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探險團相關文章
悼念林冠華
一位臺灣青年林冠華在經歷黑箱課綱抗議事件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希望能以這樣的方式,阻擋黑箱課綱上路。 而在這整個過程中,一直到現在,我們一再的看見這群外來殖民者高高在上的傲慢。 它們認為,學生沒有思考的能力,一定是被煽動的。 它們認為,學生不知道自己在支持甚麼,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 它們認為,改課綱又不會怎麼樣,自己去讀就好了。 它們認為,中國文明才是偉大的,臺灣的一切記憶必須被淡化甚至消失。 它們認為,主張多元族群並存的史觀是罪不可赦的臺獨思想。 它們認為,臺灣擁有的一切,都是他們施捨的恩惠。卻從來不問,若沒有臺灣,當年他們能逃去哪裡?下場又會是如何? 它們的字典裡,從來就沒有尊重與感恩。它們根本不想,也不屑,和我們在一起。我們只配讀他們規定的課綱,照他們規定的價值觀來生活。 它們嘴上說節哀,想的卻是我把你們當人看。 長期以來,多少屬於我們的記憶,多少我們該知道的人事物,就在這群人的支配中一點一滴的被遺忘了。 我們會努力,把屬於我們的人事物都找回來。一個都不能忘記。 悼念一位為理念犧牲生命的青年,永誌不忘。 二分鐘了解課綱爭議始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TkWOc5syqs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7-31
1910年代桃園公學校農業實習
感謝團友 林至明 分享一張1910年代桃園公學校農業實習報導,出自台灣日日寫真畫報。 日本時代191x大正年間,為了改變本島(臺灣)人較喜文書看輕勞動的傳統觀念,故特別在公學校加入了農業實習的科目,期望能普及農事及建立農業神聖的觀念。之後在許多日本時代的畢業紀念冊,都能看到學生進行農事或耕作的紀念照,這也成為許多老一輩臺灣人的共同記憶。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7-21
日本時代屏東車站老照片
感謝團友 S.J Hong 分享一張日本時代屏東車站老照片。許多人不知道,屏東車站曾是木造歐式風格建築。 延伸閱讀: 日本時代屏東火車站老照片 http://www.twmemory.org/?p=4591 猜猜這是台灣日本時代的哪一座火車站 http://www.twmemory.org/?p=579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7-16
1924年(大正13)發生的粉塵爆炸事件
八仙樂園彩粉爆炸事件震驚全臺灣,看著無法形容的慘劇心情沈重,無法相信這種景象竟然會上演。 其實在90年前的臺灣,就已有粉塵爆炸的紀錄。圖為1924年(大正13)的臺灣日日新報,報載臺北北門町鐵道部某日進行粉炭裝入火車的作業時,引起爆炸,造成一人死亡兩人受傷的慘劇。事發後本町消防所及南署(臺北之南警察署)立即趕到現場滅火將傷患送醫,並進行相關調查。 不管是90年前的爆炸事件,或是這幾天發生的八仙樂園慘劇,都是我們該記取的教訓,一方面了解粉塵爆炸的可怕,也作為日後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的寶貴經驗。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6-30
何時「他們」才會願意加入「我們」?
