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林家宇)
林家宇相關文章
美議員籲魯比歐 賴過境時進行會面
圖片來源:jMarco Rubio Facebook 〔編譯林家宇/綜合報導〕總統賴清德規劃八月上旬出訪中南美洲友邦,期間計畫過境美國紐約和達拉斯。「美國之音」(VOA)報導,三位美共和黨籍眾議員致函國務卿魯比歐,敦促他或其他川普政府高層官員考慮在賴清德過境時與他進行私人會面。 盼國務院取消台灣官員訪美時相關行程限制 共和黨眾議員蒂芬尼(Tom Tiffany)、史密斯(Chris Smith)與奧格斯(Andy Ogles)在信中寫道,得知賴清德即將於總統川普第二任期上任後首次到訪美國,令他們感到欣喜,「我們盼望您或其他內閣層級官員,會考慮在賴清德此次重要的短暫到訪期間進行私人會晤」。 三人表示,與賴清德的高層級會議也會凸顯美方對美台友宜的重視,有助台灣鞏固區域內仍存續著的外交關係,並向北京傳達明確訊息,其難以容忍的外交政策干預既不受歡迎也不被接受。 信中指出,川普第一任期間,國務院撤銷數項與台灣官方互動的自設官僚障礙,拜登政府任內則重新實施此類指導方針,過度管控台灣官員的訪美行程,限制與媒體的互動或公眾活動的參與,「我們希望您不會在賴總統即將到來的訪問期間再次施行這類限制」。 美國二○一八年通過「台灣旅行法」,促進台美官方高層級交流,時任佛羅里達州參議員的魯比歐也是法案推動者之一。 信末寫道,台灣已成為充滿活力的多黨派民主政體,共產中國則變得更加壓迫、好鬥且危險。然而,美國的政策架構卻沒有與時俱進,仍是一九七○年代的過時產物,「一場與賴總統的私人會議能清楚表達,這樣的時代終於落幕」。 對此,美國務院回應美國之音,表示按例不對國會通信發表評論。 巴拉圭總統貝尼亞十四日透露,正密切籌備迎接賴清德三十天內到訪;美國國務院表示,台灣總統等高層官員過境美國符合以往慣例,亦完全符合一貫政策,當局處理台灣總統過境的原則為「安全、舒適、便利與尊嚴」。
林家宇
2025-07-27
美B-2轟炸機突襲 毀伊朗核設施
美國總統川普廿一日發表全國演說,宣布美軍對伊朗發動大規模精準空襲,讚揚本次行動是一次「卓越的軍事成功」。(路透) 川普全國演說:一次卓越的軍事成功 〔編譯林家宇/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廿一日發表全國演說,宣布美軍對伊朗發動大規模精準空襲,「全面且徹底摧毀」位於福爾多(Fordow)、納坦茲(Natanz)及伊斯法罕(Esfahan)等地的核設施。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廿二日宣示,行動取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壓倒性勝利」,但也強調此次任務不涉及伊朗政權更迭。 伊朗:保留所有選項捍衛主權 德黑蘭則表示,美軍空襲將產生「長久後果」,所有區域內的美國公民和軍事人員,都將成為合法打擊目標,伊朗保留所有選項捍衛自身主權、利益和人民。 川普在演說中指出,美方目標是要摧毀伊朗的核濃縮能力,阻止由「世界頭號恐怖主義資助國家」帶來的核威脅。他讚揚本次行動是一次「卓越的軍事成功」,「從未有一支軍隊能夠達成如此壯舉」。川普表明,伊朗如今必須締結和平,否則美方將準確、迅速且熟練地鎖定其他目標。 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公布此次行動代號為「午夜之錘」(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出動B-2匿蹤轟炸機、空中加油機、偵察機和戰鬥機等超過一二五架軍機,以部分飛向太平洋的轟炸機做為「誘餌」,實際作戰由七架B-2進行,對福爾多和納坦茲投下十四枚GBU-57「巨型鑽地彈」(MOP),並以潛艦發射約卅枚「戰斧」巡弋飛彈轟炸伊斯法罕。整個過程伊朗毫無所覺。 對此,伊朗國家廣播公司政治副主任阿貝迪尼(Hassan Abedini)聲稱,三處遭打擊的核設施濃縮鈾庫存,已先一步移轉至它處。伊朗原子能組織申明,將向國際法院提起對美國的法律行動,也將持續推展核計畫,不會允許「國家產業」發展遭中止。 美國20日午夜發動轟炸伊朗核設施的「午夜之錘行動」,出動B-2匿蹤轟炸機對福爾多和納坦茲投下十四枚GBU-57「巨型鑽地彈」。(法新社)
