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憲相關文章

假如你是院長?台灣人只慶幸你已經不是署長!

假如你是院長?台灣人只慶幸你已經不是署長!

假如你是院長?台灣人只慶幸你已經不是署長! 昨天確診的消息傳出後,大家都非常震驚,尤其感染者是在第一線照顧確診病患的醫師,更讓大家體會到醫療人員的辛苦。沒想到還是有像楊志良這種人,不分青紅皂白就要談懲處。 這些醫師是防疫作戰作戰中風險最高的一環,他們也非常清楚這一點,還是展現醫者風範細心照顧病人,本該受到最高的尊重。若他們聽到楊志良這種言論,心中作何感想?幸好絕大部分台灣人都是明事理的,有許多網友出來為他們仗義執言。 不只是昨天確診的這件事而已,從疫情爆發以來,總是有一堆國民黨人士處心積慮想要攻擊防疫措施,他們的批評往往沒有什麼建設性,單純想要獲取自己的政治聲量而已,代價卻是全台灣的防疫信心。如果現在是國民黨執政,人們的信心早就被你們這種獵巫行為摧毀,還談什麼防疫? 這一年多來,全國上下一心擋住了疫情,每個台灣人或多或少都有貢獻,但對於國民黨這些人,我們也不奢求什麼,只要乖乖閉上嘴巴大家就很感激了! 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1113W0026  
林俊憲 2021-01-13
毫無長進的中國與防疫有成的台灣

毫無長進的中國與防疫有成的台灣

毫無長進的中國與防疫有成的台灣,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鄰近北京的石家莊突然緊急宣布封城,所有人員不得離開,結果當年武漢封城時的亂象又全部重演,困在路上、沒辦法回家。經歷了一整年,中國的防疫政策還是完全沒有長進,一個「封」字解決一切,根本不管民眾的死活。 中國會這麼緊張很自然,疫情居然是在河北爆發,隔壁馬上就是高官群聚的北京,當然要拚命阻止疫情傳到北京來。如果在台灣這樣做,會遭到多大的民意怒火?可是在中國完全沒有人敢有意見,只要北京沒事就好。 最近中國的疫情根本是歷史重演,跟去年武漢封城前後的發展一模一樣,讓人們非常納悶,中國這一年來到底對疫情防治做了什麼?同樣一年的時間裡,台灣政府可以完成口罩增產、入境集中檢疫、防疫車隊、居家隔離機制等等措施,事實也證明讓台灣的防疫非常成功,但中國卻好像過去一年完全空白一樣,什麼都沒有準備好。 今天台灣出現兩土本土案例,全國都非常關注,但也請民眾不用過於慌張,遵照指揮中心的指示,做醫護人員最強的後盾。尤其看看隔壁中國的情況,再對比台灣這一年來的成就,就會非常清楚我們還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像中國那種做法,從來不會是台灣的選項之一。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408854  
林俊憲 2021-01-12
數字會說話,究竟是誰依賴誰?

數字會說話,究竟是誰依賴誰?

數字會說話,究竟是誰依賴誰? 羅智強最近說,台灣對中國的貿易依存越來越高,不曉得他究竟是不清楚台灣經濟結構就亂講話,還是故意話只講一半,刻意誤導民眾。 去年一整年全球都被疫情影響,經濟也受到嚴重衝擊。世界貨幣基金預估,全球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是-4.4%,而台灣居然是2.71%。一正一負,就知道台灣的經濟表現有多驚人,其中電子和資通產品的成長是重中之重。以11月出口數據來說,兩項合計金額就佔總額的54%,成長率跟去年同期比接近兩成,也反應在對中國出口的數據上。

