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黃惟冰)
黃惟冰相關文章
吳敦義的平行時空
吳敦義日前表示,若服貿協議當年能夠通過,大家早就「賺錢賺到黑龍江」。然而,對照中國今天針對南韓的經濟制裁,範圍不僅跨過「鴨綠江」,更直抵「漢江」,就知道當初沒簽服貿協議,其實是天佑台灣! 中國與南韓的FTA在二○一五年底正式生效,打從雙方協商開始,台灣內部就有不少人大聲疾呼,要求服貿協議必須加速,否則將落後南韓。當時執政的國民黨更在二○一四年底推出以「南韓謝謝民進黨擋下法案」、「謝謝台灣慢慢來」為主題的電視廣告,恐嚇若是服貿協議被擋下,台灣將會錯過機會。 如今回顧,台灣又錯過了什麼機會?當南韓抗議中國經濟制裁違反FTA精神,打算告上WTO,並且反省自身對於中國的過度依賴時,台灣卻還有人無法忘懷服貿協議,讓人不禁懷疑是否活在平行時空! 南韓的人口與經濟規模都大上台灣超過一倍,面對中國的經濟制裁尚且喊痛,有此前車之鑑,台灣如果還不懂得趨吉避凶,不加速分散對中依賴,最後只會被迫淪為唯北京命是從,連說「不」的能力都沒有。 (作者曾任智庫研究員,高雄市民)
黃惟冰
2017-03-20
這樣子的中國,誰不反!
「減少對華依賴度才能阻止中國的蠻橫」、「如屈服於中國對薩德的報復,國家顏面何存?」「中國激進的薩德報復應適可而止」。 以上三段話,對有些人來說,要是看得不夠仔細,可能就急著貼上「逢中必反」的標籤。然而,它們並非出自台灣,而是南韓前三大報「朝鮮日報」、「東亞日報」與「中央日報」分別於三月三日或四日出刊的社論標題。 由於南韓政府基於防衛需要,堅持要部署薩德防空系統,中國發動一波又一波的報復。包括停在路旁的現代汽車被砸毀;部分媒體呼籲抵制三星手機;國家旅遊局要求韓國旅遊商品下架;許多網站屏蔽「樂天」的搜索結果;範圍不斷擴大的「娛樂限韓令」;甚至連「準斷交」,以及「外科手術」式的軍事打擊等言論,都浮出檯面。使得南韓舉國震驚,並亟思反制之道 長期以來,南韓都奉行「一中政策」,二○一五年九月,總統朴槿惠更不顧美國壓力,成為天安門上唯一與習近平共同閱兵的美國盟邦領袖。同年底,「中韓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不過一年光景,一個薩德爭議,中國翻臉像翻書,中韓友好氣氛就此跌落谷底。 與南韓相較,台灣的人口、土地與經濟規模,都不到南韓的一半,但對於中國的依賴,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凡事不怕亡羊補牢,就怕一意孤行,南韓的前車之鑑歷歷在目,台灣人民千萬不要溫水煮青蛙習慣了,不見棺材不掉淚。 (作者曾任智庫研究員,高雄市民)
黃惟冰
2017-03-07
學術歸學術 被統歸被統
除了世新大學外,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多間大學,也都傳出曾經製作「一中承諾書」。對此,清華大學表示,那不是「一中承諾書」,而是「堅持學術交流不涉政治承諾書」。 簡單來說,清華大學的邏輯應該是,「政治歸政治,學術歸學術」,避免引起中國的反彈。但,問題是,什麼樣的議題屬於「政治」?都由中國說了算?此外,把「政治」與學術研究隔離,背後考量,是真的在「去政治化」,還是其實是預設前提的「泛政治化」? 清華大學的「承諾書」上寫到,邀請大陸高校(中國將大學稱為高校)優秀同學前來交流學習,無涉及與兩岸關係一中一台等政治議題相關言論,特予承諾。 試問,如果「一中一台」不能談,那麼「兩岸統一」、「一個中國」就可以談嗎?如果都不行,那麼為何不一起列入「承諾書」的適用範疇?其次,如果國家定位不能談,那麼「毛澤東的歷史功過」、「中國對台灣外交空間的影響」、「兩岸服貿對台灣產業之衝擊」等等,能不能談?這些議題,是屬於「歷史」、「外交」、「經濟」,還是「政治」?如果都是中國說了算,這難道不是自我限縮?難道不是言論審查? 再者,就像電影「全面啟動」裡的劇情一樣,當一個人要求另一個人不能想到大象時,那個人會想到什麼?大象。同理,當我們要求一切都「去政治化」時,其實只會讓彼此的交流更「泛政治化」,因為在所有的討論過程,都要警醒以避開「政治」的地雷。這樣的做法,符合清華大學的學術自由價值嗎? 最後,所謂的「政治歸政治,╳╳歸╳╳」,就兩岸關係而言,從來不曾存在過。從公共衛生、國際民航,再到各種國際運動比賽,光是一個參與名稱,中國就已寸步不讓。清華大學的故意裝傻,只會讓人看破手腳,貽笑大方。 (作者從事公共服務業)
黃惟冰
2017-03-05
愛國同心愛說笑
愛國同心會宣傳車上張貼的海報寫著︰「只要和平統一,中國政府保證,軍公教退休金,維持現狀」。 在中國的實情是,本月二十二日,上萬名來自中國各地的老兵,突破地方政府的重重阻撓,在北京中共中央紀律委員會的大樓下聚集,要求軍委主席習近平解決他們的安置問題。這也是繼去年十月之後,再度有大量退伍解放軍「上京」請願。 他們對記者表示,地方政府一再阻撓他們到北京,還在路上設置路檢,不少人被拘留、下落不明,甚至被打傷。此外,他們也強調,自己沒有職業(工作)、沒有待遇、沒有地位、沒有住房、沒有身分,還淪為「被維穩」的對象。 試想,中共連自己的軍人都這樣對待了,歷史上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例子還會少嗎?要是哪天真的統一,又會怎麼處理台灣的「蔣匪餘部」? 愛國同心會雖以中共代言人自居,卻一點也不了解中國的實情。寧願造謠生事,只想要「拖垮政府」,分明是叛國又離心,糟糕透頂。 (作者從事公共服務業)
黃惟冰
2017-02-25
咦,內閣不是很多經濟博士嗎?
