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羅英維)
羅英維相關文章
除了選舉,我們也該知道的事
如果有天有個機會讓你出來選舉,你覺得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應該是政見吧?」——如果你還這樣想,恭喜你保有一個赤子般的靈魂。 「應該是錢吧?」——如果你這樣想,恭喜你社會化的很成功。 但現實是每一場選戰到了最後,最重要的猶是搶版面、跑攤、跑紅白帖、拜訪樁腳,以及上下班時間站在繁忙的十字路口鞠躬揮揮手,期望能與選民接觸最大化,儘管這真的非常辛苦。 在台灣選舉談政見,到頭來政見本身永遠不重要,應該是「選賢與能」吧?但政見總是談一談之後變形為對手間相互攻擊,例如:負面文宣、發新聞稿開記者會、發簡訊等等。所謂「不以人廢言」在選舉時是不存在的,抹黑這個人,說這個人不好,那麼他的選舉勢必是對立姿態黑白分明——「我是白的,對方是黑的!」互相攻訐媒體愛報導、選民愛看,故此眾候選人無不奉為圭臬,作為台灣選戰最重要的策略。 抹黑,這是最常見的手法。這導致台灣民主化過程好不容易地走到二次政黨輪替,但至今的選舉態勢依舊是猜燈號遊戲,是紅是綠是藍,根本沒人真的關心到底許多真正重要事情怎麼解決。像是什麼? 舉台北市的例子,比如大巨蛋,該是兩個層面的問題。 一是「契約法律」。不管當初市府在怎樣的時空背景下總之和遠雄簽訂了大巨蛋的興建契約,契約就是契約。因此必須回歸到契約本身,諸如遠雄是否違反像是空間承載力、安全梯等,並是否因此可以解約等。若無,則市府欲解約,其賠償條件為何等等,是否可以承受?現在已半成的結構體如何善了? 二是「實際需求」。台北市這個城市變更之速,而巨蛋興建之慢,早已不合時宜。以場地使用面向的體育來說,從小巨蛋為例,究竟大巨蛋球場是否還需要;而音樂表演呢,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已在興建(儘管歷經廠商倒閉、再發包等等又是一個複雜的工程問題),且將人流導引至台北城市的北部符合現在的城市發展。再者,台北大巨蛋的量體開發更多比例是遠雄的旅館和百貨公司,而該地周邊的京華城早已衰敗多年,此計畫是否還要持續執行,實是一大難題。 但好,現在有哪一位台北市長候選人回歸到這兩個議題本身來討論存廢?以及存廢之後的代價?還有不論誰選上的四年是否得以解決此問題?大巨蛋該地作為台北現少數完整的精華地段,牽動的不是市府與廠商的關係而已,而是必須想像這是和日本相同的城市願景開發。像是新宿的 Newoman、日比谷 TOKYO MIDTOWN、日本橋 coredo 室町,翻新整個區域的都市規劃。大巨蛋一案不只是單純的單點問題,更是現在漸衰弱的東區脫離被抓娃娃機侵蝕的重要轉機。然而就目前各方表態參選市長者,依舊只執著於單點的興建與否,開支票式的喊口號,卻無法提出務實遠見。再者,對台灣整體而言,觀光以及經濟發展也絕對是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的。 接著,談你應該知道的事。我有訂閱中國新聞的習慣,因為必須「暸解你的敵人」。前陣子看到一則新聞大意是「民進黨自斷生路」,寫著一位陸客來台發現阿里山等景點幾乎都沒有觀光客,因此表示都是民進黨害台灣同胞慘兮兮云云。事實上,確實既往的中國團客觀光景點人數不如以往,但其實這是應該的。 一是中國自絕團客來台,二是之前低價團事故頻傳,不來也好,才能迫使台灣觀光徹底轉型,否則更多的低價中國團客過來,永遠都是「不來終生遺憾、來了遺憾終生」,對長期的台灣觀光來說並無助益。且拿出數據來看,除中國團客之外,其他像是韓國旅客大幅成長,東南亞旅客也在增長,事實上就人數上早已彌補了中國團客的缺席;然而我們依舊有要解決的重大問題該是「如何提高觀光客消費」,就像到日本旅遊,離開日本起飛前,人家在機場還放了一大堆扭蛋機就是要剝光你的錢包。 「我們的觀光少了顯著特色、我們的產品少了地方特色。」這才是台灣觀光發展最該聚焦解決的核心問題。我們不該走回頭路,而是想辦法針對不同國家客群分眾行銷,以及想辦法找出並整併提煉出台灣內在特點。又比如中國在今年六月甚至推出七天14萬的高價人文團來台觀光,喝茶、人文對談等等,台灣之慢對比中國之速,仍有十足的吸引力,端看台灣如何正視自己的優點才是關鍵。 日前更有一新聞「新南向首宗大案中鼎吞印度大單」,此為政府推行新南向政策以來最大金額,且報價不是最低,但仍靠品質得標,顯見新南向政策的開拓有功。且我認為接下來的十年,台灣就會有很多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成長,而他們長大之後,在東南亞的發展機會,包括語言、包括母系血統,都勢必更多更好,更增加台灣與東南亞國家的聯繫。不過在此之前,台灣仍須解決社會普遍歧視外籍配偶乃至外籍勞工的問題;從這幾年的新聞可知,許多勞工甚至都被雇主當做奴隸對待,而歧視是會學習的,歧視之後更是罷凌的合理化。 以上所討論,一是表示了台北內在的重大城市發展,二是台灣內需置頂,得往外走的方向。台灣的少子化已經迫在眉睫,從底層勞工和農工的缺乏,都需要更多高端人才的挹注,我們都需要更加的張開雙手,才能增加在國際間談判的籌碼,以一個雖小但腳步堅硬的小國姿態,站穩於國際政局當中。 你也許不會出來選舉,但是我們都能投票,記得投一票不是給現在,投一票給我們的未來。 作者簡介: 羅英維 曾輔選過台北市長選戰、曾擔任過議員助理;曾走過台灣各產地、曾賣過無毒便當,現在自己創業AICU,在尋訪台灣生活的模樣。 AICU網頁
羅英維
2018-05-25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德國之聲」專訪 》鄭麗文稱普廷非獨裁者 「民主選出來的領袖」
施曉光
海巡台北艦成軍》賴總統:盼立院不分黨派 支持海纜七法
洪臣宏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徐榛蔚說明會被罵爆!災民當場「躺平」、多人離席抗議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