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事

中國對台情報部門整併 軍職人員全調離

中國對台情報部門整併 軍職人員全調離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最神秘的情報部門進行重組,據報導,一向主對台灣情報的解放軍總政治部聯絡部瓦解,被併入中央對外聯絡部(簡稱中聯部),除部分涉具體情報工作的人員轉歸戰略支援部隊外,全部人員轉為文職非現役。「意味著中共軍隊對台灣和日、韓、朝鮮等情報工作,部分要轉軌」。 中國情報部門重組,總政聯絡部前部長邢運明(圖)爆貪被調查,整個總政聯絡部整併入中聯部。 《博聞社》報導,今年初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將原總參情情報部(二部)和技術偵察部(三部)併入,不過,同屬解放軍的另一個情報部門「總政聯絡部」卻未同步整併,最近已完成整併。 據報導,原總政聯絡部以對台灣的情報工作為重點,「負責策反國民黨將領並實現『瓦解』與台灣有關敵對勢力的廣泛目標」。曾經被爆「台灣上校以上的軍人,都被總政聯絡部建檔追蹤」;如今部分情報工作被外圍「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取代,且爆發貪腐案,總政聯絡部前部長邢運明在今年初才被中共軍紀委拘留調查;如今部門被整併、人員全部調離。 而中聯部是中共中央負責對外工作的職能部門。工作對象幅射全球各國及其政黨。
自由時報 2016-12-27
歐巴馬簽署法案 打破台美軍事交流門檻

歐巴馬簽署法案 打破台美軍事交流門檻

  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天簽署「2017年國防授權法案」,打破美國1979年與中華民國斷交以來的軍事交流門檻。(美聯社資料照) 2016-12-24  06:45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23日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天簽署「2017年國防授權法案」,打破了美國1979年與中華民國斷交以來的軍事交流門檻,未來美國助理部長以上層級的資深官員以及現役將官都可以訪問台灣,而台灣國防部長也可望突破不能訪問華府的限制。 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在12月初先後通過了「2017年國防授權法案」,其中第1284節表達了國會意見,指未來美國軍方高層得以和我軍方在台、美兩地進行交流,美國助理國防部長以上的官員、現役將官可以訪台,至於未來會如何執行,將待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元月20日就職後的政府團隊決定。 這項法案表示,美台雙方軍事交流的目的,主要為威脅分析、軍事理論、部隊計畫、後勤支援、情報蒐集與分析、任務計畫及技術程序、人道支援與災難救助等七大項,另包括各項民間與軍方關係的活動。這次法案能順利通過,近年不斷推動美台軍事交流的參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肯(John McCain)為主要推手,由於共和黨未來至少兩年會完全執政,法案內容有極高的機會能落實。
曹郁芬 2016-12-24
川普新設白宮貿委會 任命親台經濟學者為主席

川普新設白宮貿委會 任命親台經濟學者為主席

納瓦洛提倡美國要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並建與台灣進行更多的外交、軍事交流。(彭博) 2016-12-22  07:58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準總統川普的政府過渡團隊於昨天宣布,川普將會任命經濟學者納瓦洛(Peter Navarro)成立新設的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White House National Trade Council),納瓦洛提倡美國要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並建與台灣進行更多的外交、軍事交流。 美國準總統川普將任命親台的經濟學者納瓦洛成立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圖截自網路) 綜合外媒報導,川普過渡團隊於昨天發表聲明指出,川普將任命經濟學者納瓦洛(Peter Navarro)成立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該委員會的成立證明川普想讓美國製造業再次蓬勃發展的決心,且使每個美國人都能獲得工作並賺取讓人滿意的薪資。 川普在這項聲明中說,他讀過納瓦洛的著作,書中清楚描寫全球化讓美國工人承受巨大傷害,他揭示了美國中產階級一條明路,川普還稱讚納瓦洛,認為他的的論點相當條理分明且考據嚴謹。 現年67歲的納瓦洛是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經濟學教授,在競選期間擔任川普的顧問,他曾出書批評美國對中國的政策,認為美中貿易將嚴重傷害美國利益,他的著作有《中國戰爭即將來到》、《致命中國》等等。 納瓦洛甚至在今年7月的《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雜誌中,建議美國應增加閣員訪問台灣的次數,並協助台灣儘量多參加國際組織,也派更多退役民間軍事人員幫忙訓練。他甚至曾受訪指出,中國過去不斷脅迫台灣,讓台灣人民很反感,對北京而言,情況只會變得更糟糕。
自由時報 2016-12-22
川普奪304張選舉人票 確定當選總統

