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湯先鈍)
湯先鈍相關文章
勿濫用誤用「聯合內閤」
台灣的總統大選後,許多台灣的學者,民眾與民調都在討論所謂的「聯合內閤」。 祇是就「聯合內閤」這個名詞,我已經一再致函勸誡許多民調專家朋友切勿濫用,但現在的民調依然指鹿為馬的在問卷中使用「聯合內閤」。 在總統制中,聯合內閣通常被認為是不切實際的,因為總統制與議會內閣制不同,即使有類似的聯合內閣,也缺乏法律約束力。要成立聯合內閤,「較小的政黨必須放棄其反對黨地位」,並「承諾效忠新的執行領導人」,但民眾黨似乎不太可能同意這一點的想法。值得注意的是,許多總統制政權即使未邀請他黨人士入閤,也能成功運作。賴總統可以考慮但是沒有必要這麼做。 這是政治學的一○一,不能硬抝! 總統制的總統是人民直接選舉,向人民負責!至於議會內閣制的總理則是由國會選舉,向國會負責!在議會內閣制中,倘若沒有一個政黨席位過半,就必須組成聯合政府,由他們決定總理與全部的內閣閣員名單。在此制度下,才有「聯合內閤」之實質與法律的意義。聯合內閣組成後,所有聯合政黨內的各小黨都成了執政黨的成員,必須遵守當初政黨組合的規則,而變成「忠實的執政黨」。 如果不然,內閣總理可以「解散國會」,舉行「全面國會改選」,來個魚死網破,從新洗牌!因此,聯合內閤具有相當的法律與實務的約束力。 在議會內閣制下,總理若不與聯合政黨合作,國會可提出不信任投票,重新選舉總理,組成新的聯合內閣。這些都須要制度與法律的全面規範與配合,無法由個人決定! 反之,總統既然是由人民直接選舉,內閣所有的人員也由總統任命,總統可以考慮但沒有必要選他黨人士入閤。其他黨派如果入閤,則在法律上與實質上就是要對總統負責,總統隨時可解僱他,不須國會同意。 即使他黨人士獲總統邀請入閤,他們與所屬政黨在國會面臨議題時仍然可以與總理唱反調。所以在總統制下,沒有所謂的聯合內閣。 民調的正確問法應該是:「您贊成賴總統邀請民眾黨人士入行政院嗎?」在台灣的民調問卷中不能用「聯合內閤」這個名詞。 (作者是加州州立大學富樂頓分校兼任教授,主授國際關係學)
湯先鈍
2024-01-26
與中國脫鉤 保台灣自由民主
袁紅冰先生近日發表一篇「中共嚴峻政治危機怎樣影響台灣局勢」,主旨在論述習近平面臨迫在眉睫的政治危機,所以習乃至中共的崩潰勢所難免。對此文,我的回應如下: 一般人錯誤的假設是,獨裁者需要公眾支持才能保持掌權。實際上,在經濟危機面前,只須保有軍方支持,獨裁政權就有合理的生存機會。歷史上,法國大革命,一九一七年俄羅斯革命,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一九四九年的中共革命,古巴革命,一九九○年的東歐共產集團的瓦解,都是因為專制政權失去軍方支持而垮台。所以看中共的未來,不能祇觀察紅二代,更要觀察解放軍的動向。如今我還看不出解放軍有任何鬆動跡象。 一位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來函:「習的確是以重大利益收買攏絡他的親信,所以這些人對於他的效忠一無可置疑,雖然因為這幾年來習不斷的清洗軍隊、公安、武警,而造成這些體系的內部人心浮動,但我也不認為紅二代能夠動員掌握這些強制性的國家機器, 取代習的政權。」 的確,中共和俄羅斯普京的政權,以及所有中東產油的獨裁政權都是如此。只要獨裁者有財力照顧好他的核心聯盟(軍隊、部長和警察),老百姓就只是專制帝國養的牲畜或是被割的韭菜。相對地,民主社會的領導人為了個人和政黨的利益,卻不會以這種殘忍的政策對待人民,這就是我們永遠支持民主的原因! 所有社會科學都有一個難以克服的難題:無法計量沒有發生的事情!以社會科學研究的數量分析角度來看,我們幾乎不可能計量因為有財力控制軍隊(如解放軍在天安門的大屠殺)有多少專制政權因此苟活。 比如說,我常常強調嚇阻政策有效,但是我永遠無法計算有多少上萬的戰爭因為嚇阻效果而避免。而一般沒有受過科學教育的人,常會拿極少數嚇阻政策失敗的例子來反駁我的理論。 