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事

日國會演說 澤倫斯基:盼日本持續對俄制裁施壓

日國會演說 澤倫斯基:盼日本持續對俄制裁施壓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以視訊方式在日本國會發表的演說,以俄羅斯控制車諾比核電廠及揚言動用核武、沙林毒氣等日本曾經歷的災難,尋求日本的共同的危機感。(法新社)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23日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傍晚以視訊方式在日本國會發表長約12分鐘的演說,他感謝日本是亞洲第一個向俄羅斯施壓的國家,並以俄羅斯控制車諾比核電廠及揚言動用核武、沙林毒氣等日本曾經歷的災難,尋求日本的共同的危機感,他希望日本發揮國際的領導力,同時持續對俄制裁施壓。 澤倫斯基先前在各國國會的演說,均有為各國量身打造的手筆,例如在英國的演說引用了邱吉爾和莎士比亞,在美國的演說則提到了珍珠港偷襲、911恐攻及引用金恩博士的「我有一個夢」。 這次在日本的演說,事前各方也很關注他會提出什麼歷史典故,以及何要求。結果在12分鐘的演說中,澤倫斯基提到俄軍占領車諾比核電廠及烏國境內歐洲最大的核電廠,也提到了俄軍可能動用沙林毒氣等生化武器及核武。日本曾經歷的原爆、福島核災及沙林毒氣恐攻,澤倫斯基似乎有意以此尋求日本共同的危機感。 演說中,澤倫斯基並未如向日本提出具體的防衛支援,也未觸及日俄關係,頗有保留,較具體的部分僅是希望日本持續維持對俄施壓、停止與俄羅斯貿易,並從俄國市場撤出等,在既存的國際組織已無法發揮功能的現狀下,他希望日本發揮國際領導力,創設新的預防機制。 這是日本眾參兩院首次主辦的視訊演說,但國會議場缺乏視訊設備,所以場地移到議員會館內的2處會議室舉行,受限於場地人數的容納量,國會也全程轉播,同步日語翻譯,開放給無法進場的議員及全國民眾即時觀看。首相岸田文雄、外相林芳正、防衛相岸信夫及烏克蘭駐日大使克爾松斯基(Sergiy Korsunsky)均出席,日本眾院議長細田博之、參院議長東山昭子在演說前後,分別致詞力挺烏克蘭。 澤倫斯基曾在2019年10月下旬訪日,出席德仁天皇的即位正殿之儀,並與時任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談。 照日本國會慣例,以往邀請外國領袖到國會演說,通常是正式訪日,且曾與天皇會面或與首相進行過領袖會談的外國領袖,這次澤倫斯基在國會發表視訊演說,不但為憲政史上首次,且已打破慣例,日本也希望以此凸顯與烏克蘭的連帶感。 澤倫斯基在烏克蘭遭到俄羅斯軍事侵略後,已向歐洲議會、英國、德國、美國及加拿大等國發表國會演議,在七大工業國(G7)預定24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臨時峰會前,身為G7成員國中唯一亞洲成員國的日本邀請澤倫斯基在國會演說,也增強了日本與歐美同步的象徵意義。
林翠儀 2022-03-23
政治考量防疫?中國封城封不完

