出口第三季可望好轉的展望;希望出口能繼續穩定復甦,不要再出現其他變數。 學者:情勢仍相當嚴峻 對於四月出口衰退幅度收斂,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表示,並不令人意外,深入了解就知道,這是因為先前長期沒賣出的庫存,終於消化完畢、開始補貨,特別是電子製造業;但是否代表出口真的已經轉好,仍有待觀察。 邱俊榮直言,雖然出口衰退由雙位數縮減為個位數,但不能太樂觀看待,別忘記我國出口已「連十五黑」,代表去年同期就在負成長,今年是「在衰退上繼續衰退」。加上國際需求尚未回升,市場負利率氛圍蔓延,「殭屍經濟」成形,展望未來,出口情勢仍相當嚴峻。 他建議,國內應儘快提升貿易條件、出口結構及產品質量,發展健康出口樣態,以提升競爭力。台灣近年陷入「單一依賴式經濟」,搞得沒有蘋果供應鏈出口就活不了、沒有中國觀光客觀光就活不了,這就是政府政策僵化、把資源錯誤地配置在同一個籃子裡的結果,未來政策上應更靈活。 回顧三月表現,出口二二七.二億美元,較去年同月衰退十一.四%,連十四個月衰退,且邁入第十個月雙位數負成長,累計第一季出口六二六.九億美元。 財政部官員表示,出口衰退幅度已連四個月縮小,但速度緩慢,之中電子零組件及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呈現好轉,但光學器材、資通及視聽產品仍持續大幅衰退。預估第二季出口將持續負成長,最快第三季才能轉正。
吳佳蓉 2016-05-09
蘋果臉綠+夏普負債 鴻海腹背受敵

蘋果臉綠+夏普負債 鴻海腹背受敵

〔編譯方琬庭、記者卓怡君/綜合報導〕蘋果iPhone銷量出現十三年來首見衰退,拖累供應鏈表現。鴻海旗下富智康昨發布獲利預警,今年上半年淨利恐大減九十二%;富智康股價聞訊重挫逾兩成,市值單日蒸發六.四億美元(約新台幣二○七億元),加上夏普傳出年度虧損超過預期,鴻海是腹背受敵。對此,鴻海僅表示,富智康是獨立公司,無法代為評論;至於夏普負債到底有多少?鴻海僅說,確切的數字最近就會揭曉,不願證實日媒報導內容。 蘋果iPhone銷量出現衰退,鴻海子公司富智康昨發布獲利預警,今年上半年淨利恐由去年同期的1.3億美元掉到僅剩1000萬至2000萬美元,再加上夏普傳出年度虧損超過預期,鴻海是腹背受敵。(路透) 富智康獲利大減9成 鴻海不評論 富智康指出,受到廠商轉型、產品銷售下滑,以及服務費減少影響,上半年營收將年減卅六%,至廿五億美元,低於分析師預測的卅七億美元;同期淨利估僅一千萬到兩千萬美元,下滑幅度介於八十四%到九十二%之間,遠低於預期的一億美元。 在香港掛牌的富智康股價昨日下跌廿一%,盤中跌幅創二○○九年來新高;彭博指出,蘋果智慧型手機出貨估將連兩季下滑,加上SONY、小米及摩托羅拉需求不如預期,恐進一步衝擊富智康毛利,包括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大和證券及傑富瑞集團(Jefferies)紛將富智康評級由「買入」降至「持有」。 此外,日本媒體引述消息人士稱,夏普繼之前爆出隱瞞或有負債三五○○億日圓後,又傳出上年度虧損恐由原估的近兩千億日圓擴大至三千億日圓,相當於鴻海去年淨利的六成,且較分析師預估的虧損一六一○億日圓高出一倍;夏普股價週五盤中一度下跌十一%,終場跌幅縮小至八.五%。 夏普去年股價跌逾五成,市值蒸發二四三○億日圓,估計該公司自二○一二年來淨損高達一.三兆日圓。夏普發言人植村豐田透過電話表示,公司仍在調查重組相關虧損,現階段暫無法揭露淨損或淨資產。
方琬庭、卓怡君 2016-05-07
里昂警告︰中國銀行業壞帳 比官版高9倍

