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時事新聞
國際大事
國際大事
裴洛西:被稱「台灣好朋友」是殊榮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昨晚到訪,今天前往立法院拜會時指出,台灣是全世界最自由的社會之一,她也讚美台灣的防疫表現,希望美台國會間能有更多的往來及交流。(記者羅沛德攝) 〔中央社〕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昨晚到訪,今天前往立法院拜會時指出,台灣是全世界最自由的社會之一,她也讚美台灣的防疫表現,希望美台國會間能有更多的往來及交流。 裴洛西(Nancy Pelosi)昨晚率團抵台訪問,今天上午前往立法院拜會,與在場媒體揮手致意後,步入2樓大會議室,與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及立法院朝野黨團總召會面,並發表公開談話。 裴洛西致詞指出,台灣是全世界最自由的社會之一,許多方面享有領先成就,防疫表現更是突出,這不僅是公衛議題,也是國安、經濟、治理議題,這麼多出色的表現令人讚賞,希望未來大家能在相關領域合作。 裴洛西透露此行目的包括安全、經濟和治理,她也介紹訪團成員有能力、有分量,不論在經濟安全與戰略思考議題,都能分享許多寶貴的意見。 此行除了裴洛西外,訪團成員包括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米克斯(Gregory Meeks),眾議院退伍軍人事務委員會主席高野(Mark Takano),眾議員戴貝尼(Suzan Delbene),眾議員克利什納穆希(Raja Krishnamoorthi)以及眾議員安迪.金(Andy Kim)。 裴洛西說,美國對於台灣的支持是跨黨派,蔡其昌說她是台灣的朋友,這是很大的讚美,她代表所有同事一起接受這項殊榮,也希望未來美國與台灣的國會之間,能有更多往來及交流。 30多年裴洛西在北京天安門前抗議一事,她解釋說,當時是以跨黨派身分前往,除了表達對人權支持,也抗議中國不公平的貿易作法,這也是國安議題。
中央社
2022-08-03
裴洛西投書談訪台:履行民主承諾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2日率團訪台,華盛頓郵報同日刊出她的投書,她在文中推崇台灣的民主成就和良好治理,強調美國必須和台灣站在一起。(法新社檔案照)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2日率團訪台,華盛頓郵報同日刊出她的投書,她在文中推崇台灣的民主成就和良好治理,強調美國不應忘記1979年「台灣關係法」對台灣的承諾,如今中國步步進逼,在軍事、經濟、外交等各層面打壓台灣,美國必須和台灣站在一起(We must stand by Taiwan),她來到台灣就是要印證美國對於民主的承諾。 裴洛西投書文中指出,台灣關係法是美國亞太外交政策最重要的支柱之一,美台之間的深厚情誼植基於共同的利益和價值觀,包括自決和自治,民主和自由,人性尊嚴和人權等。美國也藉此向支持台灣自衛許下莊嚴承諾:「視任何以非和平手段決定台灣未來的任何企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與安全的威脅,並且為美國嚴重關切。」 裴洛西指出,今天美國必須記得這份誓約,「我們必須支持台灣,這個強韌之島」,她讚揚台灣從對抗武漢肺炎疫情、提倡環境保育和氣候變遷行動等,是「治理上的領導人」,也在和平、安全和經濟活力居領導地位;但是這個被「自由之家」評為全球最自由的民主國家,現在正受到威脅。 近年北京大幅加劇與台灣的緊張,增加在台灣附近、甚至台灣防空識別區上的戰機活動,已導致美國國防部認定,中國軍方「可能正在為一場以武力統一台灣的突發事態做準備。」中國的行動還包括網路攻擊,同時在經濟上壓縮台灣,施壓全球企業切斷與台灣的關係,恫嚇與台灣合作的國家,打壓中國赴台觀光客。 面對中共升高侵略行徑,美國國會代表團的訪問,「應該被視為毫不含糊的聲明,在台灣捍衛自己和自己的自由之際,美國與台灣、我們的民主夥伴站在一起」。 裴洛西說,這趟訪問「絕不是違反長期以來以台灣關係法、美中3個聯合公報和6項保證為依歸的一個中國政策,美國持續反對片面改變現狀」;這趟訪問是太平洋之行的一環,聚焦共同安全、經濟夥伴關係和民主治理。與台灣夥伴的討論,將著重重新確認我們對這個島嶼的支持、提倡我們共同利益,包括促進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美國與台灣團結一致的重要性,在今日尤勝以往—不僅是對這座島嶼的2300萬人,也是對其他數以百萬計遭中國壓迫和威脅的人。」 裴洛西說,30年前,她隨著一支跨黨派代表團訪問中國,在天安門舉起寫有「獻給中國民主事業犧牲的烈士」布條,向為中國民主而犧牲的人致敬。從那之後,北京持續其極為糟糕的人權紀錄、無視法治,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更收緊其統治權,她提到中國殘暴鎮壓香港政治自由和人權,將「一國兩制」丟進垃圾桶,和在西藏消滅藏人宗教、文化和身分,在新疆對維吾爾族人種族滅絕,在整個中國大陸,持續針對、逮捕權益活動、宗教自由領袖和那些敢於抵抗這個政權的人,「在中共接著威脅台灣和民主之際,我們不能坐視」。 她說,這趟訪問時值世界正面臨威權與民主的選擇,她提到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以及她4月訪問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向他傳達敬佩烏國人民捍衛烏國民主和全球自由,「藉由到訪台灣,我們履行我們對民主的承諾:重新確認,台灣—以及所有民主國家—的自由,必須受到尊重。」