政治考量防疫?中國封城封不完

中國COVID-19新增感染數持續創2020年初以來的新高。圖為上海一處隔離場所。(歐新社) 吉林、長春、上海 陸續實施封城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新增感染數持續創2020年初以來的新高,吉林、長春、上海等多個城市陸續實施封閉式管理。深圳在封城1週後,宣布機關、企業恢復正常工作秩序和生產經營,公車、地鐵全面恢復運轉7天。在清零和與病毒共存的討論中,為何中國要堅持「動態清零」? 近日中國本土疫情不斷升溫,深圳、長春、吉林等地採取嚴格的封鎖措施,一直被視為防疫模範生的上海也開始出現許多病例。自出現武肺疫情以來,中國堅持清零政策,拒絕與病毒共存的防疫方向。 中國的防疫策略主要是迅速採取行動,封鎖建築物或社區。即使只有1個病例,也會封鎖商店、辦公大樓甚至會議中心的所有入口。在封鎖區內的所有人,都必須在原地待上幾天接受採檢,陽性者則會被隔離。 3月14至20日,中國廣東省出口重鎮深圳市、東莞市實施封城、禁止企業開工。通報發出後,深圳的超市中有市民排隊搶購生活物資,為封城做凖備。此外,還有不少市民回公司複製電腦資料,或帶著電腦回家,凖備居家辦公。當地公車、地鐵停運,所有社區、產業園區、街道,非民生必需的商家也都停止營運。 深圳封城 富士康首當其衝 然而,嚴格的封城,強烈衝擊民生經濟。深圳全市採取封閉式管理,當地蘋果供應鏈首當其衝,包括富士康在內數百家台資企業一度被迫停工。當地居民沒想到會採取如此嚴苛的抗疫措施,許多人擔心,中國的嚴格措施,根本擋不住傳播力極強的Omicron變異株,不斷重覆大規模封城,反而對中國經濟不利,而且清零也導致醫療保健成本上升,加重地方財政負擔。 近日,中國愈來愈多的聲音呼籲放鬆清零措施,但與其他疫情肆虐的國家相比,中國政府一直把嚴厲的防疫政策,視為獨特的政治優勢。3月17日,中共政治局常委開會討論疫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繼續「動態清零」,儘快抑制疫情擴散,完全沒打算改變防疫手段。習也要求黨政主要領導和各級領導幹部,要把防疫工作放在首位。 3月14至20日深圳全市採取封閉式管理,當地蘋果供應鏈首當其衝。圖為深圳居民接受採檢。(法新社) 中國重症床位少 怕拖垮醫療量能 中國為何要堅持「動態清零」?紐約時報指出,即使西方國家現在正陸續放鬆或取消戴口罩的規定及其他措施,中國官員還在實施最嚴格的清零政策,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取消限制的風險太高,中國還承受不起。 首先,中國政府擔心,老年人的疫苗接種率相對較低,群體免疫低於西方國家。中國現在高齡和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中,相當高的比例由於害怕疫苗接種的副作用,還沒有充分接種,一旦普遍感染,後果不堪設想。 其次是重症床位少且分佈不均,怕拖垮醫療量能。中國ICU病床數量占人口比例較國外低,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平均每10萬人只有3.6張ICU床位,相較之下,美國平均每10萬人擁有近30張ICU床位。加上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地區,醫院和醫療設施往往很簡陋,一旦發生重大疫情,醫院可能會很快不堪負荷。 清零是習制定 二十大前不能改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先前也在微博上表示,儘管致死率很低,但中國如果現在迅速開放,會引起短時間內大量人群感染,即使再低的致死率,也會造成醫療資源崩潰和社會生活的短暫休克,對社會和家庭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最後是政治方面。中國即將在下半年召開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在此之前必須要維持社會穩定,加上清零是習近平制定的所以不能改,改了就代表是在「糾正錯誤」。因此,也有人認為,習近平可能一直要等到二十大接班順利完成之後,才有可能終結清零措施。 在封城1週後,深圳宣布機關、企業恢復正常工作秩序和生產經營,公車、地鐵全面恢復運轉7天。(彭博) 國產疫苗效力差 放寬清零方法難尋 中國還會繼續堅持清零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出,若允許旅行恢復到疫情前1/5的水準,廣東病例可能會飆至7.5萬例,持續實施口罩令、社交距離措施和封鎖等「非藥物干預措施」,將使感染人數保持在可控水準。 然而,專家指出,即使嚴格封鎖減緩傳播,情況也不太樂觀,Omicron病毒在中國多次傳播將很難避免。面對疫情,中國嚴格清零的做法難以延續,最終中國官員還是得考慮如何漸進式地開放。 BBC認為,包括群體免疫、醫療量能不足,以及政治氛圍等,這些底層因素如果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中國要如何全面開放,恐怕還值得觀察。美國之音也指出,中國對國產疫苗與醫療量能缺乏信心,加上人口老齡化,以及2022年一連串政治議程等,要全面開放恐怕沒那麼容易。 華爾街日報指出,北京冬奧會的「閉環泡泡」模式成功,提供中國衛生官員借鏡,中國接下來將找出放鬆嚴格清零的方法。該報也指出,可能在2023年春季之前不會放鬆,但估計最早可能在2022年夏季就會在部分城市試行。
自由時報 2022-03-22
波蘭宣布去俄化 切斷經濟連結

波蘭宣布去俄化 切斷經濟連結

  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奇(Mateusz Morawiecki)十八日表示,波蘭將切斷與莫斯科的經濟關聯,透過「去俄化」(de-Russification)過程以回應俄國入侵烏克蘭。(歐新社) 總理莫拉維茨奇推「反普廷之盾」   籲暫停在俄羅斯市場的活動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路透報導,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奇(Mateusz Morawiecki)十八日表示,波蘭將切斷與莫斯科的經濟關聯,透過「去俄化」(de-Russification)過程以回應俄國入侵烏克蘭。他說:「我們將著手波蘭與歐洲經濟的去俄化,呼籲暫停在俄羅斯市場的活動」。 報導說,在二次世界大戰後遭蘇聯宰制的記憶仍深埋於波蘭人心中,身為歐盟最東邊的成員國,波蘭雖然已經開始逐漸降低對俄羅斯的依賴,但烏克蘭戰爭又增加波蘭盡可能降低對俄依賴的急迫性。莫拉維茨奇將去俄化相關行動稱為「反普廷之盾」(Anti- Putin Shield)。 砸重資 降低農糧、油氣依賴俄國 他指出,當前第一個目標是抑制糧價上漲。俄羅斯不只是小麥輸出大國,在肥料出口上也領先全球。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本月曾表示,烏克蘭衝突恐導致國際食物與肥料價格上漲高達二十%。 波蘭當局將提供農民每英畝農業用地五○○茲羅提 (三三二○台幣)補貼,以彌補因為肥料價格上漲而升高的成本。 做為北溪二號天然氣管線(Nord Stream2)的堅定反對者,波蘭長久以來呼籲歐洲必須降低對俄國石油與天然氣的依賴。莫拉維茨奇十八日也表示,撥款三十億茲羅提(二○○億台幣),進行波蘭國營天然氣運輸公司Gaz-System資本重組。
魏國金 2022-03-19
拜登警告習:挺俄要付代價

