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勇相關文章

虛妄黨國,政治惡病

虛妄黨國,政治惡病

  民主國家,政黨輪替執政是簡單不過的道理。不過,對於中國國民黨來說,失去執政權意味的是,亡黨亡國。在民主化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政治發展之路,亡黨亡國常被用來對黨人、對國民恫嚇。它的總統候選人常以此為武器。 失去中國的統治權,是中國國民黨亡黨亡國的病理根源。那是被革命推翻,被另一個黨國取代。兩個黨國的零和競奪,讓中國國民黨不能只下野,而是挾持中華民國逃亡到台灣來。 蔣介石曾以亡黨亡國告誡中國國民黨黨人及挾持中華民國的政府官員。在台灣,以長期戒嚴進行的軍事獨裁統治,以反共為名,遂行的是它的一黨化,但其視為賊者卻成為正統。 反攻大陸的神話變成謊言後,各種黨國的禁制被解除、被挑戰。一黨化不符民主發展,但為繼續維持獨占統治權力的意圖,中國國民黨在選舉中玩弄手腳。從前作票不斷,後來買票頻傳,政治風氣之敗壞,皆因這種政治品格之淪落而起。 為了強行奪理的亡黨亡國,中國國民黨不擇手段,必欲勝選,劣跡斑斑。二○○○年總統大選,連某人耗費多少錢?錢未必萬能,倒栽在脫黨競逐的宋楚瑜腳下,讓阿扁幸得勝選。這豈能容於中國國民黨?阿扁沒有積極進行轉型正義的政治工程,倒被復辟者清算。黨國在報復異己者,何等殘酷! 馬英九的二連任,二○○八年到二○一二年,復辟弄成是中國國民黨政權的迴光返照。他真被看走眼?還是人民自己騙自己?不管怎樣,他把他的黨國帶入死胡同,等著看人家怎麼處理他。扁的殷鑑不遠。 政黨要有企圖執政之心是政治之所以為政治,沒錯。但非得你執政,而且一直以為中華民國是你的,什麼道理?就因為這種黨國論,你才必須從中國逃到台灣。左右政黨都奉行專制、一黨化,無法在中國輪替執政,你死我活這種中國式政治,不要再玩了。 因為權力之慾才有亡黨亡國這種虛妄之論,才衍生中國國民黨之惡。這就是這個黨會被曾歡迎它的台灣人厭惡並唾棄的原因。(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5-10-28
灣生與台生

灣生與台生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戰敗,在台日本人被遣返。許多原來為墾拓自己家園的日本移民村日本人,也不能免於這種歷史的命運。特別是在花蓮、台東,一些日本移民村成為在地人們的農地家園。 回到日本的日本人,許多出生於台灣,後來被稱為「灣生」。這些灣生有在台灣成長的記憶,記憶中的玩伴是台灣人。二戰結束時的青年,現在已是老人。眷戀台灣的心情牽繫著南島的台灣和北國的日本。《灣生回家》是一部記錄這種牽繫的電影,相信有許多台灣的觀眾在觀看中不斷流淚、拭淚,為那段歷史、為那些人們。 二戰後,藉由代表盟軍接管,進而據佔台灣的中國移入者,大多是一九四九年中華民國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流亡來台。以黨政軍文教為主的戰後移入者,也有在台出生的兒女,取名「台生」。與「灣生」不一樣的是:台生是個別的名字,而不像灣生是廣泛的稱呼。 如果台生在歷史演變中回到中國,如果也拍攝一部紀錄片,台生和灣生的記憶情境有什麼相同和相異?事實是,戰後移入者的台生,仍然在台灣,已繁衍子孫,並無日本殖民治台五十年,因戰敗而中斷的人生。 如果有,譬如一樣五十年,也就是一九九五年。那時李登輝是中國國民黨主席,也是中華民國總統,但許多殖民性黨國意識論在台灣主觀上的中國人(客觀上,其實已是台灣人),對台灣有不如歸去之嘆,但大多奔向美國、加拿大。如果自願歸去,投奔的是異於中華民國的中國,台生後來會像灣生一樣,對台灣這個土地流下戀戀不捨的眼淚嗎?更別說因為政局的演變,而必在變動國家做選擇,不得不從台灣離開了。 歷史不知道會不會複製類似的殖民者從殖民地回返母國母地的故事。灣生在電影中說,日本在台灣殖民,有好有壞的紀錄,也說日本對外侵略戰爭是不對的。台生對國民黨中國在台殖民的體認又是什麼?黨國體制又如何? 近現代台灣被日本和被國民黨中國統治的歷史,台灣人點滴在心頭。灣生和台生,在日本和中國被視為在異地出生的他者。這些他者,其實在現實上是在地的我群的一份子。政治常常扭曲人性,為權力謀。觀照政治之外的人性,更能鑑照人生。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5-10-21
現狀傾向台灣,現實走向台灣

