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涵榆相關文章

年輕人,仇恨言論慣犯你們真的挺得下去?

年輕人,仇恨言論慣犯你們真的挺得下去?

  同學,你享受的教育資源不全都是你個人努力得來的! 行政院於日前宣布私立大學學費補助方案,家庭年收入九十萬以上者一年補助三萬五,七十到九十萬者減免五萬,七十萬以下減免五萬五千元,並同步調高年收入九十萬以下家庭的公立大學學費補助。此政策將於2024年二月實施,預計可彌補公私立學費差距約七成。 筆者支持這樣的政策,對於縮短台灣社會經濟與階級落差具有正面作用,符合公平正義的政策不應因選舉而被扭曲。民主政治的常態本來不就包含各黨政見與政策的競爭嗎? 也許有人主張補助應該要排富,若是如此,臺大學生百分之五十以上都來自雙北,家庭年收入普遍較高,是不是也該提高他們的學費?不論支持或反對,都應該在公共論壇上理性對話與辯論。 然而,在政策尚未定案的討論過程中,經有心媒體和政治人物的扭曲和煽動,包括在Decard師大版、台大學生臉書社群(Facebook NTU學生交流版)都出現歧視性言論。 也許是有心人士在帶風向,部分師大學生很偏頗地主張「自己努力考高分數進頂大,你自己不努力考到私立大學還要補助!」台大學生臉書社群甚至出現「私校廢物」這樣極端的仇恨語言。 筆者感到好奇,發表這種言論的師大學生是不是已經忘記,先前台灣大學系統在討論三校跨校選課的時候,少數台大學生是怎麼使用歧視言論對待師大學生?同學們是不是能夠體會自己成為歧視對象的感受? 這些反私校學費補助政策的言論是典型的社會達爾文菁英主義,認為自己的「成就」都是出自自己的能力,都是應得的,徹底否認社會機制的公平與否。如果這樣合理,他們大概會反對原住民加分,認為不需要降低學貸利息,讀不起是你家不夠努力,讀不起就不要讀…… 如果這種邏輯合理,恐怕也不需要有失業補助和救濟,任何歧視都可以被合理化。會這樣想的人,忘記自己也可能成為不公平對待的對象。 難道我們可以接受廣受年輕人支持的柯文哲用薪水高低決定某些科系的存在價值嗎?可以接受他不希望社會住宅都是窮人住嗎?臺大學生百分之五十以上都來自雙北,是因為其他縣市學生不夠努力和優秀嗎? 包括台大在內的頂大每年享受的教育經費補助一般私立大學連車尾燈都看不到,難道所有的資源都只能從競爭的理由分配?政府當然應該努力弭平公私立大學的落差,包括學生的高學費和教師的待遇和退休福利,還有南北、城鄉、東西的落差。 筆者不確定台大、師大的學生算不算「人生勝利組」,但是很確定他們的「成就」也是在某些社會機制下得到的,不單是個人能力使然。有成就、有資源和有權利的人,就應該多想想怎麼與他人分享,社會資源該怎麼更公平的分配。 歧視語言從不是個別事件,更不是開玩笑而已! 一個社會是不是成熟理性,就看它如何看待歧視和仇恨言論。大家是否還記得數月前台大經濟系學生會會長改選,競選公告上出現候選人滿滿的歧視和騷擾女性的政見,以及歧視原住民的言論?當時台大校園正值內言論自由月活動,也出現抗議原住民加分政策的言論,顯得格外反諷。 也差不多那時候,台中一中園遊會出現羞辱原住民的海報,以及在班群霸凌班上原住民同學的事件。「靠北中一中」則是出現納粹圖像的貼文,「黑特建中5」、彰化高中學生專頁也出現匿名的種族仇恨貼文。 類似以霸凌為主要目的的各種「霸網」也已是年輕學生的日常,顯然針對特定族群的仇恨正在校園和學生團體中擴散。筆者在先前的專欄文章指出,不應該像台中市長盧秀燕和一些政治人物,把這一連串的偏激言論看成「不懂事、玩笑開過頭」,也不能當成個別事件,而應該背後的結構性因素。 不論是面對私校補助、原住民或任何社會公義的議題,即使是高中生、大學生都不應置身事外。看似戲謔無所謂的語言行為和態度的深層,極可能包裝了一種去真實化的歷史視角,一種反動保守的立場,否認和抗拒任何歷史創傷和社會資源分配不均。 一開口就是歧視和仇恨的柯文哲 向來精於帶風向的網軍始祖柯文哲(日前網紅四叉貓才又揭露民眾黨內部網路流量計點獎勵規定),會在年輕族群支持度保持領先,絕非偶然或僥倖。柯文哲自然也不會放過炒作私校補助的議題,指控民進黨政策買票買得太太明顯、太過分。 發言向來偏激、仇恨值爆表的柯文哲會這麼說並不令人意外,不過也像是不做功課被死當,還責罵用功的學生作弊,試問柯文哲又提出什麼樣弭平社會階級差異的教育政策? 柯文哲對私校補助議題的反應不令人意外,如果大家還記得他主張裁撤畢業生起薪太低的科系,也認為原住民青年代表無病呻吟,不想讓社會住宅都是窮人在住。 柯文哲一路走來玩世不恭,從不認真看待自己歧視言行,「我講話就這樣,不喜歡是你的事」。所以他動不動就叫人去死,就罵人是狗,看到貓想一腳踹下去,隔天還能厚顏無恥地參與愛路動物的活動,幕僚還可以幫忙把罵人是狗凹成狗是可愛動物。 放眼當今政壇,恐怕找不到比柯文哲的性別意識紀錄更糟糕的政治人物,「長相好看的女人適合做櫃檯」、「婦產科只剩下一個洞、在雙腿間討生活」、在餐會中拿在中國餐後吃「甜點」說嘴、「陳菊是比較肥的韓國瑜」,如此糟糕透頂的言行,說明了柯文哲就是性騷和歧視結構最鮮活的範例。 他會說MeToo是「流行」也不令人意外,如同挺柯文哲不餘遺力的館長對於自家健身房的性騷事件,大嗆「啊老二是有放進去嗎?」也如同已被法院判罰性騷擾范雲的國民黨立委陳雪生說,「頂一下又不會懷孕!」 於是,柯文哲不想理黨內數起性騷擾案,甚至用「職務摩擦」把案子壓下來。在這種政黨和職場文化中,新竹市長高虹安有樣學樣冷處理助理田昀凡(原名田政弘)涉入趁機性交的案件。 圖片來源:翻攝自柯文哲臉書 一切仇恨和歧視始於無感、無所謂 除此之外,近日更有竹科工程師因長期辱罵民進黨立委賴品妤「破X」被法院判刑。柯文哲在新竹和年輕族群都具有高支持度,恐怕絕非偶然。任何不願意看到台灣社會趨向偏激化、任由仇恨和反動力量繼續肆虐的台灣公民,都應該認真思考到底這種支持和認同是怎麼產生的,顯示出什麼樣的精神和意識形態結構。 