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林海正)
林海正相關文章
小英問了政治受難者「家屬」的意願?
最近關於威權象徵的處理又引發一些討論,根據促轉會的統計,目前全國公共空間威權象徵共一五四二處,其中已完成處置與同意處置者,僅四分之一。其中,將轉型正義列為競選政見的蔡英文總統,其管轄下的總統府與國防部,在威權象徵處置上雙雙掛零。蔡總統做為三軍統帥,竟對於軍中威權象徵處置掛零,始終不願表達立場。至於總統府管轄的威權象徵,即兩蔣陵寢的紀念室、塑像及遺像,總統府也始終沒有動作,引來外界質疑。對此,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兩蔣陵寢應如何處置,總統府的立場向來是,應該以尊重家屬意願為前提審酌處置。」 桃園大溪慈湖的前總統蔣介石陵寢目前仍有三軍儀隊駐守。(資料照,記者李容萍攝) 所謂「尊重家屬意願」的「家屬」,當然是指蔣家後代;但我們也要問總統府,你們何曾問過那些在兩蔣政權下,在二二八事件、在白色恐怖時期,被特務機關搞到家破人亡的政治受難者「家屬」的意見?這些被兩蔣「迫害」的「家屬」,有同意以國家資源維護獨裁者的陵寢嗎? 不管是兩蔣陵寢還是中正紀念堂,都是花費納稅錢維護與管理,姑且不論兩蔣陵寢的「陵寢」要如何處理,不再花費國家資源維護與管理,應該是最起碼可以做到的。 提醒蔡總統,您上個月才剛出席促轉會撤銷刑事有罪判決的儀式,這些有罪判決,兩蔣都脫不了責任,遑論您自己在致詞時也特別點名,處置威權象徵的工作,政府各機關都有責任共同參與。話才講完沒一個月,卻馬上暴露出自身在這一題上虛應故事的假象。無怪乎,外界批評蔡政府只是把轉型正義當作提款機。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台北市民)
林海正
2021-04-15
評李永得的「枝微細節」
有關中正紀念堂的轉型問題,可以說是轉型正義工程中最具指標性的標的,但蔡政府執政四年多以來,可以說是以拖待變,四年下來,中正紀念堂屹立不搖。直到最近文化部才開始有了一些動作。文化部長李永得出席「一一○年威權統治下政治受難者追思紀念會」表示,文化部除了與促轉會等單位持續與各界溝通,也已展開中正紀念堂的階段性轉型工作,包含推出人權主題常設展,以及年底前將展出以多元觀點、呈現歷史真相的蔣介石檔案史料展,此外,還有多元導覽、導覽手冊等,都將以客觀、多元的角度,呈現歷史真相。這項內容大體上也是日前李部長所說要先把蔣介石的神話給拿下的「具體展現」。 國家人權博物館20日舉行「110年威權統治下政治受難者追思紀念會」,文化部長李永得出席,並繞行錄名紀念碑獻花致意。(記者方賓照攝) 這些工作當然應該做,但蔡政府若捫心自問,所謂多元導覽、多元觀點的展示,有困難到要花超過四年才能做到嗎?蔣介石的神話早已被卸除,太多的研究已經證明了蔣介石就是個毫無法治、人權觀念,只為鞏固其威權統治而在白色恐怖時期大開殺戒的獨裁者。 根據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所建置的「臺灣轉型正義資料庫」統計,以及相關學者的分析,在終審被判處死刑的一一五三名政治犯當中,蔣介石有參與的案件就高達九百七十人,其中更有二五九人初審並非死刑而最終被改判死刑,更有十八位初審刑度只是感化教育、有五位原本無罪,但終審都被判死。在沒有蔣介石核覆的案件中,有七成五是判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如果蔣介石介入其中的話幾乎都是重判,三成一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近三成更是死刑,而沒有蔣介石介入的案件中被判死刑者僅三.七趴。一言以蔽之,蔣介石就是政治犯生死的最大關鍵。更不用提蔣介石那明顯違法的改判,以及恣意妄為、毫無標準的量刑思維,造成多少家庭的破碎,時至今日,證據早已昭然若揭。 今年可以說是處理中正紀念堂的黃金時機,因為距離明年大選足足還有二十個月,在上述微不足道的「轉型」工作之後,應該要直球對決了!所有人都知道中正紀念堂的真正轉型絕對不是什麼展覽內容、導覽方式這種「枝微細節」,當大方向(園區定位以及銅像問題)做出決定後,細節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大方向的決定未必指向拆除銅像,但像現在這樣完全不敢拋出各種可能性來討論,而只敢在細節上打轉,注定在轉型正義這一題上難逃提款機之譏。 (作者為文史研究者,台北市民)
