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痞日記】務虛派拖累總統

一例一休是新政府上台後,運用完全執政優勢,所生產出來的失敗之作;在企業之神張忠謀也跳出來講話之後,整個新政府團隊,應該可以虛心接受,而開始思考如何善後了。 不食人間煙火的施政,改革一事無成 台積電和大立光,是兩家最典型「投資台灣」,而又在世界產業版圖揚眉吐氣的最頂尖企業。 現在這兩家代表「台灣之光」的企業,也認為新政府推這個政策,並無正面意義的時候,等於宣告了此項新政的價值仲裁。 人都有弱點,也都愛面子,我們也不必去追究這中間為何死不認錯。 尤其台積電的財務長,也指出了實務上,某些不食人間煙火者,其思考的盲點。 根據報導,台積電財務長何麗梅指出,「一例一休上路後,原本四班二輪的直接員工受到影響(此即社會所習稱的「勞工」),在加班時間受限下,可能導致實際薪資減少」;因此呼籲政府應依產業別的不同,放寬加班上限。 張忠謀也跳出來講話之後,蔡總統大概真正感受到了壓力;她在出訪回程的飛機上,和媒體記者談到一例一休爭議,脫口而出講了一句新政府受到委屈的話。 她說,(新政府本來是一片好意,奈何今天)「公親變事主」。 這句話當然令各界感覺意外,因為完全執政者,運用公權力主動去制定了法律,這是「發動者兼掌舵者」,當然不是什麼仲裁者(公親)。 因此,所謂公親變事主的說法,大概邏輯清晰的執政黨國會議員,也都不敢出聲辯護吧。 而蔡總統這一趟辛苦的中南美洲出訪,為台灣的主權價值拼外交,除了在無奈的情況下,脫口而出不太合邏輯的「公親變事主」之外;在過境舊金山,出席僑胞晚宴時,她大概有感而發,也說了若干話,可以看出多少有些「疲倦感」。 小英總統說:「有人覺得執政黨在國會已取得多數席次,應該能夠盡速通過法律,所以對政府感到無奈、無能。」 她坦言:「如果事情很好解決,前朝在國會也有多數席次,卻也是不敢做。」這是指年金改革,至今一事無成,反而抗爭未休,她特別向僑胞訴苦吧。 總之,小英總統上任才七個月,但已明顯可看出疲憊之感了。 完全執政本來容易設定節奏感,今天卻有如鬥敗的公雞,很冤枉。 首先來談所謂「公親變事主」,我覺得應該是有親近人士,未能對總統提供有價值的諍言,反而用一句不知所云的台灣俚語,試圖逢迎總統所致──很明顯惹禍了,卻說自己「只是和事佬」;小英總統身邊存在這種會欺上瞞下的人,其處境實在不太妙。 至於年金改革,昔日馬氏時代,考試院長關中也知道再不改,國家財政會完蛋,因此多次主張動刀;但因既得利益團體(以軍公教為主),正是老K的鐵票族羣,也就是黨國食物鏈最重要環節之一,馬氏政權當然不願去做。 這個道理簡單易懂,完全和「事情不好做,所以前任無法做」,難易無關。 相反的,由於有關中的主張前例,加上既得利益團體也非綠營的票倉包袱,更可以快刀斬亂麻,化繁為簡,向社會宣告後,就由國會去推行了。 今天因為某些親信的無能亂出餿主意,才讓事情愈弄愈糟,生枝發葉,影響社會觀感。 「拎牛鼻勿拎牛尾」,才不會被派系利益綁架 有位學者說得好,年金改革就純粹是國家財政、財務精算的問題,是要改革「政府、法令與制度」,而不是要「改革人民」──換言之,是精算師們要來改革政府,從精算的務實角度來看,而不要搞一些「務虛」的大亂鬥,奈何有些人習慣為賦新辭強說愁,非要搞成加長版連續劇不可。 老李時代有幕僚幫他想出「務實」與「務虛」的名詞,並提出有用的測試辨別方法,實在很值得小英政府參考──原來一個完全執政的當權者,他(她)的周遭總會出現若干不切實際出點子的聲音,總統一定要培養一個精明的幕僚羣,來加以過濾並排除。 因此,有相當長的時間,媒體輿論也拿「務實」與「務虛」來認真討論,真是非常好的風氣。 可惜現在不但缺少這種風氣,小英總統也很不巧,她所重用在旁的人,偏偏就以「務虛派」為主,(有媒體稱其為「文青一族」或名士派),搞到現在,累死三軍,主帥更是疲憊。 這也是我多次為文,也在電台節目,呼籲總統「拎牛鼻勿拎牛尾」的主因 (用人會決定一切,要重互補而不要鏡子裡找人,或被派系利益綁架)。 小英總統所重用的「自己人」加上某大派系,正是使她陷入「務虛」陷阱的主因。 搞一例一休而不規劃、施力於投資台灣,或把年金財務精算改革,可以快刀斬亂麻,卻搞成大亂鬥連續劇,這都是務虛而不務實的典型例子。 本文來自http://www.peoplenews.tw/news/8ca9bc79-62ac-4579-b6af-33206241efc4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