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靖相關文章

美國官員訪台對台灣好嗎?

美國官員訪台對台灣好嗎?

今年我國總統大選後,美國派遣官員來台次數比以往更頻繁,1月13日美國國會議員貝拉(Ami Bera)與迪馬里(Mario Diaz-Balart)訪台,重申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並表達對民主價值觀的聲援後,美國眾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也在上週訪台,基於美國官員近期多次到訪,許多美台官方或人民不禁疑慮,美國訪台的目的、美台關係為何以及未來是否使兩岸關係惡化?以下就三個觀點進行分析: 圖為近期訪台的美方高層官員,由左至右依序為美國聯邦眾議院「國會台灣連線」跨黨派共同主席迪馬里(Mario Diaz-Balart)、貝拉(Ami Bera)及美國聯邦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報社合成/資料照、法新社)   一、美國訪台之疑美論 拜登總統為迄今面對兩岸議題最明確表達將捍衛台灣的美國領導人,與此同時美國亦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然美國在不改變政治立場之下,仍持續與台灣頻繁接觸,如聯合軍演及軍售武器等,美國此舉使一些人產生疑美論,即美國正鼓動台海戰爭,將台灣推向與中共開戰的路上,更以烏克蘭比擬台灣,認為美國將台灣當作對抗中共的一枚棋子。 二、美國與中共的矛盾 事實上,在美國前總統川普對中共展開貿易戰、強烈追蹤新冠病毒起源的爭論以及中共間諜氣球出現在美國上空等事件後,除了美國右翼人士向國內選民強調反華立場外,其左翼人士也陸續表達對中共挑釁美國的不滿,由此可知,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在兩黨中正持續延燒,此外,美國與台灣在國家安全、經濟合作及半導體貿易方面有著密不可分的鏈結,因此在美國國會中對於軍售台灣等議題也均表贊同,可見台灣對美國的重要性。 三、美國國會與台灣的歷史 回顧歷史台灣與美國國會一直都存在緊密的關係,1979年,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雖與台灣斷交,而美國國會依然堅持與台灣簽署《台灣關係法》,該法案將台美關係維繫至今,並聲明美國反對任何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的企圖,同時也准許向台灣軍售武器防範中共侵台,顯美國從未棄台灣於不顧,且一直對台灣的民主政策表示支持與肯定,更彰顯民主國家團結的重要性。 美方高層官員陸續訪台增添美臺的友好關係,也提升台灣在國際地位,此舉令中共感到不安,中共社交媒體上不斷出現譴責美國政府官員及國會議員訪台為侵犯中共主權的行為,中共將台灣視為其省分的一個自治區,因此美國訪台之舉是對中共的挑釁且嚴重干預其內政,而中共官方這種利用社群網站帶風向,蒙蔽其人民對國際情勢認知的手段已不足為奇,美國官員訪台將使台灣躍上國際舞台,讓國際認知台灣與中共的不同,台灣的前景亦將是一片康莊大道。 (兩岸關係研究員、國際關係時事評論者)
陳靖 2024-02-26
中共對台認知作戰手段

中共對台認知作戰手段

  美國《外交官》雜誌近期分析有關台灣二○二四年總統大選,中共對我國的認知作戰手段,試圖利用干擾選情帶動風向的方式,影響人民的認知,使我國人民在無意識之下,接受中共企圖深植的思維,間接由社會階層民眾的決斷,以掌控我國未來發展的動向,甚至利用我國在中國經商的台商,透過高談闊論,對選舉發表看法,或評估台灣經濟未來走向,藉由此一模式,使這些在台灣具有影響力的關鍵人物,帶動員工或追隨者,透過滲透手段,間接影響台灣民主完整性。 最常見手段如下: 一、心理戰作為:近代戰爭不只是傳統武器戰,更是透過混合戰,無形中製造我國人民不安,如烏俄戰爭,中共利用台灣媒體散布「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引發恐慌,動搖台人信念,試圖在人民與政府間種下分裂種子,離間人民對政府的信任。 二、打擊經濟命脈:撤銷台灣旅遊許可證、制裁台灣企業、刁難我國農漁產品銷中,不時散布雞蛋荒等訊息,誘導台人以為政治影響民生,進而迫使台灣政府對中讓步,向中共靠攏。 三、以外交孤立手段打壓國際地位:從民國一○八年開始,吉里巴斯、所羅門群島、尼加拉瓜、宏都拉斯及諾魯,陸續與台斷交後即與中國建交,藉此削弱台灣在國際勢力及話語權,使台灣在國際談判協議、全球論壇及戰略夥伴關係合作上處處受阻,中共則藉此要求各國須守「一中原則」,並營造武力侵犯台灣的口實。 中共對我國認知作戰策略,比想像中複雜多樣,先以攻破我國人民心防,令國人不安,悄無聲息地分裂台灣社會群體,藉由經濟打壓,使台商及農漁業商各業飽受困擾,鼓動他們怨懟我國政府,分化民眾對政府的信任,誤解我國政府未顧及基本民生需求,進而對兩岸統一的想法產生鬆動。 此外更形塑大國表象,打壓我國際地位,用外交手段對他國軟硬兼施,擴張中共地緣政治及軍事關係。因此,國人須多方面認清中共認知作戰手段,增強本身的媒體識讀能力,並體察戰爭不只是刀光劍影的戰場,對於植入人心的思想統戰更須警惕。 (作者是兩岸關係研究員、國際關係時事評論者)
陳靖 202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