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時事新聞
國際大事
國際大事
採購15.6億美元大豆 美議員嗆中國:台灣才是可靠夥伴!
台灣和美國簽署價值15.6億美元(約474.96億元台幣)的大豆採購意向書。(圖擷自推特)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中貿易戰延燒,中國為了報復美國,把大豆訂單由美國轉向巴西,但台灣選擇和美國簽署價值15.6億美元(約474.96億元台幣)的大豆採購意向書,決定未來兩年,向美國農民購買多達390萬噸大豆,對此美國眾議員大讚,相較於中國只會用霸凌、恐嚇手段對待美國農民,台灣才是可靠的貿易夥伴。 美國明尼蘇達州州長戴頓聲明表示,台灣將向明尼蘇達州和愛荷華州的農民進口大豆,並對台灣表示感謝。(圖擷自推特) 根據《路透》報導,美國明尼蘇達州州長戴頓(Mark Dayton)聲明表示,台灣將向明尼蘇達州和愛荷華州的農民進口大豆,並對台灣表示感謝,稱此事反映台灣的友誼真誠可貴。台灣貿易方代表也表示,2018年及2019年會採購320萬至390萬噸的大豆,價值約達15.6億美元,較去年承諾的採購金額增加30%。 報導指出,台灣是美國明尼蘇達州第6大出口市場,也是該州農產品的主要貿易夥伴。並提到台灣貿易代表團在2013年曾訪問明州,當時簽署了類似的採購意向書,隨後在2014年和2015年購買高達35億美元的美國玉米和大豆。至於2017年,台灣從美國進口的大豆總量為140萬公噸。 美國共和黨籍眾議員羅斯雷提能(Ileana Ros-Lehtinen)則表示,中國只會用霸凌、恐嚇手段對待美國農民,「台灣才是可靠的貿易夥伴」;共和黨籍的聯邦眾議員狄亞茲巴拉特(Mario Diaz-Balart)也說,這個意向書不僅對美國農民非常重要,也再次展現美台堅定的友誼。
自由時報
2018-09-30
瑞典媒體拍片嘲諷 中國氣炸要求道歉
瑞典電視台節目在中國影音平台優酷上傳了一個給中國遊客來瑞典玩的教育短片,提醒中國民眾不要隨意在歷史建築物外大便,如果手上不小心沾到大便,「在瑞典我們就洗手」。圖/翻攝自瑞典電視台影片 「曾姓中客一家疑欲白住未遂」事件近來鬧得沸沸揚揚。一名曾姓中客自稱,日前赴瑞典旅遊時,全家在下榻旅館遭到瑞典警方粗魯驅離,還被載至公墓,此謊言不久後即被戳穿。瑞典電視台便利用此事件,結合糾正中客種種不文明行為等內容,製作成中文配音的短片(25秒處),引發中國官方怒火。 瑞典電視台近日將曾姓中客一家人在瑞典旅館門外哭鬧的影片做成節目,除調侃「救命」聽起來像英文的「殺了我」(killing me),還舉出多起中客的不文明行為。中國認為此舉涉及「辱華」,且播出時所使用的中國地圖並未包括台灣與西藏部分,將其上升至外交事件並要求瑞典相關單位道歉。 中國駐瑞典大使館官網於22日發表聲明,表示瑞典電視台有關節目內容使用的中國地圖缺少台灣及西藏,「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聲明指出,中國對「惡劣辱華節目」予以強烈譴責,已向瑞典電視台提出強烈抗議。瑞典電視台有關節目負責人辯稱這是娛樂節目,中方堅決不能接受,敦促瑞典電視台及有關節目立即道歉,並保留就此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 聲明中更指該節目與主持人之言論散播、宣揚種族主義與排外主義,公然挑起煽動針對中國及其他族裔的種族仇視和對立,「已經突破了人類道德底線,嚴重挑戰人性良知,嚴重違背媒體職業道德。」此外,還感嘆這樣的事竟發生在崇尚平等的瑞典。 「瑞典新聞」是瑞典第一大電視台瑞典電視台(SVT)週五晚10時播出的脫口秀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一開頭要就求觀眾和他一起說「我不是種族主義者,但其實我是」。主持人隨後表示,中國政府曾將169個中國公民列為不准出境人員,因為一些中國遊客在巴黎羅浮宮外大便,在埃及古蹟上刻字,甚至向飛機引擎丟硬幣。 節目接著播放曾姓中客一家遭警方驅離的畫面,接著又播出曾母坐地大喊「救命啊」的片段。主持人表示,很難理解中文裡的救命聽起來竟像Kill me now,「哈哈哈實在太逗了,一個人坐在人行道上大聲喊Kill me now」。 這名主持人又說,考慮到中國人不會看瑞典電視台,節目在中國影音平台優酷上傳了一個給中國遊客來瑞典玩的教育短片。短片提醒中國民眾不要隨意在歷史建築物外大便,如果手上不小心沾到大便,「在瑞典我們就洗手」,如果在路上看到一個人牽著一條狗,不是因為他剛剛買了午餐。 影片說,瑞典和中國還有一個文化差異,中國是種族主義者,但瑞典有黑人、泰國人、阿拉伯人和同性戀者,「因為在瑞典我們支持每個人擁有平等權利的原則,但這個原則並不適用於中國人」。
民報
2018-09-23
關西機場鐵路提前3天搶修完成 JR、南海電鐵週二恢復通車
關西機場對外聯絡橋鐵道受損部分搶修完畢,JR西日本和南海電鐵可望於週二開始恢復通車。(路透)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關西國際機場的對外聯絡橋先前遭到油輪「寶運丸」撞擊,造成聯絡橋單側道路斷裂,聯絡橋上的鐵道也因此受損,不過在相關單位搶修下,JR西日本和南海電鐵可望於週二(18日)開始恢復通車。 綜合日媒報導,關西機場營運方先前曾評估要道週五(21日)才能恢復鐵路運行,不過在搶修之下,JR西日本和南海電鐵可在18日恢復運行。聯絡橋的受損部分從上週三(12日)起開始拆除,拆除作業也在上週五(14日)。 關西機場營運方指出,已確認橋上鐵道設備的安全性,若通車測試過關,JR西日本和南海電鐵週二開始便可恢復通車。
自由時報
2018-09-16
911事件17年 死亡人數還在增加