現狀傾向台灣,現實走向台灣

  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原是中國國民黨用來向台灣人民宣稱中華民國國家條件的誑語。馬英九以不存在的「九二共識」口號,強以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有中國的屋頂。其實,中國共產黨雖常附和「九二共識」論以壓制台灣化,卻自以為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是中國,才代表中國。在國共各自表述的中國,是傾向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馬英九的挫敗,其來有自。 一個中華民國各自表述,是在台灣泛中國黨和以民進黨為主的泛台灣黨對當前在台灣這個國家的認識論。泛中國黨以中華民國為中國的國家;而泛台灣黨則視為這是台灣的國家。「維持現狀」論因此各有政治立場與見解。但因為中國國民黨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論傾向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一個中華民國的各自表述傾向於台灣,中國國民黨弄得兩頭落空。蔡英文因勢得利。 「維持現狀」論從前是中國國民黨壓制民進黨及泛台灣政黨的利器,現在更成為民進黨的利器。中國國民黨再怎麼想據為己有,馬英九再怎麼想攬為己功,都已經無法將台灣人民對它的不信挽回。現狀是台灣不屬於被中國共產黨挾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已據為己有的中國。這是政治的現實,是歷史的演變形成的。 「維持現狀」論是保守的,不錯,這卻是戰後長期被國民黨中國的教育、大眾傳播形塑出來的台灣社會性格。儘管保守,但仍知道台灣這個現在仍叫做中華民國的國家,屬於生活在台灣的人們,而不屬於中國。中國國民黨稱「維持現狀」,實際上卻向中國傾斜。台灣人民、甚至包括許多隨中國國民黨流亡來台,對真實國家,對自由、民主和公平、正義仍有憧憬的人們,對中國國民黨這種末路政治走向也是不能認同的。 在「中華民國」不屬於中國的現狀論,進一步共同思考在台灣這個國家的重建和改造,會成為不分先來後到,共同對在台灣這個國家有所期待台灣人的自救運動。在已形成的民主化條件下,台灣的寧靜革命才會寫下更美麗動人的政治篇章。中國國民黨再怎麼想要美化遮蓋,它終統(其實是降附)的謊言,都不再被相信。不改本質,換掉暴露中國國民黨真面目的總統候選人,又有何用?又何必呢?(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5-10-14
黨之亂,國之禍

黨之亂,國之禍

中國國民黨挾持國家,愛國是它擅用的字眼。它的黨國論是護身符,忠黨愛國這種膏藥獨家販賣慣了,解套不了。一九四九年,流亡到台灣的它,居然把中國這樣的國家挾持到台灣,就在一九四五年代表盟軍受降的台灣,以戒嚴獨裁,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唱起中國的對台戲來。 不管你喜不喜歡,不管好不好,中華人民共和國總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推翻你中華民國而另立的新中國。流亡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挾持者中國國民黨,如果真的在意在台灣的這個國家,至遲應該在被聯合國逐出的一九七一年之前,就該改弦易轍,改名易幟,在國際上保持國家的法人條件。但重黨輕國的蔣體制坐失了自己的存在條件。只會把重國輕黨的人們,視為異己,重則斃了、輕則關之。 早在一九六○年代,雷震等的中華台灣民主國論,彭明敏等的反攻大陸神話論,都只是你黨國的眼中釘;一九七九年末的美麗島事件,你黨國的先鎮後暴,想阻擋民主改革,也只是苟延殘喘;二○○○年,政黨輪替,黨國如喪考妣;二○○八年馬英九重拾政權,只視為復辟,兩連任一步一步走向覆亡之路。 現在好了,許許多多把愛國的口號掛在嘴邊的黨國之徒,早從二○○○年以後,就把希望寄託在中國,管他中國共產黨是昔日消滅你中華民國的「共匪」。坐享台獨之實,卻把「台獨」當做最大的敵人,再怎麼危害台灣也不為意。昔日以愛國之名逐權力之波、攀權力之峰的大有人在。那些從前喪身、埋冤的政治良心囚犯的家屬們暗夜啼泣哭聲,聽在這些公然背叛自己黨國教條、訓律的黨棍、政客們心裡,毫無愧意。 愛國者成為叛國者,而叛國者卻是愛國者。玩弄國家名義常常是獨裁者及附庸群體用來打擊異己、鞏固權力的手段,成為活生生的現世反諷。許多中國國民黨的權貴們丟人現眼暴露醜態。他們以埋葬自己的黨國取悅他們黨國的真正敵人。因為缺乏轉型正義,一些無恥的黨棍、政客、軍頭…,以中國之名從白日轉而趨附紅太陽,掘著舊黨國之墳,轉而膜拜新的黨國,黨亂國禍,政治之病,中國之病。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5-10-07
邪惡黨國,自體崩壞

邪惡黨國,自體崩壞

李登輝在他的十二年總統任內試圖將中國國民黨導向台灣化,並將中華民國台灣化。作為一位現實主義政治家,農經學者出身的他,近現代知識與教養的深度以及政治性格,讓他深具謀略,在中國國民黨的虎口擔任總統,小心翼翼地尋求「脫古改制」。蔣經國與他之間的政治情誼,一種外人無法知曉的情誼,讓他既為台灣謀,也為中國國民黨謀。 中國國民黨的權貴們,其實並不領情,他們恨透了李登輝——並不是為了國家,為了黨,而是為了私利。寄生在流亡的國民黨政權的黨政軍特團權貴們,盛行牙刷主義的蜉蝣群落,流亡在台灣的黨國只是他們的剩餘價值。蔣氏父子之後,讓李登輝掌權,豈是他們所願?能服? 扶不起的阿斗連戰,在二○○○年大選時,打翻了李登輝的權力傳承邏輯。一方面要怪「呷緊弄破碗」又「碗碗想吃」的宋楚瑜,一方面是中國國民黨的外來殖民本質根本無法相信,接受李登輝這位台灣人的領導。中國國民黨會走向末路,馬英九迴光返照的八年復辟只是覆亡前的最後一場探戈。 李登輝在二○○○年五二○,交卸總統予陳水扁之後,離開中國國民黨主席的位子。當時,隨侍在側的台灣本土出身高層黨人只眼睜看著李登輝高大的身影離開,大多仍選擇投靠走返殖民性的黨國體制。連戰這個讓黨失去統治權力的罪魁禍首與馬英九各懷鬼胎,宋楚瑜也參一腳。廿一世紀進入第十五年的倒退、反動,連馬宋競奪的權術推背圖,不只在台灣上演,也在中國丟人現眼。 波蘭詩人米洛舒(C. Milosz, 1911-2004)深具文明批評的詩想,二戰後長期流亡美國的他,在〈咒語〉裡說「人類的理性是美麗而無可匹敵的」…「他們的敵人會把自己交付毀滅」,終於在他的信念裡回到祖國。中國國民黨和它挾持的「中華民國」,也必將從殘餘、虛構、他者的屬性寫下句點。台灣自我的國家認同會煥發新的人性之光,重建並改造我們的國家。中國國民黨自體崩壞,掩埋邪惡黨國。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5-09-30
知識與教養