一直到今天,外來統治者依然只用他們的觀點,講他們的故事。 行政院新聞稿 毛揆:紀念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週年 建構我「抗日戰爭」的歷史詮釋權 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2.aspx?n=F8BAEBE9491FC830&sms=99606AC2FCD53A3A&s=B5D3A6C9F621CD4A 請問標題中的「我」是誰?是「他們」?還是「我們」? 國史館「烽火歲月-抗戰七十週年暨台灣光復」專網 http://www.70thvictory.com.tw/ 請問這是他們的歷史?還是我們的歷史? 七十年過去了,何時「他們」才會願意加入「我們」? 圖為1950年初國民黨政府在臺北舉行的徵兵遊行,甫結束二戰夢靨的臺灣人,又再一次莫名被捲入了原本和自己無關的戰爭。(來源:LIFE)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6-26
噶瑪蘭平埔族的二龍河競渡活動
兩百年以前噶瑪蘭淇武蘭、洲仔尾(宜蘭礁溪)一帶的平埔族人為了驅鬼避邪、平息二龍河裡的鬼魂,於是演變為在二龍河划船競渡祭拜神祇祈福的習俗。 在漢人移民開墾後,才逐漸轉變為與端午節慶結合。二龍河競渡的特色為沒有裁判,輸贏完全由選手和觀眾自由判定,龍船的造型也很特別(左圖,出自民俗臺灣)。 這個活動延續到日本時代,報紙記載了「每日觀眾千餘」、「兩庄戶口,各備牲物,在港頭致發,入夜請客演戲八台,極是鬧熱」的盛況(右圖:臺灣日日新報),一直到今日,二龍河扒龍船依然是當地每年的重要盛事。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6-20
二戰後不同時期的臺幣演變
#課綱不會微調出來的內容 自己的節日自己紀念,6月15日,臺幣四萬換一塊紀念日。 二戰後臺灣經濟崩盤,貨幣瘋狂貶值,到了1949年6月15日,發生了貨幣「四萬換一塊」的事件。 圖為二戰後不同時期的臺幣演變,由發行的貨幣面額可以看出貶值速度及幅度之驚人。1946年中還是個位數面額的貨幣,到了1949年5月貨幣面額已是驚人的數字。 每當提起這件歷史,護航者常主張二戰尾聲日本在臺流通的「臺銀券」已有通膨現象,二戰後的貨幣貶值不能全怪中國國民黨。 究竟臺銀券有沒有通膨或貶值呢?這當然毫無疑問是有的,但幅度有多少? 引述吳聰敏在《台灣戰後的惡性物價膨脹》論文所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因物價管制政策瓦解故物價快速恢復市場均衡水準(大幅上升接近五倍),9月底又上升2倍,10、11月則恢復穩定(增加12%、8%),在隔年臺銀券以1:1交換臺幣後,可以說臺銀券的影響因素已脫鉤了。 由1946年民報的報導來看,當時買米買肉買菜物價都還是個位數的水準,到了1949年一些報紙廣告已經出現一瓶9000元的醬油、要價數萬元的罐頭(還號稱市場最便宜)。 那麼在1945年初至1950年底的物價指數竟上升了多少呢?答案竟然是218455.7倍。是21萬8千455.7倍啊…這麼驚人的血淚歷史,不管日本臺銀券造成的影響多大,難道不該讓所有的人知道惡性通貨膨脹有多可怕嗎? 我們的課本,如實的寫出發生過什麼事,是有這麼困難嗎? 感謝團友吳承學分享 貨幣圖片出處(wiki) 延伸閱讀: 吳聰敏《台灣戰後的惡性物價膨脹》論文 http://homepage.ntu.edu.tw/~ntut019/ltes/BigInflation-Historica.pdf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6-16
平戶在哪裡?
