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相關文章

許志堅涉貪 北院認定結構性犯罪

許志堅涉貪 北院認定結構性犯罪

嫁女兒收禮金等三手法 大A建商 〔記者謝君臨、錢利忠、張文川、黃欣柏/台北報導〕新北市長朱立倫愛將、前副市長許志堅,涉嫌以嫁女兒名義收禮、要求建商代購金條不付錢,及親友到建商公司掛名坐領乾薪等三大手法收賄,再利用職權協助建商通過板橋、新店的兩件都更案審查,台北地檢署以涉犯重罪,有串證之虞,向法院聲請羈押許志堅與建商白手套周麗惠並禁見,法官昨裁准。 台北地檢署偵辦前新北市副市長許志堅涉收賄案,以有串證之虞聲請羈押,台北地方法院昨日上午裁定收押禁見。圖為許志堅在法警戒護下步上囚車。(記者羅沛德攝) 許志堅與白手套周麗惠 收押禁見 北院認定,此案屬「結構性犯罪」,許志堅與周麗惠均否認犯罪,但依據證人陳述、公司登記資料、會議紀錄、通訊監察譯文看來,堪認兩人涉行、收賄罪嫌疑重大,且供述內容不一致,確有串證之虞,許志堅的律師曾益盛則表示將提抗告。 據了解,許志堅在應訊時供稱,他繼承長輩不動產,兄弟姊妹都沒分到,深覺對他們有愧,才要以金錢彌補他們的損失,但一時難以籌措,建商才資助他周轉金,但他也沒因此放水,他只有向業者說明都更政策。 但廉政署監控三年發現,許志堅疑趁嫁女兒的機會,收受周麗惠送的蕭邦錶、香奈兒錶、兩條各五兩重的金條等結婚賀禮。 辦案人員也查出,許志堅涉嫌安排兒子許士耕等三名親人,到周麗惠的建設公司任職,月薪十餘萬元卻沒做事,幾年來坐領逾四百萬元薪水,懷疑是變相收賄。 許志堅應訊時供稱不知蕭邦錶和名牌包的事情,金條則是周女送給女兒當嫁妝,但他老婆覺得金條陪嫁很奇怪,就放在家中。 不過,周麗惠供稱,金條是許志堅託她代買,不是餽贈;許志堅三親人在她公司只是掛名員工,用以報稅、節稅,且也說不出三人在公司的職務與負責的工作。因周女說詞與許志堅兜不攏,成為法官認定兩人供述不一、有串證之虞的重要羈押事證。 樂揚建設昨也被報導捲入許志堅收賄疑案,樂揚昨聲明,媒體報導內容多有違誤,該公司絕無行賄,贈送名錶、黃金等皆為不實,與許志堅之間未涉及不法,已配合調查,籲各界勿未審先斷。
自由時報 2015-07-31
4校課綱座談會 場面火爆

4校課綱座談會 場面火爆

〔記者邱奕統、王揚宇、方志賢、陳鳳麗/綜合報導〕教育部昨晚在桃園市國立武陵高中、宜蘭高中、高師大附中和南投中興高中等四校舉辦課綱微調師生座談會,碰上北區反課綱高校聯盟發言人林冠華輕生事件,參加的學生們舉著布條標語表達抗議,更有人向官員撒冥紙,要閣揆毛治國、總統馬英九下台負責。桃園場則有一名疑為愛國同心會成員發言挑釁學生,引發學生不滿、退席抗議。 在高師大附中舉行的課綱座談會會場,學生(右)衝到官員面前質問,要求撤回新課綱。(記者張忠義攝) 台中一中黃柏凱(左)、南投高中黃宏楷,昨專程到中興高中反黑箱課綱。(記者陳鳳麗攝) 武陵高中會場,疑是愛國同心會成員(左)發表無關課綱言論,會議主席林清波雙手交叉,比「X」制止。(記者邱奕統攝) 宜蘭高中會場的教育部出席官員,遭輔仁大學新聞系學生劉勇廷撒冥紙。(記者王揚宇攝) 武陵高中/學生集體退席 武陵高中座談會由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副署長王承先等官員與會,原計畫抽出五名學生與教育部長吳思華面對面溝通,但學生認為抽籤方式沒誠意,集體抵制。 座談會中,遭疑為愛國同心會的楊姓成員混入,楊上台直說「林冠華的催命咒」、「少年英雄與狗熊」、「烈士不是這樣當的」等語,引起學生不滿,數名學生一度衝到台前理論,遭警方制止,有學生怒罵說想丟鞋子,還有女學生難過落淚,場面瞬間失序;主席武陵校長林清波要求學生冷靜,並要求楊男不得發表無關課綱言論,但楊男卻對情緒激動的學生嗆聲「這就是你們的素質」,學生為此集體退席,表達抗議。 引發學生退席抗議的楊男,自稱是「哲學博士、性理大學籌備處主任」,與他同行的周男則自稱是中華愛國同心會成員。 宜蘭高中/貼林冠華圖像 宜蘭高中座談會,由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專門委員賴文淨等人與會,學生、家長要求教育部暫緩實施爭議課綱,氣氛火爆。輔仁大學新聞系學生劉勇廷手持瓦楞板,上頭貼有林冠華的黑白圖像,並寫著「教育不是政治工具」;他說,林為反課綱「殉道」,並向官員撒冥紙,怒喊這是為教育、也為林同學哀悼。 高師大附中/大聲嗆官員 高雄師大附中會場,有人手持「這不是自殺,而是謀殺」看板進場,引來教育部人員要求不要消費林冠華,此話引爆眾怒,有學生衝到台前,指控教育部才是在消費林冠華,台下學生也跟著高喊︰「教育部逼死學生!」「吳思華下台!」 說明會到晚間八點卅分結束,當國教署副署長黃子騰等官員要離開時,遭學生阻擋,學生要黃子騰簽署同意撤回課綱承諾書,黃拒簽,雙方僵持八十分鐘,學生只能讓他離去。 中興高中/學生稱再抗爭 南投中興高中的課綱微調座談會由教育部國教署主秘劉源明主持,台中一中學生黃柏凱和南投高中學生黃宏楷表示,林冠華的死,更激勵他們抗爭的決心。
自由時報 2015-07-31
TPP談判快達成 中國將是最大輸家

