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不難 拿出良心可以找到明顯答案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擔任重啟核三公投正方代表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21日表態,支持罷免國民黨總召傅崐萁,22日一大早就到花蓮陪同罷團、議長張峻掃街,童表示,「政治」兩個字不難,只要拿另外兩個字就叫「良心」,拿出良心,不管是否要支持核三延役或是否罷傅,從良心出發都可以找到明顯答

童子賢指出,「政治」並不難理解,若以「良心」來看待政治,便可釐清許多是非。他的說法中蘊含了一種倫理觀點,認為不論是針對核三電廠延役與否的爭議,或是對於傅崐萁去留的評價,只要本於「良心」,就能看出對錯。他主張從公民的責任感與道德良知出發,而非政黨立場或個人利益來作判斷。

童子賢長期關心公共議題,先前在核三公投中已展現其理性論述與社會參與的一面。此次站出來支持罷免傅崐萁,不僅是表達對特定政治人物的不滿,也象徵著他對於政治清明與價值導向的堅持。這一行動也呼應他對「良心政治」的期待——一種以公共利益為核心、以誠信為準則的政治實踐。

簡言之,童子賢此次的表態與行動,反映出他希望以一種更有道德感、更接近人民情感與正義感的方式參與政治。他的發言與行動,不只是針對某一個人,而是在倡議一種更具價值導向的政治文化。

童子賢所說的「政治等於良心」,其實是在呼籲政治人物與參與政治的人,應該懷抱對人民與社會的責任感,而非只為了權力、利益或選票而行動。這句話在台灣當前的政治脈絡中,格外有意義。

那麼,台灣目前需要什麼樣的「政治良心」?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來看:

1. 誠實面對世代與社會問題

台灣面臨高房價、低薪資、人口老化、少子化等結構性問題。真正有政治良心的領導人,應該要願意提出長期解方,而不是只講討喜、短期的口號。

例如:年金改革、教育改革、稅制公平,這些議題常常不討好,但卻關乎未來世代的生活品質。

2. 超越藍綠對立,回歸人民需求

政黨惡鬥與意識形態對立,常讓重要政策卡關,例如立法院內的肢體衝突或程序戰。

台灣需要有政治良心的領袖,能夠拉高政治格局,以公共利益為最優先,而非政黨利益。

3. 面對中國壓力,堅守民主原則

在兩岸關係的壓力下,有些政黨或政治人物可能為了選票或短期經濟利益,妥協民主立場。

真正有「政治良心」的人,應該捍衛台灣的自由制度、言論自由與人權,不向威權靠攏。

4. 誠信與透明,不濫用權力

貪腐、圖利特定財團、酬庸、黑金政治等問題依然存在,人民對政治信任低落。

「政治良心」意味著在擁有權力的同時,能自律、接受監督、透明處事。

5. 為青年與未來發聲

很多年輕人感受到未來感不足、社會流動困難。政治良心,應該要看到年輕世代的困境,給予機會與希望,而不是把青年只當作選舉動員工具。

總結一句話:台灣當前需要的「政治良心」,不是口號,而是一種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誠實、對未來有交代的態度。

< 資料來源:鯨魚網站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