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昀相關文章

為台灣負起歷史責任 賴:促進民主和平決心不變

為台灣負起歷史責任 賴:促進民主和平決心不變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昨出席黨慶創黨先進聯誼餐會,並致贈紀念品予前行政院長張俊雄伉儷。 (記者劉信德攝)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昨出席民進黨三十七週年黨慶創黨先進聯誼餐會時表示,他自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棄醫從政,至今中國併吞台灣的企圖仍未改變,他在歷史關鍵時刻擔任黨主席並參選總統,會向台灣社會展現民進黨守護台灣,促進民主、和平的決心一點都沒改變,為台灣負起歷史性責任,在民主道路上繼續壯大台灣。 立法院長游錫堃、前民進黨主席姚嘉文、前行政院長張俊雄等人均與會。 賴清德感謝大家為土地、國家與黨的種種付出,並表示,印證歷史,民主、自由從來不是當權者賜給人民,是創黨的前輩不怕被抓、不怕被關,也不怕犧牲生命,前仆後繼,一棒接一棒,向當權者抗議、向威權表達異議爭取來的,對於有機會參與歷史洪流、付出貢獻感到光榮驕傲,也感謝台灣人民勇敢地站在一起。 民主是創黨前輩爭取來的 他說,民進黨創立後團結台灣社會的力量,才有辦法一路突破黨禁、報禁、廢除刑法一百條,同時終止全球最長的戒嚴令,他也在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時棄醫從政,但三十年來兩岸情勢沒有隨時間改善,中國併吞台灣的企圖仍未改變;很榮幸在歷史關鍵時刻擔任黨主席,也感到責任重大,他要和黨內同志一起向台灣社會展現民進黨守護台灣,促進民主、和平的決心一點都沒改變,也會結合不同黨派的力量,為台灣負起歷史性責任。 賴清德表示,他要延續黨內前輩留下的成績,大家的貢獻不只是創立民進黨,未來他代表民進黨選總統,希望結合台灣社會的力量,並運用創黨的精神與價值,包含清廉、勤政、愛鄉土,以及愛、和平、非暴力,得到台灣社會進一步支持,成功守護台灣,如果民主自由沒有延續,可能會走回頭路,這對台灣非常重大,必須在民主道路上繼續壯大台灣。
陳昀 2023-09-28
國史館揭史料 情治單位視彭明敏出逃為最大恥辱

國史館揭史料 情治單位視彭明敏出逃為最大恥辱

  國史館24日舉行「戰後臺灣政治案件—台灣人民自救宣言案史料彙編」新書發表暨座談會,國史館長陳儀深(右二)、學者許冠澤(右一)、李筱峰(左起)、金恆煒出席。 (記者羅沛德攝)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國史館今發表「台灣人民自救宣言史料彙編」新書並舉行座談,揭露從1964年台大政治系教授彭明敏與謝聰敏、魏廷朝師生3人被捕開始,而後雖特赦減刑,彭卻因被監控而策劃出逃,謝、魏遭誣賴牽涉爆炸案而二度入獄,甚至發現聯絡要角顏艮昌竟是調查局線民,在彭出逃後,情治單位更將此視為「最大恥辱、最大失敗、最大教訓」,但此後顏仍沒有停止對唐培禮、謝聰敏等人及其親屬的監視。 國史館館長陳儀深指出,「台灣人民自救宣言案」或稱「彭明敏師生案」,彭明敏、謝聰敏、魏廷朝師生3人,透過撰寫揭穿反攻大陸神話、要求集會結社自由、主張制訂新憲法等觸犯禁忌的「宣言」,而被以叛亂罪起訴、判刑;史料彙編將呈現案情的發展歷程,從1964年3人因被印刷廠工人密告被捕後,當局如何處置本案、判決與執行,以及如何因外界壓力而特赦或減刑。 陳儀深表示,彭明敏雖獲特赦,當局不僅不准他回台大教書,尚且嚴密監控他的一舉一動、形同軟禁,使得他策劃出逃;謝聰敏、魏廷朝刑滿出獄以後,受彭明敏成功出逃的牽連,莫名與台南美國新聞處、台北美國商業銀行爆炸案扯上關係,從而二度入獄,當事人研判爆炸案是國民黨當局自導自演,因當時包圍現場的軍警不顧美方勸阻,強行進入搜查存放資料的安全室和電報室;當時的Newsweek(新聞週刊)也認為,美國政府在對北京政府頻送秋波之際又讓彭明敏入境,觸怒了國民黨政府,才會發生台南美國新聞處爆炸案。 國史館從檔案中發現,美籍傳教士唐培禮是協助彭明敏逃離台灣的重要關鍵人物之一,根據國安局檔案,歷任台北市印刷業職業工會理事長、台灣省總工會理事長、國民大會代表等職務的顏艮昌是在唐培禮介紹下,與彭明敏搭上線,顏因可協助組織動員、印製相關文宣及提供相關建議,深受唐與彭等人重視。檔案顯示,顏艮昌長期擔任內線,多次向調查局提交報告,提及彭明敏意圖不軌,形跡可疑。 國史館發現,國安局指示調查局對彭明敏進行多方布線,成立「培明專案」,嚴密監視唐培禮、彭明敏等人行動,但情治單位對彭明敏潛逃出境毫無知覺,因此,海外傳來彭已逃離台灣消息後,警政高層震驚,國安局局長周中峯視之為「情治單位最大恥辱、最大失敗、最大教訓」,此後顏艮昌仍持續監視唐培禮、謝聰敏及其親屬,也擔任唐、謝等人的聯絡要角。 至於潛逃至海外的彭明敏,外交部檔案顯示,各駐外使領館不時將彭明敏四處奔波、密集發表演講的行程與內容回報國內,政府相關單位有計畫地策導僑界人士、「愛國學生」等俟機打擊,以壓抑彭明敏在海外的影響力,減少海外台獨活動的聲勢。亡命生涯本不易,彭明敏自述其流亡海外的20數年間,沒有一天覺得安全。
陳昀 2023-09-24
登馬祖遠眺對岸 賴清德:兩岸應尋求和平發展