為因應「一例一休」上路後,部分餐飲業者打算調漲售價,行政院日前宣布,將邀請鬍鬚張等九家業者「喝咖啡」,了解漲價的背後原因。如今,又傳出為避免「擾民」,改由相關單位主動出擊後,視需要,再請業者提供書面說明。 事實上,最初被行政院盯上的九家餐飲業者,其營業範圍從滷肉飯、鍋貼、牛肉麵、披薩,再到粽子,每一個品項的市場,都屬於經濟學上的完全競爭,也就是經營的進入門檻低;市場上有充足的生產者與消費者;且沒有單一個人或業者,可以獨自影響市場價格。 根據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完全競爭市場具備充分的資源分配效率,政府不需要,也不應該干預這類的市場活動。這樣淺顯的道理,任何一個經濟系學生都可以倒背如流,更何況林全院長、陳添枝主委等院內高層,都還曾在大學裡教過相關課程,又怎麼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其次,對行政院來說,即便只是「做做樣子」,都不是沒有代價。試想,倘若經過行政院的明查暗訪後,業者仍然調漲價格,那麼部分對行政院「寄予厚望」的民眾又會怎麼想?一個明明是經濟學原理就足以解釋的現象,卻可能成為行政院「無能」事蹟的又一紀錄,豈不冤枉。 總結而言,除非必要,政府不應介入市場機制。部分業者漲價引起民怨,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還是在於可支配所得的停滯不前,這才是政府該多加著墨的地方。倘若輕易隨輿論起舞,不僅矯枉過正,更會得不償失。 (作者曾任智庫研究員,高雄市民)
黃惟冰
2017-01-10
總統府有沒有自我矮化?
美國歐巴馬總統說,「只要給予某種程度的自治,台灣就不會宣布獨立」。試想,同樣的一句話,如果由習近平來說,台灣人可以接受嗎? 此外,以「高度自治」換取「宣布獨立」,這樣的概念,與「一國兩制」的精神,難道沒有相當的重疊嗎? 而台灣總統府的回應,只看到對歐巴馬政府的再次感謝,並重申維持台海和平與兩岸關係的穩定現狀,是政府堅持不變的立場與主張。然而,「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的未來應該由二三○○萬人民共同決定」,這兩句每逢總統選舉就會被拿出來振臂高呼的口號,卻完全沒有出現在我方的論述裡。試問,這樣刻意的忽略國家主權,與不提人民自決,難道不是自我矮化? 除了這種可以接受「美侮」與「自侮」,但對「中侮」卻又極度敏感的兩套標準以外,從川普與蔡英文的那通電話開始,以及後續發展,掀開的不只是美國的現實與虛偽,還有台灣葉公好龍的言行。舉例來說,提高台灣的國際能見度,原本是舉國贊成的「政治正確」,平常都講得口沫橫飛,沒想到當台灣真的躍上國際頭版,卻又出現一堆不要激怒中國、小心被美國當棋子等「警世良言」。 總結而言,台灣的國際地位長期受到打壓,除了中國的無理蠻橫,以及各國的袖手旁觀或愛莫能助,台灣人到底願意付出多少來爭取,能夠多勇敢的為自己發聲,從最近的情勢觀察,恐怕不無疑問。更糟的是,虎頭蛇尾一旦被看破手腳,轉機都會變成危機。 (作者曾任智庫研究員,高雄市民)
黃惟冰
2016-12-20
畫對川普時期的新重點
截至台灣六日晚間,川普、蔡英文通電話的相關報導,仍分別佔據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以及彭博網站最多人瀏覽文章的第三、九、一、八名,同時,也是CNN網站上的頭條新聞。相關討論並非僅限於學者專家,意見之多元更非少數「中國通」所能「一言以蔽之」。 有趣的是,川普剛當選時,同樣的一批專家學者,還將他的外交政策解讀為美國新一輪的「孤立主義」,而台灣,則會因為美國注意力的「內部化」,再次成為「亞細亞的孤兒」。這些煞有介事的「棄台論」,馬上就被川普、蔡英文一通電話給打了個大巴掌。 平心而論,如果美國「主流媒體」與「外交菁英」的意見,真能代表美國人民,那麼,今天當選的人,應該會是希拉蕊,而非川普。 總結而言,從川普的當選,到「川蔡電話會」的發生,台灣應該學到的經驗是,不能再僅由傳統的「菁英」管道來了解,以及影響美國的外交政策!而是應該加強對社群媒體、意見領袖,乃至於對台友善人士的經營,如此,才能更好的洞悉未來四到八年,川普當政時期的決策邏輯,並且把握機會。 (作者曾任智庫研究員,高雄市民)
黃惟冰
2016-12-07
«
3
4
5
6
7
8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北京不把國民黨主席當回事
林保華
在變局中前行:民主台灣的國際責任與文明自信
羅浚晅
中國對台滲透統戰無孔不入 賴清德:盼朝野支持國安十法修法
陳政宇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解答「台灣地位未定論」
李筱峰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