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事

日學者分析:拜登當選不利日美關係

日學者分析:拜登當選不利日美關係

  拜登(法新社)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十九日報導〕日本富士晚報訪問三名專家學者,分析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對日美關係的影響。福井縣立大學教授島田洋一表示,現任總統川普若連任,日美關係將更為堅固,反觀若由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當選,日美關係將有危機。拓植大學海外事情研究所所長川上高司則認為,拜登當選後美中將有「蜜月期」,中國可能趁著「權力真空期」併吞台灣,萬一台灣有事,日本也無法置身事外。 經濟評論家渡邊哲也認為,如果川普連任,市場的動向易於預測,尤其共和黨知日派佔多數,有助於雙方在金融和經濟政策上合作,而拜登的下一步不但較難預測,民主黨內的中道派和急左派不和,很難看出政策的方向性。從過去的歷史來看,民主黨政府會讓日本企業承受較大壓力,容易產生貿易摩擦。 渡邊還表示,日本正在構思與美國、澳洲聯手,以建立「脫離中國的供應鏈」為目標,拜登若當選,可能打亂這項佈局,日本的應對將變得更為棘手。 島田洋一從美日關係著眼,認為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任內與川普建立良好個人關係,日美間的信賴關係也是史無前例,川普連任日美關係將更為友好,但若由拜登當選,日美關係將有危機,拜登的政策構思能力不如川普大膽,也缺乏決斷力,難以保證未來是否維持「凡事都與同盟國商量」的立場。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共享人權和法治等基本價值的自由民主陣營,正在加強對抗軍事霸權的中國,但美國大選結果可能對此造成影響。川上高司指出,中國軍機自九月以來,頻繁侵入台灣防空識別區,美國加強台灣的安保戰略,將最尖端武器售予台灣,但若是拜登當選,情況可能有所改變。 川上認為,拜登一旦當選,美中之間將會有一段「蜜月期」,日本將遭到忽視,中國可能趁著「權力真空期」併吞台灣,釣魚台列嶼勢必也會有危險;海上通路一旦遭到中國阻斷,包括日本在內的周邊國家都得看中國臉色,這將是最糟糕的情況。
林翠儀 2020-10-20
拜登團隊成員來自臉書、推特 疑主導封殺醜聞傳播

拜登團隊成員來自臉書、推特 疑主導封殺醜聞傳播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中)及其次子杭特(右)近日驚爆「電郵門」,相關報導卻遭社群平台封鎖;對此,美媒《福斯》披露,拜登競選團隊的成員曾在臉書、推特工作,疑似主導封殺拜登醜聞的傳播。左為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美聯社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大選將在11月3日登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及其次子杭特(Hunter Biden)近日驚爆「電郵門」,相關報導卻遭社群平台封鎖;對此,美媒《福斯》披露,拜登競選團隊的成員曾在臉書、推特工作,疑似主導封殺拜登醜聞的傳播。 綜合媒體報導,《紐約郵報》14日披露拜登之子杭特涉及貪腐的商業往來,遭社群平台「推特」和「臉書」限制張貼,《紐郵》的推特帳號直接被封鎖至今,還被告知若不刪除相關推文就不解封,推特此舉引起廣大輿論爭議。 根據《福斯新聞》報導,拜登團隊的前臉書高層赫茲(Jessica Hertz)在民主黨選戰開跑後,曾去信各大社群媒體,要求封殺現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貼文。前推特公共政策總監蒙耶(Carlos Monje)也被網友發現,從他離開推特加入拜登競選團隊後,推特就封殺拜登醜聞案的消息。 根據兩人《領英網站》的個人資料顯示,赫茲在2012至2014年間,曾擔任過時任副總統拜登辦公室的首席副顧問,而蒙耶則是曾在歐巴馬(Barak Obama)執政時期,任職於美國國家政策政策委員會。 報導指出,《紐約時報》8月曾報導,在拜登近700人競選團隊中,有8位成員曾在臉書、蘋果、谷歌或亞馬遜工作過,拜登發言人當時痛批,「許多科技巨頭及其高管濫用權力,誤導美國人民,破壞我們的民主,逃避任何形式的責任」。
自由時報 2020-10-19
川普趕場催票 拜登在家放砲

川普趕場催票 拜登在家放砲

美國總統川普十七日至威斯康辛州舉辦競選活動,批評民主黨意圖消除美國歷史、抹殺美國價值,大力拉攏立場搖擺的選民。(歐新社)     逾2583萬人提前投票 破紀錄 〔編譯黃靖媗/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大選下月三日投票,根據佛羅里達大學「美國選舉計畫(U.S. Elections Project)」統計,迄今已有逾二五八三萬人提前投票,打破過往紀錄。尋求連任的現任總統川普與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在廿二日的最後一場總統候選人辯論會前,也都排滿了關鍵搖擺州的競選行程。 川普十七日前往二○一六年大選時險勝的密西根州與威斯康辛州舉辦造勢活動,為了固票、拉攏立場搖擺的選民,川普將民主黨描述為「反美激進份子」,控訴左派意圖消除美國歷史、抹殺美國價值,並聲稱溫和派有道德責任,必須加入共和黨。川普也抨擊拜登勝選後將封鎖全國、延誤疫苗接種,進而延長疫情大流行的時間,甚至將密西根州變成一座難民營。 川普十八日選擇前往超過十萬名選民已經投票的搖擺州內華達州。川普競選團隊發言人墨托(Tim Murtaugh)指出,在廿二日田納西州最後一場總統候選人辯論會前,川普每天都有競選行程,接下來還會去北卡羅萊納州、亞利桑那州與賓州。 拜登則在結束十六日密西根州競選活動後,十七日返回老家德拉瓦州,沒有公開行程,僅在川普當日抵達威斯康辛州前發表聲明,抨擊川普對武漢肺炎疫情的應對不當,毀了威州的經濟。拜登十八日前往北卡羅萊納州造勢,日前因為幕僚確診武肺而暫時缺席競選活動的副手賀錦麗,則將於十九日回歸競選團隊。 民主黨民調領先 就怕川普最後逆轉 儘管民主黨目前在民調中微幅領先,「美國選舉計畫」也指出,在約一○六○萬張郵寄選票中,五百八十萬票投給民主黨,民主黨在提前投票階段中明顯較佔優勢。但拜登競選總幹事狄倫(Jen O’Malley Dillon)強調,如果說他們從二○一六年大選學到什麼,就是不能看輕川普在最後幾天,透過污衊或卑鄙戰術挽回劣勢的能力,真實選情遠比電視或「推特(Twitter)」上能看到的更加膠著。
黃靖媗 2020-10-19
美記者自曝看過拜登兒硬碟 內含毒品、未成年及權勢交易