登馬祖遠眺對岸 賴清德:兩岸應尋求和平發展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昨前往馬祖的馬港天后宮參香,並推薦立委參選人李問(右三)。(賴清德競選辦公室提供)   〔記者陳昀/綜合報導〕副總統賴清德昨前往連江縣南竿鄉參觀「第二屆馬祖國際藝術島」,邀請國人登島旅遊;結束公務行程後,賴也前往馬港天后宮參香祈福,以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身分推薦立委參選人李問,指馬祖近年許多建設仰賴中央與地方的合作,李問都參與其中,馬祖的基礎建設仍須持續深耕,希望鄉親鼎力栽培。 推薦立委參選人李問 盼馬祖鄉親栽培 賴清德在連江縣長王忠銘等人陪同下參觀「第二屆馬祖國際藝術島」展覽,透過國內外藝術家及創作團隊在地共創的展覽,了解馬祖獨特的戰地歷史、海島經驗及信仰文化等議題,也實地感受馬祖豐富且多樣的文化面貌;賴清德也邀請國人登島旅遊,一起透過藝術視角感受馬祖的島嶼故事。 結束公務行程後,賴清德前往馬港天后宮,祈求國泰民安,並與在地鄉親暢談馬祖未來發展藍圖。賴也提及,自己稍早在王忠銘、連江縣議長張永江陪同下前往枕戈待旦紀念公園遠眺對岸,讓他深刻感受到和平的重要性,因為「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兩岸應以合作尋求和平發展。 賴清德也說,李問是留美碩士,擁有國際關係的專業背景,願意長期深耕馬祖,只希望馬祖能夠更好,馬祖近年推動的相關政策,如馬祖酒廠擴建、自來水系統改善、航空交通發展等,都仰賴中央與地方的合作,在李問和各部會的努力下,成功推動了馬祖的進步。 賴清德表示,馬祖的基礎建設在交通、醫療、文化三方面,因此李問也提出了馬祖、高雄直航的政見,希望改善馬祖的交通環境,醫療發展則提出將縣立醫院升級為部立醫院,讓鄉親能有更即時的醫療服務。
陳昀 2023-09-22
賴清德長照3.0推4亮點 住宿機構最高年補助18萬

賴清德長照3.0推4亮點 住宿機構最高年補助18萬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今(21)日召開「國家希望工程」國政願景第3場發表會,主張通過原則性「健康憲章」、推動健保永續等方式,打造「健康台灣」。(記者叢昌瑾攝)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今召開「國家希望工程」國政願景記者會,提出長照3.0政策,未來將新增晚間到宅照顧與夜間緊急服務,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今年已從原先的每年最高6萬元提升到12萬元,未來要擴大到18萬元,並新增居家或社區的晚間到宅照顧,建立24小時的重度失能者支持服務。 賴清德指出,今年6月資料顯示,台灣65歲以上人口有17.6%,若趨勢不變,2025年就會超過20%、達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超高齡社會,我們看到蔡總統的努力,2016年上任後積極推動長照2.0,有別於馬總統時代的長照1.0,全國據點僅700多個,長照服務員2萬多人、薪水不到3萬多元,一年預算僅約50多億元,蔡總統推動長照2.0後,長照據點擴增到1.2萬個,長照服務員有9萬多人,居家長照服務員薪資平均45k以上、機構式也有32k以上。 賴清德說,他將接續推動長照3.0,跟長照2.0至少有4個不同。首先,「強化重度失能者照顧、優化住宿式服務機構」,新增居家或社區的晚間到宅照顧,建立24小時的重度失能者支持服務,並針增加住宿式服務機構的量能,或透過提供土地委託民間業者興辦,提供準公共化住宿是機構服務;「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今年已從一年最高補助6萬元提高至最高12萬元,並取消排富規定,未來要持續提高至每月最高1.5萬元、一年最高18萬元。 其次,「照顧不離職、照顧有喘息」:針對輕中度失能者,提高一對多的社區照顧服務比例,並鼓勵企業落實彈性工作安排,強化提供家庭照顧者「喘息服務」,擴大試辦「全責照護制度」,並持續增設醫院照服員,確保人力穩定與服務品質;改善巴氏量表,建立多元標準,滿足照顧服務需求。 第三,「提高長照服務涵蓋率,加強照顧服務功能」,擴大基層關懷據點服務量能,加強社區式服務據點「照顧服務」功能,並強化對長者的關懷及日間照顧、共餐、送餐、健康衛教、共同運動、團康等服務;推動照顧科技創新,提供雲端數位化診療服務。 第四,「打造居家、社區、機構、醫療、社福的一體式服務」:建立以長照社區整體照顧體系為基礎的共生社區;補助醫院銜接長照所需的人力負擔;落實居家醫療與長照接軌,推動高齡者家庭醫師制度,並促成跨專業聯繫,優化居住無障礙空間。 被問及長照3.0的及偏鄉人力不足問題,賴清德表示,馬前總統一年長照預算50億元,現在蔡總統是650億元,財務狀況尚稱穩定,未來擴大服務也會另闢財源。偏鄉部分落實「大家醫制度」,提供到宅服務的醫療計畫,鼓勵或獎勵長照服務的營運者到偏鄉設點。至於未來能否將「照顧喘息假」入法,賴說,政府可以派居家長照服務員到府服務,是不是要提供有薪假,必須跟企業談,這是勞資雙方要溝通的議題。
陳昀 2023-09-21
民進黨提3具體作為 拚明年底改善600處危險路口

民進黨提3具體作為 拚明年底改善600處危險路口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於凱道發起「還路於民大遊行」,副總統賴清德冒雨參加,推動爭取行人路權。 (資料照)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民進黨主席賴清德8月20日出席「還路於民大遊行」表示,將落實行政院通過的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結合執政黨與在野黨、中央地方攜手,支持大遊行的台灣行人路權宣言等3大承諾,全面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民進黨今進一步提出3項具體作為,期盼不分朝野、不分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在明年底優先完成全國至少600處危險路口、路段的改善。 民進黨指出,遊行之後,由立法院民進黨團副幹事長洪申翰安排促成公民團體與中央機關的溝通平台,讓公民意見及建言納入「2040零死亡」的願景計畫,交通部近日(9月15日)統計出全國1000個行人事故熱點,民進黨中央也通令各縣市議會黨團,督促地方政府依限於11月底提出改善計畫,不分朝野、不分中央與地方,共同攜手合作,在明年底優先完成全國至少600處危險路口、路段的改善。 民進黨將採取的具體作為,首先是通令各地方市議會黨部及黨團,督促地方首長重視並依限提出改善計畫,依據交通部所公布的直轄市400處、非直轄市300處、行人活動聚集區域300處,合計1000處最優先亟需改善路口,具體檢視縣市首長之改善作為、依限於11月底前向中央提報改善計畫爭取經費,並持續監督後續路口改善執行率。 民進黨表示,其次是請立院黨團督促行政機關納入公民路權團體參與機制,未來中央審查地方政府的路口段改善計畫,改革駕訓制度及研擬「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草案」,都應有專家學者及行人路權及身障團體的意見參與,並進一步設置民眾提報不安全路口的「公開提案平台」,作為縣市政府改善之重點。 民進黨提到,第三是責成民進黨立委捍衛並落實《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立法及4年400億「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相關預算(113-116年)。依據交通部公布易肇事路口及行人行人活動區域需改善路口,統計22縣市排名如下,新北市207處、台北市200處、桃園市135處、基隆市99處、台中市80處、高雄市52處、彰化縣39處、新竹市38處、新竹縣27處、台南市26處。此危險路口列表將開放民間團體提出路口建議並納入更新。
陳昀 2023-09-18
賴清德:把改善健保制度 視為參選使命

