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三際信息站)
三際信息站相關文章
台灣人到美國吃不吃美豬?
【台灣人到美國吃不吃美豬?】 台灣每年消費豬肉90萬噸,進口僅佔很小的一部分。主要進口國依次是加拿大、西班牙和美國。美豬佔全部進口量13.1%,即11,058噸。 包括新鮮、冷藏和冷凍豬肉在內,去年進口大約84,341噸,佔台灣人豬肉總消費量9.37%。 政府允許進口美豬,避免給人設關稅壁壘的口實。允許進口美豬,並不意味著進口商必須進口,更不是意味著消費者必須購買。 全國豬肉進口公司的80%,在上週四宣布不進口美豬,這樣做對消費者、養豬戶和進口商來說可能是「三贏」。終端選擇權在消費者。 吃不吃美豬是政治問題,不是科學問題。美國人到底吃不吃美豬?台灣人到美國吃不吃美豬?當然吃啊!為什麼吃?因為美國沒有國民黨啊! 國民黨人到美國吃不吃美豬?如果他很介意或很有錢,他就可以去吃有機的,認準綠色標章USDA Organic,就不會吃到萊豬。美國什麼地方沒有賣萊豬?Whole Foods跟Sprouts沒有賣萊豬。養殖業公司Tyson今年2月份起也宣布不使用萊劑。
三際信息站
2020-12-09
中共自爆在華府有「內應」
【中共自爆在華府有「內應」】 https://youtu.be/KPbF8QqGX2E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翟東生,現任中共對外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國際貨幣所特聘研究員等職,他最近火遍網路,原因在於他公開宣稱中共在華府有「內應」。 翟東生在演講中毫不掩飾地說,在「1992年到2016年之間」,美中之間各種危機都可以在「兩個月之內搞定」,原因是「美國的權力核心圈有我們的老朋友」。 翟東生指出,2016年川普上臺後,華爾街搞不定川普,中美貿易戰過程中華爾街也試圖幫忙,但「力有不逮」。 話鋒一轉,翟東生得意洋洋的表示,「但是現在拜登上臺了!」
三際信息站
2020-12-08
失格的媒體人——CNN總裁太像中天蔡衍明
【失格的媒體人——CNN總裁太像中天蔡衍明】 美國非營利機構「真相工程」(Project Veritas)2020-12-01公布CNN早上九點編輯會議的片段錄音,其中CNN總裁Jeff Zucker說,CNN的政治報導「太客氣」,應把總統川普描塑為「舉止失常(erratic)」。 「真相工程」收到兩個月的編輯會議錄音,目前公布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CNN總裁說:「如果我們有犯任何錯,那就是我們下標(banners)下得太客氣了……」 以游擊隊記者(guerrilla journalist)期許自己的「真相工程」挑戰者 James O'Keefe,打電話給Jeff Zucker說:「你是否仍然覺得自己是新聞界最值得信賴的名字,因為從這些錄音中我聽到的不得不說,我對此一無所知。有很多錄音,表明你並不是真的獨立的新聞記者。」 他們十足展示了黨派政治立場,與新聞倫理完全不搭嘎。在一次電話會議中,Zucker指示他的團隊在川普總統拒絕承認敗選後,對待川普行為異常的舉止與絕望('erratic' and 'desperate' behavior),要做不正常報導。 「一家媒體總裁向記者發出命令,告訴他們要報導什麼,不應該報導什麼,這與我所知道的新聞學沒有什麼相似之處。」公民必須行使其權利和責任,公民需要被告知,不是被製造「同意書」。CNN水準媲美中共大內宣,Jeff Zucker迎頭趕上《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 Jeff Zucker不只針對川普,也針對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Lindsey Graham。CNN全球節目副總裁Marcus Mabry指控福克斯Tucker Carlson及其新聞節目是赤裸裸的種族主義者。僅僅因為政治觀點與主流媒體不符,就要挨CNN照三餐揍。 要公眾怎麼去相信這樣一個電視媒體?
三際信息站
2020-12-03
何以哈里斯不敢辭職
【何以哈里斯不敢辭職】 12年前,歐巴馬「當選」總統,2008-11-16辭掉參議員,為什麼卡瑪拉·哈里斯(賀錦麗)已經「當選」副總統還沒有辭掉加州聯邦參議員的位置?現在都要進入12月初了! 加州州長Gavin Newsom還沒有決定任命誰來接續這個剩下兩年的參議員任期,目前聽說最熱門人選是加州州務卿Alex Padilla,他是拉美裔,現年47歲。 第二人選是加州檢察長,現年62歲的Xavier Becerra。第三人選是42歲的長灘市市長Robert Garcia,該市第一位同性戀出櫃的市長,工作熱情很高。接下來兩位人選是非洲裔女性眾議員:74歲的Barbara Lee與67歲的Karen Bass。 決定任命誰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好人難當,很容易得罪人。哈里斯不敢辭職,到底是因為州長優柔寡斷還是因為哈里斯不確定會當選副總統?