TPP談判快達成 中國將是最大輸家

TPP最終談判若達成,中國將可能是最大輸家。(法新社) 2015-07-30  15:48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目前正在夏威夷進行最終談判,有專家認為,在12個TPP談判國中,受惠最多將會是越南、馬來西亞及日本;而沒參與的中國將會是最大輸家。 越南最大出口產業為服飾與鞋類,TPP將提振出口,並刺激外國直接投資。(路透) 《CNBC》報導,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指出,由於越南最大出口產業為服飾與鞋類,TPP協定將使出口到美國的關稅從目前的17%-32%降至零,將可能提振越南出口,並刺激外國直接投資。預估越南個人所得與出口,分別可增加13.6%與31.7%。 至於馬來西亞將能透過TPP進入北美市場並吸引投資;日本則將因為開放服務業市場,從物流、旅遊、飲食等產業,可能獲得更多來自國外的投資。 但非TPP成員國將可能受到貿易轉移效應的衝擊,其中中國可能是受影響最大的國家,PIEE預估中國出口將因此下滑1.2%;而包含孟加拉、柬埔寨、印度也將有負面效應。
自由時報 2015-07-30
反課綱佔領教育部 林冠華生前第1位被上銬

反課綱佔領教育部 林冠華生前第1位被上銬

林冠華屢屢站在反課綱運動第一線,向教育部抗議與陳情。(圖由林冠華提供) 2015-07-30  11:4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北區高校聯盟發言人、20歲莊敬高職進修部林冠華,今天被家人發現在家燒炭自殺,引起外界譁然;林冠華身前屢屢站在第一線反課綱,曾透露被導師、校長「親自」關切,他的父母也因此回頭罵他,讓他感到很失望。 林冠華因反課綱闖教部被裁定交保,事後疑被教部鎖定「關心」。(林冠華提供) 林冠華屢屢站在反課綱運動第一線,向教育部抗議與陳情,卻未得到正面回應,也曾上政論節目暢談其理念;在學生佔領教育部那晚,林冠華也在其中,更是第一位被警察上銬、壓制的學生,還曾不滿的向媒體指控,「學生早做好不攻擊、不辱罵警察的約定,卻仍被警察粗暴對待!」 林冠華最後被諭令2萬元交保,但對教育部堅持提告,感到相當憤怒,並表示,「當教育為了自己立場在戕害自己學生時,那就代表教育的道德標準已經在步向死亡了!」他曾說,會入侵部長室,純粹是逼不得已,學生一路從7月5日那場遊行,到22日的包圍,並把期待放在23日的座談會,但教育部的態度卻是派出位階更低的官員、更不負責任的對話、更加地迴避與跳針。 林冠華先前曾接受《自由時報》訪問,指因參與反課綱學運,被導師、校長「親自登門」代轉達教育部「關懷」訴求,而他的父母原本未反對他出面反課綱,但與校長談後,卻被嗆「你憑什麼站出來?」這讓他很失望,也擔心其他夥伴身受同樣壓力。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 
自由時報 2015-07-30
馬朱愛將 許志堅涉貪聲押

馬朱愛將 許志堅涉貪聲押

〔記者錢利忠、吳昇儒、謝君臨、黃欣柏、何玉華、陳慧萍/台北報導〕曾受馬英九總統和新北市長朱立倫重用的新北市前副市長許志堅昨天爆出受賄重大弊案!台北地檢署昨指揮廉政署兵分十八路,約談許志堅等十三人,全案朝最重可處無期徒刑的違背職務受賄罪等方向偵辦,檢方昨深夜聲押白手套周麗惠,今天凌晨零時三十分聲押許志堅。 馬英九總統的愛將、新北市長朱立倫拔擢的前副市長許志堅,涉嫌收賄替建商護航加速通過都更案,廉政署昨搜索、約談,檢方複訊後聲押。(記者王藝菘攝) 現金、金條、名錶…統統收 檢廉調查指出,許志堅涉嫌在兩起都更案中,收受四百萬元賄款、三條五兩重金條及近五十萬元的蕭邦錶,再利用擔任都市更新審議委員會主委及都市計畫委員會副主委的機會,替兩建商護航加速通過都更案。 民進黨發言人王閔生昨表示,許志堅不僅受到朱立倫一路重用,也是馬總統當年台北市長任內的愛將,許涉嫌收賄,請馬英九、朱立倫給社會一個交代。 兼都審會主委 加速審議兩案 新北市府發言人林芥佑昨則表示,市府配合檢調偵辦到底,如有違法則嚴懲。都更處副處長謝登武則說,都更處無人因此案被搜索約談,目前兩起都更案都還在審議中。 檢廉調查,許志堅利用職務對寶興開發所提「新店市廣明段土地」事業計畫案,以及樂揚建設所提「新北市板橋區介壽段一四六號土地」都市更新事業案,涉嫌在審議過程違規決議和協助建商加速審議。 借女兒結婚的名義 大肆收禮 檢廉發現,許志堅假借女兒結婚收禮的名義,先後收受樂揚建設透過白手套蔡哲義、周麗惠交付的蕭邦錶、金條等,事後許志堅協助樂揚加速審議都更案;包括許志堅、被當作人頭的哥哥許志遠、兒子許士耘,以及樂揚建設總經理鄒雪娥、白手套周麗惠、周佳萱、蔡哲義及寶興開發監察人郭兆祥等八人均被列為被告送辦。 檢廉調查,周麗惠是寶興開發股東的配偶,透過許志遠牽線找上許志堅,之後周與許志堅私交不錯,甚至可直接談價錢,樂揚則透過蔡哲義找上周女,輾轉請許志堅幫忙。 檢方昨晚訊後依違反貪污治罪條例,分別諭令許志遠、周佳萱十萬元交保,郭兆祥、許士耘、蔡哲義各廿萬元交保,鄒雪娥五十萬元交保;郭兆祥訊後表示,確有請許志堅幫忙處理一塊畸零地,但沒送紅包;許士耘的同行友人則稱「是誤會」。 檢廉調查,寶興是在九十七年間提審廣明都更案,但遲未補正資料,未能排入委員會審議,一百年間透過周女找上許志堅,成功讓寶興排入審議。至於是否徹查許過去經手的其他都更案?北檢表示,目前僅對這兩件調查,由證據決定辦案規模。 民進黨要馬、朱 給一個交代 此案起源於北檢偵辦桃園縣前副縣長葉世文所涉合宜住宅弊案,追出許志堅也涉弊,身為大巨蛋甄審委員的許志堅,見葉世文、大巨蛋案陸續出包,去年在朱立倫宣布競選連任的次日退休,曾引發議論。 民進黨立委段宜康昨質疑,許志堅是馬英九任台北市長時期的都發局長,也是新北市長朱立倫的副市長,去年爆發葉世文合宜住宅弊案,調閱評委名單發現,除了葉世文等人,許志堅也在列,新北市議員沈發惠在議會質詢朱,許志堅即在朱立倫宣布競選連任的前一天請辭。段直指「許志堅的背後,是馬英九,是朱立倫!」
自由時報 2015-07-30
八仙火燒到新北市府 週刊爆:安檢官員收賄