賴清德:把改善健保制度 視為參選使命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中)昨日出席「台灣邁向健康大國永續發展論壇」,並和北台灣醫師賴清德後援會成員一同高呼勝選口號。(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昨出席「北台灣醫師賴清德後援會」,面對醫界提出醫療政策建言,賴表達充分理解並坦言,健保恐怕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時候,此時要參選總統的他,會將改善健保制度、提供好的醫療環境、提升民眾健康做為使命;前衛生署長侯勝茂說,若非賴在立委任內協助,傳染病防治法修法、健保多元微調等政策無法順利推動,盛讚賴值得推薦。 出席醫師後援會 坦言「健保不得不改革」 北北基桃宜五縣市及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醫師組成北台灣醫師賴清德後援會,昨在台北舉行「台灣邁向健康大國永續發展論壇」,由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台灣家庭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台北市醫師公會常務理事洪德仁擔任引言人提出建言,包含設立健保安定基金來保障健保點值、推動健保永續、家醫整合計畫、醫事人才培育、提升醫療費用GDP佔比、長照3.0等。 賴清德表示,要邁向健康大國,健保制度非常重要,改變過去「因病而貧、因貧而病」的惡性循環,讓社會基層民眾獲得健康保障,國人健康餘命延長,也獲得九成多滿意度。因此,為了讓健保制度永續發展,必須完成三項工作,一是解決醫療中心、區域醫院醫療人員不足情況;二是建立以人為本的家庭醫師制度;三是以充足經費支助健保制度,像是醫界前輩方才提出的健保安定基金或提升GDP佔比等。 賴坦言,健保從八十四年推動至今,恐怕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時候,如果沒有新的動能,醫療品質與健保滿意度都可能往下掉;他會把改善健保制度、提供好的醫療環境,提升民眾健康、永續健保制度,當作他出身醫界的使命。 侯勝茂表示,過去擔任衛生署長時,賴清德是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召委,如果沒有賴的幫忙,傳染病防治法的修正、健保多元微調等政策沒辦法順利推動,賴擇善固執的人格特質也值得推薦。 賴清德補充說,當時因不忍SARS造成許多年輕醫護殞命,攜手修正「傳染病防治法」,改善中央跨部會聯繫不足、中央地方分權不明確、隔離病房不足、醫療人力不足等問題,並確立「疫情指揮中心」,也將隔離病房與傳染病防治人力納入醫療評鑑,讓疾病防治更周延。未料二十年後碰上COVID-19,剛好發揮效果,兩次疫情台灣醫護都沒有退卻,勇敢站在第一線,所有防疫醫療人員都值得佩戴勳章。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昨日出席「台灣邁向健康大國永續發展論壇」,致詞時坦言,健保恐怕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時候,此時要參選總統的他,會將改善健保制度、提供好的醫療環境、提升民眾健康做為使命。(記者廖振輝攝)
陳昀 2023-09-15
賴清德:全面照顧0-22歲

賴清德:全面照顧0-22歲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昨發布「○到廿二歲,投資未來世代」政策,針對三年齡層就托育、教育及青年發展各提出五方案。(記者羅沛德攝)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昨開「國家希望願景工程」系列記者會,發布「○到廿二歲,投資未來世代」政策,針對三年齡層就托育、教育及青年發展各提出五方案,包含○到二歲托育補助加碼,第一胎最高補助一萬三千元,同時將成立「百億學生海外圓夢基金」補助學子出國交流、鼓勵國外優質大學來台設立分校,並力促「最低工資法」完成立法。 托育、教育及青年 各5案推動 賴清德指出,將在現有政策基礎推動「○到六歲國家一起養二.○」托育政策,建立平價、優質、普及的托育體系,包含推動延長托育時間、實施彈性育嬰假,及○到二歲托育費用補助加碼,以第一胎為例,使用公托者補助提升至七千元(增加一千五百元補助),使用準公共托嬰及保母服務者補助提升至一萬三千元(增加補助四千五百元)。 高等教育方面,賴清德主張由政府投資,培育教研及產業所需的國際人才,鼓勵國內大學與國外優質大學合作,推動雙聯學制與在台設立海外分校。他也提出設立「百億學生海外圓夢基金」,鼓勵經濟條件相對不利的青年出國學習、實習、參賽、開拓視野,也可以提供部分比例讓外國學生來台交流,進而更了解、支持台灣。 力促「最低工資法」完成立法 賴清德提到,蔡政府過去八年每年調漲基本薪資,累計調漲卅七%,未來還會持續調漲,他認為,建立制度比空喊數字重要,這八年的調漲也累積相當經驗來建立制度,因此他主張完成「最低工資法」立法,並承諾未來將以具體行動適時調漲,這套制度必須考量社會經濟進步、消費指數並兼具公開透明參與;對於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主張要達三萬三千元,賴說,依照在野黨所提政策,漲幅約廿%,沒有超越蔡總統任內成績。
陳昀 2023-09-13
出席APEC 蔡英文:一步步來 今年仍指派領袖代表

出席APEC 蔡英文:一步步來 今年仍指派領袖代表

總統蔡英文率團出訪非洲友邦史瓦帝尼王國,在當地時間7日上午與隨團記者茶敘,回應媒體提問。(中央社)   每任總統都想打破先例 但挑戰性很高 〔記者陳昀/綜合報導〕蔡英文總統「邦誼同慶.合作永續之旅」前往非洲友邦史瓦帝尼王國訪問,昨在史國與隨團媒體茶敘時表示,現在邦交國情況都算穩定,這八年的執政就是穩定中求實質關係的發展,固然中國對非洲影響力大,非洲國家也希望有其他選擇,將持續尋求合作。另十一月是否親自出席在美國舉辦的APEC(亞太經合會)領袖峰會,總統說,今年仍依往例指派領袖代表。 被問到APEC歷年領袖峰會因中國因素無法由總統親自出席,是否會在任內最後一次會議打破限制親自出席?蔡英文表示,每任總統都想打破APEC成立以來的先例,政府當然會持續努力,但這畢竟挑戰性很高,一步一步來,今年還是依照往例,指派領袖代表出席,相關作業完成就會對外報告。 目前邦交國情況都算穩定 蔡英文說,暌違五年二度來到史瓦帝尼,和友邦在各領域合作都有一些成果,希望外交工作上有更多進展。從她出訪瓜地馬拉、貝里斯,或副總統賴清德訪問巴拉圭,都能感受到台灣跟友邦真摯的情誼,以及友邦對台灣的重視與支持。 被問到是否擔心選前或卸任前中國再挖邦交國?蔡英文表示,目前大致評估邦交國情況都算穩定,尤其史瓦帝尼一直是最堅實的友邦,大家也見證了兩國堅實的友邦關係。近來台灣國際能見度確實大幅增加,國際社會支持台灣的力道也大幅增強,世界各國對維持台海和平穩定有高度共識,台灣也被國際社會認可是穩定可靠、值得信任的夥伴,台灣良善的力量受到國際政要的認同,更深入國際社會公眾心中。 卸任前訪歐? 有合適機會就去 至於台灣與歐洲關係升溫,在卸任前是否訪歐?蔡英文說,有需要、對台灣好,有合適的機會就去,但不會為去而去。 蔡英文提到,此行南非、馬拉威等非洲十一國、超過八十位國會議員發表聯合聲明表達歡迎,史王恩史瓦帝三世也告訴她,非洲許多政要表達了解台灣的興趣,固然中國對非洲影響力相當大,非洲國家同時希望有其他選擇,讓他們的經濟、對外關係等各層面可以有台灣的成分,我方將持續溝通、尋求合作機會,促進我們和非洲及個別國家實質關係的進展。
陳昀 2023-09-08
白恐受難者蔡焜霖辭世 賴:轉型正義一刻不能停   

