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謝志偉)
謝志偉相關文章
音樂歸音樂!政治歸???
出席友邦巴拉圭駐德大使在柏林舉辦來自該國巡演歐洲的交響樂團,將近兩小時的享受!這個樂團有兩大特色:其一,所有樂器全是湊合著廢棄物作的,譬如义子和鋁板作的中、小提琴,汽油桶作的大提琴、低音提琴,水管、錢幣作的伸縮喇叭、小鼓的鼓皮是X光片作的,豎琴則是藉用大塊枕木製成,其他如橫笛、吉他等,鋁罐、水管、餅乾盒、鈕扣、鑰匙等全派上用場,演奏效果專業十足,全場聽到如痴如醉,只能用「不可思議!」四字形容。其二,除了團長外,所有團員都是年輕人,有的甚至可說是小孩,九歲、十一、二歲到二十出頭。 全場超過五百人的賓客,一眼望去,僅我們一家三口是亞洲人,介紹國家時,一個角落、一個角落,自呼國名,此起彼落,我我們坐在其大使旁邊,他還幫我們一起喊「TAIWAN!」,台上的主持人也就大聲覆頌:「TAIWAN!!!」,我想到,音樂廳裏來自十幾個國家的人和我一起聽到「TAIWAN」這個字,頓覺十分悅耳,同樣有「不可思議」的感覺!- 誰説音樂歸音樂,政治歸政治! 散場時,竟有全德前兩大電視台之一的「ZDF」記者凑上來請我發表感想,我想都沒想,微微點了頭,對著鏡頭,第一句話脫口而出就是:「Ich bin Botschafter von Taiwan, ...」,-我是台灣大使,巴拉圭大使的朋友,這是一場令人驚艶的演出,。。。。總之,TAIWAN大使把PARAGUAY大使及其活動好好稱讚了一番,希望全都播出來,讓數以百萬的德國人聽到「TAIWAN」,就那麼一秒的「TAIWAN」就夠了! 其實,我也會一種樂器 - 我每次想到某些住在台灣的人附和中國對民主、自由、人權以及「TAIWAN 」這個名字如此輕衊時,我就想起我的樂器 - 它叫「越想樂器」。 不行,停,音樂歸音樂!政治歸???難啊!我代表TAIWAN 駐德啊!
謝志偉
2019-01-17
一位特任大使看「口譯哥」論辯 - 太過份就沒誠意了!
首先確立一下,民主的遊戲規則是: 贏的發包,輸的打包,不服氣,回家練沙包 - 但是別忘了: 怎麼練沙包,也練不出豆沙包。而我在意的是:台灣不能被丟包!尤其不能被台灣人自己。 怎麼形容趙怡翔?我這麼看這個年輕人: 國籍是「中華民國」與「加拿大」雙重,學歷是「加拿大學士」與「英國碩士」兩個,加入民進黨是「個人抉擇」與「家人反對」衝突兩邊 - 為小英總統現場翻譯遊走中英雙語,一戰成名,成了眾人口中「翻譯的一哥」,簡稱「口譯哥」。 之前,自願返台服兵役,之後,自願放棄加拿大國籍,中間由吳釗燮一路帶著從黨基層作起,歷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副主任、總統府秘書長辦公室主任、國安會秘書長辦公室、外交部部長辦公室主任,到近日的我駐美代表處的政治組組長。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吳部長在為民進黨政府,不,為台灣培養一位萬中難得取一的對美外交人才,一位成長於外國,但卻如此認同臺灣、能力卓越的少年仔。這是非常國家、非常時期的非常但合法的作法!趙怡翔一路就是「政務任命」,因此若政黨輪替,他和我一樣,打包回家吃自己,而掛名「政治組長」連一毛錢都沒多! 幹十年、二十年才幹到政治組組長,這的確是常態,但眾所皆知,美國與我關係向來極為關鍵,而舉世皆知,未來幾年,台灣將在「反台親中遠美」或「保台禦中友美」的兩大抉擇中作出決定,影響深遠,台灣是要救亡圖存抑或覆巢毀卵,端看此局。在此情況下,派出一位能讓美國在台恊會的政治組組長等為其背書的趙怡翔以「政治組組長」名義去襄佐高碩泰大使,誰曰不可,誰曰不宜?!在過去那幾年,他跟在國安會秘書長、外交部長身邊所建立的人脈硬就是為其此行不知墊高多少!這是一個不屬常規但適法的決定,依規定,也有人數上限,成果,正如其他政治決策一樣,到時由選民一併決定。 由於趙怡翔這樣的個例(可惜)絕不多見,也不可能成為常態,而目前法規容許這樣的例外出現,正是為避免如趙這樣的人才不克為國所用,- 至於政黨輪替後,打包走人,此風險正是保障了文官制度不被破壞之設計,橫加羞辱,率乃欲加之罪。 在野黨見獵心喜,狂打狠抽,依我見,無可厚非,論辯才見真章,但最後派出一位當年任我駐外大使時已迫不及待申請到綠卡的前外交部長出來指責一位自願放棄外國國籍的後進,就令人感受不到朝野攻防的誠意了。 當然,我必須很公平地指出,該部長有説明,他是因為凖備退休後赴美陪伴岳母才預先在大使任內申請綠卡,也沒料到會一抽就中。我善意接受此解釋,- 誰無岳母?!但實在也忍不住好奇:他岳母事後有無在他背上刺個「精忠報國」,以資鼓勵 - 或警惕? 我是「特任」,有義務提供國人一些其可能看不到的角度,為清迷障,不得不發言。最後,再強調一下,民主的遊戲規則是: 贏的發包,輸的打包,不服氣,回家練沙包 - 但是別忘了: 怎麼練沙包,也練不出豆沙包。而我在意的是:台灣不能被丟包!尤其不能被台灣人自己。 練沙包練到分不清楚哪個是錢包,哪個是背包,要不令人擔憂有人意欲以私害公也難。總之,唉!太過份就沒誠意了。 一邊重視「職中領綠卡為寶」而回聘為部長,一邊珍惜「自願放棄外國籍」為人才而培養至「政治組長」。選民是頭家,到時就看著辦嘍。
謝志偉
2019-01-15
TAIWAN: 是 「FORMOSA 」, 不是「FOR SALE」!