里昂警告︰中國銀行業壞帳 比官版高9倍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里昂證券(CLSA)警告,中國銀行業去年不良貸款率較官方數據至少高九倍以上,這種壞帳「流行病」產生的潛在損失估計超過一兆美元。此警訊再次凸顯中國銀行體系潛藏呆、壞帳風險不斷升高,恐已成為引爆本土性金融危機的不定時炸彈。 (路透) 國際信評機構標普(S&P)報告也指出,中國銀行業受企業債務違約增加的衝擊,今年整體獲利預期將下滑,為十三年來首見。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五大銀行去(二○一五)年獲利成長率低於一%,遠低於二○一四年的六.五%,標普預期中銀資產品質今年可能進一步惡化。 不良貸款率高達15%~19% 里昂證券週五研究報告指出,中國銀行業截至去年底不良貸款占總貸款餘額的比率在十五%至十九%,遠高於中國銀監會公布的一.六七%;中國銀行業潛在損失可能介於六.九兆人民幣(一.一兆美元)至九.一兆人民幣間。上述估計根據中國上市公司償債能力的公開數據,及假設不良貸款在發生違約時的可能償還率。 里昂指出,中國刺激措施對經濟產生效益逐漸減少,成長前景在惡化中,上述壞帳比率可能竄高至廿至廿五%,「中國銀行體系已到了必須對壞帳問題拿出全面性解決辦法的關鍵時刻」;此外,中國影子銀行(銀行資產負債表外借貸,例如信託貸款或信託理財商品)不良信貸達四.六兆人民幣,潛在損失二.八兆人民幣。 該評估是繼國際金融組織、研究及投資機構後,對中國銀行業風險的最新警訊。國際貨幣基金(IMF)四月份「全球金融穩定報告」指出,中國具有風險的問題信貸規模估計高達一.三兆美元,占銀行業對企業貸款十五.五%,潛在損失相當於GDP的七%。避險基金經理人巴斯(Kyle Bass)、研究機構Autonomous Research分析師朱夏蓮也提出類似警告。 中國政府面對銀行業不良貸款攀升,擬再啟「債轉股」政策工具,讓銀行把壞帳轉成公司股票。不過,IMF警告,此舉恐讓債台高築本應倒閉的殭屍企業獲得支持,繼續存活下去。
楊芙宜 2016-05-07
桃園青埔推案 近4年銳減98%

桃園青埔推案 近4年銳減98%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桃園青埔房市有多冷,從新推建案便可窺知一二。根據《住展》雜誌調查近四年該區新推建案數量變化,以二○一三年熱度最高,一年間便有高達四十四個新案登場,單季推案金額甚至大過整個高雄市,不過,二○一五年僅剩一個新案推出,推案數大幅萎縮近九十八%。 桃園青埔房市買氣差,重大建設尚未到位,盤整期恐要拉長。 (記者徐義平攝) 至於近四年青埔房價表現,則從二○一三年上看四字頭後一路下滑,連三字頭都難保,目前區域內新案每坪均價多盤旋在二字頭,而且多以去化舊建案為主。 今年也僅有一推案 根據《住展》雜誌調查近四年青埔新推建案狀況,二○一三年為推案最高峰,一年達四十四個新建案,二○一四年減半、也還有二十六個新建案;不過,二○一五年青埔房市瞬間急凍,全年僅剩一個首次公開的新案,今年截至目前也只有一個推案。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分析,二○一三年因市場炒熱航空城題材,建商與投資客一窩蜂湧入青埔特區,當地房市價量齊揚,成交價坐三望四。 但成也航空城、敗也航空城,因航空城開發計畫屢未兌現,加上機場捷運通車不斷跳票,建案銷售速度趨緩,價格開始下修。從去年以來,業者以銷售舊案、出清餘屋為主,新建案供給量銳減,價格普遍落到二字頭,買盤來源則由台北投資客轉為當地區域自住民眾為主。 其實不單建案銷售單價滑落至二字頭,土地價格也出現修正,根據台灣房屋觀察近幾年高鐵局標售青埔土地,預計在五月十八日標售的桃園高鐵站商業土地,便已修正底價,降幅達十五%。 《富比士地產王》網站主編楊偉光指出,青埔房市條件不差,只可惜這幾年炒作過度,房價偏離基本面太遠,龐大的餘屋量加上尚未成型的生活機能,難以吸引自住買盤,近來更因多項重大建設跳票,更加深民眾疑慮,市場恐怕還要經過數年盤整,才有機會看見春燕飛來。
徐義平 2016-05-02
GDP連3衰 今年又陷保1困境

