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憲相關文章

要不是當年當「乞丐」,國民黨活得到今天嗎?

要不是當年當「乞丐」,國民黨活得到今天嗎?

  前天美國宣布捐贈疫苗後,我發文表達感謝,並且呼籲國民黨這次就不要再亂了,就算拉不下臉誠心道謝,至少也不要出來說一些毫無幫助的話傷害台美關係,不過國民黨終究是國民黨,這幾天羅智強的「乞丐說」引起譁然。 當年國共內戰末期,國民黨接受了美國大量的資助,卻還是兵敗如山倒一路撤退到台灣,美國眼看國民黨大勢已去,原本打算停止援助,直到韓戰爆發後才又給予美援,年紀稍長的朋友一定都還對印著「中美合作」的麵粉袋有印象。如果按照羅智強的邏輯,給予台灣幫助就叫做「乞丐」,那麼國民黨當年不就是靠著「當乞丐」才活到今天嗎? 不論是數十年前的美援還是疫苗,台灣人都不會認為這是在乞討,而是當一個國家有能力時幫助另一個國家罷了,台灣受到美援的幫助逐漸發展起來後,也一直以農技團、醫療團或是物資援助開發中國家;去年台灣防疫有餘裕時,捐贈了大量的口罩、防護衣等物資給世界各國,美國日本當時也受到台灣的幫助,現在則換他們在台灣有需要時幫助我們,這是國際間的良善循環,也是台灣長年以來付出得到的回報。 「乞討」是完全不思努力付出而期望他人給予,台灣的情況顯然不是如此,羅智強會用「乞丐」這個詞來形容,恐怕是這幾年來國民黨向中國「要飯」慣了,把自己的經驗說了出來!
林俊憲 2021-06-22
病例數大降,三級警戒有了回報

病例數大降,三級警戒有了回報

新增病例數大降,三級警戒的辛苦有了回報! 指揮中心公布今天新增的本土確診數是127例,不僅已經連續七天在200例以下,更是本土疫情升溫以來最低。從案例分佈範圍來看,目前除了雙北等風險較高的七個縣市外,其他縣市大多都已連續數日無新增病例,不僅數字下降,疫情擴散也獲得控制。 至於為何死亡數字並未降下來?因為從感染到重症往往會有數天的時間,因此目前看到的數字是反應一至二週前的疫情,只要新增確診數能夠持續控制,就能漸漸降低。 下降的數字,代表的是全國這段期間辛苦的防疫工作是有效果的,努力也得到回報。雖然疫情已有趨緩現象,但大家還是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再加把勁,我們一定很快可以迎來回歸正常生活的那一天!  
林俊憲 2021-06-19
把政治聲量擺在民眾權益之前的國民黨

把政治聲量擺在民眾權益之前的國民黨

把民間的一片好意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這就是永遠把政治聲量擺在民眾權益之前的中國國民黨。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針對藝人賈永婕集合民間愛心資源捐贈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全配系統(HFNC)一事,批評政府把原本該做的事讓民間來協助,政府對此應感到羞愧,一番言論硬生生地把民間送暖的好意扭曲成自己政治鬥爭的武器,讓原本充滿善意的活動瞬間變了調。 細數疫情爆發以來國民黨的所做所為,除了不遺餘力地唱衰國產疫苗並宣揚中國疫苗,另外就是絞盡腦汁地試圖透過各種政治口水來分化民眾。以這次的事件為例,原本活動目的除了希望能透過最及時的物資捐贈來強化醫療能量之外,更是希望藉此讓疫情影響下凝聚力受到一些打擊的台灣,能夠再恢復以往的團結一心。然而這樣一個良好的出發點,卻硬是被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導向政治的角度來利用,這種行為對於所有懷抱熱血提供幫助的民眾,無非是最大的打擊。 國民黨像這種以政治聲量為出發點、將人民權益擺在後頭的行事邏輯已非一次兩次的偶爾為之,而是長久以來的辦事慣例,而在台灣最需要團結的時間點再次選擇操弄政治手段來分化民眾的行為,實在是令人感到心寒與不齒!  
林俊憲 2021-06-15
沈睡的巨人正在醒來