昨日提到黑箱課綱中被移除的荷治時期「濱田彌兵衛」事件,日本將荷蘭東印度公司位於平戶的商館關閉作為報復手段。有網友不解事件中「平戶」到底指的是什麼? 「平戶」約為今日本長崎縣平戶市,荷蘭商館在平戶島的東北角。 若沒有聽過這個地方,大概不會知道平戶也是被中國國民黨視為民族英雄、光復大陸樣版的國姓爺「鄭成功」故鄉。 鄭成功(AKA 國姓爺、Koxinga),1624年出生於日本肥前國平戶,父親為原出身海盜的鄭芝龍、母親田川氏(也是平戶人)。 鄭成功承襲鄭家勢力,在對大清國的戰事挫敗後在大陸漸失立足之地,只好以20倍以上兵力渡海強取荷蘭東印度公司治下的臺灣(主要為今安平、臺南一帶)。 課本可能沒有提到鄭成功曾大量屠殺平埔族,以及他出生在日本平戶,有一半日本血統,1895日本治臺後因此尊崇之,將原清沈葆楨修築之福州式延平郡王祠增建為開山神社。 二戰後中華民國接管臺灣,視國姓爺為民族英雄、光復大陸樣版,將日本時代開山神社拆毀,原石製鳥居上放置中國國民黨黨徽並題字「忠肝義膽」,後來更將原保存之福州式建築改為和鄭成功毫無關連的中國北方風格,也成為了今日新版延平郡王祠樣貌。 幾十年前,外來統治者任意依自己需求篡改古蹟,幾十年後臺灣即使經歷了幾波民主化洗禮,到今日代表官方立場的教育部,依然強硬篡改課綱,使課綱依然無法站在臺灣立場客觀持平的論述事實,而必須依統治者需要做政治服務。這種情形,真的是臺灣人所樂見的嗎? 圖左:被加上中國國民黨黨徽的延平郡王祠牌樓(wiki) 圖中:日本時代美國駐台灣領事Gerald Warner拍攝之福州式延平郡王祠及門內的開山神社建築。(East Asia Image Collection,Lafayette College) 圖右:鄭成功手植椎木及平戶鄭成功碑 (縣社開山神社沿革志 附 鄭成功傳)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6-14
課綱中消失的濱田彌兵衛歷史
最近課綱遭教育部蠻橫篡改引起爭議,其中一項遭移除的內容為發生在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時期的「濱田彌兵衛事件」。1628年,日人濱田彌兵衛來臺經商與當時在臺經營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因租稅、沒收貨物武器等問題爆發衝突,總督彼得奴易茲的兒子被濱田綁去日本,日方並封閉了荷蘭在平戶的商館。荷蘭東印度公司和日方做不成生意,損失慘重,結果竟然把「自己人」彼得奴易茲撤職還判刑兩年。之後甚至直接把彼得奴易茲引渡去日本交給日本人監禁。 這段故事不過就是臺灣悠悠歷史中的一段波瀾,教育部為何要將其拿掉耐人尋味。但其實早在戰後中華民國接收臺灣不久,濱田瀰兵衛位於安平的紀念碑就已被暴力篡改為「安平古堡」。 今日我們所見的安平古堡石碑原本是日本時代濱田瀰兵衛紀念碑,戰後被改為「安平古堡」,題字者為卓高煊。依據臺灣日日新報報載,這塊碑是在1941/3/23進行除幕式(下圖,1941臺灣日日新報),碑上面原有文字「贈從五位濱田彌兵衛武勇之趾」。 過了幾十年,為何這群人還在做一樣的事?何時臺灣才能站在自己的立場,持平看待過去的歷史? http://zh.wikipedia.org/wiki/濱田彌兵衛事件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6-13
台北其實很生態
臺灣消失的不只是歷史記憶,生態記憶恐怕也鮮少為人所知悉。 你知道筆筒樹在全世界的分佈中心在哪裡? 全球罕見城市裡的國家公園在哪裡? 全世界最有生命力的土地又在什麼地方? 臺灣蕨類教父郭城孟老師的大作 – 台北其實很生態。來看看台灣是如何的獨一無二。 台北其實很生態(1) http://fb.com/kuocmntu/posts/1597807163809215 台北其實很生態(2) http://fb.com/kuocmntu/posts/1597841137139151 台北其實很生態(3) http://fb.com/kuocmntu/posts/1597871343802797 台北其實很生態(4) http://fb.com/kuocmntu/posts/1598402123749719 台北其實很生態(5) http://fb.com/kuocmntu/posts/1598736007049664 台北其實很生態(6) http://fb.com/photo.php?fbid=1599831120273486 台北其實很生態(7) http://fb.com/photo.php?fbid=1601717500084848 台北其實很生態(8) http://fb.com/photo.php?fbid=1605483283041603 圖為日本時代竹子湖畫作,出自《臺灣國立公園畵集》(岩田秀耕著,1940出版)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5-23