管淑平
2022-08-03
人權組織「自由之家」將來台設點
美國知名人權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宣布將來台設立辦事處,作為印太區域根據地。(翻攝自推特)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美國知名人權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宣布將來台設立辦事處,作為印太區域根據地。外交部今天對此表示誠摯歡迎,並指出欣見越來越多推動民主、自由及人權的國際非政府組織(INGO)選擇在台灣設立據點。 國際組織近年紛紛開設在台據點,包括美國「國際民主協會」(NDI)、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IRI)、德國智庫「弗里德里希瑙曼自由基金會」(FNF)、捷克智庫「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EVC)及西班牙「保護衛士」(Safeguard Defenders)等。 「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也於美東時間7月28日宣布將來台設立辦事處,做為在印太地區的根據地,幫助該組織在印太區域擴大並深化與民主人權團體的合作。 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今在例會對此表示歡迎,欣見越來越多推動民主、自由及人權的國際非政府組織(INGO)選擇在台灣設立據點。歐江安並說,這不僅反映國際社群對台灣的民主、自由且開放環境的高度肯定,也能促進我國NGO與國際接軌及連結,建立正向循環。 歐江安補充,爭取國際NGO來台設點是外交部的重要工作目標,外交部自2020年起陸續推動法規簡化、中英文雙語資訊服務網及設立專責窗口協助等,並已協助多個重要INGO完成設立在台辦事處。這些國外組織選擇來台設點,印證台灣是亞洲捍衛民主自由的燈塔,以及保障人權的堡壘。 「自由之家」致力在全球推廣自由,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人權團體之一。該組織每年發布「世界自由度報告」(Freedom in the World Report)獲全球廣泛引用。在今年2月發布的最新報告中,台灣以94分的高分持續獲評為「自由」等級,名列全球第17名,在亞洲僅次於日本。
呂伊萱
2022-08-02
裴洛西讓台美日空中大整合
美國眾議院長裴洛西確定訪台,台師大政研所教授范世平分析,這樣一來台、美、日的空中「指、管、通、資、情、監、偵」系統,勢必要整合,這都要感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文攻武嚇」。(美聯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眾議院長裴洛西預計訪台,台師大政研所教授范世平分析,美國戰機必定伴飛她的專機到台灣防空識別區,交接給台灣空軍;她離開台灣時,國軍也將伴飛到日本琉球的防空識別區,交接給日本自衛隊,這樣一來台、美、日的空中「指、管、通、資、情、監、偵」系統,勢必要整合,這都要感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文攻武嚇」。 范世平在臉書貼文表示,關於裴洛西訪台問題,他在這幾天已經接受多家國際媒體訪問,從一開始的不置可否,到如今已經逐漸明朗。范世平指出,裴洛西來台,美國戰機肯定伴飛她的專機至台灣防空識別區,然後交接給台灣空軍,直到落地;而等到她離開台灣,國軍繼續伴飛到日本琉球的防空識別區,然後交接給日本航空自衛隊。 范世平說,如此一來,台、美、日三國的空中「指、管、通、資、情、監、偵」系統勢必要整合,以防止中國的蠢動,與保護裴洛西的安全,「原本這件事還要拖個一陣子,沒想到現在就開始了,真的要感謝習近平對裴洛西的『文攻武嚇』,他真不愧是『總加速師』。」 范世平也打趣道:「據說裴洛西是以『私人身分』訪問台灣,賴清德才以『私人身分』前往日本悼念安倍晉三前首相。『私人身分』對台灣來說真是個好東西,今年的『關鍵詞』。」
自由時報
2022-08-02
日第7波疫情 主流病毒BA.2.75傳染力強3倍
日本現正處於其「第七波」的武漢肺炎疫情。圖為28日東京都新宿車站附近,熙熙攘攘的逛街人群都戴著口罩。(歐新社) 單日破23萬例 可能取代BA.5變異株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日本目前的「第七波」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大,京都大學教授西浦博分析,武肺病毒Omicron變異株BA.5,在日本可能被傳染力更強的BA.2.75取代,成為主流病毒株。日本廿八日新增廿三萬三○九四起確診病例和一一四起死亡病例,除單日確診病例創該國新高外,也是繼廿三、廿七日以來,日本第三度單日破廿萬人染疫。 又多九個突變 免疫逃脫能力強化 西浦在廿七日召開的厚生勞動省專家會議中指出,BA.2.75比起現在的主流病毒株BA.5,感染力高約三倍,全球正對此加強警戒。根據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BA.2.75乃曾是主流病毒株的BA.2系統之一,比BA.2多九個突變,其中一個胺基酸突變被認為可能強化其免疫逃脫的能力。