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相關文章
不甩憲法法庭 加泰隆尼亞續推獨立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西班牙憲法法庭十一日應中央政府要求,下令加泰隆尼亞(Catalan)暫停執行議會通過的脫離西國決議。加泰隆尼亞議會九日通過決議,要求議會三十天內展開立法行動,為在十八個月後宣布獨立做好準備。 西班牙憲法法庭十一日應中央政府要求,下令加泰隆尼亞暫停執行議會通過的脫離西國決議。圖為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政府代主席馬斯,十二日在議會選舉新任自治政府主席時發表演說。(路透) 憲法法庭受理訴訟 地方政府應暫停執行 憲法法庭十一位法官經過數小時審議之後,一致同意接受由保守派中央政府反對加泰隆尼亞決議提出的訴訟。憲法法庭接受這項訴訟,意味法庭審理各方法律論據期間,加泰隆尼亞必須立即暫停執行決議。憲法法庭也同意中央政府的要求,個別知會加泰隆尼亞二十一位推動決議案的領袖,警告若他們漠視法庭命令,將面臨法律後果。 但加泰隆尼亞政府矢言,將不理會憲法法庭命令,會繼續展開脫離中央政府的程序。憲法法庭宣布中止命令之後,加泰隆尼亞副主席蒙特(Neus Munte)召開記者會表示:「加泰隆尼亞政府的政治意志,是繼續推動議會本月九日通過的決議內容。」 主張獨立的加泰隆尼亞議員九日通過決議案,要求地方議會三十天內展開立法行動,建立獨立的社會安全體系與財政,以期在十八個月後完成獨立。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主席馬斯(Artur Mas)所屬聯合組織「一起說要」(Together for Yes)及較小的極左分離主義「人民團結代表黨」(CUP)都力挺此案,這兩個政黨在九月二十七日的地方選舉聯手贏得議會多數席位。 但中央政府強調,加泰隆尼亞分離派只是贏得多數席次,並未贏得過半選票。總理拉霍伊表示,加泰隆尼亞脫離中央政府的決議案,是「終結民主與法治狀態,壓制所有公民的權利與自由,瓦解西班牙的團結」,「我不會允許這樣,我擁有多數西班牙人民的支持」。 西班牙總理 嗆「終結民主與法治」 隨著十二月二十日全國大選逼近,加泰隆尼亞分離爭議近幾週來顯著升溫,也是各大政黨造勢時的主要議題,連向來重要的經濟都被擠成次要議題。主要反對黨社會黨黨魁桑契斯(Pedro Sanchez)十一日與拉霍伊會面時,當面保證會支持總理捍衛憲法;但他也抨擊拉霍伊面對獨立風潮毫無作為,主張修憲把西班牙改為聯邦制國家,以符合加泰隆尼亞的自治籲求。
自由時報
2015-11-13
對不起,來遲了! 義美新公告有點「酸」
2015-11-12 23:44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深受台灣網友喜愛的義美食品12日下午發布公告,表示將在2016年4月1日起正式在台北榮總提供服務,但公告台詞好像有點酸,竟然寫著「對不起;來遲了」,有網友認為根本是在影射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首支競選廣告中出現的「對不起,我來晚了。」 義美食品最新的公告圖,「酸」力破表。(圖擷取自義美臉書) 而該張公告圖,也被網友認為風格實在太像「長輩圖+某黨文宣」,簡直酸力破表。也因公布的開幕日期是4月1日愚人節,有網友質疑義美是不是「假開幕、真諷刺。」 該公告出來後,被網友推爆,有網友表示「只能用新台幣逼他下架了」、「希望義美要做好做滿」、「連義美也參選了?」、「義美也要出來玩了,希望來得及。」
自由時報
2015-11-13
bumbler之後 馬又被國際認證「魯蛇」
〔記者陳伃軒、蔡亞樺、王寓中/台北報導〕「馬習會」七日落幕,《時代》雜誌亞洲版總編輯阿布杜卡林(Zoher Abdoolcarim)九日發表專文評論,「馬習會」除歷史一握外,未有突破,甚至以「cipher(無用之人)」、「loser(魯蛇)」形容馬英九總統。這也是繼二○一二年《經濟學人》雜誌封馬英九為「bumbler(笨蛋)」後,馬獲得的最新「國際認證」。 《時代》雜誌亞洲版總編輯阿布杜卡林9日發表評論,以「cipher」、「loser」形容馬英九。(資料照) 《時代》評馬是無用之人 阿布杜卡林還以「yesterday man(過氣的政客)」形容馬英九,並稱馬在兩屆總統任期屆滿時,民調僅勉強達到兩位數;儘管「馬習會」讓馬受到全球矚目,但總統大選結束,馬將成為「cipher(無用之人)」,甚至在黨內同志眼中,馬就是位「loser(魯蛇)」。 府:不評論網路個人文章 總統府回應表示,Zoher Abdoolcarim是以個人名義,在時代雜誌的網路投稿欄位投稿發表個人評論,對於網路個人文章的評論,總統府不予置評;但府方強調,馬習會後國際媒體有近七百篇報導,大多數都持正面、肯定的評價。 台北市議員劉耀仁昨在議會質詢市長柯文哲時,引述時代雜誌對馬的負面評價;柯答詢表示,他覺得很驚訝,因為「這麼大雜誌,不會用這麼赤裸裸的形容詞」。劉再追問柯,是否認同「寧願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願相信馬英九那張嘴」這段話,柯笑說,他「內心很想舉手(贊同)」。 德國第一電視台(ARD)也以「中國和台灣的歷史性會議:只有傻瓜才會相信北京」為題報導「馬習會」,指台北看到香港的發展,應有所警惕,只有傻瓜才會相信中國共產黨。對馬也似乎意有所指。 CNN曾以「這個人」稱馬 馬英九已非首次被外國媒體冠上負面「國際認證」。二○○九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當時馬曾召開國際記者會說明風災救援所出現的諸多問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第一時間插播報導,CNN主播甚至用「THIS MAN(這個人)」來代稱馬,並說「你看到的是台灣總統為他自己跟政府的作為做辯解。」 二○一二年,《經濟學人》雜誌以「笨蛋,馬英九(Ma the bumbler)」為題,批評馬當時已執政近五年,民眾生活不見改善,民調支持度還創下歷史新低,讓全國似都同意:「馬先生是個沒用的笨蛋(Mr. Ma is an ineffectual bumbler)」。