殖民的證據
今年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中華民國政府也在臺灣無孔不入的推廣「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除了透過教育系統直接發公文深入各級學校要求學生參與各式活動 – 徵文、圖案設計、微電影、展覽、要求觀看臺灣省政府「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65週年特展專輯」網頁…等等以外,也透過媒體力量,配合國防部進行軍力展演,進行族繁不及備載的推廣操作。 臺灣的人口組成中,絕大多數的人及其祖先,在二次世界大戰中並不是「抗戰勝利」的一方。當時在臺灣的人們,也有著各自不同的戰爭回憶。 當然在現在的臺灣,「抗戰勝利」也是一部分人所擁有的歷史記憶,各自珍惜自己的記憶合情合理,但官方不宜用「單一史觀」當做所有人的唯一的選項。 多元族群有著多元文化與歷史記憶,卻只能有統治者的單一史觀,這種現象就叫做殖民。 希望臺灣能早日邁向成熟穩定的正常社會。 圖引用 Now News新聞、臺灣省政府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65週年特展專輯網站畫面、教育部發給各級學校公文、各校舉辦活動網頁及活動辦法截圖。 感謝團友 C.H Wu 分享圖文 延伸閱讀: 臺灣省政府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65週年特展專輯 http://65th.tpg.gov.tw/ 多元族群的臺灣,只能有一種史觀? https://fb.com/twmemory/photos/a.322084677912223.75973.319875468133144/718907658229921 由「1941高雄人被派去對日抗戰」看單一史觀後遺症 https://fb.com/twmemory/photos/a.322084677912223.75973.319875468133144/719993671454653 二戰臺灣被日軍轟炸?台灣歷史一些常見的錯誤認知 http://fb.com/twmemory/photos/pb.319875468133144.-2207520000.1426166843./504402143013808/ 了解阿公阿嬤阿祖的歷史,是「數典忘祖」? http://fb.com/twmemory/photos/a.322084677912223.75973.319875468133144/506467839473905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4-22
1935基隆鳥瞰圖「基隆市大觀」
今天看到有網友問到,1930年代的基隆港規模好像很小? 圖為1935年(昭和10)金子常光繪製的「基隆市大觀」(局部),曾作為臺灣門戶的基隆,當時這樣的格局算小嗎? 感謝 Kelang JK 分享 延伸閱讀: 古今基隆地圖 http://www.twmemory.org/?p=421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4-18
由馬關條約看”簽名”與”簽名章”的爭議
感謝團友 Pygmalion Liu 分享圖文: 台北政壇最近因”簽名”與”簽名章”的爭議鬧得沸沸揚揚,其實在120年前在簽定決定台灣命運的馬關條約(正確名稱應叫中日或日清〈講和條約〉)也出現類似的爭議。 李鴻章在下關與伊藤博文協商後,將條約帶回中國,經過朝中主戰主和兩派激烈討論,光緒皇帝在極為痛苦的情況下批准蓋用玉寶。帝師翁同龢在日記上生動紀錄了當天的情形: 初八日。晴朗。……見起三刻,上意幡然,有批准之諭。臣對以三國若有電來,何以處之?上曰須加數語於批後,為將來地步。於是戰慄哽咽,承旨而退。書齋入侍,君臣相顧揮涕。此何景象耶。 後來雙方分別派出伍廷芳與伊東已代治在煙台換約,伊東出示日方簽署的〈講和條約〉,其上除蓋有「大日本國璽」,天皇並於國璽上方簽下「睦仁」(明治天皇之名)二字。但中方的〈講和條約〉上僅蓋「皇帝之寶」而無皇帝的簽字。對此,伊東耿耿於懷,要求另給照會一件,「聲明向例不用御筆之故」。伍廷芳同意給照會,條約的爭議才落幕。 圖上為〈講和條約〉日方簽署本,可以看到日本國璽與天皇的簽名。圖下為中方簽署本,僅見皇帝之寶而沒有光緒的簽名(載湉)。 其實蓋印是很麻煩的一件事,尤其是越大的印章,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蓋得好,所以通常會有專人幫忙代鈐。但就算不是親自動手,有蓋印的條約就會生效,光緒絕對不能說因為沒有他親筆簽名所以他不知道條約內容~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中華民國外交部保存之前清條約協定〉資料庫,文獻編號:910000115001、910000115002。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3-31