白恐受難者蔡焜霖辭世 賴:轉型正義一刻不能停   

賴清德在臉書PO出3年前與蔡焜霖前輩共同前往台大陳文成廣場出席紀念音樂晚會的照片,並對蔡的離開表達不捨。(圖擷取自賴清德臉書)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同時也是台灣本土漫畫《王子》雜誌創辦人及人權教育者的蔡焜霖,三日晚間辭世。副總統賴清德昨在臉書PO出兩人合照表達難過不捨,強調轉型正義工作一刻也不能停,自由民主得來不易,不但要好好珍惜,必要時更要勇敢起身捍衛。 賴清德在臉書PO出三年前與蔡焜霖共同前往台大陳文成廣場出席紀念音樂晚會的照片。賴指出,威權統治年代,蔡焜霖被憲兵隊任意逮捕、刑求逼供,未經正當法律程序,就坐了十年苦牢,但如同當時許多勇敢的白色恐怖受難者一樣,蔡不但沒有被打倒,反而積極從事文化工作、頗有成就,也在藝文出版與漫畫推廣上貢獻良多。 賴清德表示,隨著時光流逝,許多前輩的離去,轉型正義的工作一刻也不能停下來。過去七年多,有人權博物館、促轉會、監察院人權委員會的成立,平復司法不法的案件也有所進展。他由衷希望,這些行動能為勇敢追求民主、自由、人權而付出生命與青春歲月的前輩們,帶來些許的撫慰、並致上最深的敬意。 賴清德說,在未來,還有許多不義遺址的指認與紀念,以及平復司法不法、救濟賠償、政治暴力創傷療癒的工作要做,為前輩的逝去感到不捨的同時,也提醒大家,自由民主得來不易,不但要好好珍惜,必要時更要效法前輩的精神,勇敢起身捍衛。
陳昀 2023-09-06
賴清德公布十大傑出青年 林昀儒等11人獲選

賴清德公布十大傑出青年 林昀儒等11人獲選

桌球國手林昀儒獲選十大傑出青年。(圖:檔案照,取自WTT官網)   中華民國第61屆十大傑出青年當選公布記者會昨在台北舉行,由擔任評審主委的副總統賴清德親自公布名單,肯定他們對社會的貢獻,賴並為到場的當選人披掛榮譽肩帶。 十大傑出青年是由國際青年總會中華民國總會舉辦,各類別共11位優秀青年獲選,包括桌球國手林昀儒、世界麵包冠軍王鵬傑等人。(記者陳昀) 第61屆十大傑出青年當選公布記者會昨在台北舉行,由擔任評審主委的副總統賴清德親自公布名單。(記者羅沛德攝)   賴公布十大傑青 肯定對社會貢獻    副總統賴清德昨出席「十大傑出青年當選公布記者會」,表揚各領域十一位優秀青年當選人。賴清德將社會服務類獎頒給維兒洽整合行銷工作室負責人陳景維。(記者羅沛德攝)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副總統賴清德昨出席記者會,公布中華民國第六十一屆十大傑出青年,獲選者包含桌球國手林昀儒、世界麵包冠軍王鵬傑等十一人,賴肯定他們對社會的貢獻,鼓勵青年勇敢、堅強,為國家、社會及人類帶來希望。林昀儒的母親陳貴玲代表出席表示,林昀儒會帶著大家的祝福繼續努力,期待在明年奧運奪牌。 林昀儒母:期待明年奧運奪牌 十大傑出青年是由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舉辦,各類別共有十一人獲選,包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材料與工程學系所教授吳欣潔、莎士比亞烘焙坊創辦人王鵬傑、敏鈞精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洪一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醫工程研究所教授陳冠宇、維兒洽整合行銷工作室負責人陳景維、桌球國手林昀儒、仁山仁海藝想堂負責人張逸軍、桃園地檢署檢察官呂象吾、瓜瓜園總經理邱裕翔、輔大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許書華、LUMION電子產品貿易公司企業銷售總監蔡鎮光。 賴清德今年擔任評審主委,在公布名單後逐一為當選人披掛榮譽肩帶。他代表評審委員會恭喜得獎人,並表示,十大傑出青年們的成就、對社會的貢獻及所克服的種種困難足為社會青年的典範,他要代表總統感謝十大傑出青年及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的付出與貢獻,國際青商總會在國際鏈結上也有非常好的成果,除了讓年輕人開拓視野,也讓國際社會看見台灣,非常了不起。 賴清德提到,十大傑出青年選拔活動自一九六三年開始,以「青年雙手.人類希望」做為精神象徵,鼓勵青年勇敢、堅強,運用雙手,為國家及社會、也為人類帶來希望,過去選拔出的十大傑出青年表現都非常傑出,他要向每位十傑對社會的貢獻表示敬意。 林昀儒因出國比賽不克出席,其母陳貴玲說,東京奧運後林昀儒被大家看到了,近日在哈薩克公開賽拿到冠軍,也有很多朋友為他加油,非常感謝各界一路以來的支持與鼓勵,也感謝主辦單位的肯定與中華奧會的引薦,昀儒還很年輕,接下來一年還要備戰明年奧運,他會帶著大家的祝福繼續努力,期待持續奪牌。
陳昀 2023-09-05
賴清德:建構台灣成幸福國度

