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資訊

樂陞案有鬼? 百尺竿頭疑紙上公司

樂陞案有鬼? 百尺竿頭疑紙上公司

〔記者謝君臨、溫于德、錢利忠/台北報導〕曾被稱為台灣遊戲業史上最大金額(約四十八.六億元)入股案的日商百尺竿頭收購樂陞變成一場鬧劇,更可能是個騙局?根據檢調調查,百尺竿頭日籍負責人樫埜由昭(KASHINO YOSHIAKI)今年六月間就已離台,而位於新北市板橋區的百尺竿頭公司,也如同紙上公司一般。 樂陞股價大事紀 負責人樫埜由昭 六月十六日早離台 高等法院檢察署「反股市禿鷹小組」昨首次召開會議,就日商「百尺竿頭數位娛樂」公司併購樂陞公司案破局,成為台灣證券史上首次公開收購成功卻付不出錢一事,討論是否有禿鷹集團撈錢。「反股市禿鷹小組」認為,股價波動大,將調查有無不法。 偵辦此案的台北地檢署檢肅黑金專組「愛組」,隨即於昨天下午與新北市調查處調查官開會,近期就會傳喚相關人說明。 據了解,自上週五金管會告發百尺竿頭負責人樫埜由昭涉違《證券交易法》等罪後,北檢已完成分案,並將樫埜由昭列為他字案被告;經檢調調閱樫埜由昭入出境資料,發現他早在今年六月間就已離台,而位於新北市板橋區的百尺竿頭公司,也如同紙上公司一般。 宣布收購前一天 台資公司變外資 根據百尺竿頭登記資料,該公司原為台灣公司,負責人叫黃文鴻,到了今年五月三十日,登記負責人改為日本人樫埜由昭,但樫埜由昭六月十六日已離境。檢調懷疑,樫埜由昭可能是人頭,該公司疑為「紙上公司」,將向櫃買中心調閱相關資料,進一步釐清案情。 百尺竿頭今年五月三十一日宣布以每股一二八元、溢價約二十一%,公開收購樂陞二十五.七一%股權;但今年七月起,樂陞股價開始波動,七月二十五日融券甚至暴增二七九八張。百尺竿頭最後在八月三十日以「市場各種謠言與投機行為等而導致其股價波動與後期的大幅下跌」為由,無法完成收購案交割,形同落跑。 金管會當時就直指,這是「惡意未履行交割」;櫃買中心及證期局也指出,百尺竿頭在台登記公司資本額僅五千萬元,如何能以四十八.六億元收購樂陞股權?以及市場質疑樂陞在公開收購案的角色為何?相關疑點都會一併清查。
自由時報 2016-09-06
頂新黑心油風暴 康師傅市值蒸發 4000億

頂新黑心油風暴 康師傅市值蒸發 4000億

2016-09-06  08:2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頂新集團在台黑心油風暴一路延燒,不止台灣遭到「滅頂」抵制,其生產大本營的中國市場,業績一路下滑,不止被剔除香港恆生成份股,市值更從高峰快速蒸逾千億港幣(約合台幣 4000億元)。 頂新陷黑心油風暴,業績大幅衰退,市值蒸發逾 4000億元。(民眾抗議頂新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上對近來康師傅的營運,提出觀察指出,根據「康師傅公布第二季季報,業績衰退87%,半年盈利5900萬美元,年減65%」。而康師傅股價同樣重挫,從最高價的 26元港幣一路下跌到最新的 6.4元港幣,等於市值蒸發千億港幣。 謝金河更指出,頂新魏家涉入食安風暴,使得台灣味全深陷虧損,魏家壓力更增。 而香港恆生指數公司早在 8月 12日就公告,將康師傅剔除在恆生指數成分股之外,《自由時報》報導,瑞士信貸隨即下調康師傅的目標價至每股6.1港幣;投資公司交銀國際的研究報告維持「賣出」評級。
自由時報 2016-09-06
百尺竿頭收購樂陞破局 趙天麟質疑坑殺股民