自由時報
2015-11-11
為什麼馬英九民調不會變92%……
2015-11-09 23:3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馬習會風波讓總統馬英九再次成為話題焦點,不少網友批評馬英九說謊成性,過去曾承諾過「未來四年不會跟大陸領導人見面」卻跳票,而今日臉書靠北系列專頁也PO出有趣的腦筋急轉彎:「為什麼馬英九不會從9.2%變92%?」,答案讓不少網友大讚「太中肯啦!」 臉書《靠北KMT》於臉書上PO出有趣的腦筋急轉彎問題「為什麼馬英九不會從9.2%變92%?」答案則是「因為他都不乘十(誠實)」,讓許多網友大讚「太中肯啦!」 (圖取自臉書) 臉書《靠北KMT》過去常對時事議題表達看法,由於近日馬習會引發各界爭議,該靠北專頁也曾PO文公開表達鮮明的立場,今日則在臉書上PO出有趣的腦筋急轉彎問題「為什麼馬英九不會從9.2%變92%?」答案是「因為他都不乘十(誠實)」,讓許多網友大讚「太中肯啦!」 由於馬總統過去曾多次承諾跳票,知名節目主持人鄭弘儀也曾在臉書上撻伐「馬英九他太會説謊,所以這次去馬習會,公開講的都不可信。」而資深媒體人周玉蔻也在馬習會後批評馬英九總統在自欺欺人,並在臉書表示「馬英九在習近平面前講『中華民國憲法』,硬拗成『中華民國』!」
自由時報
2015-11-10
緬甸大選初步結果出爐 翁山蘇姬政黨大勝
緬甸國會大選初步結果今天出爐,結果顯示反對黨獲壓倒性勝利。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今天稍早也對民眾發表演說,表示有信心。(美聯社) 2015-11-09 15:1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緬甸昨天(8日)舉行國會大選,初步的開票結果今天(9日)出爐,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黨」(NLD)發言人表示,黨迄今已經獲得全國約70%左右的選票。這些開票數據經聯邦選舉委員會承認後,意味著翁山蘇姬領導的反對黨獲得壓倒性勝利,不過最終結果要到15日才會正式公布。 據《美聯社》報導,緬甸反對派政黨「全國民主聯盟黨」(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發言人Win Htein在今天告訴記者,緬甸14個州當中,全民盟支持度較高的州贏得約8成的選票,其他支持度較低的州也獲5至7成選票。 發言人Win Htein表示:「所有的這些數據都必須由聯邦選舉委員會確認,但我們相信那些數字。」報導指出,如果經官方確認後,意味著翁山蘇姬所領導的政黨獲得壓倒性勝利。另外,獲軍方支持的執政黨「聯邦團結發展黨」(USDP)黨主席泰烏(Htay Oo)稍早承認敗選。不過緬甸選舉計票時間較長,這次國會大選的最終結果預計在15日出爐。 緬甸支持翁山蘇姬民眾聆聽她的演說。(美聯社)
自由時報
2015-11-09
馬習會沒加分? 三立民調:蔡英文不跌反升
根據《三立》最新民調顯示,馬習會後2016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支持度是46.7%,比先前成長了5%之多。(歐新社) 2015-11-08 18:2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據《三立》最新民調顯示,馬習會後2016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支持度是46.7%,而朱立倫支持度為19%,和蔡英文之間相差27.7%。至於宋楚瑜支持度則是11.4%,而未表態的則有22.9%。 蔡46.7%、朱19%、宋11.4% 假如互相比較《三立》在10月中做的民調,當時蔡英文支持度是41.6%,朱立倫為20.7%,宋楚瑜則是10.1%。當中可以發現,馬習會後蔡英文不但超過了45%,還比先前成長了5%之多,而朱立倫則小降1.7%,宋楚瑜則提高1.3%。 除此之外,在馬習會方面有33.6%的民眾認為這對藍營選情有幫助,但也有37.9%的人認為傷害很大,幾乎是五五波。而有34.9%的民眾不滿意馬英九在馬習會上的表現,不過也有43.3%的人認為馬習會有助於兩岸和平發展。 據《三立》最新民調顯示,馬習會後2016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支持度是46.7%,而朱立倫支持度為19%,和蔡英文之間相差27.7%。至於宋楚瑜支持度則是11.4%,而未表態的則有22.9%。(圖擷自《三立新聞》) 有33.6%的民眾認為馬習會對藍營選情有幫助,但也有37.9%的人認為傷害很大,幾乎是五五波。(圖擷自《三立新聞》) 有34.9%的民眾不滿意馬英九在馬習會上的表現。(圖擷自《三立新聞》)