川普奪304張選舉人票 確定當選總統

  美國選舉人團今日進行形式投票,川普共獲得獲得304張選舉人票,跨越當選門檻所需的270張,正式成為美國第45任總統。(美聯社) 2016-12-20  07:3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準總統川普於11月9日贏得大選,而美國選舉人團今日(19)進行形式投票,川普共獲得304張選舉人票,跨過當選門檻所需的270張,正式成為美國第45任總統。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選舉人團今日聚集在各州首府進行投票,投票結果大多符合上個月的美國總統普選結果,川普共獲得304張選舉人票正式入主白宮,但仍有少部分的選舉人沒有依照選民意志投票。 在普選時由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獲勝的華盛頓州,12名選舉人中竟然有4名跑票,3人投給前國務卿鮑爾(Colin Powell),1人投給印地安領袖Faith Spotted Eagle。且德州也出現2名選舉人跑票,1人投給現任俄亥俄州長凱西克(John Kasich),1人投給前眾議員保羅(Ron Paul) 一旦選舉人以個人意志投票,將會被視為「失信選舉人」,全美國21州沒有明文規定禁止該項行為,但還有29州和華盛頓特區都有法律約束,只能將票投給在該州大選中獲勝的候選人,各州可對違規的選舉人處以罰款或喪失資格等處分。   美國選舉人團今日聚集在各州首府進行投票,投票結果大多符合上個月的美國總統普選結果,但仍有少部分的選舉人沒有依照選民意志投票。(美聯社)
自由時報 2016-12-20
朴槿惠頑抗 批彈劾於法無據

朴槿惠頑抗 批彈劾於法無據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閨蜜門」醜聞雖已令朴槿惠的民調創該國歷任總統新低,在執政黨議員倒戈下,國會並通過對她的彈劾案,現已聲請憲法法院審理,惟她似乎並不願「束手就擒」。十六日稍早,南韓國會議員所組成的特別調查委員會直闖總統府青瓦台,要求入內調查,卻遭青瓦台官員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擋調查人員進入官邸;她的委任律師當天也辯稱,指國會彈劾她的表決於法無據,且她不大可能出庭。 青瓦台官員拒國會調查員進入 不願表明身分的青瓦台官員向記者稱,調查人員「不能進來」,並稱總統府方的立場迄今未變,倘國會的特別委員會想進行調查,雙方會討論哪裡見面、要做什麼。一位維安官員稱,「總統府係維安重地之一」。 青瓦台方面亦援引南韓刑法禁止在未經同意下調查這類被視為軍事要地的國家設施。南韓特檢發言人李圭哲向記者提到,為進入青瓦台調查,特檢將持續尋找法源。特檢已表示,欲搜索被起訴的青瓦台前官員辦公室。 調查「閨蜜門」醜聞的特別委員會主席—執政的「新國家黨」國會議員金成泰(譯音)十六日說,由於青瓦台的警衛室極力拒絕對調查做出回應,這次的拜訪無功而返,警衛室稱,將考慮有限地開放閱覽檔卷。金成泰與其他成員原擬檢閱自二○一四年四月十六日「世越號」沉沒事故以來的相關紀錄文件。 朴槿惠無意出庭聽證 反朴親朴示威將拚場 朴槿惠十六日委託律師團向憲法法院遞交駁斥國會彈劾罪狀的答辯書,以及反對調閱「閨蜜門」相關案卷的申請書。委任律師之一的前檢察官李中煥(譯音)十六日在憲法法院外向記者稱,國會無端彈劾,相關違法指控毫無證據,應予以駁回。而自彈劾案表決以來,她的律師團就稱,本案開始聽審時,她不大可能出庭。 從九日起,憲法法院須於一百八十天做出決定。她的律師團正盼速審。李中煥稱:「我方想加快審理程序,將不會聲請延後。」十七日又逢週末,預料群眾又將集結「倒朴」,但與此同時,一場「親朴」的示威活動也預定拚場。 南韓國會議員九日以二百三十四席贊成、五十六席反對,通過彈劾總統案,票數差距之大出乎預料。原先預定二○一八年二月卸任的朴槿惠至今矢口否認有違法失當,僅就自己不察與崔順實的關係而道歉。「新國家黨」已因這起政治風暴而陷入分裂,「親朴」的該黨黨魁李貞鉉十六日雖請辭,但政策委員會主席及國會黨鞭均由「親朴」派拿下,恐促使「倒朴」派國會議員集體退黨。
茅毅 2016-12-17
無懼禁令 加國小姐再批中強摘器官