沈睡的巨人正在醒來

日本國會無異議挺台參與WHA,沈睡的巨人正在醒來! 繼捐贈台灣疫苗後,日本挺台事蹟再添一樁!今天日本參議院通過決議案,以無異議通過的方式支持台灣參與WHA,要求日本政府從明年起支持台灣參與,並敦促世界各國也應一同支持。 過去日本雖然也有支持台灣參與WHA的聲音,但大多是由外務大臣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表態,此次主動由國會做成有法律依據的決議案實屬罕見,也代表了一個重大意義:台日之間的互動關係,中國不再是強力的影響因素。 日本戰後數十年來一向有不願過多參與國際事務的傾向,尤其是面對中國有關議題時更是如此。因此台灣對日本來說其實非常兩難,一來台日之間的民間情誼非常深厚,二來中國把台灣視為其外交上的「核心利益」,任何與台灣親近的國家都會遭到中國強烈反應,因此日本的對台政策長年在這兩大因素之間擺盪。 不過現在看來,日本很顯然做出了選擇,選擇站在真正相同理念的朋友台灣這一邊,而中國不再是優先考量,不僅是最近的疫苗捐贈和挺台決議而已,日本近兩年來的種種表態都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過去日本不太參與國際政治,其經濟影響力和政治影響力完全不成正比,但是這個沈睡的巨人正在醒來,並將與共享相同理念的國家一起重新躍上世界舞台!  
林俊憲 2021-06-11
參議員搭軍機來台宣布疫苗捐贈,高明策略

參議員搭軍機來台宣布疫苗捐贈,高明策略

參議員搭軍機來台宣布疫苗捐贈,讓中國毫無置喙餘地的高明策略。 前天美國三位參議員閃電式訪台,還帶來了捐贈75萬劑疫苗的好消息,照理來說這種美事應該不會再有什麼反對聲音,不過國民黨還是找得到地方罵,吳斯懷說參議員來台是大內宣,但若民進黨真能夠叫得動三位美國聯邦參議員來台助陣,幫我們的外交人員拍手都來不及了,還要批評? 其實吳斯懷的話還是有值得參考的地方,從他的批評反推回去,就可以知道美國的用意是什麼。他說參議員不是專門來台灣,是去完韓國後才過來,但反過來問,既然原來只是要去韓國,特別飛來台灣停留三個小時的用意是什麼?捐贈疫苗的事其實也不需要大陣仗請三個參議員親自來說明,所以這趟台灣訪問最大的目的,其實就是在他們現身台灣這件事本身而已,證明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不僅沒有減弱,反而還越來越強烈。 尤其搭乘軍機來台這件事是最有意思的地方,去年有幾次外國貴賓訪台,但他們搭乘的都是本國的行政專機,不然就是民間航空公司包機,照理來說以參議員的身份搭乘專機也很正常,但這次來的C-17上面大大的寫著U.S. Air Force,完全沒有要避諱就是美國空軍來台的意思。 過去中國最喜歡說美軍軍機降落就是武統台灣之時,現在美軍軍機確實降落了,卻不是戰鬥機,上面載的也不是士兵而是參議員,那中國該怎麼反應呢?美國不僅沒有升高衝突,還打破了中共的虛張聲勢,是非常高明的一個做法。
林俊憲 2021-06-08
江啓臣牛頭不對馬嘴

江啓臣牛頭不對馬嘴

此授權非彼授權,江啓臣牛頭不對馬嘴。 昨天日本疫苗來台後,大家都非常高興,另外還有一些民間團體想要捐贈疫苗,但問題就卡關在沒有證明疫苗貨源的原廠授權書,指揮中心正在協助解決中。但江啟臣出來說要指揮中心「主動授權」的言論,根本是沒有搞清楚狀況。 首先,關於疫苗進口所提到的「授權」其實有兩種,一種就是原廠授權書,另一種叫做「緊急使用授權」(EUA)。前者是用來證明原廠確實有貨,而且願意提供,後者則是國內自己的醫藥審核制度,因為新藥上市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在面對疫情緊急狀態下,先授權疫苗上市可以在國內使用。 江啓臣的這番言論,完全是把兩種授權搞混,目前民間疫苗最大的問題是「有沒有貨」,而不是「進不進得來」,指揮中心已經在進行BNT、嬌生疫苗的EUA作業,換句話說,門已經要開了,只差有沒有東西進來,而原廠授權書就是在確認有貨可進這件事。 江啓臣自創「主動授權」這個詞,實在不知道他在說什麼?沒有原廠證明書就沒有貨源,難道疫苗會因為所謂的主動授權憑空生出來嗎?國民黨最近這一連串的疫苗鬧劇,實在讓人很懷疑他們到底有沒有搞清楚整個疫苗的情況,更大的可能,是他們連自己在反對什麼都不知道。  
林俊憲 2021-06-05
一張便簽就想甩鍋給指揮中心