百尺竿頭收購樂陞破局 趙天麟質疑坑殺股民

2016-08-31  12:46 〔記者鄭鴻達/台北報導〕日商百尺竿頭收購樂陞破局案,民進黨立委趙天麟砲轟金管會對檢舉置之不理,也質疑此案是否有可能為樂陞及百尺竿頭為「一體兩面」內線交易坑殺股民。樂陞董事長許金龍則回應趙必須為指控提出證據,否則就是空頭禿鷹幫兇。 民進黨立委趙天麟(右二)質疑樂陞與百尺竿頭可能聯合坑殺股民,並砲轟金管會對其檢舉置之不理。(記者鄭鴻達攝) 日商百尺竿頭以約48.6億元新台幣收購樂陞的收購案,昨天被百尺竿頭以「因市場各種謠言與投機行為等而導致其股價波動與後期的大幅下跌」為由,無法完成收購案交割,創下台股史上首宗違約公開收購案的惡例,致3000多戶投資人遭坑殺,損失逾10億元。 對此,立委趙天麟提出質疑,表示早在股民認購期間,就有熟知內情人士向金管會檢舉樂陞及百尺竿頭相關董事有異常訊息,他也在8月12日提出檢舉,但金管會卻置之不理,只表示台灣從未發生收購案違約案例,僅能依《證券交易法》處以最高240萬元罰鍰。 趙天麟也質疑,百尺竿頭資本額僅5000萬元,卻能經投審會把關發動48億元收購案,負責人樫埜由昭曾導致日本Tasco System公司破產,擔任BitCash董事總經理也在9個月內就被解職,樂陞獨董陳文茜、李永萍、尹啟銘與投審會,卻未先查證百尺竿頭的資金能力。 趙天麟指出,樂陞年初發行可轉換公司債,許金龍是否可能透過人頭方式買回,再以股票方式進市場衝高後逐步放空,而樂陞與百尺竿頭的金流往來也甚囂塵上,外界質疑兩者是否為一間公司的一體兩面,但可能只是利用我國薄弱的金融監管制度聯合坑殺股民。 趙天麟呼籲,行政院長林全應成立專案小組,徹查大型金融犯罪、披露真相,而金管會應對樂陞投資的股票進行扣押求償,調查百尺竿頭與樂陞有無聯合坑殺股民,也對許金龍及樂陞董事及相關家族等進行境管,避免相關人士到中國、日本進行串共或脫產。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周惠美表示,並未對檢舉置之不理,期間有要求百尺竿頭履行交割義務、出具承諾證明,並已歸還應賣股票,在制度方面,將進行檢討,而收購人惡意違約已涉及證券詐欺,將會移送給檢調偵辦,若有不法交易,將會進一步移送給檢調。 財團法人證卷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處長林俊宏回應,已密切注意此案,並跟主管機關保持聯繫,目前正受理投資人作團體訴訟追究民事責任,將採行所有可用法律措施,為投資人做最大保護,若有確定受理,會在於網路及新聞稿上公告。
鄭鴻達 2016-08-31
《書劍集》兆豐銀行洩露的監理機密

《書劍集》兆豐銀行洩露的監理機密

  銀行依賴資訊運作,金流難以抹去痕跡,兆豐銀行紐約分行涉及違反美國反洗錢法,事實理應很快可以水落石出,但荒誕言論已早一步趁機飛舞。立委曾銘宗認為銀行「海外分行的管理,主要是海外地主國的權責」,一位卸任不久的前金管會主委有這樣違反事實及理論的主張,應該算是兆豐銀行案洩露出的監理機密。 金管會當然對國內銀行的海外分行負有監理之責。海外分行除了按規定由總行定期申報營運資料外,地主國監理機關的檢查報告也會附上原文及中文呈報,而金管會每年並安排有實地檢查,不管是抽檢海外分行或定期金檢總行,均涉及海外分行業務及運作的監理。 銀行母國監理機關始終負有監管海外分行的責任,不是什麼高深的學問。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機後,英國開始要求外國銀行在英國以子行代替分行,因為設立於倫敦的子行所應依循的法規,與英國銀行相同,也承受同樣的監理強度,但分行則不一樣,譬如在英國銀行的特別清理機制(SRR)中,範圍僅及英國銀行的國內外分行及外國銀行在英國的子行,並未包括外國銀行在英國的分行。 英國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下轄負責銀行監理的審慎監理局(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也在外國銀行監理的規範上清楚說明監理責任,「分行不是獨立的法人,而是銀行的一部分,主要受其母國監理機關在監管銀行時合併監理」、「子行是與母行不同的法人,…完全受英國法律規範與監管」。 因為外國分行受其母國法規及監理影響更大,二○一三年底,倫敦金融城因此還有一番論戰。為了發展人民幣業務,英國財政大臣歐斯本(George Osborne)在二○一三年十月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會談,釋出將讓中國銀行在倫敦設立分行的訊息,當時就曾被批評走回頭路,理由是分行主要受母國監理,有人質疑中國監理品質,擔心英國的金融秩序受到干擾。 二○一四年英國宣布強化監理在英國設立之銀行海外分行以後,終核准中國工商銀行在倫敦設立分行,但絕無銀行海外分行主要由地主國監理之國際慣例。子行與母行為各自獨立的法人,母行對子行的債務責任,僅以出資額為限,但分行和總行的關係,就像分公司附屬於總公司,分公司無法人資格,民事責任由總公司承擔,也就是總行要承擔完全責任。有這樣的認識,那一國的監理機關敢完全放手讓其海外分行由地主國全權監理? 至於「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公布之有效銀行監理核心原則(Core Principles for Effective Banking Supervision),總共廿五條,有要求地主國和母國交換監理資訊、密切合作,但並未如曾銘宗所言有外國分支機構主要由分行所在地之金融主管機關監理的規範。 監理機關要健全金融體系,應在盱衡現狀及趨勢後,隨之因應改變。截至今年七月底,我國金融機構總分支單位接近六千家,金管會則僅約九百人,且新科技紛紛應用於金融業,監理人員不足,所以監理責任更應由銀行分擔,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修改法令規範,在金管會抽查關鍵業務有嚴重缺失時,能給予懲罰性的處分,如此才有機會健全金融業的經營。 全球金融海嘯在美國聯準會(Fed)前主席葛林斯潘離任後爆發,他承認任內放寬金融管制及監理不當,必須為金融海嘯負部分責任。曾銘宗雖已不在其位,洗錢案也還未水落石出,但前金管會主委對金融監理的認知,正反映出金融監理的缺陷。
歐陽書劍 2016-08-29
7月外銷訂單連16黑