TAIWAN: 是 「FORMOSA 」, 不是「FOR SALE」! 瑞士最老牌的德語「新蘇黎世日報」(NZZ, 創於1780年!)昨天(周日)登出其東京特派記者所寫的一篇關於台中兩國間緊張關係的報導,裏面採訪我後引了我常説的兩句話:台灣駐德代表謝志偉指出「台灣人今天能享受的自由是前人犧牲生命所換來的。這個自由對我們來說,珍貴到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會放棄。」其次:「台灣與中國間的關係是兩個價值觀之間的競爭。台灣其實是自由世界被一個專制獨裁的政權威脅的代表,也正因為自由民主而戳破北京的謊言: 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及多黨政治體制等與華人文化不相容。台灣令中國坐立難安。」 同一天,一位極為友台的德國記者剛冒著失去自由、甚至生命的危險進入古巴接觸幾位勇敢的異議人士,返德後,一邊發表採訪報導,一邊即告訴我,他十分担心,有些台灣人會幹出出賣自由及民主以討好中國的蠢事。我乃回以:放心!Taiwan是FORMOSA,我們不會譲這「美麗」的島國被上架「FOR SALE」(出賣求售)! 話雖如此,我保證得不免心虛,因為我知道,作為台灣的長期媒體觀察者,他其實是知道,台灣的處境是「前狼後虎」在「裏應外合」!尤其在習近平以「一國兩制」及「武力促統」的「九二共識」恐嚇台灣時,有志於執政的在野黨非但不予反駁,竟然還與之遙相呼應,他認為,這已是背叛民主而形同出賣台灣了! 他充滿憂心地提醒我們千萬要體認此事的嚴重性!我完全同意他的評論,也認為,在台灣從「FORMOSA」被出賣成「FOR SALE」之前,人民應該開始大聲且公開地質問這些呼應外敵恐㬨台灣的政黨及政治人物:當年以戒嚴暴力打壓台灣的自由民主,還敢抬頭?!而當下猶在附和中國武力恐嚇台灣的民主自由,還不回頭!? 最後,我答應這位為台灣民主自由受到內外夾擊而義憤填膺的德國記者:下次再碰面時,定會有好消息給他。 但願我能實踐諾言。 https://nzzas.nzz.ch/…/taiwan-kleine-demokratie-an-pekings-… NZZAS.NZZ.CH Taiwan – die kleine Demokratie an Pekings Leine | NZZ am Sonntag Trotzig reagieren junge Taiwaner auf Pekings Drohung mit einer gewaltsamen Wiedervereinigung.
謝志偉
2019-01-07
台灣不是問題,而是答案!
日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台講話中,一句「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引起世人高度關注,德媒亦是,蔡總統強調,絕不放棄台灣的國家主權,尤其倍受矚目,標題則多為「中國威脅武統台灣」。今天傍晚六點德國中部大邦黒森邦廣播電台播出長達將近一小時的「台灣專題報導」,採訪了五六位德籍記者、專家及部分歐盟官員,- 還有「Repräsentant von Taiwan in Deutschland 」(台灣駐德代表)小弟我。 原則上,台灣面對中國的威脅時所彰顯民主、自由之價值及蔡總統捍衛台灣的國家主權不為中國所吞噬,都表認同,雖然主持人亦問到:習主席會否是因受到蔡總統的元旦談話之刺激而覺得被「挑釁」? 對此,我回以:剛好倒過來,蔡英文女士係以自由、民主的方式產生的民選總統之身份在回應中國這兩年來對台灣的威脅及恐嚇(航母艦隊繞行台灣,戰鬥機逼近我國之挑釁行為),並捍衛台灣的主權。 我其他主要論點如下: Taiwan ist kein Teil von China, sondern ein Urteil gegen China 自由民主的台灣之存在是對專制獨裁的中國之控訴。 台灣與中國之間的問題不是「統一」或「獨立」之間的選擇,而是「自由」與「專制」之間的競爭。 Es handelt sich hierbei nicht um eine Konkurrenz zwischen Unabhängigkeit und Wiedervereinigung, sondern einen Konflikt zwischen Freiheit und Unfreiheit. 台灣人有言論自由,由不得中國干涉、威脅。 Die Leberwurstphilosophie der Taiwaner: Wir reden frei von der Leber weg, und was die chinesischen Kommunisten sagen, ist uns Wurst. 我不厭其煩地跟台灣人報告這些,是因: 1。即便中國大力打壓、威脅台灣,國際上對台灣的民主、自由依舊十分認可,且輿論支持的聲音日濃。 2。蔡英文總統不向中國霸權低頭,捍衛台灣的國家主權之意志與決心被充分認知到、絕大部分也認可。 3。台灣內部對中態度分歧(可惜不乏親共嫌台者)而經濟依賴很深/太深。 4。本人特別強調,中國意圖將台海問題定位在「統一」與「獨立」之爭,此乃轉移焦點,蓋此實乃「自由」與「專制」(無自由)之爭也,是兩個價值觀的衝突。我特別指出台灣曾歷經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強調,我們的民主並非天上掉下來的。因此,我認為,面對強大而專制的中國,台灣其實扮演著代表自由世界力抗暴力威脅的關鍵角色!若望台灣不要倒,友我支持不能少!- 而,台灣人,相信我,對我們的自由、民主要有堅定的信心,我作為第一缐台灣外交人員,強烈感受到國際友我力道持續增強中。台灣人,千萬別妄自菲薄,更勿自亂陣腳。老話一句,氣不但要長,還要穩得住。 https://mp3podcasthrdl-a.akamaihd.net/…/derTag_20190104_806… 按:黑森廣播公司(德語:Hessischer Rundfunk)是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一個公共廣播電視公司,播出地區是黑森邦。HR2第二台以播出文化節目為主,每周一至周五晚間18:05 Der Tag單元,是以播出評論專輯為重點。 MP3PODCASTHRDL-A.AKAMAIHD.NET mp3podcasthrdl-a.akamaihd.net