一張便簽就想甩鍋給指揮中心

一張便簽就想甩鍋給指揮中心,寫劇本拜託專業一點! 為了因應各方捐贈疫苗的熱心,指揮中心開放各民間團體提交資料送審,若通過的話就可以專案輸入,目前已經有多個團體送件,不過其中有一個看起來根本是來鬧事的。 國民黨主席參選人張亞中不知道透過什麼統戰管道,宣稱可從中國獲得1000萬劑疫苗,其中500萬劑是德國製BNT,另外500萬劑是中國國藥疫苗。先退一步不談進口中國疫苗的爭議,重點還是能不能拿得到?他所謂的疫苗來源竟然是某個中國統戰單位發來的便簽,甚至只送了這張便簽就要指揮中心審查,到底是要審查什麼? 在我看來,這是一套再完美不過的劇本,先從可信度存疑的中國統戰單位要來一張便簽,宣稱自己有疫苗來源,交給指揮中心後,就可以把鍋甩到指揮中心頭上。這1000萬劑疫苗跟空氣一樣,但如果進不來就是指揮中心的責任,如果真發生奇蹟進來了,那又是他的功勞,但審查接洽這些難題都要靠指揮中心完成,對張亞中百利無一害。 反觀其他團體目前送審的申請,指揮中心需要的公文資料全部具備,可以馬上開始審查,這才是真正在幫助台灣。張亞中的做法若可行,那任何人都可以自己印一張紙要指揮中心生出疫苗來,問題是有這麼簡單嗎? 指揮中心現在已經夠忙碌,拜託不要再增加他們的負擔,若真有疫苗來源就提供完整資料,否則就乖乖待在家裡,不要出來亂!  
林俊憲 2021-06-02
黃昭順就是國民黨的縮影

黃昭順就是國民黨的縮影

疫苗過剩不見人影、疫苗短缺才跑出來搶,黃昭順就是整個國民黨的縮影。 目前國內的疫苗數量仍然有缺口,之後才會陸續到位,因此優先供應給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施打,不過國民黨前立委黃昭順被爆料自己偷偷跑去施打疫苗,而且高雄市政府也表示她沒有在施打名冊裡,完全不符規定。 黃昭順說希望疫苗不要浪費才打,但現在這種情勢,有可能會有輕易浪費掉的疫苗嗎?而且當初第一批疫苗施打率低迷,還有過期的危機,真正可能浪費掉的時候也不見黃昭順跑去施打,反而現在缺了才來搶,這種理由能說服人? 黃昭順的行為,其實就是國民黨這一年多來的縮影,真正需要的時候不見蹤影,出現危機就跑出來再踩一腳。年初第一批疫苗進口時,國民黨的態度是什麼?非但沒有協助呼籲接種,還推波助瀾放大副作用,造成接種率低迷,連蘇院長和陳時中部長親自示範施打都能質疑,現在還拿疫苗政治操作,可惡到極點。 國民黨去年要求政府加強推動國產疫苗,政府也照做了,如今跑出來質疑國產疫苗,根本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總是在錯誤的時間點做錯誤的事,閉上嘴巴好好協助防疫工作,真有這麼難?  
林俊憲 2021-06-01
患難見真情,台日關係最好的形容詞