八仙火燒到新北市府 週刊爆:安檢官員收賄

八仙塵爆發生後,新北市府忙於救災,善後,今被壹週刊踢爆,檢調查出安檢官員收受不當利益。圖為新北市長朱立倫(右)、副市長侯友宜。(資料照,記者賴筱桐攝) 2015-07-29  06:1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八仙塵爆造成重大傷亡,新北地檢署追查八仙樂園事發前安檢紀錄並約談安檢官員,週刊報導,檢調掌握八仙贈送新北市各單位收受門票等禮品細目,且有安檢官員坦承安檢現場收受價值逾3000元門票的不當利益,檢方懷疑,安檢報告有造假之嫌,才會發生塵爆時救災體系大亂,該開啟的側門也未開啟,導致延誤救災。 《壹週刊》報導,檢調近期密集約談新北市府安檢聯合稽查單位,消防局、觀旅局、衛生局、體育局多名官員遭約談,其中,針對6月18日安檢,約談7人,雖沒有全部到案說明,但已有官員坦承在安檢現場收下業者贈送的一疊門票,若現場7人都有收,總價值超過2萬元。 報導指出,八仙水上樂園門票全票每張售價650元,八仙旗下大唐溫泉門票每張800元。
自由時報 2015-07-29
23天無新病例 南韓MERS疫情解除

23天無新病例 南韓MERS疫情解除

〔國際新聞中心、記者林惠琴、甘芝萁/綜合報導〕南韓總理黃教安廿八日宣布,兩個月來在南韓奪走卅六條人命的「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疫情實際上已經結束,民眾可以不用擔心,安心恢復往日生活。 南韓28日宣布,由於已連續20幾天未增加確診病例,MERS疫情等同結束。圖為6月間防疫人員在首爾世宗文化會館的戲院消毒。(法新社) 我國解除南韓旅遊疫情警示 我國疾管署昨日宣布,解除南韓旅遊疫情警示,同時南韓首例病例曾造訪的巴林,迄今也無病例通報,因此同步解除旅遊疫情建議,但仍提醒國人赴中東旅遊時,應注意個人衛生及手部清潔,於人潮密集或空氣不流通處可配戴口罩,並避免接觸駱駝及生飲駱駝奶。 疫情正式結束 要等八月下旬 南韓五月廿日首度確診出MERS病患後,共有一百八十六人感染,其中卅六人病故。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看法,最後一名確診患者痊癒出院廿八天後,不再出現疫情,才算正式脫離疫情。由於目前還有一名患者在接受檢測時反覆出現陽性和陰性結果,須進一步確認,最快也要等到八月下旬才能正式宣布疫情結束。 黃教安是在首爾主持MERS泛政府對策會議時,宣布MERS疫情即將結束。他說,雖然部分觀點認為,根據嚴格的國際標準,要宣布疫情完全結束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接受集中管理的十五家醫院已全部解除隔離,且國內連續廿三天沒有出現新增確診患者,隔離對象也全部解除隔離,因此醫療界和政府均認為,民眾可以回歸日常生活。 這波疫情使得南韓元氣大傷,第二季經濟成長率創下六年來的最低紀錄,消費性支出大減,其中尤以旅遊業受創最為嚴重,六月份外國遊客造訪人數較去年同期銳減四成以上,七月頭兩個星期又再減少了兩成。為刺激遊客回籠,南韓文化體育觀光部副部長金鐘(Kim Chong)上週宣布,打算斥資三百億韓元宣傳,提供免費旅遊,並請韓流大咖舉辦大型演唱會等。 南韓救觀光 免費演唱會吸客 目前共有七個國家與地區撤銷暫緩赴韓警示,其中包括中國廣州市、山東省、四川省,和台灣、捷克、俄羅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蒙古、越南,香港則維持對韓紅色旅遊警示,但預計會在近期內撤銷。 台灣旅行業者表示,南韓MERS疫情穩定後,南韓商品詢問度變高,八、九月促銷團日前最低價甚至下殺到五折,首爾旅遊五天四夜行程萬元有找,一開賣就被搶購,景氣較七月份回溫四到五成。南韓觀光公社台北支社也陸續與多家航空公司,贈送九月廿一日前出發韓國自由行旅客「安心旅遊包」,並將在八、九、十月各舉辦一場免費K-POP演唱會。業者表示,南韓旅遊市場景氣慢慢恢復,想搶便宜還是得趁九月中之前。 而稍早英格蘭曼徹斯特皇家醫院(Manchester Royal Infirmary)的兩起MERS疑似病例,廿八日檢測都呈陰性。衛生官員表示,目前英國的MERS風險仍非常低。
自由時報 2015-07-29
無賴教部 查無不法還不撤告

無賴教部 查無不法還不撤告

〔記者王冠仁、錢利忠、劉慶侯、林曉雲/綜合報導〕反課綱行動中,三名記者遭警方逮捕,教育部事後發新聞稿稱:「若記者在此過程只是純粹為了採訪而進入公署,就會對記者撤告。」警方昨公布的專案檢討報告,除確認記者進入教育部後,根本沒有其他違法事證,但警方仍直指記者違法,教育部也食言不撤告,完全是強硬不認錯的嘴臉。 上週四學生佔領教育部行動當天,記者拍下一張照片,學生和值班教官(穿白襯衫者)相互推擠,教育部認為是學生攻擊教官;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早於市政會議後逗趣表示:「搞不好兩個人是在跳舞也不一定。」他說,看圖說故事,有時候也很難回答問題。 根據現場採訪的記者表示,真實的情形是,學生要衝進教育部大廳內,教官想阻擋學生,後方學生則想架住教官,讓學生入內。至於外界質疑的攻擊行為,記者說:「從來沒看到。」教育部應該公布唯一的監視器畫面,全民就可知道真相。(圖:記者廖振輝,文:記者郭安家) 警方認為記者爬牆進入教育部採訪是違法行為而逮捕記者,但法界認為,記者進入教育部採訪具有正當、公益性,並沒有侵入罪的問題。(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根本沒有「教唆學生、破壞現場、妨害公務」 從警方報告中可發現,案發當時教育部內只有謝姓教官與許姓駐衛警,警方事後對兩人製作筆錄,釐清記者是否有「教唆學生、破壞現場、妨害公務」等情事,結果根本查不出涉及上述情事的違法事證。 證明了警方「先抓人,後取證」的粗暴辦案事實 此外,警方根據蒐證畫面與調查,發現當晚記者從學生用棉被挪開的蛇籠縫隙進入教育部後,只在教育部大樓一、二樓間飛奔拍照採訪。此一發現,印證了記者完全就是在執行採訪任務,但連警方自己人也不諱言,當晚教育部人員還沒正式提告前,警方就將在場包含記者共卅三人全部逮捕,坐實「先抓人,後取證」的粗暴辦案事實。 警方事後調閱監視器畫面,想追出三名記者抵達教育部的前後行蹤,企圖了解記者是否與學生「共謀」,並無所獲。 昨有高階警官認為,這次逮捕過程其實就是警方法學素養不足、執法輕率,致生重大爭議,問題重點在於記者進入教育部是執行採訪任務、或「有犯罪的故意」而侵入他人住宅或公署?就全案來看,事實已現,只是至今警方為了顏面和官位不肯認錯。 教育部政次陳德華表示,教育部提告記者和學生是同一案,無法只針對記者撤告,教育部希望檢察官盡快釐清真相,如果記者只是純粹採訪,司法能盡快還記者清白。
自由時報 2015-07-29
警濫權 先抓記者再取證