無懼禁令 加國小姐再批中強摘器官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加拿大小姐林耶凡(Anastasia Lin)去年因公開批評中國人權狀況而無法參加在中國舉行的世界小姐總決賽,今年她獲得再次爭取后冠的機會,將參加本週末於美國舉行的總決賽。林耶凡說,她要藉由這個機會告訴全世界,中國強行摘取良心犯器官的惡行。 加拿大小姐林耶凡。(美聯社) 世姐選美 去年遭禁賽今年再來 林耶凡去年遭中國禁止入境參加在海南省舉行的世姐總決賽,總部設於英國倫敦的世界小姐選美組織,為此准許她在今年12月18日舉行的總決賽再度角逐,卻在決賽前傳出,接受中國企業贊助的世姐選美組織不讓《紐約時報》等部分美國媒體訪問林耶凡,但准許美聯社、《華盛頓郵報》訪問。 林耶凡在14日的訪問中表示,「每個人都與中國有經濟上的關聯,中國的軟實力大到沒有人真的敢挺身直言」,世界小姐選美每位參賽者要發表自己的理念或主張,這是表達意見的另一個機會,「我說的是從良心犯身上摘取器官」,「這就像殺害無辜公民,只為了取得其器官和身體部位出售牟利。這正在發生,大家有必要關注。」 現年26歲的林耶凡在中國出生,13歲時隨母親搬到加拿大。她經常公開批評中國政府打壓法輪功,指稱數以千計法輪功信徒遭殺害強摘器官;她也曾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直言不諱,自從去年遭中國排除參加世姐總決賽後,便受到全球媒體關注,受邀在英國、歐盟議會作證。 她說,受到前加拿大小姐、伊朗裔的艾富辛-賈姆(Nazanin Afshin-Jam)啟發,藉由參選世界小姐,將選美舞台當作傳達理念的平台。去年事件使得她現居中國的父親飽受國營媒體、銀行施壓,事業和士氣都受到折磨,「到自我傷害的地步」。至於世姐選美組織因此對她設下的一些限制,林耶凡說,她不怪世姐組織,因為就連西方政府都對批評中國有所顧忌,「諸國政府真的沒有挺身直言」。
管淑平 2016-12-16
普廷今訪日 首站抵安倍故鄉

普廷今訪日 首站抵安倍故鄉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俄羅斯總統普廷十五日將抵達日本,進行二天訪問。普廷這次獲邀前往首相安倍晉三的故鄉山口縣過夜,下榻長門市的溫泉旅館,日媒報導,安倍或許會邀請普廷一起泡湯「裸裎相見」,讓雙方的會談更無保留。 日本山口縣長門市為迎接十五日召開的日俄元首會談,街上掛滿首相安倍晉三與俄羅斯總統普廷握手的漫畫海報,海報上以日俄文寫著「新的起點由長門開始」。(路透) 北方領土交涉 恐無預期成果 日本相當重視普廷這次的訪日,日方開出利多條件,以日俄共同開發北方四島等經濟合作方案,希望解決雙方的領土爭議並簽定懸而未決的日俄和約,但談判後期俄方態度轉硬,普廷甚至加碼要求日方擱置對俄制裁措施,日媒分析安倍可能得不到原先預期的成果。 即便如此,日方仍以隆重禮數迎接普廷到訪,尤其是山口縣長門市近日來幾乎處於辦廟會的節慶氣氛,到處掛滿了「歡迎日俄元首會談」的布條,沿途的道路橋樑均重新鋪設粉刷,連路樹都看得出新修剪的痕跡。被選為下榻地點的長門市高級溫泉旅館「大谷山莊」更是嚴陣以待,精選的懷石料理、寬敞的露天浴池均已準備妥當。 日媒期待安倍邀普廷一起泡湯,據說俄國人對於男性之間的「裸裎相見」相當重視,一九九七年前首相橋本龍太郎訪俄時,有「俄國通」之稱的前眾議員鈴木宗男,就曾半開玩笑地告訴橋本,俄國男性「裸裎相見」時會互握對方「弟弟」表示信任,建議橋本與當時的俄國總統葉爾辛共洗三溫暖「為國捐軀」,結果這場三溫暖會因為俄方婉拒沒有洗成,當時橋本也是和葉爾辛談判北方領土歸還問題。 日媒期待安倍「捐軀」 邀普廷共浴 普廷預定十六日轉往東京繼續進行會談,日方預定安排普廷參觀柔道總本山、位於文京區的「講道館」,普廷是柔道高手,二○○○年訪日時曾在當時首相森喜朗招待下拜訪講道館,還下場和一名十歲少女比劃被摔翻在地。不過日媒報導,這次普廷下場的機率並不高。 日媒也報導,為了普廷的到訪,日本這次動員了全國三十二個都道府縣一萬一千名警力維安。此外,長門市則趁機宣傳觀光,準備了裝有俄語版觀光手冊、茶包、溫泉粉及當地出身的詩人金子美鈴詩集等禮物包,將送給俄方隨行人員。
林翠儀 2016-12-15
白宮:台灣是親密夥伴 不應拿來當籌碼

