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廖林麗玲)
廖林麗玲相關文章
31歲國家領導人 庫爾茨勝選主因
德語系國家奧地利,十月十五日舉行國會大選。奧地利人民黨拿下三十一%選票,成為第一大黨 ,三十一歲的黨魁庫爾茨將成為奧地利,也是全球最年輕的國家領導人。一九八六年出生的他,相對應的台灣年輕人,是屬於教改的第一代 。他們都是深受網路影響的一代。他強調自己不是含著金湯匙長大。選出全球最年輕的領導人,奧地利人民想要改變什麼? 第一,選民要安全和秩序,現階段勝過公平正義:這次大選主要焦點都擺在難民和移民政策。庫爾茨屬於中間偏右,他主張推動嚴格的難民政策,甚至要關閉難民到歐洲的通道。雖和排外的極右派不盡相同,但許多部份也很類似。二○一五年奧地利接收八萬多難民,二○一六年四萬多,讓奧地利社會感到相當不安。在這種氛圍下,選民對安全秩序的需求和青睞,多過主張公平正義的政黨。 第二,要經濟動起來:奧地利人口八七○萬,大約是台北市的三倍多。地處中歐,具有重要的橋樑位置。經濟不算差、但很悶,人均所得四萬四千美元,是相當富有的國家。以二○一六年來說,經濟成長一.五%,失業率六%;常常被批評的面向則包括產能過低、缺乏創新、對商業行為規範太多、一堆沒有意義的商業補助。這些也都是選民想要庫爾茨上台後全力改變的。 第三,想要改變舊有官僚:奧地利人民厭倦過去十年,由中間偏左社民黨和中間偏右人民黨組成的大聯合政府。長期執政下,被批評守舊、官僚、小圈圈政治、工商界變成太上皇等。一些人或許不見得完全同意庫爾茨的難民和移民政策主張,但仍選擇給年輕人做看看,希望改變經年沉痾。 但危險的是,曾擔任移民整合部次長的庫爾茨,對移民政策的說法,被檢驗出前後不一致。從過去包容到如今非常保守,也招致很多批評。他以採取強硬的難民和移民政策,讓他在選舉中獲勝,戰略顯然奏效。只是找代罪羔羊不難,是否真有能力執政處理內政問題,才是檢驗他是投機份子、還是真正有能力「男神」的開端。 (作者為德國法學碩士,曾任駐德記者)
廖林麗玲
2017-10-19
德國大選結果給台灣的反思
文/廖林麗玲(德國法學碩士) 梅克爾與其所屬的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CDU)造勢活動。圖/廖林麗玲提供 德國大選24日落幕,63歲的梅克爾總理篤定接續第4任期,對歐盟和全球來說,都釋出了安定的訊息。只是這風光背後,德國政壇其實暗潮洶湧,極右派另類選擇黨成了德國半世紀來首次進入國會的極右政黨,上屆和梅克爾基民盟組成大聯合政府的社會民主黨,則創下了史上最低支持率,德國大選結果,對台灣而言,又給了那些訊號和反思? 第一、和台灣互動友好 自民黨重返國會 德國FDP自由民主黨(Freie Demokratische Partei以下簡稱FDP),在上回4年前國會大選中,得票率沒有跨過5%的門檻, 20年來首次沒半個人進入國會,年僅38歲的年輕黨魁林德納(Lindner)臨危受命,個人魅力加上主打議題數位科技,現代感十足,成功吸引了不少年輕選票,同時瓜分了一些同屬中間偏右政黨基民盟(CDU)的選票,讓它這次得以10.7%的支持率,再次重返國會,FDP屆時將有七十幾個國會議員席次,這也意味著FDP極有可能和CDU基民盟再度組成聯合政府,成為執政黨之一。對台灣而言,原先德國國會友台小組,除了我們向來著力甚深的執政黨CDU基民盟的50幾位國會議員之外,現在可望多上友台的FDP議員,而且這次FDP成為新聯合政府成員機率非常大,對台灣拓展外交來說,無疑是個佳音。 與台灣友好的FDP自民黨,此次重返德國國會。圖/廖林麗玲提供 第二、社民黨受制於人 SPD敗選啟示 2013年大選梅克爾所屬中間偏右基民盟(CDU),雖是第一大黨,但因國會沒過半,為了維持穩定多數,找了中間偏左的大黨SPD,傳統勞工支持的政黨社民黨(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以下簡稱SPD)組成大聯合政府,從一開始就不被看好。試想議題看法南轅北轍,屬性又大不相同的政黨,組成聯合政府,光是內部溝通挑戰就很大。結果4年下來,SPD元氣果然大傷,不但沒能有執政的優勢,反而揹了許多包袱。一方面受牽制,另方面又不能大力撻伐同為聯合政府的第一大黨CDU許多政策,好的政績都算在梅克爾頭上,不好的社民黨也要一起扛下來,SPD卡在大聯合政府裡頭,雖擁有一些執政權力,但反而左右制肘,沒能走出自己的路,捍衛自己的核心價值,,這次大選結果就只拿下20%的選票,史上最慘的紀錄。SPD的黨揆舒茲選後在第一時間就斬釘截鐵說,不會再跟梅克爾籌組聯合政府,要走自己的路,做一個真正的反對黨。這對傳統同為由勞工支持執政的民進黨也是個警訊,雖成為執政黨,擁有更多權力,但若失去原先核心價值,選民終會離去,恐會再度淪為在野黨。 SPD社民黨選前柏林造勢,這次選票支持率創新低。圖/廖林麗玲提供 第三、極右政黨AFD進入國會 德國往右走反映不滿 非常具爭議性的德國民族主義和反伊斯蘭極右政黨AfD德國另類選擇黨(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以下簡稱AfD),這次竟以13.1%的高得票率,成為繼基民盟, 社民黨之後的第三大黨,這是德國半世紀多來,首次國會再度出現極右政黨,外界好奇究竟是哪些人投給了極右的AfD?根據德國第一公共電視的報導,投給AfD的選民,高達60%是基於對其他政黨的失望。AfD的選民結構,勞工階層和失業者分別各占了兩成,另外也有為數不少的中產階級,35到44歲是支持者最主要的年齡層,從反對收容難民的人,到社會上弱勢族群,光譜從右到左都有它的選民,可謂左右通吃。 《南德日報》(SZ)就以憤怒的代價,來形容為何AfD會有那麼多支持者,反映的就是不滿,德國《時代週報》(die Zeit)點出,AfD的崛起,也因過去4年,德國沒有真正的反對黨,原先最大的在野黨SPD社民黨被吸納進入聯合政府裡頭,AfD現象,恐不能單純以新納粹份子或仇外看待一筆帶過,這當中很大一部分反映人們碰到問題政府沒能解決的困境,這時憤怒的人民就很容易傾向選擇極端。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根據德國經濟研究中心(DIW)最近的一項民調顯示,德國人對生活的滿意度,創下自兩德統一以來的最高指數,但德國民眾不滿意的情緒,仍滋養出了極右的AfD,這對台灣的執政黨也是一記提醒的警鐘。
廖林麗玲
2017-09-26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北京不把國民黨主席當回事
林保華
在變局中前行:民主台灣的國際責任與文明自信
羅浚晅
中國對台滲透統戰無孔不入 賴清德:盼朝野支持國安十法修法
陳政宇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解答「台灣地位未定論」
李筱峰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