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謝雲嬌)
謝雲嬌相關文章
黑馬與白目
選情民調等不等於選舉預測?這個問題對專業民調及選舉研究工作者來說,再清楚不過。 民意調查係展現調查期間的短期民意取向,每一次的調查都可能受到事件的影響而變動。但選舉預測則是綜合歷次的調查趨勢、歷屆政黨及候選人得票版圖消長、政黨認同變化、候選人特質、選戰議題等因素,研判可能的投票結果。因此,專業研究者不會只看單次結果或支持度現況而對終局下定論。但近年來媒體或評論人卻不斷混淆,尤以近期台北市長選舉為甚,諸如「即使民進黨提人柯文哲也大勝」等對單一調查結果的解讀,令人不寒而慄;不僅可能誤導選民,也會侵蝕選情調查的公信力。 讓我們回顧二○一四年鄭文燦出戰桃園縣長一役的狀況吧。二○一四年民進黨對桃園縣長並無勝算,但基於政黨競爭、版圖鞏固及培育世代人才的原因,派鄭文燦參選。根據當時TVBS的民調,吳志揚的支持度始終大幅領先,最多時曾領先二十二%(五十%比二十八%),在選前三週,仍領先十九%(四十九%比三十%)。 如果用民調結果來做論斷,鄭文燦應該是從頭到尾都被直接判出局、毫無競爭力。然而最後的投票結果,鄭文燦以五十一%的得票率、近三萬票的領先當選,狠狠打臉把民調當預測的媒體或評論人。 歷次民調結果,姚文智的支持度雖然偏低,多在十%左右徘徊,但若觀察調查趨勢,近來最新揭露的民調中,姚文智在投票支持度及提名支持度上,都至少已增加六個百分點。而在民進黨支持者中,甚至已有六十七%的提名支持度、更取得基層過半的投票支持,使得柯只取得三成左右,翻轉了原本柯大姚小的局面。而當一對一與國民黨丁守中或蔣萬安對決時,姚文智的支持度甚至達到二十七至三十六%,比當時只有二十二%的鄭文燦都高。因此,硬把目前民調直接凍結成最後的選舉結果,說要另尋黑馬的人,會不會其實錯過一匹真正的黑馬? 長期研究民調及選舉的姚立明,指出未來民進黨仍有可能持續轉向集結,最後可能是三足鼎立、選局難料。或許這種看法更客觀完整而貼近真實。 (作者為資深民調工作者,高雄市民)
謝雲嬌
2018-02-22
刻意測不準民調?2018選舉將再留下荒唐記錄!
目前各家媒體多指出,台北市長柯文哲在民調中遠勝其他候選人,惟論者認為這些民調都忽略了柯在網路及媒體上的能見度與聲量,使得民調易形成沉默螺旋的效果,因此高估了柯的支持度。陳思豪攝 謝雲嬌/資深民調工作者 政治調查中,「測不準」始終是研究者努力試圖解開的謎題。 測不準的案例,近者有2016年美國川普與希拉蕊的總統大選、2012年歐巴馬連任、英國脫歐公投等,都出現民調預測與實際結果不符的狀況。川普最終在投票中勝出,擊敗在民調中領先的希拉蕊,歐巴馬順利連任,贏了民調預測會當選的羅姆尼,英國通過脫歐公投,與民調中留歐派多數的結果大相逕庭。 遠者,在台灣,2004年總統大選陳呂配勝出,以3萬票小贏民調中領先的連宋配,1998年,謝長廷擊敗民調領先20%以上的吳敦義,當選高雄市長。尤其後者的翻轉,目前還未看到學界有具說服力的結論。 在為何「測不準」的研究中指出幾個可能因素:首先是民調執行過程包含樣本的抽取、代表性、問題的設計不夠精確、訪員執行時不客觀、徹底,再者是在取樣時的限制,譬如母體清單的涵蓋率不足(受限於個人資料保護)、延伸估算的方式等研究方法上的問題之外,還有大環境氛圍所形成的沉默螺旋效應、以及另一個最難以克服的:刻意造假或誘導。 網路媒體《報導者》曾於去年11月刊登了一篇有關於為何測不準的報導,並分享了美國民意調查委員會、民意研究協會教導民眾看待民調時應注意的重點,可供參考。有關於沉默螺旋及刻意造假或誘導的部份,則在此再以近期各家媒體對台北市長選舉民調的結果分享一些觀察及看法。 首先,各家媒體多指出,柯文哲在民調中遠勝其他候選人,2018選舉如無意外,勝利在望,但他們似乎都忽略了,柯文哲目前在網路及媒體上的能見度與聲量是全國政治人物第一,且有大批網軍擔任啦啦隊及攻擊手,在台灣形塑了一種對柯有利的氛圍,使得民調易形成沉默螺旋的效果,支持其他候選人的選民,較不願意表達不支持柯文哲的不同意見。所以,其中恐有高估柯文哲支持度。此外,媒體不斷報導名嘴或某特定人意見,指出姚文智勝算不大、孤軍奮戰,也會對支持姚文智的選民形成壓力,壓低他的支持度。 有些媒體把所有可能參選的對象,放在一起進行互比式民調,不僅不符合真正競爭時的狀況,也會對知名度高及現任者有利。以《風傳媒》最新與台灣指標合作發佈的調查即可看到,其中結果是:「台北市民眾對6位可能人選的支持度(互比)為:柯文哲36.6%、丁守中15.7%、蔣萬安14.9%、姚文智6.8%、鄭麗文2.8%、李錫錕1.4%,不投票或投廢票有4.8%,未明確回答有17.0%。」。 不支持柯文哲的民意被分散至多個人選,柯文哲的支持度領先是極正常的現象。這則新聞,在解讀時也被刻意導向為柯一枝獨秀。但真正客觀的解讀者會指出:國民黨籍候選人所獲支持度加總起來與柯文哲差不到1%,若以此結果來看,在競選未啟動前,柯文哲即無法拉開差距,顯示現任的柯文哲面臨強大的連任危機。再者,姚文智真實的實力如何?必須觀察當他單一與國民黨候選人對決時的支持度,才能判斷他實際能夠號召到多少支持者(尤其是民進黨支持者)。 選舉本來就是動態競爭的過程,但是也有其根本的因素,如政黨、候選人特質、政見等,因此,一般選舉研究者會以投票半年前為一基準,在這個基準線上觀察各陣營競選活動的影響。以此來看,目前距離明年台北市長選舉尚有一年,各陣營候選人還未確定、競選策略也還未浮現,各媒體若進行民調,並以此做選舉結果定調,恐怕會再次陰溝了翻船「測不準」,再在選舉史上留下一筆荒唐的記錄。
謝雲嬌
2017-12-22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川普「台灣就是台灣」——一句務實又漂亮的話
尤榛嚴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中國「長臂管轄」、「跨境鎮壓」 國安局:以統一台灣為終極目標
方瑋立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