賴清德:建構台灣成幸福國度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昨出席「全國社福界賴清德見面會」,強調努力將台灣建構成幸福國度,讓台灣成為偉大國家。(記者羅沛德攝)   與社福界見面會 承諾當選後會定期檢視政策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昨出席「全國社福界賴清德見面會」,聆聽十九位社福團體代表的訴求,議題包括身心障礙、性別暴力、兒童照護。賴表示,他會抱著「行公義、存憐憫」的謙卑之心與大家共同合作,努力將台灣建構成幸福國度,讓台灣成為偉大國家,並承諾當選後會定期與各社福團體開會檢視政策的不足。 賴清德會前被媒體問及如何看待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宣布角逐下屆總統、有沒有覺得自己躺著選等議題時並未回應,僅微笑向另一側群眾揮手致意。 這場見面會除了特別邀請到來自瑞士、長期在台深耕並取得國籍的吳道遠神父、台北市基督教勵友中心董事長高正吉等人與會外,包含勵馨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王玥好、靖娟基金會處長許雅荏、兒少安置機構聯盟理事長徐瑜等人共十九位代表接續發言,表達防治性別暴力、身心障礙權益、弱勢孩童等訴求。 抱著「行公義、存憐憫」的謙卑之心 賴清德致詞表示,仔細聆聽社福界的主張後,足以了解大家的困境,也感受到大家對未來政府的期待,希望共同合作、一起努力建構更幸福的台灣,社會可能比較關注外交、兩岸、國防與經濟等議題,蔡英文總統的努力獲得國際肯定,總體經濟也有長足進步,身心障礙族群占總人口五%,任何城市、社會、國家都必然面臨好好照顧身心障礙者的問題。 賴清德表示,他會抱著「行公義、存憐憫」的謙卑之心與大家共同合作,一起關注、照顧、支持身心障礙者,將台灣建構成適合每個人生活的幸福國度,台灣是民主國家,島上每個人都是國家的主人,政府有責任讓每個人都能自在生活,他也願意承諾,當選後會定期與各團體一起開會,檢視政策的不足,確保每一個團體的心聲都能夠被聽到、意見能被具體執行。 賴清德強調,一個偉大的國家不在於人口有多少,或國防武力有多強,取決於文明有多進步,所謂文明除了民主、自由的生活體制外,也包含有沒有辦法讓每個國家的主人在土地上自在生活,要能提供身障者必要的協助,讓他們得到支持及尊重,這需要公私協力、每個團體的共同合作才有辦法完成,「我非常需要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讓台灣成為偉大國家。 另外,賴清德昨接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EMBA師生時表示,在國人共同努力之下,國家經濟及產業持續進步發展,台灣去年排名全球第二十一大經濟體,歲計賸餘也讓政府有餘裕為國人做更多事,包括推動社福政策「○到六歲國家一起養」、「長照二.○」及縮短公私立大學學雜費的差距等,他期許大家一起幫助台灣,讓國家走得更遠。
陳昀 2023-08-29
賴清德:民進黨不像國民黨只寄望核電

賴清德:民進黨不像國民黨只寄望核電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表示,穩定供電不會有問題。(資料照)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昨晚接受電視台專訪,他表示,有別於國民黨執政只寄望核電,民進黨開發新的能源也積極推動節能,並因應核電除役及天然氣進口風險等,持續提升台灣電力的備轉容量率,他也自信表示,穩定供電不會有問題。 賴清德指出,國民黨跟民進黨政府的能源政策的確有很大不同,前總統馬英九任內只寄望核能發電,希望興建核四,但蔡英文總統不一樣,2016年5月24日蔡英文總統接任時的備轉容量率只有1.64%,因為馬任內都沒有開發新的能源,時任行政院長林全是最辛苦的。 賴清德認為,能源政策必須達到穩定供電、帶動產業發展、響應2050淨零轉型3個目標,缺一不可,因此他接任行政院長也強烈要求,經過完整安全程序後,讓歲修的核二廠2號機恢復運轉,加上台電跟民間企業不斷投資電力開發,現在備轉容量率通常處在10至15%。 賴清德表示,穩定供電不會有問題,但除了開源還要節流,包含民生與工業用電,民生方面鎖定冷氣、冰箱、電視機3個電器就好,一定要用一集能源設備才可以,政府會有計劃地補助汰舊換新;工業部分,用電大戶對台灣經濟貢獻非常大,一定要持續供應穩定用電,但希望能組專家學者團訪問公司,輔導他們省電。 賴清德說,另一個最重要的就是綠電開發,包含太陽能、風力、氫能源,或潮汐、生質能、地熱、水利等,但儲能設備、電網設備的技術也很重要,能讓用電更有效率、避免消耗,因此他對未來用電不擔心,但要持續增加綠電開發。 被問及天然氣依賴進口的風險,賴清德回應說,台灣電力的備轉容量率大概10%到15%,未來會持續增加,「2022年我們的綠能已超越核能發電,因此2025年非核家園不會有用電不足的問題」,加上民進黨政府一定會持續推動綠能發電,無論是面臨核電除役、天然氣或燃煤發電占比下降等,很多應變問題都已經在做準備,而不是等到時候再應變可能就來不及了。
陳昀 2023-08-25
立陶宛前總統︰台灣人自決前途

立陶宛前總統︰台灣人自決前途

蔡英文總統(右)昨接見華府智庫訪問團,與立陶宛前總統葛寶思凱德(左)握手致意。(中央社)   葛寶思凱德拜會蔡總統︰強權打壓小國 是因為缺乏自信心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蔡英文總統昨接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立陶宛前總統葛寶思凱德致詞表示,有些強權打壓或威嚇其他小國是因為缺乏自信心,台灣與立陶宛等小國因此產生更多力量,國家的強盛不在於大小,而是能發揮的實力,期盼台灣人民自己決定國家前途,不受他人置喙。 蔡英文指出,三年多來,全世界面對COVID-19疫情及俄烏戰爭等國際挑戰,強化全球民主韌性成了國際社會共同重視的議題,凸顯民主國家互相合作的重要性。特別是台灣、立陶宛以及捷克,都擁有追求民主、自由的歷史經驗,如今也站在捍衛民主、自由的前緣,與民主國家共同面對威權主義的威脅與擴張。蔡也說,經貿上的投資與合作及供應鏈的穩定與韌性,更是民主國家共同面對威權主義的支柱。 葛寶思凱德指出,立陶宛是台灣在歐洲的新朋友,雙方友誼建立在許多共同點之上,例如,台灣與立陶宛國土面積不大,也都面臨不友善的鄰國,但都是有自信的國家。在歐洲及其他地區,有些強權打壓或威嚇其他小國,這其實是因為缺乏自信心,但台灣與立陶宛等小國因此產生更多力量,來保衛自己的人民。 葛寶思凱德提到,此次訪台見證台灣快速而多元的發展,台灣幾十年間,自戒嚴到成為民主國家,並進一步保護民主,非常不容易,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不在於大小,而是能夠發揮的實力,這取決於人民,只要人民想要追求民主、獨立和自由,就能獲得自由,期盼台灣人民用自己想要的方式決定自己國家的前途,不受他人置喙。
陳昀 2023-08-25
賴推國政藍圖 下月初辦首場說明會