筆者在先前專欄文章已多次分析過,柯文哲興起的是一種民粹主義和犬儒主義混合體的認同模式。「垃圾不分藍綠」、「藍綠之外的選擇」、「阿北最務實」、「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等等的口號營造出一種偽中立的立場,如同納粹和史達林標榜自己是「歷史」、「自然」和「民族」法則的化身,所有被設定是障礙的群體都必須被清除。 這樣的政治認同設定了「非我族類」的對象,對柯文哲來說,那可以是民進黨和它的支持者,也可以是私校生,或是在他眼中沒有什麼價值的人文文學科學生、原住民和女性。 如果我們認同語言是人的存有至關重要的一環(語言及是人類的存有,所以不能認為只是「開開玩笑幹嘛當真」),身體自主權是人性中不可剝奪的權利,柯文哲那一堆仇恨和歧視語言、MeToo所揭露的性騷擾甚至性侵,都嚴重侵犯身體界線,都是將對方貶抑為予取予求、任人宰割、可有可無的「裸命」。 筆者認為一切的歧視、仇恨甚至罪惡都始於無感和無所謂,當今的犬儒主義就醞釀出這種集體性的無感和無所謂。筆者無意把一切惡的根源歸咎於柯文哲一個人,畢竟任何一個政治人物(包括希特勒)能得勢,都以其因為群眾支持和社會結構。 當今的歧視和仇恨言論以及整個反動勢力對台灣社會的殺傷力,不僅在於影響大選的結果,更在於它們寄生在民主體制利用言論自由提供的便利,但是在在都從內部破壞民主和言論自由的精神。 面對騷擾、歧視和仇恨的關鍵當然在於法律制度的介入,以及整體社會的公民意識、人權、語言和情感的教育和涵養,如同我在先前的專欄文章提到的,「不論是在家庭、學校、工作場所、大眾運輸工具、咖啡廳等等,都更細心面對自己所說和所聽的話語,更重視他人的感受」。 這些工作和努力都需要也值得台灣社會從根做起,眼前我們能做的還是喚醒更多台灣公民的覺醒,用選票唾棄向柯文哲這樣的性別和族群歧視和仇恨製造大師。 我身為一位大學教師,我要很誠摯地告訴學生們,你們享受的教育資源不全都是你個人努力得來的。你們也許很優秀,但是有很多每天辛苦在支撐整個社會運作的人甚至連大學都進不去,希望你們有一天能更有社會公平意識,和多一些同理心。 也請大家認真想想,一位如此看不起窮人、原住民、私校生和人文學科的學生,一位厭女、歧視和仇恨言論的慣犯,動不動叫叫人去死、罵人是狗,一位不想管性騷案的政治人物,你們真的挺得下去嗎? 作者任教於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不務正業,致力跨越學術藩籬,畢生最大夢想是臺灣人成為有知識、正義感和寬闊世界觀的新民族。
黃涵榆 2023-07-05
走出政治憂鬱症,看見希望

走出政治憂鬱症,看見希望

  「政治打壓」,例如? 準新竹市長高虹安因貪瀆、偽造文書等案遭檢調搜索和約談,最後以六十萬元交保。《聯合報》、《中國時報》以及各家統派媒體都口徑一致,抨擊這是「政治打壓」、「選後算帳」,具有多次毀損公署記錄的統派人士甚至在調查局台北市調處頂樓升起民進黨黨旗,在在顯示將司法調查扭曲為政治事件,將認知矛盾極大化。 高虹安先前曾在記者追問助理聘任違法情事時,以她一貫的高傲強硬口氣反問記者「例如?」,筆者也想問這些媒體:「政治打壓」,例如,例如呀?如果高虹安接受偵訊算政治打壓,那謝清志、郭瑤琪、林陵三、宇昌案、浩鼎案等算什麼? 高虹安和這些媒體才是政治打壓的元兇和慣犯,無所不用其極煽動支持者攻擊質疑者,扭曲社會大眾的認知。從投票前至今,他們持續將高虹安所涉入的各個案件塑造成政治迫害,把高虹安塑造成受害者。 但他們最不願意談的是各種事證,包括她如何多次密會施壓助理要他們做偽證。高虹安甚至脅迫助理要和她站在一起,「司法那邊有人會處理」,如同威脅受性騷擾的同事把事情鬧大對自己也沒有好處,她後面有三百多位法務人員。 台灣社會在這些媒體和有心人士的操弄之下,總是會偏離問題核心,總是劃錯重點。就目前的事證來說,特別又參照其他類似案件的處理程序,北檢的約談和搜索並無任何足以構成「政治打壓」的因素。 部分法界人士或意見領袖對比其他類似案件,認為北檢沒有羈押高虹安已經算是「禮遇」。但換個角度來說,如果證據已經相當充足,連硬碟都扣押,接下來要釐清的是金流和帳戶,羈押的條件不見得成立。 再者,當下的高虹安還具有國會議員身份,羈押她需要立院同意黨團協商,但不投票表決。以現在的立法院生態和政治局勢來看,極有可能會走向憲政與司法僵局,對台灣社會也不見得利大於弊。 高虹安即將就職新竹市長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實,因官司纏身而必須經常接受偵訊和出庭已是無可避免。以筆者常對她的觀察來說,其專業能力和人格特質恐怕都無法同時應付市政、司法和輿論壓力,選民看在眼裡,不失為民主政治寶貴的一課。 窮途末路的柯文哲 「上帝要毀滅一個人,會先讓他胡言亂語」,這句話對柯文哲恐再適用不過,因為動不動就把科學、SOP掛在嘴邊的他,一路走來就是最會扭曲事實和民眾的認知。他的言行從來都不科學,只有個人的無知、傲慢和私慾。 對於高虹安案件,柯文哲的名言是「理工女不會犯法」,他沒辦法回應諸多事證,只會轉移焦點,繼續跳針新竹一定有什麼弊端。日前高虹安大張旗鼓搶著收割新竹棒球場的政績,柯又改口說沒有人說是弊案。 弊端,例如?證據呢?他當然不管證據,垃圾話隨便噴,如同他說蔡英文總統身邊的人都貪污,事後又說是開玩笑,只要能煽動仇恨的都可以說。 弊端,例如?例如大巨蛋、未經議會監督的城市博覽會預算、台北市政府在柯文哲執政下涉貪的案件創紀錄。 對於高虹安所涉及的案件,柯文哲的反應充分暴露他的心虛,是否是柯文哲本人授意要求黨公職和提名者要供應助理為黨部工作,變相公款私用,檢調恐怕也得釐清柯文哲涉入的程度。 他現在也只能勉強裝出和高虹安是命運共同體,高的案件發展至今,日後判決有罪無罪,都不利於柯文哲2024的大夢。傳聞兩人在選後曾大吵過,高應該自以為勝選後翅膀硬,柯文哲和大選只拿4%選票的民眾黨會成為她的累贅。 