警濫權 先抓記者再取證

確認記者身分 警仍執意移送 〔記者劉慶侯、楊國文、郭安家、王寓中/台北報導〕台北市警中正一分局逮捕三名媒體記者的內幕持續曝光,警界知情人士透露,中正一分局分局長張奇文刻意針對記者「先抓人、再取證」,手法粗暴,而且當天明明多位市府幕僚都已確認記者身分,介入協調放人,警察局長邱豐光甚至表示「會馬上處理」,但張奇文最後仍執意移送記者。 反黑箱課綱學生日前闖入教育部,台北市警中正一分局長張奇文刻意針對採訪記者「先抓人、再取證」,即使當天記者出示證件,表明身分,執法的北市警方仍扣留手機、限制行動自由;圖為本報記者廖振輝日前被警方移送到台北地檢署時,仍示出證件表明自己的身分。(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多方蒐證 查無記者違法情事 警界內部人士透露,警方一直試圖將逮捕媒體記者的理由「合法化」,試圖根據蒐證錄影帶內容,找出三名記者在現場時曾有「教唆學生、破壞現場、妨礙公務」等行為,但迄目前,均未查出有任何記者違反職業道德與不法情事。 其中,尤以自由時報攝影記者廖振輝,當天僅因輪值夜間機動,才臨時被派往抗議現場採訪,情況最單純。中正一分局的初步調查報告,最快今天出爐。 據了解,教育部「仇視」現場記者的部分原因,是當晚有教育部官員認為是「抗議學生和媒體交談過後,隨即拿樓梯侵入」,進而逕行推論出「是媒體記者帶領學生」、「有學生打電話給媒體後,馬上就有記者騎機車趕到」。 此外,長期負責處理陳情抗議事件的中正一分局,曾多次因執法過當遭公民記者嚴厲指正,故警方一接收到教育部人士提供線索,便決定先「抓」記者,強勢管束後再開始蒐證。 然而事後警方調查,始終沒有發現教育部人員所述之事,現場係學生先分兩路攻進教育部,記者才從學生用棉被挪開的蛇籠縫隙進入教育部,根本沒有任何記者「帶領」或「教唆」的事證。 警未作筆錄 聽教部指示抓人 最可議的是,當時向警方提出指控的教育部人士,警方並沒有製作指控筆錄,等於「教育部說什麼,警方寧可信其有」,全力配合,立刻逮捕記者。 根據《苦勞網》記者宋小海提供的錄音檔,事發約半小時後,即凌晨十二點一分及三分,張奇文即已下達指令:「守住,對記者先管束」、「也沒有人同意他進來採訪,先管束,東西先管束」,亦即他明知是記者,仍執意堅持先管束記者,並不讓記者向媒體回報聯絡。 不過,中正一警方昨否認有「先抓人、再蒐證」情事,亦仍未放棄查辦記者,正擴大過濾監視器,同時蒐集網路上流出的影片,追查記者有無涉案可能。 警限制行動 法界:涉強制罪 律師詹順貴表示,警方「先抓人、後找證據」做法可議,已蠻橫侵害新聞自由。記者既已出示證件、表明身分,北市警方仍扣留手機、限制行動自由,恐已涉及強制罪嫌。 據了解,府院黨昨天達成共識,只要確認為記者身分,且是為採訪進入教育部,教育部將不會對三位記者提告。至於學生部分,則應查明事實後再依法處理。
自由時報 2015-07-28
塵爆滿月 究責指向新北市官員

塵爆滿月 究責指向新北市官員

〔記者金仁晧、何玉華、甘芝萁、余衡、姜翔、姚岳宏/綜合報導〕八仙塵爆滿一個月,向業者求償一事不樂觀,迄今也無官員為這起意外負責。但士林地檢署追查發現,案發前九天,新北市府才到八仙樂園督導,對各項目評分結論為「准予備查」,辦案人員認為場地安全維護有很大問題,不排除究責對象擴及公務官員。 督導急難演練竟是「准予備查」 八仙塵爆發生後,新北市政府積極委託律師究辦業者,針對八仙樂園、瑞博與玩色三家業者及負責人聲請假扣押,但尚無斬獲。另一方面,新北市議會朝野黨團都認為,公部門無法卸責。 事實上,士檢發現,八仙六月十八日上午曾進行「緊急救難及醫療急救系統演練」,模擬緊急通訊、跌倒、骨折、溺水等四種危難情況,由新北市政府官員督導,填寫「觀光旅遊業業者經營管理與安全維護檢查紀錄表」共十二張評分表,得出的結論是「准予備查」。 出庭推說沒裁量權或一問三不知 為了釐清責任,士檢陸續傳喚相關官員出庭,但有人表示「督導的評分沒有基準」、有人說裁量權不在他們手上,另有人一問三不知,辦案人員認為場地安全維護有很大問題,不排除究責對象擴及公務官員。至於起火原因,目前還沒有具體認定。 八仙案發生後,各部會則無不設法亡羊補牢。例如,交通部針對違規辦理活動的業者,提高裁罰金額到五十萬;明訂業者在辦理非例行性活動時,應檢附安全計畫報請地方主管機關同意,並報請觀光局備查;另也增訂強制責任保險最低額度。 內政部也於本月初依消防法第十四條,訂立「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辦理運動、休閒活動或其他聚眾活動時,噴放(灑)可燃性細微粉末之行為,主管機關應不予許可」。新北市府則領先訂定「啟動大量傷患事件交通疏導管制計畫」,一旦出現大量傷患,即採取應變措施。
自由時報 2015-07-27
學者警告恐違法 被逮記者:我們沒進部長辦公室