林家宇
2025-06-23
路透:規模超過第一任期 川普政府 計畫擴大對台軍售
川普第一任期對台軍售主要項目 〔編譯林家宇/綜合報導〕「路透」卅日報導,中國對台灣軍事施壓與日俱增之際,美國政府計畫擴大對台軍售規模,程度將超越川普總統第一任期,做為嚇阻北京的策略之一。與此同時,美方也施壓台灣的在野黨,要求他們不要反對增加國防支出。 美方施壓台灣在野黨 不要擋國防 美國官員預料,華府接下來四年核准的對台軍售,將超出川普二○一六至二○年第一任期的約一八三億美元水準;做為對照,拜登政府任內對台軍售金額約八十四億美元。 鑒於川普曾主張台灣應支付美國防衛費及指控台竊取美國晶片生意,引發部分人士質疑美對台支持的堅定程度。路透分析,若華府確實提升對台軍售,能夠減輕外界對川普政府對台承諾的憂慮,但也會為當前緊繃的美中關係增添裂痕。美官員則表示,政府與川普自身的立場皆致力為台「提升強硬嚇阻力」。 今年初台灣國會刪減預算的作法引發華府關切。為避免影響政府提高國防支出至國內生產毛額(GDP)三%,美官員指出,美方在台向反對黨嚴正傳達「別礙事」訊息,「這不是台灣的黨派問題,而是台灣的生存問題」。 嚇阻中國 美台商討武器採購包裹 美方正與台灣密切商討武器採購包裹,待預算確立後公布。新的軍售包裹預料會集中在飛彈、彈藥和無人機以及其他符合效益的方式,協助提升台灣面臨任何中國龐大軍力時的對抗機會。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於例行記者會回應,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對台出售武器。
林家宇
2025-05-31
美退將:因應台海局勢 駐台美軍 應擴至千人
美國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15日就台海潛在衝突議題舉行聽證,退役海軍少將蒙哥馬利(中)建議駐台美軍應擴大至一千人。(中央社) 〔編譯林家宇/綜合報導〕美國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十五日就台海潛在衝突議題舉行聽證,過程中揭露駐台美軍規模為五百人,並認為比起軍事入侵,台灣更可能面對來自北京的封鎖或經濟戰。 眾院聽證會揭露 駐台美軍500人 「中央社」報導,現為華府智庫「民主基金會」(FDD)高階主管的退役海軍少將蒙哥馬利透露,美軍駐台聯合訓練團規模為五百人,雖有「台灣增強韌性法」授權美國防部為台建立軍事培訓計畫,但相關進展緩慢,若欲為台建立具實戰能力的反介入部隊,仍需美軍參與投入,建議擴大至一千人規模。蒙哥馬利主張台灣國防預算應在二○二八年達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五%,才足以建立真正戰備能力。 蒙哥馬利:北京較可能經濟鎖台 另據「南華早報」報導,蒙哥馬利指出,台海衝突最可能的情境為,中國會試圖進行網路型態的經濟戰,鎖定台灣金融、能源和通訊部門發動惡意網路活動,「比起軍事奪取,北京想要以劇烈程度較低的手段迫使台灣屈服」。 民主黨籍議員克利什納穆希也認為中共更可能對台實施封鎖,因此台灣應儲備天然氣、糧食等物資防範。 前太平洋陸軍司令佛林表示,北京的目標為「不侵略而制服台灣」,「但我們不能忽視中國空、海和陸軍所展現的威脅」,美國必須強化自身陸基軍事能力,以利支援台灣。 前副國務卿坎貝爾指出,台海衝突是一場海上作戰,華府應對海軍戰力投入更多資源,潛艦部隊會是美國對於潛在對台封鎖的解答。
林家宇
2025-05-17
美太平洋陸軍司令︰讓中國認知到 美願嚇阻跨海侵略