三際信息站
2020-12-01
川普可望以26:23的眾議院票數獲選總統
【川普可望以26:23的眾議院票數獲選總統】 根據《美聯社》,截至11月24日,共有16個州完成選舉結果認證。拜登只獲得54張認證,川普獲得73張認證。 接下來有三道常規程序: 第一道州政府確認—州務卿辦公室將於2020年12月3日前確認選舉結果。第二道選舉團—2020年12月14日各州將於當天召開選舉人會議,並將各自的選舉人投票呈交參議院議長和國家檔案局。第三道清點選舉人票—2021年1月6日國會召開聯席會議,清點選舉人票,並宣告選舉團投票的結果。預計認證結果在1月6日星期三,沒有候選人有270票以上。 美國歷史上,美國眾議院三度通過眾議院代表團投票選舉總統,分別為1800年、1825年和1877年。 1800年:傑弗遜和伯爾兩人獲得的選舉人票數相同。經過眾議院連續36次投票,傑弗遜最終當選總統。 1824年大選選票點算結果,傑克遜勝出,贏得選民和選舉人團多數票(99票對84票)。但他獲得的選舉人票數比當選總統所必需的票數少了32張,最後由眾議院投票,選舉亞當斯出任總統。 1876年蒂爾頓輕鬆贏得多數選民票,在選舉人團投票中也領先對手。因選舉人團成員的人選出現爭議,最終以一票之差未能在選舉人團勝出,因此國會成立了一個兩黨共同參與的聯邦選舉委員會(FEC),成員包括眾議員、參議員和最高法院的法官。決定那20多張有爭議的三個州選舉人選票都歸海斯,結果海斯以185票對184票勝出當選總統。這個結果被稱為「1877年妥協」。 美國獨立記者Kyle Bekker通過社交媒體推特轉發了關於CNN的一則新聞報導。https://twitter.com/kylenabecker/status/1332497710356770818 川普對選舉結果提出異議,由於選票欺詐,投票機操縱點票以及不允許共和黨觀察員查看郵寄選票,共和黨控制的立法機構向搖擺州提供證據,起訴各州推翻選舉。共和黨控制的搖擺州立法機關將確認選舉舞弊;共和黨控制的搖擺州立法機關將決定是否投票給川普。通過眾議院一州一票大選方式,川普可望以26:23的眾議院票數連任總統。
三際信息站
2020-11-28
拜登「勝選」的五大「難以置信」
【何以主流媒體對拜登「勝出」沒有好奇】 原文刊登於:https://thefederalist.com/....../5-more-ways-joe....../ 美國總統大選徹底顛覆了過去一個世紀的選舉數據,何以主流媒體對拜登勝出沒有好奇?因為有五個現象無從解釋(historic implausibility),最好不要觸碰! J.B. Shurk在保守派媒體《聯邦主義者》(2020-11-23, The Federalist),剖析拜登「勝選」的五大「難以置信」。拜登贏得這麼出色,每一項都極具「新聞價值」,可是卻沒有任何媒體記者敢於感興趣,沒有任何一個記者存有好奇心去挖一挖,探索一下拜登是怎麼做到的! 這五大反常現象分別是: 1、拜登「創記錄」獲得8,000萬張選票 根據目前的數據,川普在2020年大選中獲得了7,300萬張選票。Shurk說,這比川普2016年大選中獲勝的選票數還多了1,000萬張,在美國近150年的歷史中,還從來沒有哪位在任總統尋求連任時,在獲得了更多的選票後還會輸掉連任的。 這讓拜登的「勝選」更加「創記錄」,而且拜登還比奧巴馬在2012年連任競選中獲得的選票數多了1,500多萬張。 儘管在選民熱情方面一直落後於川普總統,這位前副總統還是成功地獲得了創紀錄的選票,這證明了他的政治本能是多麼敏銳(sharp)、睿智(savvy),以至於他創紀錄地鼓舞了那些對他競選活動沒有絲毫熱情的選民。 2、拜登幾乎失去所有領頭羊(Bellwether)郡,卻還能贏得大選 Shurk說,拜登將是60年來首位在大選中失去俄亥俄州和佛羅里達州卻還能「成為總統的第一人」。Shurk表示,一個世紀以來,這兩個州一直預測了全國的大選結果,被認為是美國這個大熔爐的代表,具有風向標和領頭羊的趨勢性預測功能。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有這種「選舉柔術」的能耐。 拜登在俄亥俄州輸給川普8個點,在佛羅里達州輸掉3個點。對拜登來說,以顯著的優勢失去這些關鍵的州,卻能「贏得」大選,絕對有其新聞價值!自從1960年黑手黨被指幫助甘迺迪在伊利諾斯州擊敗尼克森之後,還沒有一位美國總統能做到這一點。 此外,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全美58個領頭羊郡中,拜登只拿下7個郡,平均優勢是4個點,而川普贏下其它51個郡,平均優勢是15個點。這58個郡自從2000年以來都選對了總統。 另外還有一個19個領頭羊郡的名單,是近40年來都選對了總統的郡,在今年大選中川普贏下其中18個,平均優勢是16個點,而拜登拿下的唯一一個是華盛頓州的克拉拉姆郡(Clallam),優勢只有大約3個點。 Shurk嘆為觀止:「領頭羊郡壓倒性地選擇了川普,可是拜登還是找到了通往勝利的道路」 3、拜登表現不如2016年時的希拉蕊,還能贏了今年的大選 大數據民調(Big Data Poll)專家Richard Baris和《華盛頓郵報》選舉分析師Robert Barnes對2020年大選的觀察是,拜登在全國各地的主要都會區的表現都不如2016年大選時的希拉蕊,除了密爾沃基、底特律、亞特蘭大和費城以外。 非常巧合的是,這幾個大都市所在的州——威斯康辛州、密西根州、喬治亞州和賓夕法尼亞州——都是川普競選團隊就選舉舞弊進行法律挑戰的主要戰場州。「由民主黨人主政的搖擺州的大城市……投票人數甚至超過了登記的選民人數。」 Shurk因此警告說,如果讓民主黨人成功取消選舉人團制度的話,拜登的「神奇配方」(Magic formula)就可以讓少數幾個民主黨大城市的選民人數在全國大選中形成壓倒優勢,而讓民主黨人「戰無不勝」。 