知識與教養

李登輝在卸任總統十五年後,再出版《新‧台灣的主張》。先於日本出版日文版,再於台灣發行中文版,都引起關注。他對「學習日本精神」、「邁向台灣民主化的道路」、「邁向新台灣人的時代」以及「日本與台灣的國防論」,提出了許多見證的紀錄和思考的見解。相對於馬英九的經常「傻笑」、陳水扁的「直白」,反差大矣! 比起李登輝,他的繼任者:陳水扁和馬英九,分別屬於本土的民進黨和外來的中國國民黨。在文化深度都相形遜色,反映的正是日本時代教養教育和中國時代無教養或反教養教育的極大反差。只著重三民主義、四書五經的表面性愚民教育的戰後大部份知識人,相對於遍讀世界文學、哲學經典名著的戰前知識人,差多矣! 台灣在日治時期,與朝鮮(現南韓及北朝鮮)一樣在被殖民的情境中追尋近、現代化,但戰後的台灣在迷惘中成為「祖國」的俘虜,倒退進入前近代的文化性。二二八事件是一種文化衝突,日治時期養成的精英大多被消滅,同世代的連震東…等,就是踏在許多台灣亡魂之上,成為國民黨中國類殖民統治團隊、以權力的侍從助紂為虐的。這些侍從們的本質是什麼?看看連戰現在看中國共產黨比中國國民黨重,甚至搬出什麼民族論掩護政治的二心,就知道了。 陳水扁、馬英九,都是台大法律人。李登輝同時代,他和(農)經濟學者與法律學者劉慶瑞、政治學者彭明敏,也都在台大相互輝映。彭明敏因一九六四年發表〈台灣人民自救宣言〉,不得不多年流亡他國;對制新憲有想法的劉慶瑞,同年因病辭世。彭、劉兩人青年時代都發表許多文學譯作和論述。他們在大學前,在日制高等學校或中學時期都飽讀「岩波文庫」數百冊,奠定知識人的條件;也就是這種條件,讓戰後台灣的中國時代相對成為思想的真空和精神的稀薄。 中國國民黨在它挾持的政權以及國家都面臨崩解的時候,仍然思思念念想要修改中學生課綱,硬要教育出它的黨國之徒,而不是教育善美與真實的人。它的種種黨國的虛幻中國主張,暴露出這個一九四九年亡於中國共產黨、寄託在台灣這塊土地的統治權力構造粗暴與輕鄙性格。國民黨中國在台灣,從被歡迎到被厭惡,從未反省;自己顛覆自己,還連累台灣,無可救藥。新時代新世代的台灣人,要重視知識與教養的文化力。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5-09-23
新世代革命

新世代革命

台灣的政治形勢正面臨改變的關鍵時代︰儘管內部仍以「中華民國」之名,但這是台灣的國家,已成絕大共識。在這樣的現狀維持論中,保守前進,並進行國家的重建,是政治改革之路。小英在這樣的新浪潮,乘勢再起,帶領民進黨擴大政治版圖。 馬英九從二○○八到現在,兩連任總統的最大貢獻,就是促成台灣人民不分族群對殖民性黨國體制的揚棄。而關鍵力量在於新世代的普遍覺醒。 新政治因新世代的覺醒而形成。而新世代大抵是解嚴(一九八七年)後出生、現在三十歲以下的青年,並逐年增加。他(她)們不同於戒嚴長時期被馴服奴化的人們,在悲情與屈辱中存活求生。 自由鬆綁了被戒嚴束縛的好幾代生活於台灣的人們,不分族群的被害者在去政治中,以利己主義的原則,循「有耳無嘴」的家訓,或埋首於拚經濟,或侍從於黨國體制在黨、政、軍、公、教的環節—這都成為阻礙改革的力量,但阻礙不了改革。 是中國國民黨自體崩壞,是馬英九的醜陋面目瓦解了殖民性黨國體制。改革的力量對朽木的一推,造成瓦解。這個被謊言堆砌起來的國家神話,畢竟禁不起真實話語的檢驗。不分族群的新世代台灣人都知道,而且都敢說出來:那是裸體的國王。 中國國民黨挾持中華民國,在戒嚴時期,以反共論綁架台灣人民,對抗取代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解嚴後,特別是民主化以後,它妄想依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力量,繼續宰制台灣。反共、親共都只是中國國民黨維持自己統治權力的邏輯—這已被它長期欺瞞的人民識破,新世代台灣人有自己的視野,戳穿這種統治權力謊言。 新世代會繼續成長,他(她)們勢將主導台灣的政治前景和國家前途。終結從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以後的虛構、殘餘在台灣的中國,終結這種國家他者性的荒謬,正是關鍵的改變。二○一六年的總統大選、國會改選,會讓保守前進的改革力量推向革命性的新願景。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5-09-16
向前走VS.往後看

