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鯨魚觀點
豬年話豬(上)
豬年話豬(上)
2019-02-02
陳師孟
鯨魚觀點
推薦數:2770
去年1月29日踏進監察院大門,不敢相信到今天已經足足一年了。回想過去 50篇的〈尖尾週記〉中,幾乎都在罵人,難怪在媒體上惡名昭彰。一月底到新竹與苗栗地巡時,在地記者第一次見到「本尊」,竟然偷偷在問:「怎麽看起來不像那麽凶呢?」衝著這句話,加上即將過年,罵人就暫停一次。但是不罵人,要寫什麽呢?有了,歲末年終、狗去豬來,就來談豬吧,看看你對豬瞭解多少。
豬最早出現在 3,600-4,500萬年前,是「類豬獸」的型式,其中一種叫巨獠豬,可能是現代豬的祖先。現代豬則可能在 1,500萬年前出現於印度一帶,再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到 700萬年前就有現代豬的形狀了。遍佈中東、歐洲、中國、北非等地,東南亞、非洲與中南美洲也各有不同的野豬。直到 12,000年的新石器時代,人類開始芻形農耕與飼養,至今發現最早家豬殘骸是在土耳其,另外在美索不達米亞、幼發拉底河、英國、伊朗等地,都曾有陶土、銅雕、或象牙的豬偶出土,估計至少有 5,000年歷史。野豬經馴化過程演變為家豬,有趣的是家豬也可能反轉為野豬,稱做「返祖過程」:美洲大陸豬的祖先,是哥倫布在 15世紀到新大陸探險時帶在船上的 8隻豬,先在海地(Haiti)登陸放養,再輾轉進入美洲大陸。由於美洲原來並沒有野豬,現有的野豬是畜養的家豬逃脫後轉變而來的。
一隻豬每年可以生兩胎,平均而言,一胎豬仔的數目是11到14隻,目前為止,一胎出生的小豬數目,台灣的記錄是2006年12月8日中壢信秀牧場母豬「霜霜」產下的 32隻,生產過程由早上九點持續到下午六點,不幸其中有 5隻夭折;據說該牧場除了讓豬聽音樂,還早晚各一次播放佛經,所以豬都活得「安祥」。外國的記錄是 34 隻,在1961年6月25日出生於丹麥。一頭母豬通常會有 6對乳頭,少數會有 7 對,但若豬仔數量太多,則必須輪班餵奶或用豬奶媽代班。根據珍氏記錄,一隻豬一生中的最高懷胎記錄是 26 胎,這是一隻英國大黑(Large Black)自1940年至1952年的 12年間所創下。
豬的體重記錄,在台灣好像是2009年蘆洲「保和宮」神豬,重1,668台斤(合2,202磅),外國則是一隻 2,552磅、9呎長的「波中豬」(Poland-China hog),由美國田納西州的B. Butler 飼養出的,命名「大比爾」(Big Bill),1933年被屠宰。世界最大的野豬可能是一隻叫「豬斯拉」(Hogzilla)的,身長 12英呎,重達 1,000 磅,在喬治亞州被獵殺。
豬也不是「大就是美」,一隻豬每天的排泄量是成人的7倍以上,所以要做為寵物的話,小才是美。市面有所謂迷你豬,其實大多是靠控制食量才能維持身材。在 1990年代,美國流行寵物豬,號稱最多長到 90磅,結果不少成為3 00磅的龐然大物,以致估計至少 300,000隻「垂肚豬」(pot-bellied pigs)最後被棄養。世界上真正的迷你豬可能只有兩種:一是喜瑪拉雅山腰的「侏儒豬」(pygmy pig),二是近年美國養成的「茶杯豬」(teacup pig),但後者可能經過基因改造,不是自然的產物。台灣則有台東種豬場每年育成 400 頭麝香豬,但多半做醫療實驗用。
本土豬種裡,桃園豬早先由中國引進,為台灣主力豬種,另有美濃豬與蘭嶼小耳豬。台灣原生種品系中,還有消失或滅絕的「小型長鼻豬」、「大型長鼻豬」、與宜蘭「頂雙溪豬」等。在桃竹苖一帶
客家
農家養育的桃園黑豬面部皮皺,現在被列為國家保種動物;至於
蘭嶼小耳豬
,據說
荷蘭
佔領台灣時,台灣的豬隻都屬此一品系,但目前十分珍稀。2001年由農委會畜產試驗所育成的「畜試黑豬一號」,由 25%桃園種、75%杜洛克(Duroc)雜交而成,比較肉質的彈性、肉色、紋路、保水性、脂肪融點、肥瘦對比度、肌纖維粗細、肌間脂肪含量等,都是上品,且由出生成長到 100公斤,只需半年餘,飼養效率高。我在苗栗地巡時,聽說縣內桃源鄉的黑豬也很出名,希望以後能獲得更多資訊。
台灣近年推廣「有機食品」,也包括豬肉不用抗生素。目前有台糖的「安心豚」、台灣省肉品運銷合作社的「自然豬」、花蓮肉品運銷合作社的「網室豬」、台中一家農業公司以中草藥飼養的「香草豬」、中壢信秀牧場的「豬博士」、台南白河的「上荷豬」、以及台東關山的「晶鑽豬」等,都是走品牌豬的路線。
