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欽榮相關文章

人權日 從一張海報憶台日情

人權日 從一張海報憶台日情

今天是世界人權日,正值總統大選期間,如果能多了解台灣爭取人權歷程的點滴故事,再思考國際人權思潮、國際法與聯合國人權議程發展,想想國家人權政策,意義重大! 今夏,在日本的「台灣政治犯救援會」成員手塚登士雄先生託台灣在日留學生帶回一幅大型人權海報(八十乘一一○公分)。手塚曾受邀,參加二○○一年人權日,總統府舉辦的首次「人權之路」特展開幕式,見證了台灣人權歷史往前邁進一步的時刻。 這幅大型海報(下圖,資料照)出現於一九七八年黨外第一次全台成立助選團的中央民代選舉前後,這次全台性選舉,因中美建交,被當時的蔣經國總統取消。那時,我剛出社會,經歷了那次選舉前後的民主胎動;現在回顧,前一年選舉被禁,是否連動一九七九年社會激盪下,年底人權日發生了美麗島事件?   ▲二○二一年駐日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與國家人權博物館、(SNET台灣)在日本合辦人權特展,這幅海報難得現身。(資料照,駐日特派記者林翠儀攝)   從一九七七年中壢事件開始,「台灣政治犯救援會」來自台獨聯盟的分享訊息,就持續關注台灣的選舉動態,當時多數台灣的訊息來自香港。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七日競選活動開始,十五日因中美建交而宣布停止選舉。手塚原來準備了八釐米膠捲,買好機票,出發時因選舉延期,就沒有攜帶膠捲。 手塚來到台灣,從松山機場入境後,在台四處觀察、拜訪,曾到台中東海花園拜訪楊逵,他已不記得談話內容。最後回到台北拜訪施明德,施給了手塚海報,或許選舉取消,手塚順利將海報帶回日本。 可貴的是,這幅從台灣暗中帶到日本的海報,摺疊保存了四十五年,稍有破損,手塚特地從東京送到大阪修復,花了日幣五萬元;當海報送回台灣,層層拆封時,被妥善保護著,令人感動保存者細膩的用心。 這幅象徵台灣爭取人權的海報,目前已轉捐給國家人權委員會。 (作者曾規劃台北二二八紀念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流麻溝十五號》原作者)
曹欽榮 2023-12-10
有想像力、創造力的轉型正義

有想像力、創造力的轉型正義

台灣轉型正義期間最受注目的當屬威權遺留的處理,包括軟硬體重整,以呼應民主憲政的自由平等人權理念,中正紀念堂和慈湖是硬體中最具有象徵性。對二二八和白色恐怖受害者及家屬而言,認為中正紀念堂於民主時代依然公開聳立崇拜,是「公然侮辱」,昨日貴報自由廣場二二八受害者王育霖家屬王克雄已有闡釋。 筆者曾經於自由廣場提出博物館和「轉型正義的軟實力」看法,當台灣已歷經三次政黨輪替之際,並且進行轉型正義的法體系導正之時,轉型「中正紀念堂」已到了必須設定議程的時候,否則「促轉法」的執行將面臨民眾信任政府的挑戰。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博物館激勵未來」(Museums Inspiring the Future),如果落實於台灣,包括國家人權博物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等,當「政治決斷」還未形成堅定意識時刻,需要我們共同來討論博物館軟實力的議程。 從西班牙上世紀末到最近的兩階段處理烈士谷的佛郎哥遺骸,帶給全球更漫長時間處理轉型正義硬體的啟示,我們想像一下兩個充滿可能性的進程: 佛朗哥的墳墓目前位在所屬於天主教會的「烈士谷」。(法新社)   第一、文化性展演:想像於中正紀念堂硬體建築前的台階上,由數千人的合唱團和交響樂團,演出台灣歷史的交響詩〈1947序曲〉、〈啊!福爾摩沙—為殉難者的鎮魂曲〉,響徹雲霄的歌聲和樂音的畫面傳遍全台灣和世界,世人將怎麼看待台灣的轉型正義進行式呢? 第二、長程來看,中正紀念堂轉型為國家人權博物館:硬體全部保留作為時代遺留的見證(銅像另論,關門只是其中之一),館內軟體展出全球和台灣經歷獨裁、軍事、威權統治的紀念館及民主歷程的奮鬥經驗,甚至成為東亞威權研究的中心機構。現在人權館的景美紀念遺址正在計畫蓋一座大型博物館,是否能說服公眾於遺址蓋大型現代建築而破壞了遺址的氛圍?龐大經費是否轉為中正紀念堂內的整修、常設展示,世人又將如何看待台灣的努力? 全球各國於轉型正義期間遭遇的困難,不會只是和諧的交響曲,更多的是多音共享的分歧意見,根據各國自有的文化傳統和爭取民主奮鬥的經驗,對我們的啟發該是到了想像力和創造力並進的時刻。 (作者曾規劃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鄭南榕紀念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曹欽榮 2021-02-28
人權日回顧政治犯救援史