自由時報
2015-11-08
馬談話全文刪「一個中國」 中央社被網友抓包
總統馬英九今日下午3點在新加坡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香格里拉飯店現場擠爆各國媒體,馬習兩人握手長達近兩分鐘。(路透社) 2015-11-07 16:28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總統馬英九今日下午3點在新加坡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香格里拉飯店現場擠爆各國媒體,馬習兩人握手長達近兩分鐘,成為世界新聞焦點。隨後,馬習兩人分別發表談話,但馬英九的談話全文後來被中央社轉發後,被人發現其中刪去馬英九提到「一個中國」的段落。 在中央社的全文裡,馬英九提出的兩岸和平五點主張中的第一點為:「第一、鞏固九二共識,維持和平現狀。海峽兩岸在歷史為兩岸留下了錯綜複雜的世代課題。」 然而根據直播,馬英九實際上講的話是「第一、鞏固九二共識,維持和平現狀。海峽兩岸在1992年11月就一個中國原則達成的共識,簡稱九二共識。」 也就是說,中央社刪除了「1992年11月就「一個中國」原則達成的共識,簡稱「九二共識」一段話,不僅如此,國民黨臉書隨後發出馬英九談話全文,也同樣刪除馬談及「一個中國」的內容。 而隨後在PTT上有許多網友紛紛指出中央社刪除「一個中國」片段,更有人直接提供馬英九直接談到「一個中國」時的影音。 馬英九談及「一個中國」影片: 馬英九的談話全文後來被中央社轉發後,被人發現其中刪去馬英九提到「一個中國」的段落。(圖擷自中央社官網) 隨後PTT上許多網友紛紛指出,中央社刪除「一個中國」片段。(圖擷自PTT) 國民黨臉書隨後發出馬英九談話全文,也同樣刪除馬談及「一個中國」的內容。(圖擷自中國國民黨 KMT臉書)
自由時報
2015-11-08
法界:特偵組幫朱卸責、脫罪
〔記者黃欣柏、謝君臨、錢利忠/台北報導〕針對涉搓圓仔湯的「換柱案」,特偵組會同台北地檢署昨偵結不起訴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秘書長李四川,律師周武榮痛批:「根本就是在幫朱立倫卸責、脫罪!」律師林憲同提出「主觀犯意」、「不法對價」及「程序疏漏」等三點打臉檢方,他強調,此案並非就此告終,仍可以重啟偵辦。 林憲同指出,國民黨內運作「換柱」,包括九月間積極與洪秀柱磋商、十月份中常會提撤柱案等行動,都代表國民黨自始就知道會「換柱」,但卻未採取正當程序進行,可見國民黨在本案中有著明顯的「主觀不法犯意」。 其次,檢方雖稱本案無不法對價關係,但林憲同質疑,洪秀柱的選舉款項根本未經結算,照理說,應等到洪被撤換後才補貼其損失,國民黨卻在撤換前就提出「一口價」三千萬元,若洪陣營最後根本有結餘,國民黨形同要送錢給洪,讓洪獲得不法利得,「那何來無『不法對價』之說?」 林憲同認為,依據上述兩點說法,可知全案偵辦的程序、證據、理由及事實都有明顯的疏漏、瑕疵,頗有重新調查之空間,任何人未來若重新告發此案,檢方依法都應重啟偵辦。 不起訴處分書中指朱立倫、李四川是出於實現政黨功能及尋求勝選考量,尚難認有惡意妨害選舉之故意。 周武榮則質疑,既然有人提出國民黨當時給洪的三千萬元只是前金,還有其他後謝總金額達一億兩千萬元,但檢方在偵查尚未完備的情況下,就急著做出不起訴處分,顯然有失職問題,應該把這部分釐清;而特偵組只憑單方面說法,就認定這三千萬元是政治獻金而非逼洪退選的條件,實在過於草率。 周武榮強調,國民黨既然在九月就決定換柱,為何還在十月交付三千萬元支票,中間究竟有無對價關係?這部分應交由法院判定,而非特偵組扮演起法官的角色,替朱等人的說詞背書,替其卸責、脫罪! 律師邱一峰質疑,檢方挑在「馬習會」前結案,很難不被懷疑是否有政治考量。 特偵組及北檢說明,調查後認定查無不法,因特偵組隸屬最高檢察署,無上級檢察單位,為走完再議案程序,才於本月三日交由北檢做不起訴書類,再由北檢依職權送高檢署再議。 特偵組主任郭文東說,馬習會消息於三日深夜曝光,當天早上已將不起訴決定移交北檢,結案時間沒政治考量,也沒政治力介入。
自由時報
2015-11-07
洛杉磯時報︰台灣人民質疑跛鴨總統
〔編譯顧佳欣、駐歐特派記者胡蕙寧、駐日特派員張茂森/綜合報導〕「馬習會」七日在新加坡登場,美國《洛杉磯時報》四日以「在台灣,許多人質疑跛鴨總統與中國會面的計畫」為題分析,質疑馬英九此時和習近平會面的動機。英國《衛報》認為,美國海軍近來巡弋南海水域,是中國主動提議讓馬、習會面的原因。 美國《洛杉磯時報》四日報導分析,質疑馬英九和習近平會面的動機。(圖擷取自《洛杉磯時報》) 日本東京大學中台關係論教授松田康博五日在《產經新聞》發表的評論指出,台灣總統大選前舉行的馬習會,「可能被認為是介入台灣選舉,而遭選民反彈」。此外,此刻舉行馬習會,目的是向民進黨丟出「若不承認『一個中國』,就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的訊息。 《洛時》引述民眾看法報導,若會面在兩或三年前,可能會有所突破,但如今馬即將下台,且國民黨聲勢低迷,擔憂馬可能會想在下台前「做一些事情」。對於會面,中台官方都試圖壓低期望,但台灣人如何看待馬習會,關鍵之一是馬與習地位是否對等。美國「夏威夷東西中心」研究員、亞太安全專家饒義(Denny Roy)指出,馬習會可能讓人覺得國民黨人對中國過於放鬆,還會讓馬英九的國民黨看起來像中共的小老弟。 