4、民主黨人在全國各地敗選,拜登卻還能贏得大選 Randy DeSoto在《The Western Journal》指出:「川普幾乎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所在的政黨在眾議院增加了席位,而本人卻連任失敗的現任總統。這就是拜登的奇跡!」2020年《庫克政治報告》(The Cook Political Report)和《紐約時報》原本將眾議院27個席位列為選舉日懸而未決的問題。今年的國會眾議院選舉中,共和黨竟翻盤贏了27個原是民主黨的席位,而民主黨沒有能夠翻盤任何一個共和黨席位。此外在新罕布什爾州,共和黨人把這個州的眾議院和參議院也都翻盤了,由此在全國範圍內擴大了共和黨在州議會的統治地位。 川普的共和黨在眾議院贏得席位的情況下卻會輸掉自己的總統連任?這在美國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事。Shurk再次驚呼,這是「拜登奇跡」(Biden miracle)! 5、拜登初選戰績遠不如川普,卻還能贏了大選 Shurk提到,利用黨內初選戰績預測大選獲勝者是非常準確的,他介紹了政治分析家大衛.查普曼(David Chapman)從初選結果中總結出的三項重要指標。 首先,在初選中獲得了75%以上票數的在任總統沒有會失去連任的。 其次,川普獲得了94%的初選票,這是有史以來第四高的初選戰績,高於前總統艾森豪、尼克森、克林頓或奧巴馬。 第三,川普總統在2020年初選中獲得超過1,800萬人投票支持,這是在任總統中獲得初選票數的最高記錄。上一次的記錄是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創造的,但是只有川普總統記錄的一半。 拜登在民主黨初選中的得票率是52%。 Shurk說,川普總統在初選中獲得了歷史性的支持,但拜登卻還能在大選中獲勝,這把一整個世紀的大選數據都推翻了,這是不可能的! 另一個非常大的「反常現象」——如果說拜登贏得了大選,他的這些把不可能變為可能的「出色表現」,每一條都極具「新聞價值」,可是卻沒有媒體和記者對此感興趣,也沒有職業好奇心去挖一挖,看看拜登是怎麼做到的! 美國各州的選舉結果認證工作正在進行中。根據《美聯社》,截至11月24日,共有16個州完成了選舉結果認證。拜登預計將獲得共計306張選舉人票,他已認證其中的54張;川普預計將獲得232張選舉人票,他已認證其中73張。佛羅里達州是唯一獲得認證的四個人口最多的州之一。下個月初認證加州、德州和紐約。 各州必須在選舉人團召開會議(12月14日)的至少6天之前,完成對選舉結果的認證,法院對各州選舉結果提出的任何質疑,都必須在12月8日之前解決。如果各州在該截止日期之前完成了對選舉結果的認證,那麼國會必須接受該結果的有效性。在今年的12月14日,選舉人團成員將在各州舉行會議,並投票選舉總統和副總統。
三際信息站
2020-11-28
美國第一家庭是華府邊緣人
【美國第一家庭是華府邊緣人】 從總統大選得票數,依稀看得出來川普總統一家人在華府DC(所謂哥倫比亞特區),是邊緣人。 在華府DC,拜登獲得93%選票(317,323票),川普僅僅獲得5.4%(18,586票)。在華府,就像台灣眷村,九成以上挺韓國瑜,反共與親中不反共,人氣大不同。 遭受最多青白眼和冷嘲熱諷的是美國第一女兒伊萬卡和女婿庫什納。幸好他們都是白宮顧問,身後常常跟著大約15名特勤局特工,不會被「陳幸妤」。 三年前,這對夫婦將他們年齡最大的兩個孩子,送進了華府米爾頓·戈特斯曼猶太日校(Milton Gottesman Jewish Day School of the Nation’s Capital)這所私立小學。 這所私立學校的建制派家長常常投訴遊說校方讓他們的孩子退學,尤其是在疫情大流行後,說他們社交圈複雜、不戴口罩,沒有遵守防疫規定;另一些家長則呼籲寬容,他們認為罪過(sins) 在川普外公,不應遷怒到孩子。一位憤怒的家長說,在全校活動上,他們一家和隨行人員經常佔據前兩排位置,站著與前來問好的政府支持者寒暄。 主流媒體CNN經常報導他們的負面消息,這家人的孩子終於在10月19日從該校退學,遷到另一所華府郊區的希伯來學院(Melvin J. Berman Hebrew Academy)。 華府沼澤排外性很強,他們對第一家庭的容忍度不太高。
三際信息站
2020-11-28
「國徽」無法凝聚國民共識
【「國徽」無法凝聚國民共識】 國民黨喜歡黨國不分,以「黨國體制」為榮,對於「國徽山寨黨徽」得意洋洋,不在乎國徽誕生的時代沒有民進黨,不在乎台灣人對現存的國徽沒有感情,不在乎國徽無法凝聚跨黨派國民共識。 台灣人看到同卵雙生的黨徽式國徽,就會連結到戒嚴、連結到白色恐怖。國民黨牢牢抓住黨徽式國徽不肯改,只因為深深懷念戒嚴統治,深信國徽或黨徽繼續存在,才能讓台灣人心存恐懼,才會永遠記得六年前白狼挺服貿粗口嗆學生:你們都是中國人幹(強暴)出來的!
三際信息站
2020-11-21
主流媒體一言堂
【主流媒體一言堂】 Time to heal or Time to hell?
三際信息站
2020-11-16
共產中國正在改變美國
【共產中國正在改變美國】 三個半月前,國務卿龐培歐在加州尼克松總圖演說:「如果自由世界不改變共產中國,共產中國就會改變我們。」 美國《臉書》有樣學樣,啟用中共式粗暴的人名關鍵字舉發封鎖,任何留言或po文出現中情局烏克蘭問題專家「通烏門」事件舉報人艾里克(Eric)的姓名,就會遭遇人工智慧攔截屏障!據說跟拜登家族有關? 這是美國政府姑息中共的現世報嗎?果真驗證了龐培歐的話,「共產主義中國如今已經在這裏,在我們的國境之內。」 他說,共產黨最大的謊言是「為14億中國人發聲」,實際上中國「被監控、壓制,害怕發表異見」。現在美國的臉書也要向中共網路言論審查看齊?