去年截至11月,台灣對中國出口成長14%,其中電子零組件及資通產品增幅為 24.3% 與 20.1%,其他主力商品例如化工材料、塑膠與機械反而分別衰退 14.8%、4.5% 與 1.8%。因此可以得出一個很清楚的結論:台灣出口中國大增,全都是因為中國對台灣電子產品需求導致。 貿易依存度一詞很容易讓人誤會,以為台灣出口要全部仰賴國外的臉色,我們毫無主導權,但近幾年完全不是如此。台灣出口量大增的這些半導體組件與電子產品,只有台灣有技術生產,這個時代已經是台灣挑客戶,中國不要,後面排隊的人多的是。例如華為禁令對台積電幾乎沒有影響,因為後面排隊的英業達、AMD、INTEL等大廠巴不得吃下這些空出來的產能。若真要說依賴,也是中國對台灣的技術依賴。 羅智強只拿數字增長來說故事,卻不解釋背後的成因,就是想偷渡國民黨典型的依靠中國論述罷了。羅智強身為馬英九愛將,應該先想想:跟馬英九時期比較,一個金融海嘯、一個武漢肺炎,同樣面臨危機,為什麼民進黨就能夠做到全球僅見的經濟正成長? 台灣人靠著自己的技術能力,站上全球電子供應鏈的頂端,這本該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卻被某些有心人唱衰,還活在馬英九八年靠中國才能發大財的大夢裡。這種「見不得台灣好」的心態,扭曲到了極點!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401906  
林俊憲 2021-01-06
拼命扯台灣後腿的中國國民黨

拼命扯台灣後腿的中國國民黨

嚴峻疫情可能還不是我們當前最大的敵人,而是身在台灣卻拼命扯台灣後腿的中國國民黨! 國民黨大力抨擊疫情指揮中心在跨年期間針對自主健康管理者進行防疫天網監測,認為政府的管控方式如同中共一樣忽視人權,更直指中華民國越來越接近獨裁。 全球疫情近期再次陷入失控局面,各國在確診、死亡人數不斷創新高的同時卻強碰跨年這種大型節日,不論政策制定是否得宜或是民眾能否確實配合,有著太多的變數可能導致疫情爆發,因此要如何控制疫情絕對是一個難度極高的挑戰。而事實上也證明確實就是會有自私的害群之馬會不顧其他人安危,執意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出入公共場合。這就是指揮中心除了宣導之外,也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協助進行監控的原因: 為了讓台灣能在全球疫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下,能繼續維持極其可貴的「正常」生活。 反觀之前就曾為中國疫苗護航的國民黨,現在又想帶風向把電子圍籬監控塑造成獨裁的象徵,這種反對的方式已經不能說是國民黨身為在野黨想為民監督、嚴格把關執政黨的角度,而是已經站到了人民權益的對立面,成了敵人一般的可惡角色了!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401448  
林俊憲 2021-01-05
年關將至,吳三桂們正在蠢蠢欲動

年關將至,吳三桂們正在蠢蠢欲動

年關將至,吳三桂們正在蠢蠢欲動。 前陣子武漢肺炎變種病毒出現在台灣後,指揮中心馬上宣布加強邊境管理措施,並且暫緩外國旅客入境。沒想到馬上又有人跳出來要求指揮中心鬆綁,對中國開大門,完全無視現在疫情有多嚴峻。 事實上,中國的疫情是否有趨緩一直是個問號。從去年3月以來各地就不斷傳出零星案例,上個月更傳出大連、四川等地無預警封城,甚至進入緊急狀態,無論怎麼看都不安全。況且在中國這樣資訊高度不透明的地方,台灣更只能靠自己嚴加防範。 台灣之所以能夠守到今天,靠的就是「不相信」中國官方的說法,自己做好超前部署。而現在也沒有禁止旅居中國的國人入境,更別說有差別待遇,一樣是居家隔離14天,究竟為何要針對中國放寬檢疫標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政治考量。 年關將近,預期將會有大批旅居海外的國人返鄉,全國嚴陣以待,沒想到現在還要提防這些從內部大開城門引疫情入關的吳三桂們,為了政治利益拿疫情開玩笑,實在可惡!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399358
林俊憲 2021-01-02
沒有評論還是不敢評論?

沒有評論還是不敢評論?

沒有評論還是不敢評論?有種搞國際偷襲,沒種面對後果! 昨天AIT發佈了賀年影片,其中放了處長酈英傑與各直轄市的市長合影,有趣的是並非全員到齊,獨漏了台中市長盧秀燕。 其他的五都市長各來自不同黨籍,可見政黨之分並不是原因,而美國身為世界上外交事務最繁重、人才最多的國家,有可能犯這種顯而易見的錯誤嗎?無論怎麼看,美國都是在傳達一個清晰的訊息:盧秀燕不是我們願意往來的對象。 上個月盧秀燕與AIT會面時擅自安排媒體偷襲,嚴重違反了外交上應有的禮節,許多人都擔心是否會損害台美關係,看來是多慮了。AIT這隻影片背後的用意,就是在說他們非常清楚搞小動作的人是誰,不會因此影響大部分與美國友好的台灣人。 盧秀燕恐怕是沒想到美國的反擊會如此明顯,讓她顏面盡失,只能支支吾吾的說沒有評論,但我怎麼看都更像是不敢再多做評論。她身為市長,做出這種行為前早該想到後果,卻連基本的判斷力都沒有,能力恐怕不符合她的職位吧!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398708  
林俊憲 2021-01-01
為何要給航空業彈性防疫規範?