反正柯文哲的行事風範和整個民眾黨,就完全是利益取向,進來的人都圍繞在柯文哲身邊,這樣的黨繼續違背事實與道德原則扛著高、柯兩人,猢猻盡散泡沫化也沒什麼好意外和惋惜的。 「防疫破口隊」還沒解散 國民黨顯然還處在勝選的狂喜中,持續複製貼上他們的勝選方程式,繼續對台灣政壇和社會進行各種認知作戰,否則怎麼會連在自家一拖拉庫涉貪涉黑的公職人員的情況下,還拿黑道議題攻擊吳怡農? 過去這一段時間,王鴻薇、徐巧芯、趙少康等所謂的「戰鬥藍」主導了整個國民黨的議題設定和攻擊,一個議題換過一個議題,再怎麼偏離事實都無所謂,用舊照片和偷拍抹黑,再如徐巧芯之流整天掛在網上到處留言出征散佈仇恨。 中國這幾天疫情再次大爆發,BBC記者甚至評估北京已經超過一千萬人染疫,各地屍體火化爆量,人民陷入全面性恐慌,大肆搜刮藥品和物資。中國近日違反自由貿易規範,正大規模地斷絕台灣各類產品進口。但這廂的國民黨一方面在宣揚台灣疫情比中國嚴重,另一方面(又來了!)要求政府援助中國醫療物資。 國民黨勝選,國民黨回來了?選舉結果告訴我們,國民黨不只從來沒有離開過,一直都把持著盤根錯節的地方勢力和利益,而且能夠藉由這次勝選更深化對地方的控制,變賣土地、火葬場和各種開發案一個接一個進行,從地方政府小內閣人事的安排到搶立委提名,也都是政治資源的搶奪和分配,為接下來的主席改選和2024大選佔到有利位置。 犬儒主義當道 國民黨自己應該很清楚,勝選的主因不是政績或是什麼光明前景的政策,「下架民進黨」的仇恨動員蓋過一切,政績和政策正好是他們配合中國的認知作戰要扭曲和破壞的。 這種認知作戰和動員主要透過電視談話節目、網路直播和社群媒體、Line群組,大量且持續投放的包藏惡意的錯誤訊息,除了造成接收者錯誤認知之外,更會灌輸他們對於民主政治深層意義和價值的不關心和不信任,對於重大政治和社會改革不抱希望。 CODEX、疫苗的免疫橋接、自由貿易協定……是什麼都無所謂,像是幾年前英國脫歐公投之後,「歐盟」、Brexit等成為熱搜關鍵字,而國內上次總統大選之後的「九二共識」和公投之後的「三接」一樣是熱搜關鍵字。 這種動員下的群眾會自認為看清政治現實,會自認為是受到啟蒙的政治主體,會自認為中立客觀,但是他們很難或無法被說服,只要有任何會鬆動甚至打破他們既有的僵化的認知框架的人事物,都會成為他們仇視的對象。 這種後政治時代的犬儒主義很容易和極右派的民粹主義合流,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的美國、英國、義大利、匈牙利到亞洲的菲律賓和台灣,都受到民粹主義的侵襲,這甚至已成為當代政治最大的困境。 走出政治憂鬱症,看見希望 當前台灣的政治形勢的確相當嚴峻,這次的大選暴露出來的是早已存在的民主社會犬儒化、反智的症狀。很多朋友大選之後深受政治憂鬱症所苦,對政治失去期待和信念。如果這樣繼續下去,會正中那些企圖弱化台灣民主體質的勢力的圈套,就已經先輸一半了!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對抗犬儒主義、政治憂鬱和無用論的解藥還是必須重新找回希望,不管有多艱難。民進黨作為執政黨和台灣本土政黨責無旁貸,要深刻檢討如何讓台灣人走出傷心失望的心理氛圍,再次看見希望。 台灣人如何從集體憂鬱走入集體療癒,還有很多工作必須完成。民進黨當下似乎還看不到方向,還不知道問題在哪裡。對於眼前的局勢,筆者期望內閣改組能夠煥然一新,不是像國民黨地方政府小內閣使用回收的政治資源。 新內閣必須持續執行更明確且具機動性的防疫措施,包括修復疫情衝擊下的中小經濟,更果斷地回應中國的各項干預和威嚇,對於各種錯誤訊息和謠言的認知作戰,要有立即、更有效的反擊,也需要儘速落實全民國防的基礎。
黃涵榆 2022-12-21
從大選結果看台灣新政治常態

從大選結果看台灣新政治常態

  失焦且錯亂的選後檢討 11月26日的九合一大選(特別是縣市長選舉)的結果不僅引發國內政治與媒體風暴,國際媒體也熱切關注,它們大致上都認為結果顯示傾中政黨大勝,人民對疫情下的生活表達強烈不滿,也有媒體特別提及蔣介石曾孫當選首都市長。 所有針對選舉結果的評論與檢討,幾乎看不見對於國民黨大勝的分析,即使在選舉過程中,國民黨的選舉主軸也從來都沒有放在政策面。選後檢討的焦點一面倒地放在民進黨敗選的原因,各種不見得有事實依據的說法滿天飛,訊息極度錯亂。 甚至包括民進黨自己也似乎還在敗選創傷和驚嚇中還沒回過神來,許多人不斷追問從總統大選短少的三百多萬票到哪裡去,把迥異的選舉本質、人選與選區差異、不同的政經與社會環境因素混為一談。也有一些號稱「民進黨良心」的公職人員把一切罪過歸諸「民進黨側翼」,無異於找戰犯和獵巫。 謠言、仇恨、民粹 「側翼」一詞現在似乎變成一個極度負面的標籤,用來貼在敵對陣營,如果民進黨的那些良心也沿用這樣的詞語,恰好落入對手陣營所操作的標籤化。如果有所謂的民進黨側翼,而且是有系統、有組織的集體行動,恐怕也不至於慘敗到這種地步。 包括像筆者在內的許多「台派」作者都有正職,在公共論壇上的發言挺的是台灣,也從來不會出征辱罵任何特地對象,更不會在各種平台或群組散佈謠言。如果這樣算「側翼」,那就側翼吧! 許多人會對比2018和今年的大選,認為差別在於韓流的有無。就筆者的觀察,「韓流」——作為一種動員模式,而不是指特定族群或對象——在今年大選不只沒有缺席,反而是有了強化升級版。 無數的粉專和網路平台、直播、line群組、網路化的中天加上TVBS、東森、聯合報系統等統派媒體,系統性的抹黑和散佈謠言和假訊息,更具能動性和擴散性,更無孔不入,更難以防備。 同樣是論文抄襲爭議,對於民進黨和藍營人士的關注度天差地遠,連林智堅早早都已經退選,媒體關注比對高虹安、張善政、許淑華論文抄襲的關注高達數十倍。朱學恆可以公然在直播暴力威脅;吳子嘉和柯文哲精心設計和公然散佈「沈慧虹求官」的謠言;徐巧芯以來路不明的照片「看圖說故事」,散佈陳時中性騷擾的謠言。 他們也持續抹黑防疫團隊、醫護人員和高端疫苗,連陳時中深夜在貓空密會薛瑞元這種荒誕的假訊息都在散佈,還有公關公司操作網軍和假帳號按讚帶風向。