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克拉克(左)今年2月訪問柬埔寨,與柬國總理韓馬內(右)會晤。(歐新社檔案照) 〔編譯林家宇/綜合報導〕美國新任太平洋陸軍司令克拉克(Ronald clark)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示警中國可能封鎖台灣的軍演已經常態化,為了反制潛在衝突爆發後,中國對美軍發動阻絕戰略,美國陸軍創建在前線領土行動的新式作戰單位,以及部署新型新飛彈系統,以確保中國認知到,「我們的確願意付出努力嚇阻這類行動(跨海侵略)」。 直到去年十一月接任太平洋陸軍司令前,克拉克有約三年時間暫離印太地區,這段時間他見識到美國對手的作為,「有時候真的會讓你啞口無言」。中國對台潛在封鎖的軍事演練,是克拉克在五年前認為北京不會考慮的作法,「如今卻成為解放軍可能採取類似行動的常態」。 中國自二○二二年開始發動一系列對台封鎖模擬演習,出動戰機、軍艦、海警船和無人機等在台灣周邊活動,強化近乎每日對台的「灰色地帶」(Grey Zone)壓力。克拉克表示,這些舉動給予美方真正了解中方行為模式的機會,包括封鎖或極其困難的潛在兩棲登陸作戰。 創建多領域特遣隊 部署新型飛彈系統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下,解放軍軍力規模顯著提升。克拉克指出,因應解放軍可能在衝突爆發時採取「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美國陸軍創建「多領域特遣隊」(MDTF)做為印太作戰架構之一。衝突期間,MDTF會分散在包括第一島鏈等前線領土,打擊解放軍的陸地目標,蒐集戰場資訊,為空軍和海軍的行動創造條件。 為協助MDTF達成任務,陸軍將部署可搭載「戰斧」巡弋飛彈與「標準六型」(SM-6)防空飛彈等,射程可達中國本土的「泰風」(Typhon)中程飛彈系統。克拉克強調,美軍的戰略思維在於使北京暫停、重新思考或延後對台武統的意圖。 由於中國在潛在的台海、印太衝突上佔有顯著地理優勢,克拉克目前採取的應對方式為,透過滿檔的軍事演習和其他活動,讓部隊在關鍵區域投入更多時間,既能強化美國與盟國的夥伴關係,也意味著一旦爆發戰鬥,美軍已準備就緒。
林家宇
2025-05-05
中國關押作家最多 連6年居冠
「美國筆會」公布「二○二四寫作自由指數」年度報告,指出中國關押的作家人數連續六年全球最多,多以「國安威脅」為由並嚴厲針對少數民族作家、知識份子。(取自美國筆會官網) 〔編譯林家宇/綜合報導〕「美國筆會」廿四日發表「二○二四寫作自由指數」年度報告,中國連續六年成為全世界關押作家人數最多的國家,全球面臨牢獄之災及風險的作家數量亦逐年提升,顯見國際情勢對創作自由的壓制日益嚴重。 寫作自由指數2024年度報告 去年全球遭關押的作家人數達三七五名,較前年多出卅六人,也是連六年增加。除中國最多為一一八名(較前年增加十一人),其他依序包括伊朗(四十三名)、沙烏地阿拉伯(廿三名)、越南(廿三名)、以色列(廿一名)和俄羅斯(十八名)、土耳其(十八名)等。 多被以「國家安全」罪名起訴 中國關押的作家當中,約三分之一主要從事網路評論。遭監禁者多被以「國家安全」罪名起訴,包括批評政府、官方政策或表達親民主觀點,以及推動少數民族語言及文化。維吾爾族作家和知識份子持續面對特別苛刻的對待。 報告指出,關押人數增長與言論自由環境日益封閉息息相關。包括透過科技、基礎建設使中國政府能夠審查、監控並控制所有國內外流通的數位訊息,對自治區的監控尤其嚴厲。另外,去年五月生效的「保守國家秘密法」修法,進一步擴大北京監管範圍,以及當局強化強制性的文化同化政策,例如以中文取代少數民族語言和宗教中國化。 在「國家安全」名目下,北京當局持續打壓撰寫關於民主、批評中共和推廣少數民族語言及文化的作家。去年遭關押的作家有接近半數為維族、西藏和蒙古等少數族裔人士,通常受到「分裂主義」之類的含糊指控。 此外,中國也限縮寫作題材的範圍,包括經濟類和網路情色小說等先前未被審查領域。有三人就因在台灣成人小說網站「海棠文學」撰寫同志情色文學遭到逮捕。被關押的作家會面臨長期監禁,禁止與親友聯繫及凌虐等。 除了中國本土,香港作家處境也持續惡化。去年三月通過、施行的「香港基本法第廿三條」,擴大涉及「國家安全」罪行定義及提高刑責,扼殺言論自由和媒體監督等公民權利。中國政府亦加強境外壓制異議力量,並騷擾海外異議者在中國的親友,製造寒蟬效應。