台灣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成員、政治大學教授顧忠華則相信,許多台灣人會看看結果再行評斷。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席歐西亞力(John Ciorciari)說,馬習兩人自然知道會面不會幫助國民黨民調起死回生,但他們認為,長期來看會有優勢,而與蔡英文會面似乎不太可能,所以若習近平短期內想要創造先例,只能現在進行。 學者看衰︰ 馬習會最多就是一起合照 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暨台灣問題專家柯爾(J. Michael Cole)認為,馬習會不太可能有什麼實質結果,應該就是馬習一起合照。他對《衛報》說,中國在南海行動,升高區域衝突的可能性,中國試圖讓緊張情勢緩和;也意識到,單口頭聲明愛好和平已不足,因此「必須真的做些什麼」來讓各國信服。 讀賣新聞︰ 華府對馬激進傾中高度警戒 日本《讀賣新聞》發自美國的報導則表示,台海兩岸無論在經濟或軍事上,中國都佔有壓倒性優勢,美國擔心台灣慢慢被置於中國的實質支配之下,華府內部「對馬英九的激進傾中姿態有高度警戒」。
自由時報
2015-11-06
梅鐸入主國家地理雜誌 裁員180人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旗下的21世紀福斯集團(21st Century Fox),以7億2500萬美元收購美國華府「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所屬《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和有線電視「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s)。在交易於本月中旬完成前,地理學會執行長奈爾(Gary Knell)4日證實,已裁撤約180名員工,佔總數2000人的9%,並著手削減其他開支。這是已有127年歷史的國家地理學會迄今最大規模的裁員。 《國家地理雜誌》。(取自網路) 這項購併計畫將在本月16日完成。根據9月敲定的條件,國家地理學會將雜誌、書籍、地圖和數位資產賣給福斯,地理學會將持續作為教育慈善機構,但仍持有27%以營利為目的的新公司National Geographic Partners股份。地理學會最有價值的資產是「國家地理頻道」。 據報導,由於人力縮減,頻道部門的「事實查證部門」(fact-checking department)預定10日解散。奈爾證實,裁員是為了減少開支,並在福斯集團接手後決定要解散哪些部門前先執行,「因為我們提供較為優惠的離職條件」。地理學會官方聲明表示:「非自願離職的員工約佔全體員工的9%」,仍有不少員工選擇與組織協調買斷方案(buyout offers)離職,但未具體說明有多少人將接受買斷式裁員。 《國家地理雜誌》員工3日接獲奈爾的電子郵件,感謝每個員工的付出與努力,「明天請務必留意電郵信箱,確認自己的續留狀態」。地理學會發言人強調,此次裁員和梅鐸並無關係。 國家地理學會成立至今已有127年歷史,始終是以非營利組織型態運作。在福斯收購談判過程中,也曾論及國家地理學會人員的資遣。儘管《國家地理雜誌》銷售量不斷下降,學會仍避免大規模裁員,但在梅鐸入主後情況可能生變。許多員工戲稱10月是「Choptober」,11月是「Knivember」,表達對裁員決策的不滿。
自由時報
2015-11-06
南海緊張 美防長今登航母巡航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在東南亞國協(ASEAN)國防部長擴大會議在中國干擾下未能就南海爭議達成共識後,中美在南海的角力持續升級。美國高階國防官員透露,美國國防部長卡特與馬來西亞國防部長希山慕丁,五日將登上美國核子動力航空母艦「羅斯福號」(USS Theodore Roosevelt)參與巡航。美國官員表示,卡特和希山慕丁將在目前位於馬來西亞外海的羅斯福號上停留數小時,但未說明卡特登艦期間羅斯福號會航向何處。有分析指出,羅斯福號可能進入南海。 美國國防部長卡特五日將登上美國核子動力航空母艦「羅斯福號」 。(路透) 美國核子動力航空母艦「羅斯福號」 。(法新社檔案照) 卡特目前人在馬來西亞訪問,他登上羅斯福號可能升高華府與北京之間因南海問題而生的緊張情勢。美國海軍驅逐艦「拉森號」(USS Lassen)甫於十月廿七日進入中國在南海填造的渚碧礁十二海里水域,華府認為此舉屬航行自由,但北京強烈不滿,雙方齟齬更深。 美國軍方媒體先前報導,中國人民解放軍飛彈驅逐艦「蘭州號」及飛彈護衛艦「台州號」一直在「安全距離之內」跟蹤監視「拉森號」,其中「蘭州號」的直升機一度出動。當時就有消息指出,美方在南海的巡邏行動將持續,除部署空中巡邏和掩護配合行動外,還將派出一艘航空母艦駛入附近水域。 南海爭端無共識 東協防長未發聯合聲明 東協國防部長擴大會議四日在馬來西亞召開年會,由於中國反對提及南海造島一事,會後並未發表聯合聲明。美國與其盟邦原本要求在聲明中提及南海爭端,但中國遊說與會代表要求避免。希山慕丁表示,由於沒有共識,所以並未簽署聯合聲明。美國匿名官員說,「東協部分成員認為」,聲明中不提這些島嶼僵局「並不適切」,「這反映出中國在南海填海造陸和軍事化給該地區帶來的分歧」。 美方最後認為,不發聲明要比發出不提中國在南海填海造陸與軍事化的聲明還好。中國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則聲稱,中方已就聯合宣言內容與馬亞西亞及東協國家「達成共識」,「但個別域外國家企圖強行塞入不屬於本會議討論內容……在此形勢下,未能發表『聯合宣言』,責任完全在於個別域外國家。」
