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相關文章

孫瑋芒:假新聞傳播力量真大

孫瑋芒:假新聞傳播力量真大

在美國媒體CNN播出的街頭示威畫面中,驚見台灣國旗。(圖擷取自《CNN》影片)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國會6日進行兩院聯席認證總統與副總統當選人的程序,大批川普支持者湧入華府示威,有媒體播出的街頭示威畫面中驚見台灣國旗,有台灣媒體報導此事時,描述抗議者持台灣國旗攻入美國國會,成為網路熱議話題;但查看原始畫面並非如此,作家孫瑋芒諷刺:「假新聞傳播力量真大!」 大批川粉6日湧入華府示威,後來甚至有部分激進群眾衝進國會引發暴亂,同時也有許多川粉逗留街頭抗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稍早稍早播出的街頭畫面中,可見一名女子抱著美國星條旗和台灣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與不少川粉在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山莊外逗留。 孫瑋芒指出,CNN影片顯示,這位女性只是沉默地手持台、美國旗在國會山莊外晃蕩。(圖擷取自《CNN》影片)   這個畫面也獲得台灣網友關注並轉發到PTT,幾家台灣媒體也跟進報導,但有媒體卻把此事敘述成有川粉揮台灣國旗攻入美國國會,一時成為網路熱門話題。 「假新聞傳播力量真大!」作家孫瑋芒今(7)日在臉書就此事發文諷刺,指出有媒體不看原始來源,把這名手持台灣國旗的女子渲染成她攻入美國國會。 孫瑋芒指出:「影片並未顯示這位持中華民國國旗的女性攻入國會。她只是沉默地手持台、美國旗在國會山莊外晃蕩,沒有吶喊,沒有同夥。外貌看來是東方人,體型嬌小。」 不用抽
自由時報 2021-01-07
美國務院宣布 7日與台進行政治軍事遠端對話

美國務院宣布 7日與台進行政治軍事遠端對話

美國務院政軍局助卿古柏(Clarke Cooper)。(歐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務院官方網站宣布,台灣時間7日雙方將進行政治軍事對話。 美國務院公布當地時間6日日程,其中一項為由政軍局助理國務卿古柏(Clarke Cooper)從國務院遠端連線,與台灣進行政治軍事對對話。預料將聚焦在區域情勢、台美軍事合作與軍售等議題。 7月我駐美代表蕭美琴赴美履新,古柏在推特上貼出兩人「擊肘」合照,他寫道,很高興能和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會面,2人將合作維繫區域和平穩定,並在文末註明「可信賴夥伴」。 古柏先前受訪時表示,台灣的安全對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至關重要,持續軍事挑釁、霸凌的是中國而非台灣,強調若有必要,「美國會確保台灣不被中國侵害,甚至是武統」。
自由時報 2021-01-06
港民主派大拘捕人數續增! 至少52人被抓 媒體辦公室也被搜

港民主派大拘捕人數續增! 至少52人被抓 媒體辦公室也被搜

港警大肆展開搜索,連港媒《立場新聞》的辦公室也不能倖免。(圖翻攝自《立場新聞》直播)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香港警方國安處人員今早突展開拘捕行動,已至少52名民主派人士遭捕,部分人士被指稱涉犯國安法「顛覆國家政權罪」,並有消息指出,此次拘捕行動和民主派去年舉行的「35+民主派初選」有關;稍早港警更大肆展開搜索,連港媒《立場新聞》的辦公室也不能倖免。 綜合港媒報導,今天早上香港大量泛民派人士遭警方上門拘捕,截至早上8點半,已有多名民主派人士被捕,包含戴耀廷、梁國雄、胡志偉、涂謹申、尹兆堅、林卓廷、鄺俊宇、黃碧雲、范國威、楊岳橋、趙家賢、何啟明、施德來、郭家麒、劉頴匡、袁嘉蔚、何桂藍、梁晃維、朱凱廸、岑敖暉、馮達浚等52人。 隨後香港警方派員前往協辦初選的「香港民意研究所」總部,並要求協助調查和搜證,更反過來拒絕現場員工進入辦公室;另有數名警察前往香港媒體《立場新聞》位於觀塘的辦公室,並仗著自己有法院核發的搜索令執行任務、強硬要求總編交出文件,幸好最後未果,警察經一番搜索後離去。 相關連結請點 警方搜索《立場新聞》辦公室直播
自由時報 2021-01-06
中國疫苗副作用73種 專家:世界最不安全