GDP連3衰 今年又陷保1困境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行政院主計總處昨公布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GDP;國內生產毛額)概估負○.八四%,較二月預測減○.二%,已連續三季負成長,僅次於金融海嘯時期的連五季負成長,主因是出口與投資不如預期。因景氣改善力道疲弱,今年GDP預測數一.四七%恐再下修,繼去年不保一後,今年又陷入「保一」困境。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公布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連續三季負成長,今年GDP預測數1.47%可能會再下修,繼去年不保一後,今年又陷入「保一」困境。(資料照) 紅鏈續排擠 三角貿易毛利跌 主計總處專門委員王淑娟表示,去年第二季開始GDP急劇下滑,季增年率(saar)連續兩季負成長,符合國際貨幣基金(IMF)的「衰退」定義;雖然去年第四季以來saar轉正成長,但還是無法補足去年二、三季的跳空缺口,所以今年第一季GDP仍負成長,目前景氣有改善但力道不足。 主計總處指出,全球經濟成長動能疲軟,國際市場需求不振,中國紅色供應鏈排擠效應持續,加上農工原料價格續下跌,導致第一季出口減十二.一一%;來台旅客人次雖增十六.○三%,但三角貿易(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毛利下滑,服務輸出增幅減緩;第一季商品及服務輸出實質負成長三.九三%,低於二月預測的負二.三六%。 營造業衰退4.65% 5年來最差 另國內半導體業擴充先進製程,第一季資本設備進口增加,但國內製造業投資財減少,且營造業負成長四.六五%,為近五年來最差,加上電子產品庫存持續去化,概估資本形成(包括政府、公營與民間固定投資及存貨變動)實質負成長二.四八%,遠低於上次預測的成長○.九四%。 民間消費方面,第一季汽車新增掛牌數減○.一七%,零售業營業額增二.八五%,餐飲業營業額增三.○六%;加上春節及二二八連假天候良好,主要觀光遊憩區遊客增二.九八%,概估第一季民間消費成長一.八四%,高於二月預測的一.二四%。 4小龍墊底 何時復甦沒把握 台灣去年GDP僅成長○.七五%,在亞洲四小龍中敬陪末座,其他三小龍都有二%以上;今年第一季GDP負○.八四%,仍遠低於南韓的二.七%、新加坡的一.八%,香港則尚未公布。 王淑娟坦言,因產業結構調整要花比較長時間,這一波經濟走緩能否像金融海嘯後很快恢復,還要觀察。
鄭琪芳 2016-04-30
史上最慘!製造業景氣燈號連12藍

史上最慘!製造業景氣燈號連12藍

2016-04-28  11:03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國發會昨日才發布3月景氣燈號連10藍,比金融海嘯慘,台經院今日發布的3月製造業景氣燈號有過之而無不及。3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為9.98分燈號為代表衰退的「藍燈」,為連續12個月藍燈,打破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的11顆紀錄,成為發布燈號以來最長的藍燈區間。 製造業景氣燈號連續12個月藍燈,打破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的11顆紀錄,成為發布燈號以來最長的藍燈區間。(資料照,記者王孟倫攝) 原本台經院先前發布2月製造業燈號已經終止連10藍轉入黃藍燈,但隨後修正季節性因素後整體信號值為9.26分,再度打入藍燈。 從不同產業燈號的消長觀察,台經院指出,呈現衰退的藍燈比重由2月的82.84%,減少至3月的67.31%,低迷的黃藍燈由17.16%增加至21.33%,持平的綠燈由0.00%增加至10.67%,揚升的黃紅燈由0.00%增加至0.68%,而3月無繁榮的紅燈;預估2016年全年製造業燈號平均值應為黃藍燈,對應景氣趨勢為低迷。
陳梅英 2016-04-28
景氣連10藍 比金融海嘯慘

