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李台元)
李台元相關文章
新政府應有明確的本土語言政策
語言多樣化是世界各國的趨勢,因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是「多民族的國家」,即使日本也不例外。近年來,日本北海道的愛努族開始重視其民族語言與文化發展,日本官方也於今年6月組成政策考察團來台拜會台灣的原住民族委員會,希望吸取台灣的原住民族政策經驗,推動「國立愛努民族博物館」的成立。2008年,日本國會開始承認愛努族為日本的原住民族,官方統計目前人口約有兩萬五千人,然而預估現今只有不到5%的愛努族能流利地使用愛努語。愛努語是不折不扣的「瀕危語言(endangered language)」。 反觀台灣,多民族是眾所皆知的事實,一般稱四大族群:原住民族、客家人、褔佬人(Holo lang)、外省人。多語言的特徵則可以從語言教育看見端倪,2000年民進黨第一次執政的教育部頒布的「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延續到現今的十二年國教課綱,本國語文領域始終包含「國語文」及「本土語文」兩大類,「本土語文」又分為「原住民族語文」、「台灣客家語文」、「台灣Holo語文(台灣閩南語文)」三類,其中原住民族語文再細分為16族42種話,最為多元。「國語文」的多樣性指數最低,但從語言使用的角度來看,「本土語文」的活力反而最弱。 (圖/原住民族40語課本,政大原民中心提供) 在中央部會方面,原住民族有原住民族委員會,客家人有客家委員會,這兩個部會無非是為了解決弱勢民族的問題,尤其以推展其民族語言為主要目標。畢竟語言一旦死亡,民族將不復存在,民族文化更難以延續。 語言政策是民族政策的一環。民族/族群發展的核心,就是語言。然而,政府自1997年憲法增修條文明訂「國家肯定多元文化」以來,看起來有心因應多民族的問題,不過,這20年來仍舊缺乏一套明確的語言政策。 過去的國民黨政府,認為台灣人就是中華民族的一部份,把台灣的本土語言都當做是中國語的「方言」,自然不會重視本土語言的發展,此等以中華民族為思考的單一民族威權教育下,導致許多台灣人認為方言消滅當然不足惜。直到2000年台灣首次政黨輪替,扁政府為加強本土教育,將本土語言納入學校教育體制,本土語言的地位才開始有所改善。然而,2008年馬英九上台之後,表面上雖然維持這項施政,但是本土語言一旦想要有更好的發展,國民黨及其黨友們動輒以「挑撥族群」或「台語沙文主義」等標籤來打壓,這樣的策略直到最近,新政府上台之後,在語言政策上仍因此而顯得綁手綁腳。 (圖/九階教材,政大原民中心提供) 「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從2008年起就躺在立法院至今,日前民進黨立委管碧玲提出審查擬訂,要求承認本國各族群使用的自然語言,都被認可是國家語言,卻遭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林德福批評是「操弄族群」的舉動。管碧玲反駁,此舉是要平等對待多元族群,並搶救瀕臨滅絕的語言,同時舉印度為例,印度除了主體的印地語和通行的英語之外,憲法表定的官方語言就有22種。印度過去也有語言衝突,但為了促進民族平等而選擇尊重差異。 持反對態度者,認為「國家語言發展法」可能阻礙「國語(漢語)」的發展,甚至影響「國語(漢語)」的地位。也有許多人擔心,本土語言若得到發展,那國語怎麼辦?國人將如何溝通?會不會影響國家團結?其實,這些都是藉口,「國語/國家語言」是否一定要單數?可以看看歐盟及紐西蘭怎麼做,歐盟成員國的語言高達24種,在多語翻譯上挹注相當大量的資源,歐盟支持語言的多樣性,沒有人認為單一語言是正常的,歐盟甚至提倡其民眾使用多語言,鼓勵他們在本國本族語言之外至少學會兩種語言;紐西蘭的原住民族語言毛利語,在1987年就被制定為「官方語言」,而不影響英語做為該國通行語言的使用,紐西蘭的國歌須用兩種語言來唱:毛利語及英語。毛利語和台灣原住民族語言具有同源關係,同屬南島語系,命運卻大不相同,毛利族努力爭取語言地位,藉由民族運動復振式微的族語,成為各國仿效的對象;台灣原住民族語言也在爭取語言地位,最近更在族語文字化的基礎之上努力書寫,試圖發展族語文學,但在本土語言保存發展與否的口水戰當中,往往遭到淹沒。其實,台灣原住民族語言的課本,經常是外國的原住民族/少數民族語言教育學者來到台灣借鏡取經的對象。 (圖/政大原民中心「族語教室」網頁,中部阿美語第一階第一課,網址http://www.alcd.nccu.edu.tw/) 因此,認真面對國內多元的民族現況,讓各民族語言獲得發展,促使本土語文教育真正落實,是新政府解決族群問題及語言問題的最佳策略。在本土語言面臨危機之時,應盡早提出具體而明確的本土語言政策,尤其是原住民族語言,亟待設法搶救,因為16族的語言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瀕危語言」。 筆者的老師林修澈教授曾指出,從民族發展的角度而言,台灣的國家語言當然不只是台語,而應該是「灣語」,這個詞是包括原住民族語、客家語、台語、漢語(華語)的集合名詞。運用「灣語」的理念,包容多元與促進各族的語言發展,學習世界各國的多語言政策,建構一個多元共榮的國家,是新政府團隊必須積極努力的方向。
李台元
2016-07-23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川普「台灣就是台灣」——一句務實又漂亮的話
尤榛嚴
中國「長臂管轄」、「跨境鎮壓」 國安局:以統一台灣為終極目標
方瑋立
「德國之聲」專訪 》鄭麗文稱普廷非獨裁者 「民主選出來的領袖」
施曉光
林信義和習近平能否比「沒有細節」的打招呼更進一步?
尤榛嚴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