911事件17週年,但事實上,因911事件相關的疾病而去世的人數卻仍然不斷增加。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今年是美國本土受到最嚴重恐怖襲擊的911事件17週年紀念日。紐約市警察和消防當局說,因911事件而病故的人數每年都在增加;而為911受害者遺骸進行的鑑定工作也一直沒有停止,今年又有一位受害者遺骨獲得確認。 美國之音報導,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導致了紐約曼哈頓世貿中心和維吉尼亞阿靈頓五角大廈的人員近三千人喪生,但是紐約市警察局局長莫納漢(Terence Monahan)說,其實死亡人數一直在增長。他說,直到現在,紐約市警察局每年有警官因911事件相關的疾病而去世。而在911恐怖襲擊中,一直在救援第一線的紐約市消防局的情況也是一樣。 在上週舉行的追思會上,紐約市消防局又把18名去年過世的消防隊員的名字加到消防局總部紀念911喪生的消防隊員的紀念牆上,已經有187名消防隊員死於跟911相關的疾病。 紐約市消防局局長尼格羅(Daniel Nigro)說:「消防局在911中的人員損失是驚人的。同樣驚人的是犧牲的英雄人數每年在增加,而且看不到盡頭。我們可以肯定,因為世貿中心疾病失去的人員會比我們在世貿恐怖襲擊中喪生的人更多。難以想像的是,消防局在失去了343名非凡人員之後,在一切都已過去、都已解決之後,還要被迫應對更多痛苦、折磨和損失。 」 911受害者賠償基金確定,有資格獲賠償的人數已超過20,874人。該基金於2011年由美國國會建立,至今已賠償了43億美元。在賠償名單上有超過16,000人是恐怖襲擊發生後在現場進行恢復、拆除和碎片清理工作的人員。 17年後又一名911恐怖襲擊受害者的遺骸得以確認。這一進展是基因鑑定人員使用了新的突破性基因鑑定技術後取得的。 這位被確認的受害者是當年在世貿大樓的投資公司Keefe, Bruyette & Woods的證券分析師、26歲的斯科特·麥克·約翰森。 紐約市首席醫學鑑定官辦公室首席醫學鑑定官山姆說:「2001年我們向受害者作出承諾,會盡一切努力,無論要多長時間,來確認他們所愛的人。」他說,今天的這一新的確認「是我們工作人員為這一使命不懈努力的結果。」 約翰森的父母告訴紐約時報,當他們在17年後聽到他們兒子遺骸的這一消息時,他們哭了。 法醫生物學助理主任德薩爾說,「在紐約市,我們每天都在做這項工作,我們從未停止過。我們指認受害者的承諾2018年跟2001年時一樣肯定。」 這是該辦公室去年8月以來指認的第一個受害者。根據該辦公室公佈的數據,截至2018年9月4日,911恐怖襲擊受害者共2753人,經過17年鑑定努力,已經確認的受害者共1639人,佔受害者總數的60%,還未確認的有1111人,佔40%。 紐約市首席醫學鑑定官辦公室表示,他們會繼續跟高科技行業密切合作,拓展並運用有助於確認所有911受害者遺骸的方法。
民報
2018-09-11
中南美3國與台灣斷交 美宣布召回大使
中南美3國包括多明尼加、薩爾瓦多和巴拿馬,先前陸續宣布與台斷交,並進而與中國建交,美國今日宣布召回駐3國大使。 《美聯社》報導指出,美國國務院今日宣布召回駐多明尼加大使伯恩斯坦(Robin Bernstein)、駐薩爾瓦多大使曼恩斯(Jean Manes)、駐巴拿馬臨時代辦康若珊(Roxanne Cabral),並將進一步討論美國如何能在中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支持強力、獨立且民主的機制與經濟。報導也指出,雖然美國對外政策承認「一個中國」,但仍與台灣關係密切,並派代表駐台。在中國的打壓下,台灣目前的邦交國剩17國。 就在6日,跨黨派美國聯邦參議員才聯合提出「台北法案」,盼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防止遭到中國霸凌,也防範相關國家與台灣斷交。民主黨參議員馬基(Ed MArkey)表示,中國不斷向外提供誘因,讓外界與台灣斷交,如果沒有美國戰略反擊進行反擊,那台灣的邦交數目可能會從17降至0,他強調:「我們必須支持台灣朋友。」 另外美國參議員盧比歐先前也說,薩爾瓦多的左翼政府在與台灣斷交後,很快就會失去美國支援,並希望瓜地馬拉不要步上薩爾瓦多的後塵,與台灣斷交。 (施旖婕/綜合外電報導)
蘋果日報
2018-09-08
安倍晉三回應蔡英文 感謝「台灣老朋友」
安倍晉三回應蔡英文,感謝「台灣老朋友」。翻自推特 日本近日遭逢強颱與強震侵襲,重創許多地區,在6日北海道發生強震後,總統蔡英文也透過推特表明願意派員協助日本,昨日晚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回文蔡英文,表示感謝「台灣老朋友」。 安倍晉三表示,「非常感謝台灣許多老朋友的真心的慰問。我們正在全力以赴救災及復建。颱風和地震等自然災害是我們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希望今後也同心協力,共渡困難!」。 先前蔡英文曾表示,台灣作為日本的好友,希望能共同度過自然災害所帶來的難關,也認為台灣有這個義務。蔡英文指出,台灣將派遣40名特種救援人員,2救災犬和必要的設備,未來會繼續援助日本。 (施旖婕/綜合外電報導)
蘋果日報
2018-09-08
北海道觀測史上最強 震度上修達7級已釀9死數百傷
日本氣象廳公布,凌晨發生於北海道的地震震度最大達7級。圖為札幌市土壤液化情形。(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北海道今(6)日凌晨發生規模6.7地震,氣象廳稍早公布觀測數字,最大震度達到7級,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傍晚表示,目前已知有9人罹難。 《共同社》報導,安倍晉三6日在相關內閣會議上稱,北海道地震已造成9人死亡。《NHK》則指出,最新死傷人數為5人死亡、4人心肺停止,分別為厚真町3死3心肺停止、鵡川町1死、新日高町1人、札幌市1心肺停止。另有約300人受傷、31人下落不明。 日本氣象廳當地時間下午3時30分左右宣布,凌晨3點8分發生於北海道的地震,厚真町震度達到7級,這也是首度在北海道觀測到震度7級地震。 依據日本官方震度分級,7級已達最高等級,常人會因劇烈搖晃以致無法依照意志移動;大範圍地區的電力、氣體燃料和食物、飲水供應中斷;地面扭曲崩裂,山坡大量土石滑落,對地貌造成改變。 此次地震震央在北緯42.86度,東經141.66度,是北海道胆振地方中東部(札幌南東64.8公里處),震源深度僅約40公里,屬淺層地震。日本氣象廳指出,地震為芮氏規模6.7。震度最強的厚真町部分房屋倒塌,札幌市甚至發生嚴重土壤液化情形,道路下陷崩壞。