自由時報
2015-11-05
媒體民調:逾半數受訪者不支持馬習會
大部分的民眾,皆不支持「馬習會」。(本報合成) 2015-11-05 07:0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兩岸領導人「馬習會」週六將在新加坡登場,消息一傳出,震撼國內外,不過大部分的民眾,皆不支持「馬習會」,許多民眾認為兩岸事宜應該由下任總統處理,而不是即將卸任的馬英九。 《蘋果日報》民調顯示,有53.10%受訪者不支持馬習會,認為馬英九已經準備要卸任,兩岸事宜應交由新總統處理,另有38.81%受訪者支持馬習會的民眾,認為雙方領導人會面,對兩岸關係有所幫助。 陸委會內部民調:8成受訪者支持馬習會 陸委會昨召開記者會,主委夏立言表示:「8成以上的台灣民眾支持中、台領導人在對等尊嚴、公開透明的情況下會面。」他透露,有76.6%的民眾支持以中國領導人及台灣領導人互稱。不過當被媒體問到8成支持的數據來源,陸委會則不願透露任何細節,網友們則痛批這根本是「假民調」。
自由時報
2015-11-05
馬習會 台灣被鎖進一中框架
中國搶先設定政治前提 〔記者王寓中、彭顯鈞/台北報導〕兩岸領導人「馬習會」週六在新加坡登場,地點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飯店,馬英九總統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分別率領團隊進行「七對七」會談,時間預計一個小時。包括兩岸及新加坡都定位,這是兩岸「最高領導人」的會談,至於最敏感的稱謂,馬英九和習近平將互稱對方為「先生」。 「馬習會」安排黑箱,第三勢力政黨與學運團體昨天前往立法院與總統府前抗議,台聯青年軍在總統府前施放煙霧彈表達憤怒,遭警方逮捕。(記者叢昌瑾攝) 互稱「先生」 7對7上桌 陸委會昨天舉行記者會,中國國台辦也發出新聞稿,證實「馬習會」本週六將在新加坡登場,就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交換意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說明時更緊扣「一中原則」,強調此次會面雙方以兩岸領導人身分和名義舉行,「這是在兩岸政治分歧尚未解決情況下,根據一個中國原則做出的務實安排」。 相關人士證實,七日的「馬習會」,雙方是七對七進行「長桌」會談,馬不會單獨與習會晤。我方除了馬總統之外,與會者還有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國安會秘書長高華柱、總統府副秘書長蕭旭岑、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國安會諮詢委員邱坤玄與陸委會副主委吳美紅。 中方則由習近平領軍,率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國務委員楊潔篪、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及習近平辦公室主任丁薛祥等人與會。 閉門談1小時 馬當天來回 這場馬、習歷史性會晤,總統夫人周美青確定不會隨行,與習近平一起赴新加坡進行國是訪問的習近平夫人彭麗媛也不會參與。 馬總統預計七日一早搭乘專機,午後飛抵新加坡,稍事休息後,下午三點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與習近平會面;會前開放媒體拍照,隨後進行閉門會談,時間預計一小時。會後習近平、馬英九將先後各自舉行國際記者會,傍晚馬習等人將共進晚餐。晚餐後,馬總統將搭乘專機在深夜返台。 馬總統在出發前會在機場發表談話,返國途中專機上也會回應媒體問題。 總統府發言人陳以信昨天表示,馬總統早已非黨主席,不再涉入黨務,「馬習會」絕對不是「選舉操作」。此行目的是「鞏固和平、維持現狀」,證明馬總統過去七年執政,已為兩岸關係開創一條前所未有且務實有效之路。 陳以信指出,「馬習會」前後已經努力兩年,絕對不是「突兀」之舉。雙方完成諮商後,原本要在昨天下午四時兩岸同時對外公布。至於民進黨質疑馬曾在二○一一年接受電視專訪時說,「四年內不會與大陸領導人見面」,陳以信強調,馬當時立場是強調任內不會與對岸簽署和平協議,也不會訪問大陸與大陸領導人談統一。 協助促成「馬習會」的新加坡外交部也在昨天發表聲明,強調新加坡一直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支持有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各項倡議,包括雙方直接的交流,如同一九九三年在新加坡舉行的歷史性辜汪會談。 聲明也指出,新加坡是基於海峽兩岸雙方要求,協助這次兩岸最高領導人在新加坡會面,這是一九四九年以來,兩岸關係的歷史里程碑。而習近平六日、七日在新加坡進行的國是訪問,與兩岸領導人的會談無關。
自由時報
2015-11-05
投書「被下架」 黃丞儀:高層干預抹煞「獨立」精神