謝志偉
2019-01-05
「TAIWAN」是民主陣營的一份子,獨立而自由
有關「TAIWAN列名德國法蘭克䙐及慕尼黑機場出境自動通關測試國家」一事 日來由於德國法蘭克福及慕尼黑兩機場把「TAIWAN」列為測試出境自動通關的十個國家之一,有朋友因此歸功於「台灣駐德代表謝志偉」,我老不回應,恐怕會造成「同意」的印象,因此我要在此鄭重指出,這樣的結果雖然十分符合我在德國前後兩任至今随時隨地所宣揚「Taiwan是個自由民主的國家,值得珍惜與支持,Taiwan有自己的護照,不是「China」的一部份」之內容,但卻不是我的功勞,而是我國政府從總統(踏實外交,不接受九二共識,維持獨立自主的TAIWAN之現狀)、外交部部長(以台灣民主對抗中國霸凌)、外交部內外同仁及特別是國人(尤其是在國內外堅持自由民主及台灣是個獨立國家而著書立説的知識份子、網路使用者及出國讀書、旅遊、出差、作生意者等)長期的總體表現獲得德方主事者的認可:這是一本進步、嚴謹的台灣護照,「Taiwan」值得信賴。它跟「China」有區別。一個自由民主,一個專制獨裁。 台灣注重人權,也關懷中國人權,但可惜台灣那些口口聲聲要統一的人或所謂不排斥統一的人,不管平日怎麼說,在「統一」面前,似乎對民主、自由、人權就沒有興趣了,因此才從不曾將此列為統一之必要條件,最多僅要求「過程」民主,- 我知道,他們怕老共不舒服,但讓老共舒服,而讓人民受害,這難道是統一的目的?!因此臺灣人不但對中國共產黨沒信心,對 - 這是長期觀察台灣政治的德人向我說的,且不止一次 - 內部眼中只看到「台獨」而看不到「民主」的人更不放心。 若説駐德館處在「出境自動通關測試」也沾上了邊,我們只是其中的一顆小螺絲,兢兢業業盡力作好我們該作的事,那就是:讓德人從中央到地方知道、感受到「TAIWAN」是民主陣營的一份子,獨立而自由,一如從小英總統到出國的國人給外間世界的真實印象。 德人上下都知道,小英總統派我來的,我代表總統的意思與意志。我知道,還有很多事要作,我知道,有些事情不作會來不及,也希望大家知道,有些事情要作也急不來。 台灣人,氣要長,但是不要氣太久。 最後,敬祝大家 聖誕快樂,新年如意!
謝志偉
2018-12-24
Let’s just 獨 it!
Let’s just 獨 it! - 如果解嚴超過三十年的今天, 還有人在嫌棄、在妖魔化「Taiwan 」! 外交部推動我駐外館處臉書使用「TAIWAN」字様的Logo,是個貼近現實、有利辨識、再正常不過的決定,竟然有人痛批,説是搞「台獨」等等。我作為台灣駐外人員,有義務為國人說明狀況: 2005年5月,我第一次赴德擔任台灣駐德大使時,我在台灣就印好的名片中文部分印的是「中華民國(台灣)駐德代表」,德文則是「Repräsentant von Taiwan」(台灣駐德代表),(見照片,2016年這次來一樣)。當時,國民黨立委在我赴任前就史無前例硬把我叫去立法院備詢,逼問我為什麼不寫「Republic of China」而寫「Taiwan」,並要我改過來。我當時答說:「第一,德國 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China」。第二,德國人不懂中文,所以不會管什麼「中華民國」或「台灣」,而他們平均大概一百個人裏就只有一兩個會搞得清楚「Republc of China」不是「China」而是「Taiwan」,因此我若拿台灣人民的納稅錢去作「Republic of China」的外交,就等於背叛「Taiwan」而幫「China」作免費廣告了。這與「台不台獨」無關,而是與「China」早已為「中國」所佔有關。我記得,我當時事後還與一位記者談到: 我們護照封面英文部份原來只有「Republic of China」, 沒有「TAIWAN」。「TAIWAN」是扁政府於2003年順應民意加上去的。為什麼?就是因為「Republic of China 」不但沒有「辨識功能」,反而有「害人效果」, - 持此護照的國人出國時常被誤認為是中國人而入不了境或出不了境、或根本卡在某國機場而(差點)搭不了飛機等(我就有此親身經驗!)。「一中各表」根本是幫中國來騙台灣人的。 那位年輕記者還頻頻點頭說,他自己就碰過這種難堪事。不過,最後,我那段話並未見報,原因為何,不得而知。當時國民黨包括馬英九主席及多位該黨立委、高階黨工一片罵聲。但是,由於民眾不分藍綠,很多人出國時都吃過這個虧,護照封面加註TAIWAN ,至今未改。誓言若再執政就要恢復「無TAIWAN」䕶照的中國國民黨於2008年上台後直到2016年下台也都沒改 - 因為人民出國多了,知道離開「中華民國」後,咱們的國家就叫「TAIWAN」,沒得商量,不必討論。 前兩天,我還和某德國政治人物談到此次選舉時,出自德東共產政權時代的他就告訴我「九二共識,一中各表」(Der zweiundneunzig-Konsensus und Ein China, Zwei Definitionen) 根本是幫中國共產黨併吞台灣的說詞!」 我回答說: 在戒嚴時代,只要批評當時的獨裁政權(Regime),罪名之一就是「台獨」,沒想到,解嚴都超過三十年了,還有人把「正常化」(Normalisierung)繼續「妖魔化」(Verteufelung)! 猜,他怎麼回應我:「我們就是稱你台灣大使(Botschafter von Taiwan),你們就是台灣,自由民主的象徵,叫你們「Taipeh 」是羞辱(Beleidigung),說你們是「China」的一部分,是陷阱(Falle)!」 兩天後,有人在台灣駡「Taiwan」。 好吧,如果叫「Taiwan」如此自然的事也可以駡是「搞台獨」,那 「Let’s just 獨it!」也只是剛剛好而己。
謝志偉
2018-12-07
痛,定思痛?