他們鎖定包括台北、桃園、新竹幾個種點選區,製造外溢效益,更省錢省力,但更有效率。 韓流(和它的加強版)的暴起與擴散顯示台灣政治進入民粹主義當道的時代,類似像韓國瑜、徐巧芯、高虹安、蔣萬安這一類的政治人物,還有朱學恆、館長之流的網紅,不需要是人格典範,不需要有高超的政策論述能力,草包也無所謂,只要敢衝敢說,他們誇大不實的言行反而成為認同的助力,讓支持者覺得具有親近性,情緒極度亢奮。 更重要的是,他們擅長仇恨動員,一句「下架民進黨」、「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就能讓支持者情緒沸騰。所以我們看到蔣萬安整個競選過程不管有多欠缺論述能力,政策不管多荒謬,只要不斷抹黑防疫團隊,持續妖魔化陳時中,說他是惡勢力,就能輕易獲得認同高票當選。 民粹主義動員也會遮蔽和扭曲支持者的現實感,以至於即便台灣在疫情期間不僅防疫成果被受國際肯定,經濟如同奇蹟般逆勢成長,國際曝光與支持也到達前所未有的高峰,中央政績上的亮麗表現,還有包括基隆、桃園、新竹等地的政績,也都難敵民粹主義動員。 盤根錯節的地方勢力 也許令許多人不解的是,像宜蘭林姿妙、苗栗鍾東錦若不是因貪瀆曾被羈押起訴,就是有刑事案件紀錄,也吃銅吃鐵經營砂石業,還有南投、雲林、花蓮地方家族勢力或黑背景,都還是獲得選民堅定的支持,乃至於這幾個縣市沒有像北桃竹成為媒體焦點,國民黨都能夠無聲無息地獲得大勝。 有評論者認為民進黨一直沒有真的用心耕耘基層,輕忽了鄰里、農田水利和宮廟系統的地方組織動員和耳語的滲透力,恐怕不是廟口開講政策說明所能敵,更別說是那些地方勢力長期掌握地方資源的分配,和不少基層有力人士早已是利益共同體。 檢調單位在選前到大選期間攔獲中國九十五億可疑資金流入國內,同時也查獲上百件賄選,其中以彰化45件最多。仔細審視中國的滲透,我們會發現不少地方基層公職、宮廟系統甚至地下賭盤,早已淪為中國恐戰和操控台灣選舉的有力管道,民進黨中央執政團隊責無旁貸,恐怕得更嚴肅面對,否則失去的不僅是當選席次和政權,而是整個台灣的民主體制。 我們準備好面對面對政治新常態了嗎? 不管你有多不願意看見或承認,網紅、謠言、仇恨、民粹和地方黑金勢力的合流儼然已是台灣政治新常態,以國民黨為首的傾中政黨會繼續複製這些勝選方程式,於是吳怡農一確定參與立委補選,國民黨整個動員和認知作戰體系完全零時差地開始造謠他與黑道的糾葛。 民進黨的支持力量在這次大選沒有匯集和擴散是不爭的事實,我們看到的反而是謠言和仇恨的外溢,正在腐蝕台灣的民主體制。筆者無權建議民進黨要怎麼檢討敗選原因,但是站在台灣公民的立場來說,民進黨高層或任何關心台灣的知識份子和網民,都不能再鄉愿地訴諸「民意如流水」、「選舉是一時的」之類的空話。 面對台灣政治新常態,民進黨需要的已經不再只是大型造勢、大咖加持拚人氣、遊行那一套,而是需要在更日常、更細微的眉角施力。既然蔡英文總統已經辭去黨主席,任期也逐漸進入尾聲,除了國防外交之外,更應該把握最後的時間在制度面思考和實踐如何強化台灣民主體制,包括金流檢查、媒體規範、整頓地方金權勢力等等。 圖片來源:翻攝自民進黨發言人臉書專頁 民進黨在整個選舉過程對於各種民粹主義動員和議題設定一直處在被動反應狀態,欠缺明確果斷的做法甚至主動出擊。近日為了因應國民黨方面對總統和吳怡農的「抹黑」(說蔡總統被黑道架空,吳怡農是黑道小弟),主動提出《選罷法修正案》納入排黑條款,就算是一個當機立斷、明快有力的反應,將難題拋回給國民黨,畢竟國民黨籍公職有黑道背景和犯罪前科者之多,非國內(甚至放眼全世界)任何一個政黨所能及。 國民黨先前所發動的林智堅論文案顯然只是論文泥巴戰的第一槍,日前連鄭文燦和蔡適應都被捲入,國民黨食髓知味,恐怕不會善罷甘休,對自家人的論文抄襲爭議若非有學校護航,就是裝作什麼事也沒發生。 論文原創性確切要求和比對制度是近幾年才開始實施,不應該無限溯及既往,包括筆者在內的學術工作者主張檢討在職班研究所是否有必要硬性規定畢業論文,或是論文是否有必要達到其他一般生研究所相同的標準。(在筆者所服務的系所就設置雙軌的畢業論文規定,由學生依照個人狀況自行選擇。) 即便這些理由成立,即使主張對政治人物的要求不應和學術研究要求混為一談,但不可否認論文是否涉及抄襲牽涉誠信問題,民進黨顯然不可能不回應和不處理論文爭議。 筆者甚至突發奇想,民進黨是否可能主動把整個所有黨籍縣市首長、立委、政務官員碩博士畢業論文(特別是台大國發所畢業的)送檢,然後公告結果,清理和斷絕論文泥巴戰場?教育部是否也應該對於抄襲和符合比例原則的處置方式提出統一的見解? 民進黨在面對各種謠言和惡意的訊息除了立即澄清之外,也應該採取必要的法律行動,但是民進黨執政下的司法改革和轉型正義又做到哪裡了?還有許許多多的問題,都必須被嚴肅看待與思考,否則2024的大選將不堪設想,甚至日後的選舉還有沒有意義,恐怕也不得而知。 筆者不清楚民進黨是否因為中央執政,地方縣市執政卻不斷萎縮,漸漸與基層民眾的需求和想法脫節,但是又如何解釋高雄市呢?高雄的綠色執政能否成為一種典範,值得黨政高層深思。 民主不外是一種說服的過程,對抗民粹主義的謠言和仇恨動員除了知識啟蒙之外,也需要說服和讓人感動的力量。局勢看來的確相當危急,容易讓人悲觀憂鬱,但筆者認為我們可以想的做的還很多。想想四叉貓一個人揭露各種訊息真相,就能夠讓民眾黨疲於奔命,只獲得四趴的選票。 筆者如果在這裡宣揚什麼「愛鄰如己」的理想,恐怕不會說服任何讀者。但事實是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身旁周遭就是有一群人的情感模式、價值觀和世界觀就是和我們不一樣,他們也不見得能夠被說服。怎麼與他們和平共處,恐怕是選舉票數計算之外,一道無法計算的道德與情感難題。如果未來還有什麼可能,大概會是從面對這個難題開始。
黃涵榆 2022-12-07
我們還要忍受包藏惡意的劣質媒體多久?