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黃丞儀投書《天下評論》,卻「被下架」、「河蟹」,他在臉書po文質疑《天下》高層干預編輯作業。(圖擷自黃丞儀臉書) 2015-11-04 13:4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總統馬英九昨天被爆出本週六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黃丞儀投書媒體,表示馬這種恣意的政治行為,已違反憲法程序,立法院應該立即提案彈劾。不料,文章刊出沒多久後就「被下架」,黃質疑,《天下雜誌》自詡優質媒體,但高層干預獨立評論編輯室作業,也抹煞作者的「獨立精神」,令人感到萬分遺憾。 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黃丞儀撰文〈立法院應即彈劾馬總統〉,投稿《天下雜誌》獨立評論網站,文章卻遭「高層」要求下架。(本報合成) 黃丞儀今天投書媒體《天下獨立評論》,表示馬英九躁進的兩岸政策,造成台灣政局動盪已是事實,但在任期將屆前卻要召開「馬習會」,不僅違背民間對「看守總統」的期待,甚至違反了他在就職宣誓時承諾的「遵守憲法,盡忠職務」。黃強調,馬英九這種恣意的政治行為,已達到應予彈劾的程度。 想不到,文章上線不久後就「被下架」,黃丞儀在個人臉書po文指出,他的文章被編輯下架後,被以「目前文章先下線,主要是高層擔心讀者會誤以為是天下立場。剛聯繫您辦公室希望和您說明一聲」回應,但他質疑該網站在標題下方早寫了「本網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應作者意見,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這不是已經夠清楚了嗎? 黃丞儀批評,《天下雜誌》自詡為優質媒體,但是高層干預獨立評論編輯室作業,也抹煞作者的「獨立精神」,令人感到萬分遺憾。 黃丞儀臉書全文: 因為很多朋友都在問,為什麼看不到我今天早上發表在「獨立評論@天下」的文章:「立法院應即彈劾馬總統」?就乾脆統一說明。 我大概是從2013年2月開始在「獨立評論@天下」寫一些評論文字,到目前為止也才寫過十三篇(包括今早被「河蟹」掉的這篇)。說起來實在不算多。當時天下的總主筆何榮幸邀請我開這個專欄時,說過絕對不會干預寫什麼內容。因為相信何榮幸辦媒體的信譽,所以就欣然答應。 今年年中,何榮幸離開天下後,我還沒寫過什麼文章。昨天半夜因為看到馬習會的新聞,覺得這裡面有一些憲法層次的問題必須釐清,於是就犧牲一些睡眠時間,速速寫好一篇評論,交給獨立評論的第二代執行主編李明軒。在交稿前,我先跟他說有這麼一篇文章,明軒很客氣,說他會等我。於是我寫好之後,就立刻寄給他。 今天早上起床後發現還沒上線,我就寫了封e-mail問一下,是否能夠在八點前上線,因為據媒體報導,行政院院長今早要到立法院報告馬總統出訪的事情,很多公民團體也發起在九點前往立法院抗議。獨立評論的編輯們很有效率地就在八點前把稿子上線了。我隨後也把連結放到自己的臉書上,請朋友們給予意見。 到這裡都是和一般上稿流程一樣,風平浪靜。處理完,我就下樓去運動,打了一趟拳,順便吃了豆漿燒餅。回到家裡,正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發現助理傳來訊息說,獨立評論的編輯急找。我想,怎麼回事? 同時我也收到獨評編輯的臉書訊息,很簡短,只說:「目前文章先下線,主要是高層擔心讀者會誤以為是天下立場。剛聯繫您辦公室希望和您說明一聲。」 然後打開電腦,就收到許多朋友來訊問道,為什麼看不到這篇文章了? 我想,獨立評論從開版以來就很清楚地界定這是邀稿或投稿的網路言論平台。而且該網站的標題下方也寫了:「本網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應作者意見,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類似的文字還會出現在每一篇專欄的下方:「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這不是已經夠清楚了嗎? 如果擔心刊出的評論都要「被以為」是天下雜誌的立場,那天下雜誌乾脆不要設這個網路言論平台好了。原來我們每個作者的文章,都是天下雜誌認可後,才能刊出的?還是這只是個藉口?其實是天下高層不滿這樣的言論內容? 辦媒體,不論是平面或網路都一樣,尊重言論自由,是最基本的。媒體人自己不尊重言論自由,在未經作者同意的狀況下,就把專欄作者的文章下架,不但讓自己的媒體失去公信力,更踐踏了作者的人格權。 我在知道這件事情後,寫了一封電子郵件給「獨立評論@天下」的編輯群,表示我非常不能認同此事,希望他們在十一點前將該文恢復上線,否則我會考慮「將此一過程公開,並且準備控告貴公司侵害人格權,此後再也不會供稿給獨立評論@天下。敬請轉告貴公司高層。」 後來他們說這件事情還要等中午開會才有所決定,希望我給他們一點時間。我想,把文章下架的時候,都不需要等作者同意就可以直接拉下來,要上架還要開會討論。這篇文章到底是寫了什麼東西,要被這樣對待? 於是我回訊,頂多等到11點10分。這不只是新聞倫理,也是個法律問題。雖然我不打算告媒體,但是也要把自己的權利講清楚。 到了11點10 分,還是沒有回訊。倒是其中一位編輯打電話給我的助理,說希望可以透過電話來溝通。如果一開始可以先這樣做,是不是比較好?但文章都被下架了,還溝通什麼?我今早要趕一篇積欠許久的論文,於是就請他們直接寄電子郵件給我說明就好。後來也沒收到任何信件。我想,他們大概是不會改變決定的。 此時,想想論壇、「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公庫)」和蘋果即時論壇都表示願意刊登,想想論壇率先刊出原稿,公庫和蘋果隨後也已登出。 坦白說,我的文章只代表我個人意見,不同意的話,可以辯論,可以討論,我可能也會寫錯,可能也有視野偏狹的地方。但是,完全不容許任何討論,就直接把文章拉下來。不只令人感到錯愕,也令人對於這種經營論壇的方針無法認同。難道在執政者面前,媒體要顧慮到他們的感受?這種媒體,有何獨立可言? 天下雜誌自詡為優質媒體,但是高層干預獨立評論編輯室作業,也抹煞作者的「獨立精神」,令人感到萬分遺憾。前面已經說過,辦媒體要贏得信任,很困難。台灣社會已經失去了中國時報這個媒體,現在在「馬習會」的當頭下,天下雜誌是不是也打算賠上自己的媒體信譽,令人對台灣的媒體未來感到悲觀。