美記者自曝看過拜登兒硬碟 內含毒品、未成年及權勢交易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左)及其次子杭特(右)近日被爆出「電郵門」,美國一位白宮特派記者里昂指出,她看過杭特的硬碟,內含「毒品」、「未成年癖好」與「權勢交易」,痛批拜登家族要對許多罪行負責。(美聯社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及其次子杭特(Hunter Biden)近日被爆出「電郵門」,在和烏克蘭及中國的商業往來涉及貪腐行為,引起各方輿論譁然;對此,美國一位白宮特派記者里昂(Chanel Rion)指出,她看過杭特的硬碟,內含「毒品」、「未成年癖好」與「權勢交易」,痛批拜登家族要對許多罪行負責。 綜合媒體報導,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14日加碼披露拜登與杭特所涉的「通烏門」,透過公布杭特的電子郵件內容,直指他曾幫烏克蘭能源公司高層牽線與時任副總統的父親拜登見面。 《紐郵》還公布2封與中國有關的電郵,一是一家國際管理顧問公司在2017年5月以副本發給杭特的信,說明杭特等人從某合作案中分得的報酬;同年7月的另一封則是杭特寫給據信是地產業財務長董功文的電子郵件,提及與中國華信能源董事長葉簡明簽顧問約三年,每年可拿超過1000萬美元顧問費,而葉簡明在當年5月與杭特在邁阿密會面後提出「更長遠與有利潤的安排」,即成立一家葉簡明與杭特持股各半的控股公司 《紐郵》的資料來源出於拜登家鄉德拉瓦州最大城市威明頓的一家電腦維修店老闆,他指出,杭特在2019年4月親自送修筆電,但之後沒付錢也沒未取走,他在好奇之下發現電腦內有許多資料,之後相繼通知國會議員、聯邦調查局(FBI),最後找上《紐約郵報》。據報導,筆電硬碟的內容還有杭特吸毒、與女性發生性行為的影片,以及多張不雅照。 針對《紐郵》披露杭特的電子郵件,《一個美國新聞網》(OANN)首席白宮記者里昂15日在推特發文表示,「我已經看過杭特硬碟的內容:有毒品,未成年癖好,權勢交易」,她諷稱,「毒蟲杭特」在用藥後的自拍照讓民主黨籍前眾議員韋納(Anthony Weiner)案顯得很正常,「拜登犯罪家族」必須釋疑許多事情,網路社群平台公司也要為此負責。  
自由時報 2020-10-18
封殺拜登「電郵門」報導惹議 國會擬傳喚推特、臉書執行長

封殺拜登「電郵門」報導惹議 國會擬傳喚推特、臉書執行長

  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質疑,上述兩家社群媒體禁止轉貼新聞的舉動形同「審查」,已分別致函推特執行長杜錫(Jack Dorsey)及臉書執行長札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要求兩人親赴參議院司法委員會聽證會陳詞。(自由時報合成)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媒14日披露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與次子杭特(Hunter Biden)在烏克蘭涉嫌貪腐交易,社群平台臉書和推特卻以等候事實查核為由,暫時禁止轉載相關新聞報導,此舉不僅引發美國總統川普推文連批,共和黨參議員也要求推特及臉書的執行長出席聽證會,為上述狀況做出解釋。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14日發布一份報導,稱在一台杭特丟棄的電腦中發現多則電子郵件涉及拜登父子在烏克蘭的商務活動,其中藏有杭特引薦烏克蘭商人與父親拜登會面的相關內容,被認為是拜登版的「電郵門」,報導刊出後,臉書及推特迅速以不同理由將其封鎖,社群平台用戶均無法發布或分享原始報導的連結。 綜合外媒報導,密蘇里州共和黨籍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質疑,上述兩家社群媒體禁止轉貼新聞的舉動形同「審查」,已分別致函推特執行長杜錫(Jack Dorsey)及臉書執行長札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要求兩人親赴參議院司法委員會「數位平台與選舉干預」聽證會陳詞,並稱已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告發。 報導指出,美國聯邦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將於美東時間下週二(20日)舉行投票,屆時將決定是否傳喚杜錫出席23日舉行的聽證會,同時,該委員會目前正考慮是否傳喚札克伯格出席同日的聽證會進行陳詞。 現為FCC專員、共和黨籍的卡爾律師(Brendan Carr)今日亦抨擊臉書、推特兩大社群平台經營方,認為這次事件中,上述兩大公司的審查制度是對個人自由的最大威脅之一。 與此同時,德州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與俄亥俄州共和黨眾議員喬丹(Jim Jordan)分別致信予杜錫與札克伯格,批評這類由平台方主動進行的審查行為,已引發人們對營運方過去致力言論自由及公正選舉等說法產生質疑。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圖中)及其次子杭特(圖左)身陷親烏「電郵門」疑雲。(法新社)
自由時報 2020-10-16
孔子學院是中國大外宣! 龐皮歐:全美年底前必須關閉    