我們還要忍受包藏惡意的劣質媒體多久?

  相信有不少讀者朋友和筆者一樣,覺得近日(或一直都如此?)國內的電視和網路媒體的新聞報導和談話節目整個歪掉,當中夾雜大量的包含惡意的訊息(病毒)。而且時值中國武力侵擾台灣加劇和大選之際,這樣的形式令人憂心,台灣人必須謹慎以對。 縣長涉貪遠不及論文爭議重要? 姑且不論林智堅論文風波的是非曲折,顯然在過去這兩個月的期間,聯合、中時、TVBS、EToday和一些談話性節目,鋪天蓋地報導和評論林智堅論文案,刻意忽略諸多事實和學界不同的見解,塑造既定的社會觀感。 圖片來源:翻攝自聯合報 筆者必須再次強調,論文的爭議應該由後續中立超然的申訴和司法程序處理,處理過程也必須攤在陽光下接受檢視,媒體應該自律,任何炒作都是在混淆視聽,干預學術審查和司法程序。 這些媒體(人)不見得都暸解論文寫作和學倫審查,他們何時真的關心學術研究品質和在職班的問題?對於林智堅論文案的「熱議」說穿了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選舉操作。 林智堅已如其所願的退選,但這些媒體並沒有停止炒作論文案,嗜血的程度令人無法想像。他們持續操作「走了抄襲,來了挺抄襲的。同時國民黨和民眾黨對自家人涉入論文抄襲若非刻意迴避,就是表示即使有抄襲也不會退選。對照對林智堅的全面撲殺,雙重標準、誠信低落的程度更甚論文抄襲。 這些媒體炒作林智堅論文的比例,相較於許淑華、林杏兒、蔡壁如、高虹安和其他人的論文爭議,從五百倍到一千多倍都有,和報導林姿妙貪污案和台北市政府燈會黑帳的報導也有數百倍之差。貪瀆難道不比論文重要嗎?除了選擇性炒作之外,還有什麼原因? 面對殺警案除了憤怒之外,還應該有什麼? 監督政府或執政黨是媒體的天職,媒體具有特定政治意識和立場有都是民主社會常態,但差別在於是否忠於事實、誠信和比例原則。這些媒體從筆者的角度來看,只要是能打擊民眾對於民進黨的支持和信任的,就是值得炒作的,手段再偏頗、再暗黑都在所不惜。 這樣的媒體不再只是傳遞訊息的機制,儼然是認知作戰和鬥爭機器,制約著閱聽人的情緒和慾望。媒體在台南殺警案發生的第一時間,在未審慎查證的情況下,就迅速發布「逃犯」照片和資料,引發民眾恐慌,事後證明是烏龍報導。 而大量且反覆的報導佔據版面,刻意強調受害人家屬的情緒,對法務部、內政部、整個行政和司法體系的咒罵。受害者家屬的激烈情緒絕對是可以理解的,但媒體的炒作似乎是藉機煽動民眾的憤怒情緒。 憤怒也許可以理解,但絕非討論懲戒體系或任何公共議題必要且充分的條件,死刑存廢的議題的討論也不是靠憤怒就可以。類似像張姓名主播那樣在自己的節目中歇斯底里地咒罵廢死聯盟和聯合國人權公約,甚至刻意扭曲廢死聯盟的主張,相當大的程度上反映媒體將情緒當作攻擊武器,無意理性討論,更別說是尋求共識。暴力犯罪是全民公敵,如此這般鞭屍廢死聯盟,不也是一種以義憤為名的暴力嗎? 《數位中介服務法》等於箝制言論? NCC研議中的《數位中介服務法》顯然是近日統派媒體和政黨的極盡妖魔化的攻擊對象,也因此中途喊卡。《數位中介服務法》類似保護兒童和青少年免於受不當訊息侵擾的網路守門人(gatekeeper)設置,可以發揮保障隱私權和智慧財產權、弱勢族群使用網路的權益、防止網路詐騙等功能,而且有清楚界定權責主管機關和監督機制。 對公共議題進行辯論是民主社會常態,但是當媒體和政黨合流,讓政治目的蓋過一切,不炒作和扭曲就不會說話,無所不用其極妖魔化具有正當性的法案。事實上國民黨和民眾黨自己先前也都提出類似的法案,如同蔣萬安看過保密的疫苗採購文件,卻又站在攻擊自己做過的事的立場,再嫁禍給民進黨。這種手段和共產黨鬥爭有什麼差別? 我們還要忍受包藏惡意的媒體多久? 荷米斯(Hermes)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信使之神,也是文學、藝術、商業和技術的發明者,更是狡猾的小偷和騙子。荷米斯後來也成為現代媒體的原型,充分顯示訊息傳遞的曖昧性。 如同媒體理論大師麥克魯漢(Marshall Luhan)所說的,「媒介即是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媒體傳遞和播報訊息的同時,會影響和決定閱聽人的視聽,也可能遮蔽、扭曲閱聽人價值判斷、現實感和世界觀。 當媒體成為一部鬥爭機器,它不僅選擇性地誇大和扭曲特定訊息,更在強化某種仇恨結構。統派媒體和政黨顯然都刻意迴避十八歲公民權修憲公投的議題,因為他們憑一己之私將這個議題設定為對民進黨有利,漠視和犧牲廣大的青年人口的基本人權也無所謂。 電視和網路媒體傳播的包含惡意的訊息無所不在,例如裴洛西訪台期間,統派電視台新聞和談話節目就持續對裴洛西訪台發動攻擊,將中共加強對台壓迫完全歸咎於我國政府和裴洛西,完美複製中國政府的論調。 我們從近幾年的公投亂象就已經可以看出,中國對台的認知作戰已深入人權議題,這段期間臉書也出現大量假帳號發表的言論,混入宗教和環保議題,無獨有偶地鄭寶清的臉書頁面也有大量公關公司的人頭帳號密集的活動。 Google、Line、雅虎首頁的重點新聞長期以來一面倒都是反民進黨政府的新聞標題,很頻繁地發布不具科學性的網路民調和經常都只有數十人的街坊民調,為非民進黨候選人造勢帶風向,假新聞和包含惡意的訊息也層出不窮,影響選舉和製造社會矛盾的企圖不言可喻。 2018~20兩次大選期間的韓流,中天為首的媒體完全失衡的報導、夾帶謠言和惡意的訊息、言語霸凌對台灣社會造成的衝擊殷鑑不遠。面對當下的統派媒體和政黨顯然正在複製韓流模式,台灣人還要忍受這樣的媒體多久,台灣社會該如何做出回應? 「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每個成熟的公民都應該是知識主體和行動者,都應該有能力和義務反擊劣質惡質的媒體報導。除此之外,我們也應該再次用選票向惡質媒體和中國認知作戰說不。更長遠來看,還是必須透過教育提升整體人民的媒體識讀,從專業的角度強化媒體的自律。 媒體雖為第四權,也必須接受監督和評鑑,政府和台灣社會都不應該縱容劣質和惡意的媒體繼續製造社會矛盾和淪為中國認知作戰的工具。中天可以被關台,其他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媒體也沒有理由不行。
黃涵榆 2022-08-30
看膩柯韓亂舞了嗎?