痛定思痛,耳熟能詳,但一定發生嗎?部位對嗎?在思痛嗎?,還是在跳「痛」?在德國,我反正繼續堅定力推「TAIWAN」,有德國在地媒體網路版照片為證。。。(Taiwan祝大家有個意義深遠的降臨節及平安快樂的聖誕節)。對了,我的照片是假訊息, - 本人還要更帥,「還要」的意思是「現狀尚非如此」。我的意思是,痛定思痛後,台灣還要更好啦! 選後,關心台灣的德籍友人(官員、議員、學者、媒體、平民。。。)幾乎個個逢我必問(或來電、來訊、來e。。。),或簡潔或長篇,總歸一句話:台灣再來呢?- 這裏面包括2020總統人選、2025非核家園、同志婚姻等議題,還有:中國㑹靠台灣人取得台灣嗎?以何手段?2020總統暨大選時,還會有(何)公投嗎? 説他們個個憂心忡忡,可能太誇張,但他們對這幾年來視之為華人社會裏之自由民主燈塔的台灣可能自毀長城而淪為專制中國的一部份,確實是感到深沉的不安。 他們依其外國人的角度(別小看,由於出自真心的關切及客觀的立場,我這兩年的經驗告訴我,其中有很多肺腑之言及真知灼見)剴切地提出一些建議,先舉其中部分縈縈大者: 1。我們深知絕你們台灣人希望台灣被視為並對待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但是衡諸國際局勢,台灣目前要作的是「如現任總統所作地繼續向國際社會訴求支持及共同捍衛受到CHINA威脅的TAIWAN」而非「宣佈台獨或舉辦獨立公投」,因為一旦這麼做,立即形成「統一與獨立」的議題而模糊了「自由與專制」的對比,此轉移會對台灣非常不利,因為「統一或獨立」是「一國內部」之事,國際社會面對中國將難予置喙,但「自由/民主或專制/獨裁」則是「普世價值」之事,中國不但會有所顧忌,國際社會也能理直氣壯地聲援或必要時,馳援,- 這點,台灣必須與美日結盟、印太一體,然後等待歐盟(會的!)。Taiwan必須先保持「存在」,再徐求其他。實在必要時,要辦「統一公投」而非「獨立公投」,前者投票時,會將「維持現狀」(不管定義為何)的人與「支持獨立」的人拉在一起。後者則會將「維持現狀」者推向「支持獨立」者的對立面而產生支持統一的效果。 2。台灣不要作「獨立的宣示」,但要有「國家的動作」:即針對中國對台的滲透、收買,應立法確認皆係「敵國外患」之行為。此時此刻「大陸地區」(德文:「Festland China」,英文:「Mainland China」),可以繼續說(最好避免),但作為上必須將任何對台有敵意且具侵略企圖者視為「敵國」,包括中國,否則無異在向國人及世界宣稱:此乃「中國內部事務」,而人民也不會有「敵我」意識,抓到「匪諜」當然頂多也就意思意思(keine ernst zu nehmende Sache)了。 3。貴國政府目前仍不宜挑戰貴國「憲法」,免生枝節。我們知道,此憲法對當下臺灣既乏與時並進的民意基礎,亦缺面對威脅時保障國民主權的設計,但是不要糾纏在此。把民主中國視為未來統一的可能對象和把當下獨裁中國視為敵國,兩者並不衝突。附和中共政權恐嚇台灣者是違反任何一部以「主權在民」為精神之基礎的憲法的,而若這是一部不能保障國民安全及自由民主的憲法,那它就失去憲法的資格了。我們的強烈建議:從這個角度討論它! 台灣先不要急著談制憲,政府與人民、社會、政黨、民間團體應該先正式、細膩、熱烈地討論以下這個問題:這一部憲法是一部為了國家統一而可犠牲人民自由的憲法嗎? 我們德國的基本法可算是部「統一憲法」,但別忘了此統一的兩根支柱是「法治與自由」(Einigkeit, Recht und Freiheit)!而這還是源自於1841年的一首德詩哩!現在都已經21世紀了!「國家統一」與「人民自由」牴觸者無效!先由此討論你們這部「中華民國憲法」,制憲與否,以後再說。討論這部憲法是「反統」,此時制憲是「促統」! 以上,與德人討論時,互有攻防及影響,先將我覺得他們比較契合台灣選後某些大型議題的建議列出供國人参考,另有關同婚公投,也有很多討/辯論,這點我和他們歧見較多,仍在持續中,下回再作報告。 各位相信我,德人不乏深刻了解台灣者,上下都十分支持台灣的民主,且絕對拒絕中國併吞台灣,雖然在現實世界裡,這個支持「仍未」呈現其應有面貌。但,我説過:台灣人,氣要長!共勉之。
謝志偉
2018-12-05
巴洛夫狗狗版的「九二共識」
日來,德人已紛紛問我:KMT當選人紛稱要執行「九二共識」,如何解釋? 我説: 那不叫「九二共識」,那叫「偷天換日」。「人進貨出」是執行「九二共識」的「打賞」,不是「九二共識」的「內容」,目的在「美化或遮掩」某些事物的「醜陋」,其極致化就是將「毒藥」改名為「糖衣」。目的就是要台灣人聽到「九二共識」時,不要想到「一中原則」,而是想到「人進貨出」。這是政治版的巴洛夫制約反應」。 註: 眾所皆知,俄國生理暨心理學家巴洛夫(Pawlow) 對狗狗所作的實驗是: 給狗狗餵食時就先搖鈴,久了,狗狗只要聽到鈴聲就開始流口水,因為牠已誤認:「鈴聲」等於「食物」。 用德文談這些有兩個關鍵字:「Verschleierungstaktik」和「die klassische Konditionierung von Pawlow」。 九二共識的內容是「一中原則」,而中共的「一中原則」之定義是「這個世界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這個中國的一部份,而這個中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 自由民主的台灣怎麼可能屬於專制獨裁的中國?!因此,台灣人當然不接受這樣的「九二共識」。所以選前不能提,因為一提就會是「票房毒藥」。現在選票到手,就可開始著手。。。 我倒不是懷疑糖衣,我只是看到毒藥。
謝志偉
2018-11-28
台灣當自強,國人當自傲!
