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李翊宸)
李翊宸相關文章
是吳音寧,還是台灣的政治怎麼了?
正因為吳音寧是藍營與柯市府的共同得分點,難怪吳音寧最近真的很紅,紅到被形容為「政治提款機」,幾乎天天都充斥著她的新聞。圖/張家銘 說到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以下簡稱北農)總經理,大家大概只知道韓國瑜和吳音寧這兩位前任及現任總經理,或許各位非常好奇,過去默默無聞的北農總經理,這個職位怎麼突然紅了起來?又是怎麼一回事? 從北農股權結構來看,北農內部有三大勢力,分別為中央的農委會、地方的台北市政府和以張榮味為首的雲林張派,其中以雲林張派的影響力最大,因為農委會與北市府的官股僅各佔22.76%,但雲林張派卻掌握了近三成的股份。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官股與雲林張派關係良好,一向由北市府推舉董事長,雲林張派推舉總經理,實權則落於總經理的位子上,在內部各方勢力相安無事的情況下,北農總經理也就很難成為焦點而一直默默無聞了。 然而,到了2016年民進黨上台執政後,便想要打破地方派系長期壟斷農會人脈及資源控制的局面,與全台農會有緊密關係的產銷平台-北農,於是成了首要戰場,尤其是握有北農兵符實權的總經理,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時任北農總經理的韓國瑜,開始浮出新聞檯面而為人所知,是八面玲瓏的一方之霸,而繼任的吳音寧,行事性格作風剛好相反,其實不管其個人條件如何,先天上已註定成為各界砲火四射的角力焦點了。 目前北農董事長為北市副市長陳景峻,總經理為農委會推舉的吳音寧,在民進黨提名自家人選角逐台北市長的情形下,柯市府與民進黨的關係變得更加微妙,吳音寧受攻擊不但是藍營得分,柯文哲也可將過錯全推給吳音寧,以證明民進黨推舉人選不當,那他也可得分。正因為吳音寧是藍營與柯市府的共同得分點,難怪吳音寧最近真的很紅,紅到被形容為「政治提款機」,幾乎天天都充斥著她的新聞。 撇開政治力不談,吳音寧既然位居要位,受檢驗也是應該的,以下就讓我們好好檢視她上任以來的爭議事件。 連續休市三天風波肇因是誰? 台北果菜市場在今年2月24日至26日及3月5日至7日,曾有兩次連休3天的情形,依照慣例,果菜市場每週一公休,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九天公生也例休一天,每年的元宵過後的農曆正月十六、十七則例休二天。今年農曆正月十六、十七就是就是國曆的3月5日禮拜六、3月6日禮拜日,剛好又碰上隔天3月7日禮拜一公休日,所以形成了三連休,由於只是時間上的巧合,因此大家對此並無異議。 有爭議的是,今年的正月初九是2月24日禮拜六,2月26日是禮拜一公休日,而中間的2月25日是否連同休市一天?就此問題,當初吳音寧在去年7月6日台北市市場處召開的會議中,即認為,冬季蔬菜的生長,在氣溫好的時候是非常快的,於是提出反對連休3天的意見,但會議是17個產銷單位一起開會的,會議中其他單位強烈表達他們要休市3天的立場,因此會議最後作成2月25日休市一天的決定。是以,這次連休三天的決定,吳音寧何罪之有? 休市風波處理平順 休市意謂著交易日減少,蔬果產量必須累積至開市後方能進貨交易,進而產生休市後量增價跌的現象,但進貨量驟增,並不能完全歸咎於連休3天上,天氣回暖造成採收量增加,也是一大因素,不過無論哪種因素,吳音寧於去年7月6日早已提出警告及反對意見,休市後所造成的量高價跌,不但不是吳音寧的問題,反而可以看出她真知灼見的農業專業。 另一方面,有休市後的量多價跌,則亦必有休市前需求高而價高的現象(本次休市前2月23日交易均價每公斤高達28元),為什麼大家永遠只提「量高價跌」而不提「需求高而價高」的這一面向呢?況且,本次休市後的交易均價為每公斤21元,比起歷年春節過後的每公斤18元到20元的價位,已超越平均水準之上,都做到如此可圈可點了,如果還要批評吳音寧,這不是政治操作,什麼才是政治操作? 殘菜剩貨處理 敬天惜物變圖利? 承前所述,休市後的第一個交易日2月27日因為到貨量大增,導致尚有剩餘9公噸的蔬菜殘貨急需處理,按照過往慣例,賣不完且農民不願載回的「殘貨」,將以報廢當垃圾來處理。但吳音寧想起辛苦種植的農民,實在難以接受還可以食用的蔬菜,就這麼被毀棄,在百般考量下,史無前例地用總經理室的業務推廣費19,000元將蔬菜殘貨買下,並緊急聯絡台北的社福團體前來領取。截至目前為止,為避免浪費食物而將蔬菜殘貨分送予台北地區社福團體,立意誠屬良善,外界對此尚無太多意見。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距離市場卸貨場地淨空時間僅剩兩個小時,面對著尚餘7公噸的蔬菜殘貨,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便送回她熟悉的彰化大庄老人公益食堂及水尾社區發展協會,由於是她溪州鄉長表哥所在地的社福團體,因而遭質疑是公器私用、自肥等。1萬多元的殘菜送社福團體,被國民黨籍市議員炒做得比百億元的獵雷艦詐貸案還熱烈,有沒有搞錯呀! 