自由時報
2018-09-06
美4參議員提「台北法案」助我護邦交
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賈德納(Cory Gardner,右上)、盧比歐(Marco Rubio,左上),以及民主黨籍參議員馬基(Ed MArkey,右下)、梅南德茲(Bob Menendez,左下),共同提出「台北法案」。(法新社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灣連續被中國奪走幾個邦交國後,針對中國在國際上對台灣的霸凌行為,4名美國跨黨派參議員5日聯合提出「台北法案」,旨在加強台灣在世界各地的地位,防範相關國家與台灣斷交。 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賈德納(Cory Gardner)。(法新社資料照) 民主黨籍參議員馬基(Ed MArkey)。(法新社資料照) 共和黨籍參議盧比歐(Marco Rubio)。(法新社資料照) 民主黨籍參議員梅南德茲(Bob Menendez)。(法新社資料照) 綜合媒體報導,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賈德納(Cory Gardner)、盧比歐(Marco Rubio),以及民主黨籍參議員馬基(Ed MArkey)、梅南德茲(Bob Menendez),共同提出「台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Act, “TAIPEI ” Act),簡稱「台北法案」。 「台北法案」要求美國採取行動,與世界各國政府接觸,以支持台灣的外交承認或加強與台灣的非正式關係。此外,如果有任何對台灣採取不利的行動,法案授權美國國務院降低與這些國家的外交關係,並授權國務院暫停或改變美國該國援助,包括軍事融資援助等。 賈德納:用各種手段支持台灣國際地位 「美國將使用各種手段來支持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共和黨參議員賈德納說,這項兩黨共同提出的立法,要求政府用全方位的方式來對抗中國對台灣的霸凌,並向那些考慮從台灣轉向中國的國家發出強烈訊號,表明這類行為會產生後果。 馬基:我們必須支持台灣朋友 民主黨參議員馬基表示,北京樂意向各國政府提供誘因,要求他們與台灣斷絕外交關係。如果沒有前後一致的美國戰略反擊,台灣的邦交數目可能會從17降至0,「我們必須支持台灣朋友」。 盧比歐:中國孤立台灣的陰險計畫不能不理會 共和黨參議員盧比歐說,這項重要的立法重申了美國對美台關係的承諾,並授權國務院對那些在外交關係上從台灣轉向中國的國家採取外交行動,中國孤立台灣的陰險計畫不能不理會,呼籲國會議員們迅速通過這項法案。 梅南德茲:美國為台灣最親密的國際夥伴 民主黨參議員梅南德茲指出,作為台灣最親密的國際夥伴,美國絕不能放棄對台灣人民的福祉,通過外交手段保障台灣的安全,以及捍衛和保護自身未來能力的長久承諾。隨著中國繼續透過掠奪性的外交和經濟方式尋求支配地位,這一新立法將成為美國國會重新承諾建立全面、長久與互利美台關係,以及台灣在國際社會地位的合作和肯定。 梅南德茲還說,川普政府應該加入他們努力的方向,向那些被中國擴張主義霸凌的奪家發出一個明確的信息,「美國將繼續成為我們盟國和鄰國的長久且可靠的夥伴」。
自由時報
2018-09-06
日本北海道凌晨規模6.7強震 大規模停電
包括札幌、旭川及函館等多處出現大規模停電,北海道電力公司經確認受影響戶數後,今晨指出北海道整個地區約有295萬戶電力故障,恢復時間尚未確定。
自由時報
2018-09-06
關西機場淹水持續關閉 無法確定重啟時間
關西機場方面晚間表示,機場內旅客人數依然很多,今日內仍無法將所有受困的旅客送離機場。(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關西國際機場在燕子颱風過境後慘遭滅頂,唯一對外聯絡橋也遭到油輪衝撞,造成機場對外聯繫一度中斷,今日晚間機場當局召開記者會表示,由於對外聯絡橋被撞壞,目前只能靠巴士及汽船疏運旅客,但因人數眾多今日仍無法將所有受困旅客送出,6日也將持續關閉。機場方面也表示,目前還無法確定何時能讓機場重啟。 日本關西國際機場在燕子颱風過境後慘遭滅頂,目前處於停擺的狀態,不僅聯外橋梁被油輪撞斷,截至今晚間機場仍在停電中。(美聯社) 關西國際機場唯一對外聯絡橋遭到油輪衝撞毀壞,造成機場對外聯繫一度中斷。(路透) 關西機場嚴重受災,目前處於停擺的狀態,聯外橋梁被油輪撞斷。(歐新社) 由於聯絡橋被撞壞,加上機場內太多設備浸水,機場方面表示,目前還無法確定何時能讓機場重啟。(法新社) 機場持續關閉 大批旅客坐困孤島 綜合媒體報導,受燕子颱風影響,日本大阪關西機場嚴重受災,目前處於停擺的狀態,不僅聯外橋梁被油輪撞斷,截至今晚間機場仍停電,機場公司晚間召開的記者會更指出,由於對外聯絡橋被撞壞,通行量有限,加上機場內旅客人數依然很多,今日內仍無法將所有受困的旅客送離機場,目前只能靠巴士及汽船協助將旅客送往附近的機場或車站,現場旅客到晚間仍大排長龍。 由於聯絡橋被撞壞,加上機場內太多設備浸水,像是飛機的地面牽引車和托運行李的搬運車均泡在水裡,目前尚未完成全面性的檢查,因此也還無法確定何時能讓機場重啟。關西機場公司主管西尾裕對此表示:「請再給我們一些時間。」 作為海上機場,關西機場利用架高護岸的設計來應對大浪,但在燕子颱風的侵襲下,造成第一期島的A跑道淹水。日本國土交通省指出,本次淹水的A跑道為距離海面5公尺高的位置,護岸的高度約2.7公尺,比原本預想可能發生南海海溝大地震引發的海嘯高度1.7公尺還要高出1公尺。另有專家指出,在漲潮影響下,關西機場島的排水幫浦功能下降,積水無法順利排出,也更加凸顯海上機場的脆弱。
自由時報
2018-09-06
「燕子」襲日釀嚴重災情 關西機場開始大疏散