患難見真情,台日關係最好的形容詞

患難見真情,這是台日關係最好的形容詞。 最近有一些消息傳出,日本政府正在考慮捐助台灣AZ疫苗,內閣官房長官今天回應,在確保日本國內供應充足的情況下,有意將疫苗捐助到其他國家,但不對個別國家的情況做回應。不過,他同時也特別提到311地震時台灣對日本的幫助,在台灣目前疫情緊張情況下,正在商討如何協助台灣。 事實上,目前日本國內共有6000萬劑的AZ疫苗,但由於可能的副作用因此一直沒有啟用開放施打,但疫苗的保存期限非常短,如果一直放著將會造成嚴重浪費,所以才開始考慮捐助出去。 台灣與日本之間這十年來的互動關係,可以說是國際間良善循環的典範,從311大地震開始,每當彼此遇到危機,對方總是會挺身而出。去年台灣疫情控制良好時,也捐給正嚴重的日本大量口罩等醫療物資,現在換台灣有難,捐助疫苗優先考慮台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然而由於台灣特殊的國際處境,在疫苗專機還沒降落台灣的那一刻,一切都還不能掉以輕心,例如昨天抵台的莫德納專機之所以延後,就是為了繞過中國和香港的飛行情報區,如今日本有意捐助台灣疫苗,不知又會引來中國怎麼樣的施壓,凡事必須低調進行。 關於台日政府之間的協調,我們就交給專業外交人員去處理,而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台灣人善良熱心的信念,累積台灣在國際上的良好形象。這些努力雖然不一定能馬上看到成果,但在這樣的危機時刻,我們會發現台灣絕不孤單,遠方的朋友們都會趕過來助我們一臂之力!  
林俊憲 2021-05-29
廢除記者會,方便國民黨造謠嗎?

廢除記者會,方便國民黨造謠嗎?

廢除提供正確資訊的記者會,這樣國民黨四處放話造謠比較方便嗎? 近日國民黨頻繁召開記者會,內容對防疫毫無幫助,只是一些毫無建設性的批評,現在居然還要反過來不讓指揮中心開記者會? 費鴻泰說每天記者會都在講「無聊的事」,我請問國民黨:新增病例數很無聊嗎?個案疫調足跡很無聊嗎?防疫策略調整很無聊嗎?光是會用「無聊」這兩個字來形容,就顯見國民黨到現在還是沒把疫情嚴重性放在眼裡。 從去年疫情初期開始,每天下午兩點都有無數台灣人打開電視機,準時關心最新疫情發展,記者會成為大家在這場世紀大疫中最重要、最準確的資訊來源,同時也會有許多記者詢問民眾關心的話題,在疫情謠言滿天飛的情況下提供一個闢謠的平台,這就是它無可取代的地方。 我曾多次強調,抗疫這場仗不只需要公衛醫學的努力,社會心理方面也一樣重要,唯有大家都相信能克服疫情,才會願意一起合作落實防疫措施,疫情也才能因此控制住,而指揮中心的記者會就是最重要的定心丸,告訴大家正確的方向。 無論怎麼看,指揮中心記者會都有繼續舉行的必要,實在想不出要廢除的理由,唯一想到可能的「好處」,就是那些造謠者可以得逞,讓假消息四處散播而沒有澄清管道,難道這就是國民黨的目的嗎?實在讓人不寒而慄!  
林俊憲 2021-05-28
人民與政府間的信任,是台灣抗疫最強大的武器

人民與政府間的信任,是台灣抗疫最強大的武器

人民與政府間的信任,是台灣抗疫最強大的武器! 從上週六開始起算,雙北地區已經進入一個禮拜的三級警戒,而全台也緊接著在週三進入三級,但是這一週以來,我們看到全國民眾非但沒有陷入恐慌,反而自主加強防疫,這幾張台北街頭的照片說明了一切。 這次全國的表現讓人非常驚艷,但我認為這樣的舉動並不是因為「恐懼」,反而是「信任」、過去一年來民眾與指揮中心之間累積的信任。雖然台灣現在面臨危機,但過去一年的防疫成績其實都讓大家非常自豪,也相信指揮中心的措施是有用的,反之我們看到許多國家在去年就疫情爆發,人民對政府極度不滿,就算宣布全面封城,但政府已經毫無公信力,又有多少人會聽呢?不信任政府的防疫措施結果造成疫情更嚴重,更加對政府不滿,就這樣一直惡性循環下去。 反觀台灣,由於指揮中心的成績深受大家信任,就算不看這次的情況,過去一年來每次只要指揮中心宣佈防疫新措施,大多數民眾幾乎都是非常遵守,少數零星鬧事的個案也都會被旁邊的民眾勸阻,這種長久以來累積的信任,包括人民與人民之間、人民與政府之間,是其他疫情爆發國家所沒有的。 過去一年來台灣人的凝聚力可以說是史上最高,大家都有所謂「同島一命」的體悟,想要保護自己,就要連身邊的人一起保護,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才會看到這次三級警戒後大家如此自律的情況。只要大家繼續保持這種凝聚力,繼續保持這種信任,相信嚴格的防疫措施可以讓台灣度過這波疫情,那麼我相信台灣最後一定可以平安度過這一關。  
林俊憲 2021-05-22
台灣超前部署了什麼?