孔子學院是中國大外宣! 龐皮歐:全美年底前必須關閉    

  美國國務卿龐皮歐要求全美的孔子學院必須在今年底關閉。(彭博、歐新社,自由時報合成)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國務卿龐皮歐15日表示,孔子學院(Confucius Institute)偽裝成文化語言機構,實質為中共的外宣組織,不應該存在於美國教育機構內,他要求從幼稚園、高中到大學的每所學校,今年底前必須關閉孔子學院。 綜合媒體報導,龐皮歐15日接受多家媒體電話訪問,談到美國校園內的孔子學院問題,他指孔子學院實際為中共政府的重要宣傳工具,致力在全球教育發揮影響力,為中共政府說好話,這是無法接受的,因此要求美國孔子學院年底前全部關閉。 龐皮歐表示,孔子學院偽裝設立目的是文化交流與教導中文,但實際上是北京影響力作戰的一環,中共透過孔子學院致力在美國校園發揮其全球影響力,讓中共政府得以在美國校園內佔有一席之地,這是無法接受的事。 龐皮歐強調,國務院要求包含高中與幼兒園到12年級(K-12)的各級學校,在年底前關閉孔子學院,而孔子學院的工作人員也不得透過美國簽證進入美國校園。
自由時報 2020-10-16
要中共為侵犯人權付出代價!美國務院任命西藏事務專員

要中共為侵犯人權付出代價!美國務院任命西藏事務專員

  美國國務卿龐皮歐宣佈,國務院民主、人權暨勞工事務局助理國務卿戴斯卓將兼任西藏事務特別協調員,龐皮歐還強調,美國將致力於確保中國為侵犯人權付出代價。圖為一名中國武警守在西藏布達拉宮前。 (路透檔案照)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國務卿龐皮歐14日宣佈,國務院民主、人權暨勞工事務局助理國務卿戴斯卓(Robert Destro)將兼任西藏事務特別協調員(special coordinator),推動中國政府與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對話,保護藏族獨特宗教、文化及語言認同,並改善其人權狀況。這是川普政府首次依法落實這項職務,龐皮歐還強調,美國將致力於確保中國為侵犯人權付出代價。 龐皮歐在聲明中表示,戴斯卓還將支持美國解決西藏難民的人道主義需求,促進青藏高原藏族社群的可持續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龐皮歐說,美國仍然對中國壓迫藏人表示關切,包括缺乏有意義的自治、藏區人權狀況惡化,以及中國對西藏宗教自由和文化傳統的嚴格限制等。 根據國務院官網,戴斯卓擔任民權律師長期獻身人權事務,1983年到1989年間曾擔任美國聯邦政府所屬獨立委員會「美國民權委員會」(United States Commission on Civil Rights)委員,也是美國天主教大學法學教授,今年9月曾隨同美國國務院經濟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訪問台灣。 美國對西藏的政策主要依循2002年通過的「西藏政策法」,該法規定國務卿應在與相關國會委員會協商後,任命一名西藏事務特別協調員,推動中國政府與西藏代表直接對話。在戴斯卓任命案之前,這個職位懸缺將近3年9個月。 戴斯卓的任命案正值北京和華盛頓關係迅速惡化之際。由於中國將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關進集中營,並在貿易、智慧財產權等問題上與美國關係緊張,中國對新疆的主權對美國政府的重要性已經減弱。 據稱中國政府正在西藏複製新疆集中營的作法,龐皮歐對此表示,中國長期大規模侵犯人權,美國總統川普因而指示國務院,盡力維護中國人民的自由與尊嚴,不論是新疆、西藏、內蒙古或香港,美國都要求中國維護人民基本自由、人類尊嚴及宗教自由。美國將竭盡所能,聯合其他志同道合的國家,讓中共為侵犯基本人類自由的行徑付出代價。 美國國務院宣布,任命國務院民主、人權暨勞工事務局助理國務卿戴斯卓兼任西藏事務特別協調員。(取自美國國務院官網)
自由時報 2020-10-15
龐皮歐:中國若攻台 美國不會坐視

龐皮歐:中國若攻台 美國不會坐視

  美國國務卿龐皮歐(見圖)今天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時強調,美國是台灣和日本安全保障上的最佳伙伴。(法新社)   盼美日印澳QUAD擴大至印太多國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6日報導〕美國國務卿龐皮歐訪問日本,今天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談及萬一中國攻台,美國是否準備捍衛台灣?龐皮歐表示,為了緩和區域緊張局勢,美國將採取一切措施;他還強調,坐視中國行動並非正確答案,美國是台灣和日本安全保障上的最佳伙伴。 龐皮歐也談及他想建立印太地區多國間安全保障框架,他希望將美、日、印、澳4國合作制度化,並擴大到印太地區多國間,報導指出,龐皮歐想凝聚共享價值與戰略的國家,建構一個「對抗中國共產黨的安全保障網」。 訪談中,龐皮歐談到,美國和台灣建立了長期關係,共享相同的價值觀,但遺憾的是中國共產黨拒絕這麼做,中國並未依約讓香港維持50年高度自治。 訪談中,記者問及,萬一中國單方攻打台灣時,美國是否準備捍衛台灣?龐皮歐表示,為了緩和地區的緊張局勢,美國將採取一切措施,這是川普政府在全球的使命,美國追求沒有紛爭的和平,可恥的是中國共產黨,包括與越南間的關係緊張、迫使日本頻繁在沖繩釣魚台空域緊急升空,還有喜馬拉雅(中印邊境)發生一連串事件,起因都是中國的暴力手段,「這不是大國該做的事」。 龐皮歐強調,坐視中國的行為並非正確答案,不管是對台灣或對日本,美國都是安全保障上的最佳伙伴。 龐皮歐今天訪日參加在東京舉行的「美日印澳四國外長會議」,即「四方安全對話」(Quad)。日經專訪中指出,美歐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但印太地區多國間並沒有類似的安保合作框架,面對中國在軍事及經濟兩方面急速提高影響力,多國間的安保合作不可或缺。 對於新的安保框架的功能,龐皮歐在訪談中說明指出,將涉及經濟、法律秩序及智財權保護等廣泛的領域,他也強調,民主國家應團結起來,並強化基礎以對抗「強權國家」。 龐皮歐指出,中國在全球疫情擴大期間,反覆在南海、日本尖閣群島(釣魚台列嶼)及中印邊境加強壓力,美國為了緩和緊張局勢做了各種努力,但也從中發現對中和解政策並無法解決問題,所以在加強對中外交壓力下,也維持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干預,再度展現牽制中國的方針。
林翠儀 2020-10-06
美日印澳外長會議明登場 日媒︰團結對抗中國