拜登警告習:挺俄要付代價

美國總統拜登十八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訊通話一小時五十分鐘,習近平沒有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圖為兩人去年11月曾視訊通話畫面。(美聯社檔案照)   視訊通話 促習近平對俄施壓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十八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訊通話一小時五十分鐘,習近平沒有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軍事行動,甚至以「危機」而非「戰爭」指稱,更說「一個巴掌拍不響」、「解鈴還須繫鈴人」,呼籲烏、俄雙方繼續對話談判,早日停火止戰。 習未譴責俄 「一個巴掌拍不響」 這是俄揮軍侵烏以來,美、中兩國領導人首次通話,新華社宣稱兩國領導人認為此次通話是「建設性的」。習近平說,烏克蘭「危機」並非中國所願看到,衝突、對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多家美國媒體事前預告,拜登會力促習近平加入西方對俄國施壓,並警告若中國幫助俄羅斯將付出「代價」。 雪蔓:中國不應與普廷站在一起 就在十七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挑明若中國直接援助俄羅斯軍備,「我們會毫不遲疑令其付出代價」。副國務卿雪蔓十八日再表示,中國「需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其未來「不是與(俄羅斯總統)普廷站在一起」。 拜習兩人談到美中關係,新華社報導,拜登說,「美國不尋求與中國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獨,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習近平指中美關係的關鍵是管控好分歧,「長久之道是大國相互尊重、摒棄冷戰思維、不搞陣營對抗」。 美中之間的低信任度已遭烏克蘭危機進一步侵蝕,美前國安顧問麥艾文十七日說,拜登要發出的訊息是,美中關係的未來有多種不同路徑,中國正將跨越一些門檻,如軍援俄國等,「這些門檻一旦跨過去,就無法回頭,美中關係會走上一條完全不同的軌道」。
管淑平 2022-03-19
日台交流協會民調 台灣最應該親近的國家

日台交流協會民調 台灣最應該親近的國家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今天公布一份民調結果,對於「今後台灣最應該親近的國家或地區」,美國超車中國成為第二名。(擷取自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報告)   〔記者楊丞彧/台北報導〕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今天公布一份民調結果,被問到「最喜歡的國家或地區」時,日本獲得60%受訪者青睞、遙遙領先;而對台日關係看法,認為關係好的比例也較上次(2019年)調查時大增17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今後台灣最應該親近的國家或地區」以及「對台灣最具影響力的國家或地區」,美國都超越中國。 交流協會對此表示,根據民調結果顯示,台灣民眾對日本的好感度、信賴度有所成長,對目前及今後的日台關係也抱持著更為正面的態度,交流協會將會持續致力於深化日台關係。 民調結果顯示,被問到「最喜歡的國家或地區」時,日本獲得60%整體受訪者青睞,遙遙領先第二名的中國(7%)與第三名的美國(6%),較上次調查增加1個百分點。而以地區來看,「最喜歡的國家或地區」回答日本的受訪者,東部有68%、南部有65%、中部有59%、北部有57%。從年齡層來看,30代最高達73%,其次為40代71%、20代65%、65歲以上51%、50至64歲47%。男性與女性則一致,都是60%。 被問到「今後台灣最應該親近的國家或地區」,也有高達46%受訪民眾回答日本、穩居第一,遙遙領先第二名的美國(24%)與第三名的中國(15%),並較上次調查大幅增加9個百分點。而以地區來看,「今後台灣最應該親近的國家或地區」回答日本的受訪者,東部有55%、中部有50%、南部有45%、北部有44%。從年齡層來看,40代最高達57%,其次為30代54%、20代50%、65歲以上41%、50至64歲34%。從性別來看,男性為50%,女性為42%。 而與上次調查相比,台灣民眾對台日關係感受明顯正向發展,回答「關係好」的比例大幅增加17個百分比,達到70%;認為關係差的僅2%。對於日本是否可信賴一題,認為可信賴的受訪者也大增10個百分點來到60%,認為不可信賴的僅8%。對於日本是否感覺到親近,回答「有」的比例也較上次增加7個百分點,達到77%,認為沒有的僅6%。 這份民調結果值得注意的是,被問到「對台灣最具影響力的國家或地區」時,有高達58%受訪者回答美國,較上一次調查暴增25個百分點;各年齡層分佈,以30、40代最多達61%,20代最少有54%;地區別北部最多達60%,東部最少有50%。針對同一題,有25%受訪者回答中國,較上次調查暴跌20個百分點,各年齡層以20代最多達33%,40代最少僅20%;地區別以中部最多達29%,北部最少僅21%。而回答日本的有13%,較上次調查少2個百分點。
楊丞彧 2022-03-18
義大利眾議院壓倒性通過友台議案

義大利眾議院壓倒性通過友台議案

義大利眾議院16日以387票贊成、19票反對的票數,通過友台議案,要求義大利政府和盟國重新檢視印太戰略,確立對台政策,值得注意的是,連親共的五星運動黨也投下贊成票。(歐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義大利眾議院16日以387票贊成、19票反對的票數,通過友台議案,要求義大利政府和盟國重新檢視印太戰略,確立對台政策,值得注意的是,連親共的五星運動黨也投下贊成票。 該案為處理烏克蘭危機法案的附屬議案,由義大利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副主席弗門提尼(Paolo Formentini)提出。 弗門提尼強調,在俄侵烏造成國際情勢動盪的狀況下,中國可能對台採取行動,因此要求義大利和北約、歐盟等盟國,重新檢視並確立印太戰略以及對台政策;該議案最後以387票贊成、19票反對以及11票棄權的壓倒性結果通過。 弗門提尼事後接受義大利電台《Radio Radicale》訪問時表示,台灣實為民主國家,晶片產業領跑全球,卻受中國武統威脅,因此他認為應給予我國支持;他也強調,該議案獲執政聯盟五黨和在野黨的跨黨派支持,實際上具備重要意義。 弗門提尼曾多次表達挺台立場,在義大利眾議院去年舉行的「全球合作對抗2019冠狀病毒」聽證會上,他曾公開質問世衛秘書長高級顧問艾沃德(Bruce Aylward),台灣防疫出色,為何卻被排除在世衛大門外?讓艾沃德一改避談態度,稱讚台灣。
自由時報 2022-03-18
向德國聯邦議院演說 澤倫斯基:拆掉分隔自由歐洲的牆

