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痞日記】掌握關聯是贏家

一位退休教師寄信給公視節目主持人,說他領十八趴,且退休超過二十年,卻仍領八成五薪水,但他「無條件支持年金改革」,完全是「為了子孫的將來」;因此,他不明白那麼多人在抗爭什麼? 改革手法粗糙,不斷製造反效果 類似這位退休林老師的例子,其實過去媒體也常有報導,並非特例。換言之,我們社會其實存在很多善的能量,並不是有些人所想的,全是自私自利,可以「把自家的落葉,掃一掃往隔壁屋角傾倒」,那種邪惡的思考水準。就如同我昨天所說的,年金改革乃政府財務精算的問題,不應把人民視為改革的對象;而是「邀請人民共同來改革政府過時的制度」,因為政府的制度不改,精算師精算的結果,國家就一定會破產。到最後,受害最嚴重、也最久的,一定是我們的子孫! 這樣的概念,和目前政府在處理的手法,是截然不同的。政府一再把年金「戰線」拉長,有意無意讓深藍群眾進行串連,將事件往政治立場對立方向在發展,實在很不好。我曾說過,小英總統是完全執政的國家領袖,擁有民選總統以來最多權力能量,因此要有一種「統合者」的思維,而不要把自己的位子做小,好像自己是個「跛腳總統」。 而要當一個「統合者」,就必須具有一種,去「發現前人所未見的關聯」能力,才能產生民主的說服力。舉例來說,年金問題是政府的「財務精算」議題時,民眾就能產生「前人所未見的關聯」,而不是職業類別間的鬥爭。但是領袖必須任用具有說服能力的團隊,否則,光是「名士派」或派系利益派,並無法因應節奏相當快速的改革。 一例一休也是這樣。我今天看到連最挺綠色執政的義美高老總,也站出來說話了。他認為目前的修法,是使得勞工失去「加班的彈性與尊嚴」。而台灣的資源少、人口多,很需要「創意型的勞工」,譬如美國矽谷便是靠這一類型的人,從事科技研發與文化創意,而創造出輝煌的成就。而這些人,幾乎沒有遵照傳統製造業的出勤時間與加班限制──因此他認為美國沒有設立各種加班限制的法規,台灣也應該如此。此外,台灣還有很多收入難以餬口的基層人民,不應該剝奪他們多賺點錢的機會。 發現前人未見的關聯,請重新「認識台灣」 這個例子也顯示,一種「去發現前人所未見的關聯」,這樣的能力,對一個成功的領袖,是多麼的重要。而在前一陣子的「自自冉冉」風波,我也希望總統府團隊能從善如流,承認「自自由由」才正確;並趁機從中「發現若干可貴的關聯」,也就是感謝社會有發現文學家賴和歷史真相的能力,讓社會共同上了一堂寶貴的文學史課程。領袖的「統合者」角色,就因而清晰呈現了。 台灣最大報、本土大報派駐日本的記者,寫了一篇〈東京觀察〉,對於日本主動把語意不清的交流協會,正名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但台灣方面卻未採取外交上慣常的「相對行動」,將不知所云的「亞東關係協會」正名過來,相當失望。他認為這不是一種對政治風險的閃避,而是對日本「太失禮」了;且台灣外交部還堅持外國人到台灣,不能說「訪台」,硬要說「訪華」,真令人無言。 我認為這也是國家領袖未從「統合者」的位置出發,所導致的誤判,將使得能量逐漸萎縮,而不是一廂情願的「持盈保泰」。試想,中國的媒體,本來就稱外賓訪問中國是「訪華」,我們也要自稱「訪華」,這會是對兩岸關係的一種善意表示嗎?從這個「關聯點」,將可發現「台灣」才是一個統合者,應該去掌握的法寶,而不是務虛不務實的其他稱號。 掌握「關聯點」,是國家領袖必須認真學習、認真感受的一門重要功課! 本文轉自http://www.peoplenews.tw/news/699ad5a5-3aac-42f1-bcc8-701c27f84120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