學者警告恐違法 被逮記者:我們沒進部長辦公室

24日三位記者跟隨反課綱學生進入教育部採訪遭到逮捕,三位記者拒絕交保,最後被無保請回。(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2015-07-26  19:0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對於24日三位記者跟隨反課綱學生進入教育部採訪遭到逮捕,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李茂生25日於臉書上表示,事情很複雜,不能僅依「依法行政」就輕忽警方違法的可能性,但也不能輕易以「新聞自由」便合理化記者進入部長辦公室。今日,遭到逮捕其中一名記者林雨佑在臉書上發文回應,提醒大家:「其實三個記者從來沒有進去部長室」。 李茂生25日於臉書上表示,事情很複雜,不能僅依「依法行政」就輕忽警方違法的可能性,但也不能輕易以「新聞自由」便合理化記者進入部長辦公室。(圖擷取自李茂生臉書) 記者林雨佑在臉書上發文回應,提醒大家:「其實三個記者從來沒有進去部長室。」(圖擷取自獨立記者林雨佑臉書) 對於警方逮捕記者一事,李茂生於發文中表示,在「記者也一起衝進教育部長辦公室」的前提下,部長辦公室因非公開場所,記者闖入的行為構成「侵入住居罪」要件。其次,記者的行為是否是業務正當行為而得阻卻違法,從目的為「報導」來看,的確是正當的。但手段上,因未得到建築物管理權人同意便進入採訪,不一定是達成目的所必須採取的行為。 李茂生舉例:「如果是總統辦公室、國防部、監獄、或是發生家暴的家庭內部呢?記者為了報導都可強行進入採訪?」李茂生說,這裡面牽涉到的利益衝突,表面上一方面是人民的知的權利,另一方面則是隱私或建築物掌控權,但實質上卻是牽涉到人民對於教育內容的意見表達、教育官僚的行政運作等更為高檔的利益,非常難以判斷。 對於李茂生撰文警告記者可能面臨的法律責任,林雨佑稍早在臉書上表示,他認為在一片挺記者的輿論中,有篇反面思考的角度是很好的事情,法律層面討論也很重要。但是,他只想對社會大眾提醒,向李教授講一句話:「我們三個記者都沒有進去部長室」。 目前,三名遭到逮捕的記者在拒絕交保後,雖改被「無保請回」,但仍限制住居。教育部25日的聲明稿則表示,若記者在此過程只是純粹為了採訪而進入公署,就會對記者撤告。 李茂生臉書全文: 在對於警方逮捕記者一事,罵聲連連的此刻,說些不中聽的話,或許非常不智,但是話還是要說才對。以下是以記者也一起衝進教育部長辦公室為前提(公開的場所的話,不在此限,因為沒有侵入住居的問題),而展開的論述。 部長辦公室不是公開的場所,特別在夜間,這應該是侵入住居罪中所謂的建築物。不論記者的目的、動機為何,其行為顯然已經構成要件該當。 其次,應該討論該行為是否為業務上正當行為而得阻卻違法。於此判斷階段,應考量目的(行為傾向)、手段與均衡等三項事務。就行為的傾向而言,記者的行為客觀上是為了報導的目的,所以應該是符合這項要求。 然而,手段上就有點問題了。未得對建築物有管理權限之人的同意,就進入採訪一事,是不是為了達成目的所必須採取的行為?如果無限上綱採訪的目的或人民知的權利,則縱或是總統辦公室的情形也應該被允許?國防部呢?監獄呢?可不可以為了理解某家庭內正在發生的家暴情事,遂強行進入該家庭內進行採訪?其實,這已經牽涉到第三項事務的檢討。於此,只能單純地觀察進入辦公室內一事,是不是探知其內情事的必要手段。如果認為這是必要手段,則下一步就會進入衡量的階段。 這裡面牽涉到的利益衝突,表面上一方面是人民的知的權利,另一方面則是隱私或建築物掌控權,但實質上卻是牽涉到人民對於教育內容的意見表達、教育官僚的行政運作等更為高檔的利益,非常難以判斷。且實難要求警方即刻做出妥當的決定。記者的行為是否違法一事,可靜待司法的認定,縱或認定為違法,仍有責任判斷階層的考量。這點就更為複雜了,牽涉到違法意識以及期待可能性等問題。 於是,警方在接收到建築物管理權限者的要求後,將現行犯逮捕一事,應為依法令之行為,得阻卻違法。當然,前提是警察執法時所採取的手段是合宜的。如果手段並不合宜,或超過了執法目的所能允許的範疇,此際其行為當然不能阻卻違法。例如如果控制人身、理解身分並予以登記後,即已達成目的時,其後的人身拘束或其他行動自由的剝奪,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合於法令的行為,但是早已逾越了必要手段的許可範疇,或許可以成立強制罪(加上134)。 事情是這般複雜,不應該以一句話新聞自由,就合理化記者的行徑,更不應一句話依法行事,就輕忽警方的違法可能性。
自由時報 2015-07-26
迫害抗爭學生、戕害新聞自由「吳思華應下台」

迫害抗爭學生、戕害新聞自由「吳思華應下台」

課綱違法在先 反要告高中生 〔記者吳柏軒、錢利忠、林曉雲、簡惠茹/台北報導〕史上首例,教育部長吳思華決控告闖入部長辦公室的高中生!台聯黨團總召賴振昌表示,課綱違法在先,吳思華為人師表卻不知反省,堅持控告手無寸鐵的學生,堪稱教育史上大笑話,吳思華應立刻下台。 反黑箱課綱學生23日深夜發動突襲,警方派出霹靂小組破門,逮捕33人,在第一線採訪的記者也遭沒收手機和攝影器材。(記者廖振輝攝) 反黑箱課綱學生23日深夜闖入教育部佔領部長室,遭警方粗暴逮捕。(記者廖振輝攝) 反黑箱課綱學生廿三日深夜發起突襲,闖入教育部佔領部長室,但警方隨即派出霹靂小組破門,逮捕卅三人,連在第一線採訪的記者也遭沒收手機和攝影器材。警方指稱教育部「堅持提告」,所有入侵者都被視為嫌疑犯,記者亦不例外,甚至還暗指是記者帶領學生往內衝。民進黨立委姚文智說,教育部帶頭違法,怎麼好意思告學生?還把採訪記者當現行犯?吳思華儼然已成了最威權、最右派的部長。 吳稱學生行為脫序 逾越法律 吳思華表示,堅持告學生和記者是因為「我們的包容」換來的只是一再非理性的行為,先前已有學生闖入教育部、破壞國教署鐵門,多次「脫序行為」逾越法律,前晚的行動是最錯誤示範,決定提告。教育部認定共卅三人闖入教育部,其中廿四名學生、六名一般民眾,還有三名新聞記者,皆被追訴。 但北區反課綱高校聯盟發言人、成淵高中學生王品蓁說,教育部面對課綱爭議始終以三點回應聲明鬼打牆,說自己合理、合法、合憲,面對歷史爭議始終避重就輕,學生透過靜坐、公民論壇等和平手段,都無法和教育部溝通,如前天傍晚舉辦的座談會,不但部長沒出席,其他官員也未聆聽學生聲音,學生深感失望,才臨時決定發起行動。 吳思華則說教育政策不是誰發言才有效,若學生選出學生代表,他願意再溝通,形式或時間都可討論。但是學生批評吳思華:「大家在教育部門口抗爭時,部長為什麼不肯出面溝通?」 學生手無寸鐵 警卻視為大盜 「不怕有前科,因為我在做對的事。」宜蘭商工學生陳柏瑜三萬元交保後表示:「我不後悔闖進部長室,因為這都是為了學弟妹捍衛權利,失望的是部長居然要告學生。」 賴振昌表示,學生表達反課綱立場,沒有攜帶武器,卻被警方視為江洋大盜,雙手反綁壓制在地,「吳思華決定控告學生時,有任何的愛心嗎?」 以學者為首的多個民間團體,昨也趕到教育部拒馬前聲援學生,批判前部長鄭瑞城都敢撤下九八課綱,吳思華只會推卸責任,不敢為課綱負責,乾脆下台好了。
自由時報 2015-07-25
下令逮記者 張奇文當年帶頭抓鄭南榕