向前走VS.往後看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英國小說家狄更斯《雙城記》的卷頭名言,似乎也是當前台灣的寫照。泛中國國民黨勢力仍向後看,變革的力量正在向前走。 從悲情走出來的台灣人正在迎接一個新政治時代的來臨;而製造台灣人悲情的中華黨國體制又在政權危機中面臨自以為是亡黨亡國之憂。 如果台灣是一個正常國家,是民主化國家,政黨輪替執政的政治原理,難道不是讓國家民主化、正常發展應該走的路?但是,從二○○○年大選的政黨輪替,中國國民黨赤裸裸的反動性,顯示它壟斷國家統治權力的非份心。 正是這種黨國性,讓中華民國在中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承續,成為中國共產黨取代中國國民黨的零和政治變動。中國不能發展正常的政黨輪替執政,不能像歐洲的左右政權輪替,也因為這種落後的勝王敗寇意識作祟。 二○○○年到二○○八年,泛中國國民黨力量阻礙民進黨執政,政黨惡鬥惡形惡狀,肇因於中國國民黨認為「中華民國」這個國家是它的,它認為「中華民國」這個神主牌比國家的實質更重要。 原本,政黨輪替執政提供了中國國民黨在地轉化新生的機會,也是它從黨國性蛻化為一般民主政黨的契機。但中國國民黨顯然不作如是想法。連戰以中國國民黨主席身分連結曾推翻、取代它,而且仍想併吞它挾持國家的中國共產黨,就是妄想引藉中華人民共和國力量對付台灣政治力量的壞心眼。 馬英九復辟、再輪替執政,他並不珍惜政權重拾不易的機會。連哄帶騙得到政權,亦步亦趨傾斜中國,政經文化的困境牽因過度的中國連結而起。他把中國國民黨政權帶向尾聲、敗象頻露。 「中國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聲音,預示著殖民性黨國體制的崩潰。在台灣自我重建的努力與黨國宰制呈現黃金交叉的時點:改變中國國民黨的台灣力量,高高興興出航;而黨國體制的反動情結,呈現亡黨亡國悲情。這是歷史的必然!(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5-09-09
中國結,綑身索

中國結,綑身索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以後的「中華民國」是流亡在台灣,依恃其終戰後代表盟軍接收、進占的台灣而存在的殘餘,虛構中國,一直以他者性宰制它曾視為反攻基地的台灣,面對民主化,它不能適應。 一九七一年,台灣的「中華民國」被逐出聯合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接續了在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席位。蔣介石寧可失去一般會員國地位,也不願以台灣、以一般國家的會員國地位留在聯合國。台灣今天的國家問題、國際生存條件,因蔣「漢賊不兩立」的誑然大義與黨國私心而起。 台灣,不像統一前的兩德。聯邦德國(西德)和民主德國(東德)都曾同時在聯合國有席位;大韓民國(南韓)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朝鮮)也一樣同時在聯合國享有席位,兩國形式都無損它們的民族論。蔣介石在關鍵時期的臨門失腳,使他挾持的「中華民國」跛腳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崛起,是在加入聯合國、承續了常任理事國地位以後的事。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之所以處處受中華人民共和國之肘,甚至處處屈身以對,還從反共而親共附共降共,就是蔣介石留給他黨人的爛攤子,也殃及台灣。 如果,在台灣的「中華民國」(當然了,它留在聯合國仍必須修正國家條件、符合一般正常國家原則,去中國憲法),今天,面對崛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許也會有國家關係,甚至互派使節。也許,國共內戰殘餘問題早已解決,兩國之間也不必再陳兵設陣、虛耗大量國防預算。獨裁者一念之差,徒然留下歷史難題!這樣的人還被以偉大領袖供奉在許多路口、校園。黨國遺害有多嚴重就多嚴重! 當年,金門馬祖的八二三砲戰,毛澤東以這些福建省島嶼連結了流亡在台灣的中國,以停火因應。「中華民國」的中國憲法留下連結中國的意理,這都是中國牢結。既是牢結,中華人民共和國就以此設下綑身索,必欲取「中華民國」而後已。連某不顧勸阻,表態附共傾中的政治奴才作為,凸顯中華民國黨國之病。台灣的政治改革、自我重建,必須克服這些牢結的障礙。中國國民黨挾持的「中華民國」要依賴這些羅網,但台灣不能,台灣要有台灣新的國家視野。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5-09-02
歷史會清洗歷史

歷史會清洗歷史

因自體崩壞,即將失去政權甚至垮台的中國國民黨的黨政高層,在不孚眾望、民調九趴的頭人馬英九發動攻擊令之後,先是「抗戰勝利、光復台灣」強討人情,而不懂得感謝台灣收留從中國流亡的中華國民黨國;繼而,對講出自己歷史經驗的李登輝開始,硬要李說台灣人對日抗戰,想以仇日情緒拉起自己的黨國。歷史,因愚昧、邪惡的權力胡亂攪動,反而讓被欺瞞的人們想像沉澱下來的面貌。歷史會清洗歷史。 李登輝在他卸任總統、民進黨執政時,曾以台灣人和一九四九年流亡來台的原中國人有不同的歷史經驗和記憶,談論過生活在台灣的人們形成命運共同體的差異因素,以及應該相互了解的必要,有他一番苦心。但曾經出任中國國民黨主席及中華民國總統的他,不為殖民體制中國性的黨國基本教義派所喜。其實,他的中國國民黨台灣化是救命丹。既已驅逐李登輝,中國國民黨的本土化和再生已不可能。這個黨只會一步一步走向自掘的墳墓。生活在台灣的人們要擔心的是,這個黨國留下來的爛攤子,或還會扯什麼爛污? 台灣是因為大清帝國戰敗割讓給日本,台灣人絕大多數因此被迫選擇成為日本屬地的人民。二戰時,台灣人是日本兵。為什麼台灣人會從歡迎祖國變厭惡中國?代表盟軍接收,進占台灣的中華民國把台灣當作類殖民地、壓迫、掠奪,不到兩年就發生二二八事件;蔣介石派來的殖民長官陳儀,還是曾經在一九三○年代,代表中華民國來台北參觀世界博覽會,大力稱讚日本在台殖民建設的中華民國要員呢。一九四九年以後,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只是殘餘中國,白色恐怖、戒嚴長期化,以破壞人性來遂行統治,不只對不起台灣人、也對不起隨中華民國體制來台的原中國人──許許多多已在台灣建立新認同,成為台灣人。 台灣這個國家需要重建、這是一種自救運動。不脫中國的中華民國體制只會是歷史的徒然,只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相互虛耗而已!看看馬英九再怎麼說「對日抗戰」,到頭來還不是列入承續中華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詮釋。為什麼台灣人被割讓,會從抗日變成親日,與台灣人歡迎祖國的歷史剛好相反?台灣當然不是日本的國家,台灣也不是中國的國家。台灣是生活在台灣的國民的國家!不是中國國民黨也不是中國共產黨的國家。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5-08-26
終戰光影