颱風「燕子」昨登陸日本釀嚴重災情,關西國際機場大淹水。(美聯社) 2018-09-05 06:54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颱風「燕子」昨日登陸日本釀嚴重災情,共有9人死亡、340多人受傷,位於人工島上的關西國際機場大淹水,對外連絡橋其中一側遭貨輪撞上損壞,使得機場內人員及民眾無法向外疏散,而目前神戶高速船「Bay Shuttle 」提供受困民眾免費搭乘疏散,而國土交通省指出,若是確認對外連絡橋另一側道路安全無虞,將會開放正常通行。 根據日本《NHK》報導,日本氣象廳指出,颱風「燕子」中心位置於當地時間今日7點位在北海道禮文島南南西方約80公里處,以每小時75公里的速度往北北東方移動。而此次颱風「燕子」掃過日本,關西地區首當其衝,目前關西地區大阪府、兵庫縣、和歌山縣、京都府、滋賀縣、奈良縣共有超過109萬戶停電。另外,岐阜縣、三重縣、愛知縣合計有21萬7000戶停電,同樣受到颱風侵襲的北海道地區則是有8萬戶停電。 而受到淹水影響,關西機場今日依舊全天關閉,共有162條國內航線停飛,日本JR新幹線的「東海道新幹線」、「山陽新幹線」皆全線正常營運。 由於關西機場對外連絡橋其中一側遭油輪「寶運丸」撞上損壞,目前對外交通封閉,讓機場內3000名旅客和數百位工作人員孤立無援,而連結關西機場與神戶機場的高速船「Bay Shuttle 」業者將3艘高速船,拿來當「救助船」,只要是想搭船的民眾都可以免費搭乘,第一班船在當地時間週三早上6點30分出發,約在7點前抵達神戶機場停船處。 撞上關西機場對外連絡橋的「寶運丸」目前已被移開,對外連絡橋遭受撞擊的路段出現嚴重偏移,然而國土交通省指出,對外連絡橋的另外一側並未受到撞擊,確認安全後將會開放通行,負責關西機場營運的「關西airport」指出,當地巴士公司願提供協助,聯絡橋開放後將會派遣25輛巴士,把受困旅客載到南海電鐵的泉佐野車站。 關西機場對外連絡橋其中一側遭油輪「寶運丸」撞上損壞,目前「寶運丸」目前已被移開。(美聯社) 「燕子」掃過日本,關西地區首當其衝,目前關西地區超過109萬戶停電。(歐新社) 颱風「燕子」中心位置於當地時間今日7點位在北海道禮文島南南西方約80公里處。(圖擷取自日本氣象廳)
自由時報
2018-09-05
英學者:北京重擊!恐催迫「台灣共和國」早日誕生
台灣衛星圖。圖片/美國NASA航太總署/Wikimedia Commons 中國對付台灣手段 日愈毫不留情。本月21日,北京又讓台灣失去中美洲邦交國薩爾瓦多(El Salvador),就是其持續多重孤立台灣的顯著例證,目的在於讓台灣從國際舞台,消失無影無踪;不讓國際社會承認「台灣是個主權獨立國家」。不過法新社報導指出,爭取國際認同空間的生存競賽,未來小小台灣,可能勝出中國巨人(隱喻聖經人物歌利亞)。 中國就像個崛起巨人,其步履所及,務必要將台灣開發出來的國際空間、聚落夷為平地,讓台灣國際地位沉淪,否則難洩心頭恨惡;究其原因,北京認為台灣總統蔡英文不承認:「一個中國」且台灣應歸屬中國一部份。 《法新社》(AFP)8月22日報導,引述薩爾瓦多左派政權,總統桑切斯·塞倫(Sanchez Ceren)發表跳船看法指出,薩國轉向北京是「不可避免趨勢的一部份」(譯註:薩國形同1個可悲國度,當個牆頭草,未來要依賴強國北京的紓困、救助,以冀存活。) 《法新社》報導指出,北京認為台灣是個迷路省份(stray province),如有必要的話,將一勞永逸完成「武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之前曾撂下重話指出:領土完整性,是中國復興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英國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中國研究計畫主任,喬納森∙蘇利文(Jonathan Sullivan),向《法新社》表示,北京的算計認為,只要讓中華民國(ROC)完全不被國際承認;就可以拔掉台北政權的正當性,也會讓台灣人垂頭喪氣(奪走其認同對象),國際社會也將更加容易接受中國「統一台灣」的法統正當地位。 中國嚴打/提早催生台灣共和國 《法新社》報導一針見血指出,受限於中華民國自己的憲法(版圖及於中國全境主張),以及還繼續採用「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名稱,導致台灣政權很難成為國際間,不同於中國的實存體(separate entity)。 台薩斷交消息傳開之後,台灣總統蔡英文本週二發表聲明指出,台灣不會在中國壓力下屈服,並抨擊中國在國際社會的舉動「日愈失控」。《法新社》報導接下來指出,基於中國擴展的全球影響力,台灣將面臨少年大衛(David, 隱喻台灣)與巨人歌利亞(Goliath, 中國對敵)的「認同征戰」(fight for recognition)。依照聖經故事,少年大衛透過甩石機武器的精準操作,擊斃巨人歌利亞。 學者蘇利文(Jonathan Sullivan)認為,台灣維持的一些非邦交國關係,終將比起正式外交關係更重要,例如與美、日、歐盟,甚至跟全球幾乎所有國家的貿易夥伴關係,會對台灣未來發展注入生機與活力。 蘇利文提醒指出,假如台灣邦交國(目前剩下17個),全部遭中國攫奪切斷,形同是中國在始料未及情況下,(幫倒忙)催促、助長「台灣共和國」(Republic of Taiwan)的早日誕生。
許銘洲
2018-08-24
藍營稱小英參觀太空博物館 NASA科學家:白痴到極點
蔡英文總統赴美訪問期間進入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詹森太空中心參訪。(總統府提供) 2018-08-22 00:1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蔡英文總統赴美訪問期間,進入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詹森太空中心參訪,被視為具有相當政治意義,但國民黨新北市議員參選人陳偉杰在臉書宣稱,蔡英文參觀的其實是「太空博物館」,買票就能進入;不料遭NASA太空食物研究室主任郭正光留言打臉,強調控制中心非工作人員絕對進不去,自己在NASA工作30多年也只進過一次,陳偉杰「真是白痴無腦到極點」。 國民黨新北市議員參選人陳偉杰在臉書宣稱,蔡英文參觀的其實是「太空博物館」,買票就能進入,不料遭NASA太空食物研究室主任郭正光留言打臉。(圖擷取自臉書) 郭正光21日在陳偉杰的臉書留言說,他在太空中心工作30多年,這次有幸應NASA指派協助招待這個國賓級(VVIP)的台灣團,光車陣就很嚇人,50多人包括台灣全部隨行記者、太空中心副主任及一位太空人在控制中心的大門迎接,在裡面合照後全體進入控制室的樓上隔玻璃窗觀看;做過簡介後,總統與5、6位高官下樓進去控制室聽說明,其他40多人包括所有台灣媒體,只能在上面朝底下拍照。 郭正光說,「這個地方我工作30多年都只進過一次,台灣團和記者有殊榮參觀,卻被這個叫陳偉杰鄉巴佬說只要買票就看得到,真是白痴無腦到極點」、「不知在胡說八道什麼」。他解釋,買門票就看得到的控制中心是1960至1970年代的控制中心,是給觀光客看的骨董,而目前的控制中心門禁森嚴,非工作人員絕對進不去。 在台灣長大的郭正光是美國太空總署太空食物研究室主任,從事太空食品研發已超過35年。
