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鯨魚觀點
尖尾的「軟肋」
尖尾的「軟肋」
2019-02-23
陳師孟
鯨魚觀點
推薦數:2748
剛結束「北院換法官」案,心頭像落下一塊大石頭,因為立案之初憑的只是直覺,實情則混沌不明、眾說紛紜,最後好在獲得一位正直的法官提供關鍵証據,得以順利結案,沒有辜負朋友們的信任。
回顧去年此時所以臨老又投身政治、不知死活地接下監委的任命,就是有見於十年前二次政黨輪替那段腥風血雨的日子,一群披著「司法羊皮」的「政治惡狼」,對阿扁與多少扁朝政務官盡情追殺,令人無法裝聾作啞、坐視不管。除非我白活了大半輩子、識人不明到了昏瞶的地步,否則這些綠營官員絕大多數應該都和我一樣,當年不過是想在台灣被中國國民黨高壓統治半世紀之後、民主法治曙光乍現之際,盡力將台灣這片受盡「吞撻」的土地重建為一個正常國家。沒有料到國民黨舊勢力復辟之後,竟然展開反撲,扁朝政務官無一留用固然是政黨政治的常態,但佈網搜捕、繫訟繫獄,則直追中國歷史上的改朝換代,可說到了野蠻的地步。
這一年多來,藍媒把尖尾形容為「辦藍不辦綠」,雖然是醜化挑撥的小人步,但也不能說完全亂講,因為會做出傷天害理的壞事的,除了「藍的」、你能找到一個「綠的」嗎?所以套句孟老夫子的話:辦藍不辦綠,「吾不得已也!」這次為扁案還原真相,証明政治干預,當然又坐實了「辦藍不辦綠」,不過尖尾不但沒有在怕、還有些意猶未盡;事實上,在未來一年半載,還會有不少「顏色鮮明」的案件陸續出籠,藍丁丁最好先打個預防針。
尖尾照片來源:
新頭殼報導(張良一攝)
不過話說回來,政治性案件的平反雖然是尖尾的初衷,卻不是尖尾的最愛;你去問問我太太就知道,尖尾其實是一個「面惡心善」的老好人,這些醜陋的政治鬥爭,實在有違尖尾溫柔的本性。尖尾心中如果有所謂的「軟肋」,那並不是被追殺的往昔綠營同僚,而是近來一些素眛平生的陳情民眾,尤其是那些以「公家機關」為陳情對象的「老百姓」;他們讓我不斷想起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耶路撒冷文學獎」頒獎典禮上所說的比喻:「一個雞蛋擲向一堵石牆,雞蛋再錯、石牆再對,我都站在雞蛋這一邊。」試想一個人奮不顧身要向政府討回公道,光是挑戰威權的勇氣就值得佩服,不是嗎?何況往往錯的一方是握有公權力的政府。再退一步說,即使最後發現道理全在政府、過錯全在人民,也只是給政府多了一次檢討反省的機會,有益而無損嘛。
今天週末補班,尖尾隨監察院「外交國情委員會」的幾位委員,到外交部設立的「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去做業務巡查,尖尾主要的任務是為一個「台灣國際合作人員聯誼會」討公道。聯誼會會員都曾是1960到1980年代頗負盛名的「農耕隊」與「醫療團」成員;那時候他們被政府派駐到非洲、中南美洲、與中南半島一些低度開發的友邦國家,把台灣精湛的農耕與醫療技術親身傳授給當地人民,培養他們自食其力的能力。這些隊員都不是正式駐外人員,但站在第一線深入蠻荒、前進沼澤,不辱使命,為台灣贏得了外國人民的友誼,也維繫了外交承認,是台灣在聯合國裡扺抗中國 30年的功臣。但他們因此付出的代價不小:且不說他們必須拋下妻小、隻身在海外工作的辛苦,客觀環境而言,一方面因為這些國家衛生環境不佳,各種特殊的風土疾病、寄生蟲、傳染病、肝炎、瘧疾、黃熱病、河川盲等都是不小的威脅;另一方面,治安環境也遠不如台灣,搶刼、車禍都曾發生,有時還會遇到內戰兵變,財物受到重大損失。整體而論,生活狀況比起正式駐外人員辛苦多多。