人權日回顧政治犯救援史

今天(十日)是國際人權日,你我想像如果在中正紀念堂、二二八及白恐紀念地展示人權日起源和世界的關係,能夠彰顯跨國人權史的意義嗎? 總統府一份「外國人士函請赦免我國刑犯」檔案,記錄七十七位政治犯為主的名單,從一九七○年二月至一九八五年六月,超過十國的救援人士來函,檔案預示一九七○年代的變局。綠島政治監獄的口述採訪紀錄,透露一九七○年代之後,偶爾傳來國際特赦組織(AI)的關懷訊息。 援力無國界!海內外人權救援特展於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開展   距今五十年,一九七○年一月一日台獨聯盟於美國宣布成立全球性組織;一月三日彭明敏被軟禁中,神秘地離開台灣;二月八日台東發生泰源事件;四月二十四日紐約發生「刺蔣」事件。一九七九年國際人權日高雄發生美麗島事件,海外台灣人權組織透過越洋電話,同步知道島內情況嚴重,各方發出救援聲音和行動。 為什麼一九七○年代初,像彭明敏「出脫」和許多救援者有如地下情報員般暗地傳送訊息,包括政治犯名單經由地下管道,從獄中輾轉傳遞至國外?十年前後,何以發生國內外地下組織救援方式的重大變化呢?通訊帶來社會變革是答案之一。我們在紀念地如何理解一九七○年代的人權變革呢? 梅心怡和三宅清子是許多救援台灣政治犯的網絡之一,他們移回台灣的資料,呈現海外救援多樣視角。梅心怡生前寫道:「當我們談論到『當代社會的啟發』,我想,指的是社會更意識到自由、民主與人權議題值得打拚的運動。這種啟發是全球性的,到底台灣的國內背景如何,幾乎無法說出明確的起點。這是涵蓋許多世代的集體之事。」 另外,如現代人權史學者莫恩於《最後的烏托邦》書中寫道:「一九七○年代,西方人的道德世界發生變化,為空想主義的發展開闢了空間,這種空想主義在國際人權運動中凝聚在一起,這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我們或能理解:為什麼刺蔣案的黃文雄能夠在海外「逃亡」二十五年。 二十多年來,許多受難者和人權救援者程度輕重地參與台灣民主化過程重建綠島紀念地。台灣自我詮釋世代經歷的人權行動,連結人權日的意義,將帶來當代維護人權的歷史啟示。 (作者曾規劃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鄭南榕紀念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曹欽榮 2020-12-10
紐約時報與鄭南榕

紐約時報與鄭南榕

鄭南榕紀念館現正展出他留下的四點「編採信念」:「新聞無畏,消息無偏」(All the news without fear or favor)。鄭南榕於三○二期的《自由時代》表示要貫徹「公正報導,毫不畏懼,也不偏袒,無論涉及任何黨派或利益」。
曹欽榮 2019-04-07
轉向的覺悟 -「祖國」思維的掙扎過程