德媒: 台灣駐德代表拜訪弗萊堡:「我們不是叛離的一省,我們是一個獨立的民主國家。」 堅持自由與自主,台灣才能從「兩狗搶一骨」變成「一台抗兩中」 很多人都看過兩條狗在街上為搶一根骨頭而打架,但我相信,不會有人看到那根骨頭也跟著打吧?!但是台灣就曾經是一根跟著打的骨頭!不管是被迫,還是被騙。。。 就在國內熱烈討論金馬獎「中國/臺灣」的風波時,我今天收到了德國西南部巴登日報(Badische Zeitung, 讀者約四十萬人)對我上周去德國弗萊堡大學演講的報導。標題為「將中國拋諸腦後。台灣駐德代表拜訪弗萊堡」。我決定再寫下一些感想,因為報導主要內容剛好可以拿來詮釋代表台灣的傅榆與代表中國的涂們(但不一定代表他自己)之間的差異。 報導指出,我在演講中除了呼籲歐盟,尤其是德國,須得審時度勢調整其「中國政策」並不能再容忍中國的擴張及張牙舞爪之作為外,更強調「今日,我們早已不再稱自己代表中國,我們是臺灣」,「台灣不可能放棄自由而就範,因此,台灣不會是屬於中國的」。自由民主臺灣不會是專制獨裁中國的一部分,臺灣若消失,很多中國人的希望就會幻滅;只要臺灣不消失,涂們這些中國演藝人員就有機會說出他們真正的心聲。 其實,在演講裏,我另也指出,所謂「台灣認同」就是將「腳下的土地」與「心裡的自由」密合度百分百地連結起來,「土地」指的就是「Taiwan」,「自由」指的就是從猶兀自滯留在戒嚴狀態的兩岸「中國」手中鬆綁「台灣」。當時我引了一則「兩狗搶一骨」的比喻。在漫長的戒嚴年代裏,台灣逐漸從「骨頭」裏蒸熬出「骨氣」,而有了骨氣,才能從「兩狗搶一骨」變成「一台抗兩中」,以民主自由形塑出一個小而美的國家,成為華人文化圈裏發光發亮的燈塔,它還是進行式,但總有一天會是完成式! 柏林與弗萊堡的距離約莫是臺北與香港的飛行距離,然而,前者歷經東西德分裂,最終完成民主統一;後者同樣歷經民主化過程,香港回歸中國後至今的發展卻令臺灣引以為戒,世人亦皆有同感。我在演講中強調,對民主與自由的堅持與實踐是「臺灣認同」與腳下土地的黏著劑。臺灣大步向前,「將中國拋諸腦後」,他們要追上或追求我們,就得讓中國人同享民主自由,如此,統獨問題屆時必然水到渠成或迎刃而解。 我為何在工作百忙中,還要在旅途中或犧牲些休息時間來跟國人報告這些?因為我要讓國人知道,儘管國際組織受到中共把持而排擠我們,儘管有些媒體三不五時在唱衰或甚至恐嚇台灣,但是只要真誠説出我們的故事,我們的想法,「Taiwan」在國外是會受到理解、尊重與支持的,「臺灣民主是國人的資產與驕傲!」台灣當自強,國人當自傲! 台灣國際處境何其艱困,此時此刻為台灣作外交,何其有幸!
謝志偉
2018-11-21
從「大好中國美景」 到「景美國中好大」
台灣人,可以生氣、憤怒,但先別急著罵中國來的的金馬奬影帝涂門,因為他也許在演戲,或者,他不得不演戲。這一整個中國團都是。中共恐怖政權控制如此嚴密,中國人哪敢和其口徑不一致?敢不一致,嚴重奌,涂門可能變滅門啊!
謝志偉
2018-11-18
康德要是還在世,也會挺台抗一中!