台灣超前部署了什麼?

台灣超前部署了什麼?就是民眾與指揮中心之間的信任感與凝聚力。 韓國瑜昨晚在臉書上發文抨擊政府過去一年來的防疫政策,並質疑政府到底超前部署了什麼?在全台齊心抗疫的時間點,韓國瑜的唱衰言論引起網友撻伐,直指最偉大的超前部署正是提前罷免了他高雄市長的職位! 台灣在疫情爆發以來的成績有目共睹,這部分無須多說,現在應該聚焦在新一波的嚴峻疫情。若要說過去一年來的長期作戰中,究竟超前部署了什麼?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靠著防疫實績建立起民眾與指揮中心之間的互信與凝聚力。 在全球疫情持續延燒的期間內,指揮中心沒有一刻鬆懈,將疫情擋於國門之外,也建立起民眾的信心。因此這波本土疫情爆發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大家第一時間不是相互指責,而是選擇遵照指揮中心的建議,甚至「自主封城」,這種政府與民眾之間相互配合信任的模式,正是對抗疫情的最佳超前部署。 過去相對安穩的台灣,面對這一波疫情會擔憂是絕對可以預期的,但正是在這種時刻,公眾人物應該協助宣導正確資訊,而非像韓前市長這樣藉機吐政治口水,發文宣揚這種毫無助益的酸言酸語。  
林俊憲 2021-05-20
防堵假消息關鍵就在「阻斷傳播」

防堵假消息關鍵就在「阻斷傳播」

防堵假消息如同防堵疫情,關鍵就在「阻斷傳播」! 由於近來疫情升溫,大家都急於了解最新情況,因此出現相當多疫情相關的訊息在各大群組中傳播,就連我的粉專也收到非常多的私訊來詢問消息的真實性。 這些不實訊息中,大部分是單純為了讓大家提高警覺,但內容過於聳動,有些則是未經證實有療效的偏方,本身並不帶有惡意,大家收到後多查證即可,但其他訊息就不是如此了,最近常見的就是有關疫苗採購的陰謀論,這是典型的認知作戰,想要製造恐慌,非常惡質。 防堵假消息就如同防堵疫情,關鍵就在於「阻斷傳播」,大家如果收到可疑的訊息,第一件事就是上網搜尋真實度,目前除了政府外,還有像TFC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這樣的非營利組織為大家查證訊息真偽。如果確認是假消息,那就不轉傳讓它阻斷,也可以回頭向傳給你的人闢謠,只要無法擴散,就無法破壞社會穩定。也請大家訂閱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的Line帳號「疾管家」,隨時獲得最新最正確的疫情資訊。 疫情升溫進入第三天,目前看起來,確診數並沒有呈指數成長,這是一個好現象,只要大家繼續保持前兩天的警覺性,相信可以平安渡過。防堵疫情,也防堵假消息,一起守護我們的家園!  
林俊憲 2021-05-17
澳洲頻頻針對台海表態