向德國聯邦議院演說 澤倫斯基:拆掉分隔自由歐洲的牆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7日向德國聯邦議院視訊演說,贏得在場議員起立鼓掌致敬,時間長達40秒。(彭博)   〔編譯楊芙宜/台北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7日透過視訊向德國聯邦議院(Bundestag)發表演說,試圖喚醒德國人集體記憶「柏林圍牆倒塌」,力促德國總理蕭茲拆除分隔歐洲「自由與不自由」的一道新牆,停止這場戰爭,協助讓烏克蘭恢復自由。 在澤倫斯基講話之前,德國聯邦議院成員向他起立鼓掌致敬,時間長達40秒。 澤倫斯基提及當年二戰後1948年到1949年間西方盟國組織「柏林空中橋梁」(Berlin Airlift)以突破前蘇聯對柏林的封鎖,以及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的歷史記憶。 澤倫斯基形容,現在歐洲中間有一道新牆區隔了「自由與不自由」(freedom and unfreedom),德國先前就協助建立了這道牆、孤立了烏克蘭,主因德國為了維繫與俄羅斯的商業利益關係、支持北溪2號( 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道。 澤倫斯基說,「隨著每顆落在烏克蘭的炸彈、每個未做的決定,這道牆正變得越來越大」。 澤倫斯基告訴德國國會議員和總理,「這就是我要對你、親愛的蕭茲總理說的話:摧毀這道牆」、「給德國贏得的領導地位角色,所以子孫後代為你們感到驕傲」、「支持自由,支持烏克蘭,停止這場戰爭,幫助我們終止這場戰爭」。 德國聯邦議院成員起立鼓掌向澤倫斯基致敬。德國聯邦議院副議長林艾卡特(Katrin Goering Eckardt)向澤倫斯基表示,「你的國家選擇了民主,而這正是(俄羅斯總統)普廷所害怕的」。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7日向德國聯邦議院視訊演說,試圖喚醒德國人集體記憶「柏林圍牆倒塌」,力促德國協助拆除分隔歐洲「自由與不自由」的一道新牆,停止這場戰爭,協助讓烏克蘭恢復自由。(彭博)
楊芙宜 2022-03-17
日本福島外海7.3強震 沿岸發布海嘯警報

日本福島外海7.3強震 沿岸發布海嘯警報

日本今天晚間發生規模7.3強震。(圖擷自日本氣象廳;本報合成)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16日報導〕日本東北地區宮城和福島縣今晚11點36分(台灣時間晚上10點36分)發生規模7.3強震,多處震度高達6級,日本氣象廳已對東北地區沿海發布海嘯警報。 氣象廳在地震後立即向宮城和福島兩縣發布海嘯警報,預做高度約1公尺。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部分地區的海嘯應已到達。 地震震源位於福島縣外海,深度約60公里,規模為M7.3,東北地區的福島和宮城部分地區感受到6級震度,這次的地震時間持續相當久,連北關東茨城地區均能感受到5的強震。
林翠儀 2022-03-16
台灣又被獨立! 日本名醫高喊「萬歲」

台灣又被獨立! 日本名醫高喊「萬歲」

日本知名經濟評論家渡邊哲在推特貼文說,台灣被俄羅斯列為「不友善國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稱「地球人都明白,台灣如果被制裁,是咎由自取」,這意味著已有2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圖擷取自網路)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16日報導〕台灣力挺烏克蘭,被俄羅斯列為「不友善國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14日的例行記者會中被問及此事時表示「地球人都明白,台灣如果被制裁,是咎由自取」,此事在日本引發熱烈討論;知名經濟評論家渡邊哲也在推特貼文說,這意味著聯合國安理會已有2個常任理事國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 俄羅斯在7日發表「不友善國家」名單時,日媒大都以日本也被列為重點,並未留意到台灣也被列入其中,結果因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中公開嗆台「咎由自取」,經日媒報導後,意外地引起日本網友討論。 共同社的報導指出,中國提出「一個中國」原則,將台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通常表現出強烈反對美國和其他國家干涉台灣事務的態度,但這次卻接受了俄羅斯揚言制裁台灣的做法。 在網路媒體具有極高聲量的經濟評論家渡邊哲也,今天在推特發文說,俄羅斯承認台灣是不友好國家,中國也效仿,這意味著聯合國安理會現在已有2個常任理事國已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 在台灣也小有知名度的美容名醫高須克彌,則在轉推渡邊的貼文並高喊「萬歲」,他說剩下的常任理事國只要承認台灣為友好國,就可以一口氣將台灣推進聯合國了。
林翠儀 2022-03-16
日本首架RQ-4B「全球鷹」無人機到貨