7月外銷訂單連16黑

電子、機械產品接單再萎縮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經濟部昨公布七月外銷訂單三五○億美元,減幅擴大至三.四%,已連續十六個月衰退,再創史上最長衰退期。經濟部統計處長林麗貞表示,外銷訂單轉正落空,主要是電子產品接單再度翻黑,加上資通訊產品下滑幅度超出預期,但八月外銷訂單有八成機會轉正,主要是基期已低。 近一年外銷訂單年成長率與金額 8月基期低 8成可轉正 林麗貞指出,七月資通訊產品訂單僅九十五.六億美元、年減三.三%,主要是部分筆電組裝代工訂單價格較低,加上日本筆電訂單萎縮;電子產品訂單為九十三.四億美元、年減一.八%,六月轉正後七月再現頹勢,主因去年基數較高。 另外,機械產品同樣是六月轉正後再翻黑,訂單十六.四億美元、年減六.一%,主因景氣仍未明朗,導致廠商投資縮手;基本金屬及精密儀器及化學品訂單減幅則縮小,分別年減一.二%、十五.八%及四.九%。 林麗貞表示,國際品牌大廠下半年都會發表行動裝置,加上物聯網及新興產品應用,可望帶動半導體供應鏈及資通訊產品回溫,下半年訂單仍有不少有利因素。 根據統計,今年一至七月外銷訂單為二三六一億美元,年減六.八%,若下半年訂單能持平,估計今年外銷訂單減少約三.五%。
黃佩君 2016-08-23
《書劍集》追究兆豐銀行不能忽視的政府責任

《書劍集》追究兆豐銀行不能忽視的政府責任

  兆豐銀行因違反美國洗錢法規,被重罰新臺幣五十七億元,聲譽及錢財兩失,行政院長林全指示金管會召集相關部會組成專案小組調查,除了應迅速揭露事實、追究責任外,也不可忽略防制洗錢制度面的不足及集體漠視的現狀,否則將永留後患,讓銀行國際化等於危機化。 美國紐約州金融服務署(New York State Department of Financial Services)去年初對兆豐銀紐約分行進行一般業務檢查,今年二月檢查報告揭露兆豐銀違法事項,雙方交涉後達成協議,兆豐銀就紐約分行的違法行為繳交一.八億美元罰款;總經理吳漢卿雖強調兆豐銀是違反美國防制洗錢相關法令規定,不涉及任何個案;不過,在雙方協議內容中,確實清楚指出有未依防制洗錢規定辦理的個案,一點都不模糊。 過去幾年也有數家國際銀行繳交美國金融監理機關巨額罰款,但原因大都是因為與伊朗等防制洗錢及打擊資助恐怖份子有嚴重缺失之國家或地區進行交易;而兆豐銀被處分的原因卻很全面,一是內控制度不完善,二是執行未落實,三是檢查資料未備齊、未改善。 紐約州金融服務署在雙方協議內容中用詞直接,直指兆豐銀總行漠視法規、內控空有骨架、法令遵循架構有嚴重缺失,存在法令遵循主管兼負銀行作業責任的利益衝突、對涉及與洗錢高風險的國家巴拿馬交易,未特別注意部分帳戶客戶審查及可疑交易報告都有未遵守規定辦理情形等。 兆豐銀行在九十五年由中國商銀及交通銀行合併而成,中國商銀曾是國際貿易及匯兌的專業銀行,紐約分行可說是公股銀行國際化的前鋒,而又因涉及金額龐大、是前總統馬英九夫人周美青的老東家,今年三月才離職的前董事長蔡友才,又傳出是介入中信金控經營權之爭的關係人,使兆豐銀受裁罰事件備受矚目和議論。在這種氛圍下,不管是陰謀論或內部問題,主管機關都應儘速給出真相。 兆豐銀被處分雖才發生,但紐約州金融服務署對該行紐約分行的一般檢查是在一○四月一至三月進行,檢查基準日為一○三年九月,且今年二月檢查報告就已送至兆豐銀,在銀行內部資料早已數位化,又有和紐約州金融服務署折衝的準備下,事實應該不難釐清,金管會應該限時完成專案報告。 主管機關除了仔細清查兆豐銀案,也應趁此機會檢討並落實國內洗錢防制相關機制。兆豐銀看似是個案,其實不乏前例,根據金管會資料,洗錢防制是最近二年的金融檢查重點,整理出的主要缺失樣態包括「對疑似洗錢或存款異常交易未有效檢核或未確實查證」、「防制洗錢管理機制欠佳;大額通貨交易申報作業未建立覆核機制,並有未依規定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之情事」及「對於洗錢與資助恐怖主義風險之辨識、評估程序內部規範未完備,不利防制洗錢作業之執行」等,有個案問題,也有制度性的不足。 金融機構有未遵循洗錢防制規定情形,但銀行局卻幾無洗錢相關裁罰案件。原因在於國內有關洗錢防制的規定及執行真的只是「空殼子」。「洗錢防制法」對金融機構訂有遵循事項,違反者最高僅處分一百萬元以下罰鍰;若是制度上內部控管不完備或未落實的處分,則回歸銀行法,依然也有新臺幣一千萬元的上限。 同樣行為,美國裁罰一.八億美元,臺灣可能不到十八萬美元,不及千分之一,是兆豐銀被罰的太重,還是我國的規定太輕?兆豐銀不會只是個案,心態及制度面不修正,金融業還是留在臺灣比較安全。
歐陽書劍 2016-08-22
中國民營企業投資已進入急凍狀態