白宮:台灣是親密夥伴 不應拿來當籌碼

  〔國際新聞中心、記者鍾麗華、呂伊萱/綜合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質疑「一個中國」政策,引發中國嚴重關切。白宮十二日強調,歐巴馬政府遵守一中政策,台美長久夥伴關係不應拿來當作談判籌碼。國務院則表示,一中政策是美國過去四十年來的一貫立場,相信未來政府也會做出自己的決定。 對此,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昨表示,感謝各方對台灣的關心,但對各種外交政策的表述沒有評論。外交部也說,我方與美國發展夥伴關係,「非常樂見」白宮有這樣的回應。 白宮發言人厄尼思特重申,歐巴馬政府領導下的美國堅持一中政策,這不僅是美國政府的一貫立場,更是因為歐巴馬政府從未將台灣作為與中國談判的籌碼,而是關係深厚的親密夥伴;將台灣當成籌碼,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厄尼思特說,美國持續奉行一中政策, 能讓美台維持緊密夥伴關係,也能讓美中發展建設性關係。美中兩國並非每件事情都有共識,但包括氣候變遷、伊朗及北韓核問題,若無北京的參與和合作,美國將無法取得進展;若在一中政策上升高緊張,這類進展將難以達成。 國務院︰無法預測川普未來作法 國務院發言人柯比則說,改變一中政策的作法不會強化美台關係,增進美國影響中國決策的能力;現任美國政府信守一中政策,認為此舉符合美國安全利益。但此一看法只能代表歐巴馬政府,至於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團隊對中政策的確實執行方法,他無法預測。 歐洲方面,德國總理梅克爾僅重申,不會改變一中立場。德國聯邦議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呂特根則警告,川普若甘冒與北京關係緊張的風險改變一中政策,可能給歐洲帶來「負面影響」。 府︰積極建立良好國際關係 黃重諺昨表示,台灣本身外交政策目標很清晰,就是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都能建立並持續良好的關係,並藉此讓台灣在國際社會有更多、更積極的參與及貢獻,同時我們也會致力於維持穩定良好的兩岸關係。 黃重諺強調,台灣的核心利益是確保國家自由民主的永續,確保台灣在國際社會的積極參與和區域的和平穩定,任何國際環境變遷,都不會影響我們對國家利益確保的努力與堅持。 外交部北美司副司長徐佑典表示,和美國發展實質關係一直是外交部的工作目標,「我們基本上贊同美國白宮說法」。至於川普上任後美國的一中政策是否會調整,徐強調,外交部所關切最重要的是「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我方希望美國信守「台灣關係法」下的安全承諾和六項保證下的軍售承諾。
鍾麗華 2016-12-14
威州驗票結果出爐 川普保住選舉人票

威州驗票結果出爐 川普保住選舉人票

法新社       美國綠黨總統候選人史坦(Jill Stein)指控駭客入侵投票機器,意圖操控大選結果,因此在威斯康辛州申請重新驗票。驗票結果出爐,川普仍舊贏希拉蕊2萬2千票,保住威州的10張選舉人票。 重新驗票之後,川普的得票數增加162票,有1769張票是開票當晚被漏記的選票,重新驗票的結果狠狠打臉了史坦提出的駭客操弄選舉論。 史坦原打算在密西根州和賓州也發起重新驗票,但因聯邦法律規定選舉人票須於美國時間12月13日確定,因此驗票請求已遭法院駁回,本次總統大選結果總算塵埃落定。(盧宥竹/綜合外電報導)
盧宥竹 2016-12-13
國土安全部長 川普提名退將出任

國土安全部長 川普提名退將出任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政權交接小組十二日發表聲明,表示川普已提名陸戰隊退役將領凱利(John Kelly)出任國土安全部長,其迫切目標將是制止非法移民、保護邊界,以及改善情報和執法部門之間的關係。 圖為川普(左)十一月二十日在新澤西州川普國際高爾夫球俱樂部和凱利(右)會面。(歐新社檔案照) 六十六歲的凱利在陸戰隊服役達四十五年,他在退伍前的最後一個職務是南方司令部(U.S. Southern Command)指揮官。凱利是川普新政府中第三位擔任內閣層級職位的退役將領,他對女性加入戰鬥部隊、關達納摩灣監獄受拘押者待遇等議題上,常有率直言論或不受歡迎的指示。
自由時報 2016-12-13
5成6日本人 認為台灣可以信賴

5成6日本人 認為台灣可以信賴

  駐日處民調 〔駐日特派員張茂森/東京十二日報導〕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委託日本「一般社團法人中央調查社」,針對日本二十歲以上民眾進行「對台灣觀感」的最新民調數據顯示,六十六.五%的日本受訪者對台灣有親近感,五十五.九%認為台灣可以信賴,六十.二%認為台日關係良好,五十六.四%認為台日關係會有發展,整體數據都顯示台日關係扎實、友好。 66%對台有親近感 民調顯示,六十六.五%的受訪者對台灣有親近感,主要理由包括四十九.六%認為雙方交流歷史悠久,四十九.六%認是雙方文化有共通性,五十九.一%表示在亞洲地區對台灣感到最親近,對台灣親近感的比率遠高於對其他國家或地區。 受訪的日本民眾有五十五.九%認為台灣可以信賴,主要理由包括共享自由民主等價值觀(五十二.二%)、和平國家(四十七.四%),以及歷史淵源(四十三.八%)。 六十.二%受訪者認為目前台日關係良好,五十六.四%認為台日關係將會有發展,知道蔡英文當選台灣第一位女性總統的比率高達六十六%。 至於台日間最值得關切的議題,二十四.八%的受訪者認為是漁業問題,十八%表示是領土問題,但有二十.九%受訪者認為台日間沒有任何問題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有高達七十二.五%的受訪者知道台日在自然災害或重大事故發生時會彼此援助,五十.八%表示想去台灣,其中的五十八.九%是二十到二十九歲的年輕人,為所有年齡層裡最多的群體。五十三.二%的受訪者表示,台日應加強觀光交流,五十.三%希望加強經濟交流。 在青少年交流領域中,六十%的受訪者認為應推動體育交流,四十五.八%表示應加強推動「教育旅行」。
張茂森 2016-12-13
台裔作家楊小娜投書華郵:台灣不是「外交麻煩」!

