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痞日記】小英任性的一年

再過幾天就是蔡總統執政滿一年的「結算日」,這段時間以來,對她批評最多的其實是她的支持者;其中又以自由派學者、文化人最強烈(譬如陳芳明就說她是一個「沒有風格的領導者」,「把每項政策都列為優先,但每一個好像都不能解決」)。主要是支持者很著急,明明很簡單可以解決、可以過關的問題,但落到她(蔡政府,包括府院)手上,卻總是卡在那邊,然後要大家去「取得共識」,再來找她談下一步… 又悶又詭異的「綠色執政」 這是一種很詭異的遭遇。就好像我們買票上了一列高鐵車,車子開動後,車速竟然和普通火車差不多;更糟糕的,竟然過站不停、空調時好時壞,好不容易找到車長抗議後,她卻說「你們先去討論出一個共識再說」。這不是很令人無奈嗎?昨(15)日T台最新民調出爐,蔡總統的滿意度28%,但不滿意度高達56%,有兩倍之多;或許大家會說那一台有機構效應、不準,那換成英派支持者的「兩岸政策協會」民調,滿意度40.8%,但不滿意也是高達54.8%! 換言之,不滿意度早就衝破五成,快達六成了。這顯示一種支持者的群起怒吼,卻始終未受重視的失望浪潮,已然到達高點。然而依照我的判斷,蔡總統和她周遭一小圈「佞臣」,應該會有另一番說辭,而不會感覺是自己的錯(例如會說:「改革本來就會被批評,等我們把某某法案、某某計畫完成後,民眾就會反過來稱讚我們了…」她的自由派支持者,在她和佞臣的想像中,竟統統成為「反改革」的不可理喻群眾)。而既然不覺有錯,那當然就不會有任何改變,包括重要人事,以及行事風格、政策錯誤等等。 我最近甚至聽到有媒體人在說,閣揆位子坐得很穩啊!縱使要換人,也會等到中央銀行總裁換手之時…。這就顯示外界和支持者的認知,與當權派完全是兩個世界,難怪各說各話。而真正想明白這個新政府的概況,一點都不難,只要回顧「自自冉冉」事件,就約略看得出「棉角」了。 「自自冉冉」當然是錯誤的,因為是未被校對出的印刷錯誤嘛;總統府草率行事,竟很輕易的挑一個錯字去印成春聯。問題來了,社會有不少能人,立即指出錯誤,以及為何會被認錯…但總統府一概不理會,不修正、不重印…甚至某單位一度要將指鹿為馬的「自冉」列為新教材(說是台語文的深度境界),真是莫名其妙。 從小可以見大,新政府的行事作風就在這種莫名所以的「擇錯固執」中,搞得很難看。在春聯事件中,我曾幫她提了一個「台階」,就是認錯後,並肯定社會具有一種可貴的、探究真相及人文知識(對前輩作家賴和的研究)等巨大能量,則不但安全過關,也能獲得「從善如流、相得益彰」掌聲;但她就是不予理會,寧讓笑話在社會蔓延、發酵。這件事乃最微小的。而最巨大的錯誤,則是她掛著「綠色執政」招牌,卻用藍色思維在組閣,民進黨成為有其名無其實的「執政黨」!民進黨菁英在這個階段,是處於一種被小英狠狠壓制、近乎窒息的狀態。 沒有大戰略的前瞻計畫 我曾向朋友形容這種來得莫名其妙的民進黨尷尬,就好像蔡英文在辦喜宴(執政),賓客是光鮮亮麗、冠蓋滿京華,但民進黨卻被她當成是草地來的、穿著俗不可耐的、不受歡迎的下階層親戚,被她的招待人員擋在門外!總之,她從來不將民進黨當成是「家人」,而只是遠房有求於她的親戚,眼不見為淨。她用人唯親(而非用人為賢),但民進黨眾多菁英,能被她看上眼的,也只是少部分新潮流和她較為親近的。格局很小,因此好的政策,推行到最後,也是鬧得滿城風雨。 舉例來說,前瞻計畫本來是較有看頭的政府刺激性投資計畫,但弄到最後,大家才發現,龐大的8800億大預算,整個新政府竟講不出一個價值方向,可見府院都在混日子,並無一套大戰略──這是所有不具使命感、只求特權官僚利益者的特色;而真正的「綠色執政」不會是樣的。可見這是一個冒牌的綠色執政。 我曾說小英是被寵壞的總統(在野黨衰弱中,而主流媒體也普遍處於經營困境),很像孵豆芽時,上面未蓋竹編籃子,以致藤蔓般亂長、亂竄的散漫樣(蓋上透氣竹籃,有壓力反而長得挺拔漂亮)。現在看來,這一年,大家就是在她的任性中,左看著急,右看也著急中渡過來的。 本文轉自http://www.peoplenews.tw/news/7098345e-8c57-43d0-91b7-90c3c96d4961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