中國民營企業投資已進入急凍狀態

           
kalaok 2016-08-15
擺脫連17黑 7月出口轉正

擺脫連17黑 7月出口轉正

基期低+蘋果光 年成長1.2% 〔記者吳佳蓉/台北報導〕出口迎來轉正蘋果光!財政部昨公布七月出口統計,受蘋果新機拉貨效應及去年比較基期偏低影響,七月出口二四一.二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一.二%,擺脫連十七黑困境轉正。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下半年出口可望逐季微幅升溫。 近1年出口統計 下半年可望逐季微升 蔡美娜解釋,雖有全球經濟成長力道趨緩、國際原油及農工價格持續低檔等負面因素籠罩,但七月半導體市況明顯升溫,加上去年同期逢石化廠歲修、比較基期低,激勵出口轉折向上,不僅年增率終結連十七黑轉正,出口值暌違九個月、首次重回二四○億美元以上水準,實質出口量也已連續兩個月正成長。 蔡美娜指出,最大功臣是電子零組件,出口值七十九.六億美元,創歷年單月第四高,且已連續兩個月正成長;之中又以積體電路受蘋果新機拉貨效應、出口值達六十六.九億美元,衝上歷史第三高,功勞最大。 另受出口衍生需求激勵,七月進口也有二○五.一億美元,衰退幅度大幅收斂至○.二%。其中資本設備進口達四○億美元,創歷年單月第五高,電子零組件設備進口也終結連二十黑,大幅轉正成長二十二.七%;呼應先前台積電、聯發科等領先廠商大幅調高第三季營收展望,以及面板業者認為訂單能見度明顯增加說法。 全年出口轉正仍無望 蔡美娜樂觀預估,「有信心景氣會往正向發展」,考量基期偏低及景氣回溫因素,第三季、第四季出口應該都會是正成長,且將逐季回溫,只是好轉幅度不會太大;全年出口則轉正無望,仍將是負成長。 財政部統計,七月出口二四一.二億美元,進口二○五.一億美元,分別較去年同月成長一.二%及衰退○.二%。累計前七月出口一五五四.六億美元,進口一二七八.一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七.七%及九.二%。出、進口相抵,累計前七月出超二七六.五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微增○.五億美元。 至於七月對主要出口國家,與去年同月相比,除對美國衰退七.三%,其餘皆為正成長,其中對中國及香港出口更終結連續十七個月負成長,轉為正成長三.四%,對東協出口則成長四.五%、對日本出口成長十.二%、對歐洲出口成長四.五%。
吳佳蓉 2016-08-09
中止連3黑 第2季GDP轉正

中止連3黑 第2季GDP轉正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景氣緩步回溫,GDP終結連三黑!行政院主計總處昨公布第二季經濟成長率概估○.六九%,較五月預測增加○.二一個百分點,連續三季負成長後首度轉正,主要是出口表現優於預期。主計總處原本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一.○六%,由於第二季數據上調,今年「保一」機會增加。 近2年經濟成長率 出口優於預期 保1機率增 主計總處專門委員王淑娟表示,第二季GDP(國內生產毛額)優於預期,不僅年成長率(yoy)轉正,較能反映景氣轉折的季增年率(saar)也連續三季正成長,經濟情勢有好轉現象,部分產業看到正面訊息。不過,國際情勢變數仍多,包括英國脫歐、貿易保護主義升高、恐怖攻擊等,全年經濟表現尚待綜合評估。 主計總處說明,雖然全球景氣成長步調滯緩,中國紅色供應鏈排擠效應持續,但半導體市況回溫,加上農工原料價格跌幅收斂,第二季按美元計價商品出口減六.二一%,其中電子產品成長一.九%,結束連續四季負成長,且除了紡織品之外,其餘主要貨品出口減幅皆明顯縮小。 中客減6.29% 其他國增8.02% 另外,中國觀光客來台人次減六.二九%,其他國家旅客增八.○二%,日、韓觀光客更是兩位數成長,整體來台旅客增二.二%,目前中客減少還不至於對服務輸出造成明顯影響;但三角貿易(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毛利下滑,整體服務輸出增幅減緩。併計第二季商品及服務輸出實質成長○.六五%,優於五月預測的○.二九%。 消費方面,汽車因舊換新補貼政策而買氣回升,油品銷售也穩定成長,但行動電話因新舊產品交替空窗而銷售大減,第二季零售業營業額僅增一.二一%,餐飲業營業額則增二.一二%;但物價上漲抵銷部分成長力道,概估第二季民間消費成長一.○五%,與五月預測數接近。 投資方面,半導體業者持續擴充先進製程,資本設備進口持續增加,但日圓升值導致進口資本財價格上漲,加上營建投資持續平疲,飛機等大宗運具進口減少,概估第二季資本形成(含政府、公營、民間固定投資及存貨變動)實質負成長三.一一%,遠低於五月預測的負一.二%。
鄭琪芳 2016-07-30
五大智庫預估GDP 全部不保一