中國疫苗副作用73種 專家:世界最不安全

中國國藥集團武漢肺炎的滅活疫苗近日獲得中國政府批准有條件上市。(路透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國藥集團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滅活疫苗近日獲得中國政府批准有條件上市,該集團預計每年可生產10億劑以上的疫苗。不過,中國疫苗專家陶黎納最近在社群網站貼出國藥疫苗的說明書,顯示接種後副作用高達73種,且大部份多為罕見的副作用,他痛批該疫苗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疫苗」。 《人民網》報導,國藥中生北京公司武肺病毒滅活疫苗在2020年12月30日,獲得中國國家藥監局批准有條件上市,該集團聲稱疫苗保護力達79.34%。此前,還有國藥中生武漢公司、北京科興中維公司武肺病毒滅活疫苗獲批緊急使用資格,上述3家公司疫苗已開始對部分中國民眾進行接種。 然而,中國疫苗專家陶黎納最近收到國藥疫苗最新的電子版說明書,商品名稱為「眾愛可維」,核准日期為2020年12月30日,顯示共有73種局部或全身不良反應,除了接種部位疼痛、頭痛外,還包括罕見的高血壓、視力衰退、味覺喪失、月經延遲及尿失禁等嚴重副作用。 陶黎納在微博上表示,「眾愛可維」的不良副作用高達73種,一舉成為世界上最不安全的疫苗,沒有任何一種現役疫苗的不良副作用種類數,能超過「眾愛可維」,他斷言「眾愛可維」的不良副作用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陶黎納說,有其他醫師戲稱這是「長長的免責聲明」,但其實正好相反,只要寫在說明書的副作用清單裡,那患者用藥後出現這些副作用,可以不做賠償,而且這是中國免費接種的疫苗,到時候責任必須由省政府承擔賠償,企業不需賠償,讓各省政府成冤大頭。   國藥疫苗的說明書顯示接種後副作用高達73種。(圖擷取自微博) 中國疫苗專家陶黎納痛批國藥疫苗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疫苗」。(圖擷取自微博)
自由時報 2021-01-06
痛批共和黨「投降黨團」 川普:支持者不會忘記!

痛批共和黨「投降黨團」 川普:支持者不會忘記!

川普批評黨內的「投降黨團」(Surrender Caucus)接受偽造的選舉票數,將會遺臭萬年。(法新社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國會預定6日計算選舉人票,並認證選舉人團的投票結果,總統川普企圖號召共和黨議員翻轉美國大選結果,但黨內出現反對聲浪。對此,川普批評黨內的「投降黨團」(Surrender Caucus)接受偽造的選舉票數,將會遺臭萬年。 美國國會參、眾議院6日將召開聯席會議,確認各州選舉人團投票結果,正式宣告下任總統。至少140名眾議院共和黨議員表態挑戰,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霍利(Josh Hawley)等12名參議員也將挑戰選舉人票認證。 不過,黨內參議員羅尼(Mitt Romney)、杜美(Pat Toomey)、穆考斯基(Lisa Murkowski)、柯頓(Tom Cotton),以及參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Mitch McConnell)則表態反對。 川普14日推文表示,共和黨內的「投降黨團」將做為軟弱無力的「國家守護者」而遺臭萬年,他們甘願接受偽造的總統選舉得票數字。 川普在另一篇推文點名柯頓,指當被認證的選票數字被證實是錯誤的時候,怎麼能認證選舉,並稱支持者永遠不會忘記共和黨這次的作為。川普還說,將會在1月6日看到真實的選票數字。 相關連結:          
自由時報 2021-01-05
1/6總統認證 已有12位參議員拒絕接受

1/6總統認證 已有12位參議員拒絕接受

包括克魯茲在內的11位共和黨參議員將反對國會計算的選舉人團投票結果。(美聯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國會即將在1月6日計算選舉人團選票及宣布總統當選人,不過目前有11位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在週六發表聯合聲明,表示計劃在國會計算選舉人團票時拒絕接受選舉人團投票,並要求緊急成立委員會,對選舉詐欺行為進行調查。 綜合外媒報導,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在週六宣佈聯合聲明,表示11位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將會拒絕接受來自爭議州的選舉人團投票結果,直到這些爭議州針對選舉結果進行審查為止。聲明中指出,他們的行動與共和黨眾議員們的挑戰代表著自南北戰爭以來撤銷總統選舉結果所作的最大努力。 除了克魯茲以外,其他10位參加聯署的參議員分別為威斯康辛州參議員強森(Ron Johnson)、奧克拉荷馬州參議員蘭克佛德(James Lankford)、蒙大拿州參議員戴恩斯(Steve Daines)、路易斯安那州參議員甘迺迪(John Kennedy)、田納西州參議員布雷克本(Marsha Blackburn)、印第安納州參議員布勞恩(Mike Braun)、懷俄明州參議員魯米斯(Cynthia Lummis)、堪薩斯州參議員馬歇爾(Roger Marshall)、田納西州參議員哈格蒂(Bill Hagerty)及阿拉巴馬州參議員圖柏維爾(Tommy Tuberville)。 而現任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在去年12月30日表示,他將會反對國會認證結果,因為「某些州」並未遵守該州的選舉法。霍利指出,國會該調查這些選民舞弊的指控,以及採取措施以確保選舉公正,他也批評臉書與推特在處理選舉相關內容的做法,有如幫拜登助選。   共和黨參議員Ted Cruz公布1月6日的發言內容 * 推文: https://bit.ly/3ngGk9X * 發言原文: https://reurl.cc/e809GW * 全文翻譯: 美國是一個透過民主選舉選出領導人的共和國。反過來,這些選舉必須遵守憲法以及聯邦和州法律。但是2020年的選舉出現了史無前例的指控,包括:選民舞弊,違反選舉法和執行不力,以及其他投票違規行為等。 根據路透社民意調查顯示,有39%美國人認為大選是被人為操縱的,其中包括: 共和黨人(67%),民主黨人(17%)和其他(31%)持有這種想法。 無論我們的部分政府官員,還是主流媒體們相不相信這些的不相信,這些選民對我們民主進程深深的不信任,並不會神奇地消失。這也關係到我們所有人,並且對任何後續政府的合法性都構成了持續的威脅。 在合理的情況下,法院的責任應是聽取證據並解決嚴重選舉欺詐指控的紛爭,最高法院也有兩次機會這樣做,但這兩次都被他們拒絕了。 1月6日,國會的責任就是對「是否承認2020年選舉結果」進行認證投票。該投票權是憲法給予的唯一僅存權力,來解決現存多項嚴重選民舞弊的指控及糾紛。 在過去四年一次的聯席會議上,民主黨議員早在1969年,2001年,2005年和2017年就有提出反對總統選舉結果的先例。而且,在1969年和2005年,各有一名民主黨參議員與眾議員在兩院強行投票,挑戰總統選舉結果。 關於這個問題的最直接先例出現在1877年,在海耶斯-蒂爾登(Hayes-Tilden)總統競選中有嚴重欺詐和非法行為的指控。 具體來說,當時在三個州-佛羅里達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南卡羅來納州的選舉是非法進行的。 在1877年,國會並沒有忽略這些指控,媒體也沒有簡單地將那些提出指控的人視為試圖破壞民主的激進分子。 相反地,國會任命了一個 #選舉委員會,由五名參議員,五名眾議院議員和五名最高法院大法官組成,以審議和解決有爭議的指控。 我們應該遵循這個先例。 為達到這一目的,國會應立即任命一個具有充分調查和事實調查權的選舉委員會,對有爭議的州的選舉申報 #進行10天緊急審核。 完成後,各個州將評估委員會的調查結果,並可以召開特別立法會議,以證明其表決是否有變動。 因此,我們打算在1月6日進行拒絕投票,拒絕這些「因沒有正常給予合法認證」爭議州的選舉人團,除非同意完成為期10天的緊急審議。 我們並不傻,我們知道全部或大多數民主黨人,甚至少數共和黨人會投票反對這樣提議。但是,支持選舉的誠信不應變成黨派問題。一個公平、可信並可在1月20日之前完成的審議,將大大提高美國人對我們選舉過程的信心,也將顯著提高下一任總統的合法性。這也是我們欠人民的。 這些都是值得國會的慎重對待,國家委託我們去捍衛,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我們的行動不是阻止民主進程,而是保護民主進程。我們每個人都應共同行動,以確保選舉是根據《憲法》合法進行的,並盡我們所能,讓選民恢復對美國民主的信心。  
自由時報 2021-01-03
台灣防疫成績亮眼 他們為何一直唱反調?