看膩柯韓亂舞了嗎?

每天面對電視新聞與網路媒體上柯文哲和韓國瑜的高密度訊息,似乎已成為台灣人的日常。不知道讀者朋友們是否和筆者一樣感到無奈與不耐,不知道還要忍受多久。 韓柯兩人都是透過網路科技崛起,但做為媒體曝光率最高的政治人物,韓柯兩人存在的目的似乎只剩下譴責總統蔡英文和鼓吹對民進黨的仇恨。自己罵不夠,太太也來助罵,說他們是「仇恨製造大師」應該不為過。他們看似荒誕的發言,恐怕已不能用「失言」輕輕帶過。 兩人的言行不論是否是精心的政治算計,對台灣民主政治和人性價值都同樣具有擴散力和破壞力,絕對不容輕忽。 韓國瑜消息不斷。圖片來源:中央社 筆者認為,沒有事實根據的指控和炒作就是假新聞,更別說是刻意偽造的訊息。韓國瑜陣營從競選高雄市長期間到現在,持續不斷製造假新聞,從丟水庫的兩百萬噸文旦,到執政黨控制百分之九十的媒體、汽車追蹤器和國家機器洩漏購屋個資。 不斷製造假新聞或謠言,顯然是韓粉出征和發動言語霸凌最強大的武器。 柯文哲也不遑多讓,總是控訴被民進黨追殺,卻從未提供具體的事證,任何質疑他的人都被扣上 1450 的帽子。他在郭柯王結盟期間四處放話,而對於自己的心腹蔡璧如在 Line 群組傳送有關總統蔡英文博士論文的假消息,卻要大家放輕鬆笑笑就好。如同他對於自己的荒誕言論一貫的反應,嚴以待人,寬以律己,政治道德蕩然無存。 圖片來源:抓到了!這梗很綠 臉書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韓柯混淆視聽的發言目的是要累積「相罵本」,也就是製造和擴大矛盾,打擊對手及其支持者的信心,是典型的中國共產黨鬥爭手段。這種手段背後有多少中國黨政人士下指導棋不得而知,但對於轉移兩人執政成績低落的焦點也發揮不少效果。韓柯兩人忝為擁有最多行政、預算和稅收資源的地方行政首長,施政滿意度分佔全國倒數第一和第三。 看看韓國瑜競選高雄市長的政見實現了多少,宣稱簽了一大堆招商備忘錄,有多少落實為投資案?摩天輪、愛情產業鏈、石油和迪士尼呢?最嚴重的是違背選民的託付,騎驢找馬請長假跑總統大選行程,繼續拋出瞞天的政策謊言,繼續口出穢言,仇恨動員。 韓國瑜在擔任北農總經理期間,大量進口中國農產品,傷害本地農民權益,甚至還以中國獼猴桃假冒紐澳奇異果。此舉被柯文哲讚賞為「讀了很多書,有生意頭腦」,足以看出兩人惺惺相惜,韓國瑜的草莽和柯文哲的技術官僚形象早已形成聯合戰線。 圖片來源:截自三立新聞 柯文哲所標榜的技術官僚或科學家的形象並無法掩飾他荒腔走板的獨斷施政。他大言不慚地宣稱自己是全台灣最「公私分明,黨政分離」的人,他可以動員台北市政府員工加入台灣民眾黨,讓台本市政府成為政黨的運作中心,直接在市府面試不分區立委提名人。柯不斷對大財團讓步,「五大弊案」變成「無大弊案」,眼看著當年競選期間信誓旦旦要解決的巨蛋就要完工。他的團隊必須執行他的意志,包括放鬆安全標準,讓巨蛋過關,包括林洲民等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副手都因為不想同流合污,一個一個離開。 韓柯兩人另一個共同點是,對於性別、環保、年金、人權、文化等各個面向的重大政策幾乎是沒什麼論述能力,甚至是保守反動的代表,自然成為反同、反年改、擁核勢力集結的中心。柯文哲不早已表明自己在同婚公投投下反對票嗎?「文資殺手」這個外號又怎麼來的?韓國瑜慣用的手段是隨意拋出一個荒誕的政策,包括國家補助所有研究出國交換,然後今天的韓國瑜否定昨天的韓國瑜,或者辯稱沒有白紙黑字。 柯文哲放話頻頻。圖片來源:中央社 韓柯兩人對於美中貿易戰、豬瘟防疫、國防等重大議題如果不是無話可說,就是無法言之成理,視野之狹隘可見一斑。他們的世界觀就只有中國,中國對他們而言等於世界,甚至大於世界。柯文哲到美國訪問受到冷落,也沒什麼具體成果,韓國瑜現在甚至連訪問美國都不敢,除了英文能力無法應付之外,主要幕僚缺少國際參訪與談判的人才,也怕自己匱乏的知識和國際觀讓自己的選情扣更多分。 一個人的言語反應其內在特質,政治人物更應該為自己的言行負百分之百的責任。 2012 年英國保守黨黨鞭米契爾(Andrew Mitchell)因為用了「鄙民」(plebian)一詞形容在街上執勤的員警,就被迫為自己不當的言語負起政治責任辭職下台。韓柯兩人的語言特質向來以粗俗、輕蔑與仇視見稱,充分顯示兩人扭曲的性格和基本價值觀,但他們不僅從未深切反省和改正,反而不以為意,甚至變本加厲。 韓國瑜三句不離「屁眼」、「性」、「他奶奶的」、「王八蛋」,指稱東南亞女性移工和看護是「雞」。柯文哲根本是歧視女性言論的慣犯,筆者不需要在這裡重複,對於自己的親信性騷擾的情事自然也不以為意,用「工作上的摩擦」輕輕帶過。 這樣的語言行為也顯示兩人的情緒障礙,無法與人深刻且坦誠的溝通,自然不可能有什麼同理心,仇恨言論基本上都有這樣的特質。 韓柯兩人從來不曾坦誠地面對質疑或批評,若不是跳針式的回應,輕蔑地顧左右而言他,就是爆氣,不負責任的、反民主的獨裁性格表露無遺。反正一切都是總統蔡英文、都是民進黨的錯,自然也不需要反省和改正什麼。 中國長期以來不斷透過各種管道對台灣進行全面的滲透,從未放棄入侵與統治台灣的意圖。可悲的是不少媒體、政治人物和政黨爭相代理中國對台灣進行統戰,累積自己的政治權力和利益。韓柯兩人一搭一唱,中國代理人當好當滿。 想想韓國瑜為什麼需要到香港拜訪林鄭月娥,為什麼進中聯辦。他自己問大家,他看起來很傻嗎,他難道會不知道這樣的舉動彰顯的政治意涵?這些動作本身就是紅,不需要再抹紅。 