我們也無從計量在美國二次大戰後建立的自由國際體系後,有多少國家因而免於戰禍而建立繁榮興盛的民主社會。然而台灣的所謂知識藍們卻不斷重複美國在越戰與阿富汗失敗的例子,進而控訴美國是戰爭的製造者。 從歷史角度來看:即使一個獨裁者或一個專制政權崩潰,誰保證取代的就一定是民主制度?在中國大陸,俄羅斯,乃至整個非洲,就算統治者與政權不斷的更替,有無曾經出現自由民主的政府(liberal democracy,請注意它的學術定義)? 這就是台灣與烏克蘭堅持獨立的原因!台、烏何須與這兩塊(中國大陸與俄羅斯)苦難綿延的土地糾纏,而放棄辛苦得來的民主自由?法國路易十五有句名言:「Après moi, le déluge」(當我死後,將會洪水滔天!),我的論點是:在習近平垮台,甚至中共崩潰之後,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這強調了台灣更應該儘量與中國脫鈎的必要性。 波蘭駐台代表高則叡(Cyryl Kozaczewski, 左二)接受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右二)代表捐款給烏克蘭難民賑濟工作 總之,許多台灣有智者的台獨主張祇是時機問題,原則上不可動搖。所需要的祇是耐心而已。這是我第三者的想法,僅供參考,我尊重台灣人民經過民主程序產生的任何選擇! (作者為加州州立大學富樂頓分校的兼任教授,主授國際關係學)
湯先鈍
2024-01-05
有哪一場戰爭是由小國挑釁引起的?
值台灣大選,不同立場的台灣朋友一再問我的看法,其中一問是「親中為何反而會引發戰爭?」,我回答「親中不積極備戰,又不乾脆的談判統一,就是會引發戰爭。台灣人民應該及早用選票表明立場。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是最壞的選擇。」 又問「台灣的軍隊若是不經打,但台灣人民有抗侵略的決心,難道不能阻止中共的武統?」。我的淺見是「若軍隊不能打,沒有武裝的人民如何對抗坦克、轟炸機與戰艦? 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無武裝人民對抗軍隊侵略而成功者,二十世紀以來沒有一個實例。在國際關係領域中,嚇阻政策的本質是在和平時期建立對於抗爭的決心和避免戰爭的實力的清晰認知。它不能等到戰爭爆發才來證實這種決心;那時就會太遲了。」 (路透社/達志影像) 一位台灣學者問「台灣的民主化是否造成了台灣軍隊的問題?」我同意「的確,民主化對軍隊的影響可以更深入研究。在加州州立大學,我教的國際關係學或美國外交政策課,課堂裡有很多現役或退役的海陸空軍人聽課,他們與同學乃至絕大多數美國人民,對美國軍隊有很強的尊重和信心。韓國也有強制兵役,似乎也沒有問題。台灣為何比較特殊,可以深究。」 許多台灣朋友認為「中共不須武統,祇要不戰而屈人之兵!」我回答「香港的情況非常惡劣,台灣人民若願接受那樣或更糟的狀況,我尊重。但若如此,美國政府與人民遲早也會正視這個事實。」 還有朋友說「民進黨不負責任的挑釁中共,因而可能釀成戰禍」,我回答「我相信國際關係的現實主義。歷史上,幾乎每場戰爭都是由力量和機會決定,而非由挑釁本身決定。1500年末日本入侵朝鮮、1600年以來滿洲人多次入侵明朝、1895年以來日本不斷入侵中國、1914年奧地利入侵塞爾維亞(在後者幾乎屈服於所有無理要求之後)、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和比利時,難道都是小國挑釁造成的?自1500年以來倘若有任何一場戰爭是由小國挑釁引起的,我洗耳恭聽。國民黨若是如此擔心對中共的挑釁,我建議它在當選後儘快與中國談判統一條款。趁台灣還有些籌碼,越早越好!我不是評判任何人,但若國民黨勝選,這對每個人來說將是最好的政策,也是對世界各國最好的政策。美國最終也會適應這個事實。再說一遍,你不可能擁有一切。台灣人民若不願反抗,則中國統一台灣只是時間問題。」 又有台灣朋友說「又親中又備戰,豈不最好?」