台灣防疫成績亮眼 他們為何一直唱反調?

  針對長榮紐籍機師足跡公布不完整,柯文哲批指揮中心「講1個謊要講10個謊掩蓋」,要求公開透明。(合成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肆虐全球,台灣超前部署防疫有成。但2020年12月22日,長榮航空一名確診的紐西蘭籍機長接觸者染疫,打破台灣維持253天全世界最久無本土案例紀錄,國民黨北市議員徐巧芯隨後擅自公布紐籍機長疫調足跡,並質疑中央流行疫情中心隱瞞,引發爭議。 截至台灣30日晚間7時,全球至少8193萬3390例確診武漢肺炎,至少179萬1033人死亡。台灣超前部署防疫有成,累計797例確診,7死,其中56例本土病例。優秀的防疫成績,歸功指揮中心防疫政策與台灣人民的配合。但自2020年1月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以來,國內還是不斷有人唱反調,例如自疫情爆發以來,一直有聲音要求普篩。而本報也統整指揮中心歷來曾被質疑的防疫政策。 台灣今年1月24日禁止口罩出口,台灣不少公眾人物如藝人范瑋琪、大小S、楊培安等人都砲轟台灣政府缺乏人道主義,也有人贊同政府政策,兩派掀起輿論戰。另外2月6日口罩實名制1.0上路,同樣也引發不少質疑。 為防堵自中國武漢爆發的疫情,我國政府1月26日全面禁止湖北省人士(含中生)來台;陸委會則在2月11日宣布開放因故滯留中國之中配子女入境管制。但當時考慮到中國武肺疫情發展,防疫必須減少人員移動風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重新修正相關入境管制措施,12日指揮官陳時中宣布撤回,表明還不允許中配子女入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月9日宣布全台八大行業暫停營業,後因疫情趨緩,各縣市逐步解封。  
自由時報 2020-12-31
BBC回顧2020全球大事件 提及台灣這些事