美日印澳外長會議明登場 日媒︰團結對抗中國

  美國國務卿龐皮歐6日將出席在東京舉行的「美日印澳4國外長會議」,此次會談將凸顯在自由貿易和法治等共通價值觀下4國的團結,從經濟與軍事封鎖中國。(法新社)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五日報導〕美國國務卿龐皮歐6日將出席在東京舉行的「美日印澳4國外長會議」,日媒報導,此次會談除了確認4國將在防疫對策上進行合作之外,也將凸顯在自由貿易和法治等共通價值觀下4國的團結,從經濟與軍事兩方面封鎖中國習近平政權。 龐皮歐原本預定4日到8日訪問亞洲的日本、南韓和蒙古3國,因為川普總統確診感染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身為總統繼任第4順位的龐皮歐臨行前縮短行程,取消訪問南韓和蒙古,此行是專為參加在東京舉辦的4國外長會議而訪日,訪日期間也預定與菅義偉首相舉行會談,顯示美方對日本的重視程度。 加強美日印澳等4個擁有自由、民主、人權和法治共通價值的國家合作,是前首相安倍晉三在2007年提出的構想,後來由美國主導建立「日美印澳戰略對話」(QUAD)的機制,但後來因人事更迭未能發揮預期的功能,安倍在2012年重新掌權後又再度提倡,去年9月由美方在紐約舉辦首次4國外長會議,今年是第2屆輪到日本擔任東道主。 這項對話機制的形成,本來就是為了解決美中在太平洋地區的紛爭,現今不但美中衝突加劇,印度與中國的邊境紛爭也更為明顯,澳洲則是因要求國際調查武漢肺炎的發生源遭到中國抵制,2國關係明顯惡化。 日本富士晚報報導,除了4國外長會議之外,在美國的主導下,未來也可能集結英國、歐盟、加拿大和台灣等民主國家。 報導中指出,中國在上月28日於南海、東海、黃海和渤海4個海域同時舉辦軍演,中國國營中央電視台還公布東部戰區設想街頭巷戰的演習影片,被視為對台灣的登陸作戰演習,也是在4國外長會議前的一種軍事恫嚇。日本福井縣立大學教授島田洋一表示,4國外長會議勢必會對中國加強施壓,由於印度和澳洲均對中國採取強硬的態度,目前更是4國顯現對中更強硬態度的時機,對美國而言,他們也想透過龐皮歐的此行,進一步了解剛上任的菅義偉首相。 菅義偉雖然表明將繼承安倍政府的外交路線,但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的親中色彩仍令美方感到不安。 國際政治學者藤井嚴喜表示,儘管川普因染疫入院中,但美國對於菅義偉的言行似乎還不太放心,希望儘快進行確認。他也表示,目前中國和台灣、中國和印度的緊張情勢升高,4國必須儘早應對,亞洲的情勢和去年相比已有相當大的變化,菅義偉應對此有確實的認識,全力協助美國的對中包圍網。 報導指出,對於預定本月內訪日的中國外相王毅,日本恐怕也有必要確定自己的立場。
林翠儀 2020-10-05
震撼!川普證實和妻子確診武漢肺炎

震撼!川普證實和妻子確診武漢肺炎

  美國總統川普與夫人梅蘭妮亞確診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法新社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貼身幕僚希克斯(Hope Hicks)1日確診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川普隨後在推特上表示,他與第一夫人梅蘭妮亞也確診武漢肺炎,將立即開始進行隔離和治療過程。 川普先在推特上證實希克斯確診武漢肺炎,並稱他與梅蘭妮亞已進行病毒檢測,正在等待結果,但會先開始進行自主隔離。 檢測結果出爐後,川普在推特上表示,「我與梅蘭妮亞對武漢肺炎的檢測為陽性,我們將立即開始自主隔離和復原療程,我們將共同度過難關!」 梅蘭妮亞也在推特上說,「就像今年許多美國人所做的那樣,我與川普總統確診後進行居家隔離。我們現在很好,我已暫停所有即將進行的活動。請您確保安全,我們將共同度過難關。」 川普並非第一位確診的國家元首,先前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和巴西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也曾確診,強森甚至一度進入醫院治療,而目前強森和波索納洛都已康復。 希克斯經常與川普搭乘空軍一號移動,希克斯在9月29日陪同川普參加在位於俄亥俄州的總統辯論會,並在9月29日一同前往明尼蘇達州參加競選活動。     相關新聞請見︰ 貼身幕僚確診 川普宣布與妻子進行自主隔離   相關連結:         相關新聞請見
自由時報 2020-10-02
主持人捲入辯論 川普諷一打二

主持人捲入辯論 川普諷一打二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大選首場辯論會,兩名候選人川普和拜登不是在對方發言時插嘴、就是無視主持人華勒斯(Chris Wallace),各說各話。華勒斯因為明顯控制不了場面而飽受批評,甚至一度與川普爭辯,促使川普回應「我好像是在跟你(華勒斯)辯論」。川普會後推文川普vs.拜登和華勒斯的組合照,顯然批評華勒斯和拜登一起對付他。 辯論會才剛開始沒幾分鐘,川普就打斷拜登發言,在華勒斯準備問第二道題目時還停不下來。華勒斯說:「請讓我提問,我是這場辯論會的主持人。」川普與拜登也不時無視華勒斯,各說各話,令華勒斯顯得有點緊張,提醒兩人「你們發現你們兩個同時都在發言吧」。 華勒斯要川普不要一直打斷對方,川普說拜登也插嘴,華勒斯反稱「你打斷的比較多」,還問川普要不要和他換位置,來當主持人。談到健保議題時,華勒斯問川普說要「廢除並取代」前朝的「可負擔照護法(Affordable Care Act)」,但只廢除法案卻遲遲不見替代方案,逼問川普的完整健保方案;提問數度被川普打斷,兩人也爆發爭論,最後川普回答:「我好像是跟你辯論,不是他(拜登)。不過沒關係,我不意外。」 接近尾聲之際,華勒斯點名川普從頭到尾都沒遵守會前兩陣營同意的兩分鐘回應發言時間,「你為什麼不遵守你競選團隊已經同意的基本規則?」川普又打斷華勒斯談話,這時華勒斯說:「這問題你不需要回答。」 場面失控 觀眾歸咎主持人 「衛報」指出,儘管最常違反辯論規則的是川普,但許多觀眾將場面失控歸咎於主持人,「跨黨派都認同主持人失控,是這場辯論會後浮現的意見。」 保守派指控華勒斯沒讓川普好好講完,還在一些議題上幫拜登解圍,甚至有時在拜登反駁川普時一起笑。政治評論員考特(Anne Coulter)說:「每次川普打中拜登要害,華勒斯就插話說『那是下一個議題』。」民主黨前參議員麥考斯基(Claire McCaskill)推文批評「華勒斯真丟臉,設法假裝問題不完全在川普」;前總統歐巴馬時期的白宮助理國家安全顧問羅茲(Ben Rhodes)推文直指「華勒斯不見了」。 川普推文。(取自網路)
管淑平 2020-10-01
美駐聯國大使︰沒有台灣的聯合國是自欺欺人、欺騙世界