三際信息站
2020-11-03
抽乾華府的沼澤
【抽乾華府的沼澤】 https://youtu.be/YgwSMumt-ek 川普說:我不僅在對抗拜登,還要與腐敗媒體、科技巨獸以及華盛頓沼澤對抗。 這些富裕自由派偽君子喜歡講歐記健保,卻從來不講費率不公平、健保效率超級低、醫療費用超級貴的財政成本;喜歡講美國第一號敵人是俄羅斯,卻從來不講中共已經全面滲透統戰美國;喜歡講美國國防經費太高,從來不講解放軍的軍事威脅;喜歡講接受非法移民、接受更多難民,從來不講美國財政有沒有負擔的能力;喜歡講增稅,卻從來不講如何增稅同時杜絕逃稅;喜歡講讀大學免費,卻從來不講財源從何挹注;喜歡講全球化與多邊機制,故意不講川普的單邊其實就是在解構全球化貧富懸殊的矛盾與多邊機制的極低效率。 喜歡講川普把自己的酒店和度假村變成了華府的招待所、雖然沒有貪污,但是他經營的家族企業「如同賭博坐莊」坐說賭博費用!喜歡講川普以權謀私,他當總統後,所有的人都想見他,這不是很自然嗎! 川普的馬阿拉歌海湖莊園(Mar-a-Lago)、川普酒店和度假村,是他與外界交換第一手信息的最重要管道,幾乎從川普就任總統一開始,他的華盛頓酒店就成了政商大咖集會、籌款和交際應酬的中心——這些活動看成川普「抽乾沼澤,MAGA」的途徑並不違和。
三際信息站
2020-11-02
你是華人嗎?
【你是華人嗎?】 我問一位年輕人:「你是台灣人嗎?」 她馬上回答「是的,我是台灣人。」 「你是華人嗎?」 這個問題她想了幾秒,才說著:當我聽到「中華民族」幾個字時,我是沒有感覺的;我對「華人」這個詞沒有感情,完全連結不到生命美感或價值意義。 年輕人今年24歲,1996年生,在她出生後一年,1997年,故前總統李登輝先生在國民中學內推動了《認識台灣》教材,包含《社會篇》、《歷史篇》、《地理篇》,這是李登輝先生最後一任總統任期。 這份教材的推出,引起很多大中華派人士的不滿,面對這些質疑與批評,李登輝先生仍堅持繼續做下去的原因是:「我們唯有建立屬於自己的獨特文化,並從而體認我們本身的多元性,以及不同於中國的民主特色,才能使台灣免於受殖民遺毒之害。」 1997年,前故總統李登輝先生的願,多年後,在一位24歲的年輕人身上具體展現出來了。 在台灣,對「中華民族」這幾個字還有感覺的,是經歷黨國教育戒嚴世代四五年級生的反應,只剩下「龍應台侯德健們」吧。 今年十二年國教108課綱正式上路,歷史科的「以南島語族取代中華民族」、「以多元文化取代中華文化」、「將中國史列入東亞史,並加入與鄰近日韓交流互動」等不同傳統歷史課程的編訂。 這份課綱的推出,如同1997年推出《認識台灣》一般,引起教學現場老師與政治人物的質疑與批評,撻伐著「去中國化」、「培養天然獨」、「滅史」,但更明顯的是,台灣社會已經看清楚哪些人在反對,反對者的立場與背後的支持力量是感情、理想還是利益? 20年後,這份課綱所培育出來的年輕世代會具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如果,共產黨還未放棄對台統戰的話,他們會怎麼因應? 台灣年輕人的手遊,已開始對統戰有所回應。 今年八月,台灣一個遊戲製作團隊推出一款名為《逆統戰:致地與海的革命者》的棋盤卡牌類桌上游戲,製作團隊的想法很簡單:「逆統戰,就是對共產黨逆向實施統戰。聯合一切中共的敵人,打擊中共。」 遊戲讓玩家化身中共人員或是台灣、香港、西藏、蒙古、新疆等不同的「反共」組織成員,敵人是中國,就讓敵人的敵人聯手作戰,目標是戰勝敵人(中國)。 遊戲很夯,開發階段就已經募資到1900萬,九月份推出就造成轟動,中國官媒撰文指出《逆統戰》鼓吹分裂主義,危害到中國國安,官方還下令全面封殺。 戰略作家范疇近日一篇《台灣人繞不出的統戰套娃》,他從「黨(認同共產黨)、國(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認同中國人)、華(認同中華民族)」四層結構來談共產黨的統戰策略。范疇擔心只要共產黨搬出「中華民族」、「華人意識」,台灣人就會繞不出統戰陷阱,我認為不至於。至少,台灣年輕世代對統戰已有免疫力,還可以策反回擊。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共產黨現在的大外宣總綱,范疇擔心的應該是戒嚴世代的台灣人,他們被「華人認同」所困惑,容易掉入共產黨的統戰陷阱。但是我認為,統戰成功主要是因為錢,不是因為華人認同。 中共講文攻武嚇,文攻是給錢收買,武嚇就是武力攻打台灣。到目前為止,文攻武嚇都是很有用的。 延伸閱讀:台灣人繞不出的統戰套娃(范疇) https://tw.appledaily.com/....../NJ47QP5PIBGRZFXC4M36RR7DRE/
三際信息站
2020-10-15
蔡同榮18年前的憂慮
【蔡同榮18年前的憂慮】 2000年,《台灣安全加強法》由參議院外交部委員會主席赫姆斯提案,在眾議院以342票對70票的壓倒性票數通過,給台灣安全多一層保障。例如:台灣前途的決定,不但要用和平的方式,並且要獲得台灣人民「明確的同意」;美國應出售台灣潛水艇、AWACS預警機、空對空射後不理的AMRAAM飛彈等武器;美國訓練台灣軍人,美台應舉行聯合軍事演習,與「建立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與台灣軍事指揮部直接通訊」等。 但《台灣安全加強法》送到參議院後,民主黨大老(27年參議員)白登強烈反對,理由是:已有《台灣關係法》,沒有必要再來個《台灣安全加強法》。該法案無功折返。 為了這個法案,蔡同榮花了九牛二虎的心力,試圖說服白登。又請德拉瓦的台灣同鄉去找他,都無效,因為白登沒有連任的壓力。 