台裔作家楊小娜投書華郵:台灣不是「外交麻煩」!

楊小娜強調,台灣是有歷史有人民的國家,不是美國的外交麻煩。(圖擷自star2.com) 2016-12-11  15:4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準總統川普與總統蔡英文通話,美媒普遍認為此舉影響美中關係,對此台裔作家楊小娜(Shawna Yang Ryan)投書《華盛頓郵報》,強調台灣是有歷史和人民的國家,並不是一個「外交麻煩」。 楊小娜投書華郵。(圖擷自華盛頓郵報) 楊小娜美國時間9日投書《華郵》,提到美國官方、媒體都把台灣視為美中關係的附帶條件,一直以「談判籌碼」作為台灣的常見描述,這使她感到很沮喪。 她認為,儘管川普的外交政策令人不安,但此次通話是台灣的一個機會,可望讓台灣重回國際舞台,也讓美國重新討論過時的台美立場。 楊小娜表示,美媒討論台美通話時,都忽略了台灣人的觀點和故事,雖然美國無法一天就改變對台政策,或是用一通電話就恢復國際對台灣的承認,但至少能誠懇的了解台灣史和台灣人。 她簡述台灣歷史,過去台灣在國民政府接管後,人民經歷白色恐怖等時期,在這些痛苦過後最終成為民主、新聞自由的國家,也選出女性總統,這是該讚揚的成就。
自由時報 2016-12-11
台美軍事交流入法 美參院也通過

台美軍事交流入法 美參院也通過

  〔記者蘇芳禾、彭琬馨、涂鉅旻/綜合報導〕美國聯邦參議院於華府時間八日,以九十二票贊成、七票反對,通過「二○一七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這是雙方高階將領互動首度正式列入美國法律,國會兩黨展現對台灣的一致支持,推動台、美高階軍事將領及國防官員的交流,若白宮簽署通過,未來美國助理國防部長以上官員、現役軍官可訪台,增進兩國軍事交流。 府:樂見並期待更多合作 對此,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昨表示,樂見並期待台美間有更多更好的交流與合作,感謝美國國會及各界友人長久以來的支持。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也表示「樂觀其成」。 外交部表示,此法案充分展現美國國會對我國防安全及台美軍事交流的關心與跨黨派支持,除感謝外,外交部也期待雙方未來能藉由深化實質交流,努力促進區域和平穩定。 繼美國眾議院在二日以三百七十五票對三十四票通過「國防授權法」後,參議院八日中午表決,再以九十二票對七票的懸殊比數通過國防授權法,接下來國會要將法案送交白宮,預料任期將結束的歐巴馬總統,應該會在卸任前簽署生效;而未來關鍵在於,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政府團隊及國防官員,如何執行國會意見。 歐巴馬應會在卸任前簽署 軍方人士認為,雖該案尚需白宮簽署,但如無意外順利通過,將有助於台美雙方軍事交流更加密切。 美國二○一七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涉及台美雙方軍事高層交流章節,為第一二八四節,內容明確指出,美國國防部長應執行台、美資深將領與資深官員的互動交流計畫,地點含括台、美兩地。「資深將領」指美國現役將官、掛階人員,「資深官員」則指在美國國防部任職的助理國防部長,以及更高階的官員。 至於台美雙方軍事交流目的,總共有七大項,分別為威脅分析、軍事理論、部隊計畫、後勤支援、情報蒐集與分析、任務計畫及技術程序、人道支援與災難救助等,另包括各項民間與軍方關係的活動及演訓。 對於美國國會通過上述法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大陸堅決反對美台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反對美國對台軍售,「這一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也是國際社會都知道的」。 陸慷強調,陸方已多次就議案中涉及大陸的「消極內容」向美方提出「嚴正的交涉」,敦促美國「不要開歷史倒車」,避免影響中美關係大局。
自由時報 2016-12-10
南韓國會234票彈劾成功 朴槿惠將停職

南韓國會234票彈劾成功 朴槿惠將停職

南韓總統朴槿惠遭彈劾,將停職等待憲法法院裁定。(路透) 2016-12-09  15:1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南韓總統朴槿惠捲入閨密崔順實干政醜聞,國會今日進行彈劾投票,結果有234票贊成,反對票僅有56,彈劾朴槿惠成功。不過之後還需要憲法法院的審理,彈劾案才算完全過關。在法院結果出爐之前,朴槿惠將會被停職,由南韓總理黃教安代理職務。 韓國《JTBC》電視台直播整個過程,南韓國會有300個席位,要通過彈劾案至少要200張支持票,在投票時就有將近20萬名觀眾收看,到了開票前直播聊天室更充滿網友猜測的票數,最後南韓國會議長宣布總票數299票,其中234票同意彈劾、56票反對、2票棄權、7票無效,國會現場立即響起掌聲與歡呼。 據南韓《中央日報》報導,總理黃教安將代替朴槿惠的職務,國會接下來會向憲法法院提交彈劾建議書,法院最遲要在180天內審理完畢並做出最終裁決。 據《韓聯社》報導,朴槿惠是韓國歷史上第2位遭彈劾停職的總統,在她前面的是2004年前總統盧武鉉彈劾案,但當時憲法法院審理63天後推翻彈劾的正當性,促使盧武鉉復職,所以朴槿惠能否重現盧的置之死地而後生,也備受南韓民眾關注。(更新時間15:36) 南韓國會以234票成功彈劾朴槿惠。(美聯社)
自由時報 2016-12-09
美眾議員:決定自己未來前途是臺灣「天賦權利」!