BBC回顧2020全球大事件 提及台灣這些事

BBC中文網發布「2020年度世界大事回顧」影片,數度提及台灣的重大新聞事件,包括蔡英文贏得總統大選。(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紛擾不斷的2020年即將過去,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中文網製作發布了一段「2020年度世界大事回顧」影片,其中在年初爆發的武漢肺炎,無疑問的佔了許多篇幅,而影片中也數度提及台灣的重大新聞事件,包括蔡英文贏得總統大選連任,前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中天新聞台關台,最後畫面還帶到前總統李登輝辭世,都是2020年重要回顧片段。 BBC中文網報導以「2020年全球大事件視頻回顧:從新冠疫情到貝魯特大爆炸」為題,導言寫著:「2020年即將過去,回顧這一年,疫情席捲全球,無數鮮活的生命不幸離開。但同時,這也仍然是一個充滿勇氣與愛的世界...」 這段影片近8分鐘,以英文配音搭中文字幕,首先畫面打上「COVID」揭開序幕,提到2020年初中國武漢爆發不明肺炎,中國官方查處8名「散布謠言者」,到武漢封城,接著各國陸續出現確診,3月世衛組織宣布疫情全球大流行,造成東京奧運推遲、重創美國經濟...全球逾50萬人喪生。 影片也回顧了兩岸三地重大事件,其中台灣部分,包括蔡英文今年1月以破紀錄票數連任台灣總統,前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中天新聞台續照失敗停播。香港則實施國安法,立法會選舉延遲,及周庭、黃之鋒、黎智英等人入獄。中國南方爆發嚴重洪災,美中互關領事館,中印邊界衝突升級等。此外還有全球最大貿易協定RCEP簽署、英國脫歐、佛洛伊德之死、美國總統大選拜登勝出、貝魯特大爆炸等國際重大事件。 影片最後播出於今年逝世的幾名重要人物,包括NBA球星布萊恩(Kobe Bryant)、阿根廷足球名將馬拉度納、美國大法官魯斯巴德金斯伯格及前台灣總統李登輝、中國醫師李文亮等。 許多網友則紛紛在影片底下留言「2020年發生了很多災難」、「今年實在是太亂了,希望來年世界和平些」、「看到李文亮醫生的時候我快哭了」、「不平凡的一年終於過去了,希望來年能一切安好!」 前高雄市長韓國瑜6月6日被罷免通過。(資料照) 中天新聞台12月12日從有線電視頻道下架。(資料照) 前總統李登輝今年7月30日辭世。(資料照)
自由時報 2020-12-30
「柯文哲」最大!模範生獎狀惹網友諷刺:高不高興隨便你

「柯文哲」最大!模範生獎狀惹網友諷刺:高不高興隨便你

台北市政府頒發給小學模範生的獎狀上,頒獎人柯文哲的名字印得其大無比,如此奇特的排版設計,近來引起網友熱議。(左為資料照,獎狀圖為立興文理補習班授權提供)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北市政府所頒發的獎狀版面中,頒獎人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名字被印得斗大而異常醒目,如此特殊的排版設計近來在網路上掀起熱議,也讓網友紛紛模仿起柯文哲的口吻,笑喊「我印獎狀就是這個樣子,高不高興隨便你」。 台北市曾在2016年獲選為「世界設計之都」,但是直到現在台北市政府頒發的小學生模範生獎狀設計仍讓人搖頭;近來在網路上又引起討論。獎狀強調中英文雙語標示,但一眼望去,最醒目的卻是頒獎人柯文哲的名字,斗大的「柯文哲」三字卡在獎狀中央,比「台北市政府獎狀」還大,而頒獎內文擠在極小的區塊內,約為獎狀的7分之一,獲獎人的姓名反而只是夾在其中,毫不顯眼。 該獎狀的奇特排版與市長名字所佔的比例,讓網友紛紛笑喊「讓我們歡迎得獎者 台北市長 柯文哲先生^_^」、「小學模範生~~柯文哲」、「柯文哲小朋友真的很優秀,恭喜柯媽媽」、「柯文哲比台北市政府還大,完全符合他的期待」、「這版面真的誇張」、「柯文哲得市長獎」、「不知道的人,以為柯市長是得獎者!」、「反客為主」。 還有網友模仿柯文哲的口氣,笑喊「我印獎狀就是這個樣子,高不高興隨便你」、「中央要有規範啊、要被抓去關了是不是、我排版就是這樣喜不喜歡隨便你…」、「阿不然叫中央統一規定啊」。 不過,也有人很希望拿到這獎狀,像是有柯文哲的鐵粉提起,有小女生拿聯絡簿給柯文哲簽名,後來當選模範生超開心,因為可以拿到一張印有「台北市長柯文哲」的獎狀。 台北市政府頒發給小學模範生的獎狀上,頒獎人柯文哲的名字印得其大無比,如此奇特的排版設計,近來引起網友熱議。(立興文理補習班授權提供)
自由時報 2020-12-29
被送中港人開庭 美、英、澳、加、荷蘭外交官欲旁聽被拒

被送中港人開庭 美、英、澳、加、荷蘭外交官欲旁聽被拒

12名被送中港人中10人的案件今(28)日下午在中國深圳鹽田法院開庭審訊。然而,美國、英國、加拿大、葡萄牙、澳洲及荷蘭等國領事館,派外交官員到場要求參與旁聽,卻被拒於法院門外,不得入內旁聽案件。(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12名港人被送中至今已是第128日,其中10人的案件今(28)日下午在中國深圳鹽田法院開庭審訊,另外2名未滿18歲的港人將擇期舉辦聽證會決定是否起訴。期間,美國、英國、加拿大、葡萄牙、澳洲及荷蘭等國領事館皆派外交官員到場要求參與旁聽,卻被拒於法院門外,不得入內旁聽案件。 綜合港媒報導,12被送中港人中10人的案件今日在鹽田法院開庭審訊,原先法院表示將閉門審訊,但今日改口會公開審判,允諾會開放旁聽但「旁聽名額已滿」。期間,美國、英國、加拿大、葡萄牙、澳洲及荷蘭等多國領事館代表到場表示希望旁聽案件,但未獲准進入法院旁聽審判。 鹽田法院今晚6點半左右發布新聞稿,強調法院已經「依法公開開庭審理」該案,開庭現場有深圳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記者及被告家屬旁聽。而法院在聽完檢察機關的公訴意見,與各位被告人及其委託律師的辯護意見後,將擇期宣判該案。
自由時報 2020-12-28
本想教訓澳洲 中國自己栽跟斗