其取自希臘神話「半人馬」的綽號就來自突變部分的特異。 印度染疫重症化風險程度尚不明 根據印度六月時的通報,BA.2.75即逐漸取代BA.5,恐逃脫接種武肺疫苗產生的免疫力,染疫後重症化的風險程度尚不明,愛知縣與神戶市已通報案例,東京都廿一日亦宣布有兩人感染BA.2.75。東京都政府的防疫晨會指出,自十二至十八日對東京居民的篩檢中,疑似感染BA.5的人數佔八十三.三%。 西浦依全部檢體中的比例等試算,日本單日若三萬人染疫,其中將有一八四人感染BA.2.75。他認為,這顯示該新型變異株已在東京開始流行,從印度的情況來看,日本第七波疫情的主流病毒株有可能由BA.2.75取代。前述專家會議中還引述美國阿肯色州州立大學的研究提到,BA.2.75在印度的傳播速度,比BA.5快三.二四倍。 日本上週確診近97萬例 全球最多 全日本四十七個一級行政區「都、道、府、縣」中,廿八日有十八個通報單日確診數創新高,東京新增四萬四○六例確診,首次突破四萬例大關。專家警告,疫情目前正呈現「爆發」的感染狀況,若照現在的速度,預測確診數約為「第六波」武肺疫情高峰時的三倍。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日本上週共確診近九十七萬例、全球最多。
茅毅
2022-07-29
見蔡總統 石破茂:持續推動安倍遺志
總統蔡英文昨在總統府接見日本國會訪台團,日本前防衛大臣石破茂(左)致詞。(中央社) 〔記者蘇永耀、李欣芳/台北報導〕蔡英文總統昨接見日本眾議員石破茂所率「思考日本安全保障議員之會」訪台團,再度對前首相安倍晉三不幸離世,表達難過不捨。曾任防衛大臣的石破茂說,他與安倍共事過,很遺憾其遺志未能完成,他願持續推動安倍的理念,並肩負起相對應的責任。 蔡憶三月視訊安倍 再度表達難過不捨 蔡英文說,台日能建立深厚的友誼,安倍晉三前首相的支持和付出,扮演關鍵的角色。安倍前首相不幸離世,令人難過不捨。許多台灣民眾都表達哀悼,也深深覺得安倍是台灣永遠的好朋友。她回憶起今年三月和安倍前首相視訊會談時,他再次提到「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以及日美同盟有事」,除了對區域安全有重要的意義,也展現對台灣議題的關切。 總統強調,台灣做為國際社會重要一員,守護台灣不只是為了守護主權,更是因為就區域戰略安全而言,台灣是第一島鏈上非常關鍵的防線。我們會和日本以及其他民主夥伴繼續深化合作,共同維護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 隨後石破茂說,蔡總統對於安倍前首相驟逝之事感到哀慟,他要強調,日本的民主主義與制度絕不會因為這次的事件而動搖,輿論也不會因此屈服於暴力。 石破茂:日本對亞太責任須付諸具體行動 石破茂提到,他曾與安倍前首相共事,日本對亞太地區所肩負的責任,不論是法制面的整備、軍事能力或經濟力量的提升,不光只是嘴巴上說說,而必須付諸具體行動。很遺憾安倍的遺志未能完成,他願持續推動安倍的理念,並肩負起相對應的責任。 對於亞太地區維持和平穩定的具體防範作為,石破茂認為,事前設想在這個地區會發生什麼態勢,發生後要根據什麼條約、法律或應用什麼武裝部隊來對抗等這些問題,都必須事先協商並取得共識。大家在精神與理念上有共同的思考,但在具體行動作為上,他認為仍欠缺共識。 石破茂等訪賓昨還分別拜會副總統賴清德與行政院長蘇貞昌。石破茂表示,他贊同安倍曾說的「台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但要避免這樣的事態發生,台日必須討論如何合作。他也贊同部分人士指出,烏克蘭是因為放棄核武才遭俄羅斯侵略的看法,因此也想了解台灣如何看待美國核武在亞太地區的嚇阻能力。
蘇永耀
2022-07-29
美議員接連證實 裴洛西邀聯袂訪台
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共和黨首席議員麥考爾廿七日證實,眾院議長裴洛西已邀請他和部分議員一起訪問台灣。(歐新社檔案照)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共和黨首席議員麥考爾廿七日證實,眾院議長裴洛西已邀請部分議員陪同她一起訪問台灣,包括他本人及民主黨籍的眾院外委會主席米克斯都在受邀之列。由於包括白宮、國務院與裴洛西本人均不願預先證實或否認訪台行程,麥考爾成為首位公開證實裴洛西確實有訪台計畫的人士。面對北京的警告壓力,參議院外交領袖直言,不能讓中國決定誰才能去台灣,否則台灣就會遭到孤立。 麥考爾、伊蘇:裴洛西確實有訪台計畫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引述麥考爾說,他因為有私人行程,因此無法一同來台,並且為此感到失望。但麥考爾呼籲「任何想去的議員與官員都應該去,這可以對習近平展現政治威懾力」。麥考爾也提醒裴洛西,若行程會造成反彈或導致情勢升級,要留意軍方怎麼說。 報導表示,出訪預計在國會八月休會期間,但麥考爾未提供確切日期。根據國會行事曆,眾院預定從八月一日休會至九月五日;日本共同社廿八日引述外交消息來源指出,裴洛西預計在八月初訪日。 被視為裴洛西親近盟友的民主黨眾議員伊蘇也對NBC表示裴洛西邀她一同訪台,但她剛好也無法參加。「國會山莊報」則引用眾院幕僚的說法,裴洛西確實邀請眾議員一同訪台,但還不清楚有誰參與這次行程。 參院外委會主席:不應讓北京決定誰能去台灣 民主黨籍的聯邦參議院外委會主席梅南德茲告訴「美國之音」(VOA),他能理解可能訪問的時機點有些敏感,但不應讓中國決定誰能去、誰不能去。「如果他們可以這麼做,那就是他們可以實際孤立台灣。」 維吉尼亞州參議員凱恩告訴VOA,他認為中國政府無需對美國國會成員訪台反應過度。「我們有許多同事曾訪問過台灣,去年也有許多參院同仁訪台,並送疫苗給台灣。我認為那都是非常正面的。所以我不理解為什麼他們對議長訪問(台灣)如此過度反應。」 曾擔任美國國防部中國、 台灣和蒙古辦公室主任的唐安竹預期,裴洛西會依計畫訪問台灣,不會被中國「霸凌」;他也認為,爆發軍事衝突的風險「被誇大」。他廿八日推文表示,裴洛西訪台一事有美國跨黨派支持,訪問台灣也與她長期支持民主與人權及過去的作法一致。