為何要給航空業彈性防疫規範?

為何要給航空業彈性防疫規範?看看這些數據就知道了。 台灣歷經了200多天沒有本土案例後,一出現本土病例,大家都非常緊張。前幾天有位彭博的駐台記者寫說,他來台灣生活快一年,這裡的生活「正常到荒謬」,在他眼中,台灣人能夠維持跟沒有疫情時差不多的生活,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有非常多的民眾跟我反應,為何航空業可以有比較彈性的防疫規範?其實這是為了維持經濟成長的折衷方式。大家可能會以為台灣今年的航空業是負成長,但根據桃機統計,今年6月以後,桃機的貨運量就轉負為正,甚至大幅度成長。以目前最新的10月資料來說,2019年的10月貨運量是19.6萬公噸,到了2020年居然高達22.5萬公噸,成長14.62%,前面幾個月也都是10%以上的成長。 雖然人員無法移動確實帶給航空業很大影響,但台灣的亮眼經濟表現也帶動貨運需求。例如11月的外銷訂單就突破歷史新高,貨運業也高度成長,飛行人員的需求其實非常大,才會給航空公司較彈性的防疫措施。 防疫做得好不好其實不只是看病例數,也要看日常生活改變了多少。台灣之所以被國際媒體稱讚,就是因為除了防疫成功外,經濟表現還屢創新高。做到這兩者平衡其實非常困難,而航空人員的防疫規範就是一個例子。 紐籍機師的個案當然非常可惡,除了長榮將其免職外,交通部也已經宣布將重罰長榮100萬元,而衛福部也表示正在擬定罰則、甚至不准再適用航空防疫規範。 給予航空業彈性,是為了讓他們帶動台灣的經濟,但如果航空業無法自主管理好的話,那很抱歉,就換指揮中心來統一管理,絕不會容忍防疫漏洞再次出現。  
林俊憲 2020-12-25
國民黨永遠做不到的事

國民黨永遠做不到的事

「承認、面對」是國民黨身為一個政黨該做卻永遠做不到的事情。 蘇偉碩醫師日前公開聲稱萊克多巴胺「比搖頭丸毒250倍」已被證實為不實言論,本人也坦言誤植錯誤數據,而當初為其背書的國民黨被要求應付連帶責任。對此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於受訪時沒有正面回應,而是反問蔡政府又為人民做了什麼,並批評民進黨還搞不清楚狀況。 江啟臣的回應其實不太讓人意外,因為這就是一個標準的國民黨式回答:對於錯誤,一概不去面對。政治的道路上是一個又一個對於局勢審慎思考後所下的決定,能準確無誤當然是再好不過,但事實上人的判斷幾乎不可能每次都全然正確,因此在犯錯後要如何面對、如何擁有承認的勇氣,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課題,可惜國民黨就是學不會,遇事總是逃避、犯錯從不面對。 還記得以前常聽到一句話:當你用一隻手指頭指著別人的時候,另外四隻手指頭也正指著自己。希望國民黨在指責別人的同時,先好好回想一下自己為了政治聲量引用、背書不實資料的行爲,再來說說搞不清楚狀況的究竟是誰。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386793  
林俊憲 2020-12-20
連造謠都要跟風

