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陳乙柔)
陳乙柔相關文章
中華民國信仰的勝利?
◎ 陳婉寧 世大運結束了,謝謝台灣運動員賣力展現體魄和創造運動佳績。這場定位為給年輕運動員登上國際舞台機會的賽事,雖和奧運等級賽事尚有相當的差距,但這是讓國人看到國內選手努力成果的最佳時刻。 體育本來就不單純,牽動著國族意識和國家凝聚。但中華民國國旗的出現實在很尷尬、很錯亂、很無奈!這面旗幟在選舉時是由中國國民黨獨占話語權,代表國民黨是中華民國的正統,無怪乎反年改團體也是用這面旗。這面旗所代表的國家,拒絕用TAIWAN為名出現在奧會,硬要爭執做為正統中國的身分,導致台灣現在在奧會系列的運動會上,淪落到使用中華台北為名。當大家對台灣健兒以中華隊稱之時,台灣和中華民國的關係就越黏固,我愛中華的形象就越鮮明,越難正名為台灣隊。同時,因中華民國本質就難容台灣做為一個島國的國家想像,當群眾認同中華民國的符碼時,對台灣主體性的壓迫就越巨大,也難怪開幕和閉幕時,民眾單純舉個台灣旗進場也備受刁難和阻撓。 有人說,這次世大運,柯P或成最大贏家,我認為不是,世大運的順利舉辦固然有利他下次的選情,但最大贏家是中華民國的信仰,柯P只是收割者,他收割了中華民國認同的紅利,因為大家覺得這個島國怎麼被稱呼並不重要,福爾摩沙也好,美麗島也好,台灣也好,反正大家開心就好,卻無視中華民國做為我國目前學名的地位仍屹立不搖。世大運的經驗,無法為台灣創造出和中國抗衡的新價值,國家困境依舊未解,欠缺持續進行國家意識的凝聚與打造,吃著二○○八年以前所嘗試的牽手護台灣、正名入聯等推動成果的老本,「台灣」恐怕才是這場賽事的最大輸家。 (作者為台南市民) ◎ 紀安秀 立法院趕在世大運英雄大遊行之前,三讀通過國體法修正草案,除了單項體育協會擴大民眾參與、財務透明化及設立仲裁機制解決體育紛爭外,初審「中華奧會」改為「國家奧會」的條文,雖然時代力量力挺,但最後表決仍維持現行「中華奧會」名稱。民進黨表示,應優先考量選手權益,不要在名稱上做文章。表裡不一、越描越黑的解釋,實在令人無法苟同。 台灣參加國際體育賽事時,只能用「中華台北」的名稱,民進黨在野時痛批不倫不類,強力要求應該用「台灣」名稱;但目前是民進黨執政,在台北舉行的世大運,仍然使用「中華台北」,當外界撻伐聲浪不斷,有人更在日本發起「台灣入東奧」而廣獲迴響的同時,具有國會席次絕對優勢的民進黨,卻畏畏縮縮逃避基本尊嚴的名稱,不啻自欺欺人、自打嘴巴,如何服眾? 我們自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未使用「台灣奧會」,而用「國家奧會」名稱,應是天經地義、合情合理,沒有任何疑義才是,怎麼會是「做文章」?能改卻不敢改,以後人家稱你「中華台北」,你有什麼立場抗議? (作者為家管)
陳乙柔
2017-09-01
小小民代助理的甘苦談
在台灣經由選舉選出來的民意代表都會在選區成立服務處,藉此建立一個與選區民眾互動的場所,一方面收集在地消息、並取得選民的反應,另一方面提供選民需要的各種服務,簡稱「選服」工作,千萬不要以為是選結婚禮服。我的老闆是一位立法委員,但這不表示我每天都在研擬重大法案或是處理中央層級的案件,沒那麽「高尚」啦;就選服工作而言,立委其實跟里長差不多(反正已經離職了,不怕老闆聽到),只是涉及的範圍由鄰里放大到全國,所以我的「選服」也包山包海、無奇不有。 (圖/新聞e論壇2014年製作) 從一天的「例行公事」開始說起:通常服務處一開門會先泡茶,茶是一個與民眾感情交流的媒介,在台灣年紀稍長的地方仕紳都有自己一套「茶經」,一講到品茶這件事,就宛若陸羽上身,個個都能說上「一口好菜」 ─ 寫錯了,是「一口好茶」;泡茶這件事大有學問,主要是藉沖茶、品茶這段時間「留客」,閒聊地方的人、事、物,可以維繫情感,進行人脈連結,這是組織工作重要的一環。有時想想,好在台灣人愛喝的是茶,如果愛喝的是酒,豈不糟了。 每位政治人物都有死忠支持者,有些支持者是用獻金來表達他對政治人物的欣賞、鼓勵他對政治理念的堅持,財力較差的「粉絲」則直接來服務處做志工,有句話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點不錯。但也不能說每位志工都是志同道合的,有些「基本教義派」會在服務處盡興發表他對政治的想望或批判,還有一些靜靜聽別人高談闊論,純粹想來「取暖」就好;另有一些可能別有目的,譬如想藉此向朋友炫耀自己跟某某立委很熟,沽名釣譽者不乏其人。有趣的是,這些往往以男性志工居多,台灣社會的性別差異無可否認。 有一位志工大姊與我格外投緣,我總是會找些簡單的工作讓她有事忙,以暫時擺脫家裡低迷的氣氛。有時候我像是心理師,傾聽志工大姊們的苦悶與煩憂,許多時候志工大姊們也會跟我分享她們年少輕狂的過往,時間也就在說說笑笑中度過,手中的工作也就這樣完成了。我常在想,若沒有她們幫忙處理那些繁瑣的小事,像是製做小手工、清理角落,老闆交待給我的工作就很難心無旁鶩地完成,心中對他們只有萬分感謝。 服務處常迎到的,是形形色色的主委、會長、以及里長伯,這些大人物可不能與在服務處聊天泡茶的歐吉桑相提並論,他們一般非常在意自己是否有被重視,所以只要來過一次,我就得記住他們的頭銜與長相,好在我年輕又有好眼力,(大家都誇我眼睛很大),這還難不倒我。聽說有所謂「人臉辨識障礙者」,如果要做我這個助理工作,一定很容易就會不小心得罪他們;若沒能及時叫出頭銜名號,讓他們感受到一絲怠慢或輕忽,老闆責難的電話可能接踵而至。(哎,他們將自我價值建立在我這個小小助理身上,何苦來哉啊!)這些地方頭人出現時的起手式,通常是先自己亮出名號,接著補上一句:「我跟你們委員很熟」,最後才說出請託的事由。簡單的請託不外乎買買供不應求的火車票、喬喬病房床位、或是幫忙申請增加「例見」、去監獄探視受刑人;困難的則是協調地方人事,或是希望能以「合理價錢」購買某塊國有地或水利地。有些地方頭人明知案件礙於法令無法可辦,偏偏要加上一句:「我是民進黨老黨員」,(想要威脅姑娘我?有沒有搞錯呀!),很想當場發颷,但也只能回復說已盡力協助了,請多擔待。 多數時候來服務處請託的基本事項,是紅白帖應酬,民意代表最日常的行程就是跑紅白帖,一次就可以在一大批民眾面前露臉,「本利比」很合算;紅白帖要用「跑」的,因為每天次數很多,民代只是到場簽個名、照個相,不能慢步走、要用跑的趕時間。另外,各式各樣的協會邀約行程,也是個獨門生態,這些在地方上林林總總不同名目的協會,多數都領有地方政府機關或是國營企業的補助款,民代幫忙申請到這些經費,還要親自參與他們舉辦的活動,才能被認定有戮力從公;另一方面協會主事者為政治人物招集一堆人馬,搭起一座自我宣傳的舞台。平時這些協會成員有吃有喝、有地方參訪旅遊,選舉時協會幹部便會在造勢晚會幫忙衝人氣,協會與民代是「水幫魚、魚幫水」的共生關係。這樣你就瞭解,台灣數不清的愛心、關懷、保育、運動協會,真正將補助款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只是少數;你也可以學到,從民代服務處接到的紅白帖及各式聚會邀請函的數量,就可以判斷出一個政治人物的名氣與人氣。