圖片來源:我愛掀馬統 臉書 柯文哲也是如此,雙城論壇就是他為中國架設的舞台,對中國他從來不失言,對國台辦他總是畢恭畢敬,不遺餘力推動「兩岸一家親」的統戰政策,強調「統戰在台灣受到很大的誤解」,責怪台灣人「實力不夠不要跟人家大小聲」。對柯文哲而言,最近發生在香港的流血與謀殺自然也只是「擦槍走火」,圖博人自焚抗議「對中共造成很大的困擾」。 體諒中共,韓柯有志一同。圖片來源:中央社 韓柯兩人都利用民主體制的便利進行民粹主義動員,對台灣政治的負面影響恐怕比台面上任何一位政治人物更為嚴重。韓國瑜主政下的高雄市政府顯然已經超越民主體制,議員要抽籤才能質詢,認真質詢的議員會被韓粉言語攻擊。近日甚至有小學主任因為批評韓國瑜,被罰寫三千字心得報告,並且移送考紀處置。 韓國瑜以「庶民」的姿態——裝得像不像另當別論——直接動員支持者,掀起一股超越黨中央、超越民主機制的勢力。國民黨的政黨機制儼然已被架空,只跟著他走,成了所謂的「國瑜黨」,任何異議都必須被壓制和消除。只剩下韓國瑜、地方派系和角頭勢力、鋼鐵韓粉的國民黨到底是什麼,國民黨還懂得理性克制嗎?真的要如此豪賭嗎? 至於台灣民眾黨,精準一點來說應該是「柯文哲黨」,是為了執行他個人意志、洩恨、報復和奪利而啟動的機器。這個黨沒有確切的黨內民主程序,他親自在市府面談立委提名人,提名策略的主軸是,即使當選無望,也要極大化讓民進黨落選的效應,同時挖時代力量和親民黨的牆角,四處放話跟誰談總統大選政黨推薦。一切的操作,說穿了就是製造更多的矛盾和衝突。 圖片來源:中央社 我們從 2018 年大選和公投案的結果可以看到,台灣民主體制的本質何其脆弱,台灣的民主化也並非一步步直線向前的過程,保守甚至毀滅的力量隨時都會爆發。韓柯兩人都正在進行毀滅性的政治鬥爭,他們的崛起和得勢都歸因台灣民主體制的脆弱體質,是積弊成疾的台灣社會與政治的症狀。既然是症狀,就必然關乎我們的理解、面對的態度和所採取的行動。 柯文哲說得沒錯,「政治其實很簡單,找回良心而已」,問題是良心還在不在、有沒有真心想要找回來。我們當然可以期盼韓柯兩人起心動念找回良心,但如果這是奢望,我們能做的就是持續並擴大批判的聲音,更堅定地讓韓柯兩人知道不能再用「屁眼」看待反對他們的人,不是鼓吹仇恨民進黨就有票。 如果民主選舉不能下架劣質的政客,那就什麼都不是!   本文作者為黃涵榆,由思想坦克授權轉載。  
黃涵榆 2019-11-17
那就去中國化更徹底一些吧!

那就去中國化更徹底一些吧!

近日香港二連三發生由港警、黑道與中國解放軍合作的暴力流血鎮壓。830 大逮捕的同時,林鄭月娥甚至發出狂言要抓到沒人抗議為止。香港的局勢早已引起國際社會與媒體嚴重的關注,港府和中國政府何以還肆無忌憚甚至變本加厲,不惜以強勢武力鎮壓民主抗爭,甚至在地鐵站無區分爆打民眾? 曾幾何時,告訴台灣人他們要「光復大陸國土,解救大陸同胞」的國民黨和統派人士,若非支持港警依法行使公權力,就是噤聲不語。 當民主制度和生活已成為普世價值,中國及其附隨勢力還不惜與民主為敵,背後的歷史與文化結構性因素值得深思。 即便中國政府大言不慚地宣稱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民主政體和法治國家,現今和歷史上的中國適不適合民主體制,或者有沒有施行民主的可能,一直都是政治與歷史學家的大哉問。而人口與領土規模、儒家思想、科舉制度、民族性格、中國宇宙中心論等等,也都是學者們宏觀的歷史考察的面向。 圖片來源:中央社 就近代中國史而言,宣稱代表工農階級的共產黨,在內戰中擊潰代表資產階級的國民黨建立「新中國」,但實際上並未真的徹底改造中國自古以來的統治與階級社會結構。不同的是「黨天下」取代了「君天下」,傳統的朝廷進化為更具效率、更全面的極權主義統治結構。 到底是什麼因素造就了中國會走到了現今的極權體制,恐怕不是本文有能力討論的議題,筆者只能夠談這個體制的「症狀」。 如同「民主」不僅是政治組織,也關乎社會運作、生活方式、道德價值觀與世界觀,極權體制的症狀(或者造成的衝擊與毀滅)也不僅只是政治組織的層面而已。現代政治哲學家對於極權體制有最深刻的理解莫過於鄂蘭(Hannah Arendt)。 根據鄂蘭的《極權主義的根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極權體制最重要的特質是「全面統治」。表示統治機器掌控整個社會,讓整個社會保持在超穩定狀態,每個人都被固定在特定的位置,日常生活大大小小,不管多私密都無一倖免。在這樣的統治下,人失去個體性,人們變成了一部超大型機器的齒輪,隨時都可以被替換和清除,可有可無。 近日中國政府更是鋪天蓋地將極權主義數位化,人民成為無所遁形隨時待宰的「裸命」。在全面監控之下,人與人之間失去信賴,清白與罪過之間也失去區隔,人們無從做出清楚的道德判斷。人性當中很多重要的特質,包括自主性、創造性等等,也都消失不見。這樣的毀滅力量其實來自於高度系統化與技術化,我們不太清楚中國政府會把這樣的傾向推向什麼樣極端的狀態。 極權體制可怕的地方在於它並不是完全沒有法律,而是以最冷酷無情的方式,把實踐領袖個人意志,當成類似「歷史法則」和「自然法則」來包裝。 用這些抽象法則來看人、看民族,是把他們看成沒有個體性的整體,甚至當做物看待。任何被當作歷史或民族的罪人或自然法則的敵人,就必須被清除。納粹就是這樣看待猶太人,中國政府不也是如此對待為維吾爾人、任何被控「顛覆國家」和主張台灣獨立的人? 日前台北市長柯文哲被記者問到自己是「台灣人」或「中國人」的問題,他以一貫的幹話風格回應,中國人可分為歷史上的、政治上的、文化上的、經濟上的……筆者不太清楚如何他得出這些區分,只在此強調:任何一種極權體制一定都有「沈默的大多數」的支持。