日本首架RQ-4B「全球鷹」無人機到貨

首架RQ-4B「全球鷹」無人偵察機抵達日本青森縣三澤基地。(圖翻攝自日本航空自衛隊推特)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航空自衛隊向美國採購的首架RQ-4B「全球鷹」無人偵察機,於當地時間12日上午抵達青森縣三澤基地。 《NHK》12日報導,全球鷹是美國研製的大型無人偵察機,機身長度約15公尺,機翼兩端距離40公尺,能夠從地面遙控飛行36小時,機上配備的高性能紅外線相機,能在2萬公尺高空執行偵察與監視任務。 報導指出,日本航空自衛隊在三澤基地成立新的航空偵察隊,計畫部署三架全球鷹,未來將陸續交機。 除了全球鷹無人機,日本今年1月消息指出,為加強對中國海上活動的警戒監視,研擬於鹿兒島縣的海上自衛隊鹿屋航空基地,部署7架MQ-9無人偵察機,約百名美軍官兵也將進駐運用整備,這是美軍MQ-9無人機首次部署於日本自衛隊基地。 全球鷹機身長度約15公尺,機翼兩端距離40公尺,偵查性能優異。(圖翻攝自日本航空自衛隊推特)
自由時報 2022-03-15
南韓總統大選 尹錫悅勝選不到1%

南韓總統大選 尹錫悅勝選不到1%

南韓總統大選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悅8日在選前最後造勢拿出招牌動作振臂高呼。(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南韓第20屆總統大選9日投票,開票在野黨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悅最後保持不到1個百分點領先,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至當地時間10日凌晨3點(台灣時間10日凌晨2點)承認敗選,南韓政局再度變天! 李在明凌晨在共同民主黨部召開記者會,他坦言「我盡力了,但沒有達到預期」,並祝賀尹錫悅當選,強調「懇切地期盼總統當選人迎來一個新時代,以團結與和諧超越分裂與衝突」。 截至南韓時間凌晨4點17分(台灣時間3點17分),已開出98.44%選票,尹錫悅獲得1614.8萬餘票,得票率48.58%,李在明得票1588.9萬餘票、得票率47.8%緊追在後。正義黨候選人沈相奵獲得79萬多票(2.37%)。開票過程中,李在明一度領先,但尹錫悅追上,持續保持領先25至26萬票,直到凌晨,李在明仍無法拉近差距,最後承認敗選。 公營的韓國放送公社(KBS)7日晚間7點半(台灣時間8點半)發布KBS、首爾放送(SBS)和文化放送(MBC)的共同出口民調,尹錫悅以48.4%微幅勝過李在明0.6個百分點,與開票結果十分接近。 南韓總統任期5年,不得連任。 南韓總統大選執政黨黨候選人李在明(中)9日回到住處時被媒體包圍。(美聯社) 南韓韓國總統大選在首爾的計票中心漏夜開票。(彭博) 韓國第20屆總統大選主要候選人,左起:正義黨沈相奵、國民力量尹錫悅、國民之黨安哲秀、執政黨共同民主黨李在明。安哲秀已宣布退選,支持同為在野黨的尹錫悅。(彭博)
自由時報 2022-03-10
澤倫斯基英國會歷史性演說 籲文明大國負起責任

澤倫斯基英國會歷史性演說 籲文明大國負起責任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英國國會下議院發表歷史性演說。(法新社、歐新社,自由時報合成) 〔中央社〕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傍晚對英國國會發表視訊即席演說時提到,烏克蘭因為奮勇抗敵成了偉大國家,但仍需要英國等文明大國的協助,包括盡一切所能協助確保烏克蘭空域安全並加強制裁俄羅斯。 今天是首度有其他國家的領導人在英國國會下議院的院會議場發表演說。 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的演說長約10分鐘,院會議場座無虛席,部分議員和官員甚至必須坐在地板。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外交大臣(Liz Truss)、國防大臣華勒斯(Ben Wallace)等高階官員皆出席。演說開始前,所有人起立鼓掌向澤倫斯基致意長達約40秒,烏克蘭駐英大使普萊斯塔可(Vadym Prystaiko)也在議場內與其他議員同席見證。 澤倫斯基說,一如英國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奮力抵抗納粹對英國本土的攻擊,烏克蘭人也不想失去國家、失去所有。自2月24日清晨俄羅斯飛彈驚醒所有人以來,烏克蘭全國上下至今已13天難以成眠。 他提到,雖捕獲大量戰俘,烏克蘭並未虐待他們,「因為我們沒有失去人性」。儘管俄軍對烏克蘭進行無差別轟炸,烏克蘭並未失去身為人的尊嚴、未對俄羅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說,烏克蘭的戰事向世界展現:誰是偉大的人,而誰是禽獸。 他說,俄軍連住家、學校、醫院都攻擊,相當於「種族滅絕」,但這並未消滅烏克蘭人的堅強意志。俄軍摧毀教堂,視「神聖」與「崇高」為無物;俄軍攻擊烏克蘭境內歐洲最大核電站,這讓世界認識到,俄羅斯是在對所有人發動大規模恐怖攻擊。 戰事進入第9天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召開會議,但結果不如烏克蘭預期,NATO不願在烏克蘭空域設置禁航區。澤倫斯基說,他不想得罪任何人,但烏克蘭人確實感到同盟無法發揮成效,烏克蘭的天空依然向敵人敞開,歐洲恐怕必須從零開始重建安全秩序。 澤倫斯基說,烏克蘭面對的是世上最龐大軍隊之一,面對的是莎士比亞劇中「生存或消亡」(to be or not to be)的問題。他強調,烏克蘭對這個問題的堅決回覆是要生存、要自由,一如此前多次強調的:烏克蘭將不計代價奮戰到底,不投降,也不會失敗。 不過,烏克蘭需要文明大國的協助。澤倫斯基懇請強生加強對俄羅斯這個恐怖主義大國的制裁、協助確保烏克蘭空域安全,盡全力以具體行動彰顯英國的偉大、履行偉大國家應負起的責任。 強生現場回應,澤倫斯基堅定捍衛自由民主,而奮勇守衛家園的烏克蘭民眾也啟發世上千萬人,如今自由世界最流行的口號就是「(烏克蘭語發音)我是烏克蘭人」。 強生指出,英國及其盟友有決心繼續支援烏克蘭、提供武器,並加強向俄方施壓;英國將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 強生強調,英國將運用一切外交、人道和經濟手段,直到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失敗、烏克蘭再度自由。 為了澤倫斯基的歷史性演說,英國國會今天特別暫停下午議事約20分鐘,並準備500套耳機供議員聆聽英語即時口譯。 烏克蘭人捍衛國家主權和自由民主道路的決心在英國社會贏得許多尊敬。普萊斯塔可上週赴國會旁聽議員就烏克蘭議題對強生的質詢時,即獲現場全體議員起立鼓掌致意,為議場罕見。 (編輯:陳政一)
中央社 2022-03-09
1天69城示威 俄反戰潮遍地開花