景氣連10藍 比金融海嘯慘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國發會發布3月景氣燈號續亮象徵景氣低迷的藍燈,此為去年6月以來連續第10顆藍燈,不僅追平歐債危機連10藍紀錄,還比金融海嘯連9藍慘,由於第二季台灣出口尚難轉正成長,國發會研判燈號要脫離藍燈恐怕要等到下半年。 今日除權、除息股票(04/28) 脫離藍燈 要等到下半年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表示,此次亮藍燈的月份雖然直逼金融海嘯與歐債危機,但從各細項指標來看,包括海關出口、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工業生產、失業率、股價指數等,表現都比金融海嘯好,與歐債危機相比則有好有壞,單用藍燈數量來說明當前的景氣狀況,太過簡化,只是吳明蕙也說,與當時相比,現在我們所面臨的外在情勢複雜許多。 吳明蕙分析,金融海嘯或是歐債危機的問題其實比較聚焦,比如金融海嘯是美國金融市場動盪產生信心危機,一旦金融面穩定下來,實體經濟馬上出現反彈。 歐債危機也是幾個大債務國如西班牙、義大利獲得歐洲央行、IMF財務挹注後,狀況就解除;現在面臨的卻是金融海嘯之後各國採取許多刺激性的財政政策以及貨幣寬鬆手段的後遺症問題。 還有中國經濟下行的風險、全球貿易量銳減、油價的動盪等,且不只經濟層面,還有歐洲難民問題、英國要不要脫歐等。
陳梅英 2016-04-28
〈台股青紅燈〉下一個該槍斃誰?

〈台股青紅燈〉下一個該槍斃誰?

  財政部長張盛和昨在立法院備詢時面對藍委質詢台股量能不振議題,他似意有所指說「外界說證所稅是量能不振元凶,但元凶抓起來也槍斃了」。張曾經為證所稅「大戶條款」存廢,以禿頭頂上兩根毛為例,槓上贊成廢除的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及一票藍委;既然元凶都槍斃了,台股還是冷冰冰,那下一個該槍斃誰? 馬政府執政8年來,上市公司家數從718家增至874家,增幅超過2成,但年成交金額卻從26兆元大減到20兆元出頭;再對比1989年台股泡沫年代,當時上市公司家數僅181家,但年成交金額卻達25兆元,比去年8月股災前的中股還要瘋狂。 顛三倒四的證所稅的確是干擾台股量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絕對的原因;就算廢除證所稅、調降證交稅,將影響台股交易的稅負因素統統槍斃掉,台股會再見榮景嗎?答案應該是很難。 台股失溫趨勢不能單靠頭痛醫頭來扭轉,更別說是頭痛醫腳!台股的困境一如台灣產業結構轉型的縮影,當台灣從科技島搞成代工島,台股淪為幫中股打工角色,MSCI連續10季調降台股權重,就算槍斃掉證所稅,台股量能還是無力回天。 台股會落到如此田地,台灣經濟會陷入轉型困境,有太多政客該負起責任,有太多官僚早該槍斃掉。 (費特曼)
費特曼 2016-04-28
《台股青紅燈》台股肥貓何其多

《台股青紅燈》台股肥貓何其多

  證交所4月中公告最新上市櫃董監酬金統計,有近5分之1的上市公司去年虧損,但董監依然領取高額酬金;有近3分之1董事酬金佔稅後損益比率超過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換句話說,這些董事領取酬金與替股東賺錢效率是不成正比的。 以平均每位董事領取酬金金額排行來看,台積電(2330)董事領最多,平均每位董事酬金達4931萬元,居上市公司之冠,其次是中信金(2891)的3942萬元、大立光(3008)的3265萬元;若加計兼任員工酬金後,平均每位董事酬金以統一(1216)的4945萬元居冠。 但台積電董事不是「肥貓」,因為台積電董事合計領取酬金僅佔其稅後損益的0.12%,且遠低於台積電去年ROE的27.04%;台積電董事算是領得心安理得。 相較台積電,宏達電(2498)去年大虧155億元,但董監酬勞共發放3262萬元,平均每位董事可領到481萬元、監察人184萬元;這恐會讓宏達電小股東有點眼紅、不爽。 另去年大虧10億元以上,董事還領取破百萬酬金的還有大同(2371)、彩晶(6116)、信昌化(4725)、復興航空(6702)等多家;上市公司就有超過150家經營虧損、但董事照領酬金。 董事肥貓大都出現在資本額較低,且家族經營色彩濃厚的上市櫃公司裡;若有些公司的獲利長年下滑,但酬金比率居高不下,那投資人理應避而遠之,少拿辛苦錢去養這些肥貓。
費特曼 2016-04-26
台經院下修GDP至1.27%