我回答:「真的嗎?跟老共玩?玩死你!國民黨若不想積極備戰以止戰,又事事擔心激怒中共,就該早點談判統一,不要扭扭捏捏,造成中美各方困惑,戰爭常常在誤判中引發。如果以為凡事都可左右逢源,這可能是中國人文化遺傳才有的想法。」 台灣的朋友問「重點是,美國仍有能力維持嚇阻中共侵台嗎?」我回答「當然有!嚇阻政策不是贏得戰爭,而是阻止戰爭。為此,美國有足夠的能力。充足!大部分的國際軍事專家的共識是:單憑台海的天險,而台灣人有抗敵決心,加上美國軍事干預的可能,則中共侵台勝算很低,且必然會造成共產政權的統治危機。自1995年台海飛彈危機,我廿八年來一再重複說:中共目前無能力武統,我更懷疑中共在有把握之前,會做出任何軍事冒險。話雖如此,人及國家有時仍可能做出愚蠢舉動。」 「如果台灣的朋友們不斷追問同樣問題,一再得到相同答案卻無法心安,那麼我祇能建議及早談判統一,真的!如果中共不能也不會軍事冒險,它必採取『以戰逼和』的威脅策略,必要條件是『島內第五縱隊的配合』,一旦面對這種情況,台灣人民就必須站出來捍衛自己,美國對此是無能為力的!總之,決定權在台灣人民手上,我祗是提供第三者的見解而已。」 (作者是加州州立大學富樂頓分校兼任教授,主授國際關係學)
湯先鈍
2023-12-30
台灣與烏克蘭八點不同
俄羅斯全面揮軍入侵烏克蘭,我不確定美國除了制裁還能做什麼。將俄羅斯踢出SWIFT確實會打擊俄國,但我認為他們已經為此做好準備。我現在更關注基輔。如果烏克蘭人挺身為首都奮戰,那麼俄國將面臨一場公關災難。 俄國全面入侵烏克蘭,對普廷來說是個重大錯誤,並意味著俄國作為大國地位的終結。一個GDP只有德國十分之一的「小國」如此猖狂,已經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後面是不是有個老大哥(中國)在指使俄國去挑戰西方,試一下水溫呢? 我認為俄羅斯人想要被尊重的需要,遠遠超過他們想要被喜歡的程度!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軍事上的進展,更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烏克蘭人的戰鬥力。 無論如何,如果普廷入侵烏克蘭行動陷入困境,那麼普廷將會非常糟糕,他會尋找藉口,西方更有理由置身事外(除了向烏克蘭人提供在不對稱戰爭中有效的武器外)。 至於台灣,最大的不同是,世界其他地方都關心台灣,甚至對台灣做出了一些承諾。對烏克蘭?沒那麼多。 可能產生更大影響的是,我認為中國可能比普廷更關心後果。普廷只對他個人利益感興趣,中國領導人則有他們需要取悅的意識形態、願景和人民。中國可能俄烏戰爭視為台灣現在是垂手可得的信號,但他們也可能不願意被經濟制裁。俄羅斯出售的石油、天然氣,是完全可替代的商品。如果西方轉向中東購買石油,但是其他國家卻轉而購買俄羅斯石油……則反而會使俄國在中短期內變得更加富有。反之,中國可能會受到制裁的傷害,俄羅斯則不會(而且,普廷只關心他自己)。 綜合以上,臺灣與烏克蘭有何差別? 一、台灣對於美國霸權的重要性,比烏克蘭關鍵得多; 二、台積電至為重要; 三、臺灣海峽的天險; 四、台灣地形易守難攻; 五、台灣軍民的抗敵意志好像比不上烏克蘭; 六、中國大陸的統一動機比俄國高很多; 七、台灣內部統獨紛爭與烏克蘭東西地區的分裂有拼; 八、台灣地小人稠,不像烏克蘭的縱深適合持久戰。 如果我可以建議,那麼首先台灣人民需要決定,拒絕生活在一個極權國家對他們有多重要?值得他們挖戰壕、戰鬥、冒著生命危險嗎?如果他們不這麼認為,則只需要決定願意住在中國還是世界其他地方;如果他們認為非常重要,就應該開始準備。 歷史/現實是殘酷的,正如修昔底德所說「強者為所欲為,弱者忍所需能」;不幸的是,歷史從來不在乎什麼是對或錯。 (作者為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富樂頓分校兼任教授,主授國際關係學)
湯先鈍
2022-02-28
這一切都是美國的陰謀?