柯文哲:「如果台灣要有真正共同的未來,應該要從尊重彼此的過去做起」
前幾天「過度訴求單一史觀造成歷史記憶錯亂」的貼文,引起熱烈迴響,今天剛好就看到這則新聞 XD 再次重申: 不管對於某個時代是否認同,歷史記憶還是歷史記憶,當時生活在臺灣的人,一樣有喜、有悲,曾經發生過的點點滴滴,不管是美好或是痛苦,都應該成為作為後輩的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不該讓目前單一史觀罷凌的現象,把前人用生命留下的寶貴記憶忽略掉。若任憑這種現象持續下去,這才是真正的數典忘祖! —– 引述新聞: 柯文哲:「我們有不同的過去,但是我們有共同的現在,那麼下一個問題,我們要不要走向共同的未來?」只是很不幸的是,國民黨統治台灣前50年,其實到現在也仍然不放棄的一個企圖,「就是剷除台灣人的過去,而代之以統治階級的過去」。把它們的過去當作所有人的過去,當然最終目的是要大家走向他們自己設定的未來。 柯文哲舉例說,有一次他在北投慈后宮,發現神壇旁有兩個刻字被塗抹掉了。詢問之下,才知道那兩個字是「昭和」。另外,台大醫院前的地下道牆上貼的台北城老照片,時間標示是民國二十年。這就是他說的:把我們的過去剷除,代之以統治階級的過去,然後再要求我們的未來要依照他們決定的未來。 柯文哲強調,如果台灣要有真正共同的未來,應該要從尊重彼此的過去做起。他主張「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politics/20150317/575772/ 圖為 臺中烏溪治水工事竣工記念碑,年號遭塗改為中華。(出自2011年【誰的百年?】影像展) 延伸閱讀: 多元族群的臺灣,只能有一種史觀? https://fb.com/twmemory/photos/a.322084677912223.75973.319875468133144/718907658229921 由「1941高雄人被派去對日抗戰」看單一史觀後遺症 https://fb.com/twmemory/photos/a.322084677912223.75973.319875468133144/719993671454653 二戰臺灣被日軍轟炸?台灣歷史一些常見的錯誤認知 http://fb.com/twmemory/photos/pb.319875468133144.-2207520000.1426166843./504402143013808/ 了解阿公阿嬤阿祖的歷史,是「數典忘祖」? http://fb.com/twmemory/photos/a.322084677912223.75973.319875468133144/506467839473905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3-18
由「躲避日軍空襲的防空洞」看單一史觀後遺症
晚上看到臉書朋友貼出一則很離譜的新聞,提到大坑山區有農民將日本時代「躲避日軍空襲的防空洞」改建成私人水庫。 請問日本時代的臺中大坑山區有必要躲避日軍空襲嗎? 這顯然是因為長期以來官方過於強調單一史觀導致許多人歷史記憶錯亂的現象,總是有許多人不知不覺中提到空襲直覺反應就是「被日本轟炸」! 許多持反面意見的網友們總是主張「不可能有人搞錯」,那麼就來看看這起 「躲避日軍空襲的防空洞 改建成私人水庫」的新聞吧。 臉書原始消息出處(黃仲英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779814998775850&set=gm.1044468522234256&type=1&theater 圖擷取自壹電視網站:http://www.nexttv.com.tw/news/realtime/local/11266804/%E8%87%AA%E5%AE%B6%E9%98%B2%E7%A9%BA%E6%B4%9E%E6%94%B9%E5%BB%BA%E6%B0%B4%E5%BA%AB%E3%80%80%E6%9E%9C%E8%BE%B2%E6%9C%AA%E9%9B%A8%E7%B6%A2%E7%B9%86 延伸閱讀: 二戰台灣「被日本轟炸」的歷史記憶是怎麼來的? http://www.twmemory.org/?p=4975 對台灣歷史一些常見的錯誤認知 http://www.twmemory.org/?p=4967 多元族群的臺灣,只能有一種史觀? https://www.facebook.com/twmemory/photos/a.322084677912223.75973.319875468133144/718907658229921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3-12
多元族群的臺灣,只有一種史觀?