但也因為民代要跑的應酬行程太忙、要照顧的特權團體太多,當然沒有太多心思可以專注於研議法案、辯論政策。「佔地盤」、「講關係」的地方政治生態,是台灣特權橫行、公民素質低落的原因,民代選擇阻力最小、爬升最快的從政之路,無意去改變、甚至縱容這樣的生態持續著,這或許也是我們這些民代助理的共業。 當然,選服案件也有些是一般民眾自行前來尋求協助。我最喜歡的工作是每週固定二天的免費法律諮詢服務,我可以在一旁紀錄、順便學習法律知識。台灣民眾普遍對司法沒有信任感,只要官司打輸,都會說司法不公,因而許多案主都形同是希望委員能介入司法,幫他們平反,但其實「立法委員行為法」第17條明訂:「立法委員不得受託對進行中之司法案件進行遊說」。所幸通常經過我們律師看了他們的案件後,發現有些其實是他們自己舉證不足,或是選任律師經驗不足、提告方向錯誤,所以留有補救的空間。不過也有不少民眾自以為把《六法全書》讀過一遍就可以自己寫訴狀,然後官司打到最後已過了追訴期才來尋求協助,當然已無法挽回。 我遇過比較特殊的是一對老夫婦來求助,聲淚俱下要我查查一位外籍人士在台灣是否有犯罪紀錄。因事涉個資法必須要通報事由,經我詢問才了解,原來他們的女兒堅持要跟一個奈及利亞人結婚,而外館人員曾致電給老父親說,他們不建議他讓女兒到奈及利亞,因為外館人員在訪談該名男子時發現他回答問題不誠實,懷疑這又是一樁「假結婚、真詐欺」,請老父親要先了解兩人的交往狀況。最後我親自約當事人懇談,讓當事人逐漸清醒,終於避免成為詐欺犯利用的工具。政府的資源有限,這些需要幫助的人若懂得來服務處求援,我們總會全力以赴,但多數弱勢者都不知道要去哪裡尋求協助,這是底層社會的悲哀。 回顧這一段立委助理的生涯,雖然我經手的選服案件中,也許10件有8件都只是想要獲得特權,只有2件才是真正需要協助、也應該協助的,但只要我幫助解決了那2件,就會讓我覺得小小助理的工作是有意義的、我的付出是有價值的。 作者: 陳乙柔 六年級生,母語說的不好的客家人,曾任職民代助理。
陳乙柔
2017-08-11
你怎麽啦,民主進步黨!
在炎熱的週末看到一則新聞報導,民主進步黨秘書長洪耀福突然找來中央黨部的全體黨工開座談會,以不設議題的聊天形式進行。報導指出,該會議中有黨工提出有關加班、加薪等現實問題,洪秘書長當場回應「可以討論」。 過程中有位未滿30歲的政務副主任發言,這位年輕的副主任可能對政治仍懷有熱誠與抱負,認為到民進黨任職不應該只為了薪水,而是要努力學習、有所付出。但座談當晚不滿情緒就開始在黨工間發酵,許多人紛紛在臉書批評或是反諷,覺得這位副主任涉世未深、在說「幹話」。 先不論這位副主任的言論是否合宜合理,在此我們更質疑的是,黨秘書長怎麼會「閒閒」找來中央黨部的黨工,開一個沒有設定具體議題的座談會。這種天馬行空式的討論,讓人覺得若不是秘書長待辦的事情太少、就是他的時間太多。民進黨好歹也是一個有30年歷史的政黨,面對執政成績的滿意度直直落,似乎仍是一派輕鬆;該有的幹部組訓不急,該辦的基層民主教育不辦,該推動的黨員招募不做,該進行的組織改造也不見蹤影。只弄一個不需準備、隨意發言的內部座談會。記得不久前為了「公投法修正案」遲遲未排上立法院審查,前黨主席林義雄先生在中央黨部前禁食抗議,這位秘書長曾以輕蔑的口吻回應:「到黨部這邊來,我們就近照顧也比較方便」,以政治菁英的傲慢姿態應付黨的重大爭議事務,何其危險。