轉向的覺悟 -「祖國」思維的掙扎過程

認識到協助出版 認識吳前輩快 20 年,相處時總是感受他謙恭和善的長者風範。2001 年,因規劃綠島政治犯舊監獄遺址,先認識陳鵬雲前輩,接著在哈密街促進會辦公室認識吳前輩。之前,我擔任陳文成基金會董事,協助會務,認識了當時已在哈密街辦公室綜理事務的盧兆麟前輩,在他的熱心協助下,了解陳、吳、蘇友鵬 3 位前輩領導 1950 年代白色恐怖受難者團體,促進會與老人關懷會的成員。他們出錢出力,戮力於歷史平反。重建綠島舊監獄遺址歷史的路上,兩會成員熱心於重建的社會工程,居功厥偉,陳孟和前輩更是兩會裡重建歷史的重要成員。 吳前輩平時不多言,公開場合言必有物。認識他久了,越覺得他總是不停地探索、關心公共事務的議題。幾次到他台北重慶北路辦公室拜訪,常看到桌上放著他最近閱讀的書和剪報。雖然早就自費出版自傳,他卻還有不少留於心中的話要說。這本書公開出版,補充了他的心內話,但願能達成他想讓社會認識同時代人奮鬥犧牲歷史的期望。 去年(2017)年末,天氣晴朗的某一天,我從台北開車到桃園,探視搬到蘆竹新家多年的吳前輩夫婦。探訪前,聯繫吳前輩的媳婦王律師,從臉書中,我們互相知道老人家有話想說,需要人紀錄,傳達並公開。當我走進安靜的吳家社區裡,花木扶疏,朝陽遍灑庭院。進到吳家透天連棟別墅,傳來吟唱聖詩的歌聲。跟隨著吳前輩女婿蘇先生上樓,朗朗聖詩的歌聲更為清晰。這時,週四上午,吳前輩大女兒與教友正在為父母做家庭禮拜。 什麼是「祖國」 我先問候了兩位老人家,與吳前輩短暫聊天之後,他說:「發生 228、白色恐怖,反抗行動是因為思想而來的,再怎麼樣,我要交待清楚。受過殖民地教育,和日本小孩打架,⋯我到現在心肝內有一個遺憾,年輕的時候,『愛祖國』是怎麼變成 228;以前的思想過程,產生『祖國』觀念是怎麼來的,要交待清楚,我有這種感覺…」。 「祖國」認同的困擾,牽絆著吳前輩一路走來的人生,他在書中將自己的思維轉折,坦誠地向大家表白。讀者或可體會那一輩台灣人探尋人生意義、我是誰的生命經驗故事;他們經歷了殖民統治、戰爭前後、228、白色恐怖、民主化,縱橫 20 世紀曲折的台灣人爭取自由之路。吳前輩和李登輝前總統都曾經是 228 之後的台灣共產黨員,一位在政壇枱面上逐漸走向頂峰,一位受難繫獄 12 年,在民間艱苦奮鬥,平凡人生有著不平凡的啟示。 我將吳前輩自費出版(2005 年初版,2007、2009,2010 年再版)的原著文稿約 4 萬多字,增補上多次採訪紀錄,遵循吳前輩的文字風格,適度調整、潤飾。並附上吳前輩新文章及原書的兩篇文章、一篇金婚文章,以及他一再提到被槍決難友的判決書文字檔;重新選錄照片、個人的部分官方檔案。從這些個人和相關人的判決書簡要內容裡,讀者或可解讀那個時代背景下,當年的年輕前輩們眼見、感受 228 發生的慘狀,陸續毅然加入地下組織,反抗暴政,展現那一代人的革命精神。雖然,4 月初我再度拜訪他請教、校正送美編前的文稿時,他長嘆說: 最近看了很多以前沒看過的檔案,不禁想起當年的我們是如此幼稚! 他說了幾次幼稚!我說,那是拚命的事啊!他或許釋然了!檔案是否全部為真呢?他說到被抓和釋放日子,應該不會錯,那麼檔案的時間因為什麼原因錯呢?地方警政單位爭功諉過的錯誤記載?我們現在得跳脫受害者是消極客體對象的冤錯假案理解途徑,體會他們是歷史中具有積極能動的主體,彰顯人類追求自由價值的堅持精神,這些前輩們涵蓋今日政治立場由統到獨、與中間各種光譜。從這樣的視角來看,我們或許能體會吳前輩一再提起懷念多位共患難的同志,而他們為了台灣「祖國」而犧牲,能說幼稚嗎?是不了解「祖國」非人性的統治思維?他們在檔案中都被視為「叛亂犯」,很多人已經不能為自己說話了。吳前輩也曾經長期陷在「祖國」思維的掙扎過程中,看法逐漸產生了重大「轉向」。 上個世紀 80 年代,台灣開始民主化歷程,1990 年代後期,官方第一波處理 228、白色恐怖的歷史遺產時,如何「補償」受難者?1950 年代受難者前輩們,產生了本質的爭論,是否接受國民黨「敵人」的補償呢?想法不一樣的受難者新團體因此產生,甚至往後難免彼此競爭。黨派選舉動員,爭取選票,帶來受難者團體間的更多紛爭。