最近學期結束,看了幾臺政論節目。一些臺灣的學者說了一些非常奇特的高論,不得已在此向臺灣的讀者請益。 奇論一:美國種種對臺政策,是在把臺灣推到戰爭最前端,想挖一個坑犧牲臺灣後讓中共陷入深淵,然後一舉解決中共這個新興起的霸權。 奇論二:如果中美因臺海衝突而戰,美國沒有勝算。 奇論三:美國是用臺灣與中共打消秏戰,以逸待勞,解決中共這個新興強權。 奇論四:如果中共侵臺,臺灣支持不過幾天。 奇論五:如果中共侵臺,美國絕不會出兵干涉。 看得出這五個奇論自相矛盾又極端違反常識的地方嗎? 如果這些「學者」斷定美國必敗,美國為何要引誘中共出手以自取滅亡? 如果台灣在對抗中共軍事侵犯支持不了幾天,又何來消耗戰? 如果中共侵臺,美國絕不會出兵干涉,他們又確定中共必然在短時間征服臺灣,美國又如何能因此解決中共這個新興強權? 美國能夠輕易承受臺灣被中共佔領的後果嗎? 他們一方面認為美國陰險狡詐,歷史上慣使詭計,無往不利,另一方面又鐵定美國政學界愚蠢無能到不知道美國這些陰謀的失敗的必然性。邏輯推理何在?理論根據何在? 既使他們所言屬實,他們對台灣人民的具體建議是什麼?對中共投降?求和?還是宣布中立?能不能敢說敢當,說出真正想說的話?何況臺灣有宣布中立的條件嗎?國際共同保証中立的比利時,如何在兩次大戰中都被征服,而瑞士為什麼能夠確保中立? 前“國防大學”戰爭學院教官柯畊宇認為,美國不敢在南海開戰,一旦開戰不僅吞敗,勢力還可能撤出亞洲。(中評社 高易伸攝) 彼等又紛紛列舉美國歷史上許多成功的陰謀,包括珍珠港事件也是美國一手精心策劃。這是歷史資料中完全找不到證據的說法。珍珠港事件在歷史學界被公認是美國官僚體系的自滿、無能、傲慢、固步自封的國恥。類似的悲劇史不絕書:一九○四年日本海軍奇襲停泊在旅順港的俄國旅順艦隊,一九四一年德國閃電入侵蘇聯,一九四四年美國諾曼第登陸,一九四四年德國在亞丁森林的突破,一九五○年中共越過鴨綠江參戰,乃至二○○一年的九一一的恐襲等等,都是被攻擊者在鋪天蓋地的証據的預警中仍然顢頇的不動如山、毫無戒備而釀成的大禍,何來的陰謀?我們如果潛心鑽研追究證據,對於人類與舉世官僚體系的惰性思維有一點的認識,絕不至於出此奇論! 為什麼許多在美國獲得高等學位的學者,回臺後,言論思考如此超越常識?是過淮為枳嗎?還是另有複雜的原因? (作者為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富樂頓分校兼任教授,主授國際關係學)
湯先鈍
2021-12-30
台灣前途 操之在己
蔡英文的四個堅持,可以著墨之處真的不多,尤其是兩岸互不隸屬,完全符合事實現狀,不知道國民黨為何還大作文章並稱為挑釁或踩紅線。何也?個人以為互不隸屬,比起九二共識的各自表述清楚、合乎邏輯與現實多很多,也符合目前台灣大多數人民的意願。不過,筆者以一個國際關係現實主義的立場來看,還是有話說。 習近平稱中共是孫中山的真正的繼承人,這倒是有意思,但連趙少康也無從同意。雖然從民族主義的角度來看,比較難反駁。而從民權主義角度思考就覺得荒謬了。習近平可以說,每個國家對於自由與民主的定義不同,然而孫大砲(孫中山先生當年的外號)是如假包換的哈美派。一談民主他言必稱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漢彌爾頓(Alexander Hamilton)和林肯,而這裡面還有什麼所謂「中國式民主」嗎? 就連民生主義,習總書記的說詞其實也有爭議。孫大砲的學說在這邊方面講的是「平均地權,漲價歸公」的激進社會主義。中共跟他比,從馬克斯的角度來看,真的是太走資派了。這個議題,個人沒有興趣多辯。