終戰光影

  終戰七十年,世界有很大的變化,但是,二戰的陰影仍然在戰勝國和戰敗國之間存在著。歷史是過去,也是現在。歷史被某些力量解釋,描述;也被某些力量再描述,再解釋。 戰勝國之一的蘇聯,已解構為俄羅斯,早於六月就以歐洲的終戰日,大張旗鼓在莫斯科重溫戰勝的舊夢。其實,曾睥睨一時的共產主義國家龍頭,已不復從前。無產階級專政的神話瓦解了,它以華沙公約牽制的東歐,重新自由化,更別說巴爾幹半島的前南斯拉夫聯邦的變化了。 戰敗國之一的日本,八月,廣島、長崎兩個原爆日的慰靈祭,再加上十五日的終戰紀念儀式,交織在安倍首相修改和平憲法、重啟自我防衛能力而帶來的國民支持與反對聲浪之中。這個戰後快速復興的大國,正面對崛起的中國威脅論,經濟發展也有瓶頸,與曾經一樣是戰敗國的德國相比,困擾多得多。 相對於世界,中國的抗戰歷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詮釋。中日戰爭或日中戰爭都在中國本土,是侵略與反抗之間的戰爭。中國之大,牽制了日本,但抗戰勝利仍拜世界大戰的結果之賜。中國國民黨挾持「中華民國」在台灣,對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全面收割抗戰勝利結果,心有不服,又如何? 中國國民黨每每以「抗戰勝利,光復台灣」宣揚,從來不願面對代表盟軍接收台灣的歷史真相。它的接收、進占,是有歷史因素的,反共可說是保命符,救了流亡在台灣的這個仍以為自己是「中國」而不知道在地轉化新生的殘存國家。 台灣人在祖國的迷惘和迷障中,歡迎過「中華民國」這個國家,而未在戰後選擇獨立。但二二八事件在這個國家進占十六個月,就發生了,為什麼?不幸的是,又捲入國共糾葛的歷史。歷經長期戒嚴、獨裁,被迫民主化,挾持「中華民國」的中國國民黨真正面對民主化、追求在台灣在地轉化求生嗎?不這麼想,只一再「抗戰勝利,光復台灣」又如何?不想想曾歡迎祖國的人為何厭惡中國更甚於日本?流亡在據占地還妄想殖民性統治。惡形惡狀,只會自掘墳墓。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5-08-19
黨亂、權變、泥巴戰

黨亂、權變、泥巴戰

宋楚瑜宣佈又再N度參選總統,歷史彷彿又回到十六年前。顯示台灣在「中華民國」體制下,民主發展被外來統治的殖民性框架,沉重地壓在這塊土地。現在中國國民黨亂成一團,權術之變又起,宋以泥巴戰再添他政治史的一章。 宋楚瑜在二○○○年時,不服連戰,因連是李登輝指定接班人,除看不起連是阿斗,也有「中華民國」陷於台灣人的反制(連後來奔赴中國,是半山台籍政客的權變)。 二○一六年大選在即,宋楚瑜看準路人皆知中國新黨症候群的洪秀柱選不上,克制不了自己的野望,又想再度一搏。他執意的也是所謂的「中華民國」體制,仍以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意識形態牢結,困住台灣的前途。其實,也執意中國國民黨的統治。 親民黨與中國新黨是中國國民黨治台心態的兩翼。只是前者通達權變,深知民主化的選舉,必須考量選票在人民手上,會連結台灣政客、拉攏台灣人。中國新黨的認知,在台灣這個國家是中國國民黨的國家,並以此認知去遂行一切鞏固其認知的做法,輕鄙台灣。但親民黨也不認為台灣這個國家是生活在台灣的國民的國家,在政治意義上,一丘之貉而已。 宋楚瑜在二○○○年大選時,脫黨競奪,但仍得到中國國民黨原教旨派支持,甚至可能包含中國新黨症候群。他的政治動向,進進出出中國國民黨,心裡仍以自己比其他人更是中國國民黨。洪秀柱算什麼?馬、金的傀儡而已。 宋楚瑜,他念念不忘的是中國國民黨挾持的「中華民國」的中國性──這正是他被困的意識形態牢結。徒然以當時台灣省長的功業標榜,時空環境條件天地之差,並無法開創性地解決台灣的政治難題。說橘色,其實本質是藍色;又說白色,想沾柯文哲的光,其實是變色。 倒是,從李登輝當上「中華民國」總統至今,率而脫離中國國民黨的是中國新黨;後來,是宋楚瑜的勢力另起山頭,但仍比許多台籍黨人更具黨性。李登輝被迫離開時,一干他的權力侍從,特別像蕭萬長、王金平等都不敢造次。蕭仍在馬英九的復辟為其效命,任其副手;而王金平被馬所鬥,仍死命委屈在中國國民黨內。果然是被割了膽、或去了心的台籍政客。比起宋的梟雄樣子,權力的侍從性格,不敢造次就是不敢造次。(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5-08-12
黨國枷鎖