陳成良
2022-07-29
率團抵台 石破茂:好好交流安全議題
日本眾議員石破茂(左三)昨率團抵台,外交部政務次長田中光(左二)到機場迎接。(記者王藝菘攝)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日本跨黨派國會議員組成的「思考日本安全保障議員之會」,昨搭機抵達台灣,展開為期四天的訪問,將晉見總統、副總統等。共同團長日本前防衛大臣石破茂眾議員在機場表示,這次將在台灣待比較長的時間,會和各部會、智庫好好進行區域安全議題交流,請大家多多指教。 日本議員團由石破茂及前防衛大臣濱田靖一眾議員擔任共同團長,團員包括前防衛副大臣長島昭久眾議員及參議院總務會副會長清水貴之參議員等共計四位國會議員。 石破茂說,原應有更多議員一起來訪,但有三人確診武漢肺炎,最後臨時不克前來。比對訪團名單無法來台三人為眾議員前原誠司、渡邊周和北神圭朗。 石破茂表示,這次將在台灣停留四天,會和各部會、智庫進行安全議題交流,特別是在烏克蘭和俄羅斯情勢的前提之下,想要廣泛交換區域安全情勢意見。 媒體問及首相岸田文雄有無給予訪團意見?石破茂回應,這次訪台事先沒有特別和岸田政權有意見交換,但相關訪問行程都經日本政府許可。 外交人士指出,日本議員訪團在關鍵時刻訪台,無疑釋出重要訊息:「無論是否屬於安倍派,關注台海安全早已是自民黨內不分派系的共識,更是日本政界跨黨派的共識。」 訪團成員也將赴汐止五指山國軍公墓弔唁李登輝前總統。
呂伊萱
2022-07-28
日本再增19萬餘例 疫情以來次高單日記錄
武漢肺炎衝擊,日本26日單日新增19萬6494例。示意圖。(美聯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衝擊,日本26日單日新增19萬6494例,成為疫情以來次高單日新增記錄。 根據《NHK》報導,日本全境26日新增19萬6494例本土確診病例,成為疫情以來次高單日新增病例紀錄,最高單日記錄為7月23日新增20萬930例;死亡病例部分新增115例,前次單日新增死亡破百例記錄為6月28日108例。 以地區觀察,東京都以新增3萬1593例成為單日漲幅最高地區,累計病例數達199萬5528例,逼近200萬大關。大阪府單日新增則達2萬5762例,另單日新增超過萬例地區還有神奈川、愛知、福岡縣3地。 截至最新統計,日本累計病例數達1171萬2297例,累計死亡病例數達3萬2078例。
自由時報
2022-07-27
一帶一路窮國反撲 中國成冤大頭
新興市場經濟惡化,中國難辭其咎。(示意圖,美聯社資料照) 中國經濟殖民栽跟斗 拋美債自救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經濟內外交迫,國內房企崩盤引發連鎖性金融問題,海外一帶一路窮國也還不出錢,滿坑滿谷爛帳。英媒估計,中國在一帶一路投融資金額高達8380 億美元(約台幣24.9兆),陷入債務減免協商的規模暴衝至1180 億美元(約台幣3.5兆),直言身為窮國大債主的中國將首度面臨龐大的海外呆帳危機。 斯里蘭卡破產後,外界開始聚焦中國透過一帶一路對窮國經濟殖民所引發的隱患,中國所製造的爛尾國風暴令IMF及美國財長葉倫超級不爽,怒嗆要中國出面進行債務減免協商。G7財長也在今年5月點名中國,希望中國能對債務國伸出援手減免債務。 但是中國為避免3850億美元隱性債務曝光,始終不願意加入多方債務減免協商,除想避免害人踩雷的情事見光,也與經濟下行,自身財務困難有關,只好不斷施壓IMF掏錢金援陷入一帶一路債務陷阱的國家。而IMF不積極處理斯里蘭卡、尚比亞等窮國債務危機原因無他,就是擔心這些國家拿了IMF的錢,私下先償還中國債務。 這項猜測並非空穴來風,中國因清零政策造成經濟走疲,房地產幾乎崩盤,危機外溢,隨之而來的村鎮銀行弊案、爛尾樓房貸戶拒繳,波及整體經濟金融穩定,急需用錢,只好大拋美債,最新持有量降至1兆美元以下,創12年新低,可見缺錢孔急。當然也有評論認為,中國大拋美債單純是美中脫鉤或理財行為。但連續六個月減持美債,難免引起諸多臆測。 斯里蘭卡國家破產,民不聊生,中國難卸責。(示意圖,路透社) 一帶一路黑洞爆 債務協商3.5兆 到底一帶一路財務黑洞有多大?《金融時報》指出,到 2021 年底,中國所主導一帶一路的倡議,在數十個發展中國家的投融資金額達到 8380 億美元(約台幣24.9兆元)。其中,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多個國家因參與一帶一路,還不出錢,連鎖性債務危機即將炸開。 報導引述智庫-榮鼎諮詢數據,光是2020 年和 2021 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進行債務減免協商的貸款金額飆升至 520 億美元(約台幣1.55兆元),而2020年之前的2年間僅有160 億美元,相當暴增3倍多。 榮鼎諮詢估計,隨著參與一帶一路窮國經濟及財政急速惡化,中國自2001年以來,陷入債務減免協商的總額高達 1180 億美元(約台幣3.5兆元),約佔債務延期總額的 16%,其中許多貸款減免協商涉及註銷、延期付款或降低利率。 中國假好心輸血 恐1毛收不回 值得關注的是,由於一帶一路國家背負的債務激增,中國也發現自己被捲入必須對一些國家提供緊急「援助貸款」惡性循環中,以防止這些國家債務崩潰反噬中國。 