1天69城示威 俄反戰潮遍地開花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國內反戰怒火遍地開花,俄國全境六十九個城市六日有超過五千人因走上街頭抗議總統普廷被捕,創下新高紀錄,光是在首都莫斯科就有兩千多人被捕,連向來以普廷馬首是瞻的哈薩克也出現抗議者仿效,高呼口號譴責普廷。 單日逾5千人被捕 80歲人權鬥士也遭拘 遭監禁的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發言人亞爾米許(Kira Yarmysh),仍敦促全國婦女利用八日國際婦女節上街抗議,要求莫斯科當局結束對烏克蘭的戰爭。 俄羅斯獨立監督組織「OVD-Info」指出,俄國各地有六十九座城市出現示威活動,光是莫斯科就有至少二三九四人遭拘押,第二大城聖彼得堡一二五三人被捕,警方拘留人數可能比公告名單更多。連俄遠東最大城市海參崴也有類似抗議活動。知名人權鬥士岡努西奇娜(Svetlana Gannushkina)也在八十歲生日當天遭到拘禁。 哈薩克第一大城阿拉木圖也現反戰示威,抗議者強調,示威「不是針對俄羅斯人民,而是針對普廷」,「今天在烏克蘭發生的事情,以後可能發生在哈薩克。」 英國廣播公司(BBC)六日表示,俄國擴大打壓外國媒體,旗下世界新聞頻道(World News)已在俄國停播,BBC已於四日暫停記者在俄國採訪。此外,俄國也持續封鎖更多新聞機構,包括Mediazona等新聞網站。
陳成良 2022-03-08
英相投書《紐時》 必須為烏克蘭做6件事

英相投書《紐時》 必須為烏克蘭做6件事

英國首相強森投書外媒,列出西方國家必須為烏克蘭制定的6點計畫。(歐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俄羅斯軍事入侵烏克蘭,西方諸國紛紛以援烏與制裁俄國等方式表達立場,英國首相強森特別投書外媒,列出西方國家必須為烏克蘭制定的6點計畫。 英國首相強森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西方國家必須為烏國制定6點計畫,第一是動員國際人道主義聯盟,他說自己7日在倫敦會見加拿大和荷蘭的領導人,討論如何建立一個人道聯盟,揭發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暴行,8日將接待波蘭、斯洛伐克等處與難民危機第一線的國家。第二,西方國家必須對烏克蘭自衛能力提供更多協助。 第三,西方國家必須對普廷政權實施最大的經濟壓力,將所有俄羅斯銀行從SWIFT中驅逐出去,英國也將賦予執法機構前所未有的權力,剝下俄羅斯在倫敦非法資金的外衣,強森表示,英國已經對300多個俄羅斯菁英和企業實體實施制裁,但除非歐洲開始擺脫對俄國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否則以上措施並不足夠。 第四,防止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為逐漸成為正常化,強森指出,以過往俄羅斯入侵喬治亞與占領克里米亞的經驗來看,接受俄國侵略的結果,只會鼓勵更多的侵略。 第五,在烏克蘭充分參與的前提下,西方國家應該對各種外交方案,以及能夠緩和緊張局勢的策略抱持開放態度。最後,西方國家應立即採取行動,加強歐洲-大西洋區域的安全,強森強調,這不僅包括加強北約東翼,也包括支持面臨俄國侵略風險的非北約歐洲國家。 強森在文末感性地說:「烏克蘭人勇敢地保家衛國,正是他們的英勇讓國際社會團結起來,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
自由時報 2022-03-08
俄羅斯發布「不友善國家」名單 台灣也入列!