五大智庫預估GDP 全部不保一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台灣經濟研究院昨公布最新景氣動向,將今年GDP(國內生產毛額)由原本一.二七%調降到○.七七%,這是台經院今年第三度下修GDP;包括台經院在內,中研院、中華經濟研究院、元大寶華研究院及台灣綜合研究院等國內五大研究智庫都預估今年GDP「保一落空」。 台經院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GDP)再度下修為0.77%。(中央社) 台經院表示,全球景氣出現英國公投由脫歐派獲勝等不確定性因素,加上六月出口及外銷訂單仍衰退,未回到正成長,因此再度下修GDP。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曾形容,台灣經濟像塞在雪山隧道;他昨表示,進入下半年後,我國經濟從「塞車」來到「龜速」前進,這代表復甦力道仍緩慢,需要加把勁。 孫明德指出,台灣向來是嚴守財政紀律的「乖寶寶」,但現在景氣這麼差,只能靠政府擴大投資解套,建議政府應提高舉債上限,因為每提高十%,就能多出一.七兆元資金可投入國內公共建設。他說,除了提高舉債上限,還可活化政府資產,像台北車站是國家重要門面,目前只有五層樓太少,建議改建為複合式商辦,另像經濟部等政府機關,外觀太老舊也可以翻修。
王孟倫 2016-07-26
經部設門檻 阻中搶太陽能商機

經部設門檻 阻中搶太陽能商機

〔記者黃佩君、張慧雯/台北報導〕經濟部力推太陽能產業,預計將每年增加太陽光電兩百萬瓩,至二○二五年將上看兩千萬瓩,以目前模組價格推算,可為業界帶來近兆元商機;經濟部在與業者初步溝通後,未來將設置效率門檻下限,預計至少轉換效率達十八%以上,以阻擋中國模組低價搶食我國太陽能發電大餅。 經濟部力推太陽能產業,未來將設置效率門檻下限,阻擋中國模組低價搶食。圖為台南市府永華市政中心太陽能發電板。 (資料照) 商機近兆元 需地2.25萬公頃 經濟部於六月份公布綠能開發規劃,大力拓展太陽光電及離岸風力,太陽光電預計將每年增加兩百萬瓩,至二○二五年將上看兩千萬瓩;根據規劃,明年太陽能總量為七十萬瓩,自二○一八年後每年增加兩百萬瓩,其中屋頂型太陽光電至二○二五年總量將達三百萬瓩、地面型達一千七百萬瓩,共需二.二五萬公頃土地。 經濟部長李世光日前表示,目前已清點出部分土地,可達到目標值的三分之一是「很清楚的」,且與部分國際開發公司洽談,都表達高度興趣;但資金需求恐比土地還要多,目前銀行界已討論包括太陽能與ESCO(能源技術服務)的綠色金融投資,包括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及部分外商,甚至傳統製造業者也有興趣。 台廠轉換效率高 不違反WTO 李世光坦言,解決土地及資金問題後,下階段就得思考投資過程中要採什麼策略支持國產化;他強調,台灣做為WTO會員國,「不能阻止外商進來」,但台灣太陽能板效率較好,卻多出口,應鼓勵國產品內銷。 據透露,經濟部已與太陽能業者初步溝通,預計至少轉換效率得達十八%以上;有業者認為,因中國低價模組通常效率較低,若設定效率門檻,「可能就進不來」,對技術較高的台廠相對有利,可將商機留在國內。 向歐盟取經 純台製提高收購價 但也有業者認為,中國還是有轉換效率超過十八%的模組業者,還可透過第三地進入台灣,因中國業者生產規模大,價格自然較台廠低,但只要一部分輸台,對國內業者的影響就很大,建議可以向歐盟取經。 業者解釋,以台廠拿到歐盟國家訂單為例,只要是歐盟國家自製的模組,收購價格自然比較高,建議主管機關可採取類似做法,若有生產證明確定為「台製」,可獲得較高的收購價,如此政策美意才不會變相成為中國太陽能廠的出海口。
黃佩君、張慧雯 2016-07-23
拚3年廠網分離 台電至少拆5家