威廉瑪麗學院AidData發現,中國正在多管齊下找方法「滅火」,中國國有機構提供百億美元的「援助貸款」計畫,這些援助貸款在短期內為窮國注入硬通貨,避免債務違約。 AidData 指出,迄今為止接受中國此類援助貸款的國家包括巴基斯坦、阿根廷、白俄羅斯、埃及、蒙古、奈及利亞、土耳其、烏克蘭和斯里蘭卡。如今,這些國家的信評大都被穆迪和標準普爾等機構評為「垃圾級」,這意味著其主權債務違約風險很大。 以斯里蘭卡為例,AidData 執行董事布帕克斯 (Bradley Parks)解釋,多年來中國試圖讓斯里蘭卡政府有足夠的流動性,來償還舊貸款,避免評等遭下調,事後證明中國「功虧一簣」,北京援助無濟於事,無法將其從債務危機解救出來,最後斯國宣布破產,中國國際聲譽再度重挫。 被中國陷害債台高築的例子還有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是一帶一路最大借款國,中國的融資承諾總額達 620 億美元。如今與斯里蘭卡一樣,外匯存底快空了,只夠2個月的進口支出。於是,最近中國為避免巴鐵兄弟主權違約只好金援,上個月允諾給予23億美元貸款,幫助巴斯基坦度過違約危機。 另外一位苦主就是尚比亞,這個曾經被中國盛讚為非洲一帶一路明珠,中企在當地投資了水壩、機場,卻在 2020 年就已經爆出外債違約,而中國就是尚比亞最大的雙邊貸款國,該國 170 億美元的外債中,中國佔了 60 億美元,慘不忍睹。 尼加拉瓜運河成了爛尾,歷經數年只修建了一條塵土飛揚的小路。(圖擷取自微博) 爛帳+爛尾 中國夢變惡夢 鑒於債務危機蔓延,加以全球經濟成長放緩,中國也被一帶一路國家的債務問題嚇傻,投資金額閃崩,爛尾不斷,奈及利亞鐵路停擺,烏干達鐵路線延宕,肯亞的鐵路更扯,因難以支應額外的37億美元經費,最後一哩路無法完成。 亞洲地區同樣遇到阻礙,馬來西亞取消115億美元項目,中亞的哈薩克放棄15億美元的計畫。 最不可思議的是,尼加拉瓜醉心尼加拉瓜運河投資,宣布與我國斷交。結果被一位只有國中學歷的中國「澡堂」老闆王靖謊稱豪擲500億美元協助尼國建設尼加拉瓜運河,2014年高調開工,最後虛晃一招,整個運河工程只修了一條約10公里塵土飛揚的「小路」,成了大爛尾。 北京1位高級政府顧問對金融時報坦承,鑒於全球經濟風險上升,一帶一路倡議引發的金融問題迫使北京重新思考戰略,「對一帶一路國家大量的投資根本不具商業意義,「實際上是一種資本外流」。且以非洲為首的許多一帶一路國家經濟前景急遽惡化,這使得我們必須三思而後行。 榮鼎諮詢的Matthew Mingey 則認為,現階段是中國面臨「一帶一路」倡議啟動以來,海外債務壓力最嚴峻的時期,接踵而至債務減免協商預示了中國遭逢首次海外放款呆帳危機。
自由時報
2022-07-26
前國會議員也遭殃 緬甸殺4民運人士
圖為翁山蘇姬(左)及漂扎亞導(右)2015年11月在緬甸首都奈比多(Naypyitaw)參加一場會議。(歐新社檔案照)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緬甸軍政府廿五日表示,已處決四名「幫助執行恐怖行動」的民運人士,包括具嘻哈藝人身分的前緬甸國會議員、民選政府實質領袖翁山蘇姬的政治盟友漂扎亞導(Phyo Zeya Thaw);崛起於緬甸一九八八年「八八八八民主運動」的五十三歲民運人士覺敏友(Kyaw Min Yu)等。這是緬甸自一九八八年以來首次處決人犯,也是一九七六年以來首次處死政治犯,引發廣泛譴責。國際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RW)亞洲區代理總監皮爾遜(Elaine Pearson)認為,軍政府此舉旨在使反抗軍方二○二一年二月發動政變的抗議運動產生寒蟬效應,歐盟、美國與其他國家的政府應該向軍政府究責。美國駐緬甸大使館隨即發表聲明予以譴責。 國營「緬甸環球新光報」(GNLM)報導,四十一歲的漂扎亞導、五十三歲的覺敏友(Kyaw Min Yu),以及拉妙昂(Hla Myo Aung)和昂圖拉祖(Aung Thura Zaw)等四人遭處決。這四人被控協助民兵反抗軍隊,一月間在一場閉門審判中遭判處死刑。 緬甸軍方去年利用政變奪權,並對反對人士發動血腥鎮壓。漂扎亞導曾是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LD)國會議員,他和別名Ko吉米(Ko Jimmy)的覺敏友六月時上訴失敗、死刑定讞。 路透報導,緬甸過去執行死刑,一向採取絞刑。緬甸國營媒體與軍事執政團發言人紹敏通(Zaw Min Tun),均對處決日期三緘其口。路透及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漂扎亞導的母親及妻子報導,她們未被告知其死訊。紹敏通六月曾辯稱,至少五十名無辜的平民、還不包括維安部隊,因他們而死,外界怎能夠說判處極刑「不具正當性」?而且全球許多國家仍在使用死刑。 緬甸軍政府此舉激起國內外一片撻伐。由反軍政府團體組成的緬甸「民族團結政府」(NUG)譴責軍政府處死四人,呼籲國際社會對此採取行動、懲罰軍政府的暴行。聯合國緬甸人權情況特別調查員安德魯斯(Tom Andrews)亦痛批,他對軍政府處死這些緬甸真正的愛國者和人權暨民主鬥士,感到既憤慨又很震驚。甚至東南亞國協(ASEAN)二○二二年輪值主席柬埔寨總理洪森六月也曾致函軍政府領袖敏昂萊,呼籲他勿執刑死刑,並轉達緬甸鄰國對此極度關切。 美國駐緬甸大使館對此聲明,譴責軍政府對民主派領袖和民選官員因其行使基本自由而遭處決。在經貿投資上對緬甸極具重要性的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和內閣副官房長官磯崎任彥都深表憂慮,認為此舉將使緬甸陷入進一步孤立。