我在德大學演講:康德要在世,也會挺台抗一中! 昨晚我在南德弗萊堡大學(Universität Freiburg) 政治系演講,談台灣兼論美中台及東南亞之互動關係並回應台灣民主面臨的困境。在談了台灣人歷經戒嚴及白色恐怖之壓迫及無數人的犧牲後,我指出,台灣人現今正在以「自由民主」艱辛力抗當年蔣毛兩人及至今兩邊的「中國人」所堅持之「一中原則」,我同時也舉中共迫害民運、維權人士、西藏(圖博)人及維吾爾人、香港民主人士為例指出「一中原則」之受害者非僅台灣而已。其間我引普魯士哲學大儒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在1784年出版的一篇題為「答 ‚何為啓蒙’ 之一問」的經典文章指出,該文的精華段落簡直就是為今日台灣的民主自由受到上一代「兩岸的中國人」延續至今的「一中原則」之威脅而寫的,康德這麼説的: 我們這一代的人可沒權力集結起來作出禁止下一代的人開展視野、修正錯誤及深化啓蒙的決議,因為這些「禁令」根本就是侵犯人類之本性,而人類本性之原動力就是「在啓蒙裏闊步前進」。因此,下一代的人擁有絕對的權利將這些「禁令」視為是既無道理又彷若褻瀆神明般的決議拋諸腦後。 (Kant:Beantwortung der Frage: 「Was ist Aufklärung?」- ...Unser Zeitalter kann sich nicht verbünden ...) 所以別懷疑,今天國共聯手以一中原則為核心的九二共識,完全正是兩百多年前啓蒙大儒所要破解的謬論!兩百多年前,歐洲的王公貴族公子哥們(簡稱「王室」)不能再以「血統、傳統」為由而壓制人民基於民主自由而成為國家主人的意志,此猶如蔣毛兩人及兩黨不能以雙方達成一中共識而恐嚇台灣人追求基於民主自由的國家認同。 (主人R.教授對我引「兩德」(康德與歌德,我是有引歌德一首詩裏的片段詩影射中共的邪魔及受其脅迫的台灣民主自由之美)來談台灣處境很覺有創意,他微笑地看著助理Dr. M.表示稱許。) 要了解康德在該文所指的啓蒙之具體內容為何,就要去看,在他寫這篇文章之前22年,1762年,瑞士法語區的盧梭所出版的「社會契約論」,此書就是立基於「獲得人民之同意乃執政之基礎」的認知!用今天的術語來說,就是「主權在民」,用台語講就是「人民作頭家」。14年後,1776年,北美新大陸的人民脫離歐洲舊大陸的英國皇室而獨立。再13年後,1789年,歐洲爆發了對其影響至今仍極深遠的法國大革命,廿一世紀的歐洲多國林立,都是此「人民作頭家」的體現。而一定要提到的是:「憲法」乃「人民作頭家」之制度保障,保護人民不受國或黨之侵害!保護被「國」和「黨」夾在中間的「民」。結果呢?兩百多年後,保護人權以制約黨國的憲法在戒嚴時被凍結,而解嚴後,卻動不動就被拿來作為恐嚇人民的工具:憲法規定,我國國號,憲法規定我為「一中憲法」,依據憲法,我國固有之疆域為。。。。 我在德國讀書時就發現,他們都是人民提憲法要求政府不得侵犯人權,而台灣老是由某黨以憲法為由限制、壓抑人民作國家主人的權利和意志。說真的,戒嚴三十八年之後,若吾人仔細一點,定會看到,憲法解凍後,滲出來的,不是涙水就是血水! 由於我演講完加上發問與回答熱烈到快十點,大學演講廳都要關門了,不得不結束。因此有些話就談不到了,我在此補上: 出門南下前,有一從網路上密切關注台灣目前選戰的友台德人問我説:「為什麼在野黨的造勢活動上舉著滿滿的國旗?他們把自己當成國家,把另一邊的人當成什麼?你知道,這讓我想到納粹時代啊!我們德國球隊只有對戰外國球隊才有可能舉德國國旗啊!你看,巴伐利亞的慕尼黑尼隊和魯爾區杜特蒙(Dortmund)再怎麼死敵,也不可能有一邊會拿著滿山滿谷的德國國旗啊!台灣的民主令我擔心!你們到底解嚴了沒?」我説,這個現象,我當然知道,也很不以為然(Das stoert mich auch sehr)。但現在不方便細談這些,等下周六選舉過後,我們再碰面聊。他還不死心(真是死忠),追問:「蔡總統勇敢、堅定地守住台灣民主的獨立性,廣受自由世界的讚揚,國共聯合罵她是正常,為什麼有些綠營(das grüne Lager)的人也一起駡?那不是親痛仇快嗎?(Die Opposition und die Kommunisten freuen sich riesig darüber und die eigenen Anhänger grämen sich zum Tod!?)」 這傢伙果然是台灣女婿,巷子裏的!我答應他,選後一起談到爽。 朋友們,到時我再跟各位聊我和這位友台德人怎麼聊。不過,在那之前,我還得準備下一場已來邀的德國大學演講。他們一定會要我評論選舉結果對中台兩國關係的影響。希望到時我是以對台灣民主自由充滿自信的心情上台。 註:寫於從南德回柏林的火車上。
謝志偉
2018-11-15
澎湖的「七美」本來叫「八美」
澎湖的「七美」本來叫「八美」,是我阿嬤離開後,才改名叫「七美」的。。。 台灣11月24日九合一激烈選戰正酣,知道我母親是高雄人的友台德人要我評論,我説選前可能不宜。我倒是想起,我常開玩笑說,澎湖的「七美」原本叫「八美」,是我阿嬤婚後離開才改稱「七美」的。 阿嬤和阿公離開澎湖七美,落腳高雄旗津,日後我母親就在那出生、長大,與四九年後從中國廣東來到高雄旗津的家父結識、戀愛、受阻(二二八的後遺症)家庭會議、同意結婚、婚後北上,生下四個孩子,兩男兩女,其中長子就是我。 由於家父係隻身來台,我的親戚只有媽媽這邊的,全住在高雄,旗津。 家父在基隆從漁船轉到商船後,一年頂多靠岸兩次,不是基隆就是高雄。靠高雄時,常常就是我陪媽媽搭夜車南下,晚上十點多開的夜車,全車人都搖搖晃晃地進入夢鄕,只有我興奮地幾乎到天快亮都要抵達高雄了才闔眼。興奮是因為要看到爸爸了,同時也是因為高雄的親戚很熱情,會帶我去旗津沙灘挖蛤蠣、丟水漂,吃好多種水果。