美駐聯國大使︰沒有台灣的聯合國是自欺欺人、欺騙世界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29日參加活動致詞直言,世界需要台灣「完整參與聯合國」,「沒有台灣的聯合國是自欺欺人」。(翻攝自推特)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聯合國大會總辯論29日閉幕,本月中旬公開挺台重返聯合國的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29日參加活動致詞再次直言,台灣是良善力量,世界需要台灣「完整參與聯合國」,「沒有台灣的聯合國是自欺欺人、欺騙世界」。 克拉夫特本月中旬與我駐紐約代表李光章餐敘,之後接受媒體訪問時稱這場與台灣官員的餐會是「歷史性會面」,並直言美國正在推動台灣重返聯合國。 克拉夫特29日視訊出席台美日「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框架下的「透過公私部門夥伴關係促進國際發展」活動,致詞時再次發表強力挺台訊息,克拉夫特也於推特公開轉發此篇致詞,推特照片背景中還出現台灣黑熊玩偶。 克拉夫特談及,自2016年的「川蔡通話」開始,川普總統已經改變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態度,而聚集一起討論具體方法最能體現友誼,台灣和美國等夥伴為一個民主和更美好的世界而合作。 克拉夫特說,世界需要台灣在聯合國的充分參與,尤其在公衛和經濟發展等事務上。台灣是世界良善力量,「缺少台灣充分參與的聯合國是自欺欺人、欺騙世界」。台灣在川普政府中有值得信賴的朋友,並持續支持台灣所扮演的國際角色,台灣理所應當在最重要的平台上擁有一席之地,以分享其卓越的創新和專業知識。
呂伊萱 2020-09-30
美大選首場辯論週二登場!川普:建議拜登先藥檢

美大選首場辯論週二登場!川普:建議拜登先藥檢

美國總統川普(右)與前副總統拜登(左),將在29日舉行首場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會。(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期批評對手拜登(Joe Biden)的精神與健康狀況不適合當總統,在拜登自稱「180年前就進了參議院」後,川普在推特發文諷刺,建議週二首場辯論應該要先藥檢。 拜登26日在美國2020年市長秋季領導會議發表遠距談話,論及自己的從政初衷,自稱致力於挽救民眾生命並提及美國社會議題,他認為,必須確保人們在街上行走時能感到安全,從大火、洪水到校園槍擊案,以及其他公共衛生問題,拜登說:「這就是為什麼從我180年前進入參議院時,就將這些事情列為整個職業生涯的優先事項,並緊密地與大家合作。」 拜登的談話立刻引發川普濃烈興趣,替他將發言內容保存下來,並放上YouTube驚嘆:「拜登說他180年前就進了參議院!」兩造雙方將於週二(美東時間29日晚間9時,台灣30日上午9時)進行首場電視辯論會,屆時將在俄亥俄州凱斯西儲大學舉行,由福斯新聞(Fox News)主持人華勒斯(Chris Wallace)主持。 雙方已經達成協議,川普及拜登在辯論會上都不會戴口罩,也不會在辯論前握手或碰手肘,不過,川普週日對辯論會提出新建議:「在週二的辯論會前,或結束之後,我強烈建議對『愛睡喬』拜登進行藥檢,當然,我也同意被檢查,坦白講,拜登的辯論表演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紀錄。恐怕只有藥物可以引起這種差異吧?」   川普推特全文        
自由時報 2020-09-28
4年前首晤 安倍自豪說服川普抗中

4年前首晤 安倍自豪說服川普抗中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揭露,二○一六年拜會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向他說明中國軍事擴張劍指美日,中國才是美國未來的威脅。(法新社檔案照)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甫於十六日卸任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於廿四日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回顧他二○一二年十二月回鍋首相後,長達七年八個月的執政歷程。安倍自豪地說,他在一六年拜會當時還是美國總統當選人的川普,向他說明中國軍事擴張劍指美日,中國才是美國未來的威脅,從川普此後的政策來看,證明他的作法奏效。 中國軍費30年膨脹40倍 川普驚訝 日經廿六日刊出專訪內容。安倍表示,曾在總統選戰時揚言,一旦入主白宮,將下令美軍撤離遠東、重新檢視美國和其他國家同盟關係的川普,於二○一六年十一月當選,安倍擔憂,一旦美日在同盟關係、經貿上沒有共識,日本外交將無以為繼。安倍也認為,由於川普與過去的美國總統類型頗為不同,因此最好在他正式就任前,就先跟他會晤。 安倍在一六年十一月十七日專程赴紐約「川普大樓」拜會川普,成為川普勝選後,最先會晤的外國領袖。川普當時問安倍,中國自何時起、以怎樣的速度擴增軍費?安倍拿出預先準備好的圖表等簡報資料向川普分析,中國以近三十年時間,增加約四十倍軍費,膨脹速度在全世界絕無僅有。聽到前述回答後,川普面露驚訝。 安倍並指出,中國數量龐大的潛艦部隊,其實背後劍指的是在西太平洋等海域活動的美國第七艦隊,北京長久以來的軍事擴張「不只是日本的問題,也是美國的」,希望美國維持在該地區的存在感。一年後,川普就在越南峴港出席亞太經合會(APEC)經濟領袖會議時,首度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願景(印太戰略),廣獲澳洲、印度、英國及法國等國支持。 川普對中政策演變 證明作法奏效 安倍透露,他和川普間的「小白球(高爾夫球)外交」總共五次,正式會談次數則有十四次。安倍指稱,川普曾對他說,對美國而言,北韓是短期問題,中國卻是中長期的問題。安倍自認,這是前述兩人初次見面時,他對川普的「簡報」奏效。 至於針對川普一再要求,日方應該負擔更多的駐日美軍經費,安倍強調,美日同盟是「互助同盟」,日本目前已承擔逾七十%的費用。 此外,安倍亦曾對二○一八年六月「破冰」的史上首次美國與北韓現任領袖的峰會,提供選址的建議。美、朝間當時有首爾及新加坡等多個選項,安倍主張,在朝鮮半島舉行,恐被北韓牽著鼻子走,「川普也同意」,最後敲定在星國度假勝地聖淘沙的「嘉佩樂酒店」(Capella Hotel)。
茅毅 2020-09-27
菅義偉與習近平首次通話 未提邀習訪日一事