臺灣自古以來,歷經多次大規模住民變遷,豐富的族群文化,不但已是臺灣特色,也是珍貴文化資產。 每個族群都有屬於自己的歷史記憶,各族群當然有權利訴求屬於自己的觀點,但同時,也應該互相尊重各自的歷史記憶,這勢必是臺灣要邁向成熟社會的重要課題。 但弔詭的是直至今日,官方依然用單一史觀來強迫所有人接受。從最基本的教科書課綱,到各種紀念日、節慶,這類史觀罷凌的現象無所不在。 例如空軍之前擴大舉辦慶祝二戰中美混合團轟炸新竹事件,或是現在內政部在「紀念抗戰勝利七十週年」,都是典型的例子。 請問臺灣有多少比例的人口,本身或其祖先在二戰中是屬於「抗戰勝利」的一方呢?當多數人的真實歷史記憶,是祖先、親戚、長輩在空襲中飽受恐懼甚至因此喪命的情境,難道沒有更持平合宜的方式來紀念這些歷史事件嗎? 例如改用「紀念二戰結束七十週年」作為主題,除了講述在中國的戰史,也一併講述當時在臺灣各族群人們的歷史記憶,對多元族群的臺灣來說,這樣處理應該會比現在的方式來得合理吧? 希望臺灣能早日邁向成熟穩定的正常社會。 圖為二戰時,遭美軍空襲毀損的臺灣總督府(今總統府) (出處:wiki) 延伸閱讀: 內政部紀念抗戰勝利七十週年新聞稿 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2.aspx?n=F8BAEBE9491FC830&sms=99606AC2FCD53A3A&s=C252938FCA7F6DB5 飛虎隊空襲日駐新竹基地70周年 空軍擴大慶祝 http://www.nownews.com/n/2013/11/23/1029013 1943中美混合團轟炸新竹飛行場 http://www.twmemory.org/?p=3963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3-11
毆打!毆打!毆打?! – 228事件時的「忠義服務隊」及 圓山事件
228事件爆發後,國民黨政府曾派間諜許德輝(化名高登進)在臺北組成「忠義服務隊」,透過許的人脈找了流氓及特務共250人,再招募不知情的學生共1200名「共同維護治安」。這些流氓及特務四處毆打及燒毀外省人商店,擴大事端,製造派兵鎮壓的藉口。之後軍隊更將忠義服務隊中無辜學生於圓山倉庫廣場前集體射殺作為代罪羔羊。隨著各種史料如「台灣二二八事件反間工作報告書」、「台灣二二八事變報告書」的出爐,這些現在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一一浮現。其他不為人知的事情,還有多少呢?(圖:事件當時,軍隊將機槍架於消防車上沿街掃射,出自wiki)「上午10時,柯遠芬引導楊亮功到圓山陸軍倉庫前面廣場,指遍倒在廣場上的數百個死屍說:這些就是昨晚進攻這個倉庫,被國軍擊斃的奸匪暴徒。楊亮功無言。後來楊亮功對他的跟隨人透露:倉庫附近並沒有戰鬥過的跡象,死者都是十八、九歲的中學生,又沒有攜帶武器……這數百名十八、九歲的中學生,應是昨晚在市內各派出所維持治安,而機槍步槍齊響以前,被憲警,林頂立的『行動隊』和許德輝的『忠義服務隊』所拘捕、押到圓山倉庫前面廣場,被國軍擊斃的。」– 林木順《台灣二月革命》「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在事件中代表民間立場與政府部門談判,但是處委會治安組忠義服務隊的角色卻十分詭異,原本應該是維護治安功能的該隊,卻是民間眼中「公然打劫、威脅良善、結隊橫行、假公報私,勒索案殺」的流氓。(引自林木順,台灣二月革命;蘇新,憤怒的台灣)原來,忠義服務隊是警備總部之下的單位 ,在新出土的檔案中這個事實得到印證。忠義服務隊總隊長許德輝在呈軍統頭子、保密局長毛人鳳的「台灣二二八事件反間工作報告書」中,詳述他於2月28日晚經軍統台灣站站長林頂立、陳儀之弟公銓引見陳儀,面准創立忠義服務隊應急制變的經過,乃召集台北二十二處角頭流氓成立二十二分隊,加上特務隊三十名共二百五十人,許氏為總隊長,台北市警察局第一分局為總隊部。