領袖的意志如同一種內建裝置,隨時都可自動運作,運作的效力有時甚至超出政體和獨裁者有限的生命,陰魂不散。 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看在台灣有多少人即便生活在當下的自由民主體制,仍然緬懷獨裁者,緬懷那「族群和諧、沒有貪污和治安問題」如烏托邦的戒嚴時代。價值混淆、精神錯亂莫過於此! 國民黨以前告訴台灣人,當「大陸」經濟起飛變富有,就會走向民主化,就可以完成統一大業。現今的中國表面上經濟實力雄厚,但不只沒有民主化,極權主義統治的發展速度令人震驚,國民黨卻堂而皇之地把以統一為目標的「和平協議」納入黨綱,讓統一變成「國內」問題! 筆者無意用一種本質化的觀點來看中國和中國人,指稱「看,中國(人),就是那樣,」就是不適合民主體制,註定是自由世界的敵人。然而,當國際社會都在密切關注「中國崛起」帶來的衝擊,我們也不能置身事外,畢竟受到中國一舉一動影響最大的國家非台灣莫屬。事實上,中國正在向全世界輸出他們的極權體制,全世界都可能成為他們滲透、攻擊和掌控的對象。 中國儼然已是全世界假新聞和網軍攻擊最大的發動基地,台灣自去年大選期間至今深受其害。中國不僅透過假新聞和網軍影響各國選舉和政局,也透過「紅媒」、僑民社群和各種代理人,大肆滲透和干預各國輿論,進而影響政策方向,左右政經局勢。 澳洲查爾斯史都華大學公共倫理教授漢密爾頓(Clive Hamilton)的《無聲的入侵》(Silent Invasion: China’s Influence in Australia)就深刻地分析了中國如何「染紅」澳洲。 中國在各國廣設的孔子學院,自然也是這個對外輸出極權主義的脈絡的一環,以學術之名,行控制言論與思想、干預學術與教學之實。自2013年起,包括美國和加拿大,已有三十多所大學關閉孔子學院。一帶一路更不用說,就是透過輸入大量資金與勞工進行的中國式經濟殖民。包括吉爾吉斯、希臘等國都因為參與一帶一路,面臨重大經濟與社會危機,因此爆發排華運動。 現今的中國人以「狼性」著稱,大量出國旅遊和留學的中國人,普遍並沒有表現出與經濟能力相對應的文化涵養。他們四處搜刮物資,旅遊時製造髒亂和噪音、推擠等各種脫序行為,教學場景裡以言語暴力攻擊政治立場相異者,時有所聞。 更甚者,近日世界各大校園舉行聲援香港返送中抗爭行動,在紐西蘭與澳洲大學都發生中國留學生暴力攻擊事件,高唱中國國歌和高舉納粹舉手禮。中國人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民族,得不到世人普遍的尊敬,政治宣傳裡的「禮儀之邦」、「愛好和平」的民族到哪裡去了? 歷史上的中國何時曾是禮儀之邦?那所謂的禮儀會不會是規訓和壓迫的藉口,如魯迅所說的是「吃人的禮教」?歷史上又真的存在「中華民族」這樣作為實體和概念的民族嗎?「中華民族」是在什麼樣的時空背景、透過什麼樣的政治權力中被虛構出來,而後被當成理所當然,甚至是排除壓迫異己的理由?世界上還有哪一個民族比中國人更在乎誰是或不是中國人,又有誰比他們更會動輒以「漢奸」、「賣國賊」、「數典忘祖」、「民族罪人」控訴那些追求自由民主或立場和他們不同的人?有誰比他們更擅長用鬥爭,包括軟禁、暗殺、被自殺、被消失等手段,而不是用民主透明的方式解決政治歧異? 中國人的史觀也是令人歎為觀止,不同種族和血緣或「外族」入侵建立的政權都被納入中國的「朝代」,中國的「固有領土」無遠弗屆。日前更有中國官方學術機構發表重大發現包括英語、德語、法語等歐陸語言其實都是漢語的方言,自卑轉自大、扭曲的歷史觀不言可諭。 在台灣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親中政黨,從不曾是台灣民主化的推動者。 他們將台灣民主化歸功於蔣經國的政績,完全不提蔣經國如何是白色恐怖的推手,以及蔣政權是因為抵擋不住當時國內的反對勢力和國際壓力,才被動鬆綁。這些親中政黨充其量不過是寄生在民主體制的便利和自由,不改其反動、反民主的立場,隨時都準備反撲。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國民黨不就信誓旦旦宣告,一旦他們重返執政,將廢止轉型正義、追討黨產和年金改革嗎?日前不也才有一批統派學者強力批判讓台灣走向世界、把中國放入東亞脈絡的108課綱?他們主張儒家文化是台灣的「重中之重」,多元文化讓台灣人陷入認同錯亂,不知道自己是誰,他們威脅2020若民進黨勝選,台灣將被中國統治! 簡而言之,這些人、這些政黨和極權中國隔海唱和。他們與民主思維、民主的生活方式和民主的世界觀,距離遙遠到無法丈量,他們自然不會站在以血肉之軀對抗國家暴力的香港人民這邊! 「中國」不論作為一個政治實體或民族的概念,是否註定是民主的絕緣體,不是筆者有能力、有意願處理的問題。台灣的民主化進程尚在進行之中,包括政府體制、司法、賦稅、社福等改革都還需要持續進行,而在目前嚴峻的形勢下,外來的和台灣內部的中國勢力絕對是民主化進程的破壞力量。 如果去中國化意謂著抵抗反民主的勢力,如果去中國化是站在民主陣營不得不的選擇,如果台灣人要成為一個愛好和平和對國際社會作出貢獻的新興民族,那就去中國化更徹底一些吧! 本文作者為黃涵榆,由思想坦克授權轉載。  
黃涵榆 2019-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