台經院下修GDP至1.27%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台灣經濟研究院昨將今年GDP(國內生產毛額)預測值從一.五七%下修至一.二七%,不僅為國內預測機構最低,更是台經院今年二度下修GDP。台經院指出,「雖然聽到景氣春燕叫聲,但鳥群還沒飛過來」,寄望下半年景氣能好轉。 台經院表示,若蘋果產品賣不好,我們可能被影響是一百億美金,比中客不來的衝擊更大。(記者王孟倫攝)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原本希望三月出口減幅能縮小為個位數,但仍維持兩位數衰退,第一季GDP已無法避免負成長;由於上半年外貿不易明顯回溫,且波及內需成長,因此再度下修GDP。 「景氣就像塞在雪隧,車速雖增加,但還沒走出去。」孫明德說,今年第一季GDP負成長,預估第二季轉正成長,但成長幅度很小,上半年等於零成長;換言之,今年第三季、第四季GDP都要成長二%,全年GDP才能「保一」,這確實是很大的挑戰。 不過,孫明德認為,目前已有一些經濟正面訊息,例如台經院調查的營業氣候測驗點,三大產業指數齊步上揚,顯示國內廠商信心逐漸好轉,對下半年經濟展望是正面的,「只要下半年沒有出現重大變數,今年GDP還是有機會保一」。 至於若中客大量減少,對台灣經濟影響為何?孫明德表示,如果蘋果相關商品賣不好,對台灣經濟殺傷力比中客不來還大,若整個供應鏈冷掉,衝擊大約有一百億美元。不過,中客縮減,對仰賴觀光的縣市有較大衝擊,新政府須提早因應。
王孟倫 2016-04-26
西進中國慘賠 童裝天王儀大下興櫃

西進中國慘賠 童裝天王儀大下興櫃

赴中害終止交易 台灣首例 〔記者楊雅民、陳永吉/台北報導〕以經營百事特(Best Pals)童裝連鎖店聞名的儀大公司,因不堪轉投資的中國上海儀華服飾連年虧損,暫時資金調度困難,爆發當地不理性廠商及不明人士衝入儀華辦公區及倉庫強行搬運大量庫存及辦公電腦設備,大部份庫存及設備損失殆盡,損害金額無法估計;儀大昨公告將於四月二十三日終止長達十三年的興櫃買賣。 經營百事特童裝連鎖店的儀大公司,投資中國連年虧損,昨公告將於4月23日終止興櫃買賣,是上市櫃因西進拖累終止股票交易首例。圖為百事特位於台北市安和路的門市,目前已經撤櫃遷移。 (記者羅沛德攝) 證交所主管表示,近幾年來上市櫃公司認列中國投資虧損確有增加趨勢,但從未拖累到台灣母公司得終止股票交易,儀大應該是上市櫃等公開發行公司的首例。 以批發服飾起家的儀大,與麗嬰房、愛的世界、奇哥、Why and 1/2並列為台灣童裝市場的「五大天王」;全台擁有約六十多家百事特童裝連鎖店,在百貨通路也有上百家SNOOPY、FILA、PIPPY、Lee等代理童裝及運動休閒服飾品牌專櫃。 轉投資上海儀華 連虧4年 儀大早在卅年前就西進投資,雖然近幾年公告合併營收達三、四十億元水準,但受到轉投資上海儀華服飾經營不善拖累,已連續四年陷入虧損。 上海儀華是在三月三十一日以董事長莊宏南名義貼出公告,強調「因市場產生巨大變化,銷售逐年衰退,收不付出,屢次竭盡能力予以改善經營,但最終還是現金滾動力竭,嚴重發生經營困難」;「公司同時已委託律師處理債權債務事宜,將盡可能處理相關善後」。 中國廠商 搬走庫存、設備 中國媒體以「又一紡企倒閉」、「一巨頭企業倒閉!一○七家供應商超億元貨款討要無門」等來報導此一事件;指稱儀華曾擁有中國最多著名童裝品牌授權,但從去年底,付給供應商的付款均為商業承兌匯票,現在全部成為了一張張廢紙! 對中國供應商指控上海儀華欠債超過人民幣上億元(約台幣五億元)、且要債無門,儀大僅公告表示,三月份合併營收因儀華總部電腦設備遭廠商搬走,無法依系統資料申報;前二月累計營收達二.五三億元,稅後虧損達一二二○萬元,每股虧損○.一七八元。 儀大台南總部並未正面回應,僅強調中國轉投資上海儀華虧損,並不會影響到台灣包括百事特童裝、代理服飾FILA等品牌在台灣市場的布局與營運。
楊雅民、陳永吉 2016-04-20
中國首季GDP成長6.7% 7年新低