2002年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成功育成「複製豬」,是由一頭具有「豬乳鐵蛋白基因」及人類「第九號凝血因子」兩種基因的高齡藍瑞斯(Landrace)母豬,以其耳朵皮膚的「纖維母細胞」做為「供核細胞」,將細胞胚轉殖於受胚母豬,成功受孕並生產出三隻複製豬,取名「酷比」(Copy),是世界首例雙基因轉殖的複製豬。我還保存著一件印有酷比照片的短T。
台灣人對豬的評價很不公平,在諺語中對豬貶多於褒:「飼大豬、賺大錢」固然不錯,但「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起大厝」、「豬吃、狗睡、毛蟹行」,就有相反的形容。另外,「倖豬掀灶、倖囝不孝」,「勸恁有孝千萬句、不曉有孝豬狗牛」,「驚某大丈夫,拍某豬狗牛」,「豬囝飼大,不認豬哥做老爸」,「死豬不驚滾水燙」等,都涉及對豬的「誹謗」;而「賣火炭的某烏鼻穿,賣豬肉的某大腳倉」,則對豬的體態也相當不敬。
另外,華人社會有:「人怕出名豬怕肥」的說法、也是在嘲笑豬的身材欠佳。至於豬在中國文化裡的象徵意義,應該是號稱中國四大奇書之一的《西遊記》最具代表性,豬八戒似乎是好吃懶做、色迷心竅的同義字;《
左傳
》與《
太平廣記
》也都有以豬喻「淫」與「貪」的記載。台灣民間的私娼寮或情色場所至今仍有供奉豬八戒為「守護神」,其來有自。除此之外,在近代中國政治語彙中,往往把政治人物因行賄買票贏得選舉的,稱為「豬仔」,例如1923年曹錕與孫中山競選中華民國總統,曹以一票五千大洋擊敗孫的一票三千,當時五千大洋可買一幢小洋樓、相當教授兩年薪水。主持賄選的議長是國民黨籍的吳景濂,不少被收買的議員也是國民黨籍,曹被稱為「豬仔總統」,其他則是「豬仔議員」。
出人意外的是,四大奇書的另一本《三國演義》裡,居然有一段視豬為吉祥的記述,這是在關公被封為蜀漢「五虎將」之首不久,夢見一隻大黑豬闖進帳中咬他左腳踝。驚醒後,把夢告訴長子關平,關平回答:「豬亦有龍象,龍附足乃升騰之意。」之後果然攻克襄陽城,不過這個對豬的另類詮釋似乎沒有其他人採信。
(待續)
< 資料來源:
尖尾週記
|
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 慈悲感恩迎新春
新年美國送台灣大禮 ⇒
作者
陳師孟
經濟學家,出生於美國馬里蘭州,祖父為蔣介石文膽陳布雷,父母皆為蔣介石同鄉浙江人,1歲後(1949年)隨家人自美遷台。曾任台北市副市長、總統府秘書長、民進黨秘書長。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退休,2020大選後請辭監察委員。
最新文章:
中國「移民實邊」的現代版
李筱峰
2025-09-15
AIT:二戰文件未決定台灣地位
方瑋立
2025-09-14
爭補助喊中央「放下屠刀」盧秀燕臉書被刷留言
蘇孟娟
2025-09-12
要和屎尿文明融合嗎? 香港大學:請勿在垃圾筒內大便
林保華
2025-09-10
亂世界的歷史投影
李敏勇
2025-09-10
青年優先三重奏:安心住、安心育、安心買
賴清德
2025-09-05
除了寧靜革命,還要世紀維新
李敏勇
2025-09-03
中共九三閱兵的虛張聲勢與篡改歷史
林保華
2025-09-03
作者相關文章
誰才是1949年的「落跑總統」─ 李宗仁?蔣介石!
司法與惡的距離:尖尾週記
陳菊「末代院長」的願望
台灣需要「陪審制」
他們不如一位大學生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中國「移民實邊」的現代版
李筱峰
賴清德:經濟進步 政府應多照顧基層
黃子暘
AIT:二戰文件未決定台灣地位
方瑋立
財劃法公式錯誤 卓揆籲立院修法
鍾麗華
顧好人民飯碗 賴:擔任總統有3大使命
陳冠備
滲透無所不在 台灣最大隱患
林保華
核三重啟公投 屏東農漁、觀光界喊不同意
葉永騫
台灣的自由之路
李敏勇
黃國昌搶先宣布參選新北市長,然後呢?
尤榛嚴
天才與白痴的共產主義
李筱峰
坦承聽命黨中央 台中國民黨幽靈連署 34人皆認罪
陳建志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