共產黨要對國民黨趕盡殺絕,連國民黨的最後一個神主牌位也要搶,國民黨卻不擊鼓攻之,不知道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言歸正傳,以國際關係現實主義的思維模式來看,這些爭議的實質意義有限。實力會說話(Power talks),任何宣傳的咬文嚼字只是敲邊鼓而已。至於蔡總統的四個堅持,合情合理也合法,但任何堅持必須有實力做後盾。習總書記可以說統一是中國人民的使命。台灣當然可以說「不」。就像美國獨立前的情況。雖然有一句英文俗語「You talk the talk, can you walk the walk?(如果你說得那麼輕鬆,就別只出一張嘴?必須要有所行動)」。 這學期我被指定教授美國政治,在教授獨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有點困擾。我有時候自問,啥意思啊?這些美國先賢值得如此大動干戈、慷慨激昂嗎?事實證明,我的疑問非常荒謬。他們試、他們說,他們也起而行(They tried, they talked, and they walked),至於其他的一切包括獨立宣言,也只是吹集結號而已。如果當初沒有法國的全力參戰、大力相助,一切都白費(這個明顯的事實,但有些美國人與歷史教科書不會同意!) 更重要的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If you can walk the walk, nobody will question the talk)」一句總結:分析解剖宣傳文字,非我所長。如果台灣人民的意願已決,就不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而是「意定者多助,躊躇者寡助」吧? 我總覺得,美國為了確保自己的霸權與美元的世界貨幣的地位(此所以美國可以亂印鈔票,肩負重債而不必擔心)。必然要保護台灣,然而如果中共犯台,台灣總得擋一陣,給美國一點時間反應吧?美國朝野也必須確定台灣有奮戰的決心。只是台灣內部有許多分歧,美國對此也感到為難(我的個人觀察)。戰爭永遠是一個最後的選擇,加強國防,聯盟友邦,嚇阻戰爭乃是第一要務。汝欲和平,必先備戰(If you want peace prepare for war─Si vis pacem, para bellum!) 是戰是和,多說無益,一切操之在爾─台灣的朋友們! (作者為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富樂頓分校兼任教授)
湯先鈍
2021-10-20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遍地開花 醫界也推動罷免傅崐萁們
林惠琴
藍白大砍預算風暴襲來 卓揆轟:毀滅中華民國第一步
陳鈺馥
33民團籲藍白:停止刪凍台灣文化自主發展、強化民主韌性重要預算
李宣萱
川普就職 重返白宮開啟第二任期 誓言帶領美國走向團結 改變國家
陳成良
卓揆批親痛仇快 置國安、民生不顧
陳鈺馥
喊話在野審慎思考!賴清德:總預算遭刪往年6倍 政策窒礙難行
陳昀
止戰之道必須不畏戰
王美琇
中國搞頑固台獨名單 美國何妨宣布「台灣的中國代理人」名單
林保華
上任13天 韓悳洙被彈劾 換副總理代總統
孫宇青
燦爛的星辰—淺井惠倫
李筱峰
戒嚴禍害 黨國遺毒
李敏勇
「統一就是奴役」中國民運人士劉曉波
李筱峰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