俄羅斯發布「不友善國家」名單 台灣也入列!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造成全球撻伐,並有多國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對此,俄羅斯也提出反制,擬定了一份不友善國家(unfriendly countries)名單,其中也包括了台灣。(歐新社、推特,合成)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造成全球撻伐,並有多國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對此,俄羅斯也提出反制,擬定了一份不友善國家(unfriendly countries)名單,除了美國、歐盟、英國、加拿大等各大國外,台灣也被列入了名單中。 根據《俄塔社》(ИТАР-ТАСС,俄通社-塔斯社)報導,俄羅斯政府今日簽署了一份對俄羅斯以及其企業、公民採取不友善行動的外國名單,名單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歐盟國家、英國、烏克蘭、蒙特內哥羅、瑞士、阿爾巴尼亞、安道爾、冰島、列支敦斯登、摩納哥、挪威、聖馬力諾、北馬其頓、日本、韓國、澳洲、密克羅尼西亞、紐西蘭、新加坡和台灣。 允許民眾可直接以盧布償還債務 報導中還特別標註,台灣被認為是中國的領土,但是1949年以後就由自己的政府統治。 報導指,被列入不友善名單中的國家,若和俄羅斯有債務關係,俄羅斯債務人將可以直接以盧布償還債務。政府報告指出,債務人在付款當天可直接按照中央銀行的匯率支付等值的盧布。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造成全球撻伐,並有多國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對此,俄羅斯也提出反制,擬定了一份不友善國家(unfriendly countries)名單,其中也包括了台灣。圖為俄羅斯總統普廷。(歐新社) 俄羅斯塔斯社報導中還特別註記,台灣被認為是中國的領土,但是1949年以後就由自己的政府統治。(圖擷取自塔斯社官網)
自由時報 2022-03-07
龐皮歐:美應外交承認台灣

龐皮歐:美應外交承認台灣

美國前國務卿龐皮歐昨表示,美國應以外交承認中華民國台灣是自由主權國家。圖為龐皮歐接受媒體聯訪。(記者田裕華攝)   自由主權國家 值得世界尊重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美國前國務卿龐皮歐昨表示,美國有必要改變五十年來的政策模糊,應以外交承認中華民國台灣是自由主權國家。龐皮歐強調,這無涉台灣未來之獨立,而是承認一個明確且早已存在的政治、外交及主權事實:「台灣無須宣布獨立,台灣已經是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台灣)。」 對抗中國 美須支持台灣 龐皮歐昨應遠景基金會邀請,發表二十分鐘專題演講。他指出,中共想要以武力侵略和統治台灣,美台關係在對抗中國和促進區域繁榮中至為關鍵。他擔任國務卿時對此有清楚認知,且認為這須成為美國外交政策必要元素。「美國必須支持台灣,就像冷戰期間美國捍衛西柏林一樣」。 關於美國對台政策,龐皮歐說,他只是一介平民,但他認為有必要改變五十年來的政策模糊,美國政府應立即採取必要且早該採取的措施,做正確且明顯的事,美國應以外交承認中華民國台灣是自由主權國家。美國一方面應持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主權政府方式交往,另一方面美國對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及其合法民選政府的外交承認,不應再被忽略、躲避或視為次等。 獨立國家事實 早已存在 龐皮歐強調,這無涉台灣未來之獨立,而是承認一個明確且早已存在的事實。事實上,台灣過去和現任領導人都明確表示:「台灣無須宣布獨立,因為台灣已經是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台灣)。」他呼籲美國人民和政府應承認這個政治、外交及主權的事實,「台灣人民值得世界尊重其做為一個自由、民主的主權國家」。 外交部昨對於龐皮歐演說內容不做評論,但表示尊重,並重申台美關係穩健發展,且獲得美國跨黨派一致支持。
呂伊萱 2022-03-05
32票對2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譴責俄羅斯侵犯人權

32票對2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譴責俄羅斯侵犯人權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以32票贊成對2票反對的票數,同意發起調查,並對俄羅斯施以譴責。(路透)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 Human Rights Council)4日以32票贊成,2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同意對俄羅斯在戰事期間涉嫌違反人權的行為施以譴責,另外也將成立調查委員會,進行詳盡調查。 綜合外媒報導,在4日人權理事會的表決中,包含烏克蘭在內,共有32個國家同意對俄羅斯譴責,2票反對票則來自俄羅斯與東非國家厄利垂亞,另外有13個國家棄權,其中包含中國、古巴以及委內瑞拉。 烏克蘭駐聯合國大使菲莉潘科(Yevheniia Filipenko)在表決前表示,「無可辯駁的證據顯示,俄羅斯犯下了嚴重且有脈絡的人權罪,以及危害人類罪與戰爭罪。」 菲莉潘科又對人權理事會表示,理事會各成員國有責任查證核實俄羅斯的罪行,並找出該對此負責的人。 俄羅斯方面否認針對平民攻擊,並稱他們只是在烏克蘭進行一次「特殊軍事行動」。
自由時報 2022-03-04
龐皮歐曝訪台目的 「感謝台灣人」