本想教訓澳洲 中國自己栽跟斗

  中國多省限電,外界普遍認為與中國禁止澳洲煤炭進口有關。圖為日照港1艘船正卸下進口煤炭。(美聯社)     中國缺電潮疑與抵制澳煤有關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與澳洲貿易戰愈演愈烈,先前中國出手封殺澳洲煤炭,不料卻「反燒到自己」,造成中國缺煤、各地電力短缺。製造業重鎮浙江、湖南、江西多處路燈關閉,工廠被迫停工、員工摸黑爬樓梯上班,12月21日廣東更無預警出現大停電,不免引發外界聯想,缺電潮可能與中國先前暫停澳洲煤炭進口有關。 中國用電負荷屢創新高,多省相繼限電。廣東省廣州、東莞、深圳、中山、佛山、惠州、珠海等部份區域12月21日深夜無預警停電,自來水、網路等也一度中斷,消息也引發微博網友熱議。對此,廣州市供電部門表示,停電主因是設備故障,目前已修復。另外,上海也發出22日停電通知,但官方強調是檢修,絕非缺電。 近幾週來,中國多個省份屢屢爆出「電荒」,時隔10年再度重啟「拉閘限電」,引發強烈民怨。此外,受到中國限電影響,各地工廠產能受到限縮,連帶原物料價格飆漲。輿論多認為,這次的缺電荒可能與中國限制澳洲煤炭進口有關。 中國在2020年8月逐步減少進口澳洲媒炭,並在10月下令停止從澳洲進口動力煤和焦煤。2020年5月,澳洲總理莫里森呼籲調查武漢肺炎起源,加深中澳裂痕,澳洲也在新疆、香港等議題上發聲譴責,引發中國不滿,接著中國政府陸續對澳洲大麥、紅酒、木材、龍蝦及煤炭等商品,祭出關稅制裁和禁令。 湖南長沙因缺電潮實施限電,夜晚辦公大樓一片漆黑。(取自微博)   浙江、江西、湖南3省大規模限電 日前,包括浙江、江西、湖南3省大規模限電。湖南長沙的城市地標、路燈提早關閉,全市所有空調一律控制在20℃以下,而由於電梯停止使用,許多在高樓的上班族得爬20層樓才能到辦公室;總部位於北京的國家電網公司也在19日宣布,國網湖南電力全面進入「戰時狀態」。 江西等地也陸續發佈了「有序用電」方案,早晚高峰段實施可中斷負荷,計畫減少部分企業用電,確保電力供需平衡、居民用電需要;浙江所有加工廠停止生產,政府機關氣溫在3度以上時不得開空調。研判這些地方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至少將持續到明年春節前後。 浙江義烏在晚上關閉城區主幹道、小區路燈及街上的招牌景觀燈,並要求部分企業的工作時間減少80%,相關措施將持續到年底。義烏是全球最大的小型商品批發市場,由於靠近聖誕及新年假期,接獲大量訂單,工廠不得不搶購柴油發電機,優先保障出貨,以避免違約。 中國缺煤問題早在12月初開始浮現。圖為山西1處礦場。(法新社)   中國出現搶煤潮 這次中國南方缺電的背後,其實與煤炭供需有關。缺煤問題早在12月初開始浮現,12月4日重慶永川區吊水洞煤礦發生一氧化碳超標事故,造成23人死亡的慘劇,中國政府開始嚴格施行安全檢查。另外,煤炭主要產區山西、河北等多地被發出環保限產通知,部份煤礦完成年度目標後降低產能。 沒想到,中國在疫情後經濟復甦,鋼材、建材、化工及水泥等產業持續採購煤炭,加上今年的冬天比往年更冷,民眾煤炭需求也不斷增加;然而近年來,中國國內煤炭持續去產能、淘汰老礦區,煤炭產業低迷,不少煤礦區已長時間停產,也未能及時開工,導致供應較往年更加緊張,多重因素下導致缺煤的結果。 中國《第一財經》報導,隨著煤炭需求暴增,買家為了「搶煤」,開著大卡車在河南煤場門口排隊,過去堆積如山的煤炭,被來自各地的買家搶購一空。現在客戶要買煤得先繳訂金,依據跟老闆的交情,40%、80%都有。煤炭供給變得不穩定,部份礦場甚至傳出「車到為準,暫不報價」的情形。 受限電影響,義烏工廠不得不搶購柴油發電機,優先保障出貨。圖為義烏1間工廠生產聖誕節飾品。(路透)   在此背景下,中國又出手禁止澳洲煤炭進口,沿海地區缺煤情況雪上加霜。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能源和工業團體也表示,缺電的部份原因和中澳關係緊張、澳洲煤炭禁運有關;1名中國華電集團的主管表示,煤炭禁令足以改變產業樣貌,許多中國當地仰賴澳洲煤炭的高效率,現在很難找到替代產品。 而澳洲煤炭禁運也影響到中國發電廠。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電廠約3%的動力煤由澳洲進口。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CEC)1名官員指出,在其他發達的省份,更加仰賴品質好的澳洲煤炭,原本這個比例在2020年有可能超過10%,因此他認為,從經濟的角度來看,禁令並不合理。 但也有人認為,缺電問題與中澳貿易戰無關,中國部份地區限電主要是基於「雙控」和「減煤」精神。雙控是指控制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而減煤則是削減煤炭消費總量。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發文駁斥缺電與澳洲禁令的關係,他表示,即使從澳洲進口煤炭有所調整,對全中國供電的影響也微乎其微;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長唐任伍認為,兩者沒有直接關係,更重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年底有減排指標,及冬季耗電量大幅提高所致。 5月以來中國煤價漲67% 同樣地,中國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南方氣溫斷崖式下降,2項因素也導致用電需求超出預期。數據顯示,湖南、江西12月上旬發受電量較去年同期激增19.8%、18.4%,浙江也年增9.2%。針對部分地區缺電,中國發改委回應也指出,受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及低溫寒流疊加的影響,導致電力需求超出預期。 於此同時,煤價已經漲破天際。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上旬全國煤炭價格普遍上升,熱值4500大卡至5800大卡的混煤,較11月下旬分別升2.2%至3.4%不等;諮詢公司SunSirs數據顯示,中國大宗商品進口港秦皇島的動力煤庫存接近2年低點,而自5月以來,價格已飆升近67%。 上述情況也迫使許多電廠減產,且廠商皆認為,問題不會很快獲得解決。因為眼下中澳關係仍僵持不下,華電集團1名主管指出,「我們認為這些小事不會讓中國政府放鬆進口管制,因為(在中國)政治永遠是第一」。《金融時報》指出,這次的缺電危機也突顯中國政府面臨的兩難,在國際外交上展現強硬態度和經濟需求之間,必須設法取得平衡。
自由時報 2020-12-27
韓媒「分析5點」讚台防疫 韓網友哀號:怎麼比