台灣正進行轉型正義社會大工程時,不能忽視許多左到右、統到獨的無數倖存者,他們平反歷史的後續努力心路及困境,包括解讀、分析檔案是否再度傷害受害者;當事人已年邁看了檔案,說出集體的「幼稚」是何等痛的對待。 檔案中的疑問及「再叛亂」 本書從早期鋼板刻字、打字判決書檔案,轉錄為文字檔,約 2 萬多字。這些判決書只是窺視白色恐怖無數案件中的冰山一角,所附 10 份判決書中,被審判者共 123 人次,判死刑的被槍決者共 42 人。想想當時這些人多數 20 多歲,我們試著請教當時的父祖同輩們,他們會想、能做什麼呢?反覆閱讀檔案,思考無數疑問,除了令人震驚,這些疑問並不容易找到立即的解答。受害者的人際網絡、228 之後為什麼大量人數加入地下組織?為什麼 228 之後,台灣再遭遇一次全面性殺戮? 詳細閱讀判決內容、「事實」、「理由」,用今日的視角,很難接受這些「罪行」何以致死?縱使回到將近 70 年前,反覆的各類公文書流程,記載內容真假、前後矛盾、監控抓人、互相爭功,這些令人費解訊息指向:人命掌握於最 高統治者的心中一念,令人不可思議。如果同時在今天「中正紀念堂常設展」的眉批聖經物件旁,併同展出「槍決可也」批文,觀眾如何思考,「不得殺人」的宗教、道德誡命呢? 這些判決書出現許多有待探究的線索,追索各式檔案,從抓人之前追蹤、佈建、抓人(1 月 12 日)、不同單位「邀功」、自白(1 月中下旬)、筆錄、⋯串聯更多「傅慶華所供人物一覽表」共 14 人,其他人的命運又如何呢?傅慶華們的「檔案故事」逐漸浮現。推演「依法」判決,檔案內容的「非理性」,造成真假、是非的高度爭論。 檔案紀錄時間點及細節,吳前輩被抓時間,產生民國 39 年 12 月中、和隔年1月初的紀錄;而檔案和當事人記憶時間也有些落差,案情真假更為難辨?又例如林如堉原判 3 年 6 個月刑期,判決書中記載「預備階段,不能謂為著手實行」,228 之後,短時間內當局「編織」出分布全台細密「網絡」的反抗人物網?戒嚴之前輕判、之後重判,決定於「主觀認定」,還是統治政策緊縮?不到 1 年時間,在獄中以「思想」再「叛亂」為由,林如堉兩份判決書發出什麼訊息?這件判決個案很少被注意,恐怕是寫下第一起 1950 年代白色恐怖獄中思想「再叛亂」死刑案的歷史紀錄。 另外,吳前輩是少數進出綠島兩次的政治犯;第一次,他被從綠島送回台灣,與蔡炳紅兩人銬在一起。現在看到蔡炳紅的前後兩份判決書,如同林如堉的前後判決,無法置信「思想」再度在獄中「叛亂」,這次卻非同小可。從綠島被送回好幾批人,基於什麼原因做出誰生誰死的判決,目前還缺乏完整檔案來佐證,合理推敲、判讀。 總之,綠島「新生訓導處執行中」的政治犯被送回台灣,演變成「集體叛亂」定罪,除了所附判決書 12 人,還有陳華、楊慕容共14人前後被槍決。另外,幾乎同一時間在新店安坑軍人監獄發生「再叛亂」,前後槍決 15 人。正如吳前輩提出的呼籲,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如何調查以上案例,說出真相,追究體制責任呢? 吳前輩處在當時反共、仇共(反智的統治者仇殺異議者時代)的獄中暴風圈邊緣,活了下來,為我們留下見證。所附判決書中出現陳英泰名字,陳前輩生前的著作,寫了相當多「再叛亂」的篇幅。 吳前輩於書中一開始的「感言」,補充了他出席陳前輩最後遺作的講話,但願各位讀者從他們各自的書中,體會到他們死裡逃生的患難經驗,活過偏執監控社會,而能獨立自主的傲骨仰然精神。這時候再公開出版吳前輩回憶紀錄的自傳,見證 2018 年台灣促進轉型正義條例開始運作的第 1 年,但願對讀者有幫助,重拾前輩的台灣精神,幼稚說法是另一種不知險惡的純真吧;讓我們共同邁向民意強大下產生未來台灣轉型正義的東亞特色,為世界增添紮根民主的典例。 -寫於(1951 年)517 第一大批政治犯到達火燒島、(1949 年)519 戒嚴日之前   228之後 祖國在哪裡? ──白色恐怖倖存者 六龜客家人吳聲潤的故事 作者:吳聲潤 自撰+受訪/ 曹欽榮 整理+採訪 出版社:台灣游藝 出版日期:2018 年 5 月中旬 私訊台灣游藝購書私訊前衛出版社購書
曹欽榮 2018-05-11
高菊花自首這一生