拚3年廠網分離 台電至少拆5家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經濟部預計於二十六、二十七日召開兩場「電業法」修法網路直播公聽會,拚月底前將經部版本送入立法院。經濟部已與台電高層、工會等取得初步共識,預計台電一年內發電及輸電會計先分離、三年拚廠網分離;但根據經濟部委託研究顯示,未來台電有關「發電」部分,至少得分拆為五家,一般民間業者才有辦法與台電公平競爭,避免推動自由化過程中,台電依然有操縱電價的可能。 國內太陽能發電裝置量大增,業者看好未來發展。(記者張慧雯攝) 新版修法 避免假分拆真壟斷 相較馬政府時期提出設定五至九年台電廠網分離,新政府預計在第一任內即完成此任務;經濟部透露,雖然台電董事長黃重球及工會先前都提出,應保持台電做為發輸配售一體的「綜合電業」,但電業法修法新版本已否決這項要求,不允許台電擁有太多「起跑優勢」。 官員坦言,雖然新版電業法修法,在中程目標將台電拆分成「發、輸」兩家公司,但台電還是最大發電業,且輸電公司一手掌握售電,對電業自由化幫助仍有限;未來只能在法條設計上,當台電分拆狀況良好、民間發電業投資足夠,就可採取更快的自由化速度。 至於「發電業」部分,研究顯示,台電至少要分拆為五家,一般民間業者才有辦法與台電競爭;目前看來較妥善的規劃是將水力、核能分出,另將火力分為三至四家公司,並在法案中設置規範,避免造成「假分拆、真壟斷」現象。
黃佩君 2016-07-23
〈台股青紅燈〉大立光獲利的秘訣

〈台股青紅燈〉大立光獲利的秘訣

  大立光上週四法說會,公布第2季毛利率高達66%,創下歷史新高,蘋果iPhone手機銷售每況愈下,第2季又是傳統出貨淡季,其他蘋概股營運頻拉警報,到底大立光有何致勝秘訣? 在外資眼中,南韓與台灣的科技業發展,是2種完全不同的典型,南韓走破壞性創新,從上游的研發,到生產及終端的國際銷售行銷,完全自己一手包辦,從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接受IMF紓困之後,短短10餘年,南韓的三星、現代、LG發展成國際級巨型企業集團。 台灣科技業則是固守代工這領域,從台積電、鴻海這些大型企業體以降,20多年來始終停留在零組件製造與代工,少數願跨出代工自創品牌的宏達電與華碩,則是辛苦地與這些國際級巨獸搏鬥,傷痕累累且掌聲零落,面對類似宏達電走進品牌而承受巨額虧損的慘痛案例,更讓大部分台灣科技業緊緊堅守風險較小但毛利有限的代工產業。 大立光是蘋果上千家零件供應商之一,蘋果向來不會讓供應商有太多的利潤,為了牽制大立光,蘋果在台灣培養了玉晶光做為鏡頭第2供應商,今年第1季玉晶光毛利率只有5.5%,與大立光相差10倍。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在法說會中透露,新產品的價格會比較好,惜字如金的他不經意地洩漏大立光的秘密,新一代手機照相模組絕大多數是採用6P鏡片設計,目前只有大立光能做,新的產品訂價權就握在大立光手上,這點跟台積電不斷研發新製程的道理一樣,三星跟英代爾做不到的,台積電就能有訂價權,就算是代工,還是能有高毛利。 (紅布朗)
紅布朗 2016-07-18
連17黑!6月出口年減2.1% 史上最長衰退

連17黑!6月出口年減2.1% 史上最長衰退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財政部今公布6月出口228.9億美元,較去年同月減2.1%,減幅較5月縮小,但出口已連續17個月衰退,創下史上最長衰退紀錄。累計今年上半年出口1313.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9.1%。 財政部今公布6月出口,台灣出口額已連續17個月衰退,創史上最長紀錄。(本報資料照) 6月進口則是193.1億美元,較去年同月減10%;累計上半年進口107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10.7%。出、進口相抵,由於進口減幅大於出口,上半年貿易出超24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2.7億美元。 財政部表示,半導體需求升溫,油價、鋼價跌幅收斂,6月出口228.9億美元,較去年同月減5億美元,以礦產品、光學器材、運輸工具等減少較多,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則轉呈增加。 財政部並指出,半導體業者傾力維持製程領先優勢,第2季相關生產設備進口較上年同季增達18.4%,已連續4季明顯擴增,顯示電子零組件未來商機可期;但全球景氣展望不明、國際產業競爭加劇,加上中國產能過剩與供應鏈自主化排擠效應等不利因素,則持續干擾我國出口前景。
鄭琪芳 2016-07-08
義銀行危機 拖垮全球股市

義銀行危機 拖垮全球股市

〔編譯方琬庭/綜合報導〕義大利銀行債券和股價連日暴跌,第3大金融機構西恩那銀行(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2天內市值蒸發近5分之1,引發市場憂心,義大利銀行業危機可能將形成「完美風暴」,導致英國脫歐恐慌再起;義大利監管機構週二晚間緊急下令,週三禁止放空。 義大利銀行業壞帳飆高,加上義大利10月將舉行修憲公投,財政風險持續升溫,可能成為歐盟的下一波未爆彈。 (路透) 歐股昨開盤連續第3個交易日走跌,創3週以來最長紀錄;英國股市下跌1.5%,至6447.88點,德國和法國股市分別跌2.1%及2.0%,歐洲銀行指數下滑1.9%;日本和韓國股市跌幅近2%。 根據國際信評機構惠譽報告,義大利銀行體系在歐洲一直是較弱的一環,當地最大的銀行UniCredit SpA股價今年來也重挫逾6成,反映資產品質不佳,其他大、中型銀行展望均呈現負向;外媒估計,義大利銀行業壞帳金額約3600億歐元,壞帳率高達17%。 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執行長雷格林(Klaus Regling)表示,歐盟執委會正與義大利政府協商,因應義大利銀行壞帳風險,並確保相關措施符合歐盟銀行法規;不過歐洲央行前執行理事比尼斯瑪基(Lorenzo Bini Smaghi)認為,義大利銀行危機恐擴散至其他歐盟國家,呼籲歐盟應重新評估紓困規定。 西恩那銀行股價繼週一暴跌14%後,週二再跳水19%,今年來股價累計下跌79%;路透資料顯示,義大利銀行指數自英國公投以來下滑30%,總計今年來重挫57%,歐元區銀行指數同期分別下滑22%和37%。 分析師指出,義大利政府負債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133%,在歐洲國家中占比僅次於希臘,加上義大利將於10月舉行修憲與國會改革公投,總理倫齊(Matteo Renzi)若失利,可能引爆歐盟下一個風險。此外,瑞典央行昨宣布,維持基準利率在負0.5%不變,預期受到英國脫歐效應影響,可能要到明年下半年才會啟動升息。
方琬庭 2016-07-07
央行連4降 定存百萬年息少3千