韓媒「分析5點」讚台防疫 韓網友哀號:怎麼比

韓媒比較韓國政府的「K防疫」,與台灣政府「T防疫」後,分析「T防疫」成功的5點秘訣,引發千名韓國網友怒刷留言,「初期阻止中國入境是神來之筆,我們能跟台灣比嗎?」、「關起窗戶打蚊子的台灣vs開著窗戶打蚊子的韓國」、「台灣防疫是全世界唯一經濟與防疫雙贏的國家」。
自由時報 2020-12-26
川普怒轟共和黨忘恩負義 誓言「永不忘記!」

川普怒轟共和黨忘恩負義 誓言「永不忘記!」

  川普砲轟共和黨讓他獨自對抗民主黨。(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總統當選人拜登即將在明年1月20日就職,現任總統川普仍不承認敗選,稱自己在這場大選中挽救了8個參議員席位,共和黨人卻胳臂向外彎,看著他獨自與民主黨對抗,強調「我永遠不會忘記」。 川普在推特上寫道,「我在這場充滿舞弊的總統大選中,至少救回了8個共和黨參院席次,當中還包括麥康奈(Mitch McConnell,參院多數黨領袖),現在,他們幾乎全坐在後頭,眼睜睜看著我對抗狡詐陰險的仇敵,極左派民主黨,我永遠不會忘記!」 拜登在日前的各州選舉人投票中,一如預期拿下超過270張當選門檻票數,麥康奈也在15日首次稱拜登為總統當選人,「我要恭喜總統當選人拜登,我們許多人原本希望這次總統選舉有不同的結果,但選舉人團已經說話了。」 美國會將在明年1月6日確認選舉人票數,但現在傳出川普陣營已在醞釀,說服議員當日對結果提出挑戰,進一步延長總統大選戰線。      
自由時報 2020-12-25
川普否決「國防授權法」 退回國會重新表決

川普否決「國防授權法」 退回國會重新表決

  美國總統川普23日否決「2021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歐新社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聯邦參眾兩院陸續壓倒性通過「2021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內容包含「挺台抗中」的聲明,但美國總統川普23日否決了這項總值7405億美元(逾新台幣21兆元)美元的法案,將退回眾議院重新表決。 川普:法案是送給中俄的「禮物」 川普23日透過白宮發表聲明 指出,他否決了「2021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因為法案未有重要的國家安全政策,包含不尊重退伍軍人和軍隊歷史的規定,並且與美國政府國家安全與外交政策行動所做的努力相牴觸。他形容法案是送給中國與俄羅斯的「禮物」。 川普也重申對「通訊端正法」(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第230條的不滿。他表示,「第230條」促進外國假消息在網路傳播,這對美國國家安全和選舉完整性構成嚴重威脅,必須廢除這項法律。 國會可能將推翻川普的否決權 川普的這項否決可能在未來被推翻,因為聯邦參議院在12月11日以84票贊成、13票反對的壓倒性通過「2021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已超過推翻總統否決權所需的3分之2的門檻;聯邦眾議院也在12月8日以335票贊成、78票反對通過該法案,同樣也超過3分之2的門檻。 根據規定,美國總統行使否決權後,國會如果重新表決,並以3分之2以上絕對多數在參眾兩院通過法案,就得以推翻總統否決權,讓法案生效。眾議院計畫28日加開院會進行投票,參議院則預計在29日集會。 法案內含挺台抗中聲明 「2021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與台灣有關的部分包括:確認《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為美台關係基礎;支持繼續對台軍售;建議建立美台醫療安全夥伴關係;保障台灣公民在國際金融組織的公平僱傭規範等。 法案亦確立「太平洋威懾倡議」,預計撥款22億美元(約626億台幣),強化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威懾和防禦能力,包括提前部署裝備、彈藥、燃料等物資,推動聯合軍事演習、訓練、實驗和創新,改善基礎設施等;同時也將深化與盟邦的合作,以制衡中國軍事發展。
自由時報 2020-12-24
出任自由亞洲電台總裁 葉望輝:RFA將為受審查者說真話