林海正
2021-03-21
中正紀念這一堂 文化部、促轉會都死當
因為二二八紀念日的到來,而讓中正紀念堂處置問題再度浮上檯面,可惜的是,過去幾年來,不論是法律上的主管單位文化部,或是威權象徵處置的主管單位促轉會,表現可說都是死當。 先說文化部,過去四年來,除了把展示廳名字改成比較中性、停售兩蔣公仔、每年二二八不開放銅像大廳之外,就再也沒有什麼「轉型」之舉了。而二○一八年五月成立的促轉會,雖然曾提出轉型的五大建議,但將近三年來,仍停留在「呼籲」或「規劃」階段。 面對中正紀念堂轉型問題,促轉會往往都是發個聲明稿了事。二○一九年初,發生文化部長鄭麗君出席資深藝人春節餐會,因中正紀念堂轉型議題,遭藝人鄭惠中呼巴掌事件,促轉會發新聞稿強調「社會必須共同想像,是否同意用這麼大規模的公共資源,去紀念造成許多人民家破人亡的獨裁統治者?」前些時候,發生台灣國成員對銅像潑漆事件,促轉會表示「發生這樣的事件,代表中正紀念堂轉型刻不容緩,否則只是讓衝突言論一再發生,增加社會對立。」若中正紀念堂的轉型「刻不容緩」,那為什麼連「撤除三軍儀隊」、「導覽加入人權觀點」這種「微轉型」,也始終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更別提「蔣公銅像」要如何處理,促轉會更幾乎沒有著墨。對於「威權象徵」的移除,該會雖定期公布成果,但對於不願配合的機關如國防部、退輔會,似乎也拿不出具體辦法,也不見其引領社會對「威權象徵」議題進行大開大闔的討論,這也難怪部分機關有恃無恐。 針對文化部長鄭麗君昨日被「不滿去蔣」的過氣藝人鄭惠中重甩一巴掌,行政院促轉會今日發出六點聲明。(資料照) 文化部在中正紀念堂轉型上的消極以對,固然與主事者不願碰觸爭議有關,但促轉會作為轉型正義的主責機關,也並未展現出足夠的政治意志與引領社會討論的決心。中正紀念堂的轉型,當然牽涉到部分群體的敏感神經,但也正因如此,促轉會更有責任引領社會進行大開大闔的對話,儘早就其轉型有最終決定,不然,「用這麼大規模的公共資源,去紀念造成許多人民家破人亡的獨裁統治者?」永遠會是台灣推動轉型正義之路上,對受難者的最大諷刺。 (作者為文史研究者,台北市民)
林海正
2021-03-01
「台大校方」怎麼了?
台大政治系教授蘇宏達日前在臉書透露,過去曾批評故宮南院政策,結果被控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質疑遭到政府「查水表」。台大校方火速出來發表聲明,對於政府此一「侵害言論自由」的行為表達嚴重關切。 台灣大學校方今上午發布臉書聲明,對校內教授蘇宏達批評故宮卻遭警詢1個多小時,認有違言論自由,表達嚴重關切。(圖取自台大臉書) 台大學生會的聲明說得很好,這位蘇姓教授的言論刻意反覆以模糊曖昧的語彙「消滅故宮的文化大革命」來指稱故宮的相關政策。此舉非但不是理性討論,經過影片傳播,造成大眾接受簡短片面的資訊而誤解,恐難以將言論自由保障做為其託詞。其實台大學生會的聲明還太含蓄了,這個人的言論已是造謠程度。 這件事情最有趣的是,因為蘇姓教授說他被調查局約談一小時,台大校方聲援時還特別強調約談「長達」一小時,盼有關單位恪遵憲法第十一條意旨,確保人民言論自由。 當年台大優秀的畢業生陳文成在返台探親時,只因在海外捐款給美麗島雜誌社就被警總前後兩次約談,最後一次約談長達十二小時,而且隔天就被發現陳屍在台大校園,當時台大校方什麼聲明都不敢發,即便是三十多年後的今天,台大校方連已通過校務會議成立「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仍拒絕公開為廣場募款或出資,不願面對自己學校歷史上「人權受侵害」更嚴重的事件,卻急著對於躲在言論自由底下的造謠行為表達「嚴重關切」,雙重標準莫過於此。 (作者為文史研究者,台北市民)
林海正
2020-01-05
評宋楚瑜捐檔案到國外