下令逮記者 張奇文當年帶頭抓鄭南榕

〔社會新聞中心/台北報導〕廿六年前,張奇文是台北市警中山分局民權二派出所主管,執行逮捕言論自由鬥士鄭南榕,最後鄭南榕自焚身亡,引發一波又一波的自由浪潮。 北市警中正一分局長張奇文,廿六年前曾執行逮捕言論自由鬥士鄭南榕,鄭最後自焚身亡,引爆台灣街頭激烈抗爭。(記者王敏為攝) 張行事 都要長官背書 廿六年後,張奇文是北市警中正一分局長,這回在新聞事件現場,逮捕記者並沒收手機,創下記者被以「無故」侵入建築物,予以留置、法辦的紀錄,引發一波批判妨害新聞自由的聲浪。 熟悉張奇文的人分析,張凡事一定要獲得長官「背書保證」,才敢放手一搏,否則不會輕易作為。然而,這回是哪位長官為他背書?不得而知。 五十九歲的張奇文是警官學校專修班畢業,多在督察體系歷練,同事視他個性高傲,這次惹出大事,恐須一肩扛責。 民國七十八年,張奇文任職民權二派出所主管,奉命拘提鄭南榕,他率員警和消防隊員持拘票破門,鄭南榕拒降,在屋內引火自焚,鄭南榕之死也引爆台灣街頭激烈抗爭,但張奇文被政府列為首功人員,還記大功獎勵。 張奇文後來轉任刑事工作,辦案時,即使警方可依權責逕行處理的事,他仍一律要求部屬逕送檢察官處置,以避瑕疵。 張奇文在中正一分局當副分局長時,處理陳抗事件負責扮「白臉」,居間折衝,獲上級賞識,晉升分局長,當方仰寧在太陽花學運後調警政署,張接下中正一分局長,這次強勢逮捕記者惹出軒然大波,他會像當年那樣,任務失敗卻獲記大功嗎?
自由時報 2015-07-25
聲援反課綱 學生怒吼「不退縮」

聲援反課綱 學生怒吼「不退縮」

〔記者洪美秀、王俊忠、洪定宏、吳亮儀/綜合報導〕教育部長吳思華對占領教育部的學生採取法律行動,各地學生反黑箱課綱團體昨紛紛聲援被捕學生,並斥責教育部顢頇、譴責教育部違法。學生們強調會繼續奮鬥,「我們不會退縮」! 教育部報警逮捕學生,連記者都被抓,反黑箱課綱的多個團體昨到教育部前抗議,怒吼:「退回課綱、釋放學生!」(記者吳柏軒攝) 學生家長到教育部外找不到衝進教育部的兒子,大罵警察殘忍。(記者黃立翔攝) 台南中學生反課綱微調陣線在臉書上聲援七二三夜襲教育部行動。(記者王俊忠翻攝) 民眾在教育部前靜坐,等待被捕學生消息。(記者王敏為攝) 「這個政府非常失敗」 會持續抗爭 反黑心課綱北區決策小組成員蕭任佑和莊于庭說,這個國家讓一群高中生不顧危險和被警方逮捕甚至挨告的危險,仍選擇衝撞、抗爭,這個政府非常失敗。 蕭任佑說,教育部一直想把這問題牽扯到政治和統獨意識,好像學生都是被操控,都是為了讓執政黨在明年選舉中落敗,「笑死人了,我們都是高中生,哪來投票權?」 兩人也說,「對他(吳思華)不抱期望了」,從一開始派出來對話的都是沒有決策能力的官員,到後來甚至不理睬,已對教育部失望,日後仍會繼續抗爭。 竹苗區反黑箱課綱行動小組則發出聲明,為教育部的作為感到可恥,並指「起初,我們不願意看見過去台灣人爭取獨立、自由與民主的歷史被抹除,挺身而出。但歷史總是弔詭,阻擋在我們面前的是中正一分局長張奇文,廿幾年前,就是他逼迫鄭南榕走向絕路,以死明志。」他們強調這只是一個開始,學生將會繼續奮鬥。 高雄兩名高中生也在這次行動中被捕,高雄市反黑箱課綱高中聯盟發表聲明,譴責政府藐視司法及人權,並一再動用國家機器,以暴力手段逮捕手無寸鐵的學生,斷絕學生對外界聯絡,甚至用語言脅迫學生不得打給家長以外的人求助。 高雄聯盟︰教部違法在先 竟法辦學生 高雄聯盟強調,教育部違法、破壞民主程序在先,部長吳思華竟然要「法」辦學生,如此矛盾無恥,身為國家教育殿堂的首長,已做出最壞行為,「莘莘學子又要如何信任國家的教育?」 台南中學生反課綱微調陣線在臉書上聲援「七二三夜襲教育部行動」, 嚴厲譴責台北市警察違法濫權,並支持夜襲教育部行動的正當性。台南陣線指出,警察將學生長時間留置在教育部內,之後又欺騙學生家長已將學生移往保安警察大隊,卻仍有部分學生被留在教育部。同時,保安大隊藉口需要中正一分局同意,律師才能到保安大隊見學生,此舉已經嚴重違法。 台南陣線呼籲吳思華回頭是岸,不要對學生提告,並且謙卑面對課綱微調爭議,否則衝突會持續延燒。
自由時報 2015-07-25
反黑箱課綱 學生夜襲教部 衝進部長室