賴推國政藍圖 下月初辦首場說明會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取自賴清德臉書)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八月上旬出訪巴拉圭過境美國,展現穩健務實風範,引發國際關注,回國後選戰節奏轉向內政。據掌握,賴清德九月初將召開第一場國政說明會,親自就「國家希望工程」提出總體性說明並公布國政顧問團,後續也將分領域密集推出各項施政藍圖及論述,以實際政策爭取台灣人民認同。 賴清德確定參選總統後,包含新境界智庫、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成立的青平台、賴與產業界共組的讀書會,三方平台持續彙整國政方針,尤其著墨民生議題、能源產業議題等,力求推出貼近民意的政策白皮書,當時也規劃在主要對手底定後再提出,用實際政策一決高下。 知情人士說,國際情勢瞬息萬變,牽動台灣整體產業鏈布局,必須謹慎應對,賴清德身為執政團隊一員,與蔡英文總統共同面對國防、國安、外交及兩岸議題,對如何擬定國政方針著墨甚深,也是賴與他黨潛在候選人最大的差異。 據掌握,賴陣營目前規劃九月初要舉行第一場「國家希望工程」說明會,由賴親自進行總體性說明,國政團隊的成員也會一同參與,主要由新境界智庫、青平台基金會、新台灣國策智庫等政策平台組成,屆時一併公佈。 據了解,賴清德完成第一波總體性說明後,國政團隊將分門別類、密集提出國政藍圖,平均每一到兩週召開不同領域政見的記者會,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未來施政及改革的藍圖,如果賴清德的時間允許,也會盡可能親自出席說明。 照顧弱勢社福政策 重中之重 黨內人士表示,民進黨身為執政黨,必須奠基於蔡政府的執政基礎上提出延續性、發展的政策,當中也有接棒的意味,照顧弱勢的社福政策更是重中之重,例如近來的私立大學學雜費補貼,也是奠基於賴清德閣揆任內的「就學貸款輕鬆還」等政策。 對於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及可能參選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黨內人士說,民進黨密切注意並維持快速反應,但不會攪和進去,重點在於提高自身支持度;相對其他參選人,賴清德在選戰節奏、公共政策討論、國家總體方向的底定,依然維持穩健步伐,展現令人信賴的節奏。
陳昀 2023-08-23
舊金山僑宴 賴:將台灣打造成民主世界MVP

舊金山僑宴 賴:將台灣打造成民主世界MVP

賴清德表示,台灣有能力與舊金山灣區的矽谷相呼應,「我們一起努力將台灣打造成亞洲矽谷」。(記者陳昀攝)   〔特派記者陳昀/隨行採訪報導〕副總統賴清德出訪友邦巴拉圭任務完成,回程過境美國舊金山,當地時間16日晚間出席僑宴時表示,台灣不只有最棒的工程師、創新創投,還有最適合創新發展的一套民主制度,有能力與舊金山灣區的矽谷相呼應,「我們一起努力將台灣打造成亞洲矽谷」,並承諾竭盡所能讓台灣成為民主世界MVP。 這場僑宴致詞來賓包含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美國前國圖安全部長Janet Napolitano、鳳凰城市長Kate Gallego、駐美代表蕭美琴,以及僑界的國策顧問邱俊邦、政務顧問林榮松、史丹佛大學醫療預防中心主任王智弘、北加州台灣同鄉聯合會張正邦等人。 賴清德致詞表示,這是他第二次代表蔡總統出訪過境舊金山,這次他要再度感謝美國秉持安全、舒適、便利、尊嚴的原則,提供過境協助,並請全場給羅森柏格熱烈掌聲;他也代表蔡總統感謝僑界鄉親多年努力,扮演政府跟美國的橋樑,加上蔡英文總統的領導,所以現在台美關係前所未有的好。 賴清德指出,矽谷代表美國創新、繁榮、自由、開放的精神,啟發許多國家,40年前台灣一群工程師同樣受到啟發,後來決定回到地球另一邊的台灣,播下希望的種子,其中一顆就是半導體產業,幾十年來已經茁壯成一個大樹,台灣ICT設計、精準製造及封裝測試、半導體產業等在全球排名數一數二,台積電更將先進製程根留台灣。 賴清德表示,台灣不只有半導體產業等,還有包括ICT、PCB、精密機械、金屬製造、紡織工業等不斷推陳出新的「隱形冠軍」,未來將肩負全球繁榮進步更大的責任,但情勢變化非常快,台灣必須掌握變局、擴大優勢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因此他將推動國家希望工程,打造創新、繁榮的台灣,帶動經濟進一步的發展。 「科技界常講一句話,距離矽谷最近的地方不是LA、西雅圖,是台灣的科學園區。」賴清德說,這句現在有不同的意義代表台灣科技產業已與全球供應鏈緊密綁在一起,台灣的利基不只是最棒的工程師及創新、創投,還有最適合創新發展的一套民主制度,以及豐沛的資金、完整的科技產業鏈,加上高鐵串聯台灣為一日生活圈科技廊帶,台灣的確有能力跟灣區的矽谷相呼應,我們一起努力將台灣打造為亞洲矽谷。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賴清德說,台灣也可以在民主、和平繁榮的願景上讓世界更美好,他承諾未來會竭盡所能,用和平作為燈塔、用民主當作指南針,帶著台灣繼續往前進走,走進國際社會、迎向未來,讓台灣成為民主世界MVP。 賴清德感謝美方協助過境,也請全場給羅森柏格掌聲。(記者陳昀攝)
陳昀 2023-08-17
巴拉圭總統午宴坐主桌 賴清德:諸多場合受到禮遇

巴拉圭總統午宴坐主桌 賴清德:諸多場合受到禮遇

〕副總統賴清德當地時間15日出席友邦巴拉圭共和國新任總統貝尼亞就職典禮及系列活動,賴晚間在媒體茶敘表示,此行感受到禮遇,在諸多場合都被安排在鄰近貝尼亞的座位或主桌,能擔任蔡總統特使感到很榮幸,也很感動這是許多人累積的成果。
陳昀 2023-08-16
巴拉圭總統就職演說:台灣不只是朋友