澳洲頻頻針對台海表態

澳洲頻頻針對台海表態,因為台灣就是整個印太戰略的最核心。 最近這兩週來,澳洲常常出現在我們的新聞版面中,先有吳釗燮部長接受澳媒報導、澳洲國防部的前、現任官員表達對於台灣安全的擔憂,甚至連總理本人都兩度針對台海議題談話。一時之間,台灣彷彿成了澳洲最關注的國際熱點,而這一切其實都有跡可循。 我們的國防部每兩年會出版一次《國防白皮書》,闡述台灣整體國防的策略與思維轉變,而澳洲也有類似的制度。在2020年版本的《防衛策略更新》中,與前一版2016年比較,「印太地區」這個詞大量出現,甚至總理本人也在發布會時講到:「印太地區將是澳洲國防部署的最重點,並且在我們的決策中處於優先地位。」 其實打開世界地圖一看,所謂的印太地區,是北至俄羅斯遠東地區、西至印度、東至太平洋三大群島、南至澳洲的一片廣大區域,而我們身處的台灣就恰好位處正中央。印太戰略的概念是美國為了對抗中國而提出,而澳洲身為美國在此區域的兩大盟友之一,自然會積極回應印太戰略,最具體的作法就是協助美國防範台海可能的衝突了。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澳洲距離台灣很遠,關心台海議題是很奇怪的一件事,但從地緣政治和歷史角度來看卻十分合理。澳洲附近沒有什麼敵對國家,反而威脅都是來自北方的亞洲大國,例如二戰時的日本、現在的中國。澳洲身為易攻難守的大陸型國家,從台灣一直到菲律賓、印尼都是澳洲的防禦縱深,而台灣就位處防線的最前沿。 從澳洲的角度回來看台灣,在他們眼中,我們不是中國沿海的一個島嶼,而是整個印太地區廣大海洋中的最前線、最核心,這也非常值得我們深思:我們究竟要做亞洲大陸邊陲的台灣?還是西太平洋核心的海洋台灣?這個選擇將足以奠定未來數十年台灣的國際地位。
林俊憲 2021-05-14
滿腦子想著槍斃人

滿腦子想著槍斃人

滿腦子想著槍斃人,果然蔣介石精神永遠存在國民黨心中。 昨天國民黨針對諾富特事件召開記者會,國民黨團總召費鴻泰脫口而出說要將陳時中部長「槍斃」,這種離譜的言論,居然還有人要幫他護航。針對防疫的疏失檢討,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我們都虛心接受,但講出這種威脅要人性命的話,會不會太超過? 槍斃這個字眼,近年來已經越來越少聽到有人會使用,因為這代表著台灣歷史上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去,某個高高在上的人大筆一揮,寫下「應即槍決可也」,無數無辜的生命就這樣消逝。槍斃代表的是黨國踐踏人民的殘酷,代表的是獨裁者視人民如草芥的邪惡。 費鴻泰應該是脫口而出,但這也是最悲哀的地方,這代表台灣經歷了民主化三十年,某些人還是沒有理解人權與自由的意義,仍然把隨意定人生死當作一件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威權思想深植心中。更可怕的是,這樣的人居然是我們的國會議員。 不是打就是殺,還把自己包裝成民主國家的政黨,事實上卻從未脫離蔣介石時代的獨裁本質,國民黨還真的是「永懷領袖」。  
林俊憲 2021-05-11
改革大陸軍主義,國軍戰略思維邁一大步

改革大陸軍主義,國軍戰略思維邁一大步

改革大陸軍主義的軍團編制,國軍朝現代化戰略思維邁進一大步。 國防部長邱國正今天公佈了一項國軍的重大改革,將過去以北中南三大軍團為主體的編制改革為將全台五大作戰區,其中三個軍團直接改制,而花防部、澎防部兩個地區指揮部也成為獨立的作戰區。這項改革是為了配合後備動員以及兵種聯合作戰的需要而提出,改制完成後,將大大提升三軍的聯合作戰能力。 這項改革有二大重點值得觀察,第一就是國軍將走出半世紀以來的大陸軍主義,第二則是花東、澎湖兩大區域防衛指揮部的重要性被提升。 首先,這項改革最顯而易見的地方就是軍團的頭銜消失,而軍團是什麼樣的單位?當過兵的朋友都知道,部隊最基礎的建制是班,然後一路到師、軍團。然而,一般軍團的編制動輒10萬人以上,以台灣的地形來說這麼大規模的部隊根本難以展開,再加上經歷了多次裁軍,早已沒有師的編制,造成指揮體系「頭大身體小」。軍團制度從黃埔建軍時期一路沿襲下來,但中國以陸軍為主的作戰環境跟以海空為第一線的台灣完全不同,改革為作戰區就是為了符合台灣實際的防衛策略,加強與海空軍的協同能力。 另一方面,從澎防部和花東指揮部升格為與其他地區同位階這點來看,也可看出國防部加強海空軍定位的用意。澎湖和花東兩個作戰區,一個肩負台灣的第一線海空防禦重任,一個是台灣海空戰力保存的重要據點,改革後的指揮官很有可能由海空軍將領擔任,更能因應共軍近年來由海上和空中向台灣施壓的新型態騷擾作戰。 政府這幾年來不斷地推動各項改革,小至攸關基層官兵的新式個人裝備,大至各項軍購和部隊編制,國軍正在迅速蛻變中。積極精進國防不是為了發起衝突,相反的,是要讓敵人從一開始就自覺難以戰勝,打消入侵念頭。也請大家繼續支持國軍,支持這個守護我們安定生活的力量。  
林俊憲 2021-05-10
G7聲明史上首次提及台灣議題