自由時報
2018-08-22
蔡總統訪NASA 太空人讚嘆從太空看台灣很美
總統蔡英文(右3)19日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所屬詹森太空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參觀太空站實體模型訓練中心。中央社記者裴禛休士頓攝 107年8月19日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休士頓19日電)總統蔡英文今天參訪美國國家航太總署所屬詹森太空中心;她在臉書貼出照片問「這裡大家認得出來嗎?」現場太空人說,3小時前,國際太空站剛經過台灣上方,從太空看台灣很美。 蔡總統「同慶之旅」,過境休士頓。她在當地時間19日上午參訪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詹森太空中心;航太總署是美國聯邦政府下主責國家太空計畫、太空科學研究的機構;這也是台灣總統訪美時首度參訪聯邦機構。 她參訪完後,隨即透過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貼文問:「這裡大家認得出來嗎?」「我們常在以太空為主題的電影中,看到太空人在太空中呼叫休士頓,就是這個詹森太空中心的任務控制中心。在這裡,完成了許多次的太空任務,也讓人類在宇宙的視野更開闊。」 蔡總統抵達太空中心後,首先前往任務控制中心(Mission Control Center),聽取詹森太空中心飛行主任藍福如(Royce Renfrew)簡介。 總統蔡英文(右2)結束出訪友邦行程,回程抵達美國休士頓過境,當地時間19日與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右4)等人到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所屬詹森太空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參訪太空站實體模型訓練中心。中央社記者裴禛休士頓攝 107年8月20日 控制中心是美國載人太空飛行計畫的中樞。自1965年的雙子星四號任務(Gemini Ⅳ mission)以來,包含載運人類上月球的太陽神任務(Apollo mission)以及所有135次太空梭飛行,是每一次太空任務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飛行控制團隊包含了經驗豐富的工程師、醫官以及技術人員,每天24小時輪流值班,確保太空站內的太空人得以安全順利的執行任務。 在太空中心副主任懷渠(Vanessa E. Wyche)、飛行主任藍福如及太空人芬克(E. Michael Fincke)陪同下,蔡總統參訪飛行控制室,了解控制室的相關設施,接著前往太空站實體模型訓練中心,參觀Space X模型、Starliner、俄羅斯聯合號太空艙(Soyuz),並進入日本、美國及俄羅斯等太空站實體模型內參觀。 太空人芬克簡報時提到,3小時前,國際太空站剛經過台灣上方,從太空看台灣很美。(編輯:嚴思祺)1070820 影片來源:中央社 總統蔡英文(右)19日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所屬詹森太空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由太空人E. Michael Fincke(左)介紹下參觀太空站實體模型訓練中心。中央社記者裴禛休士頓攝 107年8月19日 總統蔡英文(右)19日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所屬詹森太空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參訪控制中心。中央社記者裴禛休士頓攝 107年8月19日 總統蔡英文(中)結束出訪友邦行程,回程抵達美國休士頓過境,當地時間19日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所屬詹森太空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參訪,聽取工作人員介紹相關設施以及任務概要。中央社記者裴禛休士頓攝 107年8月20日 總統蔡英文在休士頓當地時間19日參訪美國國家航太總署所屬詹森太空中心,圖為她在太空艙艙門上簽名。(總統府提供)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傳真 107年8月20日 延伸閱讀》台美合作福衛七號將升空 總統首訪NASA受矚目 延伸閱讀》總統參訪NASA 學者:台美關係有意義的進展 延伸閱讀》蔡總統:我是國家掌舵者 有信心帶台灣脫胎換骨
中央社
2018-08-20
2019國防授權法案/美對中強硬態度前所未有