巴拉圭總統就職演說:台灣不只是朋友

副總統賴清德(左邊綠色柱子旁)任特使出席貝尼亞就職典禮,貝尼亞在就職演說中大篇幅談及台灣。(特派記者陳昀攝)   〔特派記者陳昀/隨行採訪報導〕副總統賴清德當地時間十五日上午出席巴拉圭共和國總統貝尼亞就職典禮,與各國政要同台。台灣不僅是貝尼亞就職演說時第一個談及的國家,也篇幅最大;貝尼亞說,台灣不只是朋友,未來他會以兄弟情誼進一步拓展雙方合作關係。貝尼亞十四日會晤賴清德時,強調他率領的政府一定會與中華民國台灣維持邦交、進一步深化合作關係。 最先最大篇幅 提及台巴兄弟情 貝尼亞伉儷進場後,向兩旁民眾揮手致意,獲得熱情回應,演唱國歌後,貝尼亞在國會議長歐斐拉監誓下,就任巴拉圭總統。現場鳴放二十一響禮砲,並有軍機飛越觀禮台上空向新任元首致敬。 貝尼亞演說除了介紹賴清德與各國代表,首先提及的國家就是台灣,篇幅也是最大。他說,我們將以地緣政治視野建立聯盟及合作,尋求衡平的協議。巴拉圭以友誼及合作精神與中華民國(台灣)等具有深刻感情的國家來往即為明證,且彼此之間非僅以盟友而是以兄弟之邦相對。 賴清德訪團在當地時間十四日抵達巴國,先是前往總統府會晤在任最後一天的總統阿布鐸,再到總統官邸與貝尼亞會面,緊接著午宴巴國參議院暨國會議長歐斐拉。根據總統府釋出影片,賴特別準備禮物給阿布鐸及夫人,雙方熱絡合影;貝尼亞更主動擁抱賴並表示:「Welcome!Good to see you!」 賴清德在國會議長午宴及晚間僑宴都提及與阿布鐸、貝尼亞會面情形。賴表示,阿布鐸重申,他在國際上支持台灣,是堅定地認為雙方友好的邦交關係不是利益交換,而是雙方共同享有民主、自由、人權的價值。據轉述,阿布鐸說,相信在貝尼亞領導下,兩國邦交會持續茁壯。 賴清德說,貝尼亞強調,他率領的政府一定繼續和民主的中華民國台灣持續維持邦交,深化合作關係,話題也觸及未來兩國各項合作計畫的探討,相信未來兩國邦誼一定更鞏固、合作關係更深入,希望巴國參眾兩院支持,也期待各界僑領一起投入。 與會人士表示,陪同貝尼亞會見的新內閣包含府秘書長、外交部長、財政部長等,貝尼亞說自己是台灣的粉絲,台灣是巴拉圭邁向國家建設發展最好的模範,台灣經驗足以讓巴國借鏡,貝尼亞也與賴副總統針對實質的人才培訓、經貿往來等合作展開交流。
陳昀 2023-08-16
熱情擁抱 賴清德:盼兩國邦誼越來越穩固   

熱情擁抱 賴清德:盼兩國邦誼越來越穩固   

賴清德前往總統自宅會晤巴國總統阿布鐸並致贈禮物、合影等。(圖擷取自總統府影片)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副總統賴清德擔任總統特使出訪巴拉圭,當地時間14日先後與總統阿布鐸與總統當選人貝尼亞分別會面,貝尼亞主動擁抱賴說「Welcome!Good to see you!」賴也在午宴巴國國會參議院議長歐斐拉時表示,他與貝尼亞有談一些未來兩國合作的方向,希望得到巴國參眾兩院支持,讓兩國邦誼越來越穩固。 賴清德15日將出席新任總統貝尼亞就職典禮,賴清德於當地時間14日上午抵達巴京亞松森,根據總統府釋出影片,賴先是前往總統自宅會晤巴國總統阿布鐸並致贈禮物、合影等,再到總統官邸會晤巴國總統當選人貝尼亞,貝尼亞一見到賴清德就熱情上前擁抱並說「Welcome!Good to see you!」雙方互動熱絡。 賴清德隨後前往午宴巴國參議院暨國會議長歐斐拉(Silvio Ovelar),賴清德表示,明天是巴拉圭大喜的日子,新任總統即將宣誓就職,蔡總統特派他擔任特使率領代表團,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副秘書長黃重諺、外交部次長俞大㵢等共同前來祝賀,傳達台灣人民的衷心祝福,也祝福貝尼亞總統未來政躬康泰、執政圓滿成功、造福國人,同時增進台巴邦誼,深化兩國合作。 賴清德表示,他是中華民國台灣的副總統,其實在台灣他也是執政黨民主進步黨的黨主席,對於巴拉圭共和國的紅黨在這次大選,不僅總統高票大選,也贏得參眾兩院,是紅黨難得空前勝利,他要表達衷心祝福。 賴清德提到,他已代表蔡總統與阿布鐸總統會晤,感謝阿布鐸任內促進台巴兩國邦誼;也前往巴國總統府官邸親自恭賀貝尼亞總統,雙方會晤過程也談了一些未來兩國的合作方向,他也非常期待在台巴兩國合作上,能夠得到巴拉圭參、眾兩院的支持,讓兩國邦誼越來越穩固,合作計畫越來越深入。最後他向大家敬酒,祝賀台巴友誼長存,兩國邦誼永固。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副秘書長黃重諺、外交部次長俞大㵢、駐巴拉圭大使韓志正、巴國眾議院議長拉多雷(Raúl Luis Latorre Martínez)、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雷伊德(Gustavo Leite)、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阿涅斯科(Juan Manuel Añazco)等人都出席午宴。 賴清德前往總統自宅會晤巴國總統阿布鐸並致贈禮物、合影等。(圖擷取自總統府影片) 賴清德午宴巴國國會參議院議長歐斐拉時表示,他與貝尼亞有談一些未來兩國合作的方向,希望得到巴國參眾兩院支持,讓兩國邦誼越來越穩固。 (隨團媒體提供) 賴清德午宴巴國國會參議院議長歐斐拉時表示,他與貝尼亞有談一些未來兩國合作的方向,希望得到巴國參眾兩院支持,讓兩國邦誼越來越穩固。 (隨團媒體提供)
陳昀 2023-08-15
賴︰台灣安全 世界就安全

賴︰台灣安全 世界就安全

副總統賴清德於美東時間13日中午參加紐約僑宴。 (總統府提供)   感謝美方友人對台的長期支持 〔特派記者陳昀/隨行採訪報導〕副總統賴清德出訪巴拉圭過境紐約,他於美東時間十三日在主流暨僑界人士午宴上強調,許多國家支持台灣、關心台海,這些來自各國的支持,都展現出台灣的安全是世界的安全議題,「當台灣安全,世界就安全,當台海和平,世界就和平」。 賴清德表示,他將率團前往巴拉圭表達祝賀,非常感謝美國不懼壓力協助他過境,他要特別利用機會向美方友人對台灣的長期支持表示感謝。 這場主流暨僑界人士的午宴,七百多人齊聚一堂,由於賴清德也是民進黨提名的總統參選人,當賴清德到場時,在場僑胞高喊「總統好」,氣氛熱烈。 即使面臨外交困境 也要走進世界 賴清德指出,世界上沒有國家像台灣,國土面積不大,卻是全球第廿一大經濟體,根留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佔全球超過九成先進製程,台灣更有許多隱形冠軍,在全球產業鏈扮演關鍵角色,台灣對世界越來越重要。 賴清德說,這就是台灣人的精神,樂觀進取,期望為下一代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同時溫暖善良,善盡地球村一份子的責任,即使面臨外交困境,也積極走進世界,迎向未來。 賴清德說,台灣因為民主,所以和世界站在一起,世界因為民主,所以和台灣前行,過去半年美國國會提出近卅個友台法案或決議文,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也是一九七九年以來最完整、重要的協議,代表著台美的關係越來越深厚。我們在外交的努力,也獲得國際社會的支持,世界各地的重要正式領袖也紛紛來到台灣用行動表達支持。 對於台海問題,賴清德說,近來許多的國際會議,例如在廣島的G7領袖峰會、北約(NATO)領袖峰會,還有今年的美日、美韓及各國的領袖高峰會,都共同指向一個重點:那就是台海的和平穩定,已經不只是台灣的問題,而是攸關各國的全球問題。今年的歐盟領袖峰會也特別關切台海,「反對任何企圖以武力或脅迫來片面改變現狀」。 賴強調,這些來自各國的支持,都展現出台灣的安全是世界的安全議題,當台灣安全,世界就安全,當台海和平,世界就和平。 賴清德說,四年前他到紐約曾提到,希望用自由女神的精神守護台灣,並以紐約人在九一一恐怖攻擊原址重建「自由塔」的勇氣壯大台灣,以及創新、進步的政策推動進步,未來他會繼續秉持這三大精神,守護台灣、壯大台灣,打造創新、繁榮的台灣,希望再次許諾作為這次相聚的美麗誓言。未來,他會持續蔡英文總統的四大堅持,力行「和平四大支柱」,作為維護印太和平穩定的行動方案。 AIT主席︰台美關係「史上最緊密」 此外,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伯格在僑宴上透過預錄影片再次說明不克出席的原因,並再次預告將於舊金山與賴清德會面。她並以「史上最緊密」形容台美夥伴關係。 羅森伯格說,台灣是印太地區的民主燈塔,也是美方致力支持區域與全球民主價值的關鍵夥伴,我們在維護台海和平穩定上存有重大共同利益,這個承諾始終不變,包括我們承諾支持台灣自衛能力,正如美台友誼歷久不衰、堅若磐石。 當賴清德到場時,在場僑胞高喊「總統好」,氣氛熱烈。 (總統府提供)
陳昀 2023-08-15
賴清德:唯有國內團結才能贏得國際支持