出任自由亞洲電台總裁 葉望輝:RFA將為受審查者說真話

  葉望輝出任自由亞洲電台總裁。(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十分友台的美國前副總統錢尼的副國安顧問葉望輝(Stephen Yates)出任自由亞洲電台(RFA)總裁,該媒體旨在向無法接觸自由新聞媒體的亞洲聽眾播放新聞與資訊。 美國國際媒體署(USAGM)執行長派克(Michael Pack)在22日發布的新聞稿中宣布葉望輝接任RFA總裁。派克指出,葉曾住在亞洲、能說流利中文,也曾擔任高級政府官員處理亞洲事務,「他將成為出色的負責人,尤其在美國需要警慎處理專制政權,特別是中國散布錯誤與虛假訊息之際」。 葉望輝表示,他很高興能加入RFA,「在自由世界與暴政和侵略的鬥爭中,最好的工具之一就是事實與毫不畏懼的新聞」,該電台將扮演為遭受審查者說真話的重要角色。 USAGM指出,RFA是一家非營利私營公司,總部位在華盛頓,有8個海外辦公室,透過網路以東亞9種語言廣播及刊登新聞,目的是向新聞自由遭政府限制的亞洲國家提供準確即時的新聞與資訊。
自由時報 2020-12-23
紐機師斷台灣253天本土零確診 彭博:世界最長紀錄告終

紐機師斷台灣253天本土零確診 彭博:世界最長紀錄告終

  《彭博》表示,世界上最久無本土案例紀錄,隨著台灣這起確診案例而告終。(擷取自彭博)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本土案例,是4月12日以來,事隔253天再度出現本土個案。對此,美媒《彭博》表示,世界上最久無本土案例紀錄,隨著台灣這起確診案例而告終。 《彭博》今日報導引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記者會中所說,表示此起本土案例為案765紐西蘭籍男機師的30多歲女性友人。而案765疫調過程中陳述不實,未誠實告知接觸史及活動史,造成國內防疫253天本土個案零確診紀錄破功,衛生單位決議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加重開罰新台幣30萬元罰鍰。 《彭博》另有一篇報導,公布了一份最新的「防疫韌性排名(The Covid Resilience Ranking)」,將全球超過2000億美元經濟體的53個國家列入名單評分,從病例增長、總體死亡率、病毒檢驗及醫療照護系統容納能力、疫苗洽談情形、防疫限制措施對經濟的影響、行動自由等指標,均納入考量,並將台灣列為僅次於紐西蘭的第二名。 《彭博》指出,這次事件,可能使台灣傑出的抗疫成就受到影響,而這也使世界上最長無本土紀錄無法繼續延續,也讓我們知道,病毒就算在防疫最成功的地方也有可能找到縫隙趁虛而入。
自由時報 2020-12-22
打臉蘇偉碩「萊劑比搖頭丸毒」 毒理學家:科學不是讓人用來炒新聞

打臉蘇偉碩「萊劑比搖頭丸毒」 毒理學家:科學不是讓人用來炒新聞

  毒理學家招名威認為,政府的舉動以他的觀點來看不算是打壓言論自由,「因為蘇偉碩的言論已非科學事實」。(招名威提供)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醫師蘇偉碩頻頻發表萊劑毒性是搖頭丸的250倍等言論,近日遭衛福部認定為不實謠言向警方告發,引發各界議論,不過毒理學家招名威對此一一解釋,並強調「科學是教大家釐清真相,並評估食安風險,不是讓人用來說嘴炒新聞」。 醫師蘇偉碩曾在社群媒體發表反萊豬相關言論,稱在空氣中會吸到萊克多巴胺、萊劑會造成自閉症以及萊劑毒性是搖頭丸的250倍等,主管機關衛福部認定是不實訊息,向警政署告發後轉交刑事局查察。 行政院對此也強調,言論自由不等於散播謠言的自由,蘇偉碩的論述不合常理,恐造成業者傷害、民眾的恐慌。 知名毒理學家招名威近日發文、開直播,針對蘇偉碩所提言論提出反駁,他強調,科學文獻是拿來幫忙分辨是非,但還有後續步驟,「不是你在那邊說有毒就是有毒,劑量是關鍵,吃不到這麼多就是不會致毒,你拿再多文獻都沒有用」。 招名威表示,不知「萊劑毒性是搖頭丸的250倍」的250是哪來的,至於蘇偉碩所言「呼吸就會吸到萊劑」,招名威則說「吸PM2.5致死率還比較高,而且萊克多巴胺水溶性高、代謝快,殘留量極低,在所有瘦肉精中為相對安全」。 至於食用萊克多巴胺殘留的豬肉是否造成精神疾病?招名威說,目前殘留量10ppb的豬肉,得一次吃超過750公斤才會達到最低不良影響的劑量,他直言「你不會算數學嗎?你累了嗎?」 招名威擁有輝煌背景,除了是專業的毒理學家,更在2017年11月通過美國毒理學資格認證委員會(American Board of Toxicology)舉辦之資格認證考試,獲得美國毒理學家資格DABT(Diplomate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Toxicology)認證頭銜,當時全台擁有此認證資格的只有4人。   招名威授權使用臉書全文    
自由時報 2020-12-19
替北京審查視訊內容 美司法部起訴Zoom中國高層

