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李武忠)
李武忠相關文章
食品安全 請四管齊下
最新民調顯示,八十二.二%的人對我國食品安全沒信心;六十九.五%不相信食品業者標示資訊或檢驗報告。台灣要想重新營造一個食安的環境,唯有官員、廠商、消費者、媒體「四管齊下」善盡其職,才可能克竟其功。 一、對官員積極究責。發生這麼多食安事件,證實相關部門在把關與協調整合確實出現問題。例如官員早知國內無法生產足夠供應食用等級花草食材與中草藥,卻對國外進口廉價花草食材農藥殘留風險高未積極防範。反觀日本,若處置不當,從國務大臣至首相都可能得下台。農林水產大臣太田誠一因混米事件引咎辭職,即是一例。台灣也發生過泉順公司的山水米混越南米事件,官員卻安然無事,甚至還回嗆民代「哪個國家沒有食安問題」。因此對食安相關單位明確課責,對負責官員賞罰嚴明,是必須優先考量的課題。 二、讓黑心廠商倒閉。每次食安出包,廠商總是大聲喊冤、辯稱是誤用,好像他們也是無辜受害者。然而黑心廠商為了暴利而不惜危害消費者健康,當然不能原諒,也必須付出慘痛代價,甚至迫其關廠、倒閉,才有遏止作用。期盼業者應主動發起自律運動,來挽回消費者信心。 三、消費者必須強硬。一分錢一分貨,消費者不要貪小便宜購買來路不明或沒有標示的食品,應大力支持守法廠商,這樣才能讓良幣驅逐劣幣。例如去年抵制黑心頂新食品運動,卻因廠商祭出優惠活動而功虧一簣。須知像這樣累犯的黑心廠商,日本消費者絕不姑息,絕對只有倒閉關廠一途。期許消費者發揮公民力量,善用網路科技與社群力量,強烈監督企業與政府,做好把關。 四、媒體要緊盯到底。國內媒體或因廣告考量、或因政治立場,未能持續、強力施壓黑心廠商與怠惰官員,也是食安成為民眾夢魘的主因。在日本,傳媒在這方面的獨立自主性很強,一旦出現食安事件,從政府到涉案企業,沒一個能避開輿論砲轟,直到有人站出來承擔責任和解決事件為止。期盼台灣媒體充分發揮第四權監督力量,保護你、我家人吃的安全。 台灣食安想從「大亂」到「大治」,唯有靠這四股力量緊密合作,共築成牢不可破的保護網,逼迫黑心商人「痛不欲生」,才能遏止其他廠商惡念,也才有機會再度擦亮「美食王國」的招牌。 (作者曾任雲林農業處長,農經學者)
李武忠
2015-05-16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川普「台灣就是台灣」——一句務實又漂亮的話
尤榛嚴
中國「長臂管轄」、「跨境鎮壓」 國安局:以統一台灣為終極目標
方瑋立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