2001年4月25日,布希總統的國安顧問主張根據《台灣關係法》美國有義務防禦台灣,如果中國襲擊台灣,美國有義務且會盡全力幫助台灣自衛。2001年五月初白登在《華盛頓郵報》質疑布希總統自我強加的「義務」,會限縮自己,發表「對台灣議題不要那麼麻利(Not So Deft On Taiwan)」,主張「模棱兩可的戰略政策」。 白登說:自從1979年美中建交,《共同防禦條約》就自動失效,美國沒有義務捍衛台灣。《台灣關係法》明確指出,任何以和平手段以外的方式決定台灣未來的企圖,都將「對西太平洋地區的和平與安全構成威脅」,並將「引起美國嚴重關切」。白登回應說:在外交上,保留使用武力保衛台灣的權利與先天承擔捍衛台灣的義務之間大不相同,在「義務」和「政策」之間,美國不需要自動陷入台海戰爭,儘管幾乎肯定我們會使用在日本的沖繩基地,但對可能會或不會干預台海戰爭保持沉默。美國不會在台灣問題上讓步,更不會對中國讓步。 2004年春天,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凱瑞主張:台灣問題的解決應採用「一國兩制」的香港模式,這種主張令人憂心。白登是凱瑞的首席外交顧問,如凱瑞當選總統,白登可能當國務卿。於是,蔡同榮託人安排跟他見面。9月14日,蔡同榮與彭明敏教授到華府見白登。彭明敏說凱瑞認為台灣應採用「一國兩制」模式說法是錯誤的;《台灣關係法》規定:中國若以非和平的方式要奪取台灣時,美國應採取「適當的行動」。 什麼是「適當的行動」?布希政府明確指出是軍事行動,可是,白登卻主張採取「模糊政策」:不事先說要採取什麼行動,保持「模糊」。蔡同榮跟彭教授均說:「模糊政策」會使中國誤判,反而會增加台海危機。 18年前蔡同榮說:前德拉瓦州副州長吳仙標與其夫人都是中國人。夫人曾在白登德拉瓦的辦公室當助理,白登對台政策深受其夫婦的影響。擔心華府對台政策走白登的路線,與傾中的馬英九相呼應。 相隔18年,白登變了嗎?針對武漢疫情,白登絕不相信中共在實驗室製造病毒病並且刻意千里投毒,白登認為民主黨執政的防疫能力一定比共和黨強大,但如果我們比較藍州紅州的疫情控制,我們實在看不出民主黨的執政能力有比較優秀。 白登副手賀錦麗批評川普對中國的政策,造成大量美國人失去生命與工作,當談到美中關係時,賀錦麗援引皮尤研究中心9月15日民調,指出川普不如習近平受人敬重(hold in greater esteem and respect)。美國人失去生命與工作?要分疫情前疫情後,如果是民主黨執政,我也看不出來希拉蕊或歐巴馬會處理的比較好。
三際信息站
2020-10-08
被民主黨拋棄的的白人
【被民主黨拋棄的的白人】 讀傑德.凡斯(J.D. Vance)的回憶錄《絕望者之歌(Hillbilly Elegy)》。這本書在2016年六月出版,不久,川普正式獲得共和黨提名。當時,美國媒體、專家、建制派菁英,因為川普崛起而感到意外,這本書立刻登上暢銷排行榜,被認為是了解川普支持者必讀的一本。 英文 hillbilly是對「鄉巴佬」卑賤鄙視的字眼,特別指美國大阿帕拉契山區幾個貧窮州的居民,他們正是上次選舉中川普的強力支持者。 作者凡斯就是出生在典型的hillbilly家庭,屬於蘇格蘭──愛爾蘭裔,有著鮮明且根深蒂固的次文化,凡斯形容:他們對家庭與國家都極度忠誠、全心奉獻,但不喜歡外來者,或者是長相或行為跟他們不同的人,尤其介意跟他們說話方式不一樣的人。 他們聽川普說話,很有親切感,一點都不覺粗俗:聽歐巴馬說話,不只是不同階級出身,根本就像不同國度的人。 經濟上,他們屬於勞工階級,「祖先是南方奴隸經濟體系中的臨時工,之後成為佃農,再成為煤礦工,後來又成為工廠黑手和磨坊工人。」隨著中西部工業製造中心逐漸落沒,逐漸失去經濟安全感、穩定的住所及家庭生活,困在「社會流動力低落、貧窮、離婚、藥物上癮……」的惡性循環中,成為美國社會中最沒辦法出頭天的一群人,這樣的絕望感由子孫世襲。 (書中寫到,根據數據顯示,他們不但比許多窮到令人難以想像的拉丁美洲移民更悲觀,甚至也比物質條件比他們落後更多的非洲裔美國人悲觀。) 每當他跟人提起這個族群的困境,總有人會跟他解釋說,問題出在經濟結構的層面,只要有更多好的工作機會,整體生活自然會隨之改善。 他以前也認同這個想法,但後來的一些經驗讓他認為,有更深層的文化因素。 在凡斯祖父母移居的俄亥俄州小城中,大多數居民是跟他們一樣從阿帕拉契山城移居而來的鄉巴佬,這是一個血氣方剛、火爆衝突的社區文化:對外,他們誓死保衛家庭(因此持槍文化在此永不衰敗),舉止粗俗,暴力是解決問題最容易的方式;但對內,他們同樣用暴力對待家人孩子。 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根本沒有足夠的文化資本(情緒穩定度),去追求一個更好的人生,他眼睜睜看到「很多年輕人失去勤奮工作的能力,就算得到好工作也難持久。…被解雇時還會覺得是別人對不起他。」 凡斯的幸運是,他有姥姥(外婆)。青春期的凡斯,因為母親的毒癮、家暴、感情不穩定(至少換了16個男友,結過6次婚),正走向自暴自棄的邊緣,姥姥挺身而出,讓他搬去同住,條件是「拿好成績、去打工、以及幫忙做家事」,跟姥姥相依為命的三年,是他人生翻轉的起點,他成績變好了,自信心增加,打工讓他有機會觀察周遭的社會現象,注意到階級問題,更重要的是,因為這份穩定的情感支持,讓他也開始願意打開心房,結交到許多摯友,並且對未來有了盼望,一步步打破階級複製的魔咒,擁有了他自己從來都想像不到的幸福人生。 自由派菁英過度聚焦在種族議題,還把「白人特權、白人至上主義」的標籤套在他們身上,無疑是把他們推得更遠。