中國首季GDP成長6.7% 7年新低

〔編譯方琬庭/綜合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第一季GDP成長六.七%,略低於上季的六.八%,創二○○九年來新低。路透報導,儘管中國政府稱首季「經濟開局良好」、「穩中有進」,但擔心中國去年開年成長模式和股災問題恐延續至今年;國際貨幣基金(IMF)也警告,中國銀行業潛在虧損高達四.九兆人民幣,相當於GDP的七%。 中國今年第一季GDP成長六.七%,創二○○九年來新低。圖為北京營造工人吃午餐情景。(歐新社) 銀行業潛在虧損四.九兆人民幣 根據IMF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中國銀行業潛在風險貸款共八.四兆人民幣,占商業銀行總貸款的十五.五%,遠高於中國監管機構公布的五.五%壞帳率,估計中國上市企業風險債務比率自二○一○年來翻逾兩倍、至十四%,且資產負債惡化情況集中在房地產、製造業、批發零售、採礦業和鋼鐵業。 中國官方資料顯示,銀行業上月新增貸款由二月的七二六六億人民幣暴增至一.三七兆人民幣;三月零售銷售年增十.五%,規模以上工業生產成長六.八%,高於預期的五.九%;第一季房地產開發投資年增六.二%,固定資產投資成長十.七%,同樣優於預期的十.三%。 大幅舉債 延緩經濟改革與轉型 瑞士信貸指出,受到中國流動性充裕及房市景氣回溫影響,首季經濟成長率大致符合預期,但整體復甦力道恐難持續。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中國信貸大幅成長,反映企業負債風險可能攀升,部分銀行貸款也瀕臨違約。 分析師認為,中國大規模舉債,帶動企業投資和家庭支出成長,預期政府為確保經濟穩定成長,可能延緩經濟改革與轉型。中國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表示,中國短期經濟成長可能呈現「U」型或「W」型,加上國際形勢不確定性高,經濟下行壓力仍大。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經濟師高路易(Louis Kuijs)預測,中國當局將持續推動公共建設投資等刺激措施,避免明年經濟成長降至六.五%以下。
方琬庭 2016-04-16
〈台股青紅燈〉50元便當與台股

〈台股青紅燈〉50元便當與台股

  隨著馬政府下台倒數,近來府內傳出不少「動人」小故事,除了副總統吳敦義的「不交管等紅燈」,還有馬總統的「50元中興便當、8年吃不膩」。其實,馬總統的50元便當跟他之前的「泳褲破了都要補」的故事,差別並不大,想藉此在卸任前打動民心,恐不太容易。但或許是50元便當心態,馬執政這8年來才將台股搞得信心散退。 從總統府幕僚提供的照片來看,便當約4到5個菜色,有魚有肉有蔬菜,還外加水果,但只要50元;馬的幕僚稱吃沒幾天就沒胃口,吳敦義受不了還會叫漢堡果腹。但同等菜色及品質,只用一個50元硬幣,8年來價格不動,在總統府外買得到嗎? 馬總統卸任後,自己理應出外買頓餐;他會發現老家興隆公園周邊的青島包子、牛肉麵或是肉圓等平民小吃,早就漲價過一大圈,甚至8年來還漲過好幾次。 50元便當只是再次凸顯馬及其團隊的冷漠及無知,以為升斗小民都跟馬府內的子民一樣,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是吃飯不知米價! 所以,依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說法,馬任內犯下開徵證所稅、12年國教及油電雙漲等3大錯誤政策;他卻在卸任前拿出50元便當向人民「討拍」,這有什麼好說嘴、自誇! (費特曼)
費特曼 2016-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