賴清德:唯有國內團結才能贏得國際支持

賴清德承諾,不管極權主義的威脅有多大,絕不畏懼退縮,一定堅持民主自由價值,各政黨應該將國家利益擺在政黨利益之前,唯有國內團結,才能贏得國際的支持,他也會持續守護台灣、壯大台灣,並打造創新、繁榮的台灣。 (記者陳昀攝)   〔特派記者陳昀/隨行採訪報導〕副總統賴清德出訪巴拉圭過境紐約,美東時間13日午間(台灣時間14日凌晨)在The Glasshouse出席僑宴,近700名僑胞與會。賴清德承諾,不管極權主義的威脅有多大,絕不畏懼退縮,一定堅持民主自由價值,認為各政黨應該將國家利益擺在政黨利益之前,「唯有國內團結,才能贏得國際的支持」,他也會持續守護台灣、壯大台灣,並打造創新、繁榮的台灣。他與駐美代表蕭美琴在台上敬酒時,台下僑胞不斷高喊:「賴總統加油!台灣加油!」 賴清德表示,他將率團前往巴拉圭表達祝賀,非常感謝美國不懼壓力協助他過境,他要特別利用機會向美方友人對台灣的長期支持表示感謝,並用英語再次複誦感謝美方友人。他說,更要感謝僑胞熱情參與僑宴,同時一鞠躬表達感激,大家不遠千里在自由女神像所在地、世界之都紐約團聚,至少有三層緣分,包含共同的情感、共同的價值和共同的目標。 賴清德指出,我們都來自台灣、根在台灣,都認同台灣這塊土地,世界上沒有國家像台灣,國土面積不大,卻是全球第21大經濟體,根留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佔全球超過90%先進製程,台灣更有許多隱形冠軍,在全球產業鏈扮演關鍵角色,台灣對世界越來越重要。我們不僅有能力防疫,還進行四波國際援助,更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全力援助。 他說,這就是台灣人的精神,樂觀進取,期望為下一代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同時溫暖善良,善盡地球村一份子的責任,即使面臨外交困境,也積極走進世界,迎向未來,台灣是我們的根,我們對台灣的感情深厚,不論身在何處,我們都心繫台灣。 賴清德表示,共同的價值就是對自由民主的信仰,台灣走過相當漫長艱辛、無法當家作主的日子,荷蘭時期是東印度公司所在地、明鄭時期是反清復明基地、日治時期是東亞共榮圈勢力範圍,連在國民政府時代也只不過是反攻大陸的跳板,但台灣人民發揮「蕃薯不怕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傳」勇敢堅強的精神,一路努力達到今天民主多元、自由開放的社會,這就是我們決心留給下一代的資產。 賴清德說,台灣因為民主,所以和世界站在一起,世界因為民主,所以和台灣前行,過去半年美國國會提出近30個友台法案或決議文,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也是1979年以來最完整、重要的協議,代表著台美的關係越來越深厚。我們在外交的努力也獲得國際社會的支持,世界各地的重要的正式領袖也紛紛來到台灣用行動表達支持,代表德不孤必有鄰,民主台灣的確跟世界同行。 他說,在這個關鍵時刻,他要再次承諾,不管極權主義對台灣的威脅有多大,我們絕不畏懼退縮,一定堅持民主自由的價值,並分享台灣的民主理念,讓印太地區的人民在追求自由民主人權的時候,將台灣視為一座耀眼的燈塔,並積極參與民主世界陣營,扮演穩定印太和平的角色。 賴清德表示,我們共同的目標就是守護台灣,增進民主、和平與繁榮,讓後世子孫都可以享受民主自由人權的價值,不僅國內要團結,國外更要合作,面對極權的威脅時,每個政黨都應該要把國家利益擺在政黨利益之上,只有國內團結一致,才能贏得國際社會的信心,給予台灣強而有力的支持。 賴清德表示,我們已經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千萬不要因為極權主義加大威脅力量,就害怕地走回頭路,一定要勇敢堅強,在民主的道路上持續壯大台灣。未來,他會持續蔡總統的四大堅持,力行「和平四大支柱」,作為維護印太和平穩定的行動方案。 賴清德提到,4年前他也曾到紐約與許多鄉親見面,當時他曾提到,希望我們用自由女神的精神守護台灣,也提到美國遭遇過911恐怖攻擊的衝擊,從原址重建的「自由塔」,可看出紐約人的勇氣,希望我們能以重建自由塔的勇氣,壯大台灣。 賴清德說,紐約是創新、創意的城市,台灣也應該要用創新、進步的政策,推動台灣進步,讓台灣成為世界的台灣,再度來到紐約,他的想法未曾改變,未來,會持續秉持這三大精神,來守護台灣、壯大台灣,打造創新、繁榮的台灣,相信這也是大家共同的願望,在難得相聚的場合上,不妨再次許諾,作為今日難得相聚最美麗的誓言。 包括總統府國策顧問田詒鴻、林見松、秘書長林佳龍、副秘書長黃重諺、外交部次長俞大㵢、駐美國代表處大使蕭美琴、駐紐約辦事處大使李光章、 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美國在台協會」(AIT)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紐約中華公所主席曾偉康、紐約台灣會館理事長蘇春槐等人也出席午宴;AIT主席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則以視訊方式參與。 副總統賴清德與駐美代表蕭美琴在僑宴上敬酒,僑胞高喊「賴總統加油!台灣加油!」(記者陳昀攝)
陳昀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