好像大一點後,也帶我去打過撞球。然後,跟著拿下塑膠桶去買水,也是節目之一,但是節目裏包括遊愛河則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了。 有一回,在夜車裏,我直到兩三點還睡不著,頭趴在打開的車窗前(當時車廂內當然沒冷氣,只有走道上方的電風扇)看著外面夜色裡隂暗的景象,忽然,火車通過一平交道放慢速度時,我竟然看到一個穿著古裝的女子披頭散髮地在鐵道邊手舞足蹈,我驚恐地回頭看著車廂內,包括媽媽,沒有一個人醒著,我嚇到縮起身子,再也不敢看窗外了。有一度,我甚至懷疑,我是否只是看到幻影而己。幾年前,我都已五十好幾了,有一天讀到報載,當年,台灣的精神病患常被關在家裏,到了半夜才讓他/她們出來透透氣,有些就穿著古裝戲服四處跑,我終於釋懷,也有些悵然。 南臺灣太陽大,日頭曬,他們個個膚色都較黑,大人如此,小孩亦是,他們投入職場的時間比北部的早,我總覺得,高雄的親戚除了比較熱情以外,也比較成熟、懂事,隱約感到他們的純樸、直爽和生活的磨損有一一定的聯結關係。一個卅歲都不到的表哥在工作時觸電而亡,一個正值青春的表姊忽患不知名腫瘤旋即離世。但他們當時的困頓並未影響他們給我這個北部人的溫暖。 家父離世前最後幾個月,又回到他最初來台時落腳的高雄,旗津。肝硬化轉肝癌,在北部(基隆、台北)看完西醫看中醫,再由媽媽帶著回旗津到小廟看巫醫,家父亡時,年僅四十九,最後草草葬於旗津海邊一幾乎無異於亂葬崗的墳場裏。所有的花費是守寡多年、為人洗衣維生的大姨向僱主預支薪水借來的。大舅、二舅則輪流給在基隆家裏擺麵攤維持溫飽的家母一些資助,尤其家裏的四個孩子要註冊的時候。 幾年後,1979年的高雄美麗島事件發生時,我仍是被老K洗腦長大的「廣東人」,無法理解也無法接受竟有人膽敢公然聚眾對「黨國」抗議。而這竟然發生在我眼中如此純樸的高雄。 1982年我赴德攻讀博士,五年後返台時,我已能理解,為何中風後口齒不再清晰的大舅有一次會在酒後忽然沒來由地告訴我,二二八事件時,他看到被國民黨殘殺後丟在港裏的浮屍時的驚恐。。。 當時我與台灣已更接近,但生活日趨忙碌,除了去祭拜爸媽和助選外,我去高雄的次數越來越少,而去拜爸媽時,也常不及探望親戚。有一回,我仍舊一個人去旗津祭拜爸媽骨甕和骨灰罈。出來後,信步走向海邊,我望著遠方,試圖想像爸爸當年二十啷噹歳一個人來到台灣落地生生根的景象,他生病就醫無效後最終意識到勢將離世的驚恐,還有我在國外,而媽媽一人在家心肌梗塞發作時是否感知大限忽至的驚恐。。。我想起了已亡故的大舅口中當年那些被拋到海裏的人心裏的驚恐及其家屬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驚恐。。。 多年後,我在德國作外交,述説台灣的故事時,屢屢聽到他們對台灣民主自由的讚賞及其對中國對台野心的憂慮時,我清楚地意識到,我的一生和台灣、和高雄是如此的密切,我生命的存在縁起於此。此刻,我告訴自己:高雄,請保持安好,保持你的美麗和台灣的自由獨立意識。下次返台,我一定去看你,以及謝謝你。 註:出差搭火車,明天在弗堡大學演講,路上寫下。
謝志偉
2018-11-13
德國的歷史也可以借鏡
曾貴為一國之尊的某政黨高層日前宣稱「不排斥統一、不支持台獨、不使用武力」。熟悉並關心台灣未來的德國友人(在國民黨時代也支持台灣並反對中國)認為「這種「放過獨裁求統一」(die chinesische Diktatur übersehen und Vereinigung mit China nicht ausschließen oder unterstützen bzw. anstreben) 與「跳過民主反台獨」(die taiwanische Demokratie ebenfalls übersehen und Taiwans Souveränität nicht unterstützen oder gar schmähen) 的態度難以接受並問我看法,我說:「我不便評論,但有關台灣的未來,我可代表派我出使德國的蔡總統宣示:「不向中國專制獨裁低頭,一心悍衛台灣民主自由」是我們對中共霸凌台灣的回應。 我指出,我們的外交部長日前在接受南德日報訪問時即一再強調「台灣的自由與民主之可貴」。他說,他讀了那篇專訪,很棒,很精準(Echt gut! Den Nagel auf den Kopf getroffen!)。 我提醒他: 別的我不便多說,但你是否注意到,台灣有兩種人,一種人強調「台灣人之尊嚴與民主自由」,另一種人腦袋裡只有「中華民族之統一」。 各位朋友猜猜,這位德國友台人士怎麼説?他説:所以他不安,因為只講「民族/國家統一,忽視或甚至輕蔑人權民主自由」,這叫「納粹」。這種人會以「國家、民族」為名殺人放火、打小報告、助紂為虐的(Handlanger der Diktatur)。以德國歷史來看,其實反而既是民族也是民主的罪人(Verräter der Nation wie auch der Demokratie)。德國不是只有汽車、設計可以學,我們的歷史也可以借鏡啊! 他話説這麼白,我眼前一陣黑。
謝志偉
2018-11-09
讓世界看到台灣的「魅力」
中秋,午休,破例白天貼文: 周三才去南德某重要半官方機構作閉門演講談台灣,聽衆反應奇佳,發問熱烈,最後差點趕不上回柏林的火車。下個月又要應一柏林在地民間團體之邀去演講,他們將題目訂為「Taiwan - bedrohte Demokratie」(台灣 - 飽受威脅的民主」)。遠在歐洲,德國人都意識到中國對台灣的威脅而珍惜我們的自由與民主。邀我去演講,德國社會以此方式表達對台灣的支持,足感心。 台灣人!我們被孤立,但是被尊重的。心要定,氣要長,就不會被打敗,不管攻擊來自何方。 在此謝謝我駐德從南到北各館處的所有「專任文官」(包括外交部、經濟部、文化部、教育部、僑委會、科技部、觀光局、外貿協會等駐外人員),作外交,我們靠的是「四力眼」:有他們的「能力」及「努力」我們才能「同心協力」讓世界看到台灣的「魅力」。 月到中秋分外明 千里嬋娟萬里行 遠近有賴報平安 圓缺無妨懷舊情