茅毅
2022-07-26
連3天創新高!日本新增近20萬例
日本疫情節節攀升,今天新增確診數再創歷史新高。(歐新社;合成)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的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節節攀升,今天(22日)截至晚間已新增近20萬例確診,是連續第3天創歷史新高。日本政府宣布擴大第4劑疫苗接種對象,但同時為了維持經濟活動,也宣布將密切接觸者隔離天數由7天縮短至5天。 綜合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截至日本時間晚間6時40分(台灣時間下午5時40分),日本今天已新增19萬5160例確診與52例死亡,新增確診數超越昨天18.6萬例、前天15.2萬例的歷史紀錄,連續第3天創歷史新高。在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有22個行政區今天新增確診數也都創歷史新高。 自疫情爆發至今,日本累計有1101萬1955例確診,其中3萬1815例死亡,整體死亡率約0.29%。 為應對急遽升溫的疫情,日本厚生勞動省今天宣布,第4劑疫苗接種對象從現有的60歲以上民眾與18歲以上有慢性病的民眾,再擴大至18歲以上所有醫務人員與長照機構工作人員。根據日本官方21日公布的資訊,日本有62.4%民眾已經接種3劑疫苗。 日本政府今天也宣布,即日起確診者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時間,從7天縮短至5天;若密切接觸者在隔離第2天與第3天都快篩陰性的話,更可以在第3天就解除隔離。對於醫務人員等「必要工作人員」,則是需要每天快篩,在陰性、沒有症狀且已接種3劑疫苗的情況下,這些人員就可以繼續上班。
自由時報
2022-07-22
日本暴增逾18萬例刷新紀錄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再襲日本。示意圖。(歐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再襲日本,21日單日新增18萬6246例,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日本厚生勞動省專家舉行會議,預測未來新增確診病例將大幅超越第6波疫情高峰。 綜合《NHK》報導,21日厚勞省專家舉行會議,認為如今日本面對的第7波疫情將大幅超越今年1月開始的第6波疫情高峰。 受到疫情擴大影響,日本全國範圍內就醫人數激增,多數地區病床使用率已經超越30%,部分地區病床使用率逾50%;若以人口平均計算,感染數最高的沖繩縣病床使用率則已經超越70%,醫療人員的感染人數也增加,醫療系統負擔增大。 然而此際,為維持社會經濟活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日與厚生勞動大臣後藤茂之等閣僚協議,預計將對密切接觸者於自宅觀察時間進行調整,可能將從現行原則上7天縮短成5天,若第2或3天篩檢陰性,則第3天就可以解除觀察狀態。 對此,後藤茂之補充,決定調整與否,將視國內感染狀況與專家意見而定。 截至最新統計,日本累計病例數達1081萬6840例,累計死亡病例數達3萬1763例。
自由時報
2022-07-22
石破茂27日率團訪台 聚焦安保
石破茂(資料照) 訪團中有4人曾任防衛省要職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外交部昨宣布,日本前防衛大臣石破茂眾議員一行,將於七月廿七日至三十日訪問台灣。訪團在台期間將晉見總統、副總統,拜會外交部、台灣日本關係協會、行政院、立法院、國防部與智庫等,交流台日安全議題。訪團中有四人曾擔任防衛省要職,顯示此團焦點在於安全保障。 台灣日本關係協會秘書長周學佑昨宣布,由日本跨黨派國會議員所組成的「思考日本安全保障之會」,將於七月廿七日至三十日組團訪台。 將晉見總統、副總統 周學佑指出,訪團的兩位共同團長為日本前防衛大臣石破茂眾議員與前防衛大臣濱田靖一眾議員,團員包括日本前外務大臣前原誠司、前防衛副大臣長島昭久、前防衛副大臣渡邊周、參議院總務會副會長清水貴之及前首相輔佐官北神圭朗等七位日本國會參眾議員。 周學佑指出,該團在台期間,將安排晉見總統、副總統,會晤外交部長吳釗燮、台日協會會長蘇嘉全,並拜會行政院、立法院、國防部及相關智庫,就台日雙方安全保障議題進行意見交換。 周學佑說,外交部認為,此次日本國會內的「思考日本安全保障之會」組團訪台,有助於進一步深化雙方在相關領域的理解與溝通。外交部也歡迎日本各界陸續組團來台,深化雙方全方位的實質友好關係。
呂伊萱
2022-07-22
義總理二度請辭獲准 「政」撼歐元區
義大利總理德拉吉廿一日請辭,義國總統馬塔雷拉可能會解散國會,在九月或十月提前大選。(美聯社)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義大利總理德拉吉廿日雖然贏得國會參議院對他的信任投票,但由於聯合政府中三個主要政黨拒絕支持,挫敗他解決危機的努力,德拉吉廿一日第二度向總統馬塔雷拉遞出辭呈並獲接受,目前擔任看守職務,使該國陷入政治動盪並衝擊金融市場。 聯合政府4政黨 3黨不挺他 馬塔雷拉預定廿一日下午接見國會兩院的議長,政治消息人士稍早表示,總統可能解散國會,並在九月或十月提前舉行大選;民調顯示,極右派的「義大利兄弟黨」可望贏得選舉,但組閣仍需其他右派政黨合作。 七十四歲的德拉吉曾任歐洲央行行長近八年,任內以寬鬆貨幣策略解救陷入債務危機的歐元區五國,被封為歐洲的「超級瑪利歐」。