菅義偉與習近平首次通話 未提邀習訪日一事

  日本首相菅義偉(左)上任後,今晚首次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進行電話會談,雙方並未提及習近平以國賓身分訪日一事。(左法新社,右路透,本報合成)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25日報導〕日本首相菅義偉上任後,今晚首次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電話會談,對於外界注目延期中的習近平以國賓身分訪日一事,菅義偉在通話中並未提及此事。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菅義偉在今晚9點和習近平通話約半小時,通話後向媒體表示,習近平在電話中祝賀他就任首相,希望日中關係能持續發展,菅義偉說,他告訴習近平,日中關係穩定不僅只是兩國間的問題,對於地區和國際社會都極為重要,雙方未來就透過包括首腦在內就兩國及地區、國際社會課題進行高層次的緊密合作。 報導中指出,對於習近平訪日一事,菅義偉在會談中並未有特別的討論。 菅義偉內閣在16日正式指名上路,20日起密集與各國領袖進行會談,包括美國總統川普、澳洲總理莫理森、英國首相強森、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南韓總統文在寅等人,今天下午和習近平通話前,還先和印度總理莫迪通話,確認日印美澳4國在實現「自由開放印度太平洋」的議題上加強合作。換言之,菅義偉和習近平的通話不但排在上任10天後,而且還南韓和印度之後。上次日中首腦通話是在2018年5月前首相安倍晉三和習近平通話。 日本原本邀請習近平今年4月以國賓身分訪日,但受到疫情影響而延後,由於日本國內不歡迎習近平訪日的聲浪提高,日本政府目前也以「尚未進入協調階段」迴避敲定確切時間,菅義偉今天與習近平未提及此事,一般解讀習近平以國賓訪日一事可能無疾而終。 美中衝突加劇後,中方積極拉攏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被視為「親中派」,中方寄望他發揮影響力促成習近平訪日,但二階日前卻語帶玄機地表示,「期盼在心平氣和的氣氛中實現這個目標」似乎也無法過於積極。 對於習近平訪日一事,日本自民黨保守派國會議員團體「保守團結之會」,今天也向首相官邸遞交一份決議文,要求日本政府取消邀請習近平以國賓身分訪問日本。決議文中指出習近平對武漢肺炎疫情的蔓延負有責任,文中寫道:「若邀請習近平以國賓身分訪日,勢必會貽笑大方,應正式取消邀請。」 日本首相菅義偉(右)上任後,今晚首次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進行電話會談,雙方並未提及習近平以國賓身分訪日一事。(美聯社)
林翠儀 2020-09-26
龐皮歐籲州政府多與台灣合作 拒絕中國利誘

龐皮歐籲州政府多與台灣合作 拒絕中國利誘

美國務卿龐皮歐向州政府議員發表談話,警告中國所帶來的威脅。(美聯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務院日前下令,任何中國官員要訪問地方政府或大專院校須經過同意,防止中國繞過聯邦政府滲透美國。國務卿龐皮歐進一步呼籲,州政府應拒絕中國的利誘,並多與台灣合作。 綜合外媒報導,龐皮歐當地時間週三與威斯康辛州議員會談時提出警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知道,美聯邦政府正在對抗中共的「有害影響」,但他在美國和世界上的一些地方看到了機會,「習總書記認為你們是破口」。 龐皮歐提到,威州退休系統的投資標的包括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兩大國有事業體,「他們是中國歐威爾式監控系統的一部分,你們想要你們的教師、消防員和警察去投資這樣子的活動嗎?」 龐皮歐呼籲威州議員採取措施應對北京影響力,例如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投資審查與反滲透行動的立法上與聯邦機構緊密合作,並無視中共的威脅,鼓勵市長和商業人士參與自由民主台灣的事務。
自由時報 2020-09-24
駁斥習近平多邊主義倡議 余茂春:中國沒有真朋友