該隊經運作設於二二八處理委員會治安組之下,而不知情的台灣大學及中等以上學校學生共一千二百名與之共同負起維護治安之責。但忠義服務隊中的流氓實則在燒殺擄掠,燒毀外省人商店、毆打外省人,一方面造成民眾對處委會的懷疑,一面製造中央派兵鎮壓的藉口。(引自吳濁流,台灣連翹)而可憐的是,諸多單純的學生在軍隊上岸後被集體屠殺於圓山,成為忠義服務隊的代罪羔羊。軍統方面的「台灣二二八事變報告書」中著力誇大該系在事件中的功勞,指忠義服務隊的反間工作在「台中、台南、高雄、花蓮各地亦有如法進行,收效宏大」。陳儀當局一面向中央誇大事件的嚴重性,一面又透過特務與流氓翻雲覆雨、擴大暴亂,忠義服務隊僅是其中一例,這是什麼樣本質的統治當局?」– 陳翠蓮教授 淺論情治機關在二二八事件中的角色延伸閱讀:二二八事件檔案展 台灣二二八事件反間工作報告書:http://theme.archives.gov.tw/228/228online/Type2/000029812/pages/0000298120001.htm淺論情治機關在二二八事件中的角色 陳翠蓮教授http://taup.yam.org.tw/comm/comm0204/228%AEy%BD%CD%B7%7C.htm間諜許德輝(化名高登進)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8%B1%E5%BE%B7%E8%BC%9D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3-08
1947.2.28 緬懷事件中犧牲的人們
一個安定和平的社會,應該都是多數人追求的目標。面對國民黨政權來臺的爭議事件,如228屠殺、白色恐怖..等等,幾十年過去,至今許多人仍然無法釋懷。但也有一部分人覺得這是在「消費」、「操作悲情」、「撕裂族群」,這些事情連提都不應再提。如果洪仲丘從軍遭凌虐致死的事件,可以讓數十萬人站出來怒吼。那麼認為相較之下情節嚴重千萬倍的228屠殺、白色恐怖事件,至今未被充分討論、追溯、究責、平反,可以直接忽略不提就這樣帶過,直接「原諒」「放下」「向前看」,是不是可以說未免太過天真?我們理性去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和平與安定?是直接把爭議當做不存在把它走過,還是面對他,讓一切經過充分的討論與了解攤在陽光下,及早完成轉型正義該有的過程?如果您也認為後者才能早日讓事情真正落幕,記取教訓、緬懷先人、進而撫平傷口一起往前走,那麼邀請您一起來了解、討論什麼是「228事件」1947.2.28 緬懷事件中犧牲的人們。延伸閱讀:花一分鐘看228事件(入門適合)http://www.twmemory.org/?p=5079228事件動畫短片(入門適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xSq7tDEAYw228就是屠殺,反不反都要殺(管仁健)(推薦閱讀)http://newtalk.tw/news/2015/02/26/57286.htmlwiki:228事件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8C%E4%BA%8C%E5%85%AB%E4%BA%8B%E4%BB%B6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2-28
「飛虎將軍」的故事