參與2018年6-8月間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海軍演習(RIMPAC)的澳洲船艦HMAS阿德萊德號(HMAS Adelaide (L01)),該戰艦正與直昇機配合兩棲登陸攻勢。圖片取自/Wikimedia Commons/U.S. Navy 美國參議院8月1日,以87票贊成、10票反對,高票通過《2019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Fiscal Year 2019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該法案支持台灣強化國家防衛能力,對台軍售,以及鼓勵美台高階軍方人士交流互訪。法案也針對中國提出多項反制措施,一些國會議員認為該法案對中國展現強硬態度,是前所未有的。 先前,美國眾議院7月26日以359票對54票,通過預算達7,160億美元(約20兆台幣)的《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比起上個年度增加約2.6%國防支出。如今該法案亦在參議院表決過關。據《自由亞洲電台》(RFA)8月2日報導指出,目前參眾兩院,正在就其中部份細節進行最後溝通,之後就會送達總統辦公室。鑒於白宮目前對中國的嚴厲態度,外界認為川普(Donald Trump)總統將會簽署該項國防授權法。 長達1,200多頁的法案,多達66次提到中國,超過提到俄羅斯的55次,而伊朗和北韓僅分別被提到8次和3次,顯示美國防衛,已將中國視為頭號戰略對手。 RFA報導引述載明於法案的內容指出:中國正利用軍事現代化、影響力,以及掠奪性經濟行為,來逼迫鄰國重塑,有利於中國在印度洋-太平洋區域的發展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法案用了較長篇幅詳細解讀「印太」地區戰略計畫,捨棄以往時常使用的「亞太」字眼。輿論界普遍認為,美國政府越發重視印度等國在這個地區所扮演的角色。也有人認為,這是川普政權,在言辭上試圖跟前任歐巴馬政權有所區隔。法案內容還指出,美國應加強跟印度、台灣的國安合作,進而提升美國與地區盟友間的軟硬實力。同時,法案也提到,將擴大美國跟台灣之間的聯合訓練、軍售和軍事交流。 法案在美國國會通過後,迅及引來北京抗議,要求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並在上週四例行記者會強調,我們敦促美方摒棄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過時理念,且不得放任讓涉華消極(不利)內容的法案成為(正式)法律。 強化制中3措施 該法案從如下幾個方面,針對中國在美日益擴增其全球影響力,擬定反制措施: 一、加強「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 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CFIUS),針對中國在美投資交易進行「國家安全」審查;同時強化美國技術出口的限制。儘管受到美方投資管制影響,中國企業近來已減緩對外投資,中企卻仍然在多項美國經濟領域,掌控大量資本。同時,美國司法部門已經披露多起,華人在美國深造或工作後違反相關規定,向中國走私敏感技術與設備的案例。 二、法案限制國防部及其所屬學校,不得為開設孔子學院的美國高校的中文計畫提供資金。由中國教育部贊助的孔子學院,目前在美國共有110所。雖然中國官方表示,開設孔子學院旨在增進中文國際化、加強中外教育合作;美國社會則有不少人士已經意識到,孔子學院是中共「統戰滲透機器」的一部分;旨在透過限制言論自由,頌揚中國發展模式等方式,在全球發動洗腦攻勢。 三、法案明文禁止,中國參與環太平洋海軍演習(RIMPAC),一直到中國停止南海軍事化行動為止。美國國防部在今年5月,宣佈取消中國參加今年軍演邀請,表達美國對中方在南海佈署軍備的不滿。 評價 美媒《每日野獸》網(The Daily Beast),知名的國家安全記者貝書穎(Bethany Allen-Ebrahimian)指出,儘管新法案進一步強化美國對中國的嚴厲態度,社會大眾也不能忽視它在關鍵問題上做出部份妥協。她說,美國對於中興通訊(ZTE)制裁放水,就是個顯例。 繼5月間美國川普總統透露,他正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協商挽救中興通訊後,美國商務部隨即在6月間,與這家公司達成一份新的懲處協議,重新恢復美國供應商與中興往來。美國參議院曾對白宮的網開一面感到不滿,並在上個月投票決定把恢復原有制裁納入年度國防法案,但卻在最終定案文本內容,刪除該項制裁措施。 貝書穎指出:這項法案並不極端。我認為,中國現在明白華盛頓在某種程度上,對北京採取強硬態度。這是新年度國防授權法案的一個「小亮點」。 協防台灣 《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其中第1257條內容著重於,「強化台灣軍力戰備」,並協助台灣進行「防禦評估」。美國防部長經與適當的台灣對口諮商後,須對台灣軍力進行全面性評估,尤其是台灣的後備軍力。該項評估須針對如下領域:人員管理及軍力發展,尤其針對後備部隊。招募、訓練及軍事計畫。指揮、管制、通訊及情報、科技研發;國防物資採購及後勤,以及戰略規劃及資源管理。 法案第1258條內容,則以國會意見方式呈現,指陳「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都是美台關係基石。其內容包括有:1.)美國應強化與台灣的防衛及安全合作,支持台灣發展亟需的防衛軍力,以維持充足的自我防衛能力。2.)美國依據「台灣關係法」,應經由對外軍售、直接商售以及產業合作,強力支持台灣獲得防禦性武器,並著重不對稱戰力及水面下作戰能力。3.)美應確保及時檢討、回應台灣提出的軍購需求,以改善對台軍售的可預測性。4.)(美)國防部長應推動國防部的交流政策,以強化台灣安全,包括推動與台灣進行實戰訓練及軍事演習的機會;依據「台灣旅行法」推動美台資深國防官員及軍事將領的交流。5.)美台應擴大在人道救援,以及救災層面合作;(美)國防部長應考慮支持派遣一艘美國醫療船訪問台灣,做為年度「太平洋夥伴」任務的一環。
許銘洲
2018-08-06
掃極端!中共新疆基層幹部當街剪破維吾爾女性長衫