駁斥習近平多邊主義倡議 余茂春:中國沒有真朋友

  去年12月支持北京的港人揮舞五星旗遊行。(美聯社檔案照)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美國國務院首席中國政策顧問余茂春(Miles Yu)罕見公開露面,22日在加拿大智庫的網路研討會上,駁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提倡「多邊主義」的立場,指稱中國沒有真正的朋友,當前並非中國與美國冷戰,而是中國站在中國人民和自由世界的對立面;他也談到香港,指對中共而言,這是「一場失敗的重大實驗」,一國兩制徹底破滅,也完全失去對台灣的示範作用。 余茂春在「麥當諾-勞雷爾研究所」(Macdonald-Laurier Institute)討論香港問題的網路研討會上指出,民主國家正形成「民主聯盟」對抗中國的威脅,但是,北京身邊的國家卻無法結盟,「我們有像日本、澳洲、英國、加拿大等國和歐盟、北約和東協等組織成員國,我們全都有共同的價值觀」,「中國沒有他可以信任作為真正盟友的」,「北韓大致上對(中共)沒用處,俄羅斯在跟北京玩欲擒故縱的把戲」,聽到習近平在聯合國高談中國提倡多邊主義,「非常諷刺」,「這徹底反映沒有自知之明」。 中國出生的余茂春,被視為規劃川普政府的中國政策要角,國務卿龐皮歐曾說余茂春是「我的團隊核心」。在這場探討自由世界如何因應北京鎮壓香港的研討會上,余茂春形容,對中共而言,香港是「嚴重失敗的重大實驗」,這場實驗的一大要素是「一國兩制」,但如今這已成「破產的想法」,也徹底喪失對台灣的示範作用。 另一要素是中共的信用,中共對香港「做了承諾,現在這些承諾已被撕毀」,損害中共的信譽,「沒有信用的國家,不能作為世界的領導者」。中共在香港的失敗也是拉攏香港精英的「統戰」模式失敗,另外,西方曾經視香港為中共統治下的中國能走向民主的「希望」,現在這個希望徹底破滅。 余茂春說,美國高度重視香港,「香港是唯一可以讓川普總統寧願犧牲貿易利益的因素」;當前並非中國和美國冷戰,而是中共與中國人民、自由世界站在對立面;他還提醒,要警惕中國解放軍的角色是為黨、而非為人民服務。 英國「金融時報」23日評論文章指出,挪威、瑞典、日本,到近期的澳洲、德國,都曾遭中國以「脅迫商業外交」手段對付,民主國家必須團結阻止北京這種以貿易、進入市場為要脅、報復,迫使其它國家改變政策或行為;中國,南韓、日本和台灣已制定政策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但是這還不夠,接下來要靠歐盟、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形成一致陣線。
管淑平 2020-09-23
美中聯大交鋒 川普促究責中國

美中聯大交鋒 川普促究責中國

川普稱武漢肺炎為「中國病毒」,指控世界衛生組織「幾乎受中國控制」,要求中國承擔疫情大流行的責任。(美聯社)     川普批中國病毒 害全球大流行 〔編譯黃靖媗/綜合報導〕聯合國廿一日舉行成立七十五週年紀念峰會,廿二日召開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總辯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連續兩天發表演說,美國總統川普則僅在聯合國大會中,發布七分鐘的預錄演說以「中國病毒」稱呼新型冠狀病毒,痛批中國默許武漢肺炎疫情擴散全球,要求聯合國追究中國責任。 預錄演說 川普重話批中隱疫 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各國元首或高層官員改採預錄影片方式,在聯合國大會總辯論上發言。川普的演說一開始就痛批中國,指控中國在武漢肺炎疫情剛出現時,僅暫停國內人員移動,卻未阻止國際航班出境,默許疫情傳播,導致疫情全球大流行,強調聯合國必須向中國究責。 川普稱武漢肺炎為「看不見的敵人」、「中國病毒」,並指控世界衛生組織(WHO)「幾乎受中國控制」。他說,美國發動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強力動員,生產醫療器材、研發疫苗,「我們會擊敗病毒,終結這場大流行」。川普強調,世界追尋光明未來之際,必須追究中國導致這場「瘟疫」蔓延全球的責任。 習近平反要聯國主持公道 針對氣候議題,川普則表示,抨擊美國的人往往忽略中國不斷增加的污染排放量,只想懲罰美國,但美國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後,二○一九年減碳成果超越所有協定締約國;而中國環保紀錄不良,傾倒大量塑膠與垃圾到海洋、摧毀珊瑚礁,碳排放量迅速增加,幾乎是美國兩倍。對於川普演說內容,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回應,中國否認毫無根據的指控。 習:不能誰拳頭大就聽誰的 習近平在聯合國紀念峰會的演說中暗批美國,聲稱任何國家都沒有包攬國際事務、主宰他國命運的權力,「更不能在世界上我行我素,搞霸權、霸淩、霸道」,「不能誰的拳頭大就聽誰的」。習近平還向聯合國提出四點建議:「主持公道」、「厲行法治」、「促進合作」、「聚焦行動」,呼籲各國共享發展成果、共同維護安全,並提高開發中國家在聯合國的代表性與發言權;聯合國也應當以實踐《二○三○年永續發展議程》為契機,將應對公衛等非傳統挑戰列為優先方向,平衡推動全球安全、發展、人權。 習近平還在聯合國大會總辯論中表示,中國無意進入冷戰,也不願與任何國家開戰,呼籲全球避免進入文明衝突論的陷阱,並呼籲全球進行「綠色革命」,期盼能在二○六○年前達到「碳中和」,將淨碳足跡降為零。 聯合國廿一、廿二日分別舉辦成立七十五週年紀念峰會與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都在會中發表演說。(歐新社)
黃靖媗 2020-09-23
川普聯合國發言砲轟中國 要求追究疫情失控責任