央行連4降 定存百萬年息少3千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中央銀行上週四連續四季降息半碼(○.一二五個百分點),反映在定期儲蓄存款利率方面,累計下調約三十個基點(一基點為○.○一個百分點),與央行啟動降息循環前相比,定存族每百萬元存款,每年利息少收約三○○○元。 郵局降息後 政策性貸款利率變動預估 台銀新台幣活儲、定儲存款牌告利率 對房貸族、學貸族來說則是項福音,經過四次降息後,每百萬元政策性房貸,預估每年累計可省下超過一五○○元利息支出;就學貸款利率八月起將跌破一.二%關卡,降至史上最低的水準。 國銀龍頭台灣銀行昨公布利率調整方案後,郵局可望今跟進,因財政部「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前兩年房貸利率,按郵局二年期定儲機動利率加碼○.三四五%,若與前次調降幅度(下調七個基點)相同估計,青安利率由一.五一%降至一.四四%。 政策房貸百萬 累計年省逾1500元 央行自去年九月啟動降息循環以來,合計調降代表政策利率的重貼現率二碼,反映到每百萬元政策性房貸,每年將節省一五四八元利息支出。 就學貸款方面,是按郵局一年期定儲機動利率加碼○.五五%,且為體恤學生經濟負擔,台銀還自行吸收六個基點的成本,預估郵局降息後,學貸利率也將由一.六二%降至一.五五%,同樣下滑七個基點。 學貸族除了可在七月享受央行降息的好處,行政院宣布八月一日起,還會再大砍四十個基點,屆時學貸利率有機會跌至一.一五%歷史新低。 至於定存族則是心在淌血,面對負實質利率的困境,利息不僅被通貨膨脹吃掉,就連本金也會被侵蝕;而金融體系錢滿為患,不少銀行同樣苦不堪言,儘量透過調整資金部位,控制利息成本。 「存款收得很辛苦!」行庫主管說,國內景氣低迷,企業籌資意願低落,資金去化越來越困難。
盧冠誠 2016-07-05
財部︰6月出口 確定連17黑

財部︰6月出口 確定連17黑

續創金融海嘯以來 最長衰退紀錄 〔記者吳佳蓉/台北報導〕想見出口曙光,得等下半年。財政部八日將公布六月進出口統計,財政部官員表示,六月仍是負成長,出口確定「連十七黑」,續創金融海嘯以來最長衰退紀錄;但減幅較五月改善很多,第三季「轉正」機會高,時間點落在何時,主要取決於廠商旺季備貨需求何時湧現。 財政部8日將公布6月進出口統計,財政部官員表示,6月仍是負成長,出口確定「連17黑」。(資料照) 減幅縮小 Q3轉正機會高 官員表示,相較五月出口較去年同月衰退九.六%,六月出口減幅已縮小,且改善很多。最壞的情形應該已經過了,出口衰退幅度連續三個月從雙位數收斂至單位數;除光學器材沒好轉外,其他主要出口產品多已逐漸改善,舉例來說,礦產品項下的石油煉製品,近期跌幅就從五成逐漸縮減為兩成。 下半年成長 零上下擺動 官員指出,接下來七、八、九月出口,都有轉正機會,一切看廠商備貨期程規劃。雖有希望轉正,但預估出口並不會「一帆風順」,下半年應該會在零成長上下擺動,如年增率僅一%或○.五%。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則認為,對第三季出口有利的因素包括去年基期低,使年增率要轉正不至於太困難,以及iPhone7熱潮,短期內可望帶動半導體及相關零組件出貨潮;但目前景氣不佳、智慧型手機市場飽和、高度競爭,要打入中國市場不容易,因此仍須進一步觀察究竟能帶來多少出口動能。 邱俊榮指出,目前匯率環境短期多少也對出口有利,但整體來看,扣除匯率及單一貨品因素,出口表現仍乏善可陳,體質尚未轉型,不能太過樂觀看待。至於英國脫歐公投效應,日後是否對我國出口間接產生衝擊,他認為影響不大,英國為經濟獨立的國家,即使須與他國重新簽訂貿易協定,也只是程序問題,毋須太過擔心。 回顧五月出口表現,出口值二三五.四億美元,較去年同月衰退九.六%,連十六個月衰退,累計前五月出口一○八四.五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十.五%。官員表示,五月出口貨品,除運輸工具,大多仍衰退,但其中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及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已見好轉跡象。
吳佳蓉 2016-07-04
史上最長!5月製造業景氣燈號連14藍