美眾議員:決定自己未來前途是臺灣「天賦權利」!

  美眾議員恩格爾表示,美國不會犧牲臺灣朋友。Wikimedia Commons/ Thomas Altfather Good /2013年資料圖片   美國紐約州民主黨眾議員艾略特.恩格爾(Rep.Eliot Engel, D-NY)12月6日接受《美國之音》(VOA)訪問時表示,臺灣人民完全有權期待美國保護他們,美國不應該不管臺灣人民。我並不擔心川蔡通電話所引發的中國反擊效應。他並指出,僅管美國「支持一中」,這是我們和北京建交時所擬訂的政策,我卻認為「臺灣人民有權決定自己的命運。」如果台灣人想和中國在一起,那是他們的權利,而非北京片面的主權聲索。臺灣人民本來有權選擇自己的未來,我支持臺灣這項「天賦權利。」 這位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首席民主黨議員恩格爾還強調,美國是自由世界領導者,有義務維護民主價值。美中關係誠然重要,但美國也應該要支持臺灣,不該棄臺灣而去。他還說,和中國維持良好關係符合美國利益,也符合中國利益。美中2國體制非常不同,中國沒有民主,不允許異議,沒有言論自由,這些都是問題,但我們必須和北京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打交道,他認為美中會找到共同基礎進行合作。不過,華盛頓不會以犧牲臺灣朋友為代價。臺北、北京都是美方想要交往互動的對象。 眾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亞太事務小組主席,亞利桑那州共和黨籍眾議員邵建隆(Rep. Matt Salmon,R-AZ)12月5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表示,中國必須瞭解美國不會傻傻坐在一旁,等著看中國在國際社會及亞太地區制訂他們的國際規範。邵建隆議員中文流利,曾於1970年代在臺灣從事福音傳播工作,並見證1979年卡特總統與中華民國斷交,轉而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歷史。邵建隆議員曾多次談到他對臺灣的濃厚情感,感覺臺灣像是他第二個家。 川普向北京放送強硬訊息 加州共和黨眾議員達納‧羅拉巴克(Dana Rohrabacher) ,這位下任國務卿的可能人選表示,這次的川蔡通話向北京發出警告。羅拉巴克週一向美國《福斯新聞臺》(FOX News Channel)表示,川普向北京獨裁者傳達,他不會「逆來順受」的暗示。他還補充指出,中國外交政策向來咄咄逼人。 下屆美國國務卿可能人選之一的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博爾登(John Bolton),談到中國在南海「咄咄逼人」的敵意領土聲索時指出,現在到了該調整美中關係的時候了。 川普交接小組經濟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以及川普陣營的防務顧問亞歷山大•格雷(Alexander Gray),明白讚譽臺灣是「亞洲民主燈塔」;然而,臺灣在軍事防衛上,可能是美國全球伙伴中最脆弱的環節。他們主張美國應向臺灣全面銷售武器,藉以威懾中國(對台)的極度垂涎。《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11月初發表的一篇文章,引述這2位顧問的觀點指出,所謂的「亞洲戰略再平衡」,在歐巴馬總統任期宣告失敗,並且導致中國在東海、南海的擴張舉動。 美台實質關係可望大幅提昇 川普內閣中也有一些致力於提升臺灣地位的人選,例如被川普挑選為衛生和人力資源部部長的喬治亞州聯邦眾議員湯姆•普萊斯(Tom Price),9月間提出一項開放臺灣高層官員,可以會晤美國國務院官員的法案,該項名為《臺灣旅行法》內容規定,「美國應該允許臺灣高階官員有尊嚴的進入美國,會見美國官員,其中包括國務院和國防部官員。」這項法案草案還主張,將臺灣地位提升為「準官方代表」, 即讓台灣的「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辦事處」(TECRO)的代表層級官員,能夠在美國進行官方業務洽談。 然而部分區域安全專家,對於美台關係的躍進,持保留態度。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大國」研究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向《美國之音》(VOA)表示:川蔡通話事件過後,臺灣方面要求美國改變「一中政策」的期待,將隨之上升;然而,葛來儀認為「一中政策」改變,不可能很快降臨。北京可能試圖跟川普新政府討價還價,並且對川普及其新領導班底,極度不信任。 葛來儀還說,美國應該加強「臺美關係」的實質內涵,而非僅只非象徵性。也許美方應該跟臺灣談判一個自貿協議,並且鼓勵一些親美國家也這樣做。 中國一再重申,民主治理的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領土的一部分;北京也從未宣佈放棄使用武力將這個島嶼置於北京控制之下。美國於1979年與台灣斷交;1979年的「美中聯合公報」載明,美國承認北京是中國境內的唯一合法政府。
許銘洲 2016-12-07
中國不滿台美熱線 川普顧問:去他的