黨國枷鎖

如果不是台灣,「中華民國」早已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取而代之時,亡國了。但這個以殘餘中國形式存留下台灣的政權挾持者:中國國民黨,在解釋其流亡政權的宣傳話語,只會一再強調其「光復」台灣,用以鞏固它的殖民性。殊不知,其接管進占,係拜盟軍之賜,也受益於冷戰形式。 所以呢?台灣是它的,「中華民國」是它的。所謂的「黨國」已經成了殖民原教旨,基本教義成為一種文化血液,灌輸在它洗過腦的自己人和為殖民效力的附庸。從前,異議者被冠以「附匪」的罪名;現在,則指控為台獨。殊不知,它的黨國正是寄生在台獨的存在條件裡。 所以呢?換黨執政,即使是「中華民國」,對它而言,就是亡國亡黨!同樣是中國國民黨執政,也不能是台灣人(黨國意識形態視為皇民,豈能成為它的國家元首!)民主化運動、總統直選,逆轉它的漢賊論,法統綁在中國的它,若執台灣政權就說愛台灣;若失台灣政權,拍拍屁股去中國取暖,認賊作父,即使兩蔣在棺木中跳腳,死人也管不了活人! 高中文史公民課程,在中國國民黨的殖民性黨國體制思維裡,是洗腦的工具,而非正常國家國民養成的知識與教養。解嚴後,民主化發展,李登輝、陳水扁時代,鬆綁了宰制牢結,被黨國體制認為是去中國枷鎖、去黨國桎梏,憂心黨國化絕對統治因人民覺醒而不再。馬英九復辟了政權以後,曾經修改課綱,此次變本加厲黑箱化,有強加教條為政權再度失去預作牢籠的惡質性。違背程序正義,橫柴入灶,激發了高中生覺醒運動的怒火,引發社會反彈,更掘深其政權之墓。 殖民統治權力欲加於青年的枷鎖,反過來成為意識形態牢結,成為套在自己頭上的枷鎖。課綱亂調的風暴,活生生證明:「中華民國」如果還執迷於被亡的中國,不知在接納它的流亡地尋求在地轉化求生,只會在台灣寫下它歷史還未寫下的句點。它的枷鎖再也無法套住台灣這塊土地上已逐漸從命運共同體意識形塑自由人共和體的人們。這個國家應該是國民的國家,不是中國國民黨的國家!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5-08-05
課綱亂調,黨國亂行

課綱亂調,黨國亂行

高中文史課綱亂調是殖民意識、黨國體制對統治危機採取的暴行。當它的「中華民國」在現實上已非中國,民主化發展的過程從「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是台灣,國家認識論演變經歷的自我詮釋,就像對它國王新衣的寓言謊話的卸除。而這種自我重建,儘管保守有餘,開創性不足,仍然是妄想繼續宰制台灣的中華國民黨國論者無法面對的。 因此呢,以微調之名進行的亂調,政策蠻橫不可改變。仰馬英九之意的教育部長們:鄭瑞城、蔣偉寧、吳思華,面對青年學生,選擇的不是站在正常教育立場,而是依附在殖民意識、黨國體制的思維。引發高中學生從北到南的串連。三一八是大學生反黑箱服貿,七二三是高中生反黑箱課綱,為自己的前途自己救。黨國體制將亡於青少年學生的覺醒運動,中國國民黨統治的教育當局,比從前它在中國時一些教育家面對學生運動的風度差多矣! 戒嚴時期殺無赦!解嚴、自由化後,還抓無赦!為表達不滿教育部長吳思華不面對意見,黑箱課綱調整被判決違法仍一意孤行,高中生翻牆、衝入教育部長室。所以呢,警察把學生抓起來、把採訪的記者抓起來,檢察機關也出手。現在什麼時代了?馬政權還以為他們有戒嚴時期的無邊法力嗎? 糟糕的是,事情還發生在柯P主政的台北市。中正一分局長張奇文正是一九八九年四月七日,以轄區派出所主管與當時台北市刑大隊長侯友宜,受命緝拿鄭南榕,率隊攻《自由時代》雜誌社的警方,導致鄭南榕以身殉道。而柯P以白色力量被支持、成為台北市長,被期待能真正一新政治風範,對教育部文史課綱亂調的回應,以及對警察逮捕學生、留置記者的處理,都沒有表現出進步性的執政施為,讓人遺憾! 中國國民黨在中國共產黨亡其「中華民國」之前,也曾這樣蠻橫對待青年學生,但彼時仍有教育家力挺青年學生,表現風骨。一九四九年中國丕變後,挾持「中華民國」在台灣,中國國民黨未能記取歷史殷鑑,徒然走在天怒人怨的末路!民主化運動提供其在地轉化,參與新的自由人共同體重建國家的機會,但看來它執迷於已被替代的中國,對台灣只有宰制之心而已!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5-07-29
美麗島

美麗島

》美麗島 [推文到plurk] 2015-07-22 06:00 〈美麗島〉是一首歌,有通行中文和台語版,改編自台灣女詩人陳秀喜(一九二一—一九九一年)的詩〈台灣〉。一九七七年,鄉土文學論戰發生,民歌運動展開,梁景峰改編成歌詞,由李雙澤作曲,開始傳唱。 陳秀喜經歷日本與國民黨中國時代,曾長期擔任本土代表性詩誌《笠》的社長。〈美麗島〉這首歌流傳於進步青年群以及社會運動場域,顯示威權時代、戒嚴時期的台灣心,也有抵抗意志,是一種本土宣誓、認同感,以及自我重建力量的展現。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日,高雄美麗島事件發生,中國國民黨政府查禁〈美麗島〉,以為「美麗島」雜誌、政團、事件的株連效應。當時,當局也禁止《笠》出版的《美麗島詩集》刊登廣告。其實,〈美麗島〉的歌與詩集都早於美麗島雜誌、政團、事件。《笠》甚至早在一九六四年就創社、發刊,迄今超過半世紀。當年,彭明敏與兩位學生發表〈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小說家吳濁流創辦《台灣文藝》。 日本殖民台灣時,以「華麗島」稱有南國風味的台灣。一九六○年代末期,日本東京的「若樹書房」曾出版日譯本台灣現代詩選《華麗島詩集》,書介有「島國的苦悶與吶喊」語句。戰後,「美麗島」則是台灣對自己土地的頌稱,意味的是「福爾摩沙」(FORMOSA),是早期葡萄牙水手航經台灣的驚嘆! 《笠》的《美麗島詩集》,以「足跡」、「感應」、「見證」、「發言」、「掌握」五輯,用詩明志台灣本土的思想與感情。陳秀喜的〈台灣〉,以〈美麗島〉的歌唱,訴說「我們搖籃的美麗島/是母親溫暖的懷抱」,流露在悲情之島追尋美麗國度的心。 政客的騙術常隱藏花言巧語,中國國民黨惡質殖民心術常以愛台灣矇騙人們,為爭大位,謊言裡出現〈美麗島〉,藉以包裝禍心。《笠》的一位詩人巫永福(一九一三--二○○八年)經歷日本與國民黨中國統治,他的詩〈愛〉值得每一個生活在台灣,憧憬一個自由正常國家的人們深思:「父母未曾說過愛我/但我領悟父母的愛/你每次都說愛我/你的愛卻無法領受/你想征服我把愛說成一視同仁/我知你的花言巧語含有虛偽/你想擁有我的心/但我的心常受騙已成了石頭」。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5-07-22
鬼現形