史上最長!5月製造業景氣燈號連14藍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意外!台灣經濟研究院調查的製造業景氣燈號,4月才擺脫連12個「藍燈」、亮出首顆「黃藍燈」;不料,今天最新公布5月燈號不僅降為藍燈,加上原本4月的「黃藍燈」也修訂為「藍燈」,導致燈號進而出現連14藍,創史上最長紀錄,代表景氣未脫離衰退! 台經院公布5月製造業景氣燈號,意外出現連續14藍燈。圖為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資料照,記者王孟倫攝) 對此,台經院表示,由於全球景氣動向仍不明朗,5月國內製造業相關數據中,原物料進口與股價指數表現不佳,負成長狀況持續,影響原物料投入與經營環境面信號表現。 根據台經院調查,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2016年4月之10.12分,減少0.23分至5月之9.89分,燈號為衰退的「藍燈」,進而出現連十四顆藍燈的紀錄。 由於近期各預測機構,紛紛下修今年GDP至不保一,加上台經院今天公布這項最新數據,顯示當前景氣情況之嚴峻與挑戰。 台經院的製造業景氣燈號,以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景氣狀況,「藍燈」代表衰退、「黃藍燈」為低迷、「黃燈」是平穩、「黃紅燈」為景氣揚升及「紅燈」為繁榮。
王孟倫 2016-06-30
製造業連14藍燈 史上最慘

製造業連14藍燈 史上最慘

〔記者王孟倫、陳梅英/台北報導〕台灣經濟研究院調查的製造業景氣燈號,四月份才擺脫連十二個「藍燈」、轉為「黃藍燈」;不料,昨最新公布五月份燈號不僅降為「藍燈」,連原本四月份這顆「黃藍燈」也修訂降為「藍燈」,燈號出現連十四藍,創史上最長紀錄。 台灣經濟研究院調查的製造業景氣燈號,出現連十四藍,創史上最長紀錄。 (資料照,記者洪友芳攝) 台經院表示,由於全球景氣動向仍不明朗,五月份國內製造業相關數據中,原物料進口與股價指數表現不佳,負成長狀況持續,影響原物料投入與經營環境面信號表現。 台經院解釋,當時公布四月份燈號為初估值,且分數只跨過「黃藍燈」門檻一點,後來實際分數下修,燈號因此降至「藍燈」;五月份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四月份的十.一二分減少到九.八九分,燈號為衰退的「藍燈」,也是連十四顆藍燈。 「這是史上最長的藍燈紀錄!」台經院表示,前次紀錄是二○○八年七月至二○○九年五月的連十一藍,這次連十四藍,代表國內製造業景氣尚未脫離衰退。 對於中研院日前下修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至○.五二%,國發會主委陳添枝昨表示,中研院的預估比較悲觀。至於是否會陷入負成長?他說,經濟成長率○.五%,換算GDP(國內生產毛額)約七○○多億元,看起來可怕,絕對金額沒有那麼大,如果對出口悲觀一點,是有可能。 不過,景氣燈號綜合判斷分數連續兩個月好轉,加上領先指標回升,陳添枝認為,「景氣復甦訊號蠻明顯」,加上去年基期低,應該有機會持續往上。
王孟倫、陳梅英 2016-07-01
〈台股青紅燈〉房市的老鼠會現象

〈台股青紅燈〉房市的老鼠會現象

  在多層次傳銷立法管理前,台灣早年有所謂的「老鼠會」,也就是層壓式推銷(Pyramid scheme),參與者透過介紹其他人加入而賺取佣金,如此類推,一層壓一層,是一種無法持久的商業模式;台灣房市也有老鼠會現象。 實價登錄是將過戶日設為交易日,對預售案而言,「實價」其實是3年前預售時的「舊價」;從近年來不少指標建案的實價揭露來看,常僅有當時預售開價的7到8折,顯示前幾年國內房價飆漲有不少是來自房產業與炒家的不當膨風、灌水。 以首個中資來台推出建案的「萬通台北2011」為例,在交屋揭露近20筆實價後,以最高價的27樓來看,每坪實價不到60萬元,最低價的4樓,每坪實價更僅42萬餘元,較當初預售時每坪「開價」達60、70萬元,是打了7到85折。 還有,4年前外資豐泰地產買進北市士林夜市預售案「圓山1號院」8間透天店面;對照近期實價揭露,8間店面(不計車位)合計總價約21.2億元,僅是當時市場喊價的75折。 這些案例都只是凸顯在房價飆漲時,市場開價多膨風,讓買家誤以為買到賺到,且未來會有差價可期待;當房市變成「老鼠會」,不管是投資客,建商、仲介或代銷,參與其中者人人皆吹牛、灌水,才能吸引更多老鼠來接棒,反正誰接最後一棒就誰倒楣,不要是自己就好。 (費特曼)
費特曼 2016-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