令人心酸的是,當台灣逐漸喪失友邦之際,這些人也落葉歸根、相繼回來,卻發現由於社會變遷鉅大,要再開創第二春幾無可能。更糟的是,有些隊員由於每日服葯防止瘧疾,導致內臟多重器官受損,成為貧病交加的家庭負擔。這時候他們轉而尋求政府協助,卻多次吃了閉門羹,再透過立委向外交部陳情,總算有了回應:重病每人補助五千元,兩次為限,喪葬費補助三萬元,其他免談,原因是政府沒有「法源」可以補助。難怪他們的感受是:「我們已經沒有利用價值,政府對我們是『用過就丟』」。算起來每人到頭來只值三萬伍?所有 150位會員加起來也不過 $500多萬。我想起「慶祝中華民國一百年」時,文建會為了拍馬屁,編製了一部《夢想家》舞台劇,好像只演出兩場,狂燒 $2.58億。這就是政府的依法行政與分配正義?
政府當真對他們沒有責任嗎?他們在陳情信裡提到兩件事,簡直難以置信:第一、赴非洲工作人員自1964年底起,政府就向中央信託局為他們投保,每人每年保費四千元,但是他們卻從未被告知,直到前幾年,聯誼會才在外交部的一份公文上無意間發現。也因此許多人在駐地感染重病、車禍受傷、兵災被刼,卻無人獲得理賠;外交部雖反駁:「符合要件者均已依規定理賠」,但卻無法舉出任一實例,豈不怪哉。其次、1985年國合會前身「海外會」曾核定一份〈在國內期間生活補助支給規定〉,這些團員一旦奉准返國不再續派者,可依其在外服務年資一次計發生活補助,少則2個月薪資、最多12個月。但這件事也是無人知悉,直到外交部在公文上露出「馬腳」,當然同樣無人領取過。外交部表示:「年代久遠、憑証銷毀」,也無法提出領取的實例。兩項重要的「福利」措施,都是時過境遷才曝光,豈有此理。
去年底,聯誼會在年度會員大會上,慎重其事決議把這個陳情案交到尖尾手上,或許不是偶然的。我想起唸初中時,在糖廠任職的先父就曾經到當時的南越去指導農耕隊,我還存有他和李國鼎先生及南越吳廷琰總統的合照。另外先父也曾去到非洲,協助一位農耕隊長車禍死亡的善後。所以能夠為這些人提供一些幫忙,先父應該會得安慰。
台灣農耕隊援外紀錄一
台灣農耕隊援外紀錄二
< 資料來源:
尖尾週記
|
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 慶富獵雷艦案官員全身而退 有人包庇縱放
怵目驚心兩次二二八 ⇒
作者
陳師孟
經濟學家,出生於美國馬里蘭州,祖父為蔣介石文膽陳布雷,父母皆為蔣介石同鄉浙江人,1歲後(1949年)隨家人自美遷台。曾任台北市副市長、總統府秘書長、民進黨秘書長。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退休,2020大選後請辭監察委員。
最新文章: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2025-10-29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2025-10-29
國民黨的「光復」與 共產黨的「解放」
李筱峰
2025-10-25
防疫破口與政治惡果/藍白聯手讓台灣陷入風險
羅浚晅
2025-10-23
獨立國家 向右向左的自由
李敏勇
2025-10-22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2025-10-22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2025-10-20
感謝有您!攜手前進!
楊黃美幸
2025-10-18
作者相關文章
誰才是1949年的「落跑總統」─ 李宗仁?蔣介石!
司法與惡的距離:尖尾週記
陳菊「末代院長」的願望
台灣需要「陪審制」
他們不如一位大學生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