川普聯合國發言砲轟中國 要求追究疫情失控責任

美國總統川普(見圖)今天在聯合國透過預先錄製的影片發言,他砲轟中國,以「中國病毒」稱呼新型冠狀病毒,指北京誤稱病毒不會人傳人且未對班機離境設限,導致全球疫情失控,要求聯合國追究中國責任。(美聯社)   〔中央社〕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在聯合國發言砲轟中國,以「中國病毒」稱呼新型冠狀病毒,指北京誤稱病毒不會人傳人且未對班機離境設限,導致全球疫情失控,他要求聯合國追究中國責任。 第75屆聯合國大會總辯論揭開序幕,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各國元首或高層官員改採預錄影片方式發言。川普在7分鐘演說中,一開始就將砲口對準中國。 川普以「中國病毒」稱呼新型冠狀病毒,並說疫情已奪走全球188國無數條人命,全球正艱苦對抗「隱形敵人」。 他說,美國發起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強力動員,生產大量呼吸器、開發療法,疫苗也進入臨床試驗最後階段,問世後可立即分配,「我們會擊敗病毒,終結這場大流行,邁入前所未見的繁榮、合作與和平新時代」。 川普表示,世界追尋光明未來之際,須追究中國導致這場「瘟疫」蔓延全球的責任。 他說,疫情爆發初期,中國限制人員流動、取消國內班機,卻任憑大量班機離境,導致新型冠狀病毒擴散全世界。中國政府與「幾乎由中國控制的」世界衛生組織(WHO)不實宣稱病毒不會人傳人,之後還誤稱無症狀患者不會傳染,聯合國須讓中國為自身作為負起責任。 除疫情外,川普還抨擊中國環保紀錄不良,指控中國傾倒大量塑膠與垃圾到海洋中、摧毀珊瑚礁,碳排放量迅速增加,幾乎是美國兩倍。川普說,美國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後,2019年減碳成果比所有協定締約國都耀眼。 川普呼籲聯合國專注處理世上「真正的問題」,包括恐怖主義、壓迫婦女、強迫勞動、毒品走私、人口與性販運、宗教迫害、對宗教少數派的種族清洗,但未直接點名北京在新疆等地壓迫穆斯林的行為。 美國自春季以來淪為全球疫情最嚴重國家,爭取連任的川普屢屢將矛頭指向中國與世衛組織,這次並非他首度以「中國病毒」稱呼新型冠狀病毒,但在聯大發言前半段連番砲轟中國,凸顯今年美中關係隨疫情不斷惡化的局面。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1日在聯合國成立75週年紀念高階會議上透過視訊發言說,任何國家都沒有包攬國際事務、主宰他國命運、壟斷發展優勢的權力。他呼籲聯合國「主持公道」,「不能誰的拳頭大就聽誰的」。 川普演說影片請見: 美國白宮臉書
中央社 2020-09-23
日本的政權交替~首次實質改造內閣的誕生

日本的政權交替~首次實質改造內閣的誕生

九月十六日,自民黨總裁菅義偉(前內閣官房長官)被提名為第九十九任內閣總理大臣,菅內閣開始執政。(歐新社檔案照) 清水唯一朗/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教授 九月十六日,自民黨總裁菅義偉(前內閣官房長官)被提名為第九十九任內閣總理大臣,菅內閣開始執政。 台灣透過選舉實現政權交替,相較之下,日本的政權交替讓人難以理解。雖然日本是民主國家,但選舉結果造成政權交替的情況很少見。一九五五年自由民主黨成立以來,只有二○○九年和二○一二年兩次而已。執政黨不變,只因黨的總裁換人,隨之更換首相,這種「擬似政權交替」成了常態。視之為換內閣而不換政權,或許更符合實際情況。 當前任者不是基於政治理由,而是出於健康問題等因素辭職時,後繼者將接手黨總裁剩下的任期與既有的內閣。回顧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從石橋湛山到岸信介,從池田勇人到佐藤榮作,從小淵惠三到森喜朗,從第一次安倍晉三到福田康夫,當內閣非因政治理由更替時,閣員幾乎全數留任。加以此次的後繼總裁是前內閣的官房長官菅義偉,且已發言表示將沿襲安倍內閣的政策。一般認為這是前任內閣的繼承和延續。 但是,菅義偉以「工作內閣」自期,閣員留任八人,轉任三人,再任以前擔任過的職位者四人,新任五人,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造」。首相任命以改革派而聞名的河野太郎擔任執行重要政策的行政改革、規制改革大臣,讓有行政改革擔當大臣經驗的武田良太轉任從事改革重任的總務大臣,顯示具有改革的決心。在前內閣中問題明顯的法務大臣以及忙於處理新冠肺炎的厚生勞動大臣之職位,分別由在任時即評價頗高的上川陽子和田村憲久就任,增加了穩定感。就與台灣的關係而言,岸信夫就任防衛大臣備受矚目。岸曾歷任防衛政務官、外務副大臣、眾議院安全保障委員長,外相亦留任原職,都可以說是具有連續性的人事安排。 更能從中明確看到「工作內閣」意志的是支持首相的九名內閣府特命擔當大臣。二○○一年以後,日本政治一直強化由官邸主導的政治。此尤以第二次安倍政權最具象徵性,但在去年九月的人事安排中,所謂入閣待機組,即當選次數雖多卻尚未獲延攬入閣的議員,得以進入內閣,此舉飽受嚴厲的批評。此次留任者只有負責新冠病毒對策的西村康稔經濟再生擔當大臣,以及負責東京奧運會的橋本聖子大臣。另七人則藉由轉任、再任和新任,配置有能力的人才。無派系議員也有四人入閣,顯然的,如今已經不再是派系的時代,而是取決於實力的時代。更不用說首相自己就是無派系。 除此之外,首相官邸內的官僚也發生巨大的變化。安倍政權時代,咸認經濟產業省出身的官邸官僚發揮影響力,但是該省出身的首相輔佐官、首相秘書官、內閣廣報官(政策宣傳)都同時退任。另一方面,杉田和博官房副長官、和泉洋人首相輔佐官等幾位,與新首相親近的官僚一律留任。六名首相秘書官中有四人從官房長官秘書官昇任,也是歷來罕見。官邸已從理念先行型的安倍體制,明確地轉換為解決問題取向的菅體制。 在這種情況下,日前發表的自民黨幹部人事安排大放異彩。八十一歲的二階俊博幹事長留任,年齡都在七十歲左右的總務會長、政務調查會長、選舉對策委員長和菅總裁的合照,象徵日本政治至今仍掌握在男性的手中,招致強烈的批判(其實在野的立憲民主黨也有同樣的問題)。雖然這不符合時代潮流,筆者想指出的是,新任的三名會長都是菅首次當選眾議院議員的同期(一九九六年)。他們是在現行的小選舉區比例代表並立制下所舉行的第一次選舉中首次當選,直到今天一路走過來的夥伴,有著極深的交情。不妨視之為總裁託付黨務運作給有長年交情、可以信賴的夥伴。 該如何定位新內閣呢?筆者認為這是「第一個真正的『改造』內閣」。在繼承安倍政權路線的同時,菅首相推行其擅長的行政改革和規制改革,藉此改善受疫情影響而下滑的日本政治經濟,可以看出新內閣意在成為完全執政的政權。
清水唯一朗 20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