根據媒體報導,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日前獲頒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十大東亞傑出校友」,宋楚瑜更禮尚往來,大方捐出兩萬筆台灣從威權轉型到民主時期的檔案,希望能讓全世界了解到台灣為何能用不流血的方法完成「寧靜革命」。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校長卡洛.克里斯特(Carol T. Christ)(左)頒發十大東亞傑出校友榮譽證給親民黨總統參選人宋楚瑜(中)。(親民黨提供) 把資料捐出來當然是件好事,問題是一些威權統治時期的要員以及他們的家屬,捐贈資料的首選,怎麼不是他們最熱愛的中華民國?怎麼不是捐給國史館、檔案管理局或是台灣的學術機構?這些單位的保存環境難道有比國外差嗎?研究能力有比國外弱嗎? 以美國史丹佛胡佛研究所檔案館為例,裡面至少就收藏有蔣中正、蔣經國、黃杰的日記,還有一堆黨國要員的資料,內容「豐富」,資料珍貴程度不在話下,但把資料都捐給國外的結果,就是台灣人無法便利使用,中國方面卻有計畫性地派員去抄錄,歷史的詮釋權就這樣拱手讓人。 宋楚瑜歷任行政院新聞局副局長、總統府秘書、新聞局局長、中國國民黨文工會主任、中國國民黨秘書長、臺灣省政府主席。從宋楚瑜學成歸國之後,廿多年來的確也是台灣民主化過程中的重要見證者及參與者,舉凡查禁黨外書刊、限制「方言」使用,到解除戒嚴、終止動員戡亂、全面改選國會、刑法第一○○條修正,宋楚瑜幾乎無役不與。姑且不論外界對他的評價為何,應該讓這二萬筆檔案能在他產製的土地上有發聲的機會。 宋楚瑜所捐贈這一批檔案,不論是他個人的筆記或手稿,都相當重要,而歷經黨政要職的宋楚瑜,手頭上肯定也有不少政府及政黨的文書,這在過去相當常見。這些檔案能否就這樣捐出去,檔案管理局恐怕有必要去瞭解一下。 (作者為文史研究者,台北市民)
林海正
2019-12-09
國安局機密檔案更應出版
國史館館長陳儀深上任四個月來首度到立法院備詢,對於立委管碧玲質詢有關陳文成命案一事,陳館長表示他看過相關檔案後,「研判是他殺,因為他的狀況不可能是自殺」,國史館並將於今年底出版陳文成案相關檔案。 而國史館出版檔案當中的亮點,據中央社報導,是有關陳文成接受警總偵訊六小時的六卷關鍵錄音帶的「譯文」,如果報導無誤,所謂的錄音帶譯文應該是指二○○九年馬政府時期下令高檢署重啟調查時,在檔案局挖到的檔案,這一份檔案當然相當珍貴,可惜當時高檢署的調查並未對這份錄音譯文做進一步的分析與追查,而更關鍵的錄音帶則是到目前為止仍然遍尋不著。 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表示,國史館預計在12月出版陳文成案檔案,而他看過相關檔案後研判陳文成死因應是他殺,「因為他的狀況不可能是自殺。」(資料照) 其實外界更關心的恐怕是國安局的機密檔案,國安局檔案的重要性在於,多年來的調查其實都並未再找到太多重要的資料,尤其是警備總部到底如何鎖定陳文成這個人,在約談前對他施行怎樣的言行監控,約談當天的情形究竟如何?約談後到底有沒有把人放回去等外界關心的疑點,多次調查都未找到關鍵的證據或檔案。雖然,外界還無法得知檔案內容,但從國安局將之列為「永久保密」,且一度堅拒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調用來看,這中間肯定有鬼,外界關心的疑點或許在這些檔案中能獲得部分解答。 這批檔案的重要性還在於,過去的歷次調查,國安局始終對外宣稱自己手邊沒有陳文成案的相關檔案,直到這一次促轉會進行調查時外界才知道原來還有情治機關保有相關檔案,之後更透過立委的質詢,外界方才得以看到國安局不願面對歷史真相的態度,使出「永久保密」的擋箭牌,阻擋社會大眾知的權利,可以想像多年來期待命案真相水落石出的家屬們,會是如何地傻眼與憤怒,這正是台灣轉型正義之路上所遇到來自情治機關阻礙的鮮明例證。 最近,這批檔案終於看到解密的曙光。這批塵封近四十年的檔案,到底隱藏了多少「國家機密」,讓國安局這麼多年來都堅持不願解密,外界肯定都相當好奇。希望在這批檔案解密後,檔案局或促轉會能儘速對外公開,甚至加以出版,讓全民共同來檢視國安局檔案的機密之處,共同為還原整起命案的真相來努力。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台北市民)
林海正
2019-11-10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川普「台灣就是台灣」——一句務實又漂亮的話
尤榛嚴
中國「長臂管轄」、「跨境鎮壓」 國安局:以統一台灣為終極目標
方瑋立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