連造謠都要跟風

連造謠都要跟風,就別浪費司法資源了! 前幾天蘇偉碩醫師因為說出「萊克多巴胺比搖頭丸毒250倍」、「空氣中可驗出萊劑」等等不實言論而被衛福部送辦,事後也有教授跳出來說明,蘇醫師引用的數字是誤植1000倍,因此說法當然不成立,但國民黨可不會放棄這個作秀的機會。 羅智強跑到警局自首,吵著說自己也要一起「關三年」,根本是沒有搞清楚衛福部檢舉的原因。對於萊劑有疑慮,公開討論當然沒問題,可是引用錯誤數據、拿科學背書,還明確拿出毒品來類比,已經達到足以誤導大眾的程度,這樣的謠言能不辦嗎? 蘇醫師之所以被調查,是因為他有明確發表不實言論,但羅智強呢?只不過是個想要靠不實言論蹭聲量的跟風者,拿司法資源當自己的作秀舞台。真那麼想被關,何不乖乖待在家裡自主隔離就好?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385348  
林俊憲 2020-12-18
醜陋的嘴臉不只加利老闆

醜陋的嘴臉不只加利老闆

台灣人沒那麼健忘,醜陋的嘴臉可不只加利老闆一個! 前幾個月以中國口罩混充台灣口罩的加利老闆林明進,昨天終於被正式起訴。看看檢方拿出來的證據,實在令人憤怒,原來整件事從頭到尾真的就是要惡意搞垮台灣的口罩國家隊。 原本事件爆發時,林明進還宣稱是因為工廠員工過勞,才要進口中國口罩來賣,後來證明根本是自己想要賺差價。但看看這些對話紀錄,還不只是為了牟利而已,實在很難想像這種扭曲的心態到底是怎麼回事? 更可惡的是,當初事件爆發時,國民黨一堆人彷彿禿鷹看到獵物一般跳出來攻擊口罩國家隊。事實都沒查清楚就先幫違法廠商護航,只要有任何打擊政府的機會都不放過,哪怕打擊的是全體國民的信心也在所不惜。 現在真相出爐,請問你們人呢?還是贏得聲量之後就什麼都不管了呢?台灣人沒那麼健忘,當初一個個幫加利護航的人,全體國民都在看你們什麼時候要認錯道歉!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12-16/509420  
林俊憲 2020-12-16
從總體戰到精準打擊

從總體戰到精準打擊

從總體戰到精準打擊,美國的對中策略正悄悄轉向。 前陣子6位香港民主派議員被取消資格後,引發美國對14位中國官員進行制裁,包括禁止入境、凍結在美資產等等,今天國務卿龐培奧又再度發布了17人的制裁名單,面對中國跳腳,美國絲毫沒有要停止的意思。 這些措施都是針對個人,並且都是從美國有法律管轄權的項目下手,美國當然有權利決定你能不能進入美國、能不能使用與美國有關的金融服務。套一句中共最喜歡說的話:「請不要干涉他國內政」,中國官方對制裁暴跳如雷,這就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為什麼中共高層會對無法入境美國這麼生氣?大家當然都知道原因,因為他們的資產、家眷都放在海外,可是這種事不能拿到檯面上講,否則中國人作何感想?這會讓中共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若不抗議,貪污來的錢等於被美國沒收,如果抗議,就是把這些勾當讓全世界都知道。 這也代表美國的對中策略正在悄悄進入下一個階段,從過去幾年國與國之間的貿易總體戰,開始轉向為針對個人的「精準打擊」,符合美國一直強調的「把中國人民跟中共區分開來對待」。美國在第一階段透過貿易戰解決中國偷竊技術、不公平貿易的問題、阻斷中國的資金來源,但這種做法本身對美國經濟也會造成影響,到了一個階段就要收手,接著進行下一階段:對個人的制裁。 發布制裁可以說是美國最厲害的王牌,對美國內部幾乎毫無影響,卻又能切中要害。美中相爭,中國從一開始就註定落於下風,這與中共的體制有關。在中國當官,最好的結局就是逃離中國,否則就要面臨鬥爭整肅。整個政府高層的命脈都被外國把持,這種國家有辦法當世界老大嗎? 尤其制裁的標的很明確,又不像貿易戰會對美國經濟造成影響,一但制裁發布,就需要一個很好的理由向社會說明為什麼收回制裁?難道他們的作為有改變嗎?川普如果在最後的任內發布大量制裁名單,即使拜登上台也很難改變,這是中國最害怕的結果,也是最致命的一招。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378201  
林俊憲 2020-12-11
台灣成為防疫典範的秘密