G7聲明史上首次提及台灣議題

G7聲明史上首次提及台灣議題,「美國隊」將蛻變為「自由世界聯盟」。 G7(七大工業國集團)今天在倫敦舉行外長層級會議,會後發表聯合公報,史上第一次將台灣周邊議題納入聲明中,不僅表達支持台灣參與WHO和WHA的立場,也聲明對於台海和平穩定的關切。另一方面,G7也首次在聲明中發表對中國的批評,而且措辭非常嚴厲,一來一往,可以看出大國們認為誰才是「麻煩製造者」。 G7的表態為何如此重要?因為這七國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集團。美國、加拿大自不在話下,亞洲最有影響力、最近頻頻對台海議題發聲的日本也在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剩下的四國:英、德、法、義,這些老牌西歐國家也參與表態,代表歐洲立場已經逐漸清晰。 過去我也曾多次提過,歐洲的態度之所以值得注意,是因為在過去三十年全球化時代裡,從中國獲益最多的就是歐洲,因此長期以來歐洲都將自己視為一個第三方中立角色,還有著不願跟美國相同立場的「心結」。但現在歐洲已經意識到,美中角力不只是兩個國家的問題,也不是短期的摩擦,而是攸關了歐洲戰後以來秉持的民主自由價值觀是否能夠繼續存在?在利益與價值間,他們選擇後者。 歐洲的投入不僅是口頭聲明而已,包括昨天終止歐中投資協定、英法德軍艦巡弋南海都是非常實際的行動。雖然圍堵中國的策略是由美國號召,但依照歐洲人的性格,他們大概很不喜歡被叫做「美國隊」吧!全球各地共享相同理念的民主國家結合,改稱「自由世界聯盟」應該更合適! (圖片取自G7 UK官方推特)  
林俊憲 2021-05-06
下台了才知道要監督?

下台了才知道要監督?

三接核定時你還在當立委,下台了才知道要監督? 為了回應民眾和環團對於藻礁保育的期待,在環境和經濟發展共榮的前提下,行政院再度提出了外推450公尺的方案,雖然民進黨政府的原方案已經避開直接建設在藻礁區上,仍然選擇進一步外推將可能的影響降到最低。 新方案獲得部分環團認同,也有部分環團仍然不滿意,這都是政府還要努力溝通的地方,不過國民黨前立委孫大千出來蹭話題,這就實在令人無法接受了。三接工程最早的版本是在2015年馬政府時代就核定,當初根本連外推都沒有,直接將港區建設在藻礁上,面積也是民進黨政府方案的10倍,可能造成的影響更大。 孫大千若真這麼關心藻礁,當年怎麼從來就沒有聽你說過一句話?更何況那時你還是立委,絕對有立場、也有權力監督,落選多年才想到要關心,難道要承認你當年就是「怠職」嗎? 三接議題不是零和遊戲,而是關於經濟發展和環境如何共存的一場對話,各方的立場都應該給予尊重。但某些人曾經手握權力卻什麼都沒做,現在眼看有話題性,才彷彿事不關己一樣出來蹭個幾句,既然如此,當初又何必選你當立委呢?  
林俊憲 2021-05-05
世界不再忍受中國的無理取鬧