這本書出版不到三個月,希拉蕊說:川普支持者有一半是「種族主義者、性別歧視者、恐同症、仇外症和伊斯蘭恐懼症者」,把川普的半數支持者,歸類成「一籮筐可悲的人」(the basket of deplorables),冷漠的認為他們就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希拉蕊的話加深他們長期被「主流社會」拋棄、呼聲被壓制的感覺。 凡斯認為任何想解決工人階級問題的人,都應該直視問題中的「軟體」元素,也就是個人的選擇及責任。當他訪問社區裡的老師時,老師說:「政府希望我們當這些孩子的牧羊人,但他們都忽略了,這些孩子的父母是虎豹豺狼。」即便政府在結構上增加補助拯救貧窮學區,但如果孩子連一個身心安頓,專心學業的家庭生活都沒有,那麼結構的改變只是徒勞。 其實凡斯這本回憶錄最想強調的是家庭與個人的責任,需要改變的不只是制度。他呼籲他出身的hillbilly族群:別再耽溺於受害者心態而憤怒,或耽溺於自卑心態而報復,認為全美國都聯合起來排擠他們(這也是川普的陰謀論能打動他們的原因),或認為美國夢將他們排除在外。 凡斯用自己的生命故事一再指出:內山老粗式的混亂家庭生活、家庭暴力與毒品氾濫,永遠不可能給下一代往上爬的環境。Hillbilly確實面臨著社會、文化與經濟上的焦慮,但若不內省啟動自己的能動性(父母與孩子皆然),而是訴諸犬儒思想,或報復性地選出一個能幫他們打主流社會一巴掌的領導者,只會讓這我們世世代代在混亂和貧窮中無盡循環。這個族群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粗俗與不屑,不是空頭支票,而是腳踏實地的希望。 我過去所接觸的美國人,大部分是來自東岸西岸都會區、受惠於全球化的自由派菁英;川普當選後,我才幡然醒悟,這些菁英階層和他們所主導的主流媒體,是如何誤解或忽視了這群川普支持者,說他們沒見過世面,甚至妖魔化、弱智化他們,這麼做,只是更加深他們對體制的不信任,更激化社會對立。 歐巴馬在2008大選的一場造勢活動中,批評白人勞工階級「他們越來越充滿仇恨,所以他們緊握槍枝或宗教信仰,厭惡非我族類,反非法移民及反貿易情緒高漲,藉此表達心中的挫折感」(They get bitter, they cling to guns or religion or antipathy to people who aren't like them or anti-immigrant sentiment or anti-trade sentiment as a way to explain their frustrations.)。此話一出,立刻被各方批評他的菁英主義,而歐巴馬也反指他的話遭到曲解。此發言至今仍被反覆引用來說明美國菁英與庶民大眾之間存在的認知差異。
三際信息站
2020-09-21
逐鹿中原成王敗寇的史觀
【逐鹿中原成王敗寇的史觀】 中國人的史觀,用八個字總結,稱之:逐鹿中原成王敗寇。 這樣子的史觀不更新,中國人不可能獨立思考。去中國化,不是去除「中華血脈相連的歷史文化」,是去除沒有靈魂、沒有核心價值的戰狼史觀。 中國人篤信歷史都是勝利者所書寫,任何異族只要能佔領中原,他就是「正統」,即使這個人強暴了你的父母、佔有了你的家產、誅殺了你的九族。中國人最討厭發動侵略,卻沒有能力征服,現代話叫做「射後不理」,像日本那樣,沒有能力征服卻發動侵略。侵略要「正當化」,就是要有能力征服,像大元汗國、大清國那樣血腥地佔領中原。 北方胡人消滅西晉,建立鮮卑政權,掌控中國、隋唐兩代都是突厥─鮮卑特色的胡人政權,或稱之「新漢人」。舊漢人南遷長江流域,融入南方楚越人。1016年前,遼國的契丹聖宗率領大軍入侵北宋到澶州,包括北京在內的燕雲十六州落入遼國手上,契丹遼國從此比北宋更「正統」。中國人其實並不怎麼重視血緣種族,中國人重視的是漢文,李白、白居易、劉禹錫、元稹都不是漢人,都備受漢人的推崇。 說中國人有五千年歷史,等於說美國人有五千年歷史,等於說鮮卑人蒙古人女真人都是中國人的祖先。還原中國史就是讓春秋戰國、秦、西漢、東漢、西晉、隋、唐、元、明、清各自成為一國,改朝換代就算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政府(政權),不要用朝代串起來。 其實,中國史主要是以漢語串起來的,只要你使用漢語,中國就把你看成同一個國家,一天到晚想要併吞你。如果當年英國也是這種態度,今天就不可能有五眼聯盟,英美兩國也不會是兄弟之邦。 同一種語言不必是同一個國家,使用英語可以是不同的國家,使用漢語也可以是。英美兩國核心價值不是英語,漢語國家核心價值也不是漢語,人權憲章才是。 中國人的史觀不改變,就是在鼓勵蒙古式的征服侵略、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日本人經略中原犯的錯,錯在兇狠強悍不及蒙古滿洲人;台灣使用漢語就強迫同一個國家的認同,等同不鼓勵外國使用漢語。殊不知推廣漢語最好的方法,就是讓漢語人去建立不同的國家。
三際信息站
2020-09-14
台灣橄欖球天王巨星