台灣成為防疫典範的秘密

台灣成為防疫典範的秘密:嚴格規範、確實執行。 昨日高雄傳出有一名移工走出防疫旅館房門,只是拿東西給隔壁的朋友,雖然過程僅有8秒,仍然被衛生局開罰了10萬元。消息傳出來後,馬上獲得許多國際媒體的報導,包括CNN、日本NHK,他們都非常驚訝台灣的防疫規定如此嚴格,而且沒有人抱怨。 其實他們的訝異其來有自。入秋後,日本的疫情不但沒有減緩,反而出現爆炸性的成長,北海道、大阪等地的醫療體系都瀕臨崩潰,甚至還要向自衛隊求援。日本會到今天這個局面,我認為關鍵就在前面幾個月的「中間期」,他們鬆懈了。 第一波疫情從3月開始全球大流行,那時世界各國都非常緊張,也祭出封城等強力措施。然而進入夏天後疫情開始趨緩,各國防疫措施也逐步解除。但當時趨緩主要應該是氣溫的原因,並非疫情真的獲得控制。就是因為這段時間各國沒有繼續維持,現在才會顯得措手不及。 反觀台灣,從二月開始防疫措施就一直嚴格執行,中間雖稍有調整,但政府一直非常關注疫情動態,進入冬天後也馬上開始執行秋冬防疫專案,並沒有因為前面防疫成功就鬆懈,也趁這段期間加緊如口罩等防疫物資的生產,提早做好準備。 今年接近尾聲,這一年以來的種種防疫規範雖然造成許多不便,但絕大部分的台灣人都不曾抱怨,也遵照指揮中心的指示確實執行,因為我們明白一個人鬆懈就可能成為疫情破口。我想台灣給全世界最大的啟示正是如此:防疫不是某些人的責任,每位國民都是防線上的一員。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012070200.aspx  
林俊憲 2020-12-08
國民黨連41萬也不願意賠?

國民黨連41萬也不願意賠?

一年領走國家2.36億,卻連41萬也不願意賠? 國民黨上週五在議場內亂丟豬內臟,立法院秘書長今早備詢時說,目前已經先花了5萬多塊進行清理,如果仍無法消除氣味,所有的地毯都需更換,屆時可能要花費100多萬,而上次積欠的41萬國民黨至今都還沒付清。 其實國民黨之前就承諾過會賠償,後來又反悔,聲稱其他黨都付清了才要賠償。現在證實大家都賠了,就剩國民黨還在賴帳,就你最特別,現在還要拿出什麼理由硬凹? 根據內政部的資料,國民黨一年可以領到國家2.36億的政黨補助款,41萬都付不出來,這有可能嗎?這已經不是金額大小問題,而是態度問題,這種藐視國會的態度實在可恥。 國民黨還敢指責民進黨是「新黨國」,這種把國會當自己家、弄壞了也不賠,一副你奈我何的態度,國民黨才是真正的黨國劣根性,爛到骨子裡!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366439  
林俊憲 2020-11-30
中國一巴掌打在馬英九臉上

中國一巴掌打在馬英九臉上

中國終於說實話,一巴掌打在馬英九臉上! 從簽署RCEP以來,國內就有非常多政治人物藉機跟著中國唱和,鼓吹台灣應該積極加入RCEP,即使對中國做出政治妥協也在所不惜,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正是馬英九。 馬英九上週才說,台灣要加入RCEP,中國的政治打壓是「根本不存在的障礙」,結果今天國台辦直接一巴掌打在你臉上,直接了當說一中原則是前提、要以「中國台灣」為名義加入。難道是你們兩邊劇本沒喬好嗎? 台灣要走出國際,這點大家都同意,但我想國人更在意的是不能以主權當作籌碼交換中國的讓步,RCEP並非可行的選項。 我也再次呼籲馬英九,你都卸任那麼久了,國內外的局勢已和你當總統的時候天差地遠,還是少出來講話丟人現眼。被其他人打臉就算了,連你最愛的中國都出來打你臉,這是個很大的警訊!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011250112.aspx   國台辦談RCEP:一中原則是台灣參加的前提 | 兩岸 | 中央社 CNA 針對台灣未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今天聲
林俊憲 2020-11-25
國民黨究竟想表達什麼?

國民黨究竟想表達什麼?