龐皮歐曝訪台目的 「感謝台灣人」

美國前國務卿龐皮歐說明此行來台主要目的,是為了感謝台灣人。(記者田裕華攝)   〔記者楊丞彧/台北報導〕遠景基金會今(4日)下午舉行美國前國務卿龐皮歐訪台正式記者會。對於此行來台主要目的,龐皮歐說此行是為了感謝台灣人,無論他擔任國務卿、中情局長或是眾議員時,都是美國的好友與好夥伴,他早想來親眼看看這個偉大的地方。同時,他也特別感謝台灣人為捍衛自身自由所做的一切。 記者會以訪台意義作為句點,龐皮歐說,他想訪台非常久了,但疫情的影響使旅行變得更加困難。他非常希望訪台,是因為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是如此不可思議,並深愛著美國建國時所擁護的核心思想,即重視自由。他也開玩笑地提到,今天早上被抗議人士「熱烈歡迎」,他一瞬間想起了美國,因為這就是熱鬧喧騰民主的模樣。 龐皮歐說,他想來這裡跟台灣人民道謝,感謝台灣人無論在他擔任國務卿、中情局長或是國會議員的時候,都是美國的好朋友與好夥伴。當他擔任國會議員的時候,他親眼看著台美經濟互利共榮,經貿關係也持續強化,這對所有美國人而言都相當重要。因此他渴望親自拜訪台灣,他要親眼見證這個他未曾有機會好好造訪的偉大地方。龐皮歐強調,他也特別要感謝台灣人為捍衛自身自由所做的一切,也希望確保世界上盡可能更多人能有以這種方式生活。
楊丞彧 2022-03-04
國際公關、輿論戰奏效! 烏克蘭讓俄羅斯複合戰吃鱉

國際公關、輿論戰奏效! 烏克蘭讓俄羅斯複合戰吃鱉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俄羅斯發動侵略烏克蘭戰爭將近一週,俄羅斯的網路和假資訊部隊本應在這場戰爭中給莫斯科當局龐大優勢,但是普廷開戰將近一週以來,烏克蘭成功全面掌握公共關係據高點,挺烏、反俄情緒在國際上如野火燎原。 《華盛頓時報》2月28日報導,這幾天來,從基輔到黑海小島蛇島,烏國軍民英勇抵抗的影像,在社群媒體廣為流傳,喜劇演員出身的總統澤倫斯基成為成功激勵民心士氣、施壓西方援助更多武器的戰時領袖;相較之下,俄羅斯因遭國際大規模經濟制裁,盧布匯率重貶,民眾大排長龍領錢,全國多座城市數千人不顧當局打壓,站出來批評自己總統發動血腥戰爭。 烏國英勇抵擋住俄軍踉蹌的攻擊步伐的戰爭敘事,在全世界愈發顯眼,專家指出,克里姆林宮在推銷其對戰爭輿論上的大失敗,正開始對戰場實地戰事造成明確的影響。美國歐巴馬政府時期國防部負責歐洲和北約政策的前副助理部長湯森(Jim Townsend)說,智慧手機和社群媒體把事情真相傳出去,讓假資訊難以發揮作用,「俄羅斯人對此無能為力」。 普廷宣稱派出「維和部隊」,是要拯救俄烏爭議的頓巴斯地區免於遭烏克蘭的「種族滅絕」,這種說法就連在俄羅斯國內都沒有受到太多人關注。反而是開戰後數小時,社群媒體平台湧現大量俄軍坦克往烏國前進、戰機轟炸烏國多地,以及最近幾天不分青紅皂白砲轟哈爾科夫平民目標的影像。 俄羅斯的網路戰力也未能阻止烏克蘭向全世界傳達訊息。設於華府的智庫「戰爭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俄羅斯事務分析家克拉克(Mason Clark)向Vox網站說,「就資訊以及我們所見和所紀錄的而言,俄羅斯部份的複合戰......似乎並未奏效」。 在公關戰線上,澤倫斯基冷靜、穩定民心的表現令人側目,他在開戰之初拒絕美國建議的撤離烏國提議,更有效凝聚烏國人心。分析家認為,他成功利用社群媒體發文、公開談話和與各國政府、國際組織的視訊演說,促使西方大舉提供武器援助和對俄施壓龐大的經濟制裁,尤其是促使德國逆轉長期以來的政策,決定軍援烏克蘭抗俄。 湯森說,「這就是他如何成為平民英雄,他出現在你家客廳,你在手機上看到他、聽到他」,「他是被坦克包圍的莎士比亞人物」。湯森認為,「倔強的烏克蘭人和他們的機智、英勇帶來的啟發,以及澤倫斯基在這場戰事中從喜劇演員轉身一變成為戰士總統,已經在歐洲造成巨大的衝擊」。
管淑平 2022-03-02
數十日本前自衛隊員 加入烏國義勇軍

數十日本前自衛隊員 加入烏國義勇軍

圖為日本自衛隊員上月參加美日聯合軍演。(路透檔案照)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國際社會強烈反彈,烏克蘭號召外籍「義勇軍」相助,獲得丹麥和拉脫維亞等國政府響應。烏克蘭駐日大使館相關人士透露,已有約七十名日本男性報名參加,多半曾在自衛隊服役。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二月廿七日公開號召外國志願者參戰,烏國駐日大使館也推文招募願與烏克蘭並肩作戰者。有日本網友留言,聲稱自己曾在自衛隊服役,如今每天看到平民和兒童因戰火喪命,實在難以忍受,很願意參加外國人志願軍幫助烏克蘭,「為了烏克蘭、為了民主,烏克蘭加油!」 日本每日新聞一日報導,接受烏國駐日大使館委託招募「義勇軍」業務的一家企業相關人士表示,迄今已有約七十名志願者報名,其中約五十人曾在自衛隊服役,兩人曾隸屬於法國的外籍傭兵部隊。 在烏國提出籌組「國際志願軍」構想後,丹麥和拉脫維亞隨即表示,允許國民加入,助烏國抵禦俄軍。丹麥女總理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指出,將允許國民加入國際軍團,前往烏國參加對俄作戰。拉脫維亞國會也一致通過允許國人自願前往烏克蘭參戰。
自由時報 202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