感謝團友 2ero Lin 分享圖文:2015年2月4日發生復興航空B22816民航機墜落基隆河事件,正駕駛廖建宗、副駕駛劉自忠、洪炳衷在飛機失去動力的情形下,避開住宅區後最終墜毀在河道,避免了原先可能更為重大的傷亡,令人敬佩。在臺灣自1914年邁入飛行時代以來,飛行員為了保全住宅區居民性命而延誤逃生犧牲自己的事件也發生了不少次。光是最近幾年,就有2014年發生在高雄梓官的雷虎小組莊倍源中校駕駛AT-3教練機與僚機擦撞後,為了將飛機帶離民宅區域而延誤跳傘時機喪生,以及2012年王同義中校赴法國受訓時,所駕駛的幻象2000在民宅上空失控,飛行員將飛機帶離現場後墜毀樹林。而最早的一起可能是發生在1944年10月海軍航空隊飛行員 杉浦茂峰 駕駛零式戰鬥機為避開民宅墜毀在臺南海尾寮的事件。1944年10月,美軍航空母艦艦隊逼近臺灣,與臺灣駐軍爆發激烈空戰,史稱「臺灣沖航空戰」。傳說時為兵曹長的杉浦茂峰駕駛零式戰鬥機32型於臺南上空與美軍纏鬥,機身中彈起火,為避免戰機掉落民宅而延遲逃生,最後墜毀於海尾寮不幸喪生。戰爭結束後民眾建祠祭祀,後來成為今日的「鎮安堂飛虎將軍廟」。附近的安慶國小、古都木偶劇團也以此為主題演出話劇與布袋戲。為了保全眾人生命而犧牲自己的前輩們,謝謝你們。圖:「飛虎將軍」杉浦茂峰,翻攝自飛虎將軍廟延伸閱讀:雷虎小組莊倍源中校為避開民宅 飛行員跳傘不及殉職http://www.cna.com.tw/topic/popular/4713-1/201410210239-1.aspx盡力避免幻象戰機墜毀住宅區 王同義中校在法國殉職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1003/110384.htm零戰之虎的榮耀-府城英雄杉浦茂峰 (上篇) http://pongojam.pixnet.net/blog/post/38186700零戰之虎的榮耀-府城英雄杉浦茂峰 (下篇) http://pongojam.pixnet.net/blog/post/38206222台江文創布袋戲 「飛虎將軍」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671730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2-06
由陳澄波維基百科看歷史記憶的竄改
感謝團友 Silicon Hsu 分享圖文:今日Google首頁出現陳澄波先生畫作「淡水夕照」,引起新聞爭相報導。而陳澄波的一生,其中最令人遺憾的,就是在228事件時遭國民黨軍隊莫名其妙槍決。而在新聞曝光前夕(2/1),wiki卻發生了陳澄波條目內所有「國民黨政府」被簡略改為「政府」的事件,雖然不知道是誰做了這樣的動作,但筆者一直認為,與其不斷的遮掩或是用各種理由(如撕裂族群、過去別提、放下仇恨)阻擋過去史料被談論,應開誠佈公讓所有人了解這些過去,透過充分的了解與討論並謙卑面對事實,事情才能真正落幕。不然就如同2/14號罷免行動禁止宣傳一樣,反而更讓人無法諒解這些不合裡現象的存在。圖:wiki陳澄波條目的修改對照延伸閱讀:台灣西洋畫家陳澄波遭槍決遺照http://www.twmemory.org/?p=5059香港以折合新台幣2.1億天價拍賣出陳澄波「淡水夕照」畫作http://www.twmemory.org/?p=2231http://zh.wikipedia.org/wiki/陳澄波http://zh.wikipedia.org/wiki/二二八事件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6920/ 這位88年前的台灣之光,卻被刻意遺忘了30年http://zh.wikipedia.org/wiki/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5-02-02
«
22
23
24
25
26
27
28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德國之聲」專訪 》鄭麗文稱普廷非獨裁者 「民主選出來的領袖」
施曉光
海巡台北艦成軍》賴總統:盼立院不分黨派 支持海纜七法
洪臣宏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徐榛蔚說明會被罵爆!災民當場「躺平」、多人離席抗議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