高菊花自首這一生

  簡訊傳來:2月20日,嘉義高一生家族大姊高菊花女士八十五歲過世。曾經陪同郭振純前輩前往達邦部落探望高大姊兩次,聽聞不少黨國體制利用各種權勢「欺負」(高大姊用語)小女子;親耳聽聞、親身感受體制無法無天,人神共憤的曲折故事,令人血脈僨張、難以置信。悠悠證言、說不出來的真相! 被體制糾纏近二十年,發給她一張自首證,說法是用來保護她,這真是令人髮指的一張自首證。顛沛生活幾十年過去,不少族人還是不諒解,談話中沒有淒厲控訴,只有珍惜晚年回到山上的平靜、喜樂。大病後,聽從醫生建議,回到達邦,在父親遺言所指不要賣的「田地和山野」的舊家過生活。她說剛回來達邦時,父母都會來陪伴她,她確信鄒族祖靈在她身上;父親被槍決前說:「隨時都有我的魂魄守著」。 第一次,她帶我們去父母的墳清掃、祭拜,高山、藍天守護著山野的靈魂。去重建日式官舍,記憶中每天都有音樂為伴,父親唱歌沒有兒女唱的棒,但是父親做的許多曲子,總讓人遙想雲霧繚繞的山野。 第二次,兩位高家兄弟也上山,很自然的在家門口合唱起〈移民歌:大家來吧!〉:「兄弟姊妹們 我們要出發前往優依阿那了 那裡土地肥沃,水源充足 我們出發吧」。離開達邦前,我請教高大姊,她現在最想要?她說:如果有一套簡單的音響,她在山上可以與音樂為伴多好!聽了不禁令人鼻酸,回到台北聯絡在補償基金會受難者董事代表:是否可能「補償」高大姊這樣的案例,卻不得要領。 高一生在二二八、白色恐怖的遭遇,嘉義出身的國民黨代理主席應該知之甚詳。設計湯守仁誤入陷阱、誘騙高一生下山,國民黨現在高喊:轉型正義不就是轉型仇恨嗎?這個說法令人嘆息、厭惡。高一生、林瑞昌原住民案被槍決六人,被視為典型整肅原住民南北領導精英在二二八的仇恨和報復?否則我們無法理解邪惡、仇恨毀滅人性的理由,挾持已受害父親「叛亂」、脅迫女兒就範。 高大姊的故事,現在的二二八紀念館、人權園區不會說、無法說;受害者要的是正義,不再仇恨,縱使正義遲來。 (作者曾規劃台北二二八紀念館、綠島人權紀念園區)
曹欽榮 2016-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