中共認為維吾爾女性長衫,是反現代文明的穿著,必須剪破。圖片取自/Social media 《台灣英文新聞》(Taiwan News)與《自由亞洲電台》(RFA)接連報導指出,根據近來新疆流出,並出現在DOAM(Documenting Oppression Against Muslims,反穆斯林壓制文獻)推特社群帳戶的圖片內容顯示,新疆警方以及共產黨當地基層幹部,當街攔下維吾爾女性,並拿出剪刀,強行剪破女性過長的上衣(凡長度超過臀部及上腿部皆不允許),該項中共執法依據,來自自治區頒布的「衣著規章」。 中共在新疆頒布的衣著規章,意在對抗中亞地區,伊斯蘭宗教極端的威脅,即東突厥斯坦(East Turkestan)分離勢力;不過這種說法,卻被認為是中共嚴打維吾人所編造的藉口。 所謂不被允許的過長外衣,事實上就只是一種「長衫」(long shirts)款式,如今卻成了維吾爾女性遭受屈辱的象徵。當她們騎機車經過街道時,穿長衫者女性會會被攔下來,其外衣遭毀損情況,或從衣擺下半底部被剪除,或只剪破一段;目的在於讓女性們未來出外上街,不敢再穿長度超過臀腿的長衫。 《台灣英文新聞》報導指出 ,中國當局先前已禁止維吾爾穆斯林信仰女性,穿著傳統服裝來遮蓋身體,導致許多維吾爾女性轉而選擇穿長衫,來遮蔽後半身大腿以上(upper thighs)部位。中共則認為,維吾爾女性這種遮蓋身體的穿著方式,骨子裡是採取迂迴方式,跟自治區的「衣著規章」作對。 從衣著人權角度,如有權威人士竟公開出面聲稱,女性的衣著不應過長,這實在誇張聳動;更過份的是,政府當局竟然可以大刺刺拿出衣著規章,要人民確實遵照辦理,否則就動刀修剪,這種過分做法,更加讓人匪夷所思。 中共政權當然有其另類考量,認為必須掃除維吾爾女性,意圖透過長衫藏匿武器或爆炸物的可能性。其卑劣手段,導致女性的臀部至上腿部,(除衣褲外)必須一覽無遺,不得有藏匿任何東西之嫌;此舉卻形同剝奪女性的衣著自主權。 (維吾爾女性外衣,其長度不得超過臀部及上腿部。圖片取自/Social media) 「漢化改造」與「基因清洗」 中共勞師動眾,動員新疆基層幹部在街道臨檢維吾爾女性長衫,以示落實衣著規章的執法決心,其手法相當粗糙不敬。《台灣英文新聞》指出,6月間瘋傳的一段社群媒體內容顯示,中共強迫維吾爾女性跟漢人男性通婚,以實現「基因清洗」,加速融合維吾爾人,讓他們成為擁有「漢人文化與漢人生活特質」的維吾爾人,其最終目的是要消滅這個少數民族。 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則用「漢化改造」(Sinicise)一詞,形容中共取締維吾爾女性穿長衫行徑。新疆目前約1,500萬維吾爾人。 世界維吾爾人大會發言人迪里夏提·熱西提(Dilxat Raxit)接受《電訊報》訪問時指出,拿剪刀對付新疆女性的長衫,是種侮辱,也是侵犯個人生活的可憎行為。熱西提還說,中共認為女性穿長衫遮住後面下半身,是「反現代文明」的穿著方式;然而中共任意剝奪維吾爾女性衣著權,恰恰好是一種政治性歧視的荒唐可笑。 維吾爾女性長衫遭中共基層幹部強行剪破的新聞報導,在美國聊天網站《紅點》(reddit.com》引發熱議,一位署名hechang27的讀者指出,漢人從6世紀開始移居新疆,卻始終不是多數族群,直到中共據有新疆之後,漢人才逐漸成為多數。維吾爾人從10世紀開始移居新疆塔里木盆地,在搬到新疆之前,他們已接受伊斯蘭教,並且是個突厥文化(Turkic culture)族群。後來應清國請求,才逐漸擴散至新疆全境,並協助滿清征服蒙古部族準噶爾(Dzungar)。從歷史觀點而言,新疆從來都不算是漢人的家園。 另一位讀者Bergli指出,漢人目前在新疆人口數約4千萬,是維吾爾人口的近3倍。不過,據1955年中國首度人口調查發現,新疆人口73%是維吾爾人。如今漢人之所以成為新疆的多數族群,是專制政權透過強力人口輸送手段加以達成;西藏情況亦然。
許銘洲
2018-07-24
經濟學人:巴拉圭仍與台灣站在同一邊
南美洲友邦巴拉圭8月15日舉行總統當選人阿布鐸就職典禮,總統蔡英文(右)已收到邀請函。圖為2017年蔡總統致贈時任巴拉圭總統的卡提斯建交60週年紀念酒。(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亞松森19日綜合外電報導)南美洲友邦巴拉圭8月15日舉行總統就職典禮,總統蔡英文已收到邀請函。關於台灣外交處境,英國經濟學人美洲版報導,巴拉圭目前仍與台灣站在同一邊。 經濟學人以「台灣與巴拉圭長遠關係持續收到成果」為題報導指出,台灣與巴拉圭一個是亞洲島國、一個位在南美洲內地,分處地球兩端,距離2萬公里遠,但在巴拉圭濕熱的首都亞松森,卻到處可見到代表兩國邦誼的信物。 林蔭茂密的郊區立著一座歷經風霜的蔣介石銅像,不遠處是台灣2003年出資興建的巴拉圭國會,附近還有一座外型仿造台北101大樓的紀念地標。這座2017年揭幕的紀念碑上交纏了兩國國花——梅花及西番蓮,紀念建交60週年。 報導指出,兩國自1957年建交至今61年,台灣除了援助金錢之外,還輸出警車、西班牙語字幕的電視劇,協助訓練學生與軍官。巴拉圭方面回報以商品、食品以及外交上的支持。 中國的北京政府長年遊說世界各國拒絕承認台灣的國際地位。1990年承認台灣的國家數比承認中國北京政府的國家數為28比139,但到了今日數字為18比177。 自2016年底以來,包括聖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馬、多明尼加與布吉納法索接連與台灣斷交,轉投中國懷抱。台灣現有18個邦交國中,10國位在拉丁美洲。 但中國開發銀行自2005年到2017年間,已借貸1500億美元給拉丁美洲國家,這是台灣不可企及的數目。 報導指出,台灣方面有理由擔心,巴拉圭這個南美洲唯一友邦可能成為下一個斷交的對象。總統當選人阿布鐸(Mario Abdo Benitez)有意透過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與中國簽訂貿易協議。 根據一名顧問指出,在不承認中國的情況下,阿布鐸想要在北京開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另有一名部長表示,巴拉圭實際上已間接出口商品到中國,主要是經由烏拉圭賣出去的大豆 中華民國駐巴拉圭大使周麟向經濟學人表示,台灣處變不驚。 周麟指出,不承認中國不代表會造成貿易上的障礙,事實上中國就是台灣最主要的貿易夥伴。台灣去年與巴拉圭簽署一項經濟合作協定,提供54項產品的關稅優惠,並出資為巴國興建4500戶社會住宅,今年4月兩國宣布,合作推動台巴工業科技大學。 除了以上密切互動,報導指出,巴國新任外長人選賈斯狄優尼(Luis Castiglioni)熱愛台灣,經常訪台。 報導引述周麟表示:「我們不是超級強國,但我們總是與巴拉圭站在同一邊。」報導結尾指出,至少到目前為止,巴拉圭方面的領導階層還是站在台灣這邊。 (中央社製圖) 延伸閱讀》甩歷史包袱 巴拉圭強人秘書之子當選總統