謝志偉
2018-09-24
「政治任命」與「認命政治」
「政治任命」與「認命政治」 對台灣人來説,五十年的日本軍國殖民統治加上三十八年的中國國民黨戒嚴統治,直到1996年直選總統,前後一個世紀都是個只准「認命彼政權」,不准「認同此土地」的命運 - 不准認同「台灣」,只准心懷「中國」,這種狀況,在三十年(一個世代!)之後,臺灣人對這種架空台灣土地連結 ,隔空抓取虛幻中國的政治已難接受。而眾所皆知,外交是內政的延伸,我國在國際上的外交作為並未正常地隨著「民意與土地結合」及「國家與人民配合」而調整,在國際上空抱「Republic of China」,卻不敢也無能與老共爭「China」(中國),反而繼續在國際上將「Taiwan」戒嚴起來,與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出國必自稱「I come from Taiwan,I’m Taiwanese」(我來自台灣,我是台灣人)的國人對作。中國國民黨的「中國」國家認同和絕大多數的「台灣」青壯外交人員的台灣認同是抵觸的。 本人兩次應民進黨籍總統之「政治任命」擔任駐德特任大使,迄今前後四年,深刻感受到台灣外交人員專業、認真的優點與為「Taiwan」打拼的決心。對我這個政治任命的特任大使來説,我們眼裏只有「戰區」,沒有「A區」。 蘇啓誠處長是我東吳大學日文系的校友,我無緣與他相識,但看到他輕生的消息時,心中非常震撼與難過。我一個不識者,尚且如此,蘇宏達教授是他的好友,傷痛、悲憤之程度,人情義理,可以想像,然而接下來的一陣無差別撻伐,彷彿不知國民黨政府是「特任大使」的始作庸者(前有王昇,中有蔣孝武,後有金浦聰),也彷彿他不知「特任大使」等乃係國際慣例。至於「特任」是否等於「特別負責任」,另當別論。 蘇宏達教授及其諸戰友們為第一線外交官蘇啓誠輕生而不捨,真情至性,我不懷疑,也不排除此事容有檢討空間之可能性,但毫不考量其中假新聞、酸民及中國之操作而造成其意欲藉機亂棒打死為台灣國際處境奮戰不懈的部長、總統之「消費」印象,恐亦應非蘇教授之本意。 最後,任何憐惜我前線外交官之辛苦而為之抱不平者,似亦可在某些黨政高層及退役將領去中國立正敬禮參加國慶閲兵或勾肩搭背打小白球時,適時適度地抗議一下。再怎麼說,殺死蘇啓誠處長的源頭至少有一部份也是中國的操作無疑。 平常對中國打壓我外交空間及人員視若無睹,卻忽然為外交人員抱起屈來,我相信,也難慰蘇處長在天之靈的。 附註: 今天來柏林的五百多位我國馬拉松跑者身上只看到「Taiwan」和「台灣」而既無「Republic of China」,也無「中華民國」字樣,- 他們不是「台獨支持者」,而是「台灣認同者」! 至於我的名片上,中文部份是「中華民國(台灣)駐德代表」,德文是「Repräsentant von Taiwan」。本人以身為「特任大使」為榮,兢兢業業,不敢稍怠。說民主自由的「台灣」之命運只能由由獨栽專制的「中國」來決定,我不認命,- 尤其不認那些曾要我反共抗俄的人所指定的命。
謝志偉
2018-09-17
納粹陰魂就/還在台灣!
謝志偉12月24日 16:25 · 新竹光復高中的「納粹事件」會發生,其中一個關鍵原因正是因為:納粹陰魂就/還在台灣! 先説在前:把國旗當圖騰,放大、揮舞、恐嚇或甚至毆打國人,是典型「納粹」特徴之一!在台演出超過半世紀,仍未下片。 我們的教育若有真正深入地將台灣「國家暴力」的歷史放進去,年輕學子自然會對納粹德國採取批判的態度!但是看看某些政黨不但抵制「真相」,從選舉到平日還都把國旗當圖騰,揮舞起來像煞血滴子(戒嚴時代、白色恐怖時代也的確如此)- 甚至到解嚴三十年的今天,仍有人高舉國共兩旗在台北一而再地當眾打人! 政府應該代表台灣人向以色列、德國及所有納粹受害者道歉,但,是誰教出對「納粹」如此無知的孩子?只有這些孩子錯了嗎?他們某種程度上不也是受害者嗎?退將在台灣對台人怒揮國旗,去中國對習大喜揮雙手,。。中正還在紀念,真相還在活埋。。。唉! 謝志偉12月24日 16:35 · 對了,另一個納粹特徴是:把黨旗當國旗! 謝志偉12月24日 17:26 ·  「納粹」是德文「Nazi」的中文音譯,簡單地說:其本義是「民族主義」,以「國家至上」為由,黨控軍警情特,殺人放火,都有「正當性」,正是「愛國是無賴的最後藉口」之寫照。 看看老k往年的歷史,看看退將如今的行逕,天理昭彰?! 有很多人來駡我,這是好現象,表示他們並非麻痺之人!也許大家心平氣和地問自己:満街滿巷中正路、中正圖書館、中正公園、蔣公銅像,到底正不正常?還是你們對此麻痺了? 你們質疑我或台灣人對日本人的態度?我們其實覺得質疑地不無道理,但我也好奇,你們是以中國(外省)的史觀或是台灣的史観看這些?有想過這個問題嗎?「納粹」(法西斯)非德國史所專屬,我只是要指出這點。 睡前,讓我們學學咖啡渣 - 沉澱一下。 果然,我有了心得: 不要輕易觸怒或氣跑了為老蔣或老k辯護的人 - 我們需要「洗腦及愚民政策」的證人。 晚安
謝志偉
2016-12-26
«
16
17
18
19
20
2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川普「台灣就是台灣」——一句務實又漂亮的話
尤榛嚴
中國「長臂管轄」、「跨境鎮壓」 國安局:以統一台灣為終極目標
方瑋立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