【台灣橄欖球天王巨星】 https://youtu.be/l6tjcY10OWw 「永遠的13號」柯子彰(1910-2001),日本媒體譽為「柯子彰之前沒有柯子彰,柯子彰之後也沒有柯子彰!」 定期洗腎抱病來台參加李前總統告別式的日本前首相森喜朗,提及柯子彰這位天才型英式橄欖球球員是他父親森茂喜當年早稻田大學校隊「追著同一顆球」並肩作戰的戰友。柯子彰從高校就加入橄欖球隊,在早大最後兩年擔任隊長,率領早稻田大學贏得全日本大學橄欖球聯賽冠軍,被選為最佳「(右後衛、前鋒)」。1930年20歲,赴加拿大比賽,戰績6勝1和,重挫加拿大隊士氣,打出日本人自信。23歲當上日本國家代表隊隊長,1934年澳洲國家代表隊赴日比賽,柯子彰擔任日本大學聯隊隊長,兩場比賽一勝一負。 楊照在「一九八九.圳上的血凍」提及當年台南州代表隊曾以52比3痛宰早稻田大學的橄欖球隊。台灣在日治時期,球類運動不只「嘉農」,橄欖球也曾轟轟烈烈過。 首位將英式橄欖球(Rugby)介紹到台灣的人是1911年至1915年到台灣總督府通信局庶務課任職的松岡正男。他利用工作之餘,到台北一中(今建國中學)教學生打橄欖球,不過他1915年回日本,橄欖球運動就沉寂了12年。 1927年台北一中三年級學生岡信隆,在校發現了一顆橄欖球,而組成校隊。還有曾是同志社大學橄欖球隊選手的陳清忠返回台灣任教於淡水中學時,也致力於橄欖球運動的推廣,從1923年成軍開始,十幾年幾乎未逢敵手,直到1936年日本人強行接收淡中橄欖球隊為止。 1930年台灣橄欖球聯盟成立,推廣各級比賽,冠軍隊伍同樣可以到日本比賽,其中台北一中曾在1935和1941年獲得全日本中學冠軍。雖然球賽規模無法與甲子園相比,但意義是一樣的。除了嘉農,或許台灣橄欖球風雲也可以拍成電影。 1947年2月28日,陳儀下達緊急動員令,台灣鐵路局任職的柯子彰,因為鐵路局長陳清文不在,群龍無首,組織「鐵路制度調整委員會」以恢復鐵路營運、維持鐵路秩序,當時各地自治組織都遭到整肅,連解決台灣糧荒有功的「鐵路制度調整委員會」也被秋後算帳。「鐵路制度調整委員會」會長張期華當場被打得遍體鱗傷,羈押在東本願寺;由於柯子彰留學日本、娶日籍妻子,連帶也遭到國民政府質疑。罪名是:「參與叛亂、秘密召集委員開會企圖破壞軍運。」受到凌虐的他,對所發生的事情隻字不提,獨自一人承受龐大的恐懼與壓力。對比他的許多同事從人間蒸發,他已經很幸運了。 很多人在問那一代的台灣人,為什麼喜歡日本,為什麼討厭國民黨?一榮一辱兩樣情,白色恐怖讓台灣人留下許多歷史沒記錄的空白,柯子彰就是最鮮明的見證。
三際信息站
2020-09-06
台灣是美日戰爭決定的勢力範圍
【台灣是美日戰爭決定的勢力範圍】 https://youtu.be/YZvl4hAwowk?t=180 1954年金門《九三砲戰》美軍兩位中校顧問法蘭克·林恩(Frank W. Lynn)與孟登道 (Alfred Medendorp)在金門金城鎮水頭碼頭中彈陣亡,國防部在水頭碼頭分別設立紀念碑以茲紀念。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在《九三砲戰》後三個月才簽署,《九三砲戰》當時台灣與美國尚未簽署。換句話說,台美間不管有沒有簽署,美軍都會與台軍同在。 蔡英文總統823赴金門太武山參加1958年《八二三戰役》62周年追思活動,美國AIT台北辦事處長酈英傑同行,酈英傑隨後轉往水頭碼頭,在兩位美國中校軍官的紀念碑前獻花致意,感念66年前他們的殉職犧牲。 AIT強調,安全合作是美台夥伴關係極重要一環。AIT在臉書貼文表示,美台安全合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66年前《九三砲戰》。兩位美國中校軍官在金門《九三砲戰》與台灣兵一同抵禦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猛烈砲火攻擊中英勇殉職。 領土問題向來以上回戰爭劃下的勢力範圍為界,不是主權聲索可以改變,想要改變上一回「美日戰爭決定的勢力範圍」,唯有訴諸戰爭,打敗上一回戰爭的勝利者。 台灣是美軍打下來的第一島鏈最重要堡壘,解放軍想要併吞台灣,唯有先打敗美日台三國聯軍。美軍沒有來不來支援台灣的問題,美軍一直都在台灣周邊海域,70年來,美軍從來沒有一天失去台灣領海領空的海空優勢。 有人憂心美日聯軍來不及介入,解放軍就已先封鎖台灣 。這就太不了解美日聯軍的超前部署了,美日聯軍不可能給解放軍封鎖台灣的機會 。 如果今天中國是一個民主自由人權的國家,台灣所處的戰略經濟地位,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投資經濟大賺美鈔的最佳旋轉門。在自由經貿下,投資台灣永遠比擁有台灣來得划算省錢。美國不會想要佔領台灣,但絕不容許台灣變成中共的勢力範圍。換句話說,美國絕不容許統派政黨在台灣壯大。 退一步說,如果台灣人怯懦不參戰,當了美日台聯軍的「逃兵」,讓解放軍佔領台灣,美軍只好轟炸台灣每一個軍事建設,驅逐解放軍,到時候台灣必然犧牲慘重。解放軍沒有直接打敗美軍,美軍不可能讓出他的勢力範圍。台灣有太多台灣人不知道的「美國投資」;要美國放棄台灣,除非解放軍直接在軍事上擊退美軍。 延伸閱讀:台灣能贏得與中國的戰爭 https://foreignpolicy.com/2018/09/25/taiwan-can-win-a-war-with-china/
三際信息站
2020-08-25
「陳時中」三個字的真實義
【「陳時中」三個字的真實義】 https://youtu.be/V8um9opYyHA 真的要主動篩檢,就要像美國總統川普那樣每兩天就要篩檢一次,因為你今天篩檢陰性不保證後天你能夠繼續確診陰性。 做不到像川普那樣每兩天篩檢一次,你會以為自己檢驗「陰性」代表真的沒有病,可以回家開趴,「檢驗陰性就安心了,家人也放心了,這就是防疫破口的開始!」。沒有14天居家隔離,即使二採陰三採陰確認,都不保證不是「偽陰性」。 現制的隔離(檢疫)14天,絕對比「入境檢測」保險。因為一採陰沒有保證你不是「偽陰性」或是沒有病,檢驗陰性也不代表你不會被傳染。 隔離(檢疫) 的「源頭管理」才是最有效的防疫。入境檢測不是好的「源頭管理」。「14天內沒有症狀」才能夠保證即使感染過也不再有傳染力。 倡議普篩的人從頭到尾都沒有誠實地提出大量篩檢的國家,篩出來的陽性案例配套措施是什麼?要如何避免醫療資源崩潰?連醫療量能的極限值資訊都不誠實,憑什麼談真實? 「陳時中」三個字的真實義是誠實中,不是順時鐘。