鬼現形

  洪秀柱出頭,一大堆中國國民黨人冒冷汗。真的嗎? 這哪是選總統?中國國民黨的少數統治原理,選總統,不是要像馬英九一樣騙騙騙,燒成灰也是台灣人嗎?回想看看,二○○八年,馬在他聲勢那麼高的時候,怎麼說的? 在中國國民黨裡的台籍政客,為什麼被需要?難道不是選舉需要一些權力的侍從圍侍其側?拉抬騙票?怎麼從被縱容黑金變成被鄙夷其罪? 李登輝因緣際會登上高位的時候,殖民體制中國意識論者心不甘情不願環侍,那是迫於形勢!蔣氏父子既已先後離世,小鬼們有小鬼的作法。 中國新黨怎麼走離中國國民黨的?又怎麼會比李登輝時代的中國國民黨更中國國民黨的?原因是流亡中國怎麼能台灣化。 現在被中國國民黨人擁抱的連戰,當年在宋楚瑜脫黨競選時,中國國民黨的殖民體制中國意識論者擁抱的是誰?也不是番藷芋仔半山連某人,為什麼?誰知道,連比宋還墨守中國?當初也因為連隨侍李登輝之側,李看走眼,中國國民黨基本教義派也看走眼。 在二○一四年九合一選舉,中國國民黨幾乎走到盡頭之際,少數統治心態不再依恃台籍侍從,而是趨附中國。既然,台籍黨人不可靠,選舉又不會勝利,破釜沉舟,中國國民黨就像中國國民黨,現形就現形,鬼就鬼,哪要什麼包裝? 洪秀柱是選總統嗎?非也!她是在抓緊中國國民黨的動向,盤算著把中國國民黨帶回到它原來的形貌。不是回溯到蔣經國,而是回到蔣介石時代。要嘛就中國、哪管它共產黨是亡中華民國者。你們這些男的,一個個假惺惺的,看看洪秀柱怎樣幫馬卸下面具。中國國民黨下台後,馬榮譽主席、洪主席的馬洪體制,你們看,怎麼樣? 洪秀柱是馬英九政策的續行者,即使選不上總統,又怎樣?中國國民黨總不能為了競選,出賣自己的流亡中國魂。再說,當年白色恐怖,父親如果真是受害者,掛的是紅色勛章。名正言順,當然擁抱中國!做鬼也是中國人,與馬英九「燒成灰也是台灣人」異曲同工,不同調而已。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5-07-15
國家出路 新憲視野

國家出路 新憲視野

  一九九六年,台灣開始人民直選總統,李登輝以台灣人、中國國民黨員身分,為民主化轉型扮演關鍵地位。這本是中國國民黨轉向台灣國民黨,「中華民國」在地新生的機會。 如果台灣因此有一部新憲法,流亡的「中華民國」雖然走入歷史,為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九六年(實際應在新憲法制定、實施之後,也許是二○○○年)畫下一個句點,另外共同開啟新國家的序幕。特殊兩國論以新憲開啟新現實,會有新的政治視野。 這樣的政治視野是:一九四九年,殘餘、「流亡」在外的虛構中國,不復存在;新中國的建制不因為仍有流亡中國在其他地區而不完整。或許,台灣和中國可以謀求建立和平的國家關係,中國和台灣都能夠更致力於自己國家的發展,亞洲的新紀元從而開啟。 陳水扁的八年總統(二○○○到二○○八年)和馬英九的八年總統(二○○八到二○一六年),與其說是一個國家的開展,不如說是另一個國度裡兩個國家的競奪,台灣的台灣和中國的台灣,這種分裂認同使總統直選的國家重建意涵被破壞。 中國國民黨從反共到親共,就是中國認同的負面作用造成的。流亡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體制,即使存在於台灣比在中國更久,但六十六年不敵卅八年。流亡政權未能在地化,在流亡中虛構的國家,始終以殘餘幻想自己的完整存在。 中國國民黨挾持「中華民國」,迷戀一個黨國。為了確保少數統治,吸納收編一些見利忘義的台籍政客,形成侍從集團。但民主化的原理必然會讓少數統治消解。民智已開的台灣必然不能服從殖民體制。這是中國國民黨在台灣想持有一個虛構中國的困境和難題。再怎麼想要調整課綱,都無法制止台灣認同的茁壯,但就是有人想不通,偏要走上讓人唾棄的末路。沒有新憲法的視野,這個已經一再直選總統的「國家」沒有出路。黨國論和台灣論都面對考驗。在維持現狀的權宜之計,仍須革命性的確立台灣的國家新構造。(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5-07-08
政治歧途