世界不再忍受中國的無理取鬧

戰狼行為不斷碰壁,因為世界已經沒有理由再忍受中國的無理取鬧。 最近幾週印度的疫情大爆發,已經從4月前的每日5到10萬例暴漲至一天超過30萬例以上,而且還沒有趨緩的跡象。各國政府都紛紛要伸出援手,其中也包括台灣,台灣第一時間就捐助了150台製氧機、500個氧氣鋼瓶,並且已經送達印度。 面對這種全球性災難,大家已經逐漸有個觀念,就是「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以台灣為例,最近華航事件爆發多例本土感染,證明即使國內防守得再嚴密,但我們不可能就此中斷和外界的交流,只要有往來就一定有風險,真正有國際觀的做法應該是盡全力幫助其他疫情嚴重的國家,只有全世界都控制住了,大家才能一起脫離危機,而台灣的做法的確是如此。 然而,台灣都能看清的道理,號稱世界強國的中國卻看不明白。中國跟印度有幾十年的恩怨沒錯,但現在是吵這些的時候嗎?不幫忙也就算了,居然還以政府單位的官方身份發布嘲諷印度的照片,充分顯現這個國家有多惡劣,現在全世界最討厭的國家是中國真的不是沒有道理。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他們不覺得自己有絲毫的錯誤,因為這就是他們一直以來的做法,透過各種扭曲的手段來助長自己的民族主義。所以中國近年來看到其他國家對於戰狼行為反應這麼激烈,恐怕也有點錯愕,覺得過去怎麼鬧都沒事,怎麼現在就不行了?因為中國沒變,全世界卻變了。 近代中國跟世界的交流大概可以分成三階段,第一階段是在改革開放以前,中國不了解世界、世界不了解中國,所以相安無事。第二階段則是改革開放後經濟高速成長,對世界來說,中國就是一個充滿賺錢機會的地方,即使中國偶有脫序行為,也願意因為經濟利益而容忍。 但是,兩個大事件發生導致全世界對中國從容忍轉為強硬,第一就是美中交惡,第二則是武漢肺炎。美中交惡使得過往那些兩邊討好的國家只能選邊站,而中國對他們來說不再有經濟利益,自然就沒有容忍必要。緊接著武漢肺炎疫情發生,如同前面所提到,中國的態度讓人無法接受,這時中國的對外關係就進入第三階段:從容忍轉為厭惡。 中國發嘲諷照片這種事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因為中共改革開放以來的統治方法就兩招而已:經濟與民族主義。隨著中國經濟疲軟,剩下的民族主義一定要加強力道,最近一堆刻意為之的辱華事件就是例子。中國只會離世界的期望越來越遠,這樣的國家還想取代美國領導全世界?別傻了吧!  
林俊憲 2021-05-04
台灣是「美國秩序」中不能倒下的骨牌

台灣是「美國秩序」中不能倒下的骨牌

台灣是「美國秩序」中絕對不能倒下的第一張骨牌。 本期的經濟學人雜誌,台灣躍上封面,並且標題非常聳動:「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內文的理由主要有兩點,第一是全世界高度仰賴台灣的半導體經濟,第二是台灣一但失守,「美國秩序」將會土崩瓦解。 關於第一點,最近這一年來不斷有報導強調,其實就是台灣最強大的「矽盾」。第二點就非常有趣,而且也是很少人在討論台灣問題的時候會注意到的方向,那就是台灣對「美國秩序」的重要性,以及美國絕對不能失去台灣的原因。 所謂的「美國秩序」,就是指二戰後美國做為最大戰勝國以及實力最強的國家,進而領導全世界建立的體系。最重要的象徵就是以美元當作結算貨幣,代表大家都認可他的地位和可靠性。另一方面,美國則提供安全上的保障,在各地都有美軍駐紮保障盟友安全,世界就這樣大致保持和平了幾十年。 台灣的地位非常特殊,既是由戰後的美國一手扶持起來,同時又與美國當今最大的挑戰者:中國關係密切。美國的盟友都在看,如果連台灣都可以拿下,那麼美國的安全保證是否還可靠?或是要迅速向中國示好,往後才能搶到新秩序的有利位置?台灣就像美中角力的第一張骨牌,如果倒下,將引發災難性的連鎖反應。 保持台灣不受中國控制,不僅僅是台灣對美國有多少戰略利益的問題,而是關乎美國的信用是否遭到嚴重挑戰?所謂「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其實應該說是最關鍵的地方,因為我們的選擇,將決定世界要走向專制極權的「中國秩序」?還是保有現今生活方式的「美國秩序」?對於堅信自由民主價值的台灣人而言,答案應該再明顯不過了。  
林俊憲 202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