反黑箱課綱 學生夜襲教部 衝進部長室

〔記者林曉雲、蔡穎、王冠仁、黃立翔/台北報導〕「退回洗腦課綱,捍衛教育尊嚴,教育部長出來面對!」由於教育部長吳思華不出來面對爭議,昨晚的四場座談會更只見到國教署官員,顯示教育部根本無溝通誠意;五十多位中學生昨夜十一點半採取具體行動,帶梯子爬過教育部鐵欄杆、蓋厚布翻越側門拒馬鐵絲,闖進教育部大樓內,甚至衝入二樓占領教育部長室達三十五分鐘,面對一百多名警力驅趕逮捕,在二樓部長室的學生與一樓學生不斷高喊:「退回黑箱洗腦課綱!」這是台灣史上頭一遭教育部長辦公室遭占領。 不滿教育部官員在座談會空話回應黑箱課綱,多位中學生昨夜11點半,帶梯子爬過鐵欄杆闖進教育部大樓。(記者王冠仁攝) 多位中學生昨夜11點半闖進教育部大樓,遭警方上銬抬出。(取自Yu Yo Lin臉書) 50人翻拒馬闖入 警上銬抬出 今晨有上百名學生及民眾聚集到教育部旁的徐州路門口,持續進行抗議,並要求警方釋放學生;北區反課綱高校聯盟發言人王品蓁高喊強調:「教育不是兒戲,學生不是白癡!」強調就算這一次學生被上銬逮捕,還會有更多學生不斷向教育部抗議,教育部不撤回課綱,抗爭不會停止。 台權會律師涂予尹趕到現場了解被捕學生情況,給予法律協助,他表示,其他律師也在路上。北社社長張葉森趕到現場關心,他表示,教育部長躲起來,馬政府用警察對付學生,國際社會也在關注中。 來自台北、桃園、台中的中學生,昨夜從濟南路爬牆闖入教育部前庭,與駐守警察及趕到支援的轄區警察推擠,部分學生進教育部建築一樓,再和部內警察發生推擠,警察不斷以大聲公要求學生退後,並壓制或拉走學生,但部分學生仍突圍衝上教育部二樓,直闖二樓的教育部長室,宣示「占領部長室!」 警方粗暴 留置本報攝影記者 警方快速增援警力,甚至出動受過特勤訓練的霹靂小組,十二點十分開始,攜帶圓盾、警棍攻進部長室逮捕學生,以侵占公署現行犯名義將學生帶到一樓並上手銬或綁束帶,被捕學生不斷高喊:「虛偽部長、黑箱教育部!」警方逮捕學生的同時,包括本報攝影記者廖振輝等多位新聞記者也遭警察強硬限制行動,手機雖被撥通卻無人接聽,凌晨兩點才確知遭警方留置,教部一併要告。 衝入部長室的桃園聯盟中學生游騰傑更怒吼,學生淋雨陳情抗議,教育部官員卻是冷漠不理。原本應該捍衛學生教育的教育部,卻成了學生的戕害者,學生才忍不住要採取更激烈的手段來表達心聲。 就在此時,負責微調課綱的教育部國教署長吳清山確定將於七月底去職,引發「斷尾求生?或棄卒保車?」聯想。 吳清山昨晚證實將去職,但強調不是下台,是鑒於原借調的台北市立大學研究所有老師退休,人力吃緊,因此決定七月就歸建。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表示,微調課綱發動來自總統府和教育部,吳清山只是替死鬼。
自由時報 2015-07-24
自由時報記者採訪遭警留置 編輯部強烈抗議

自由時報記者採訪遭警留置 編輯部強烈抗議

  2015-07-24  02:4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本報記者廖振輝被警方帶走後失去連絡,報社一度無法聯繫上,直到今晨兩點才得知,遭警方留置、不予釋放。警方說,因教育部要提出毀損等告訴,中正一分局長說是教育部不肯放人,所以進入該部的人均須接受調查;對於本報記者廖振輝正當採訪新聞,卻遭警方逮捕,本報編輯部對警方及教育部表達強烈抗議! 本報記者廖振輝今日在採訪反黑箱課綱學生抗議事件事,被警方逮捕留置,一位讀者捕捉到在廖振輝被捕前的背影。(讀者提供)    
自由時報 2015-07-24
以人為本 蔡︰施政讓人民有感

以人為本 蔡︰施政讓人民有感

〔記者何宗翰、蘇金鳳、蘇孟娟/台中報導〕民進黨主席、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昨日前進中台灣,她在走訪台中市時強調,政府的政策要有溫度,要讓人民感受到政府有在身邊;她表示將來要組一個有史以來「最會溝通的政府」,因為只有溝通,才會知道困難在哪,只有知道困難在哪,政策才有溫度,讓人民有感覺。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中)昨由立委黃國書(左五)陪同參觀台中文學館,並與藝文人士於大樹下話家常。(記者廖耀東攝) 將組「史上最會溝通政府」 由於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昨天行程也是安排在中部,蔡、洪兩人「拚戰」中台灣,隔空對決煙硝味十足。 蔡英文前往烏日玉闕朝仁宮參拜,另與烏日區十五名里長座談,有前代表會副主席提出,希望民進黨能「展開雙臂」,和前國民黨立委紀國棟合作。小英則幽默回應,「可能要請副主席先問過紀委員的意思喔!」 蔡英文隨後拜會身障發明企業家劉大潭,看到劉大潭雖然行動不方便,但發明都是因應社會所需、都是從人的需求來看,她希望台灣下一代技術、科學的發展,都要以人及關懷為中心。 經濟轉型 台灣已到文藝復興時刻 蔡英文強調,政府也是一樣,做出來的政策「有無溫度」,「有沒有讓人民感受得到」,要讓人民覺得政府就在旁邊,她期許民進黨十三個地方執政縣市與將來中央執政的政府,要組一個有史以來「最會溝通的政府」,因為只有溝通,才會知道困難在哪,只有知道困難在哪,政策才有溫度,讓人民有感覺。 蔡英文在與多名藝文界人士交流時,與會人士盼她重視文化治國之道;詩人吳麗櫻感慨,台中曾經文風鼎盛,現在文化味被沖淡,甚至有「風化城」之譏。 蔡英文表示,近來有人說想到台中,第一個想到的是七期重劃區的高樓大廈,第二個就是金錢豹,第三個是太陽餅。蔡說,工業化發展到極致時,就是金錢與技術、機器結合,文化與藝術只好休息,以致「今天的台中在很多人心裡,就是買豪宅與消費」。 蔡英文說,工業化已走到轉折點,台灣在經濟轉型時,也到了文藝復興的時候,若下次有機會執政,會記住台灣的藝術文化發展已到了轉折的時候,會設法把工業時代蓋上的灰塵掃掉,恢復昔日的文化光彩,從過去的基礎下能再找出新的發展。
自由時報 2015-07-24
李登輝:自始自終都支持台灣是獨立國家