替北京審查視訊內容 美司法部起訴Zoom中國高層

  美國司法機關18日起訴並通緝美國電信企業在中國地區任職的高層金新江(Xinjiang Jin,音譯)。(圖擷取自FBI網站)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司法部表示,紐約布魯克林聯邦法院18日起訴並通緝美國電信企業在中國地區任職的高層金新江(Xinjiang Jin,音譯),涉嫌共謀跨州騷擾罪和非法共謀轉移身份識別訊息罪,並干擾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的視訊活動。司法部雖未提及公司名稱,但外國媒體和民運人士王丹都指稱是Zoom公司。 美國司法部18日發布新聞稿表示,金新江是這家美國公司與中國執法部門和情報機構間的主要聯絡人,負責向中國政府提供公司視訊平台的用戶和會議訊息,偶而會涉及中國境外用戶。金新江也負責監控視訊平台上被中國政府認為是「非法」政治和宗教議題的會議。 起訴書指出,金新江涉嫌破壞今年5月至6月為紀念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的一系列會議,這些會議都是由這家公司的視訊軟體所進行。起訴書並未提及公司名稱,僅以「公司-1」(Company-1)作為代稱。39歲的金新江被指控進行言論審查,將面臨最高10年監禁。 《路透》報導,金新江任職的這間視訊軟體公司就是Zoom公司。王丹也推文表示,「可靠消息獲知,美國FBI(聯邦調查局)剛剛正式宣布,逮捕zoom公司一名資深員工。」王丹也說,金新江已經逃回中國。FBI目前已在網站上公布金新江的照片,希望民眾提供金新江的進一步線索。
自由時報 2020-12-19
36頁選舉舞弊報告曝光! 白宮貿易顧問:足以翻轉結果

36頁選舉舞弊報告曝光! 白宮貿易顧問:足以翻轉結果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洛(Peter Navarro)17日的36頁報告指出,2020年總統大選在6個關鍵戰場州的異常現象,並稱這些違規數量足以翻轉選舉結果。(法新社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白宮貿易顧問納瓦洛(Peter Navarro)17日以個人身分發表名為「完美詐騙:選舉舞弊的6大關鍵層面」(The Immaculate Deception: Six Key Dimensions of Election Irregularities)36頁報告,揭露2020年總統大選在6個關鍵戰場州的異常現象,並稱這些違規數量足以翻轉選舉結果。 綜合媒體報導,這份36頁的報告評估和確定6大戰場州有選舉舞弊行為,包括亞利桑那州、喬治亞州、密西根州、內華達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威斯康辛州。報告也明確寫出選舉違規行為的6大層面,包括直接的選民舞弊、選票處理不當、有爭議的程序犯規、違反平等保護條款、投票機違規和重大統計異常。 這份報告的證據包括50多項訴訟和司法裁決、數千份宣誓政策和聲明、曾在多個州議會作證的證詞、智囊團和法律中心發布的分析、相關影片和照片、民眾意見以及廣泛的媒體報導。納瓦洛說,雖然民主黨政府官員在6個關鍵戰場州進行舞弊和操縱選舉,但許多共和黨官員,從州長、州議員到法官幾乎沒有進行任何阻止。 報告指出,民主黨利用疫情而放鬆對選民的身分核查,為選票收割、死人投票和舞弊開啟方便之門,像是在賓州經過選民清單比對後,發現了8000張死人郵寄投票,6個關鍵戰場州都有類似的情形,但手法並不相同。 納瓦洛強調,如果不能在1月20日總統就職日進行充分調查,卻承認違規行為有效,那麼美國就會面臨再也無法舉行公平總統選舉的風險,1月5日在喬治亞州舉行的參議員補選就是對這種迫在眉睫風險的初步檢驗。 納瓦洛法發表「完美詐騙:選舉舞弊的6大關鍵層面」(The Immaculate Deception: Six Key Dimensions of Election Irregularities)的報告。(圖擷取自班農戰情室)
自由時報 2020-12-18
中共黨員名單外洩 台塑、台達電有黨支部

中共黨員名單外洩 台塑、台達電有黨支部

  中國共產黨195萬名註冊黨員名單近日流出,多家國際知名企業被滲透,引發世界對中共滲透的警覺。(美聯社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共產黨195萬名註冊黨員名單近日流出,多家國際知名企業被滲透,引發世界對中共滲透的警覺。美國媒體整理名單後發現,台灣石化龍頭台塑集團、電子大廠台達電也都設有中國共產黨支部。 英國《週日郵報》(The Mail on Sunday) 與澳大利亞《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 日前率先報導這份外洩名單,發現至少有10個國家在駐上海的領事館聘用中共黨員,而且包含匯豐、渣打銀行、輝瑞藥廠、波音公司等多家跨國企業也都設有共產黨支部。 《自由亞洲電台》 報導,這份名單約有195萬中共黨員的資料,分別屬於7.9萬個不同的中共分支,大多集中在上海。其中台灣電子大廠台達電設有「台達電子有限公司黨支部」,名單有255人,僅3位學歷是高中,其他皆為大學或碩博士以上學歷;台灣最大的石化工業集團台塑集團也設有「越南台塑項目黨支部」,名單列有25人。 台塑集團對此消息表示不予回應。台達電則尚未回應。 報導提到,另外名單內有106位黨員被標記為「台灣」背景,至少10位與有統戰背景的「上海市台灣同胞聯誼會」、「上海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幹部或成員姓名相符。
自由時報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