這多少映照出當前政府的行事風格,就無怪乎大家會對民進黨執政失望了。 (2017.5.11民進黨中央黨部前的「補正公投法接力禁食行動」,圖/人民作主教育基金會臉書) 我要再強調一次:在所有人都把矛頭指向那位副主任的發言時,為何沒有人挑戰民進黨領導高層應該負起的責任?民進黨已然是當今的執政黨,黨內早應建構一套完善的人事制度,不但讓黨工都能安心工作,而且成為專業政治團體的領頭羊;更深一層說,民進黨早該給黨工灌輸從政的核心價值與中心思想,有計畫地培育下一代專業政治幕僚,這些當務之急秘書長沒有動作,怎麼會是召開個聊天會,副主任用「大帽子」回應黨工不滿的工作情緒,就想了事? 我父親常自豪地說:他一生從來沒有投票給國民黨。在那個威權專制的年代,他對於國民黨的唾棄,也促使了他在黨外時代為黨外候選人助選。父親長期承包台北市政府的各種工程,通常這樣的生意人理當是跟當權者勾肩搭背、稱兄道弟的,但偏偏我父親卻非常看不起行政機關官僚怠惰的行事風格,選擇與威權保持距離。我父親那一代的黨外支持者,常常是默默的付出、不求回報,不論是捐助金錢、出力拉票、或是在造勢晚會熱情捧場。父親曾說:瘋狂時,一度從台北驅車南下高雄,只為了去聽一場演講。民進黨的支持者就是這麼熱情忘我,但這些支持者之所以支持民進黨,是寄望這個政黨能夠推翻專制腐敗的威權,實實在在做為推動台灣朝向民主政治的前進力量。 (1988年,聲援「蔡有全、許曹德台獨案」,台灣人民第一次在全台街頭把「台灣獨立」口號喊得震天響。圖/邱萬興專文) 在那個談民主與自由都像在冒險的艱困年代,民進黨沒有辜負人民的期待,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猶記當時的民進黨雖是一個小黨,但黨工、黨員、以及支持者們都有改朝換代的決心與實踐民主的希望,總是能巧妙地運用創意,以小擊大對抗威權。 不久前,我還任職於民進黨籍立委服務處,擔任助理工作。很遺憾,在那裡遇到的某些黨員,與當年那些懷抱民主理想的黨員天差地別,譬如有些要我幫他註銷交通違規罰單,也有些像是「掮客」攬事,把當事人帶到服務處要我們協助處理私人糾紛。最令人無法忍受的是,這些人往往一開頭就拿出黨証說自己是黨員,好像黨員就是VIP,就可以要求我們使命必達,如果這次沒有照辦,下次選舉就很難支持下去。這樣的「恐嚇威脅」,一方面讓民進黨的黨証貶值為「門票」,讓民進黨員的榮譽變質為特權,另一方面隱約也道出了一件令人耽心的事:選舉已漸漸成為這個黨的核心價值。 從民進黨外在表徵的改變,可嗅到其內在腐化的氣息,民主進步黨當初如此命名,應是有極高的自我期許,要引領台灣民主邁出大步。然而對照今日執政的作為與黨務的荒弛、黨工與黨員的今非昔比,以一個民代基層幕僚的親身體驗,對民主進步黨的不進反退,感到格外心酸,忍不住要問一句:你怎麽啦,民主進步黨。 作者: 陳乙柔 六年級生,母語說的不好的客家人,曾任職民代助理。
陳乙柔
2017-07-17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北京不把國民黨主席當回事
林保華
在變局中前行:民主台灣的國際責任與文明自信
羅浚晅
中國對台滲透統戰無孔不入 賴清德:盼朝野支持國安十法修法
陳政宇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解答「台灣地位未定論」
李筱峰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