三際信息站
2020-08-24
「陸生」道德勒索的套路
【「陸生」道德勒索的套路】 https://www.facebook.com/artoflewislau/posts/3000878756687733 海水退潮就知道誰游泳沒穿褲子! 現在海水還沒退潮,時事評論員盧斯達《臉書》上這一篇「左膠作為無意識、先驗的內奸型生物」,已經看到誰沒穿褲子! 這一篇講的是台灣來了很多中國「新難民」,沒有身分證也要享受有身分證的福利,任何國家都是憑「身份」決定權利義務,只有台灣不可以!他們是貪得無厭的乞丐,向你索取,好像台灣人上輩子欠他們,你不給或者給太少,他們就罵你祖宗八代!盧斯達廣東話稱之「大種乞衣橫行」,「大種乞衣」指的是貪得無厭的乞丐!台灣人給的不夠就是「排外」、就是差別待遇,就是歧視! 什麼是「大種乞衣橫行」?盧斯達說:中國人來鬧台灣,就等於說中國疫苗和奶粉出問題,中國人湧來香港搶購卻不准香港人內心嘀咕,好像他們獲得權貴特許,只因他們有華人的DNA?還是因為這也是另類的一中政策?厲害了我的國GDP,怎麼不去找自己的祖國索取? 台語稱厚臉皮為「大面神」,現在這個社會滿口公平正義義正辭嚴的偽君子不少,嗓門又大,果真是「欠錢的才是老大,借錢的卻成了孫子」!沒有滿足「大面神」的勒索,你就是沒有慈悲心!
三際信息站
2020-08-08
全球最好的防疫
【全球最好的防疫】 https://www.c-span.org/video/?472883-1%2Fwhich-country-worlds-health-care 前總統歐巴馬白宮衛生政策特別顧問Dr. Ezekiel Emanuel接受有線衛星公共事務電視網C-SPAN訪問,談到關於他的書《Which Country Has the World’s Best Health care》的內容。 開頭七分鐘,他談到台灣距離中國不過100海浬,而且有100萬人在中國工作或做生意,兩國之間來往頻繁, 本應是這次武漢肺炎最大的受害國之一,但台灣因為三個因素而做到全球最好的防疫。 一個是台灣因為在SARS受害,不斷演練得到經驗,也因此對中國有所防備,所以這次提前部署防疫工作。另一個原因是台灣人文化上對PM2.5防霾口罩的接受,對看不見的細懸浮微粒都會主動上網查證並且帶上口罩,有感冒症狀也會帶上口罩。所以疫情一開始,台灣幾乎全員接受帶口罩的要求。最後一個原因是健保卡和健保系統的單一付費者制度,讓這次的武漢肺炎的追蹤變得可能而且容易。 這些都是事實,也或多或少都有影響,但並不能完全解釋和說明台灣的防疫成果。 他談到健保卡的部份,對美國人來說對個資是有疑慮的,所以訪談的《紐約時報》專欄記者David Leonhardt就不同意電子健保卡的使用。 台灣固然因為國家口罩隊的成功在一個月內提昇了十倍的產能,這在其他國家即使要做也不見得做得到。更何況像美國這樣的大國,本身又沒有充足的口罩材料,連口罩製造機也缺乏。在口罩庫存被中國事先搜刮的狀況下,更是困窘。中國政府甚至指示海外各地「綠地控股集團」(Greenland Group)的員工放下工作,改搜刮各國物資寄回中國,簡直是生化閃電戰奇襲。所以美國一開始只能要求民眾不要戴口罩,將醫用口罩保留給照顧武漢肺炎患者的醫護人員。 其實,台灣防疫雖然做得比較好,但也不是沒有漏洞。在二月初之前就有鑽石公主號和威特士丹號郵輪事件,都是有感染案例,加上2000人以上的群聚效應,而且都毫無管制地進入到台灣將近一天的時間,但都沒有造成任何確診案例,這是很不可思議的!《磐石艦感染事件》和最近日本女學生事件事後都證明是在台灣內部感染,但都不清楚感染源,這被懷疑台灣內部已有零星社區感染。 台灣反對黨的學者和立委據此要求衛福部阿中部長要做普篩,但是要不要普篩決定於台灣有沒有防疫破口,防疫破口的指標端視「病例再生數(R0值)」大於1、加護病房有多少武漢肺炎的患者、有多少醫護人員感染。台灣病例再生數(R0值)小於1代表台灣沒有防疫破口,當然不必浪費醫療資源和人力,普篩意義零。 之前醫學界曾經估計,無症狀感染者可能是確診患者的5-10倍,這「意味著」武漢可能有25-50萬的無症狀感染者。武漢近千萬人的檢測結果表明,事實並非如此。 六七月間武漢和北京先後進行了兩次「千萬級別的檢測」,其中透露出的資訊,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不高,武漢才十萬分之三。北京更低,約為三十萬分之一。武漢300個無症狀感染者病毒培養結果全部為陰性,說明這些樣本中的病毒含量極低,或者不存在具有致病性的「活病毒」。 基於大樣本調查結果,中國研究員薛力確認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性不強,加上病毒毒性整體上弱化,即便被此類患者傳染,患者也很少出現重症。 延伸閱讀: https://www.advisory.com/daily-briefing/2020/07/01/best-health-care-system The Leap to Single-Payer: What Taiwan Can Teach(2017-12-26 By Aaron E. Carroll and Austin Frakt) https://www.nytimes.com/2017/12/26/upshot/the-leap-to-single-payer-what-taiwan-can-teach.html
三際信息站
2020-07-20
«
1
2
3
4
5
6
7
8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