自由時報
2015-11-05
「台灣不是馬的籌碼」在野黨立院前抗議
馬英九總統將於週六於新加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時代力量上午於立法院外抗議「馬習會」,並將提出罷免馬英九總統的行動。(記者羅沛德攝) 2015-11-04 09:0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馬習會」週六將於新加坡登場,消息於昨晚傳出後引發熱議,時代力量黃國昌也號召群眾4日上午9點將赴立法院進行抗議,而現在立院前已慢慢開始聚集人潮,顯示許多人對這次會晤的不滿。 總統府3日深夜證實「馬習會」消息,黃國昌隨即在臉書表示「明天早上馬英九要去立法院報告馬習會,時代力量將赴立法院抗議,請大家加入我們,09:00立法院門口集合!」 除了時代力量外,自由台灣黨成員今早不到8點就冒雨到立院門前舉牌抗議馬習會,並舉著「流亡政府,自取滅亡」、「馬英九,台灣不是你的籌碼」看板;綠黨也在臉書貼出抗議照片,要求馬習會立即停止,也強調「中台關係不是馬說的算,馬英九不應該進行政治協商」。 馬英九總統將於週六於新加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自由台灣黨上午於立法院外抗議「馬習會」。(記者羅沛德攝) 自由台灣黨成員今早不到8點就冒雨到立院門前舉牌抗議馬習會。(記者劉信德攝) 自由台灣黨成員舉著「流亡政府,自取滅亡」、「馬英九,台灣不是你的籌碼」看板進行抗議。(記者劉信德攝) 綠黨也在臉書貼出抗議照片,要求馬習會立即停止,也強調「中台關係不是馬說的算,馬英九不應該進行政治協商」。(圖擷取自綠黨臉書)
自由時報
2015-11-04
全球金融業掀裁員潮!英國渣打銀砍1.5萬員工
英國渣打銀行今天宣布大規模重整計畫,3年內將裁員1.5萬人。(路透) 2015-11-03 16:2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全球大型銀行掀起一波裁員潮,繼匯豐、德意志後,專注亞洲市場的英國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今天也宣布大規模重整計畫,3年內將裁員1.5萬人。 渣打今天公布第3季財報,意外由盈轉虧,稅前獲利虧損1.3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獲利15.3億美元大幅衰退;營收則衰退18.4%。 渣打銀行也宣布重整計畫,3年內將裁員1.5萬人,並撤出部分國家及業務,清算資產損失,總計將花費30億美元。此外,渣打銀也宣布現金增資51億美元,強化公司財務。 消息公布後,渣打在香港股價一度重挫逾6%,收盤下跌2.9%,今年以來累計已大跌逾25%。
自由時報
2015-11-03
媒體民調:「換柱後」朱僅比洪高1.6個百分點
國民黨主席兼總統參選人朱立倫。(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2015-11-03 07:08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柱下朱上」後,國民黨主席兼總統參選人朱立倫的支持度是否有增加,根據媒體最新的民調顯示,其支持度成長有限。 《蘋果日報》委託世新大學民意調查研究中心做的總統大選民調,「換柱」前洪秀柱支持度17%,而朱立倫親征後,半個多月來支持度僅18.6%,而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有40.3%,親民黨總統參選人宋楚瑜支持度則僅8.2%。 《蘋果日報》此次民調是委託世新大學民意調查研究中心,調查日期在104年10月29至31日,抽樣方法採分層隨機抽樣,調查方式為電話訪問,有效樣本1068份,在95%信心水準下誤差不超過±3%。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資料照,記者劉濱銓攝) 親民黨總統參選人宋楚瑜。(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
自由時報
2015-11-03
無水石膏列食品級 食藥署否認立委關說
