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痞日記】媒體諍友難求

上星期曾談到台派的傳統習性,「只注重政治,但忽略媒體」。也就是說,台派對於解釋權的掌握,力量相當薄弱,以致改革的進程,時常受到嚴重干擾。 舉例來說,民進黨取得完全執政權,但蔡總統在組閣時,卻刻意排除民進黨,讓老藍男中,和台派有著嚴重隔閡的人控制內閣;而蔡總統在府內,也由色彩模糊,與民進黨並無互動的人士把關鎮守辦公室。總體而言,民進黨執政了,但真正的綠色執政基地只在國會,府院行政權基本上和民進黨之間,有著厚厚的一層絕緣體。 理論上媒體在第一時間就應出面制止,表示這是對民進黨這塊政治招牌,一種背叛與褻瀆;但我們的媒體卻很鄉愿,並未感覺不妥。媒體號稱國家「第四權」,本來應該扮演政治仲裁角色。尤其碰到這種雖不違法、也不違憲,但明顯不合憲政慣例,也背離政治契約,在政治道德上絕對說不過去的政治事件,一定要阻止才對,但卻集體失職了。 台灣雖然不是內閣制,但在制度運作上,組閣(組政府)的精神總不能背道而馳──如果是內閣制,蔡英文政府首長屬民進黨籍根本鳳毛麟角,如何組得起來?而若採用較寬鬆的資格認定,至少也應和民進黨、台派有淵源,或民進黨集體認定者才妥適,絕非現在這種尷尬的組合。 另一個例子可以拿來對照省思:關於司法院長的提名,蔡總統在第一時間所提名人選(謝文定),正好就是台派綠營及民進黨,所深深不以為然的色彩相背人選;這和目前內閣主導者,或蔡總統身旁把關的人(昔日大家說阿扁身旁的小馬),其色彩很相似,看得出是蔡總統主政和民進黨很不契合的大分歧。然而司法院長的「背德」式提名,迅即引發台派法律界大反彈,開始採取集體杯葛行動! 司法院正副院長提名人選,本來不但總統已公告,也送進國會,正待排定時程,擇日進行同意權表決。此時卻傳出被提名的兩人,自行退出;這當然是蔡總統方面發現情況嚴重所採取的補救措施,蔡總統因而得以重新提名。然而更重要的內閣組合,以及府內人士安排,卻因種種緣故,而將錯就錯,未能如同司法院正副院長那般,可以重新來過。 將就下來的結果,就是這近一年來,令大家錯愕的、一無是處的執政節奏與府院聲望低落。本來民進黨在國會絕對多數,正可以大顯身手,幫府院護航與加持,但近一年來,國會卻很難為執政成績辯護,或加以美言,枉費完全執政的巨大能量。這主要就是默契問題── 一個和你色彩不搭的府院團隊,本來就不容易和民進黨國會搭配演出。兩邊各懷心思,完全執政變成完全無力感,誠世上少見。 媒體在這件重大的「政治扞格」上,未能有效加以制止,這可分成兩方面來探討:親藍(或親紅)媒體方面,本來就抱持一種唱衰心理,在看待綠色執政,他們當然不願意提出「道德不倫」的示警。至於立場上較親綠的台派媒體,則可能一心一意只想在新政府組成時,想辦法去建立新的人脈,以公關的利益在看待此事,也就未能看到這種不妥,而加以制止了。 舉例來說,我觀察到本土報花很大力氣,在反對一例一休的修法。然而更應該出面制止的,重要人事的漫無邏輯布局,它卻是始終不置可否,未能有所清楚表態。這造成一種媒體集體沉默,而玩權者更一錯再錯的失控。 綠色執政,卻由非綠色者在執行,怎麼可能產生好的結果?我想到一家本土大報,以及另兩家立場上超綠的電視台,他們在這件事上並無表態,可說不痛不癢,不免感慨。當蔡總統提名政治屬性「非綠」的司法院正副院長人選時,台派法律界人士知道要集體反彈;但蔡總統用政治屬性「非綠」的人,在府院重要位置上,何以台派政治圈的主流媒體,竟能默默接受?恐怕這一點,將是台派在主導國政,以及主導台灣前途時,會是極大的漏洞。這是機制上的危險。 我不知道在很快的將來,蔡總統是否能痛定思痛(完全執政,府院民調卻反常的低潮)、改弦更張;但看到可以當蔡總統最得力的諍友,台派主流媒體的自暴自棄,無法力挽狂瀾,會覺得台灣人真的是前途多舛,應自求多福。 本文轉自http://www.peoplenews.tw/news/06082e1e-b6e3-4f44-b3c3-34c0ea784e76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