中國不滿台美熱線 川普顧問:去他的

〔國際新聞中心、記者林良昇/綜合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和蔡英文總統通電話引發中國不滿,川普的經濟顧問史蒂芬‧摩爾五日受訪時強調,他不在乎中國是否不悅,「台灣是我們的盟友」,並批評中國在東方張牙舞爪,現在該是效法前總統雷根反抗惡霸的時候。他說,美國必須支持台灣,若中國對此不滿,那就去他(們)的!(screw ’em)。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和蔡英文總統通電話引發中國媒體大肆批判。(法新社) 摩爾:應效法雷根 對抗惡霸 現年五十六歲的摩爾,曾任《華爾街日報》主筆、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首席經濟學家等職,支持自由市場政策,今年被川普延攬至競選團隊,曾協助草擬川普的賦稅計畫。川普內定的白宮幕僚長蒲博思五日曾表示,摩爾並非政權交接小組成員。 台灣是盟友 美國應該支持 摩爾在接受芝加哥WLS AM890電台訪問時表示,「台灣是我們的盟友。這是一個我們支持的國家,因為他們信仰自由。我們應該支持我們的盟友,如果中國不喜歡,去他的!」 摩爾說,美國必須力挺台灣,大家看到中國在東方高調展示軍力,現在是美國回歸雷根時代的時候,挺身對抗國際惡霸,阻止這些惡行,和盟邦站在一起。 摩爾強調,華府外交圈有太多決斷力軟弱的人,他們會說︰「天啊!不能這樣做,這可能會冒犯中方。」不過,「我才不在乎是否打碎了中國的玻璃心!」(I don’t care if we insult the Chinese!)。 對此,中國鷹派官媒《環球時報》在社評痛批摩爾,說話的腔調就像個網路「小憤青」,並誇稱中國崛起,徹底改變了台海地區的政經及軍事格局,「已將台灣島牢牢攬入懷中」,導致美國對台海影響的實際下降。 中國鷹派官媒 反批小憤青 《環時》社評還「教育」川普幕僚,稱在中國近海,美軍無優勢可言,中國海基、陸基武器系統聯合作戰,足以對抗聚集起來的美國海軍,若美軍襲擊中國,美國本土也必遭打擊。
林良昇 2016-12-07
司徒文:美國過去「一個中國」政策是錯的

司徒文:美國過去「一個中國」政策是錯的

2016-12-05  11:3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準總統川普與我國總統蔡英文在電話中討論台美事務,引起全球關注,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前處長司徒文(William Stanton)對此表示,美國過去「一個中國」的政策是錯的,而且他強調美國從來都沒講過中國擁有台灣的主權。 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前處長司徒文(William Stanton)討論川普與蔡英文的通話,指出美國過去「一個中國」的政策是錯的。(資料照,記者王敏為攝) 由媒體人周玉蔻主持的《蔻蔻早餐》廣播節目,今日以電話連線訪問了司徒文,詢問他對於川蔡熱線的看法。司徒文首先表示,這應該是川普幕僚作出的計畫與建議,而不是台灣單方面的行動,他認為這是一個很正面的事情,也強調美國早就該做了。 司徒文還說「一個中國」的政策是有問題的,美國方面從未講過中國對台灣擁有主權。司徒文最後提醒,這個溝通的管道既然達成了,那麼可以繼續努力維持並提升,畢竟這是過去馬政府想要做卻沒做到的事情。
自由時報 2016-12-06
安倍將訪珍珠港 現任日相第一人

安倍將訪珍珠港 現任日相第一人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五日宣布,預定廿六日訪問夏威夷,並將和美國總統歐巴馬一起前往珍珠港悼念犧牲者,成為首位造訪珍珠港的日本現任首相。這是繼今年五月歐巴馬訪問廣島後,日美現任領袖再度於當年雙方交戰的代表性地點同台,主要是為彰顯兩國間的「和解」。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今年屆滿七十五週年。 美國總統歐巴馬(右)今年五月訪問日本廣島原爆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禮尚往來,預定本月下旬訪問夏威夷,與歐巴馬共同悼念珍珠港犧牲者。 (美聯社檔案照) 與歐巴馬一起悼念犧牲者 報導指出,兩人將在亞利桑那號戰艦紀念館獻花並悼念犧牲者,另外,安倍也預定和歐巴馬舉行會談,以夏威夷會談做為四年來的總結。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當地時間七日),日本偷襲珍珠港開啟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珍珠港和廣島長崎一樣,代表美日戰爭的歷史傷痕,過去兩國沒有任何現任元首訪問對方的傷心地,直到今年五月,歐巴馬趁參加伊勢志摩峰會之機親訪廣島和平紀念公園,成為史上首位訪問原爆地點的現任美國總統。 日本媒體報導,安倍上月在秘魯參加亞太經合會高峰會時,在場外和歐巴馬短暫交談後達成共識。安倍此行被視為「禮尚往來」,尤其夏威夷是歐巴馬的故鄉,這趟悼念訪問,也將是安倍帶給歐巴馬最佳的畢業禮物。 安倍向媒體表示,去年為二次大戰結束七十週年,他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強調日美是「希望的同盟」,基於這項考慮他決定訪問珍珠港。此次訪問是為了悼念犧牲者,向未來表達絕對不能重蹈戰爭慘禍的決心。 安倍夫人 已先於8月到訪 事實上,安倍對前往珍珠港悼念訪問的布局早有跡象顯示,今年八月他前往巴西參加里約奧運閉幕典禮的同時,首相夫人安倍昭惠以私人名義走訪珍珠港並到亞利桑那號戰艦紀念館獻花。 珍珠港每年於當地時間七日舉辦紀念儀式,以往由美海軍主辦,每年均有三、四千人參加,具有較高的「反日」色彩,但今年日本政府將與美國海軍在珍珠港的海軍設施內首次聯合舉行追悼儀式,日期選在八日,營造雙方和解的氣氛,也為安倍的到訪暖身。
林翠儀 2016-12-06
憲改公投慘敗 義國最年輕總理辭職