〔記者林惠琴、曾韋禎、陳慰慈/綜合報導〕新北地檢署檢察官黃孟珊影射民進黨立委段宜康為護航業者而向法務部、食藥署施壓,將原非我國許可的無水石膏(硫酸鈣)列入食用範圍,不過,食藥署長姜郁美昨澄清未接到立委電話或要求,也「沒有感覺」被施壓。 食藥署長姜郁美(右)昨赴立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列席備詢,針對無水石膏爭議,表示從未接到立委電話或要求。(記者簡榮豐攝) 食藥署長︰我沒有感覺被施壓 黃孟珊則指出,「永昌化工」涉嫌使用工業級石膏進行食品加工案,在偵辦期間,「段姓立委」就傳真法務部關切,提出十大質疑及要求釋放被告,起訴後移審法院翌日,「段姓立委」主動找食藥署開協調會,之後無水石膏就列入合法食品添加物,但案件仍在司法審理中,「這不算介入,什麼是介入?」 段宜康︰請黃檢察官出示事證 段宜康昨則強調,若依黃孟珊的標準,一進入偵辦或審判程序,即須停止相關行政流程,是否全國的傳統豆花、麵包都得下架,直到官司定讞? 段宜康指出,他在起訴後所召開的協調會,只請專責的衛福部說明食品添加物的審議程序與他國事例,也建議陳情人應依程序辦理;確實曾就已起訴案件,向法務部口頭抱怨偵查品質不佳,此外就無任何公開發言。至於是否傳真什麼文件,他一概不知;現在詢問法務部,他們也說找不到這個資料,盼黃在指控他之前,出示相關事實與證據。 黃孟珊︰食藥署前後立場矛盾 黃孟珊也對食藥署妥協,表示痛心與無奈,指出偵辦期間,食藥署函覆「無水石膏不得供作食品加工」,事後卻改稱「廠商有需要的話,可以申請增列規格標準」,前後立場矛盾。 姜郁美表示,硫酸鈣是我國食品添加物正面表列的管理品項,原本僅列入二水硫酸鈣,但業者可以申請增列規格標準,通常業者提申請後,該署會收集各國標準,並且經過諮議委員審查及七天至六十天不等的預告期間,蒐集各方意見,再彙整資料公告實施。 姜郁美說明,無水硫酸鈣列入食品添加物一案,去年十二月八日業者提出申請,預告期間六十天,今年六月二十四日公告,前後約七個月,比照以往至少四個月的標準,並無不合宜之處。 昨日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上,段宜康也質詢食藥署,在預告期間六十天內,有無人提出不同意見?姜郁美回應「在預告期間確實沒有」。
自由時報
2015-11-03
眼尖!朱立倫LOGO看板 網友:一開始就結束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朱立倫放在大樓頂部的大型看板中,被網友指出也沒弄好,句點跑到了最前面,讓網友笑說「開始就結束了」。(圖由本報加工,原圖擷自吳逸文臉書) 2015-11-01 22:1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朱立倫今日發表競選LOGO,卻引發不少爭議,其中筆名為「吳姓網友」的設計師吳逸文更在臉書指出,放在大樓頂部的大型看板中,原本的「ONE」應該靠左,卻被放到中間,結果原本該貼在右邊的句點就跑到了最左邊,讓他直嘆實在很悲劇。 設計師吳逸文指出,放在大樓頂部的大型看板中,原本的「ONE」應該靠左,卻被放到中間,結果原本該貼在右邊的句點就跑到了最左邊,讓他直嘆實在很悲劇。(圖擷取自朱立倫臉書) 另名網友「Yu Hsun Lee」則是在底下留言附上出現施工瑕疵的圖,讓網友表示「好啦,就不要投給你,讓你從一開始就句點」。(圖擷自Yu Hsun Lee臉書) 朱立倫今日發表競選LOGO,引發外界不少議論,就連筆名為「吳姓網友」的設計師今也在臉書發文指出大型看板出現的問題。 吳姓網友指出,原本應該靠左的「ONE」,疑因設計師沒有監督,結果在施工時反被貼到中間,進而導致原本要貼在最右邊的句點反而被擠到了最左邊的邊緣。 該文發表後許多網友湧入按讚,有些網友還留言表示,「開始就結束了」、「施工也沒說要做好做滿呀!」、「字要切一半,才能凸顯他做一半風格啊」、「還沒開始就先結束的概念」、「ONE要置『中』啊(一中你懂不懂)」。另名網友「Yu Hsun Lee」則是在底下留言附上出現施工瑕疵的圖,讓網友表示「好啦,就不要投給你,讓你從一開始就句點」。 相關連結請見:
自由時報
2015-11-02
挺婚姻平權 小英:在愛之前,大家都是平等的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在臉書發文支持今日的同志大遊行。(資料照,記者叢昌瑾攝) 2015-10-31 09:3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今日是一年一度的同志大遊行,本次遊行的主題為「解放暗櫃,青春自主」,希望群眾探討在社會觀念的刻板印象下,性別和年齡如何受到限制。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今日上午於臉書發文支持。 蔡英文臉書上的文章指出:「在愛之前,大家都是平等的。」(圖擷自「蔡英文Tsai Ing-wen」臉書) 蔡英文臉書上的文章指出:「在愛之前,大家都是平等的。」一語道出她對於同志追求平等人權的正面態度。除此之外,小英也特別拍攝了影片,用堅定的語氣講出「我是蔡英文,我支持婚姻平權。」在臉書裡,她認為婚姻平權是「讓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去愛、追求幸福。」 小英最後也不忘提醒台灣同志遊行於今日10月31日(星期六)下午1點於台北市景福門圓環西側(凱道旁)集合,下午2點出發。 蔡英文臉書貼文:
自由時報
2015-10-31
«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感謝有您!攜手前進!
楊黃美幸
不只是紀念,更是延續彭明敏教授的精神
鄭義和
九二共識、一中原則 賴總統:無法得到和平
黃靖媗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成立滿週年》AIT:美台持續合作 深化韌性建設
方瑋立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