林家宇
2025-04-26
日本核廢水排海 中國煽動反日 退團、打爆電話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含氚廢水排海,中國趁機炒作反日情緒,香港澳門也跟進。圖為香港親中團體廿四日聚集抗議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路透檔案照) 〔編譯林家宇/綜合報導〕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含氚廢水排海,中國趁機炒作反日情緒。繼日本水產品、化妝品先後被禁或遭抵制後,中國赴日本旅遊團更出現退團潮,日本商家企業接到大量騷擾電話,排定訪問中國的日本政要,也在中方要求下延後行程。日本環境省廿七日公布的檢測結果顯示,鄰近福島核電廠的海水氚濃度並無異常。 對日方有利訊息 遭刪除殆盡 環境省公布,從核電廠周邊十一處採集的樣本中,氚濃度低於可檢測值,不會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負面有害影響。後續將每週發佈檢測結果,維持至少三個月。東京電力(TEPCO)廿五日指出,電廠周邊海水的每公升氚含量少於十貝克,低於國家標準七○○貝克,更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一萬貝克飲用水標準,廿七日重申檢測沒出現任何重大變化。 日本核處理水氚排放量比中國核電廠為低,但相關訊息在廿四日排海前後,就在中國網路上被刪除殆盡;香港媒體引述學者說法指風險不高,播出後數小時即遭下架。中國國內專家在網路上分析福島核處理水對人體無礙的文章,也被刪除甚至封號。 日商大受騷擾 被迫拔電話線 疑似有中國「愛國民眾」鼓動,號召民眾打越洋電話騷擾日本機構,甚至在電話中飆罵中文髒話。從東京的表演廳到岩手縣北部的水族館,日本企業和團體都表示接獲大量使用中文者的電話,使其難以正常營運。一名福島商人向「共同社」指出,旗下四家餐廳和甜點店接到約一千通來電,多半來自中國,只能被迫拔除電話線。 日本駐中國大使館廿六日透過「微博」發表聲明,指此為「犯罪行為」,要求中國政府「嚴肅處理」,卻引來眾多中國網友的辱罵文字。 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鯰博行表示,對這些騷擾電話感到遺憾,「我們強烈敦促中國政府採取適當措施,包括呼籲國民保持冷靜,以及施行一切可能方式來確保在中日本公民和外交官的安全。」 還有人向日本學校投擲石塊 在官方刻意操作下,中國民間反日情緒被點燃。日本駐青島總領事館廿六日表示,廿四日廢水排海當天,有當地民眾向青島日本人學校投擲石塊,所幸並未造成人員受傷及設施損壞。新華社以「你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想說什麼」為題進行民調,三個選項分別是「強烈譴責」、「禍害全人類」及「歷史恥辱」,有網友嘲諷道,「三個選項等於一個」。 另據「德國之聲」報導,中國「網易新聞」在影音平台bilibili上的官方帳號貼文,呼籲網友「不要結婚生孩子,不能污染祖國下一代」、「盡量在家躺平,不要出門亂跑,不上班也沒關係」,原意是要諷刺日本排放含氚廢水,卻疑似觸及中國社會問題紅線,與政府提倡生育、刺激消費的方向背道而馳,帳號隨即遭平台封鎖。
林家宇
2023-08-28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