德拉吉去年二月以來,領導由右派民粹政黨「五星運動黨」、「聯盟黨」、中間偏右「義大利前進黨」和中左派「民主黨」組成聯合政府。不過近期五星運動黨黨魁、前總理孔蒂拒絕支持政府的家戶及企業經濟援助計畫,他批評德拉吉的政策並不足以應對能源飆漲問題,德拉吉上週自行請辭,但獲總統挽留。 德拉吉為挽救聯合內閣瓦解而要求舉行信任投票,但遭到聯合政府中的「義大利前進黨」、「聯盟黨」及「五星運動黨」三個夥伴杯葛,執政約一年半的德拉吉內閣廿日難逃瓦解命運。 歐央升息 加劇義巨債成本 債台高築的義大利是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但現正經歷國家艱困時刻,由於歐洲中央銀行開始收緊貨幣政策,借貸成本大幅攀升。義大利向來以政治不穩定聞名,德拉吉政府是過去七十五年來的第六十四個政府。 義債券遭拋售 義股拖累歐股 歐盟經濟執行委員簡提洛尼在推特表示,「不負責任地杯葛德拉吉」可能形成「完美風暴」,警告義大利未來數個月將面臨艱困時刻;法國的歐洲事務部長布恩預期,德拉吉辭職將開啟「一段不確定時期」,說這標誌著「歐洲失去一根支柱」。 歐元區近來局勢飄搖,俄入侵烏國帶來高通膨和能源危機,使歐洲經濟有陷入衰退之虞,而歐洲央行準備啟動十年來首次升息,並設法推出旨在抑制主權債殖利率飆升的新工具,現在又有義大利政治亂局,對市場將是一大考驗。義大利債券廿日遭拋售,義股引領歐股下跌,歐元貶值。
陳成良
2022-07-22
通膨飆升 民調:拜登支持度跌至36%
根據一項最新民調顯示,美國總統拜登本週的支持度跌到剩36%,追平他入主白宮以來最低的水準。(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根據一項民調顯示,美國總統拜登本週的支持度跌到剩36%,追平他入主白宮以來最低的水準。據指主因為通貨膨脹讓民眾生活遭受沉重負擔。 自去年8月以來,美國總統拜登的民調就一直低於50%,日前由路透社/易普索( Ipsos)完成的最新民調更顯示,拜登的民意支持度已跌落至36%,比起前一週又再下降3%,追平拜登入主白宮19個月以來的最低水準。這也非常接近前任統總川普的低點,先前川普的支持率曾降到只剩33%。 民調指出,拜登支持度下降的主因,為通貨膨脹年增率飆升至40年高點,引發民眾不滿,他在民主黨內的支持度也從74%降到69%,只有11%的共和黨人認同他在總統任內的施政表現。預估民主黨可能會在11月8日的期中選舉,丟失國會至少一院的控制權。 本次民調為路透社/易普索以英文在全美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抽樣1003名成人,其中包括437名民主黨人和377名共和黨人,誤差在4個百分點。
自由時報
2022-07-20
日本、南韓疫情反彈 雙雙新增7萬多例
日韓疫情都呈現攀升情況。圖為南韓街景,示意圖。(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持續侵擾,日本第7波疫情壓境,18日新增7萬6200例;南韓疫情也再度反彈,17日回到單日新增萬例以上,18日則暴增7萬3582例。 根據《NHK》報導,日本全境18日新增7萬6200例本土確診、19例死亡;截至最新統計,日本累計病例數達1041萬1428例,累計死亡病例數達3萬1634例。 綜合《韓聯社》報導,南韓疫情再度反彈,18日通報新增1萬2260例,為前一日單日新增病例的1.5倍,今日通報新增數字則急遽攀升,單日新增7萬3582例,創下4月27日以後83天來的最高水準。截至最新統計,南韓累計病例數達1886萬1593例,累計死亡病例數達2萬4765例。 鄰近日韓的北韓今日則通報新增250多例發燒病例,為疫情以來首次新增病例降至300例以下,連續8天低於1000例,北韓累計發燒病例為477萬餘例。
自由時報
2022-07-19
英相繼位 日媒:助美保台路線不變
英國保守黨黨魁選舉第二場電視辯論17日登場,前財政大臣蘇納克(左)與外交大臣特拉斯(右)在中國議題上交鋒。(歐新社)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英國保守黨黨魁選舉第二場電視辯論十七日登場,與中國的經貿關係成為辯論議題之一。日本共同社引述專家報導,不論英國九月五日選出的新首相是誰,都很可能會在中國犯台時,協助美國防禦前線,而且將是唯一會這麼做的歐洲領袖。 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在會中質問前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是否仍認為應該擴大與中國的經貿往來。蘇納克回應,英國政府去年三月發表的外交國防政策綜合檢討報告即提到,中國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嚴峻威脅,他重申正確的作法應該是既致力維護國家安全、利益和信奉的價值觀,又與各國保持互動。 保守黨議員將在十八日至廿日進行第三輪投票,最後出線的兩名候選人隨後提交給保守黨黨員,在九月五日前做出最終決定。儘管蘇納克在前兩輪投票以最高票保持領先,但特拉斯廣受保守黨草根勢力支持。根據保守黨支持者網站「保守黨之家」十七日公布的線上民調,在兩人對決情況下,特拉斯以四十九%支持率領先蘇納克的四十二%。 共同社報導,保守黨傳統上對國防立場強硬,在美國干預全球事務時也經常採取同一陣線。即將卸任的首相強森力挺維持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並因迅速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援而廣受好評。