國民黨,你們包圍自己上班的地方究竟想表達什麼? 國民黨今天在立法院第十二度杯葛院會,不讓蘇院長上台報告,也不讓其他黨籍的立委進行質詢,現在更好笑,居然說出要包圍立法院這種話。好好的會不開,包圍空盪盪的立法院要幹嘛? 民進黨一再強調,國民黨當然可以針對美豬議題提出質疑,但是請走正規的國會管道。國民黨身為最大在野黨,有38席立委,每一個人都可以好好地走進立法院,進議場開會,向蘇院長提問要求說明。但國民黨正事不做也就算了,包圍自己上班的地方究竟意義何在? 很明顯的,國民黨是想模仿社運的抗爭方式博取媒體聲量,但兩者之間有個非常明顯的不同:社運團體沒有體制內的權力,所以才訴諸國民形塑對政府的壓力,但國民黨可不是,你們的38席立委難道只是擺設?只能用來借會議室開黨部會議嗎? 如果國民黨真的那麼想走社運路線,我想大家也都沒意見,不要再占著國家資源不做事就好。38席立委全部辭一辭,你們愛包圍多久都可以!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11-24/498728   若蔡英文不辯論萊豬 國民黨下一步「包圍立法院」 | 政治 | 新頭殼 Newtalk
林俊憲 2020-11-24
「因為我無能才無法參與談判」

「因為我無能才無法參與談判」

既然政治因素不是障礙,那請問馬英九:你任內為何無法加入談判? 馬英九宣稱,台灣要加入RCEP,一國兩制根本是不存在的障礙,企圖幫中國阻撓台灣參與國際的行徑辯護,再次回頭檢討台灣。 明明這麼多年來,只要中國有影響力的組織,即使僅是經濟或是其他民生議題相關的國際場合,中國都會以政治因素阻止台灣的參與,更何況由中國主導的RCEP,但馬英九就是看不見。 事實上,RCEP的談判從2012年就開始,正好是馬英九的第二任期開始時。既然政治因素不是障礙,為何你花了4年時間都無法加入談判?如果政治因素不是問題,那問題究竟是什麼?難道要承認你就是無能才無法參與嗎? 馬英九說這種話,只不過是把頭埋進沙子裡,看不清中國就是要台灣無限的退讓,直到成為中國的一省為止。 如果硬要說政治因素不是問題,那也可以,就請馬英九公開向國人宣示:「中國沒有打壓我們,單純因為我無能才無法參與談判。」依照馬英九的形象,國人有很高機會同意你的說法!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11-21/497473 NEWTALK.TW 加入RCEP要接受一國兩制? 馬英九:根本不存在的障礙 | 政治 | 新頭殼 Newtalk
林俊憲 2020-11-21
言論自由不是違規事實的遮羞布

言論自由不是違規事實的遮羞布

言論自由不是違規事實的遮羞布。 NCC今天宣布,審查委員以7比0的壓倒性比數否決中天換照,果然,馬上就有人出來拿言論自由幫中天護航,似乎完全看不到中天這幾年來到底違規的情況有多嚴重。 事實上,中天之所以現在還能繼續播,是來自於2014年的換照審查結果。當年的會議上,多位評審委員當時就已經裁定中天不合格,但由於出席人數未達門檻,最後才以要求改善附帶決議的方式驚險過關。換句話說,中天早已是「留校察看」的狀況。 再看看這六年來,中天究竟有沒有改善?我想大家心理都有底。也許有人會說,社會本來就應該有多元聲音,不應該關中天,但問題的癥結點從來不在此。 中天的違規紀錄中,去年的文旦事件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件,因為它確確實實傷害到了人。200萬斤文旦倒水庫的假消息造成價格下跌,讓無辜的農民受害。一則簡單的消息居然可以造成實際的民生損害,可見媒體若失去自律,後果有多可怕。 今天NCC的審查委員做成此決議,每一項都有事實根據,每一個違規的事證都再清楚不過,假設今天中天再次獲得換照,過去六年不改,再給六年就會改善嗎?台灣社會沒有那麼多的六年承受中天帶來的損害。 言論自由絕對重要,但言論自由不是免罪符,更不是拿來掩蓋違規事實的遮羞布。在高舉自由大旗前,也要明白自由背後所須承擔的義務。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11-18/496087?ref=topics 中天換照 陳耀祥:中資不是問題 內控失靈才是重點 | 政治 | 新頭殼 Newtalk 今(18日)針對此次中天換照,國家通訊委員會NCC於下午14時針對中天換照一事召開記者會,陳耀祥表示評斷標準全面,除10月26日聽證會外,同時也參照中天過去得獎紀錄、呈交給NCC報告及民眾檢舉紀錄皆納入考量,2014年中天就...  
林俊憲 2020-11-18
連勝文活在哪個平行時空?