持平而論,一個人在緊急時刻總是會找最熟悉的人、最熟悉的地方與最熟悉的方法來處理,曾為溪州鄉公所主任祕書的她,很自然地就會找上溪州的社福團體解決殘菜剩貨問題,此乃人之常情,與其說她有私心,不如說這是她熟悉而最能得心應手的緊急處理方式。未來她將建立制度以妥善解決類此的殘菜剩貨問題,然在面對沒有SOP可遵循的新議題時,她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解決了,讓貨不棄於地,有最好的利用,唯一受傷則是她自己被假新聞汙辱名譽,這種不計個人毀譽,只求讓愛心可以傳遞下去的吳音寧,為何我們不去疼惜,反倒一無是處批評起她了呢?怪怪,這個畸型的政治型態和霸凌的媒體。 年薪250萬高級實習生?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吳音寧在農業專業上的能力與遠見,對農夫、弱勢團體的愛心,以及對辛苦收成之農產品的珍惜。過去,吳音寧曾蒐集二戰後50年農村農業農民史料,用兩年的時間寫出《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一書,專述台灣農業發展與困境,更回家買了二分田親力耕作,除了擔任溪州鄉主任祕書,作為實踐其農業專業及理念的方式外,並參與「中科二林園區」、「彰南工業區」等與農民權益有關的環保抗爭。 如果藍營議員還要說吳音寧對農業不專業、能力不足,是年薪250萬的高級實習生?其實她的實際月薪才14萬,業務推廣費的花費亦只有上一任韓國瑜近500萬的一半,她答詢願多學習的謙詞,就被扭曲為高薪實習生?或再貼上公器私用的自肥,表示這些人只會泛泛之言指摘丶戴帽子,還有,謊言比事實還要多,60瓶皇家禮炮在那裡?到底誰喝醉酒胡言亂語,還趾高氣昂? 吳音寧的「嫩」,在於她對政治手腕心機操作的「嫩」,我們寧可一個勤樸實作的總經理,不要油腔滑調手腕高明的政客,現在事實大部分已水落石出的澄清了,國民黨議員「車手」也該停止操作,否則真會觸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了。吳音寧,站出來,有理行遍天下,別人把妳客氣當福氣,謙虛當心虛,那妳就要「改頭換面」,以直對曲,以實對偽,不容有計劃性的假事件、假新聞再抹黑妳和北農的政治提款操作,當妳委屈不能求全,就堂堂正正站出來在陽光下面對吧!
李翊宸
2018-06-07
涂醒哲的「政績」迷思
李翊宸/自由作家 民主最可貴的地方,就是人民可以透過投票制度,選出賢能之人為民服務。但是,根據台灣數十年來的選舉經驗,能從競選中脫穎而出的,卻時常與黑金擺脫不了關係。不禁令人納悶,民主的選舉制度,真的可以選賢與能嗎? 石子雖微不免沈沒於水底,萬噸貨輪卻能浮行於汪洋,若明瞭箇中道理,是一點也不奇怪的。因此,倘能了解選民的投票心理,選出來的是賢能或黑金,也就不足為奇了。 台灣選民有個心態,就是傾向選擇「自己人」,若不是自己人,無論多有才能或政績如何亮眼,都難以受選民青睞。自己人如同數字「1」,才能或政績如同「1」後面的「0」,有了「1」之後,後面的「0」才會有意義,否則只是空談而已。 黑金這樣的勢力和錢財,是最容易和迅速將人帶上同一條船,而不敢隨意跳船的,是不是自己人壁壘分明,幾乎可以說是鐵票。只要這個利益共同體夠大,民選首長或民意代表,對黑金首腦而言,可以說就像桌上拿柑般輕而易舉。 當然,黑金只是「自己人」的一種表現形式,有人因為噓寒問暖而認為是自己人;亦有人因為理念相同或符合自己利益,而認為是自己人;更有人認為「溫良恭儉讓」的形象或外在樣貌符合自己的價值觀或審美觀,而認為是自己人。 於是,有人用派系綁樁來當選;亦有人形塑成正義化身或大開選舉支票來爭取認同;也有行止溫文儒雅或穿上女僕裝來吸引選票者;甚至形成了婚喪喜慶到處跑攤的政治文化。 有志之士見此亂象和不務正業,遂有拒絕黑金、派系、作秀、亂開支票而回歸政策、政績,並改革跑攤文化之倡議。然而,誠如前述,這種讓選民感受不到「自己人」的溫度,而只有理性的冰冷問政方式,吸引選票的效果或民調滿意度,當然就不盡如人意了。 基此,若政治人物自認所提之政策或施政表現,切中問題之核心又具前瞻性,惟其得票率卻難以突破或民調無法提升,此即其癥結所在。是以,欲成為出類拔萃的政治家,並不可僅止於理性的政策或政績訴求,尚需兼具感性的溫度,方能滲透人心,俾利實踐其政治理想。 過去,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時,雖有傲人之政績,但因其嚴厲的作風,被大部分台北市民歸類為非自己人的非我族類之中,而敗北於連任之路;今日,嘉義市長涂醒哲,從全國路平第一、本島縣市負債最低、解決逢雨必淹的沉痾、普獲好評的醫院型整合性健康篩檢,到2017、2018連續2年入選全球7大智慧城市(TOP7)名單,但無論如何努力,民調卻始終吊車尾,其問題恐怕就出在所謂「自己人」之上。 總之,噓寒問暖、送往迎來等拉近人與人之間的作法,是不能免俗的;免俗,恐怕就輸了。
李翊宸
2018-03-08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川普「台灣就是台灣」——一句務實又漂亮的話
尤榛嚴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