特拉斯被視為可能接替強森的人選之一,她曾強調中國對台灣有「誤判」的可能性,自由世界需要從烏克蘭遭入侵汲取教訓,聯手協助台灣自我防衛。 報導指稱,儘管蘇納克等參選人可能比其他人更重視維持與中國的貿易,但專家認為,不論最後由誰繼任強森的黨魁和首相職位,都可能在中國武力侵台時,力挺美國的保台行動。報導引述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亞太安全資深研究員葛蘭姆(Euan Graham)指出,美國希望有納入應急計畫的可靠盟友,關鍵國家是日本和澳洲;除此之外,華府「最樂觀的預期」是英國會願意派遣可能是一艘航空母艦、潛艦或兩棲特遣部隊馳援。 國際防務情報機構「詹氏資訊集團」亞太區負責人格萊維特(Jon Grevatt)認為,英國初期將僅限於提供後勤等後端支持,但有英國力挺烏克蘭為證,英國在華府施壓後,可能還是會在「台灣有事」時,扮演比較位居前線的角色。
陳成良
2022-07-19
游錫堃抵捷克 韋德齊接機
立法院長游錫堃(右)昨率團抵達捷克,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左)親自前來接機。(法新社)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立法院長游錫堃率台灣國會代表團昨抵達捷克,由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親自接機,雙方短暫會晤後舉行記者會。游錫堃表示,「捷克是台灣在歐洲的貴人,也是台灣歐盟關係的關鍵推手」,他此行就是要親自致謝。韋德齊則強調,「行動是最好的語言」,接待台灣代表團是實現捷克在歐洲的任務。 游錫堃接受韋德齊邀請,於十八至廿一日率民進黨立委黃世杰、國民黨立委孔文吉及萬美玲、民眾黨立委張其祿等跨黨派立委訪問捷克。游指出,他是以「朝聖的心情」到訪,捷克人爭自由、反威權,不屈不撓的精神,令他非常敬佩。尤其是一九六八年的布拉格之春、一九八九年的絲絨革命,至今仍廣為世人傳頌。 游錫堃說,二○二○年,韋德齊克服萬難訪台,是台灣史上第一位在立法院演說的非邦交國家的國會議長,他撼動人心的一篇「我是台灣人」的演說,不只深化了兩國間的民主友誼,還引領歐洲國際更加認識台灣,也影響到去年十月歐洲議會高票通過「歐盟─台灣政治關係暨合作」報告,「捷克等於是台灣在歐洲的貴人,也是台灣歐盟關係的關鍵推手」。 游錫堃指出,韋德齊勇敢帶團訪問台灣,堅持民主自由價值的行動,不只粉碎了中共戰狼外交的惡行,也凸顯出台灣對國際民主的貢獻及在國際地緣政治中的重要地位,讓世界更加珍視台灣的價值。 韋德齊︰歐洲的責任也包括台灣 韋德齊致詞強調,台捷都是民主國家,有共同價值,他兩年前訪台非常有意義。游錫堃率團到訪也具象徵意義,因為捷克自七月開始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選擇的口號就是前總統哈維爾在一九九六年所言,「歐洲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找到自己的責任,不只是對歐洲,也是對整個世界的責任」,當中也包括台灣。接待台灣代表團,也是實現捷克在歐洲的任務,因為「行動是最好的語言」。 值得一提的是,游此次訪問捷克受到高規格禮遇,座車車頭懸掛我國國旗,沿途有警車開道,參議院大門也懸掛我國國旗。 歐台政要近年重要互訪事例
鍾麗華
2022-07-19
地方銀行快倒了 習近平大撒幣急撥1.4兆
中國地方銀行風險急遽升高,河南村鎮銀行就是其中之一。(美聯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為了防止地方中小銀行倒閉,中國政府宣布,2022年安排2000億人民幣(約台幣8860億元)新增專項債注資中小銀行,加上2021年結餘的1200億人民幣(5316億元)額度,全年可用額度達到3200億人民幣(約台幣1.42兆),這筆龐大的數字預計在8月底完成分配工作,避免地方金融危機炸開。 中媒財新網報導,2022年中國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務限額3.65兆人民幣,用於項目投資的3.45兆人民幣額度必須在3月使用完畢。截至6月底,各地發行新增專項債券3.41兆人民幣,用於項目建設的新增專項債券額度基本發行完畢,但剩餘2000億人民幣額度用途一直未公開。 綜合各方資訊,剩餘的2000億人民幣新增專項債限額應該是用於注資中小銀行,加上2021年結餘1200億人民幣額度,全年可用額度達到3200億人民幣。剛好符合銀保監會所稱,近期批准「一些地方的專項債發行計劃,預計到8月底,將完成全部3200億人民幣額度的分配工作。」 至於錢怎麼分配?以今年上半年資料觀察,中國國務院已分配給遼寧、甘肅、河南、大連4省市總計1030億人民幣專項債額度。目前各省份獲得注資中小銀行的專項債額度中,以遼寧的金融風險較高,研判分配額度最多。 這並非中國對地方金融首度大撒幣,根據財新統計,近2年受疫情衝擊,企業經營狀況惡化、中小銀行風險升高,中國政府對地方金融的注資不斷,截至2021年底,陸續有20個省份披露或發行注資中小銀行的專項債,規模已達2372億人民幣。
自由時報
2022-07-19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北京不把國民黨主席當回事
林保華
在變局中前行:民主台灣的國際責任與文明自信
羅浚晅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解答「台灣地位未定論」
李筱峰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