政治歧途

二○一六年,距一九九六年總統直選,以此象徵台灣民主化進程已屆廿年。李登輝一任,陳水扁兩任,馬英九兩任,交錯著民進黨執政與中國國民黨執政。李登輝以台灣人、中國國民黨員標示本土化、台灣化的民主化進程,對中國國民黨而言,是極大的考驗;民進黨則藉勢壯大。 洪秀柱若代表中國國民黨競選二○一六年總統,她不似馬英九虛與台灣人委蛇,更推開李登輝國民黨台灣化路線,凸顯昔日中國新黨的政治動向,大有扭斷蔣經國革新保台策略的局面。少數統治面對民主化的不利政權把持,加上共產黨中國逐漸壯大並成為法統,有以致之。 蔣經國繼蔣介石之後,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已非昔日冷戰時期的美國前線地位,面對新政治形勢:中國新黨型在小蔣的右翼;後來成立親民黨的宋楚瑜在左翼。前者堅持頑固中國性;後者則靈巧拉攏台灣力量。權術變通的差別策略而已。後者考量選票市場,故不得不傾斜台灣,但既已食緊弄破碗,只能趁虛而入,亂中獲利;前者固守中國性,共產黨中國既已壯大,且成法統,台灣不足論矣! 中國國民黨以台制台、以台治台,在戒嚴時、解嚴後,統治之術一脈相承,只增加騙術而已。李登輝時代,中國新黨、親民黨不服,但兩種路線仍然不盡相同。二○○○年,清除李登輝之後,雖曾有連宋配路線,一時親民黨回歸中國國民黨,但連宋在二○○四年敗選,馬英九把中國國民黨中國新黨化,極右傾,傾中,大勢底定。 二○一四年九合一選舉,中國國民黨幾近潰敗,台籍中國國民黨員環伺的所謂中國國民黨本土化力量,既無鞏固政權條件,難成路線。蔣經國的右翼、中國新黨型的洪秀柱選擇做中、趨統(所謂統一,其實是降附),回歸中國國民黨基本教義派的殖民台灣中國論,虛假台灣化已不被需要。取下面具,共產黨中國就是中國,更是中國。認賊作父,又何妨?漢賊已易位,現在要嘛回到蔣介石路線,要嘛回歸中國的召喚。殖民體制走向盡頭是歷史的不得不然!歧途終非正道!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5-07-01
蔡英文VS.洪秀柱

蔡英文VS.洪秀柱

二○一六年總統大選,如無意外,民進黨與中國國民黨之戰,將是蔡英文與洪秀柱對壘的局面。在台灣,兩位女性,一個台灣人和一個中國人競選總統,在地重建對殖民體制。 蔡英文是不那麼民進黨的民進黨人,她以學者出身,歷經政事,在李登輝與陳水扁政府時代出任不同職務。二○○八年,民進黨幾乎潰敗之際,力挽大局,成為美麗島世代、辯護律師世代之後,民進黨第三世代領導人。二○一二年,曾參選總統,失之於中國威脅論,此番捲土重來,志在必得! 洪秀柱是十分中國國民黨的中國國民黨人,她以國中訓導主任起家,雖然父親在白色恐怖中受害,卻投效中國國民黨,歷經黨政職務,從立委而立院副院長,站在民主的對立面,鞏固黨國不遺餘力,敵視政治改革,在國會議場常口出狂言。此次出馬,頗有為中國國民黨力挽殖民中國性於不墜的企圖心。 蔡英文親美。她此次的訪美之行,奠定她參選總統的國際、外交格局。TIME以封面專題報導,寄予厚望。對中國的態度也持平穩重,不失分寸。夾在美中兩大強權,台灣的國家處境亟須國家領導人穩健領航,蔡英文被譽為可圈可點。 洪秀柱傾中。她的一中同表,比中國國民黨更甚。既言馬英九不敢言,又讓現任黨主席朱立倫失色。她不像馬英九在二○○八年、二○一二年競選總統時,假惺惺愛台灣,而是大剌剌連結中國。傾中反美,凸顯讓男性黨人遜色的巾幗意志。 洪秀柱應該訪中而非訪美,去那個以大量飛彈對台威脅的新中國,看看那個一九四九年亡「中華民國」的國家、視在台灣的「中華民國」為何物?拿青天白日旗去中國認證,看看人家是否同意你們這殘餘,虛構的中國、以「中華民國」名氣續存於台灣?不要再台灣台灣了,就以他者的殖民體制選選看!不要像馬英九那樣虛假,好好讓中國國民黨走到它走不動,把一段未盡的歷史劃上句點? (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5-06-24
這樣才會走到盡頭

這樣才會走到盡頭

  就讓洪秀柱代表中國國民黨競選二○一六年的大位吧!讓中國國民黨以其本來的面目面對生活在台灣的人們。不要再讓大家誤以為它是台灣國民黨了。這樣,中國國民黨才會在台灣走到盡頭。 中國國民黨從一九四五年進入台灣,就是以「祖國」的誑稱,進行殖民統治之實。一九四九年,從中國潰退流亡來台,更是嚴重。吸納台籍黨人只為了招募侍從,不是為了分享權力。 民主化讓選舉不得不然,台籍中國國民黨人被需要,是因為要因應選舉,鞏固中國國民黨政權。少數統治、迫於形勢,台籍中國國民黨政客侍從位子要同坐於主人桌,可是讓殖民者不快的。 所謂的台灣國民黨和中國國民黨,就是在這種微妙形勢中,被有意無意描繪出來的輪廓,其間有微妙的競逐和相互利用關係。 若以意識形態和利益形態看中國國民黨、殖民黨人以意識形態掛帥,兼有利益形態;而侍從黨人則以利益形態為主、兼加意識形態—後者就是一般台籍中國國民黨人,有時會有台灣國民黨這種似有若無的存在。 中國國民黨利用台籍黨人在選舉時,以羊披狼,騙取選票。騙加上買,所以政商勾結同棲。意識形態掛帥的殖民中國意識論者在黨內權力鬥爭時,常流露一種輕鄙,視黨內的台籍侍從們為黑金。既要台籍黨人出賣靈魂為其作嫁,又輕鄙這些侍從的作踐。殖民中國意識論者邪惡至極。 洪秀柱在她的殖民中國意識表露無遺後,又拋出副手的台灣條件。以意識形態掛帥,又拋利益形態之餌,回到一貫伎倆。而一些想當然耳,以為中國國民黨會需要你代表競逐大位的台籍黨人,只在那裡窮嚷嚷、揭竿而起?未必!人家早看扁了你們的侍從性格。殖民統治權力也許要這樣才能終結自己。(作者李敏勇,詩人)
李敏勇 201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