連勝文活在哪個平行時空?

國民黨沒擋過軍購?請問連公子活在哪個平行時空? 上週F-5E不幸失事後,果然許多國民黨人士跳出來大作文章,其中也包括許久不見的連勝文。不料一發文馬上就被網友嗆爆,還不甘示弱的反擊。 他的回應中,有一段讓我最不能接受,他居然說「印象中國民黨沒擋過軍購」,請問你知不知道為何小英政府上台後就大力推動潛艦國造?台灣本來可以買到潛水艇,就是被你們國民黨擋了69次、拖延了十幾年,現在才要努力自行建造啊! F-5E汰換的事情,我前幾天也說過,正是因為馬政府決策反覆、任內進度零,民進黨為了填補這八年的落後,才會不斷推動各項軍購及國造案,國民黨到底有什麼臉拿不幸事件來搏取自己的聲量? 連勝文的發言,彷彿他人生過去十幾年都是空白,不知道台灣國防的問題出在誰身上。或者是因為他身為國民黨的二代公子哥,跟一般的台灣人活在不同的平行時空,才會完全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以他過去的紀錄來看,後者最有可能!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340569 NEWS.LTN.COM.TW 嘆戰機失事遭吐槽 連勝文嗆網友:藍執政覺醒、綠執政冬眠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林俊憲 2020-11-03
回應民意,高公局將修正路標!

回應民意,高公局將修正路標!

回應民意,高公局將修正路標! 高速公路指標事件引起台南人非常大的不滿,我已經與高公局局長溝通過,要求以後不准再出現這種自己偷偷摸摸換指標的事件,高公局也承諾將修改台南的指標。 由於原先標示為台南的出口有兩個,因此高公局趁這次改版將此問題修正。大灣交流道的指標保持不變,原先標為「台南」的仁德交流道直接改為「仁德」,而永康交流道則改為「永康|台南北區」,符合我所要求的以所在區地名為修改原則,將用路人辨識的困難度減到最低。 此外,高公局也承諾,未來要是再有更名的需求,一定會事先徵求在地的意見才會決定施作,確保這次的風波不會再次發生。感謝大家這幾天的關注,我會持續為大家監督! 【高公局新聞稿】 https://www.freeway.gov.tw/Publish.aspx?cnid=195&p=19984
林俊憲 2020-10-26
請問交通部:台南有19條中山路,路標到底是指哪一條?

請問交通部:台南有19條中山路,路標到底是指哪一條?

請問交通部:台南有19條中山路,路標到底是指哪一條? 高公局把原本國道一號指標上的永康、大灣以及台南三個交流道指標改為「中正北路、中山路、復興路」,並對外宣稱說是「為了避免混淆」,然而光是整個大台南就有19條中山路,越改越模糊,引起在地人非常大的不滿,因為根本沒有徵詢地方的意見。 高公局的目的是想仿效台北市的做法,確保不會多次出現名為「台南」的路標。但最大的問題是:台北早就已經是直轄市,所以不會出現同市內有多條路名的狀況。但台南是由縣市合併而成,過去的縣轄鄉鎮各自有獨立的道路命名,有大量重複的道路。高公局根本是以台北看天下,完全不顧各地方的不同。 況且市區內有多個交流道也不是只有台北這個例子,台中也一樣。但台中市區的三個交流道路標分別叫做「台中|大雅」、「台中|沙鹿」、「台中|龍井」,證明以所在區的地名當路標沒有辨識問題,那為什麼偏偏要改台南? 高公局這種做法根本就是自以為聰明,從沒問過民眾的意見就照自己自以為是的想法施政,完全體現官僚的傲慢。沒有公告徵求意見就換上去,現在如果又要改回來,這些錢誰要出?還不是全民買單。 我要求高公局應在一週內研擬出補救辦法,例如公開徵求民眾命名的意見,開放投票讓大家自己選擇路標命名,確認民眾同意後才再次修改,不准自己又趁深夜施工偷偷再換一次,多次修改浪費納稅錢,並且以後全國都用一樣方式執行,避免再度浪費公帑!
林俊憲 20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