中央社
2018-07-20
美眾議院亞太小組主席:一中一台是解決台灣存在唯一方案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約霍表示,美國國會應認清現實,確保台灣持續存在事實的唯一解決方案是「一中一台」。圖/(資料照)取自flickr@Gage Skidmore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約霍18日表示,美國國會應認清現實,台灣為獨立的政治實體及正當的民主政體,確保台灣持續存在事實的唯一解決方案是「一中一台」。 約霍(Ted Yoho)說,美方要明確表態會維持對台灣人民的承諾。同時,美方也應該把台灣的國旗圖示放回美國國務院網站。 陸委會委託台灣民主基金會,與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合作舉辦「兩岸關係的機遇與挑戰」研討會。約霍在致詞時表示,國務院制定美台之間互動的規則與特殊限制,他打算在「台灣關係法」40周年之際提出新的草案,以停止這些限制。 美國國防部亞太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等人,也出席研討會,並發表主題演講。 約霍說,確保台灣繼續存在事實的唯一解決方案是一個中國、一個台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成功將香港變成中國的另一個城市,「我不願讓他把台灣變成另一個海南島」。 約霍發言時稱台灣為國家,面對媒體提出這非美方政策,約霍說,他知道這不是美國政府的政策,但他這麼說是因為台灣這樣的實體,發展自我生活方式、擁有民主、經濟制度,有自己的國旗與軍隊。他說,若中方明智,應該鼓勵台灣保持成功發展。 薛瑞福說,他無法談論美國是否考慮派航母通過台灣海峽,但美國有權通過國際海域,「包括載台(航母),這是我們的權利。」薛瑞福並表示,美方有意將對台軍售常態化。 薛瑞福表示,美國「自由與開放的印太戰略」,不是要反對或對抗任何國家,這是具包容性、積極與正面的戰略,而台灣是重要的夥伴。
民報
2018-07-19
美軍2艘驅逐艦 航經台灣海峽
國防部7日晚間發布新聞稿,美國軍艦DDG-89、DDG-65等2驅逐艦上午由台灣南部海域航經台灣海峽,判續向東北航行。圖為DDG-89 3月導彈演習中穿越菲律賓海。(圖取自美國海軍官網網頁navy.mil)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7日電)國防部今天晚間發布新聞稿,美國軍艦DDG-89、DDG-65等2驅逐艦上午由台灣南部海域航經台灣海峽,判續向東北航行,期間國軍依規定對周邊海、空情狀況全程掌握與應處。 在美中關係緊繃之際,美國官員6月對媒體透露,美國正考慮派遣軍艦通過台灣海峽。 美國上一次有航艦通過台灣海峽是在2007年小布希政府時代。 國防部7日晚間發布新聞稿,美國軍艦DDG-89、DDG-65等2驅逐艦上午由台灣南部海域航經台灣海峽。圖為DDG-65檔案照片。(圖取自美國軍艦DDG-65臉書facebook.com/ussbenfold)
中央社
2018-07-07
美眾議員提案 呼籲美台恢復外交關係
美國聯邦眾議員羅拉巴克20日提出決議案,呼籲美國政府與台灣恢復外交關係。(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華盛頓20日專電)美國聯邦眾議員羅拉巴克今天提出決議案,呼籲美國政府與台灣恢復外交關係,揚棄一中政策,改採符合現狀的「一中一台」政策,承認台灣為主權獨立國家。 羅拉巴克(Dana Rohrabacher)是美國國會台灣連線共同發起人之一,長期支持台灣。他在提案中指出,台灣從未被北京共產政府管轄,中共一直以一中政策阻止台灣加入並充分參與國際組織和活動。 他在提案中指出,一中政策已經過時,並不能反映台灣半個多世紀以來做為主權獨立國家的明顯事實,台灣與多國保持外交、文化與經濟關係,跟美國也保持正式外交關係直到1979年。 他在提案中呼籲美國總統揚棄有瑕疵的一中政策,改採符合現況的「一中一台」政策,以承認台灣為主權獨立國家,有別於共產中國。 提案也呼籲美國著手準備與台灣恢復正常外交關係,並積極支持台灣充分參與聯合國,以及以主權國家為會員的國際組織。 白宮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上任前,2016年1月曾在「華爾街日報」撰文,呼籲美國新政府重新審視一中政策,在國務院正式接待台灣官員、提升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位階至正式外交代表團、正式邀請台灣總統到美國旅行訪問、允許美國最資深官員到台灣處理公務,最後是全面恢復外交承認。 台灣人公共事務會會長郭正光表示,這項提案反映美國國會越來越多人認為一中政策已不合時宜,且背離台灣為自由民主國家,應被國際社會接受,成為平等及完整成員這項不爭的事實。現在正是採取更務實且符合現狀的「一中一台」政策的好時機。
中央社
2018-06-21
«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九二共識、一中原則 賴總統:無法得到和平
黃靖媗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徐榛蔚縣府太脫線!記者忍不住電爆官員影片掀熱議 網直呼解氣!
自由時報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