憲改公投慘敗 義國最年輕總理辭職

六成選票 表態說「不」 〔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倫敦五日報導〕義大利四日的修憲公投結果揭曉,在六成選票表態說「不」的情況下,再度給不平靜的歐洲投下耶誕節前的最後一顆震撼彈。執政近三年的總理倫齊宣布辭職下台,反倫齊有功的反體制政黨「五星運動」則呼籲提前在明年初舉行大選。以該黨目前約三成的民意支持率,很可能一舉攻入中央執政核心。歐元一度大跌,歐盟主流派擔心聯盟分裂的噩夢更深。 義大利四日的修憲公投結果揭曉,在六成選票表態說「不」的情況下,執政近三年的總理倫齊宣布辭職下台,歐元一度大跌,歐盟主流派擔心聯盟分裂的噩夢更深。(歐新社檔案照) 賭上政治前途 倫齊失算 在這次公投中,義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理倫齊最大失算,是將自己的政治前途賭在公投結果上,此舉集結了反憲改派和反倫齊執政的力量,後果也如外界預期般讓他一敗塗地。這次公投動員罕見的約七成高投票率,凸顯義國選民不顧政局動盪、歐元衰弱、美國總統歐巴馬、德國總理梅克爾和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公開呼籲投贊成票的警告,展現維持六十八年舊有國會體制以及非要倫齊下台不可的決心。 倫齊五日表示,他推動的憲改遭到否決,「本屆政府到此為止」。義國總統馬塔雷拉(Sergio Mattarella)理論上可選擇拒絕或接受倫齊辭職,若接受,他將任命新總理和一個由技術官僚組成的過渡政府,領導這個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至二○一八年的新國會選舉,或是直接解散國會,明年提前改選。但馬塔雷拉也可能要求倫齊留任至本月底,直到國會通過相關預算法案再走人。 歐民粹主義 仍星火燎原 倫齊的憲政改革主要是針對義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內閣更迭頻仍,導致政府施政效能低下。但大砍國會席次、限制大區特權與廢省的改革幅度過大,觸怒許多既得利益者,早在義國政壇引發普遍反感,不僅極左、極右黨派、前總理貝魯斯孔尼的「義大利前進黨」杯葛,甚至連他領導的民主黨也出現相當大的反彈聲浪,反倫齊幾乎成為政壇共識之一,公投結果也印證選民棄他而去。 民主黨也因此面臨危機,證明在英國脫歐公投過關及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儘管奧地利的民粹派總統候選人霍佛敗選,但民粹主義浪潮在歐洲依然星火燎原。
胡蕙寧 2016-12-06
推特發文狂嗆中國 川普:南海擴軍也沒問美國

推特發文狂嗆中國 川普:南海擴軍也沒問美國

美國準總統川普今天又在推特發文嗆中國,暗諷中國的經濟和軍事政策沒有經過美國同意。(法新社) 2016-12-05  08:4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準總統川普日前接受總統蔡英文的祝賀電話,還在推特上貼文引起各界熱議,甚至引起中國不滿。而今天稍早川普又在推特發文嗆中國,質疑中國的經濟和軍事政策也沒有經過美國同意。 川普於美國當地時間4日下午在推特貼文寫到「中國在要貶值人民幣之前,有問過美國這樣做可以嗎?(這動作將讓美國公司難以競爭)且中國對美國進口貨課徵重稅(美國卻沒有對他們課稅)或是在南海擴建軍事設施有沒有問過美國?我可不這麼想!」 近來川普不斷在推特貼文,讓美國主流媒體不斷抨擊川普,認為這會讓美中關係決裂,而川普的重要幕僚康威今天說,川普知道美國的政策,他不過是接聽和美國有數十億生意往來的台灣總統的賀電,面對美國輿論質疑,他呼籲「大家都應冷靜」。 川普在推特貼文寫到「中國在要貶值人民幣之前,有問過美國這樣做可以嗎?」(圖截自川普推特)
自由時報 2016-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