李登輝:自始自終都支持台灣是獨立國家

2015-07-23  22:3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前總統李登輝前往日本訪問,並一連兩天進行演講,李登輝今天再次強調,「台灣就是台灣,中國就是中國,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日媒提問李登輝從國統綱領轉變到支持台灣獨立的歷程,李登輝回應自始自終都支持台灣是獨立國家 。(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李登輝今天於日本外國記者協會演說,日本新聞網記者向李提問,當年制定《國統綱領》,但後來又鼓勵台灣獨立,是什麼原因而轉變?九二共識是否還有價值? 李登輝表示,當時制定國統綱領的先決條件是中國必須先實現自由、民主、均富的社會,但大家都知道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國統綱領的目的不是促成統一,而是安撫國民黨內的保守勢力;至於九二共識和一中各表,是為了結束與中國的內戰狀態,並非台灣的真實立場。 李登輝強調,「台灣就是台灣,中國就是中國,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要樹立台灣的主體性,培育台灣民族的意識。
自由時報 2015-07-23
《自由民調》蔡42.7% 宋16.9% 洪16.6%

《自由民調》蔡42.7% 宋16.9% 洪16.6%

蔡洪對決 蔡49.6% 洪20.7% 〔記者曾韋禎、施曉光、陳彥廷、陳慧萍/台北報導〕明年總統大選備受關注,根據本報最新民調,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支持度為四十九.六三%,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為二十.七二%,蔡大勝洪二十八.九一個百分點。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參選,蔡仍以四十二.七五%,領先宋的十六.九一%與洪的十六.六四%。 蔡英文、洪秀柱、宋楚瑜民調數據比一比。 民進黨發言人鄭運鵬回應,民進黨會按照既定步驟推出政策。 洪秀柱競選辦公室發言人游梓翔表示,政治家關心的是民心而非民調,「民調看看就好」。親民黨發言人吳崑玉說,若宋參選,其實是把洪原先流到蔡的票拉回來,洪的票就在兩成左右。 上次投馬 不到半數續挺洪 根據本報民調,如果一對一,蔡英文以四十九.六三%勝過洪秀柱的二十.七二%。 進一步交叉分析,二○一二年投票給馬英九的受訪者,有二十.五五%轉而支持蔡英文,僅四十九.三二%繼續支持洪秀柱。 而二○一二年投給蔡英文者,有九十三.七一%繼續支持,但也有一.四三%轉而支持洪秀柱。 若宋楚瑜加入成為三人戰局,蔡英文跌至四十二.七五%,少掉六.八八個百分點;洪秀柱則跌至十六.六四%,少掉四.○八個百分點,些微落後宋楚瑜的十六.九一%。 進一步交叉分析,二○一二年投馬英九的受訪者,有二十三.○一%轉而支持宋楚瑜,轉而支持蔡英文者十五.三四%,繼續支持洪秀柱者則為四十一.九二%。 二○一二年投給蔡英文者,八十五.七一%繼續支持,但也有五.七一%轉而支持宋楚瑜、一.一四%轉而支持洪秀柱。 由交叉分析看出,宋若出馬,將吸走多數原本拒絕繼續支持洪的挺馬選票,對於蔡的影響稍大於洪。 這次調查是自由時報民意調查中心,於七月廿、廿一、廿二日晚間進行,成功訪問台澎金馬地區一○七六位廿歲以上民眾,在九十五%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二.九九個百分點之內。調查是以全國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調查經費來自自由時報社。
自由時報 2015-07-23
撐黑傘反黑箱課綱 學生明包圍教部

撐黑傘反黑箱課綱 學生明包圍教部

號召三百校學生站出來 〔記者林曉雲、梁珮綺、洪美秀、蘇孟娟、黃文鍠、王捷、洪定宏/綜合報導〕「黑傘、布條和怒吼聲,我們呼籲全國近三百校的高中職生明天都要站出來包圍教育部,用具體行動拒絕黑箱課綱,捍衛教育尊嚴!」北區反課綱高校聯盟總召朱震昨天大聲疾呼:「反洗腦、反黑箱是台灣全體人民的事情!」 北區反課綱高校聯盟號召全國近三百校的高中職生,明天站出來包圍教育部,用具體行動拒絕黑箱課綱,捍衛教育尊嚴!圖為北區反課綱高校聯盟在臉書發表聲明,強調「理性包圍、堅定訴求!」(取自北區反課綱高校聯盟粉絲專頁) 北區反課綱高校聯盟號召全國近三百校的高中職生,明天站出來包圍教育部,用具體行動拒絕黑箱課綱,捍衛教育尊嚴!(取自北區反課綱高校聯盟粉絲專頁) 北高盟發言人王品蓁表示,台灣的「黑箱」作業太猖獗,從去年的服貿到課綱微調,都是黑箱作業,學生才決定張開黑傘抗議,象徵台灣被無所不在的黑箱作業籠罩。 「政府黑箱手段偷渡課綱,我們就用黑傘運動來反制!過去有野百合、野草莓和太陽花學運,今年讓我們用黑傘傳達台灣的高中教育不再被政治黑暗籠罩的心聲。」朱震指出,聯盟一天之內就募集了近廿名志工負責把傘噴黑,「我們已準備好布條,要掛在教育部的圍牆上,掛出一塊布條留言板,供民眾寫下對黑箱課綱的看法」。 抗議台灣黑箱作業猖獗 竹苗及中、南部學生明天亦將北上,高雄市反黑箱課綱高中聯盟召集人徐胤豪說:「鼓勵所有學生與社會大眾參與這場包圍行動,否則沒有辦法讓政府真正瞭解其政策有多麼荒謬!人民有多憤怒!」 北高盟昨晚也發出「七月廿二日書本動員令」,籲民眾捐獻書籍,明天包圍教育部時用書本堆起高牆,「讓政府知道,再高的拒馬,都擋不住知識與公民覺醒的力量。」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表示,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提「一中同表」就是「微調課綱」的一體兩面,但現在台灣年輕人生長的故鄉早已是台灣,要強把台灣變成整個中國的一部分,年輕人當然吞不下去。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表示,中學生的行動展現出台灣公民法治教育的成果,全教總反對教育部新舊教科書並行的做法,至少要「新舊課綱並行」。 二○一一年香港政府採「先推行後檢討」方式,強將「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列為學校必修,以建立學生對中國國民身分的認同,嚴重違反程序正義的方式,引爆中學生「學民思潮」,最終促使香港政府擱置「國教科」的計畫,三位香港學生代表今晚七點將在台北市紹興北街三號慕哲咖啡館舉辦「雨傘與太陽花的交會─從香港看台灣」座談會。
自由時報 201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